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63500000005

第5章 亚伯拉罕·林肯

亚伯拉罕·林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因为废除黑人奴隶制而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1834年,25岁的林肯当选为伊利诺斯州议员,这是他政治生涯的开始。1836年,他通过考试成了一名律师。林肯青年时期就痛恨奴隶制度,因为林肯当水手时曾多次运货到南方,亲眼目睹了奴隶主的野蛮残暴和黑奴的悲惨境况。他当了议员之后,经常发表演讲,抨击黑人奴隶制,在群众中很有影响力。1854年美国共和党成立,因为这个党主张废除奴隶制,林肯就加入了共和党。1856年在共和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被提名为副总统候选人。

1858年,在参加伊利诺斯州参议员竞选时,林肯发表了一篇题为《裂开了的房子》的演说,他把南北两种不同制度并存的局面比喻为“一幢裂开了的房子”。他说:“一幢裂开了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保持半奴隶、半自由的状态。”林肯的演说语言生动、浅显易懂,表达了北方资产阶级的要求,也反映了全国人民的愿望,因而为他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第十六任总统。林肯的当选,严重威胁了南方种植园主的利益,他们反对主张废除奴隶制的林肯出任总统。为了重新夺回国家领导权,维护黑人奴隶制,他们在林肯就职之前发动了叛乱。1860年12月,南方的南卡罗来纳州首先宣布脱离联邦而独立,接着密西西比、佛罗里达等实行黑奴制的州也相继脱离联邦。1861年2月,他们宣布成立一个“美利坚邦联”,推举大种植园主杰弗逊·戴维斯为总统,还制定了“宪法”,宣布黑人奴隶制是南方联盟的立国基础。

1861年4月12日,南方联盟不宣而战,迅速攻占了联邦政府军控制的萨姆特等地。南北战争爆发。林肯本人并不愿意用战争来废除奴隶制,他认为可以先用和平的方式限制奴隶制,然后再逐步废除,而关键是维护联邦的统一。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北方政府根本没有认真备战,而南方则是蓄谋已久,他们的军队装备优良训练有素,所以,北方被南方打得节节败退,连首都华盛顿也险些被攻陷。

北方在战场上的失利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强烈不满,这使林肯意识到,要赢得这场战争,必须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废除黑奴制,解放黑人奴隶。1862年5月,林肯签署了《保地法》,规定每个美国公民只交纳10美元登记费,就可以获得一块土地。这从根本上激发了农民奋勇参战的积极性。1862年9月,林肯又亲自起草了《解放黑奴宣言》草案。1863年1月1日正式颁布了《解放黑奴宣言》,宣布即日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解放的黑奴可以应召参加联邦军队。黑奴获得自由,从根本上瓦解了叛军的战斗力,也使北方得到雄厚的兵源。

这两个法令的颁布是南北战争的转折点,战场上的形势变得对北方越来越有利了。1863年7月1日到3日,双方在华盛顿以北的葛提斯堡展开了内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斗。双方展开了三天三夜的激战,北方军重创南方军,从此北军开始进入反攻。

南北战争被称为继独立战争之后的美国第二次革命,这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林肯成为黑人解放的象征。正因为如此,奴隶主对他仇恨万分。1865年4月14日晚上,林肯在华盛顿的福特剧院里看戏时,被南方奴隶主指使的一个暴徒刺杀。林肯的不幸逝世引起了国内外的巨大震动,美国人民深切哀悼他,有700多万人伫立在道路两旁向出殡的行列志哀,有150万人瞻仰了林肯的遗容。

林肯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为推动美国社会向前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受到美国人民的崇敬。在美国人民的心目中,他的威望甚至超过了被称为“美国之父”的华盛顿。

同类推荐
  • 物来顺应:梁漱溟传及访谈录

    物来顺应:梁漱溟传及访谈录

    本书根据对梁漱溟老人的访谈整理而成,书中有少年立志救国参加同盟会,说自己的两次自杀经过……等七篇文章,再现风雨岁月,梁漱溟人生旅程的沧桑和其耿介率直,不同于流俗的人格形象。
  • 海伦·凯勒传

    海伦·凯勒传

    海伦·凯勒是一个盲聋的残疾人,更是一个传奇。她是动荡的20世纪中的一道绚丽彩虹。她虽然又盲又聋,但海伦凭借着坚强的毅力和崇高的理想以及很多热心人的帮助,勇敢地克服了在学习道路上遭遇的诸多障碍。最终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了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她通过努力学会了英、法、德、拉丁、希腊5种语言,并完成了一系列著作,她的文字,时至今日仍然打动着读者的心。她不仅是位伟大的作家,还是个了不起的慈善家、教育家以及社会活动家。曾经被评为世界十大杰出妇女;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十大英雄偶像;曾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她对社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 刘更新传奇

    刘更新传奇

    他就是村里的首富——东家刘继基。刘继基恪守耕读传家的古训,小时上过私塾,不但背诵过《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之类的启蒙书籍,且读过成担子的经史子集,年少时考过两次,未能进学,也就死了读书求仕的心。从此一门心思下田劳作,犁耙锄刨,扬场放磙样样在行。他深谙“创业好比针挑土,败业如同水推沙”的至理名言,节衣缩食,不畏艰辛。家业日盛,仍不丢农事,经常下田劳动。衣着打扮,也和种田人没有两样。他精打细算,辛勤俭朴,不沾吃喝嫖赌抽的恶习,几十年如一日艰苦奋斗,终于使父辈留下的殷实家业,在他手上日益发达,成为有好田二百亩,房舍数十间,五六头驴骡的大户人家......
  • 颜元、李塨评传

