登陆注册
5924000000032

第32章 残酷刑罚,铁血霸术——暴力能有效地巩固统治

身为一国君主,朱棣最基本的使命就是巩固大明朝的统治。然而,依靠武力夺取皇位的他在巩固皇位的过程中,往往比那些名正言顺登上帝位的皇帝们要付出更多、更艰辛的努力。道德、雄辩、善意的谎言都无济于事的时候,为了达到稳固大明基业和自身皇位的目的,朱棣不得不举起暴力的狼牙棒。 马基雅维利就曾经一针见血的指出:君主进行的斗争必须既像人又像兽,如有必要,君主应随时抛弃传统道德。因为令人畏惧远远要比受人爱戴更安全。不得不说英雄所见略同,朱棣正是抱着和马吉雅维利同样的想法开始管理这个对自己并不友好的国家。建文旧臣明里暗里的诽谤以及赤裸裸的反抗,用说服教化的方式显然是难以达到归降的目的的,尤其是那些深受儒家愚忠思想侵蚀的文士们。 所以,朱棣换上了“兽”这张脸,他要用残酷的刑法来让这些人屈服在自己的铁血霸术之下。虽然总会有“舍生取义”之人,但是朱棣相信绝大多数人还是怕死的,暴力是所有手段中最有效的,这是由人贪生怕死的本性所决定的。 朱棣为了稳固自己的皇位,除了动用历史上的各种残酷刑法外,还在此基础之上发明了“瓜蔓抄”。所谓“瓜蔓抄”顾名思义,就是顺藤摸瓜,转相攀染,广加株连的意思。早在夏商周时期就出现了这种刑法,但是在朱棣之前,株连之法主要是三族、九族,三族即为:父母、兄弟、妻子;九族为: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即位之初,为了让广大的读书人能够认同自己这个皇帝,朱棣可谓是费尽心思,许以高官厚禄,言语上多为谦和、尊敬之意,在劝说方面更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然而所有的这一切并不奏效。 朱棣百般忍耐,可是诸如方孝孺等建文文臣,不仅不归降,还在朝堂之上极尽羞辱、谩骂之能事,百般无奈之下,朱棣满脸谦恭的微笑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则是冷漠和残酷。他下令实行株连之法,将方孝孺的九族尽数杀害,然后还追加了一族,那就是他的学生、门生以及朋友等。

