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24000000003

第3章 受教之初,习武强志——父亲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登上皇位以后,朱元璋便不用再忙着到处打仗了,为了使大明江山后继有人,朱棣和兄弟们的教育问题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也就是在这一阶段,朱棣接受了较为系统、严格的教育。 相对于父亲来说,朱棣兄弟受到了更好的文化教育。这可能跟朱元璋本人由于出身于贫苦人家没有读过什么书有很大的关系。在朱棣的印象里,父亲对自己和诸兄弟的教育是非常重视的。三字经中常说:养不教,父之过。也许是出于为父的责任,朱元璋在孩子们的教育上花费了不少心思,也真可以算得上用心良苦了。 自从进入皇宫起,朱棣便和众兄弟一起在大本堂读书。虽说是各位皇子读书的场所,但是大本堂并不是富丽堂皇的,而是朴素的近乎于清苦。院子中除了一条小路和几丛竹子,剩下的居然是菜地。 朱棣和众兄弟对此曾有不解,父亲便告诉他们,不是这院子中不能修建亭台楼榭,而是因为如果要修的话,就要劳民伤财,仅为了自己的私欲而搜刮百姓,这不是明君所为。历史上就有很多暴君因为横征暴敛,搜刮民脂民膏,最后使得天下揭竿而起,落得个国破家亡的结果。 朱棣从小就从父亲的教导中,明白了要爱惜民力、体恤百姓的治国之道。父亲还要求他们要铭记父辈江山的来之不易,为此亲自命令画师在大本堂的墙上绘制自己亲身经历的艰难和南征北战的事迹,朱棣和众兄弟每天早晚都要进行观瞻。

在朱棣的印象中,小时候读书时,老师是很严厉的。虽然自己和诸兄弟贵为皇子,但是犯了错,照样要接受惩罚。一次,其中一位皇子因为调皮捣蛋,惹怒了老师,老师一气之下拿戒尺打在了他的头上,脑门上顿时就起了个泡。朱棣还记得,当时父亲看到兄弟头上的泡,很是心疼,也有些生气,但是终是没有责罚老师,还给老师升了官。 教授学问的老师是朱元璋根据群臣的推荐信亲自征召的各地名儒。不用说,对老师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有才学,还要重视对皇子们的德性教育,能够“因其才力,各俾造就。”所以,老师对待朱棣兄弟自然是分外的严格。 在大本堂做功课时,朱棣曾亲耳听到父亲对老师说:“如果我有一块纯度高的金子,一定要找最好的冶炼工匠来冶炼成型,如果我有一块上好的美玉,一定会找最好的雕刻工匠来雕琢,如今我的儿子们个个都有上好的资质,如果我不给他们找最好的老师,那岂不是对他们的爱还赶不上黄金美玉。” 朱棣很清楚,父亲对自己和众兄弟寄予厚望,所以学习很刻苦,即使每天早出晚归,也从来没有抱怨过。 那时候朱棣兄弟的学业颇受父亲朱元璋的重视,大本堂是朱元璋除了处理政务最常光顾的地方,所以,朱棣和各兄弟要随时准备着接受父亲的课业检查,一旦犯错,得到的惩罚可要比老师那严厉的多。鉴于父亲的惩罚,朱棣不敢不努力学习,不过也正是这个阶段的学习,为朱棣以后的治国安邦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朱棣受到的教育是全方面的,既包括儒学经典,也包括政治常识。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日后坐上皇位以后的朱棣很是懂得爱惜民力,这与父亲朱元璋的言传身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父亲的眼中,朱棣和众兄弟以后都是国家的顶梁柱,都是要参与国家治理的;所以,他常给孩子们说一些“民间稼穑之事”和“往古成功之迹”,所以,朱棣很早就知道了爱民如子的道理。 在朱棣的脑海中,父亲是最好的老师,他常常用自己身体力行的经验来教育包括自己在内的皇子。 有一年五月份,朱元璋在回宫的途中,看到了农夫们冒着炎热的天气在田地里劳动,他们背部顶着毒辣的阳光,额头上淌着汗水,但是却不敢丝毫懈怠,生怕误了农时。朱元璋看在眼里,不仅想到了自己小时候所经历的艰辛,于是不忍再骑在马上,径自步行了很远的距离,才骑马回宫。 第二天,他又与孔克仁和朱棣兄弟说到上钟山的事。他把一个和朱棣他们年纪相仿的小僮叫过来,来教育朱棣兄弟。小僮供职于御仆,朱元璋上钟山时,见他年纪虽小,但是即便是跑的满头大汗,也还是非常的勤快。他要求朱棣和众兄弟要像小僮一样能够保持勤快,坚持不懈的学习。 为了把朱棣兄弟的约束和管教制度化、规范化,朱元璋还特地命令中书省编定《祖训录》,并让诸子将其刻在自己的住所之处,以便时时观看,时时谨记祖先的教导。后来他还下令 编定了《昭鉴录》,来匡正诸子的学习。 由于朱元璋是马上夺天下,所以,他不希望自己的儿子都变成一个个的文弱书生。因此,朱棣从很小的时候,便开始听父亲讲习武事,和众兄弟一起做些强健筋骨的活动。 当朱棣还不满七周岁的时候,就开始在父亲的要求下做些体能训练了。史书上对此曾有记载:“宜习劳,令内侍制麻履行滕。凡诸子出城稍远,马行十七,步行十三。”所谓麻履,就是麻鞋,行滕是指缠腿。也就是说,朱元璋让朱棣兄弟7人都穿着麻鞋,裹上缠腿,像士兵那样到城外远足,十分之七的路可以骑马,十分之三的路必须要步行。

