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93900000024

第24章 长沙工程机械集群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分析

目前,长沙已成为全国工程机械聚集度最高的城市,某些产品已拥有全球竞争能力,拥有相对的产业优势、体制优势和集群创新优势。长沙制造的混凝土机械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约为80%,液压静力压桩机为70%,汽车起重机为30%,旋挖钻机为45%,在中部崛起战略背景下,将长沙打造成为“世界工程机械之都”已经成为湖南省新型工业化战略中的最优先课题之一。目前湖南省工程机械产业2006年有规模以上企业达29家,其中大中型企业6家,行业资产总额178亿元,主要产品涵盖了12大类、100多个小类、4000多个品种。2006年,湖南省工程机械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0亿元,是2000年的6.6倍,6年增长563%。目前,长沙已经成为国内工程机械制造的重要集中地之一,3家工程机械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800亿元。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和山河智能领衔的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后发优势日益凸显。2006年,三一重工与中联重科同时当选为世界50强工程机械企业,在同一个城市同时有两家企业入围,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绝无仅有。2007年一至三季度,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主营收入同比增长约80%,分别为69亿元、61亿元和8亿元;全年净利润增长率,中联重科同比增长100%至150%,三一重工同比增长100%,山河智能同比增长60%至80%。长沙的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后劲十足,用最多两年左右的时间,必然成为中国工程机械之都。

三一集团近8年来拥有有效专利334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联重科自1992年成立以来先后完成1300多项科研成果、200多项专利,覆盖了混凝土机械、工程起重机械、建筑起重机械、路面机械、环卫机械、非开挖机械、桩工机械、土方机械、消防机械9大系列,科技成果转化后共实现销售收入近400亿元,2007年突破了百亿大关。市场占有率方面建筑起重机械、环卫机械占据国内第一,混凝土机械、工程起重机械国内名列第二。其中,新产品对产值的年平均贡献率达60%。

山河智能在短短的8年时间里,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0项发明专利和3项软件版权,承担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等16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如近3年主营收入年均增长近60%的山河智能在依托大学进行成果转化的飞速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持续创新”的创新体系。

以2007年9月30日的上市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以及全国其他大型工程机械企业,可以发现长沙工程机械集群在全国的重要地位。

长沙工程机械集群的崛起,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在于,集群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自主创新模式的选择来提升集群持续竞争力。本书以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为例,对长沙工程机械集群企业自主创新模式进行实证分析。

7.1.1 持续型自主创新模式:造就三一重工发展史

三一重工自成立以来,以“一切源于创新”为经营理念,并把自主创新的研发能力作为自己的持续竞争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三一重工的发展就是一部持续自主创新史。三一重工在加强产品研发,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不断将自主创新的最新成就推向市场,并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国际市场打响“中国制造”。三一重工每年将销售收入的5%~7%投入研发,这是中国同行业平均水平的3~5倍,目前的研发力量足以支持每年150亿元的销售规模。通过自主创新,三一重工用12年时间开发了25个系列、120多个品种的产品,已申请专利479项,授权283项,并且迅速而卓有成效地实现了由自主创新到自主知识产权到品牌到盈利能力的转换。高投入—高人才集聚—高创新成果—高转化率—高品牌—高收益,这是一条逻辑性极强的良性循环链,如此生生不息,循环不已,促进着三一重工不断创新发展的历史性进程。三一重工不断推出具有国内和世界领先技术的研发成果,创造了一系列的“国内第一”或“世界第一”。

2007年上半年三一重工混凝土机械产品实现销售收入29.3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2.41%,泵车、拖泵市场占有率稳居国内第一。路面机械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28.50%,履带起重机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74.92%,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由于改变收入确认方增加法和混凝土机械需求旺盛,上半年三一重工的混凝土机械销售增长远领先于行业及竞争对手中联重科。从而,在产品结构上也表现为混凝土机械收入占比从上年的70%提高到81%,如果剔除新会计准则变动的因素,三一重工上半年混凝土机械业务的占比在70%左右。

目前我国的混凝土机械行业的集中度相对较高,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两家龙头企业就几乎占据了泵车85%的市场,其中三一重工市场占有率在50%左右。从价格来看,三一重工相同配置的泵车价格高出中联重科10万~20万元,约5%左右;从混凝土机械的销售规模来看,三一重工是中联重科的2倍左右,2007上半年这一比例偏高与三一重工改变收入确认方法有关;从泵车的销量来看,上半年中联销量反弹明显,最高月份的销量已接近三一重工;从毛利率来看,三一重工一直高于中联重科;而三一重工的产品结构相对单一,混凝土机械收入占比为70%,中联重科这一比例为38%左右。

(1)全面化的自主创新体系

三一重工持续型自主创新模式的首要特点是,建立了全面化的自主创新体系,注重企业各要素的全面创新。三一重工通过构筑一条自主创新链,在工程机械领域取得的瞩目成就,让不少业内人士看到了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大施拳脚的希望,这是一条逻辑性极强的良性循环链,可以生生不息,循环不已,一浪高过一浪地推进着三一重工不断创新的历史性进程。为了保证自主创新的有效性,三一重工构建了全面化的自主创新体系,包括强化管理的创新,以信息化来提升传统产业;进行营销的创新,以确保国际国内市场的增长;进行文化创新,全力打造出一个基业常青的百年老店,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快速地发展。全面化的自主创新体系主要包括管理、能力、人才、服务、知识产权等层面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