    颜元、李塨评传

    本书对在中国思想史上独树一帜的颜李学派代表——颜元、李塨的思想进行了较为全面、较为深入的剖析。作为启蒙学者的颜元,在对宋明理学的全面清算与批判基础上,构筑了“以事功为首”的功利论为宗旨的思想体系。这不仅达到了中国古代功利论的高峰,并对后世尤其是近代中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李塨作为颜元的学生,对颜学的发扬与光大作出了巨大贡献。本书在颜元对“孔颜乐处”的希求以及颜李二人浓郁的圣人崇拜观念等以往学术界很少涉及的内容方面,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 大智大勇的探险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大智大勇的探险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大智大勇的探险家(1)》本书分为玄奘、达·伽马、斯坦利等部分。
热门推荐
  • 一妻呵成:豪门老婆啵一个

    一妻呵成:豪门老婆啵一个

    她是纯洁无害的傻白甜;他是腹黑无比的高富帅。白天,她是他的秘书;晚上,他的身影爬上她的床。“白天工作辛苦了,”修长的手指一粒粒解开她的衣扣,“特地来给你降降温,暖暖床。我可是有名的善解人衣,急女士之所需。”女人摸了摸,一脚将其踹下床,“就凭你就想啵我?”
  • 傲天神皇

    傲天神皇

    涅槃重生,神皇再世!特种兵杨武魂穿异世,摇身成为仙宗唯一真传弟子。修灵决,炼武道,灵武双修,君临天下!踩天才,灭魔宗,收小弟,成就最强神皇之路!魔修女,灵公主,小师姐,异界美妞一网打尽!
  • 那一场冬雪

    那一场冬雪

    故事发生在龙渊帝国的南华第一家族陆家三少陆无修身上。全文主要格调是低调装逼。
  • 圣者往事

    圣者往事

    雨夜,老人对少女讲起年轻时的故事。从此揭开了一段秘辛。
  • 再造星球

    再造星球

    您可以把这篇短小的小说看成是无厘头的小剧本,剧本当中,主角是诸葛亮和司马懿,次主角是马谡,本来想写的很大很多,结果写了二十几章却发现主角还诞生不出来,索性就完本了,但故事基本是完整的,可以当无厘头故事看。说实话,我觉得故事写的,还真不是很有趣,呵呵,那就另起一部好看的小说吧,《铁血神域》,应该好看,希望您一看并支持!
  • 宇智波之枫来袭

    宇智波之枫来袭

    一位少年根据神的意愿来到了火影世界来改变被诅咒的家族--宇智波起名为宇智波枫随着系统的到来,家族的被迫分裂,宇智波又将上演怎么样的传奇呢!
  • 我心缥缈

    我心缥缈

    既然他拒她三丈之外,视她为路人,那么她也要让他明白,她不稀罕他的爱,一点都不。堂堂宰相夫人抛头露面不说,竟然背着自己的丈夫在外面拈花惹草,勾三搭四,他怎能不管,看见她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他真是再好的修养,也要爆发了。
  • 豪门逃妻

    豪门逃妻

    慕千雪没有想到自己不仅被渣男甩,又被好友出卖,这个时候却还要和这个恬不知耻的家伙扯上关系,她的人生真的是一团糟。他堂堂楚氏大少,被人设计,不仅毁了好好的商业联姻,还得和爬上自己床的对象结婚。两个本应该没有交集的人,被这场荒唐的婚姻捆绑在了一起,人前高调秀恩爱,人后各过各的。可是,为什么他无时无刻都要出现在她的世界?本以为,她是他意外的幸福。却不想,原来她不过是他报复的工具。真相揭开,为何又成了两败俱伤?“你对我这样,就想这样一走了之吗?”某男第一次和她说话,就这么不要脸。“可是楚总,是谁将你伤成了这个样子?”某个美女记者越过众人,伸手想要抚摸上脸上的淤青。“哦,这个啊?”某男后退一步,伸手摸了摸,讪笑道,“我们只是一不小心摔倒了!”某男总是这么不要脸地歪曲事实!
  • 怎么爱都爱不够

    怎么爱都爱不够

    人生最美好的年纪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万般不情愿接下总裁的位置,迫于无奈与相恋六年的初恋男友分手,时隔三年以为一切都在慢慢走上正规,又莫名其妙的出现了一位堪称是自己老公的神秘男人。李念的眼眯成一条线“呵呵...终于被我找到了,恩?”“李念怎么了,李念头大还是李念两个头,等等......李念李念”“不好意思,我虽然没有两个头不过也不算大”莫朗转身看到一个冰雕一样的男人坐在自家的沙发上看着自家的报纸还饶有趣味的打量着自己,“喂!谁让你进来的?”“你好,我是李念不叫喂”“莫小姐,我们的约定您是忘了吧?”
  • 生化魔人五五开

    生化魔人五五开

    这本书的作者非常懒也很蠢,他每天只写两千字的一小章,而且内容比散文还散。简直是糟透了。但神奇的是依旧有四十人左右的人数在追看。真是令人感动。我仅代表我自己像每位来读我这本书的人致以真诚的感谢。写作对我来说是一种冒险而又转述的过程。每天的章节在我写出来之前我也不知道它会是什么样的,这很有趣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