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36800000012

第12章 任人摆布的天下共主(1)

周灵王二十七年(公元前545年)九月,月圆,王城西郊的一座深院中焚香燃豆,庭燎齐明。院墙之内,每隔五步便立一绯袍玄甲的虎贲勇士;院墙之外,两队手持戈盾、甲胄裹身的卫士交叉巡视。中庭四角分立两名女侍和两名内竖,庭中端坐的正是当今天子。

依照惯例,在立秋之前,太史便向灵王禀告说:“秋之将至,大德在于金。”意思是告诉天子,快立秋了,您该主持斋戒,以便为迎秋大典做好准备。

立秋当日,灵王衣白衣,佩白玉,乘白舆,驱白驹,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前往王城西郊的祭坛去祭祀白帝(秋属金,其色为白,故秋天的司时之神为白帝)。一行人马皆擎龙纹白旗,浩浩荡荡,煞是威武。

迎秋大典完毕之后,灵王突染风寒,于是便提前返回宫中养病。到了这一年的仲秋九月,灵王的病情依然未见好转。为了替天子祛除病魔,执掌宫廷驱鬼事宜的方相氏,在王宫西向的明堂之内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傩礼(即秋季大傩,主要是祛除屋室之内的鬼魅)。

旭日东升之前,方相氏便早早地做起了准备,他先是换上玄衣朱裳,然后将一整张熊皮自头顶披挂而下。熊皮的头部被文以狰狞的彩绘,其上还镶有两双黄金制成的眼睛。

傩礼开始后,方相氏右手挥戈,左手执盾,将明堂中的每一个角落都仔细地搜索了一遍。紧随其后的一百二十名罪隶(因犯罪而被贬为奴隶的人,有别于蛮、闽、夷、貉等战俘奴隶)手持桃茆(桃木柄笤帚,有辟邪之功)、终葵(驱鬼用的椎),一路狂呼乱舞,这样便将盘踞室内的鬼怪邪疫祛除殆尽了。

当天夜里,圆月当空,灵王忽然移驾到王城西郊的一处别院。皓月之下,灵王白衣素裹,凝神静坐于中庭的一座漆木台案上。

“大王是不是又在想晋儿了?”王后齐姜轻声来到灵王的身旁,为他披上了一件雪白的狐裘。

灵王没有作声,空洞的眸子仍旧一眨不眨地凝望着天上的那轮明月。

四年前的一个月圆之夜,灵王的爱子太子晋不幸病逝,从那以后,他就跟换了个人似的,变得沉默少言,郁郁寡欢。

“大王,人死不能复生,再说……不是还有贵儿吗?”齐姜不失时机地提醒道。太子晋去世后,齐姜的亲生儿子王子贵便顺理成章地成了灵王的接班人。

灵王狠狠地瞪了王后一眼,他虽然仍未言语,可心里却如明镜一般敞亮。

太子晋去世的前一年,中原地区暴雨连绵,王城北面的谷水决堤改道,与王城之南的洛水汇成一股摧枯拉朽的洪峰。

大司空(西周始设,位次三公而与六卿相当,是主掌水利、营建之事的最高长官)亲率匠人数千围堵洪水,可王城的西南一隅还是被滔天的巨浪冲刷为一片废墟。

灵王万分惊恐,为了保住王城,他决定孤注一掷,让奴隶们倾巢出动,去强堵谷水的缺口。听到这个消息,太子晋不顾太师(即太子太师,与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同为太子的老师,职司不同,多为虚衔)滑鞫的劝阻,在灵王面前据理力争,慷慨陈词。

时太子晋年方十六,其贤名却早已遍播中原。他以古论今,晓以利害,告诫父亲要顺应自然,师法天地,以万姓生灵的安危为重。大禹治水之时,他的父亲鲧就是因为采用壅堵的办法才导致失败的。太子晋以此为由反对壅塞谷水,他建议灵王挖掘沟渠,引水导流,将洪水泄入荒芜之地。

灵王闻言后一语不发,耳畔却忽地回响起王后齐姜吹过的一阵枕边风:“大王,晋儿他血气方刚,少年老成,才十几岁就已经能够担当国家的重任了。就连叔向和师旷那两只老狐狸都对他赞不绝口,太子能干固然是好事,只是不知大王是否有所耳闻,如今,朝野上下都在传说,晋儿要是做了天子,定能重振乾纲,力挽狂澜于既崩……”

就在太子晋进谏灵王的第二天,谷水的缺口终于在匠人与奴隶的合力下封堵完毕,王城的危机暂时得以消除。灵王长舒了一口气,转念又想起太子晋所说的那番话来。

“哼,什么‘王道之兴,必有夏、吕之功;王道之衰,必有鲧与共工’,‘凡事要以时而动,依序而做’,绕来绕去,还不就是想说这天灾实为余一人之过吗?”灵王越想越愤懑,“自比大禹,暗讽余一人,小子教训老子,真是孽障,孽障啊!”

