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16600000010

第10章 无法摆脱的生死

本能是最大的理性

本能是一种有伸缩性的生物体,一种要恢复某种曾经存在过,但由于外界干扰而销声匿迹的情境的冲动。从复旧的强迫性现象中,就可以看到本能的这种基本的保守性。在这个意义上,生命给我们展现的图像,就是厄洛斯与死亡本能相互斗争、相互作用的结果。

——《精神分析引论》

尼采曾说:“本能就是最大的理性,是任何人都具备的属性。”人首先是肉体的存在,精神是肉体的创造和工具,统一于生命,这与古希腊的先哲、中世纪的神父以及近代的启蒙论者认为的只有摆脱了肉体的束缚,压抑了本能的欲望才能成为“理性”的人的观点是相反的。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弗洛伊德更集中地阐释了,人最大的理性乃是人的本能。

弗洛伊德指出,本能这个词代表了所有产生于身体内部并且被传递到心理器官的力。它可以被看做决定心理过程方向的先天状态。弗洛伊德把人的本能的冲动或需要作为一切活动的原始驱动力,这种力量就是人体的某个组织或者器官的兴奋力量,是将体内能量释放的一个过程。弗洛伊德把本能比喻成是一种有伸缩性的生物体,一旦受到外界刺激就会发生变形,而当外界干扰销声匿迹之后,便想要一种恢复某种曾经存在过的冲动,本能的这种基本的保守性,恰恰就是人最大的理性。

本能作为人最大的理性,其种类往往分为很多种,弗洛伊德指出有多少种身体就有多少种本能,因为一种本能只能是一种身体需要的心理代表。“成为你自己”,我们生命本能就是资本,一个人要想成为独立的自我,就请尊重生命的本能,因为那才是你成为自我的最大的理性。

生活的本能就是爱欲

人有维持个体生存和绵延种族的各种性本能,统称之为生活本能。

——《性学三论》

弗洛伊德根据对各种冲动及其本源的研究,把人的本能分为两类: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生的本能是生存和繁殖必须加以满足的所有需要的心理代表。生的本能包括人维持个体生存和绵延种族的各种性本能,其总和称为生活本能。在弗洛伊德看来,生的本能抑或生活的本能就是“爱欲”,即爱的本能。

生的本能,每个人都有,那是一种爱的欲望。相信每一个人都是有欲望的,而且是各方面的,但是不同的人,欲望又有所不同,这也就决定了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从而决定了他们的生活。生活总是在各种各样的爱的欲望中沉浮跌宕。

当人们爱的本能得不到满足时,会有不同的表现:有的人自甘沉沦,有的人卧薪尝胆,有的人徘徊不前,有的人仓促鲁莽……在爱的本能世界中,人们才会为了同一个目的走到了一起,共同完成心中的梦想。

当然,生活中没有完全相同的人,每个人就像天空中的星星,每个人都有自己活动的轨迹,并且这种轨迹是不会重复的。但是所有的不同都不会掩盖人最本质的特征,人总是拥有维持个体生存和绵延种族的生的本能,在爱的本能刺激下,生活的种种都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那是生命最初的色彩。

生命的叫喊是经爱欲发出的

死亡本能实质上是缄默的,生命的叫喊大多是经爱欲发出的。

——《精神分析引论》

生命的意义在于爱,当我们出生的那一刻,就注定了每个人都要经历喜怒哀乐。在漫长而短暂的人生旅程,这其间夹杂着爱与恨,得与失,每个人都是如此,谁也不会幸免。正如弗洛伊德所说,死亡的本能往往是缄默的,若干年后,你我都不过是一阵尘土,随风轻扬;生命的叫喊大多是经爱欲发出的,我们可以健康快乐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享受着爱与被爱,这才是生命的高声呐喊。

我们一直认为生命是坚韧的,可有时有是脆弱的,脆弱得让人无法想象,这个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每天也会有人死亡,这是自然规律,任何人都无法改变;人生当中,还偶尔会有那么一点小意外,让我们措手不及。但庆幸的是,我们用爱诠释生命的价值。