随着年龄的增长,朱棣和众兄弟一样开始在演武场上练习武备,用来强健体魄,磨练意志。朱棣在各兄弟中,文采绝对不算出众,即便是等到他当了皇帝,也依然写不出几个漂亮字,但是若要论起功夫来,朱棣可是一把好手。 由此,朱棣在诸王中自幼便以悍勇著称。年纪稍微大点后,朱棣尤其擅长骑射,很有江湖侠客的风范。朱棣在习武方面上的突出,与父亲朱元璋的言传身教是分不开的。他自小出生在军营,在军营中一直长到七八岁,这七八年的军营生涯,让他常常看到父亲征战沙场的情景。在潜意识中,朱棣早已把骁勇善战的父亲作为了自己心中的偶像,从幼年开始,成为像父亲一样骁勇善战的英雄,已经成为他毕生的怒表和追求。 正是父亲的表率作用,让朱棣小小年纪就对习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以说父亲就是朱棣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模范。 后来,朱元璋专门对诸皇子进行习武训练,不仅给他们讲习武的故事,还把自己战争时期的亲身经历讲给他们听,有时候甚至会亲自示范给他们看。有的皇子不适应父亲的习武训练,朱棣到是恰恰相反,他如饥似渴的学习骑射功夫,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和吃苦精神。很快,他的骑射功夫、战场韬略就远远超过了诸皇子。 古往今来,皇家出身的人都比常人有更多的担当,他们要肩负起维护皇权的使命,因此必须从小完成“习武强志”的训练。朱元璋马背上得天下,因此教导孩子们掌握兵家之道;而他读书少的经历,让他更注重孩子的书本知识教育。 对朱棣来说,除了教授学问的老师,他更把父亲当做自己的老师。朱棣学习“老师”,可谓学到了骨子里,他继承了父亲朱元璋的骁勇、胆魄和坚强的意志,连朱元璋本人都承认二十六个儿子当中,老四最像他。也许正因为,朱棣最像他,所以才和他一样做了大明朝的天子。

““谋心”术”虚心受教,方能成就大业 很难想象,倘若朱棣是一个轻浮狂妄的家伙,恐怕有再好的老师,再尽责的父亲,也学不到什么本事。即使是出身皇族,也不是一出生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外可奋勇杀敌,内可运筹帷幄,毕竟谁都不是天才。朱棣之所以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能够虚心的向别人求教。 在工作和生活中也是一样,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就要懂得虚心受教,虚心求教。孔子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要善于向别人学习,即使对方某些地方不如你,也要发现值得借鉴的优点。总之,无论从事任何事情,只要有“不耻下问”的虚心学习态度,就容易从新手成为老手,从优秀走向卓越,取得别人无法企及的成就。

同类推荐
  • 梦归田园:孟浩然传

    梦归田园:孟浩然传

    孟浩然身怀仕途报国之心,情系山水田园之美。然文人功业的失意、家庭生活的磨难、求仕与归隐的矛盾,终使一个才华横溢、耿介清高的诗人落寞而终。作者依据史料和传主诗作,详尽描述了孟浩然的人生际遇、思想变化与命运轨迹;他与王维、李白、张九龄、王昌龄等人的酬唱交往,与时代背景、国家隆衰形成内在参照,体现了大唐盛世的时代精神。——文史专家何西来孟浩然一生浩情在胸,可惜大梦难成,总在落寞孤寂的路上。作者深切地感受到传主的不幸与无奈,用心地在这不幸中检视他杰出的山水诗创作,并在其人生与诗歌的不断缠绕中书写其丰富的精神世界。作品结构严谨,感情充沛,语言质朴,颇具诗意蕴含和感染力量。
  • 斯大林(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斯大林(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从事社会主义宣传,被神学院开除,坐牢、流放,斯大林有一个革命家应该有的典型经历。
  • 南唐后主李煜传

    南唐后主李煜传

    本书全面评说了南唐后主李煜秉性任意纵情声色、以亡国的措施图存、落魄投降的故事。
  • 尼采(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尼采(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1844年10月25日凌晨 在德国东部萨克森州的洛肯镇 一个小男孩呱呱堕地了 这个小男孩是卡尔夫妇婚后的第一个儿子。看到他可爱的脸蛋和圆滚滚的四肢 夫妇俩心中充满了喜悦。
  • 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