要想成就大业,就要为此不择手段,这是历史上成就大事者的共同特征。

当然朱棣也不例外,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天下人都承认自己这个皇帝,朱棣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残酷刑罚。 曾经让朱棣在山东吃尽苦头的铁面书生铁铉被捕后也是拒不投降,即使是以阶下囚的身份面对朱棣,也是没有丝毫的畏惧,反而是义正言辞的破口大骂。朱棣忍无可忍,于是命人将其耳朵和鼻子挖下来,然后“碎分其体”。 建文帝的礼部尚书陈迪也是一个誓死效忠建文帝的旧臣,所以,在朱棣面前也是骂不绝口,所出之言尽是君臣大义、伦理纲常。可谓那壶不开提哪壶,朱棣自从靖难起兵以来,一直都在绞尽脑汁来证明自己起兵的正义性。而如今,这些建文旧臣的辱骂,宛如脱掉了朱棣浑身的衣服,所以朱棣陷入尴尬的同时还有无法抑制的愤怒。 所以,朱棣拿出自己巩固统治的杀手锏——残酷刑法。陈迪的儿子一一被抓来,朱棣当着陈迪的面,命人割下他儿子的耳朵和鼻子,然后煮熟了喂给陈迪吃,不仅如此,朱棣还饶有兴致的问道:“味道如何?”陈迪很坦然的答道:“忠臣孝子的肉,自然香美无比。”陈迪的回答再次触怒了朱棣,于是陈迪父子共六人,全部被凌迟处死。 凌迟虽然不是朱棣发明的刑法,但是其残酷程度也是令常人难以忍受的。凌迟就是将活人身上的肉一刀刀的割去,让受刑人在无比痛苦当中死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千刀万剐,甚至有些受刑的人两三天后才会最终死去。 朱棣对这些反对自己的建文旧臣采取的刑法确实是十分严酷,但是也确确实实的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那些反对自己的建文旧臣在残酷刑法面前,绝大多数选择了远离朝政,还有自杀殉难的。这样一来,建文旧臣对于朱棣皇位的威胁就大大减轻了,朱棣的龙椅坐的也就更加稳固了。 尝到了暴力带来的甜头,朱棣便更加坚定了自己推行铁血霸术的决心。在靖难之役的过程中,朱棣已经明白,中国的百姓和臣民在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中已经习惯了在暴力面前屈从。 温文尔雅的建文帝可谓宽厚仁慈,他从小接受儒家教育,满脑子都是仁者爱人的思想,而且他也确确实实实践着这种宽厚仁慈的儒家思想。对待大臣,总是礼貌有加;对待百姓,也是不断减轻税负。朝中的大臣以及普天之下的百姓对于建文帝的仁政也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对于建文帝他们可谓是爱戴有加。 然而,朱棣率领军队南下的过程中,建文帝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也没见有任何一个官员率兵救助。李景隆奉命抵抗朱棣南下,结果兵败,身为主将,李景隆理当以死谢罪。可是建文帝不但没有杀他,反而委以重任,令其固守金川门。这不可谓不仁慈,然而结果呢?李景隆第一个开城门迎接朱棣的到来。 人往往宁愿辜负一个自己爱戴的人,也绝不会违背一个自己畏惧的人,这便是人性。朱棣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所以选择用暴力开路,借助于残酷的刑法来巩固自己的皇权统治。他深知:没有暴力就没有畏惧之心,没有畏惧之心,也就不会有臣服之心,倘若如此众多的臣民都不愿屈服于自己的统治,那么,这样一个皇位又何来稳固呢? 没有足够道义支持的权力是难以驾驭的,朱棣从靖难起兵的那一刻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要想在这种情况下,加强自己的统治,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个是利益,另一个则是暴力。当前者失效的时候,除了暴力和血腥的屠杀之外别无他法,其实这对于朱棣来说,多少也有些无奈。 正是因为他这些十分残忍的暴行,后人将其视为残暴君王的典型代表,甚至有人将其称为杀人魔王,然而很多人却忽略了朱棣的内心。

他是大明朝的皇帝,难道对于这个偌大的国家,他可以坦然随性的撒手不管吗?不能。任何一个朝代都不乏暴民,难道身为皇帝可以纵容这些暴民胡作非为吗?不能。即便是朱棣本人愿意平心静气地和这些人讲道理,商议和平解决的方法,他身后无比威严的皇权也不允许他这样做。 从朱棣个人来讲,幼年丧母,又难以得到父爱,童年又是在打打杀杀的战场中度过,这种经历使得朱棣在心理上极度缺乏安全感。出身在皇家,长期受父子、兄弟之间争斗的浸染,为了自保,朱棣只能变得越来越冷血残酷。因为在他心目中,任何的情感都只不过是为了背叛。心理上的阴暗让朱棣的戾气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增无减,这也是朱棣嗜杀的一个重要原因。 无论怎么说,朱棣的暴力政策对于封建统治的巩固也确实发挥了不可否认的作用。其实,有时候暴力的鞭子比利益的缰绳会更加的管用。所以,为了成就自己的千秋大业,朱棣从来不会放弃使用暴力这根鞭子,也正是这根血淋淋的鞭子鞭打出了一个永乐盛世。