第一,管理创新。首先,三一重工成立了由集团技术总裁担任技术创新管理委员会主任,三一重工研究本院、各子三一重工研究院及北京、上海、沈阳研究院主管领导为技术创新管理委员会成员的技术创新管理委员会,负责三一重工技术创新活动的组织领导,保证了创新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及创新项目的顺利实施。其次,三一重工构建了全过程、全方位风险监控和防范体系,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创新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再次,三一重工十分重视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已分别与同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和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等院所合作,就工程机械的智能化技术、液压技术、动力匹配技术、故障诊断与远程维护技术、成套设备施工工艺和技术标准等联合攻关。

第二,人才创新。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是科技创新能力,核心是人才的竞争和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开发,特别是高层次技术、管理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开发。三一重工近几年之所以能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关键之一在于人才机制创新。一是“观念”创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三一重工高层深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大力倡导新的人才观,提倡“能创造性地完成本职工作就是人才”的新观念。二是加大投入。三一重工科技人员的工资收入是三一重工员工平均工资收入的2~3倍,主要科技人员的工资收入是一般人员的5倍,且上不封顶,即使是普通的工人技师、工程技术人员也享受与中层管理人员同等的待遇。三是外请内送。三一重工每年都聘请专家教授来厂授课,举办诸如“清华硕士研究生培训班”、“EMBA研究生课程进修”、“研发技能培训”班之类的专业培训班和学历提高班。在加大投入的同时,三一重工还实施股权和期权的研发项目激励措施,加大对研发技术人员的激励,极大地调动了研发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第三,服务创新。卓越的产品质量和完善的售后服务更是成为三一重工迅速抢滩国际市场两把利刃。在国际市场,三一重工以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取胜,尽可能以相同的性能而略低的价格,与洋品牌一争高下。如今,三一重工产品已远销南亚、中东、非洲、北美、东欧等地的50多个国家,业务覆盖达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三一重工混凝土拖泵、泵车、旋挖钻机、挖掘机、平地机五大系列20个产品已获第三方认证模式(德国TUV三一重工)欧盟CE认证证书,取得了进入欧洲市场的国际通行证。

第四,创新能力建设。首先是创新能力。自1994年进入工程机械制造领域之初,三一重工要通过全球采购、战略联盟等方式充分利用全球的技术、人才、资本和经营管理经验,促使我们的技术和产品迅速升级换代,尽快提高三一重工的持续竞争力。要想做一个行业的领跑者,就必须加强创新能力建设,通过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从而牢牢占据市场竞争的技术制高点,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三一重工先后投资兴建了包括液压、工程机械远程监控实验室、服务与故障诊断实验室、机电液控制实验室、材料实验室等占地12万平方米的试验检测中心,特别是长沙本部检测中心在以前已投资将近1200万元的基础上,2004年又投资300多万元购置了部分检测分析仪器。

第五,注重知识产权保护。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与产品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开展自主创新的基础要求。三一重工实施专利战略,加强专利保护当作提高科技水平,保持自身优势,参与市场竞争,开拓并占领市场的重要手段。三一重工2002年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全国专利工作先进单位”,2004年成为全国第二批企事业专利工作试点单位,并承担了国家知识产权局“混凝土泵车、沥青摊铺机等工程机械专利战略推进工程”项目,在工程机械行业第一家建立了知识产权战略平台——知识产权信息港。三一重工自创建以来积极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开发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形成规模效益、市场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产品,在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上取得了丰硕成果,提升了三一重工的持续竞争力。

(2)PDM与信息系统:网络化的自主创新机制

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roduct Data Management,PDM)是企业设计和工艺部门的基础数据平台,各种CAX(CAD/CAPP/CAE)应用,通过PDM进行集成,同时PDM也是企业设计和工艺部门的数据管理中心和流程管理中心。但现在PDM的应用早已超出了工程设计领域,越来越多的三一重工已经准备或正在准备安装PDM系统。三一重工重视自主创新的网络化和信息化建设,从1999年3月份开始企业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PDM系统和ERP系统。经过考察、筛选和招标,最终选用清软英泰TiPDM和BaanERP系统作为信息化建设的起步。从1999年12月到2000年8月,清软英泰实施人员在三一重工CIMS办人员配合下已完成PDM项目一期工程的实施。由于企业发展的需要,2005年初,三一重工与清软英泰合作开始PDM系统的升级和二期工程。在企业大力配合和支持下,历时4个月完成了PDM系统的升级和二期工程。

第一,PDM实施中的关键问题。信息编码是PDM信息系统构建的重要基础,同一物料在不同的应用系统中编码应保持一致,同一个物料不允许有不同的编码。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PDM系统中的广泛应用,标准化工作也赋予了一些新的内容,它不只是制定各类产品的标准,而更重要的是制定各类“运行规则”在PDM框架下重构企业的自主创新系统。PDM的实施必须站在技术管理系统流程再造的高度,比如PDM系统的成功实施大大减少了管理部门的纸质用图数量,管理部门可方便地通过三一重工局域网在TiPDM系统进行查询,各部门使用的都是PDM系统中单一数据源,解决了以前图纸多处保存带来的更改不一致性问题。由于PDM系统的复杂性,搞好PDM的培训是成功实施PDM的关键问题之一,像CAD之类的工具软件一般只需要进行使用培训,而PDM系统除了用户使用培训之外,还要进行管理信息系统的理念培训,特别是数据之间的关系、数据准确的重要性等的培训。