这时,一个面若傅粉的内竖快步前趋道:“大王,卯时已过,众位卿士已于明堂外恭候多时了。”

“退下吧,余一人即刻便到。”

明堂之上,三公面北而立,诸侯面东而立,卿大夫面西而立,王族虎士面南而立,其余大仆、大右及一行从者皆于路门之左南向而立。文武百官早早在司士官(掌管百官名籍、考核及实施政令的官职)的引导下分列就绪,只等天子就座。

灵王姗姗来迟,面色凝重。洪水之困方解,众卿本以为天子将要宴请百官,论功行赏,孰料灵王却没有表现出一丝准备庆功的意思。

“众位爱卿,可有奏禀?”灵王闷闷不乐地问道。

堂下的臣子们面面相觑,却没有一个出头之人。太师滑鞫心神不安地朝太子晋的身上望了两眼,心中暗自叹息。

“启禀大王,臣姬晋有奏。”太子晋当仁不让地站了出来。

灵王的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凶光:“讲。”

“臣晋听闻,古之为君者,不隳山,不填薮,不破泽,不阻川。为什么?因为天地万物在形成之初便已有了成制。山,乃土石积聚之地;薮,乃万物生长之所;泽,乃众水交汇之处;川,乃气息流转之枢……”

怒火,一股无名的怒火冲上了灵王的心头。他的耳朵嗡嗡作响,早已听不进太子晋的逆耳忠言。

“退朝!退朝!”太子晋的话还没有说完,灵王便不顾仪礼地咆哮起来。

众卿见天子拂袖而去,便也三五成群地匆匆退去,只剩太子晋一人在空荡荡的朝堂之上默然矗立。

“太子殿下,太子殿下,退朝了,您也该回去了。”寺人蚎善意地提醒道。

太子晋一言不发地退了出去,怅然若失的眼神给在场的内侍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是日退朝之后,灵王径自来到王后齐姜的寝宫。见漆案上笾豆喷香,美酒盈罍(盛酒器),灵王的心情顿时舒展了许多。

“大王一定饿了吧,妾今日亲备酒菜,以供王享。”齐姜笑吟吟地迎了出来。

“父王,父王,你可算回来了,儿臣和母后都快饿死了。”一个锦衣绒帽,浓眉大眼的男孩儿猛地从齐姜的身后窜了出来,一头扎进灵王的怀里。

“哦?是哪个胆大包天的家伙让我们的贵儿忍饥挨饿了?”灵王一边微笑,一边吃力地抱起了已经十岁的姬贵。

“除了父王,还能有谁?”姬贵稚气未脱道。

“贵儿,休得无礼!”齐姜用责备的目光瞥了姬贵一眼。

“无碍,无碍。”灵王亲昵地将姬贵抱入堂内,“贵儿不是饿了吗?咱们现在就去用膳。”

太子晋黯然神伤地踱至东宫门前,未及登阶,便见一须发尽染,身着玄端的男子快步向自己走来。

“老师,您怎么来了?”太子晋毕恭毕敬地上前迎道,来人正是太师滑鞫。

“太子大祸将至矣!”情之所至,滑鞫竟已是老泪纵横。

太子晋何其聪慧,岂会不知自身的险恶处境,他紧紧握了握滑鞫那双枯槁如柴的手,一言不发地留给老师一个踽踽独行的背影。

“太子秉性淳良,必为歹人设计,听老夫一言,当去则去,切莫犹豫……”

