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83800000007

第7章 屈伯川

屈伯川(1909年11月16日—1997年2月18日),原名屈伯传。四川省泸县人。1928年春考入金陵大学(1952年并于南京大学)预科,同年暑期考入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在大陆更名南京大学,1962年在台复校)理学院化学系。在校期间积极参加抗日爱国学生运动,反对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1932年遭到反动当局迫害,愤然离校后先后在四川泸县中学、广州桂林第三高级中学任教。1934年9月赴德国留学,在柏林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秘密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获德国著名大学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博士学位。

1937年7月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爆发,他加速完成博士论文,获得学位后毅然回国,寻找报国机会。此时面对上海战事的失利,11月20日,国民党国民政府发表了迁都重庆的宣言。屈伯川首先回到当时的中国政府首都重庆,成为重庆“中华自然科学社”的负责人之一。因为参加抗日爱国学生运动的历史,被国民党政府列入黑名单,不被任用。

1939年10月,经周恩来和时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吴玉章介绍,以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秘书的身份,跟随林伯渠、吴玉章到达延安,是延安革命根据地第一位在国外获自然科学博士学位归来的高级知识分子(近年称这种人才为海归,从某种意义上说,屈伯川博士可以说是共产党中国的海归第一人),先后在中央财政经济部、新华化学工业合作社任职。

1940年1月。参加了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的筹备工作,任驻会干事负责人,并直接向毛泽东汇报这个会的筹备情况,请他参加成立大会,并请毛泽东做演讲。后参与筹建延安自然科学院,任教育处长。

1940年1月任延安新华化学工业合作社主任(即新华化学厂厂长)。1940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初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建设厅工业局任副局长。1945年9月任晋察冀军事工业部工业试验所所长。1947年1月到大连担任“关东工业专门学校”校长。

1948年11月屈伯川带领20多名毕业生接管了“南满铁路株式会社中央试验所”,经过初步整顿、充实,很快就在丙酮与丁醇等10多个研究项目上作出了成果,为日后成立的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奠定了基础。

1949年3月屈伯川担任工学院院长兼任化学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前身)所长。

1948年9月参加大连大学的筹建工作,任工学院院长兼科学研究所所长。1950年7月工学院独立为大连工学院(1988年更名为大连理工大学),任院长兼党组书记。早在建校之初,屈伯川就提出“逐步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是关系我校发展的重要因素”;“开展科学研究不仅能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也是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根本大计。”

正是在他的积极领导和精心组织下,大连理工大学在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就以成功设计了我国“三大港口”而闻名全国。陆续承担了新中国第一个现代化军港、第一个现代化渔港、第一个现代化油港的设计任务,并为国家引进大型化肥生产线作出了重要贡献。1956年,当选为中共八大代表。此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后首次举行的全国代表大会。1960年建校11年时就使大工成为中国首批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1957年5月,在“反右”前夕,他总结思想改造和肃反运动中“左”的教训后,在动员干部教师帮助党整风的座谈会上动情地说:“不要再伤害知识分子的感情了。”由于这个和其他原因,在反右运动中,他被视为犯了“严重政治错误”而受到批判和处分,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再次冲击。1979年才得到彻底改正。

1979年3月再度出任大连工学院院长。1979年学校建校30周年时,屈伯川在总结办学经验时说,“我们的教育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我们培养的人,不但要有较高的科学水平,还要有较高的社会主义觉悟和健康的身体。社会主义科学技术人才的特点,就是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于这一点,如果有所忽视,我们就要犯大错误。”

根据1979年初邓小平访美时,与美国总统卡特达成的协议,1980年,中美两国签署了科技合作协定,准备在中国创办一个培训中心,国家经委、科委和教育部的有关负责人正在为找不到合适的地点而为难,屈伯川得知这一信息后,当机立断,连夜赶往北京,力争把这个中心办到大连去。

1980年8月18日,“中国工业科技管理大连培训中心”在大连理工大学正式开学,是中国第一个与国外合办的国家级管理人才培训基地,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管理思想、理论和经验的第一个窗口。

1981年9月起任大连工学院名誉院长(大连理工大学名誉校长)。并帮助大连市筹建大连大学。发表了《高校要加快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等学术论文数十篇。