第二,PDM系统的网络化自主创新效果。目前PDM系统已经在三一重工研究院推广使用,且在三一重工的营销、售后服务、生产制造、采购、商务等部门都得到广泛使用。该系统的网络化自主创新效果表现在这些方面:实现了以纸介质管理为中心向以电子数据管理为中心的转变;各种零部件仅有单一数据源,基本实现企业级产品数据共享,各相关部门可随时查阅所需图档、资料,极大提高了查询的速度;TiPDM为企业提供数据交换和电子数据发放的平台;减少各种统计和汇总工作,可快速获得到产品任意部件的各种汇总表,BOM数据的准确性达到98%;图档、技术资料的更改得到有序控制;设计过程严格按照PDM中的工作流程运作;提高了零部件的重用率,大大减少了新零件的数据数量;设计人员减少了大量的重复工作,缩短了产品研发周期。据三一重工的统计,标准化、通用化程度和零件重用率的提高使零件的库存量降低了30%。运行前的平均存货资金占用约10000万元,降低库存3000万元。

三一重工是国内较早实施PDM系统的厂家,在5年左右的时间,三一重工全面完成PDM系统中核心模块的实施,PDM系统已覆盖三一重工的19大产品系列160多个品种产品数据,PDM系统中有60多个工作流模型,PDMS系统中管理了31G的产品相关数据数据,电子图纸6.2万多张,其中零件记录13万条,编码系统共16个规则,产生了17万条码值记录,此次PDM系统升级三一重工安装了400台计算机,TiPDM以研究院为中心,应用深入到三一重工的营销、售后服务、生产制造、采购、商务各个部门,PDM成为企业级信息传递的桥梁,同时也是企业信息集成的平台,真正成为支持工程设计自动化的系统,三一重工获益匪浅。

第三,重视DDN与GPS信息系统建设。在网络化自主创新机制构建层面,三一重工重视三一重工的广域网建设,采用DDN链路方式实现了长沙、北京、上海三地DDN连接,开通集团的视频会议系统,采用VPN方式实现全国各地营销平台、研究院与总部的连通,保证各地和总部的信息共享之外,三一重工还加大了局域网建设力度。长沙工业城通过2004年的局域网改造项目由原来100M升级到1000M链路,有效的支持各应用系统的运营。采用双链路的方式连通到各办公地点和车间,保证网络24小时连通。另外,在各地分三一重工和研究院也基本上完成局域网的建设。目前使用大型管理与设计应用系统软件,如ERP、Mail/OA、PDM、PRO/E、CAD/CAE/CAPP/CAM等。ERP实现了库存管理、采购管理、服务管理、车间管理等模块的应用,同时基于ERP开发了很多与财务有关外围软件产品,如成本核算程序、工时统计程序、物料稽核程序等,以实现资金流信息与ERP的整合,做到无纸办公。通过应用三维CAD、CAE以及PDM系统,异构研发平台基于PDM集成,通过PDM系统来管理产品的设计信息、工艺信息以及其他的信息;实现产品的异地协同开发,即长沙、上海、北京、沈阳等地开发人员的协同工作,利用各地的优势资源进行产品网络化创新设计。

2005年,三一重工对原有800呼叫服务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在国内工程机械行业中率先建设、启用了4008呼叫服务系统。2006年9月,三一重工4008客户呼叫服务中心获“2006中国最佳新建呼叫中心”殊荣。GPS卫星监控系统是三一重工的一大创新。一方面,客户可通过手机短信实时查阅产品的位置、工作状况及有关运行参数,大大方便了其设备管理。另一方面,三一重工的研发人员通过长沙总部的产品监测中心,可随时监控在外的设备运行情况;发现故障或异常情况,三一重工将主动派出服务工程师为其解决问题,客户也可在办公室登录三一重工服务器监控在外作业的设备。目前,三一重工的挖掘机已经安装了GPS卫星监控系统。

第四,走出去战略:网络化自主创新的全球视野。在加强产品研发、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三一重工积极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国际上打响“中国制造”。目前,三一重工在长沙、昆山建造了两大制造中心,在长沙建立中央研究院,在人才密集的上海、北京、沈阳等地设立研究院,就近指导产业园区的生产制造,围绕核心产业进行适当的延伸,共享三一重工集团研发创新的最新成果。

在加速国内市场拓展、加大海外营销步伐的同时,三一重工海外投资计划开始逐步实施。2007年11月23日,三一重工与印度马哈拉斯特拉邦政府签订了6000万美元建设工程机械制造基地的投资协议。由于该项目是《中印关于促进和保护投资的协定》签订后,中资企业在印度签订的首个投资项目。三一重工还计划在美国筹建工程机械制造基地,在发达国家相对集中的北半球,三一重工通过国际合作参与竞争;在发展中国家集中的南半球,通过自主开发,利用产品优势参与国际竞争,加速把中国的工程机械推向国际市场。三一重工产品已远销南亚、中东、非洲、北美、东欧等地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业务覆盖达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三一重工在保持主导产品在国内市场领先地位的同时,国际销售成倍增长,2005年全年出口实现销售收入1.8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166%。三一重工2006年实现出口4.77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10.4%,高于其他工程机械上市。三一重工目前已在海外成立了12个分三一重工,与海外代理商建立的国际营销体制更加完善;2007年上半年,三一重工的出口仍保持高速增长,实现出口销售5.12亿元,同比增长124.57%,出口比例提高到11.65%。