自灵王壅堵谷水之后,其弊日现。王城虽然是保住了,可王畿之地的百里良田,却因未能及时疏泄洪水而被切割成一片片寸草不生的洼地。

王后齐姜趁机上下其手,暗中唆使臣僚四处造谣,说太子晋为灵王不用其言,乃至良田被淹一事抱怨不已,还说一些不明就里的国人也在太子的煽动下群起闹事。

为了弄假成真,那些扮作百姓的造谣者,甚至还在天子脚下放了一把火,成周西市的几家店铺在大火中化为灰烬。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就在不久前,陈国国内刚刚发生了一场惊世骇俗的大暴动。负责修筑城墙的役人们因不满监工的残暴凌虐而奋起反抗,不仅杀死了大小监工,还将愤怒的情绪遍播陈国的各个角落。陈国的不少贵族见势不妙,纷纷出逃。无奈之下,陈哀公亲自出面安抚国人,这才使暴乱最终以和平的方式得以化解。

灵王自然也知道此事,由此更对百姓的力量深感疑惧。齐姜的离间计可谓是正中肯綮,直接打在灵王的隐忧之上。望着化作水塘的良田,灵王的心中原本充满懊悔,可经过齐姜的这番挑唆之后,懊悔之意全部化作了对于太子晋的厌恶之情。大概就是在此时,灵王的废储之心才最终确定下来。

虽然灵王在位之时,周天子早已只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但太子的废立仍然非同儿戏。太子晋的母亲是晋国的公主,只因晋国与天子同姓而未被封后。时值平公在位,尽管晋国实力大不如前,可仍然是中原地区的霸主。子以母贵,太子晋的地位名正言顺。且太子晋少年有成,享誉诸侯,其名望之高让灵王也自叹弗如。由太子晋来继承王位,实在是众望所归。

灵王是个无所作为的闲君,可他却娶了一位十分能干的王后。齐姜深察灵王已有废储之意,于是便不停地在灵王面前夸赞太子晋,因为她比谁都清楚,高处不胜寒,把一个人抬举得越高,他就会摔得越惨……

自东宫门前听闻太师的一番肺腑之言后,太子晋辗转反侧,彻夜难眠。他回忆起母亲在世时的那段美好岁月,回忆起自己秉烛夜读及出使诸侯时的往事种种。

大水过后,蚊虫滋生,侍者于香炉之中添了些润湿的艾草和宁神的香料,氤氲的烟气弥散开来,偌大的寝宫之内立时芳香盈室。太子晋只觉头脑昏沉,不多时便做起梦来:

两年前的伊、洛之间,青烟垂髫,碧水漫荡。十四岁的太子晋在烟雨轻扬的河畔遇到了一位身披蓑衣,脚踏草履的耄耋老翁。老翁双目微合,飘然若仙,于一块青石之上击杖而歌曰:“汝本昊天客,误堕尘世间。浮槎东海上,三载见仙山……”

太子晋不明何意,遂揖礼问道:“敢问丈人,所歌何意?”

老翁笑指东流之水:“此水何处来,自当何处去。”

太子晋正听得一头雾水,忽觉一道白光闪过,自己竟变成一滴河水在碧波中跌宕前进。他幼时曾失足落水,此后便一直对浩荡的江河心存畏惧。

一阵覆地翻天的汹涌之后,太子晋猛地从梦中惊觉而起。

漆案上的鎏金凤鸟铜香炉依旧青烟袅袅,太子晋惊魂甫定,方才所梦仍然历历在目。他和衣而起,步入庭中。

室外暗无星月,夜色正浓,太子晋去意彷徨,兀自吟起了一首《正月》:

正月繁霜,我心忧伤。

民之讹言,亦孔之将。

念我独兮,忧心京京。

哀我小心,癙忧以痒。

父母生我,胡俾我瘉。

不自我先,不自我后。

好言自口,莠言自口。

忧心愈愈,是以有侮。

……

周灵王二十三年(公元前549年)十一月的一天,一匹轻骑自鼎门飞驰入王城。

一个手持简牍的寺人慌慌张张地一路狂奔,跑过皋门、库门、雉门、应门,最后来到了天子寝宫所在的路门之前。执掌路门宫禁的阍人(王宫内的守门官)伸手挡住了内侍的去路。

“站住!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不想活了?”阍人怒斥道。

“这……这是职丧大人(执掌王畿之内贵族丧事的官员)的手令。”寺人气喘吁吁地从腰间取出一枚黄玉令牌,递到阍人面前。

阍人见到令牌,心中暗道:“又是哪位贵人发丧,竟要惊动天子?”他不敢怠慢,连忙拱手道:“方才多有得罪,不过这宫中的规矩您是知道的,还是烦请内官配合一下。”

寺人不耐烦地催促道:“你最好快点,耽误了大事你可担待不起!”