生命总是潮起潮落,充满了奇幻的色彩,尝试着一步步推进,却从来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有这样一句话:“人生就像一场旅行,在乎的不是旅行的结果,而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生命既然无法预测,也无法琢磨,当我们来到了美丽的人世间,我们的职责就是认真过好自己的每一天,好好享受这个爱与被爱的过程,好好爱自己的亲人,好好爱自己的朋友,温暖别人和感受温暖。

生命的叫喊总是经爱欲发出的,生命的全部意义都在于爱,因爱而生,传递美好。

有时,生活需要孤注一掷

我们对死亡的这种态度也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如果我们不能在生活的游戏之中,对生活本身孤注一掷,生活便显得贫乏,毫无意义,平淡而肤浅。

——《弗洛伊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

苏格拉底把你的头按在水里说:“当你需要成功的欲望就像在水里需要空气那样强烈的时候,你就可以成功了。”

你说:“你说得对,但是,如果你不放手,以我薄弱的力量,根本挣不脱你的控制。”

苏格拉底说:“那好,那我不放手试试。”于是你拼命的挣扎,脑里面闪过无数念头,突然,不知道那里来的气力,双脚一蹬,把强壮的苏格拉底踢开了。

苏格拉底说:“你看,欲望越强,能力也越强,当你全身心地投入时,就会成功。”

苏格拉底就是扼着你喉咙的命运。

弗洛伊德说如果我们不能在生活的游戏之中,对生活本身孤注一掷,生活便显得贫乏,毫无意义,平淡而肤浅。众所周知,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这一次的生命机会中,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倾尽所有力量来搏一胜负,才不会后悔。在这一次孤注一掷的努力中,我们最终收获的也许是失败,但是没有关系,因为那是你对生活的选择,这已是无价之宝。

梦想与成真之间的桥梁,是全身心的投入。其实每个人都是一块石坯,每个人都是自己的雕刻家,然而只有一次雕刻的机会。因此必须从石坯中看出其中蕴藏的独特的精灵,然后一刀刀将它刻出来,这个过程,需要智慧的眼光,需要全身心的投入,更需要孤注一掷的勇气,相信最后一定会成为伟大的艺术品。

所有的欲望都是死亡本能的表现

所有人的贪婪、侵略、破坏、毁灭以及自我毁灭的欲望,都是死亡本能的表现。

——《性学三论》

所谓死的本能,是指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一种趋向毁灭和侵略的本能。死的本能存在着,意味着任何一种有生命的物体都不可能永远地活下去,从这个意义上说,生命是一条通向死亡的回归线。

叔本华认为死亡是生命的真正结果。尼采在《快乐的科学》一书中,专门写了“死亡的沉思”一章。他曾多次提醒人们要深切关注死亡,因为死亡存在于生活的每时每刻,它就像“黯淡的旅伴”,总是站在人的身后,就像孤独沉默的海洋,在贪婪、侵略、破坏、毁灭以及自我毁灭的欲望洪流中,已经等得不耐烦了,随时随刻都准备着吞噬它的俘虏。

在《西游记》中有各种各样的妖怪,白骨精、黄袍怪、金角大王、通天河怪、青牛精、六耳猕猴等等都是出于潜意识中不可捉摸的非理性的一种欲望的本能,它们共同的目的是想吃唐僧肉求得长生,然而所有的贪婪、侵略、破坏、毁灭等都是死亡本能的一种表现,心中每一次欲望的澎湃,都是将它们向死亡推进。

弗洛伊德把死作为与生相对立的两大本能之一,生活中的我们,要节制自己的欲望,不要让欲望在内心滋生,不要让自己成为欲望的奴隶,做到“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拥有流水一样的品质,处下而不与万物相争却能容纳、滋润万物,具有无穷的生命力。