    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

    本书是季羡林先生关于在清华读书和在北大工作的回忆性文章精选集,还包括季老在清华读书期间的《清华园日记》选编和初入北大执教期间的《北大红楼日记》选编。写作….时间跨越七十余年。 全书分为四辑。第一辑:“季羡林忆清华”;第二辑:“季羡林清华园日记选”;第三辑:“季羡林评北大”;第四辑:“季羡林北大红楼日记选”。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面对危机我不怕(家庭篇)

    面对危机我不怕(家庭篇)

    本书内容涉及用电安全、防火、饮食安全、煤气安全、家庭防盗、家庭卫生、外力安全等多方面的安全教育指导,对于家庭突发事故,注重防治结合,强调要消除隐患,最大程度地方便青少年的生活,使青少年的生活更安全。
  • 三清之我不是鬼

    三清之我不是鬼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皆有道,诸天浩荡荡。是背井离乡重找失去的东西,还是不闻不问继续修道。是完成师门遗愿,还是重找自身价值。深山老林的枯尸,大海深处的蛟怪,保身护体的麒麟,完好无损古墓的背后是否存在昆仑之力。这些本是与主人公毫无关系,但是出生的命格早就他的未来命运注定不会那么平静。
  • 成长三书

    成长三书

    成长必备的传世典籍,青春必读的启悟佳作。师学孔夫子:半部《论语》治天下;问道孙武子:兵学盛典,人生锦囊;性定菜根香:厚培其根,其味乃厚。本书精心选取了《论语》、《孙子兵法》、《菜根谭》三本书中适合青年人学习的精要词句,用平易流畅的语言加以注释延展。生动但不浮浅,深刻却不晦涩。
  • 神仙也要实习

    神仙也要实习

    天地悠悠之岁月,有太多的故事可以述说。仙,魔,妖,人,鬼,佛其实都是这天地的间各类角色的扮演者。他们又有什么分别呢?本书主角也是一个天地故事的扮演者,且看他如何书写他自己的传奇故事。
  • 人道无极

    人道无极

    《无极》第一部《人道无极》,QQ群:84372095,本人QQ:89200983!神州大地三国鼎立,天子转世,诸侯战乱,一统神州。仙、人、魔、兽、鬼、妖六道相互依存,人道渺茫。不是魔法、不是玄幻、不是灵异、更不会是科幻,《无极》是神话,一个只关系到中国本土人情的神话,只有“道”没有“佛”。小说中善恶错乱,恩怨缠绵,妖魔鬼怪层出不穷,仙神奇遇不断。这部小说的主要宗旨就是“道”,情节由无极经轮回从新验证自己创造的“道”这一线索,不断的延伸各个轮回和正邪的恶体验,经过六界八道的亲临感受,最终找到自己的“道”,从新回到无极的这一过程。
  • 浮华倾笑颜

    浮华倾笑颜

    “跟着爷可以吃香的喝辣的”她不屑一顾“跟着本小姐不仅可以吃香的喝辣的,要什么买买买”“哇,白富美求包养”有一个人,遇见即是幸运。
  • 末世之逆境生存

    末世之逆境生存

    流浪虫族,它们嗜血成性,它们凶残无比,它们以侵略其他星球来维系自己的发展,每个被侵略的星球都以毁灭为终结。当这个厄运降临到了地球,地球会不会也因此毁灭,杨天伟一个只想安逸生活的小人物又会怎么在这样的末世生存?杨天伟:“我没有成为救世主的觉悟,也不想做人类的领袖,只想在这个末世生存下去,但是你若想阻挡我生存的道路,那我只能让你从这个世界里彻底的消失”
  • 军婚盛宠:陆少,约不约!

    军婚盛宠:陆少,约不约!

    事实证明,陆厉年的腹黑不仅运用在军事上,追女人也是。婚后某天,她端着茶在书房路过,听到里面传来对话。“首长,当初要不是你故意换了嫂子的房卡,让嫂子睡了你,现在还追不上嫂子呢。”陆厉年抿唇不语。晚上,她沉着脸质问他这件事。他神色不变,将她环进怀里,“我有千百种方法能追到你,可我不想在等。唯一想到最快娶到你的方法,就是把我自己给你。”夏初瑾内心被幸福溢满。
  • 巅峰位面

    巅峰位面

    这里没有绚丽多彩的魔法,也没有浑厚的斗气,这是一个全新的玄幻界。封魂者,成了神荛域最重要的修炼职业,家族势力,黑暗统治。神荛纪元历史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什么扭转了乾坤。一代年轻强者,面临强敌,佣兵天下纵横大陆。雷宸逆袭之路,冲破苍穹,一群年轻人的天下,一次传奇就将衍生!——神荛域[职业设定]:封魂者修炼等级由低到高:一阶、二阶、三阶……九阶,以十级为一道门槛,突破十级就会进入下一个阶层。修魔师,等级划分与封魂者一样,但却与封魂者形成对立势力。[副职业]:战士:黄阶、玄阶、地阶、天阶。每阶有低中高三级,为神荛域副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