(3)新型节能泵车:生态化的自主创新技术

三一重工持续型自主创新模式追求的是生态化的自主创新技术,注重环保、绿色、节能等自主创新理念,开发应用新型的更节能、智能化创新技术。2006年,三一重工通过一系列技术创新,向市场推出更节能、更智能化的新型泵车。应用新型节能技术后,每台泵车平均可节油20%以上。三一重工通过一系列技术创新,即将向市场推出更节能、更智能化的新型泵车。针对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泵车在不同的工况下,发动机都处于同一种工作模式,使得发动机油耗大大增加,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的情况,三一重工的研发人员经过研究、计算和反复实验论证后,研制出了节能技术。应用这一节能技术后,泵车计算机可根据实际工况的变化自动调节发动机输出功率,与负载保持良好的匹配,使发动机始终在最佳工作点或最佳工作区运行,输出功率得到充分利用。这样,每台泵车可平均节油20%以上。除了具备节油功能外,三一重工还研制出了智能臂架,可将泵车臂架控制在最优工作状态。三一重工已将混凝土活塞、输送管等易损件进行升级换代,整体质量和寿命得到大大提升。2007年12月10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施工现场。伴随着三一重工HBT90CH2135D超高压混凝土输送泵的最后一次浇注,这一国内第一高楼混凝土结构正式封顶。三一重工泵再一次以独创的超高压泵送技术,创造了单泵垂直泵送混凝土492米的新高度。三大能力、十二项核心技术,成为三一重工泵超高泵送的品质保证。

三一重工混凝土泵的第一大能力体现在超可靠性。具体体现在以下七大技术:

第一,出口压力与整机功率。针对4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三一重工专门研制了HBT90CH2122D及HBT90CH2135D超高压混凝土泵。HBT90CH2135D超高压泵出口压力高达35MPa,整机功率为(273×2)kW,在超高楼泵送施工过程中出口压力和整机功率方面能够达到双重保证,理论泵送高度超过700米。

第二,节能技术。这一由柴油机计算机控制的节能专利技术,能自动识别不同泵送工况,实时调节柴油机转速、扭矩与油喷量,自动实现功率匹配,与传统控制方式相比,节能20%以上。

第三,双动力结构。HBT90CH超高压泵采用两台柴油机分别驱动两套泵组。应用双泵合流技术,平时两套泵组同时工作,当一组出故障时可切断该组,另一组仍维持50%的排量继续工作,避免施工过程中断造成损失。

第四,自动退活塞技术。一般拖泵采用普通换砼活塞技术,有中间接杆,维修更换不方便,单个更换需2~3小时。采用三一重工专利自动退活塞技术后,设备按钮操作更换快捷方便,单个只需15分钟,达到了机械、液压限位双保险。

第五,密封技术。超高压混凝土密封包括动密封与静密封。动密封关键要解决眼镜板与切割环这一对偶合件之间的密封,静密封主要是输送管道内混凝土的密封。

第六,耐磨硬质合金眼镜板技术。三一重工率先在国内开发出专利产品——硬质合金结构眼镜板和切割环耐磨件,比普通眼镜板和切割环的使用寿命提高了3倍以上。

第七,高低压自动切换技术。高低压泵送状态切换是混凝土泵最重要的操作方式之一,三一重工创造了独一无二的自动高低压切换专利技术,在泵送过程中可随意切换,无须停机、拆管、而且没有任何泄漏。

三一重工混凝土拖泵第二大能力体现在超高压管道和超高压施工工艺方面。耐超高压的管道系统、超高压液压截止阀、水平管的布置和管道的布置安装是三一重工混凝土拖泵施工技术的关键。

第一,合理布管。经过三一重工研发人员无数次的实践证明:混凝土输送布管应根据混凝土的浇注方案设置并少用弯管和软管间隙。尽可能缩短管线长度。为了减少管道内混凝土反压力,在泵的出口可布置一定的水平管及若干弯管;在垂直高度,分段布置一些水平管和弯管。

第二,耐超高压的管道系统。三一重工采用特制耐磨合金超高压管道,经特殊淬火处理,寿命比普通Q345钢管提高5倍以上,保障了管道的抗爆能力和耐磨损寿命,管道寿命≥80000立方米,成功解决了以上问题。

第三,超高压液压截止阀。混凝土泵送施工中,有时需要对泵机进行保养或维修。为保证此时的保养或维修工作正常进行,需在混凝土泵出口端附近管路接入液压截止阀,液压截止阀采用液压油缸驱动,控制阀操作;插板采用浮动密封环结构,密封性能好,无压力泄漏。

第四,高强度混凝土配合比。

三一重工混凝土拖泵第三大能力体现在处理管道内混凝土方面,研发了超高压水洗技术。水洗技术本身是一种施工方法,关键是需要具备下述保障条件,即混凝土泵具有足够的压力、输送管道不漏水,眼睛板、切割环密封良好。在香港地区国际金融中心的超高压泵送中,HBT90CH拖泵泵送多高、水洗就有多高这一具有传奇色彩的技术为整个工程节约混凝土26430立方米,节约港币190万。

此外,三一重工混凝土拖泵已经拥有39项专利技术,先后被评为全国用户满意产品、名牌精品系列设备、拖式混凝土输送泵系列名牌产品。2006年,三一重工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是国内同行业唯一获此殊荣的专业制造商。2006年,三一重工拖式混凝土输送泵荣获“中国免检产品”称号,并通过德国莱茵三一重工的CE认证,是国内首家通过第三方CE认证的企业,成功打开了欧盟市场的大门。2008年3月,在三一重工广州6S店的新品发布会现场,三一重工率先在行业内推出新一代X支腿系列泵车。三一重工的X支腿系列泵车将凭借其领先的技术,卓越的品质,完善的系列,优质的服务,为客户创造更高的价值。据了解,X支腿系列泵车是2008年三一重工抢占市场先机的主打系列产品。