阍人对寺人里里外外地一番查验之后,忙遣内竖到路寝之中通报天子。

未及片刻,内竖便匆匆返回:“内官大人,请您将怀中的简牍交与小人,由小人代呈大王便是。”

“如此也好。”寺人将简牍交出,又对那内竖嘱咐道:“此乃东海琅玡发来的四百里加急,务必要亲自交到大王手中。”

“小人明白,小人明白。”内竖抱了简牍,沿着青砖铺成的甬道一路小跑,不一会就消失在厢房林立的前庭中。

内竖左右环视,见四下无人,便将简牍藏于怀内,鬼鬼祟祟地来到了王后的寝宫之外。

王后的一名内小臣(为王后规正服位、传递王后命令的内臣)从庭廊中的一根丹漆立柱后探出半个脑袋,向那内竖使了使眼色。内竖忙将怀中的简牍交与小臣,又在其耳畔低语一番才匆匆离去。

当日,那内竖根本就没有通报天子,而是直接骗走寺人手中的简牍,将其交给了王后,因此直到午后时分,灵王才见到这卷发丧的简牍。

一听说是琅玡发来的四百里加急,灵王顿时呆若木鸡。他失魂落魄地展开简牍,并未留心系口处的泥封尚未干透。

太子晋去世的消息如晴天霹雳般刺痛了灵王的眼睛,他跌坐在漆木床前捶胸顿足地恸哭道:“一念之差,错杀我儿!”

一年前的那场洪水退去之后,王后齐姜借机搬弄是非,使得灵王在盛怒之下,以“诽谤天子,祸乱社稷”的罪名将太子晋贬为庶人,另立王后之子姬贵为太子。

太子晋所犯之罪如若属实,按律当诛,但灵王自知底气不足,便只将太子晋及其老师滑鞫发配到边疆之地。

在太子晋的请求下,灵王同意将二人迁至东海琅玡,那里齐人与东夷混杂而居,一向被中原人士视作未经开化的蛮荒之地。

王后齐姜闻讯后,拊掌笑道:“小子自掘坟墓,这次一定让他有去无回!”她的确没有想到,聪慧一世的太子晋,竟会自投罗网,跑到齐人的地盘上去任人宰割。

在离开王城的那天清晨,废太子姬晋在马车上向太师滑鞫含泪而拜:“孺子不肖,祸及恩师,请受姬晋一拜。”

滑鞫忙捉住姬晋的衣袖:“使不得,使不得,太子这是要折杀老夫呀!”

“恩师,从今以后就不要叫我太子了,这大概便是我的宿命吧。”马车继续东行,姬晋喟叹一声,回头望了眼渐行渐远的成周城。

“太子宅心仁厚,爱民如子,如今却遭此劫难,这绝非天意,实为奸佞所谋!是老夫无能,没有保护好太子,唉,老夫愧对先夫人的临终嘱托……”

同类推荐
  • 东方人与西方人的50个思维差异

    东方人与西方人的50个思维差异

    本书引用了很多有说服力的故事,旨在通过一个轻松的视角来观察东方人和西方人不同的思维差异。懂得了这种差异,再去审视西方的文化,看待自身的文化,是大有益处的。东方与西方观念的碰撞,将带动世界更合理地向前发展。早在1840年的那一声炮响,不仅使得中国人重新开眼看世界,还让那些曾经张狂的国人落下了“崇洋媚外”的病根。外国的月亮比较圆?有比较,就会有差异。我们不该妄自菲薄,毕竟,有些差异并不等于距离。
  • 中国文化名人谈治学

    中国文化名人谈治学

    科学之事,困难最多。如古来科学家,往往因试验科学致丧失其性命,如南北极及海底探险之类。又如新发明之学理,有与旧传之说不相容者,往往遭社会之迫害,如哥白尼之惨祸。可见研究学问,亦非有勇敢性质不可;而勇敢性质,即可于科学中养成之。纵观中外几千年的学术史,在学问中,真正杂而精的人极少。这种人往往出在学艺昌明繁荣的时期,比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以及后来德国古典哲学家中的几个大哲学家。
  • 通往智慧之路