1983年5月,联合南京大学名誉校长匡亚明、天津大学名誉校长李曙森,浙江大学名誉校长刘丹上书中共中央书记处,提出"关于将50所左右高等学校列为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的建议",主要内容是建议国家拿出50个亿,重点资助50所高校,使这些学校到90年代,在仪器设备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一建议受到邓小平及其他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后来逐渐形成共识,1989年,获国家教委“老有所为精英奖”。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了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211工程”。1998年,中央又提出了“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985工程”。

屈伯川等四位共和国著名老一辈教育家的上述建议,在高教界被尊称为“835建言”。它同王大珩等四位共和国著名老一辈科学家提出的,得到邓小平支持的“863计划”一样,被传为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知识分子上书建言、形成高层决策的佳话。屈伯川博士从事高等教育工作半个多世纪,为大连理工大学这所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正规大学的创建、发展和壮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在长期的高等教育实践中,准确把握教育规律,锐意改革创新,形成了一套全面系统、切合中国实际、颇具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体系,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宝贵财富。

1997年1月,《屈伯川教育文集》由他在延安时代的学生,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题写书名,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屈伯川博士在1997年2月逝世后,他的家属遵照他的遗嘱,将他的内脏器官捐给大连医科大学(原大连大学医学院,大连医学院)“供教学科研使用”,骨灰“送给大连理工大学,同绿化用肥料混合,撒在学校绿化园地”(今屈老铜像南面的树林里)。

1999年,大工建校50周年,大工新图书馆一座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多功能图书馆落成。为了缅怀屈伯川博士,在大连理工大学全校师生和校友的要求下,经中共中央批准,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新馆命名为“伯川图书馆”,这也是中国目前唯一一所以人名命名的高校图书馆。图书馆大门的南面,屹立着香港校友捐款筹建的屈伯川博士的半身铜像。

2006年,在由中央电视台、亚太MBA联合会联合国内二十家主流媒体及亚太地区百所知名管理学院共同举办的“国际MBA群英会暨2006中国MBA人物评选活动”中,获“推动中国MBA教育特别贡献奖”,为第二高奖项,与时任美国商务部副部长,主管1980年中美管理项目,现任美国工程院院长的JORDANJ。BARUCH(巴鲁奇)并列,仅次于时任国家经委副主任,代表中央直接负责此项目的经济学家袁宝华。

同类推荐
  • 袁崇焕传

    袁崇焕传

    本书主要写袁崇焕的一生,写他如何打败天命汗努尔哈赤和天聪汗皇太极,又写崇祯帝中反间计、杀袁崇焕而使皇太极成为袁崇焕的克星,本书重点写明兵部尚书、蓟辽督师袁崇焕登上历史舞台的最后十年,袁崇焕为辽事而投笔从戎,为辽事施展才华,也为辽事建树功勋,因辽事而召唤仇神,因辽事而惨遭冤杀,也因辽事而垂千古。
  • 莫泊桑

    莫泊桑

    本书主要以其人物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写作的艰难过程,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本书包括人物简介、思想点拨、经典故事、人物年谱和名人名言等部分内容,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迪性和知识性。
  • 我对于生活如此认真:梁漱溟问答录

    我对于生活如此认真:梁漱溟问答录

    梁漱溟称作者是“多年相识的晚辈朋友”,在本书初版时亲自审定书稿并作序介绍。这是唯一一部经梁先生亲自审定的关于自己的传记作品。作者在特殊年代里记录整理了梁漱溟在当时的各次发言以及受批判斗争的情况,在文中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记录了梁漱溟所经历的时代变化和各种重大历史事件,独家披露了包括1953年梁漱溟与毛泽东之争、“文革”中拒绝“批林批孔”等重大历史内容在内的1949年以后梁漱溟先生39年人生轨迹,为海内外梁漱溟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档案材料。
  • 中国古代科学家故事

    中国古代科学家故事

    刘殿学为青少年朋友撰写的古代科技故事,在生动的故事里再现了古代人民开拓创新精神,作者特别从数学、医学、地质学、机械学等各领域里选出代表性人物如祖冲之、孙思邈、郦道元等人物故事。
  • 中国历代名人精粹(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历代名人精粹(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在总结众多历史书籍的基础上,选取了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具有重大影响的一百余位著名人物,将他们的生平事迹和历史作用精要地介绍给读者。内容涉及政治名人、军事名将、科学巨匠、文豪泰斗、艺术大师、商界巨子等六大门类,时间跨度从先秦到近现代,描述了三千余年的中国历史进程。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游戏狂人