经过2007年一年的持续改进与反复实验,目前,三一重工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实现28~52米X支腿系列泵车成熟、批量生产的企业。X型支腿技术、计算机节能技术、单侧支撑功能、臂架减震技术、防倾翻控制技术、智能臂架技术、SYMC专用控制系统7大全新技术的应用,使三一重工的X支腿系列泵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传统的泵车施工时需要展开四个支腿,以保证泵车的稳定性,而三一重工泵车的单侧支撑功能可根据场地要求,调整支腿展开位置进行施工,节省的空间可以通过一辆汽车,这样大大满足了泵车对狭小场地的施工要求。X支腿系列泵车被广泛应用于城市高楼、道路、桥梁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城市内尤其是人口密集的大中城市,施工场地相对狭小,新品泵车无疑将有利于城市化进程的推动。该系列新品除性能优势外,性价比也很高。持续不断的自主创新,是三一重工不断完善产品线,扩大产品集群影响力的法宝,三一重工之所以有能力领先行业,不断推出高品质、高可靠性的优质产品,源于新理念、新技术的运用。

7.1.2 中联重科:持续型自主创新打造“中国牌”

中联重科在竞争中孵化“中国牌”,从1993年试制成功我国第一代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混凝土输送泵开始,中联重科就始终瞄准国际同行业的最新科技成果。中联重科让世界工程机械强手感受到了中国力量。一度牢牢掌控中国市场份额的混凝土“洋泵”,从20世纪90年代起不断萎缩。到2006年,不仅混凝土机械95%的国内市场被“中国制造”夺回,而且中国工程机械当年出口50亿美元,进口39亿美元,首次出现顺差。如此令人难以置信的大逆转,缘于中联重科引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卷起的一场由技术、管理、市场持续型自主创新交织的国内竞争,并将竞争引向了全球。

在市场竞争的锤炼中,中联重科自主创新迸发出强大的力量,始终保持着行业技术领先地位,谱写了中国工程起重机历史的伟大篇章。从“科技产业化”的尝试中趟出一条崭新道路的中联重科,从此掀起了持续型自主创新模式的浪潮:1994年,中联第一台塔式起重机试制成功;1998年,开发出第一台20吨振动压路机;2000年,推出中国第一台全驾汽车起重机;2002年,开发出第一台水平定向钻机、第一台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第一台国产臂架泵车;2003年,开发出第一台路面冷铣刨机,第一台六桥底盘、百吨汽车起重机,第一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2004年,开发出第一台混凝土搅拌站、第一台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加热机、第一台平地机、第一台旋挖钻机、第一台沥青搅拌站;2004年,QY130汽车起重机、QUY200履带式起重机和神州第一吊QY300汽车起重机成功上市;2005年,国家“863”项目——“智能陆地铣、掘设备及产品协同开发平台”圆满完成,“V”系列汽车起重机、多功能除雪车成功亮相;2006年,国产最大吨位QUY600履带起重机成功下线,新一代泵车成功推向市场;2007年,第一套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重铺机组成功完成工业考核;第一台滑模式水泥混凝土摊铺机、第一台平头塔机、第一台消防车相继在中联重科问世。中联重科充分发挥国家级科研院所的自主创新优势,努力带动行业的科技进步,在竞争激烈的工程机械行业,中联重科胜出的主要原因是依靠自身强有力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1)“核裂变”战略:全面化自主创新体系

中联重科注重于健全自主创新的全面化协作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中联重科的产业发展战略创新是“产业链中间裂变,上下延伸”为核心内涵的“核裂变”战略。具体来说,就是以产品组团,从母体裂变出的多个专业化公司,并以之为载体,引入品牌、技术、资本,进行多层级股份化改造和国际化运作,构建一个产权体系科学的工程机械企业群。通过实施“核裂变”战略,以中联作为控股主体,拖动多个国际品牌,实现向国际化企业的根本性转变,并以之为依托,打造国际化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中联重科的全面化自主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特点:

第一,“核裂变”的自主创新战略。2005年,中联重科提出了“专业化、股份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被形象地称之为“核裂变”战略。在中联重科之核中,有着品牌力、创新力、资本力、整合力。“核裂变”战略的核心内涵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产业链“中间裂变”。这一过程至少包括二次裂变:其一,是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的裂变,即以工程机械子行业类别为划分标准,以产品组团,从母体裂变出多个专业化公司。目前,中联重科已组建了七个专业性公司,完成了第一次裂变;其二,是以产品细分的再次裂变。即以单一产品为载体,引入品牌、技术、资本,进行多层级股份化改造和国际化运作,再次裂变。

二是产业链“上下延伸”。中联重科正把产业链向上延伸至各关键零部件的供应和制造环节;向下延伸至施工设备租赁等产业链终端,增强对产业链的控制力,形成一个完整的工程机械产业链上的利益共同体。

三是产业链“补充完善”。由于产品发展不平衡状况依然存在,中联重科拟通过并购,整合国内甚至国际资源,以完善企业产业链条,实现均衡发展,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通过实施“核裂变”战略,中联重科将用一个多元投资的主体,拖动多个国际品牌、多级投资者参股投资的产业群体,实现企业国际化、集群化的根本性转变。