个体只是物种绵延的一部分

由生物学的观点看来,个体的有机体只是物种绵延的一段,与不朽的种质相比,其生命甚短,不过暂时作为种质的寄身之所而已。

——《精神分析引论》

弗洛伊德指出,作为个体的我们原以为自己非常重要,性也只是作为满足自我需要和欲望的一个手段而已,但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个体的有机体只是物种绵延的一段,与不朽的种质相比,生命力却极短。

在茫茫宇宙中,个体生命总是显得非常渺小;在追求理想的生活方式与严酷的现实生存环境的激烈碰撞中,在与自然的力量、与社会的激流抗衡的过程中中,个体的力量又总是不堪一击的。但生命的过程所看重的并非结果而是过程。生命的全部意义就在于追求、拼搏、满足于人生所能达到理想境界。个体的力量总是很有限,好比给你一朵浪花,你却无法想象大海的浩瀚;给你一轮弯月,你却无法想象夜空的静谧;给你一颗露珠,你却无法想象黎明的纯净,尽管一切都在最大限度地刺激着你想象的神经,然而,要知道我们只不过是漫漫人类发展中的一粒尘土,不过是作为某一个生命的暂时栖居之所。

当然,弗洛伊德的观点有些极端,个体的渺小有时会产生亲和力和凝聚力,变个体的劣势为整体的优势。泰山不拒微尘,之所以成其大;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感受到汹涌澎湃、无坚不摧的力量。当渺小的个体融入群体之中,并为之而努力而奋斗达到忘我的程度,便最终使得人类的历史展现出一种伟大的境界。

生命的智慧在于保持优点,克服缺点

结合,也就是两个随后就立即分离而不会导致细胞分裂现象发生的个体的结合,在两个细胞身上都会产生一种巩固生命并且恢复活力的效果。在后来繁殖出来的后代身上,并没有表现出退化的迹象,而且仿佛能够对自身新陈代谢的有害效应产生一种更为持久的抵抗作用。

——《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

由性结合总会产生神奇的效果,两个仅有些细微差别的细胞相互结合之后,所产生的更新的生命保持了原有细胞巩固生命并恢复活力的优势,并将这种优势保留下来,对自身的缺点进行自觉的抵抗,弗洛伊德如是说。

可见,生命的更新在于保持优点克服缺点。其实优点和缺点,就是一根绳子拴着的两个蚂蚱,双方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存在矛盾对立的统一体中,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走向自己的反面。忠厚老实的人,有时难免显得有些呆板;机灵乖巧的人,有时缺少些踏实与认真;血气方刚的人有时难免一时冲动;侠肝义胆的人有时却不辨真伪。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不足,一个没有任何缺点的人,肯定不是一个完整的人,就像阳光总是与阴影相伴相随,每座山都有自己的斜坡,每朵花都有自己的颜色。不论任何人,总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而生命的智慧恰恰体现在对自我优点的保持,与此同时,要努力以优点的强力影响来抵抗自身的不足。自身的不足就像身体里的“盲肠”,是人性中的陋习,损害人性之美,我们需要做的是承认它,但不要保护它,更不能以丑为美。在逐渐的完善自我的过程中,让自己的有点更加鲜明突出,不断优化自己的不足,让不足在优点的优化过程中得到改进,最终会达到完美的效果。

人总是在无意识中确信自己不死

人不是根本不相信自己的死,就是在无意识中确信自己不死。

——《精神分析引论》

死亡,是哲学里的一个永久性话题。死亡本身意味着一种终结或结束,但总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结束,结束有完成、停止的含义,就像一条修建的公路完成了;随着最后一笔的上提而完成的一幅画;雨停了,风止了。在死亡面前,一切的意义都将消解掉。