    通往智慧之路

    本书以“问题”为线索理解当代哲学的学术规定,以“热点”关注连贯哲学与生活,力图深入浅出地讲授当代哲学热点问题的流变。全书共12讲,包括“如何理解当代哲学热点问题”、“什么是当代哲学的终极问题”、“正义为何显得如此重要”、“如何在认生哲学中理解幸福”等。
  •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内容包括史前的蒙昧时代、史前的野蛮时代、、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婚姻的三种形式。
  • 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

    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

    作者史华兹教授为欧美中国研究界的一代宗师。他既渊博、敏锐又灵动,从不随波追逐任何成见和时髦,被学界誉为柏林式的“反潮流”人物。《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是他集晚年功力之大成的著作,作者从中西比较的视角,对先秦的思想世界进行了分析性重建。
热门推荐
  • 超级吃货

    超级吃货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一锅炖不下。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大,需要两个烧烤架,一个秘制,一个麻辣,再来瓶雪花,让我们勇闯天涯,吃遍天下……PS1:老司机新书起航,求呵护,求滋润,求收藏,求推(啪)荐(啪)票(啪)!PS2:本文无修真,不种马,大概......老司机想努力写一个温馨的吃货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 前夫,别来无恙

    前夫,别来无恙

    他是权利滔天,手腕狠辣的新北太子爷。她是他的童养媳。秦洛了解这个男人的一切,知道他爱什么,不爱什么。男人挑眉:“你说我爱什么?不爱什么?”“你爱沈曼凝,不爱我。”他爱那个女人,全世界都知道!
  • 遇见你

    遇见你

    《遇见你》由吕玫著,小说主要内容是:29岁的单身海归女胡照照,原本在一家广告公司做设计师,一个人在上海寂寞而疲倦地生活。父亲在场急病之后想要离开母亲,让原本游离在家庭之外的她,意识到父母对自己的重要,辞职,逃离上海,在老家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并开始探求父母纠结一生的恩恩怨怨。对婚姻的质疑,对爱情的失望,对未来的灰心,都将在这一场心灵穿越之旅中求得答案。 《遇见你》适合小说爱好者阅读。
  • 暖宫灯

    暖宫灯

    都说一入宫门深似海,云慕蔺进宫是无奈,却也是自愿。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冰山公主的薰衣草恋爱

    冰山公主的薰衣草恋爱

    她,7岁时家族被灭,凭借着想要复仇的的心理,12岁就创建了自己的帮派,遇见了失去记忆的她和同样想复仇的她。她们用自己的力量让家族复兴,当时她们14岁……16、7岁的她们还在上学的年龄,在学校遇见了他们,她们和他们会擦出爱的火花吗?
  • 稀世偷生

    稀世偷生

    每个人一生中都会有千百个故事。一单亲小孩为了不让人欺负,发誓要成为强者,最后荒废学业当一名小混混在试验研究成果时,因失误进入另一空间,得到一种神秘力量,获得到重生,接下来开始了人生更大的历程。
  • 花开无声情无语

    花开无声情无语

    在那段花开无声的时光时,一位成绩优秀却相貌不出众的她,与一位高大俊朗、身边有无数美女倾慕的他,偶然相遇、相知,萌生出朦胧的爱意。然而命运的捉弄使两个花季少年冷漠转身,形同陌路。7年后,再次相遇,在彼此缺席的岁月中,他们的生活和感情有了如何的变迁?他们是否还可以回到从前?是否还可以继续那段渐行渐远的爱恋?
  • 特种军医在都市

    特种军医在都市

    华夏最神秘龙战组织首领,特种军医唐轩,突然接到一个古怪的任务——前往东海大学追求校花苗思璇!整蛊情敌、爆踩黑道头目、拯救身中奇毒的世家女,就在唐轩玩儿得不亦乐乎的时候,曾经的仇敌悄然潜入东海,为了报复唐轩,他们把目光投向了苗思璇……
  • 慈善与公益

    慈善与公益

    本书向读者展示了慈善与公益事业的发展历史,介绍了世界各国的现状,告诉我们如何根据自身的情况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事业,并通过一个个真是感人的慈善故事,让读者切身的感受到慈善与公益就在我们身边。“勿以善小而不为”,让我们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伸出爱的双手,帮助我们身边的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