目前,中联重科全面化自主创新体系趋于完善,已经形成了公司技术中心、各分公司技术部门、车间及工段技术力量三个层面互为依托的研发体系,应用三维设计、虚拟仿真等先进的设计手段,针对共性基础技术、产品系列化开发和技术提升开展研究。科研管理制度配套完善,创新开展有序。创新科研院所发展模式。中联重科紧紧抓住“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三个重要环节,自主创新成效显著、硕果累累,相继研发了一大批我国施工领域急需而又领先世界水平的工程专用装备,不仅壮大了自身实力,而且打造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最具影响力的自主品牌,初步形成了与世界强势品牌一争短长的格局和实力。

第二,观念创新造就中联重科发展出路。从观念创新开始,以改革成功落幕,中联一直走在前面。1997年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实行股份制,2000年成功上市,打造治理结构完善、融通渠道顺畅的资本营运体系;1999年,开始国有体制改革,2002年兼并湖南机床厂,2003年重组并购浦沅集团,迅速做大做强主业,实现规模化发展;2003年实施“核裂变”,以产品组团,裂变出的多个专业化公司,引入品牌、技术、资本,进行多层级股份化改造和国际化运作,构建一个产权体系科学的工程机械企业群,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领军企业和湖南省工业化标志性企业。

第三,体制创新探索科研院所发展新模式。体制创新是创新的基础,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决定性因素,而一个健全的体制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起着基础性作用,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作用尤其重大。中联重科从1992年创办以来就一直在进行体制机制上的创新尝试,直到2007年底才彻底理顺了体制。今天中联重科已经是原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基础上孵化出来的高科技上市公司,而原长沙建设研究院演变成了中联重工的研发中心。在体制创新方面,中联重科已经顺利实现了从科研院所到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的现代化企业转变。在完成企业化转制后,又进一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以股权多元化和相互制衡为原则,引入战略投资者,形成了相对集中而又相互制衡的股权结构。

中联重科的持续壮大发展,依托技术、资本、管理等优势,以重组并购为主要形式,参与到传统国企的改革、改组、改造之中,为长远发展整合资源,聚集能量。一是并购双方的技术、市场、管理资源实现了整合和共享,在产业发展中形成了合力,完成了企业六大园区、七大生产基地的产业发展布局。二是中联重科的新观念、新机制和新的管理模式使传统国企重新焕发生机。在重组并购后的第一年,湖南机床厂各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利润是原来的3倍;浦沅集团当年实现的利润超过重组并购前15年利润的总和。三是创新传统重组并购模式,以企业文化融合为先导,保持原企业领导班子和职工队伍的稳定,较好地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中联重科的重组并购涉及的国企职工总人数超过8000人,但由于领导班子和职工内心认同,并购后的企业整合平稳,职工收入大幅提高。在自身规模化发展的同时,中联重科还推动了行业生态链条上其他市场主体的共同繁荣。在其周边形成了上百家极具活力的中小配套企业群,每年为中联重科配套的金额数以亿计。

第三,持续竞争力提升的机制创新。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首先,建立科研经费供给机制。中联重科在经费上给予技术系统极大的支持,将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与运行费用列入企业年度预算。在现有规模下,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5%以上。其次,建立技术创新评价机制。中联重科形成了由决策、研发和成果转化三个子系统构成的技术创新体系,打破了原有固化的技术职称评定标准,推行技术职务“评聘分开”;课题项目直接面向市场选取;科研人员只要有能力就可以申请课题,公司批准后即可自由组阁,成立课题组;要以市场效果检验创新成果成败。最后,完善技术系统分配机制。一方面,结合科技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了从四级工程师到首席研究员这种多层级的上升通道;另一方面,实行技术系统分配的市场化操作,在技术职务“评聘分开”的基础上,每一个课题组都是一个技术创新的孵化器,课题组绩效直接与市场认可程度对接,这种激励与约束并重的分配机制激发了科研人员参与成果转化的原动力,提升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2)环保的社会责任:生态化的自主创新技术

中联重科注重于生态化自主创新技术开发。作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领军企业,在为社会提供一流产品的同时,始终将保护环境当作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减少废气对环境的污染,让大自然保持原有的绿,是其一贯坚持的原则。中联重科系列泵车研制开发之初,其配套的汽车底盘即采用质量过硬、达到欧洲二号标准的瑞典VOLVO和达到欧洲一号标准的日本五十铃。随着全社会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国内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北京、上海等城市已逐步实施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欧洲二号标准”,从2005年开始,这一标准将在全国推广执行,届时,所有新上牌照、新生产车辆必须符合这一标准。为适应这一要求,满足市场的需要,中联重科未雨绸缪,提前实现了这一目标,充分体现了高科技上市公司的雄厚实力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一种专门清洗道路右侧路面及路缘和路缘石的多功能清洗车,在中联重科开发成功,这标志着世界城市环卫领域又增添了一种新的专用设备,人们居住的城市将由此变得更加清洁、靓丽。城市道路的右侧路面及路缘和路缘石,一般是污染最重而又最不易清洁的区域。目前国内外高压清洗车虽已被广泛使用,但一直没有一种产品能完全适应上述区域的清洗。中联重科针对这一新的市场需求,自主创新开发了一种填补国内外空白的、型号为ZLJ5164GQX的多功能清洗车。该车不仅能有效清洗城市道路右侧路面及路缘和路缘石,而且能及时回收清洗时产生的污水。中标牌ZLJ5164GQX型多功能清洗车,采用高压力、低流量的方式进行清洗,强力去污,并高效节水。在清洗车的右侧安装有右高压水喷杆、右洗扫盘及右吸嘴,利用右喷杆和前喷杆(或左角喷)对右侧路面及路缘和路缘石进行高压清洗。同时,利用喷杆合适的工作偏角,使清洗后的污水自动流向右洗扫盘,再通过右洗扫盘外伸至路缘的旋转扫动,将污水汇集至右吸嘴口,吸入污水箱。这样清洗后,路面、路缘和路缘石不会再留有污水,可达到无尘、无渍、无积水的效果,从而大大提高了城市道路清洗的清洁质量。