弗洛伊德指出,人不是根本不相信自己的死,就是在无意识中确信自己不死。事实上,所有的自杀者并不是被理智杀死的,他最终是死于自己的潜意识中。因为自杀者的潜意识总是认为,你采取的种种导致自己躯体死亡的手段仅仅是帮你逃离危险痛苦和压力的方法,这与躯体上的死亡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海德格尔曾说:“人是向死而生的。”这里的死是一种存在方式,是人借以向死亡存在的存在方式。人在生活中,总是为了躲避各种责任,争先恐后地躲避到人群中,但是无论如何都是无法逃离人生的大限——死亡。只有在接近肉体的死亡时,人们才能够看清楚世界本来的模样,人们便能破除一切成见,把所有的真与假、善与恶、快乐与悲伤的界限看得清楚。

即使肉体已经死亡,那么潜意识中的我们也不会死亡,因为我们在死亡的最深处看到了人的自由。人在面对死亡的时候才会真正勇敢地面对自己,为自己敲响死亡的警钟,即使肉体已然消失,但你仍然作为一种存在活着。

爱让我们聚合到一起

我们所说的性本能的里比多,相当于使人和哲学家眼中的那种使一切有生命的事物聚合在一起的爱的本能。

——《精神分析引论》

弗洛伊德所说的生的本能就是性本能,而这种又可以被称为爱的本能,它在个体和种族的生命历程中得以使其延续和发展,爱的本能其实就是把个人的自卫本能和种族保存的本能结合起来而形成的。

在某种程度上,爱的本能是生命中的一种觉知。爱的本能首先是让你认识自己,认识本性,将自我统一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将爱的本善发挥出来,认识所经历的风雨和痛苦而坚持不懈。赛斯说过:“如果你没有办法真正爱一个人,你也不可能爱所有人。”听到此话似乎顿悟了许多,于是我们将爱的本能从自己的小范围中向外扩散,在爱自己的同时更开始关注我们的周围,于是我们开始关注父母,关注社会,关注环境,那么整个群体就因爱的本能而聚合到一起,这样爱便会传递下去。爱的本能所创造的能量,不仅仅是去爱护人,而是一种生命真实积极的态度。爱的本能其实是潜藏的自我觉知,当我们真正去包容生命的过程与事物时,爱就会走近我们。

我们这个世界大多数是笼罩在竞争、困扰以及对未来的不安之中。爱的本能往往会浇灌出一种花,它可以化解一切苦难。这个生命世界一直在用爱来包容、接纳、支持着我们,所有事物内在都拥有情感的连接,只有爱的本能才能够让我们享受这份来自生命潜在的祝福和能量。

在现实与快乐的夹缝中生存

“快乐原则”是在无意识欲望层次上发生的,在固有的无意识心理过程中的运转程序中,这种满足欲望不但没有扩展到人的精神或意识活动中去,反而常常与意识发生矛盾。

——《精神分析引论》

弗洛伊德指出性本能自始至终都是以追求快乐为目的的,当然自我本能也是如此。“快乐原则”就是指把追求享受和满足作为人们行为的基本原则。早期的享乐主义者认为,生活的快乐与意义是使得肉体得到满足,然而弗洛伊德指出这种快乐的满足更多的是精神的无意识层面的。在人的心里,与无意识的本能“快乐原则”同时产生了一个自我限制的原则,它的活动机能不仅与人的需要是一致的,同时也是与外部现实条件相适应,就是“现实原则”。

某种受“快乐原则”刺激而产生的欲望,常常会遭到另一种相反的力量的监察和制约却无法得到满足。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力量。我们总是在现实的约束和快乐的驱使的夹缝中生存。比如一个人想买高级大衣,但却因经济拮据而放弃;一个男人看到一个喜欢的女人,顿时燃起情欲之火,但是却因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的禁止而随之熄灭。

“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之间的关系,就像人性的孩子和严厉的父母之间的关系一样。生活中如何寻得两者的平衡是一种智慧。一位哲人说:“我们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我们不能改变容颜,但可以展现笑容。”在生活中,利用现实的优势张开内心快乐的翅膀,相信生命的色彩将会是五彩斑斓的。

生死原本是人生的过程

如果把一切生物毫无例外地由于内部原因而归于死亡这个观点视作真理的话,那么,我们将不得不承认,一切生命的最终目标乃是死亡,而且回顾历史可以发现,无生命的东西乃是先于有生命的东西而存在的。