    重生之游戏狂人

    千禧年,国内游戏市场即将迎来爆发式发展。狂热的游戏爱好者重生而来。游戏市场风云突变!兴趣写作,不会签约,更不会上架。我只能保证每天都有更新。书友群:579577020(更新/刀片这是个问题)
  • Boss大人,晚安

    Boss大人,晚安

    上班不到一月boss无良的扣光了她工资,她忍!boss被外界传为同志,她笑,什么需要她做女朋友?为了工资她忍!可是她床上什么时候多了个妖孽,?还赖着不走!忍无可忍,无需再忍,陪吃,陪聊,赔钱,还要她陪睡?不可能,她要辞职!叶祁:“听说你要辞职,理由。”苏薇:“你对我不好,经常不给工资。叶祁:“娇妻放心以后为夫保证每晚更加努力造人,至于工资,我都是你的那些东西自然也是你的。”说着便把苏薇打包回家准备给她极致宠溺。
  • 北京婚姻

    北京婚姻

    90后的草根大学生高网和富家乖乖女文小诺在结婚前,为了一套房子进行了一系列的无奈,心酸而又搞笑的斗智斗勇,最后高网靠自己,用实力和勤劳终于创业成功,给了“天敌”老岳父文武一个响亮的回击,给了爱妻一个幸福温暖的家。80后北漂剩女蓝美雀阴差阳错的嫁给了钻石王老五宋红军,一纸婚书把需要自己奋斗一辈子的财富一下子都划给了她。然而他们的婚姻,却因为孩子的事情一次次的在风雨飘摇中接受考验和洗礼;才华财富兼备的70后美女作家冷离婚后,爱上了自己的粉丝,事业有成的医学界男人蔡尧,隐离婚,两地分居,孩子问题??????人到中年,总有更多牵绊,尽管艰辛,两个人还是让爱做主!
  • 无意义之书

    无意义之书

    在牙牙学语时,在懵懂初开时,我们看过的故事,或美好或凄婉,而在我的笔下,它们将变成另外的模样,或许是在你眼中丑陋不堪的模样,但那是我眼中的世界,一个黑色的绝望的世界。故事不仅仅是为了娱乐,要明白它是我们所知晓的全部,我们所知晓的用来对抗疾病与死亡的全部,没有故事的人,一无所有。
  • 决胜数字时代(麦肯锡季刊)

    决胜数字时代(麦肯锡季刊)

    麦肯锡调研揭示了高管对创新的远大抱负与他们的执行能力之间的巨大差距。组织结构和流程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随着全球化打破了曾经阻止公司实现全部潜力的地域界限和市场障碍,公司的创新能力——借助公司员工、合作伙伴、客户、供应商和其他各方的创新增值思维——成为名至实归的时尚话题。
  • 小卢流浪记

    小卢流浪记

    讲述流浪儿童如何自立自强的故事,他从打工到上大学成为科学家。
  • 圣途记

    圣途记

    这是上苍的遗弃之子,扣起龙门,勇入归藏的故事......“命之一途,当由我,不由天!“
  • 女神是一种信仰

    女神是一种信仰

    一曲桃花前尘事,两书青史后人师。三秋虚度恩情重,四马难追意气痴。五谷丰登空怅惘,六朝金粉补疮痍。七窍生寒惊讯噩,八面见光叹才奇。九州灾起英雄现,十世缘来太行移。生而为奴隶的小花雪,从未考虑过为什么自己的人生目标就是保护小姐。直到在被殴打中刺激了形而上的精神力,挣脱了奴隶枷锁,觉醒了血脉中的传承。按理说接下来应该是一条光辉的逆袭之路,但多年的生活,小姐已经成为小花雪真正的信仰,种种原因使得小花雪在保护小姐的路上,越走越远。本书在科幻分类停更,修改后,在历史分类重发。特此通知。修改后的书名为《女神不应有恨》。http://www.*****.com/?info/1005406800
  • 傻瓜不服气

    傻瓜不服气

    可笑全身都是肉,走路浑身抖三抖,家里破事一大堆,还想谈个蓝朋友,不是啥良家妇女,但绝对是黄花“大”闺女,想找个务实滴男银,没想到却恋上一个大反派,行,反派就反派吧,但,怎么一个不小心反而被他带坏了呢?
  • 青春都被我们这样

    青春都被我们这样

    青春的时光里,会有什么事情发生,我们谁也不知道,不知道会遇上谁,恋上谁,不知道会和谁发生矛盾,也不知道会和谁一起疯狂一起闹,然而,我们只想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