热风循环加热机是中联重科最近研制的产品,获得5项专利。如果沥青路面坏了要修,我国传统沥青路的“打补丁”修复既浪费资源,又费时费力,而国际上采用快速修复技术,但国外用红外线烘烤,经常把沥青烤焦,污染环境,中联重科采用热风技术,减少了环境污染。

(3)国际竞争的领导者:网络化自主创新机制

在自主创新的过程中,中联重科尤其强调技术的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以此发挥科研院所促进行业科技进步的骨干中坚作用,引领行业与国际巨头的抗衡。依托自主创新,中联重科力争在未来5年内,40%的产品以自主品牌销往海外市场,力争利用10年左右的时间进入全球工程机械企业前10强,完成由国际竞争的追随者、参与者向领导者转变。

第一,以原始性创新夯实自主创新的根基。在基础性原始性创新方面,中联重科加大液压、传动、耐磨、控制等基础学科共性技术应用研究的投入,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充分利用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建设共性技术研究平台,储备关键性、前瞻性技术,承担科技骨干企业引领行业技术进步的责任。中联重科认为,创新可使行业受益,行业整体实力增强,企业发展就会有更好的平台并在持续创新上形成压力与动力。目前,中联重科的工程机械耐磨材料技术、高强度合金钢焊接技术、机电液一体化控制技术等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基础性原始性创新成果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行业的各类产品,为产品升级换代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夯实了基础。以混凝土泵送机械为例,1992年前国内不能生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在中联重科产业化发展的带动下,目前,国产混凝土泵送机械不仅夺回95%以上的国内市场,而且已销往海外市场,形成了与国际知名品牌竞争的实力。

第二,以集成创新提高现代技术综合应用能力。集成创新意味着对现代高新技术的集成运用,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从而获得单一技术无法实现的复合效应。研究院通过技术集成,充分利用数字、传感、通讯等高新技术,针对产品的工作特性和应用要求,使各项分支技术在产品中高度融合,实现产品的智能化控制。如将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RS(移动高速数据处理系统)、GIS(地理数字信息系统)、GSM(全球通数字移动通话系统)技术应用于移动式工程机械产品,实现了远程定位、监控和在线故障诊断;将工业以太网、CAN-BUS(数据信息高速公路)等控制技术用于大型工程机械,极大提高了设备的控制精度和工作效率;将数字变频技术应用于塔式起重机,实现了无级变速,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和工作平稳性。

第三,以二次创新实现跨越式的可持续发展。在企业自主创新的具体实践中,在国外技术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再创新,中联重科称之为“高位嫁接,二次创新”。通过在发达国家建立研发分支机构和科技信息网络,把国外同行专家“请进来”等方式,把握国际技术发展动向,增强二次创新的前瞻性。同时,针对中国自然条件、施工工艺等国情现状,通过二次创新,开发出更加适合国情的施工设备。中国工程机械的快速发展已引起国际同行业的防范,国外同行在中国已开始设置知识产权壁垒,在二次创新中,中联重科充分注意到,既要规避侵权,又要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

第四,融入竞争大循环的国际化产业集群。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之下,任何产业都不可能在封闭的环境中得到发展,任何的发展都必须依靠开放和合作。融入国际竞争大循环,完成由科研院所向国际化企业的转变,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成为中联重科的必然选择。中联重科十分重视海外市场的拓展,收购意大利工程机械公司是中联重科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之一,有利于充分发挥中联重科公司自身的企业整合能力,达到“1+1>2”的良好整合效果。在产品技术方面,通过吸收收购产品的技术,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技术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在制造规模方面,通过收购能提高产能,扩大生产规模,缓解产能“瓶颈”;在市场开拓方面,通过收购,借助外企的销售网络,快速拓展国际市场,提升中联产品在国际市场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在管理方面,可以借鉴外企优秀的管理模式,结合中联重科实际情况,切实完善企业管理。中联重科自上市以后,通过几次收购,主营业务已经从刚上市时单纯的混凝土机械拓展到目前的起重机械、混凝土机械、环卫机械、路面机械、土方机械(推土机、挖掘机和履带式装载机)等多个领域,成为目前国内产品链最为丰富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之一。

同类推荐
  • 市场竞争中的企业投资行为:理论与实证研究

    市场竞争中的企业投资行为:理论与实证研究

    本书主要分析了现有的度量模型是否可以准确地度量中国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程度问题、市场竞争中的代理问题和信息不对称如何影响中国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问题等。
  • 赢在低碳(员工版)

    赢在低碳(员工版)

    本书将低碳的理念融入到生活和工作的具体细节之中,帮助人们树立低碳观念,倡导低碳生活,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构筑节约型企业。本书是一本通俗读物,通过真实鲜活的故事和浅显易懂的叙述告诉读者低碳生活要从细微之处着手,适合企业管理者、企业员工以及对低碳生活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国际关系扑朔迷离,错综复杂,要进入世界政治与经济这个学科的大门,把握国际关系的本质,认清其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必由之路就是熟悉国际关系的历史经验,掌握有关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发展历程,是资本主义列强争霸和扩张的历史,也是国际社会的秩序和准则逐步形成、国家行为得以规范的历史。西方国家的学者从西方立场和角度力图探究国际关系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和主张,推动了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张掖经济史略