——《精神分析引论》

生与死是一个永久的哲学话题。人有旦夕祸福,生老病死,弗洛伊德指出,一切生命的最终目标乃是死亡,都归于沉寂。在死亡的面前,世界的一切意义才被推向了我们。面对死亡,人们破除了一切成见;面对死亡,人们模糊了真假善恶的一切界限;面对死亡,一切的烦恼忧愁才会如烟消散。尼采曾说,生也只不过是死亡的一种。

看透生死,从而能够从容赴死。庞波尼乌斯?阿提库斯在病情越来越严重的时候,就对身边的人说,不必再徒劳地延续他的生命,那只会让他更痛苦。于是他准备绝食而死。谁知绝食却让他的病不药而愈,然而他却依然选择了死亡,他说,他既然已经朝着这个方向走去,而且又走了这么远,那一天迟早是要来到的,他不愿意走回去,免得下次再辛苦走一回。这种从容赴死的人,不但敢于走向死亡,而且善于理解死亡。既然已经满怀信心去战胜死亡,他就要勇往直前,战斗到底,决不半途而废。这跟不怕死相去甚远,这是在体味死亡,欣赏死亡了。

生死本来就是人生的过程,生亦何欢,死亦何惧。李太白曾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人生几何,一切生命的最终目标乃是死亡,看淡人生,保持内心的豁达,平平淡淡才是生命的真谛。

行为背后的动机很难被认清

意识的疏忽和潜意识中对这种偶然的心理事件动机的认识,是迷信产生的心理根源。因为,迷信的人并不知道他们偶然行为的动机,但是又要求能够认识到这个动机,这样他不得不在外界寻找其替代根源。

——《精神分析引论》

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个5岁的小孩活泼可爱,中午突然发高烧,呼吸急促,奶奶见到这种情况,不是去找村里的医生而是叫了巫婆,巫婆到小孩床前说是有鬼魂附身,接着巫婆摇头晃脑,可孩子却不见好转,邻居闻讯把小孩送进了医院,小孩终于转危为安,一例普通的急性感冒,因为迷信险些要小孩子的命。

认识是有限的,而且相当有限。人面对巨大的未知的空间的时候,往往会提出自己的解释。古人对雷霆之威有无限恐惧,于是自己就将其解释为“雷神、天庭”并对此深信不疑,这便称为迷信。弗洛伊德指出,迷信产生的心理机制源于人的潜意识对偶然事件的认可。当一个偶然行为发生时,人们无法认识到这个行为背后的动机,于是就会在外界寻找一个替代性的根源,而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演化,也就达成了一种共识,更有甚者则形成了现代的宗教——而这只不过是心理向外在世界的一个投射而已。因此,从根本上说,迷信所产生的心理机制正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无意识的驱动。

罗马人看到门口飞过一只小鸟,就会认为这不是好的兆头,随后他们就会放弃做不论多么重要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需要做的不是墨守成规,对外在事物过于迷信,更应该科学地对待一切,这样才会拥有现代的生活。

人总是走在生死边缘

似乎在心理上存在一种能替换的能量,其自身虽然中立,却能和性的冲动,或破坏性冲动合作,这两种本能有质的不同,并能增加它的全部贯注。

——《精神分析引论》

弗洛伊德指出,在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之间总是存在着一种能够相互替换的能量,而生死间的那个临界点既可以和性冲动合作,又可以与破坏性冲动合作,因此人总是对生死的十字路口倾注更多的关注。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生道路上的吉凶祸福有时就在一朝一夕之间。人生就像天气一样变化无常,“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是这个道理。从生命诞生那一刻起,我们就一直担心那可怕的瞬间,于是人们就祈求上苍,尽量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长一些、再长一些。然而,生命的脆弱是你想象不到的,只有经历过瞬间生死,才能知道生命的尽头有何物,才会有生死那一瞬间的顿悟,才能知道生命是有多珍贵。