““谋治”术”铁血手腕,成就霸业宏图 倘若朱棣和建文一样只是一个典型的仁慈君主,那么,众多的建文旧臣怎会甘心乖乖的臣服。没有铁血手腕的皇帝,难以成就大业。因为没有暴力做保障,连自身安全都不可得,还谈何治理好国家呢?古来成大事者大都霸气外露,而不是柔柔弱弱看人脸色者。朱棣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所以,不必因为工作或者生活中的不如意事一忍再忍,该强硬的时候一定要强硬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让对方知道自己的分量,才不会在暗中胡来算计我们,使我们陷入泥潭无法自拔。

朱棣精通真伪、方圆、善恶、以及软硬等两极变化,所以比任何帝王都刚善于治理百姓和国家。朱棣的残暴,更多的是因为封建政治上的不得以;所以,在不必要的时候他也会广施恩惠。恩威并施是朱棣谋人治国的关键之处。 盖所欲极强,为遂其欲便不顾一切,对有碍于遂其欲者便必毫不留情。这样的表现有时候看起来给人一种不通情理之感,然而可残忍可和善,两手抓权力,两手都能硬起来,这样善与恶并存,才能保证自己权力的安全感。朱棣身上既有儒家文化的影子,又不乏法家的强硬治术。维权之道也无外乎术与道之间的转换,而朱棣钻的进去又跳得出来,实乃治人用人的高手。

同类推荐
  • 大清王朝之爱新觉罗

    大清王朝之爱新觉罗

    清朝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的最后一个朝代,统治者为满族爱新觉罗氏。在明朝朱氏家族统治日渐没落的时候,东北苦寒之地的一个家族日益崛起,这个家族起先只是为了报杀父之仇,随着实力不断扩大,志向也由复仇变为建国乃至征服天下。清爱新觉罗家族自入关后,共历十帝,统治近三百年。爱新觉罗家族统治的历史中,家族问争斗没有前朝各代激烈,最大的问题在于“华夷之争”下的民族融合。爱新觉罗家族的统治使封建经济达到了顶峰,但同时,由于闭关自守、盲目自大,使中国在近现代落看于世界发展。
  • 牛顿:站在巨人肩上的科学家

    牛顿:站在巨人肩上的科学家

    牛顿是一位杰出的天才。在他以前和以后,都还没有人能像他那样地决定着西方的思想、研究和实践的方向。他讨论问题及其处理问题的方法,至今仍是大学数理专业中教授的内容。艾萨克·牛顿(IsaacNewton,1643~1727),英国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自然哲学家,其研究领域包括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神学、自然哲学和炼金术……
  •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本书从李时珍的家学渊源,行医经验到著修本草纲目说起,对李时珍的医学成就和本草纲目的医学资料珍贵价值都进行了介绍。
  • 高尔基

    高尔基

    刘明山编著的《高尔基》内容介绍:高尔基所处的那个年代,正是俄国文学空前繁荣的时代,然而,高尔基却以他与众不同的写作风格,走进俄国文坛。由于他出身于社会底层,所以他特别了解广大的人们群众生活的疾苦,在世界文学历史中,他的作品第一个在创作中真实而生动地歌颂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塑造了一群光辉的英雄形象,开创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纪元。一起来翻阅《高尔基》吧!
  • 飘落的风筝

    飘落的风筝

    本书是一本自传,作家在童年的乐趣、相信自己的双手、母亲教我诚实、我有一个温暖的家、花季里的畅想等文章里,讲述自己的童年故事。
热门推荐
  • 近黄昏之右手的幸福

    近黄昏之右手的幸福

    她(凌思祺)一直坚信在这充满利益的社会没有真心的,于是她一直锁着自己的心直到遇见他他不是一个很帅的男生也没有一个有钱的家庭却让她......他(陈夕)苦苦纠缠着一个自己也不太记得的曾经因此在他心底他一直认为他不会爱上任何人似乎注定他们那场相遇,她苦苦守候他,即使背负满身的伤痛,也在所不惜。他(刘轶轩)默默地为她付出却从不求回报哪怕是帮她做出违背自己原则的事也愿意只要她开心他就奉为圣旨他(皇甫君优)从见到她那一刹那就觉得自己离不开她,好像前世注定了,他的眼神再也离不开她了她一个不是很美也不是很聪明的女子为何会牵扯着三个男子的感情最终她的情又归何处而那满身的伤痛又是否会愈合
  • 遇见你,真好