    张掖经济史略

    本书共16万字,分上、中、下三篇。上篇概述了从远古到清代鸦片战争前,张掖农业、牧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状况;中篇重点叙述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至1949年9月张掖解放这段发展史;下篇从1949年9月至今,系统回顾了六十年来张掖经济发展的成就。
  • 芝麻绿豆经济学

    芝麻绿豆经济学

    作者从事经济学相关的项目研究,专业知识丰富,且对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现象有独特的见解。所以,作者避开了传统灌输式的内容呈现方式,选择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恋爱、买房、赚钱、消费、销售等进行生活化的讲解,让大家明白经济学如芝麻绿豆一样简单并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热门推荐
  • 天极绝代

    天极绝代

    她没有想到,一睁眼,整个世界早已不再熟悉:玄学,功法,灵物......充斥这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整个家族的命运,未知的血海深仇不断展开......纵然前方荆棘遍野,生死莫测,她也要在血雨腥风中赢得绝代冠首!
  • 异能者之世界我们来拯救

    异能者之世界我们来拯救

    五个普普通通的小学生(林安、陈煜、刘帅、欧洋和孙晓绮)通过手机辐射而变成拯救世界的小分队——“救世小分队”
  • 有女为夏:混迹仙园

    有女为夏:混迹仙园

    一觉醒来,啊!!!什么鬼,穿越????好吧,女猪脚脑袋短路,进入了一个异界空间,一个人间仙境绽放眼前,不敢去刻意追求什么,只是希望所有美好的开端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一如这春夜长长远远。。。
  • 今夕何夕红颜子

    今夕何夕红颜子

    世间最美的毒药,不过情人的心。亲眼见到身边的人被下了生死咒,她却无能为力她说,我以二十六宫主位身份起誓,永生永世与你不死不休他说,我会永远在你身边他说,不论你在哪里,我都会找到你,哪怕是地狱还有他,他们......他说,三界六道,九州八荒,在我眼中皆尘土。吾心系汝,吾在此等立誓,永生永世唯爱汝一人,如有违背,天地同诛!
  • 千年轮回咒

    千年轮回咒

    朔漠西风,残月如血,黄沙阻不断英魂归乡之路。千年往事,一眼沧桑,谁曾记得十万大军血染之地。曾几何时,十万英灵被定为叛军,千年不得魂归,夜夜嚎哭。千年沉冤究竟掩埋了怎样的真相?一个个探寻真相之士又因何不得好死?是意外,还是诅咒?两千年后,一个孤儿院长大的少年带着诸多的迷茫与不解,来到一座神奇的城市,在一座古墓考古中触发了曾经的禁忌……这是一个披着灵异外衣的玄幻故事
  • tfboys之初中校园

    tfboys之初中校园

    这是北笙的第一部小说,是关于tfboys的,比较青春一点,希望大家会喜欢呢.这里北笙.一个森系的作家.独家原创.不喜勿喷
  • 惊世神胎

    惊世神胎

    他前世是茅山第一高手,灵魂穿越而去。会茅山无上神通大术。图腾大墓在天上开启,里面蕴含无数神胎,夺舍之后,皇品血脉,帝品血脉,顶尖血脉,一一出世。他夺得了一枚神胎,便是以顶尖血脉图腾神兽为分身,人类肉体为本尊,展现出惊世的风采。
  • 穿越之驸马别想逃

    穿越之驸马别想逃

    她是大齐国唯一的嫡出公主,身份尊贵。他是镇国将军府的少年将军,地位显赫。他们是皇帝赐婚的未婚夫妻,可谓天造地设、珠联璧合。然而,在他眼中,她是被皇帝养废了的废物公主,嚣张跋扈、仗势欺人。在她眼中,他是被将军宠坏了的一介莽夫,愚昧无知、狂妄自大。可是到了后来他知道她蕙质兰心、巾帼须眉。她知道他骁勇善战、足智多谋。她说:皓轩,待我长发及腰,你娶我可好?他说:秋画,今世能得你相伴左右,此生足矣!可是他们终究拧不过帝王权术,逃不脱有心人阴谋陷害。她说:皓轩,我本无所求,只希望有朝一日嫁你为妻,相夫教子,但是他们害你,我就要倾覆了整个天下为你陪葬。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十年后,她入朝堂,上战场,弄权术,搅风云。且看二十一世纪金牌女特工恢复本性,冷心绝情,怎样把一众古人玩弄于鼓掌之中。本文女强一对一爽文,坑品保障,欢迎跳坑。亲们的收藏、点击、评价、钻石、鲜花,都是燕回写作的动力,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燕回必以十二分的精力写好每一个章节,回报大家。
  • 晴之云

    晴之云

    她,是一名普通女大学生,在学校与社会之间,感到迷茫,朋友、家人,曾经让她最幸福的这些人,如今也让她感到无比的心累,她想逃离这个世界,寻求解脱。他,是赐人姻缘的缘福神,能够牵引所有人的红线,却掌管不了自己的命运,倾慕的花神“星辰”被天庭背叛,成为神魔之战的牺牲品后,他放弃福神的身份,遇神杀神,遇魔杀魔,成为介于神魔之间的可怕力量,从此,天地姻缘线无人再管,姻缘本史记大乱,导致人、神、魔各界历史错乱,姻缘本与缘福神解除契约关系,另觅有缘人。
  • 黑王子和狼少女

    黑王子和狼少女

    绘里子,来帮我把这个拿来。是。绘里子这个拿一下。是。绘里子这个……是。天天被使唤来使唤去的还不能反抗,呜呜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