佛偈云:“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生,让我们给生命打了一个结;死,便是一种解脱。既是生死无常,又无人能逃离生死,既然注定了爱恨同舟,爱能载舟,恨能覆舟,那么我们能做的可能只是过好现在。

生命只是一个过程,从那热烈疯狂的春花到萎落飘零的落花,都是生命过程的不同表现。生,死,只是这个过程的一条连线。但是,这条线正在无限延长着。因为不可重复,无法再来,我们只好努力把握好当下,无悔地走完这一生,为自己划一个完美的生命句点。

生命意志的张力

心理器官最早的、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将那些冲击着它的本能冲动结合起来,用继发过程来代替在这些冲动中占优势的原发性过程,并且把它们的自由流动的精神力量贯注转变成一种大体上安稳的、有张力的精神能量。

——《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

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器官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并不是停留在本能冲动层面,将自由流动的本能冲动集合起来,贯注成更加稳定的有张力的精神能量——意志,才是心理的终点。因此生活中,我们必须有顽强的生命意志。

尼采曾说:“你们不是雄鹰,故不能体验思想惊恐的幸福。不是雄鹰就别在悬崖栖身。”一个没有坚强意志的人,就像一只没有翅膀的鸟儿,一台没有发动机的机器,它永远都无法看到风雨之后绚烂的彩虹。而那些即使面对暴风骤雨也能用顽强抗争的人,才如展翅翱翔的雄鹰,在宽广的蓝天中自由翱翔。

是意志让斯蒂芬?霍金拥有了第二次生命,他因患卢伽雷氏症在轮椅上度过了二十多年的岁月,在病痛的折磨下,在意志的力量推动下,他身残志坚,最终成为国际物理界的一颗耀眼的明星。在意志力的驱动下,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那个无助地坐在轮椅上的人,其思想却出色拥有着广袤的时空。在这个茫茫的世界上,拥有顽强稳定的生命意志,才能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永不退缩。

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总是有太多本能的冲动,而成败往往就在一念之间,只有将自由的精神转变成稳定的生命意志,才能将内在的潜力发掘出来,才能拥有前进的精神动力,最终才会收获成功最绚烂的光辉。

同类推荐
  • 聪明女人一定要学会的心理操控术

    聪明女人一定要学会的心理操控术

    《聪明女人一定要学会的心理操控术》内容简介:作为女人,懂得一点心理操纵之术,不仅可以让自己拥有良好的心态,从容地面对一切,更可以驾驭人心,让他人为你所用。如果你希望改变自己的不良心情或者不利处境,如果你想知道那些成功者是如何运用他人的能力的,可以看看《聪明女人一定要学会的心理操控术》。了解对方想听和不想听的、想要和不想要的、喜欢和不喜欢的以及对方担心的、顾虑的等,如此便打开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大门。人的一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参与社交活动,练就读心术,才能成为交际中的王者;在社交中运用心理操纵术,能够让你读懂人心,掌控人际交往主动权,成为人际博弈大赢家。
  • 我们都爱发神经

    我们都爱发神经

    本书是心理学的最后一块隐秘,幽默另类、通俗易懂地讲述了各种“发神经”现象,如间歇性抓狂、玩失踪、间歇性话痨、“报复式”暴饮暴食等,配有大量生动真实的案例,并附作者独到分析,教你如何一眼看穿“发神经”的所有秘密和怪癖。
  • 谁拨动了你的心弦:高中生心理困惑答疑

    谁拨动了你的心弦:高中生心理困惑答疑

    养花要养根,育人要育心,如果教师不能帮助学生解决好心理问题,那么学校就不可能办成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心理问题是德育教育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只有解决好学生的心理问题,才可能把学生培养成有善德的人,才可能使学校真正落实德育为先的办学目标。
  • 人生心理学

    人生心理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生活模式的心理认知;健康情绪的心理调适;家庭亲情的心理呵护;恋爱情感的心理自制;友谊情感的心理感知等。
  • 每天学点心理学全集