    遇见你,真好

    还记得那些大雨中为你撑伞的人,黑暗中默默抱紧你的人;惹你哭逗你笑,让你彻夜难眠的人?人生总有一个阶段,会遇见让你惊艳的爱情,会开心会伤感,但无论结局如何,我们都想说遇见“你”,真好……
  • 诸仙之神

    诸仙之神

    只因为我爱你,才不允许你伤害我至亲至近的人。开始我认为自己只为报仇而生,只要登上七界神尊之位,就可以掌握万物生灵,随时杀死自己的仇人和讨厌的人。可是当所有人的眼泪落在我心上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太自私啦!一个人笑,那是邪恶之道,天下笑,才是真正神尊之道。
  • 无序与光耀

    无序与光耀

    生来就毫无天赋,活着也毫无地位。在权利的争斗中年轻的我是牺牲品。但我的故事绝对不会这么简单结束,我没那么幸运,没能一上来就开挂,但在美丽切纷扰的世界里我愿意去追寻我想要的。追寻我的一席之地追寻我存在的意义。
  • 剑痕星图

    剑痕星图

    走出深山,翻出皱巴巴的纸张…陈默不禁叹了口气,这不是要了我的命么…好吧,一切就从大夏国柱开始吧…
  • 写给岁月的小情歌

    写给岁月的小情歌

    《写给岁月的小情歌:赵凝散文集》是一本纯粹的散文集。坐在温柔日光下,阅读里面的文字,可以让你的心里面干净而又温暖。没有过多多余的东西,也不会有什么负担,等你合上书的时候,也仅仅是感慨时光流转,岁月静好。作者赵凝的本意就是想让读者远离那些喧嚣的文字,让《写给岁月的小情歌》这本书素雅洁净地放在每个人的案头。文中所娓娓道来的场景或故事,可能就在你的身边,或者发生在你的身上。
  • 若爱逝去

    若爱逝去

    爱的旅途中有欢喜,也有磨难;天底下没有没有磨难的爱情,他们也是这样,让我们来一起看看他们会如何守住这份来之不易的爱情吧!
  • 浮屠命

    浮屠命

    语:慈悲救苦,俺稽首皈依,胜造个七级浮屠。浮屠者,天地至善,救赎众生,心之所向也。然而,万物负阴以抱阳,负阳以抱阴,天地之道,莫不出其理,有其至善,必有极恶。人之初,性本恶,习而善,善恶一体,此本为罪,为浮屠罪,罪浮屠,命也,运兮!
  • 萌学园之暗黑公主

    萌学园之暗黑公主

    本书讲述的是暗黑公主,她是暗黑大帝的女儿,为了报仇,她愿意付出一切代价来复活暗黑大帝,萌学园即将陷入危机,五星转化为十星,为了维护和平,萌骑士们又与暗黑族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斗争
  • 罗氏江湖毒药铺

    罗氏江湖毒药铺

    “大王,公主与那密陀僧私奔啦!”侍从匆匆来报。坐在龙椅上的某人师傅,淡定地用手指叩了叩他硕大的办公桌,若有所思一会,就拍案定夺了“小扇啊~都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和亲就你去吧。”千辛万苦赶来营救师傅的某人,气还没喘平,先是看到生龙活虎的师傅,咒骂了几句情报有误,接下来就被龙椅上那货轻描淡写一句话吓的直接坐在了地上,“师傅,您这么随意真的没事么?”那位英民神武的帝王,马上又下了第二道指令:“没事,没事,哦,对了,乖徒儿,待你嫁过去,记得把他们国主杀了。”在冰冷的地上苟延残喘的某人,“师傅,你这里的鹤顶红在哪里,我先吹为敬。”罗氏第94代炼药传人,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