    每天学点心理学全集

    这是一本通俗易懂而又不失准确深刻的心理学读物。《每天学点心理学全集》针对不同的人际互动情境,提供了各种独特有效的应对策略,教你巧妙运用人类共通的行为准则与心理机制,使你迅速地提高说话办事的眼力和心力,掌控人际交往主动权,随心所欲地主导自己的命运,一步一步地落实自己的人生计划,获得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人际关系中各种的问题,都与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掌握了相关的心理学知识,许多工作和生活中的难题就能迎刃而解。每天用10分钟随意读上一小段书中的内容,你就能不知不觉掌握一些重要的心理学知识,将其应用到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定会让你的人生有所改变,早目过上你希望的好日子。
热门推荐
  • 都市之太虚高手

    都市之太虚高手

    昔日被辱的穷小子受仙界之天尊的指点迷津,扮猪吃老虎的日子终于结束。
  • EXO甜蜜之恋

    EXO甜蜜之恋

    某高中,你偶遇12个阳光帅气的大男孩给你一次选择和他们其中一个人在一起的机会,你会选择谁?
  • 掌控星海

    掌控星海

    两百年前,天空之中出现十个光人,当世人以为神明膜拜的时候,十个光人却给地球带来了无尽的灾难,人类几乎灭绝。两百年后,一个叫夏天的少年,发誓要拯救地球,拯救人类。然而当他踏入星空的时候,他却发现对于浩瀚的星空,他犹如萤火之光一般。“即便是萤火之光,我也敢于皓月争辉!!”夏天握紧拳头说道。
  • 佛说阿弥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经

    佛说阿弥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至尊神幻

    至尊神幻

    神幻大陆,一个召唤师纵横的异界大陆,轮回者宫南记忆觉醒,从21世纪穿越到神幻大陆,踏上了寻找父母的征程,他是全系召唤师,两大本命神兽更拥有神幻书,天生强大奈何都被封印,25岁的灵魂15岁的身体,看他以呆萌正太形象“坑,蒙,拐,,骗”征服各种美女幻兽。穿越蛮荒,闯荡魔域,世界那么大,哪里危险他去哪!神兽?不是美女爷不要!挡我?那便诛灭,万劫不复!召万兽,驭神兽,战凶兽,一步步踏向神幻大陆的巅峰,走向至尊之位!待爷拯救了父母,就与美女幻兽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跟随表面呆萌内心腹黑的宫南纵横神幻大陆吧。
  • 重生冥王

    重生冥王

    被世间遗弃的重生~~就这么多吧~想不去什么了~(*^__^*)嘻嘻……
  • 嫡堂娇

    嫡堂娇

    她手里梨花散,委地入泥身无还,“我不需要你娶我,彼之砒霜吾之蜜糖,我不需要任何人抱以救赎的心态,自以为是拖我出苦海!”她已是豆蔻年华,立时气华四现,不复幼时的甜软,他终是伸出手去,摸摸她发顶,温尔淡笑,“娶你是为救赎,但却是为了救赎我自己……”—————————————————————_(:зゝ∠)_11月要考试,考不过会被扫地出门。更新不准时
  • 聆听之时

    聆听之时

    聆听吧,这序曲。不置可否,在这旋律里……存在着……什么。
  • 陷入纯情:向天真校花投降

    陷入纯情:向天真校花投降

    初次见面,面对被人百般纠缠的她,他用一个吻,向全校人宣布了所有权。再次见面,他却冷漠得仿佛从来不曾吻过她。两年不见,他已是大学里迷妹无数名垂校史的风云人物,却也被人背后议论是个X冷淡的连初吻都还在的冷漠家伙。看着在蜚短流长中沉浮的她,他再一次出现在她的身边,却绝口不提当年的事,一如从来不曾见过她。(一对一纯情文,一个“我的青春,从爱你开始的”故事)
  • 都市不死神

    都市不死神

    城市蝼蚁,君临天下。长生不死,永不言败。快意恩仇,血火大地任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