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71900000012

第12章 两种文化

这种两极分化对我们大家,民众和社会,都是损失,既是具体的损失,智力的损失,又是创造的损失。我要强调地说,认为这三方面可以明确地区分开来的想法是错误的。

我有不少日子是这样度过的:白天同科学家一道工作,晚上则和文艺界的一些同行一起,自然是谈论文艺不用说我在科学家之间都不乏知心朋友正是由于同时生活在这两个圈子之中,而且频繁地往来于两者之间,早在我用笔写在纸上之前,我便不断思考这个问题了;我慎重地把它叫做“两种文化”我老出人于两个圈子,知道他们的才智相当,同属一个种族,社会出

身大同小异,挣得同等的收人,但这两部分人几乎互不交往,在知识结构、伦理观念和心理状态上很少有共同之处,以致宁愿横跨海洋,不肯从伯灵顿馆或南肯兴顿到恰尔西

我相信整个西方社会的理性生活正愈来愈明显地分裂为截然对立的两极我所说的理性生活也包括我们现实生活的一大部分内容,我绝不认为两者在深层意义上能够区别开来。关于现实生活,我在后文还要谈及这对立的两极,一极是文艺家,在不引人注目的场合,他们把自己视为“知识分子”,目中无人我记得G·H·哈代曾在30年代的某个时候带着有些不解的神情对我说:“你可注意到而今‘知识分子少这个词是怎样在使用吗?好像有了新的定义,不再包括像拉瑟福德、埃丁顿、迪拉克、艾德里安或者像我这样的人真有点儿怪,你看是不是?”

文艺家在一极,另一极是科学家,尤以物理科学家为典型代表之间隔着一道互不理解的鸿沟,特别是青年人,有时甚至产生敌意,但多数情况是缺乏理解他们相互怀着一有趣的被歪曲了的形象他们所持的看法迥然不同,很难找到共同点,甚至会达到动感情的地步。

科学这个问题确实是一种文化,不仅从知识的意义或从人类学的意义上来说,即是说,它的成员不需要,当然通常也不是彼此之间完全了解。生物学家对于当代的物理学家往往只有一个相当模糊的概念,但他们之间却存在着共同的观点、准则、举止、态度和想法这种共同性的宽广和深刻程度令人吃惊,还涉及诸如宗教、政治信仰或阶级背景等其他思想形态。

这种两极分化对我们大家,民众和社会,都是损失,既是具体的损失,智力的损失,又是创造的损失我要强调地说,认为这三方面可以明确地区分开来的想法是错误的但我想首先集中地谈谈智力的损失。

一些最优秀的科学家过去和现在都有很多过剩的精力和广泛的兴趣我们遇到过几个博览群书的科学家,文艺人士谈论的东西他们都涉猎过但那毕竟是很罕见的科学家之中的大多数人,要是一再被追问读过什么书,他们会坦率地承认:“猩,我试着读过一点狄更斯的作品。”仿佛狄更斯是一位特别深奥难缠、不太值得一读的作家事实上,他们正是这样看待他的,狄更斯变成了不可理解的文艺标本,而这种发现只是他们整个做法的奇妙结果之一。

应当记住,他们是些天资很高的人,他们的文化从各种意义上来说都是很精确的,钦佩的它不包含多少艺术,但音乐是一项重要的例外他们喜欢交谈和争辩,耳聪目慧喜爱密纹唱片和彩色照片读书却很少,难得有人把一本书看完;问到读了什么书时,他们会振振有词地答道:“读书?我喜欢把我的书看做工具”不让心思分散是难的但书能当作什么工具?一把锤子?一柄原始的锹?

书读得很少至于那些在大多数文艺人士看来有如黄油面包不可缺乏的小说、诗歌、戏剧、历史,他们几乎从不问津这并不表明他们对心理的、道德的或社会的生活不感兴趣他们对社会生活的兴趣比我们大多数人更浓在道德生活方面,总的说来他们是一群高尚的知识分子;科学自身的核心中存在着道德的因素,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有自己的道德准则在心理方面,他们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抱有兴趣,不过我认为他们对此产生兴趣要晚一些因此,不是缺乏兴趣的问题,主要的是他们认为整个的传统文化与这些兴趣不甚相干当然,他们的这种看法完全错了结果是,他们的想象力受到削弱,自受其苦。

但是,另一极的情形怎么样呢?他们也很困苦,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他们更加自负,迄今为止自命不凡,将传统的文化视为“文化”的全部,仿佛不存在自然科学的地位,仿佛对自然科学的探索本身没有什么价值,也不会产生什么结果,仿佛自然科学的大厦不是人类心智共同建成的最美妙的杰作而且,大多数非科学人士毫无这座大厦的概念,即使他们想建造,也无能为力在他们走过的漫长的未知生涯中仿佛闭目塞听,只不过这种闭目塞听的状况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训练的结果,或者完全缺乏训练。

由于闭目塞听,他们不知道自己孤陋寡闻听说科学家没有读过一部像样的文学作品,他们发出一声怜悯的汕笑,鄙夷地称他们为无敌的专家,尽管他们自己的无知同样令人惊讶我在不少社交场合同那些按传统文化的标准来说很有教养的人士一起,他们居然公开对科学家的愚昧无知表示难以置信有一两次,我情不自禁地问在场的人,他们之中有多少能说明热力学的第二定律襟若寒蝉,同样没人回答得出然而我问的这个有关科学的问题只不过相当于:你读过莎士比亚的著作吗?

我相信假如我问的问题更简单,譬如:质量或加速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相当于:你会阅读吗?即使如此,十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中有九个不知道我在说什么所以,现代物理学的巍峨大厦耸立起来,而西方世界绝大多数最聪慧的人对它的了解都同对他们的新石器时期的祖先差不多。

再谈一个类似的问题,我的非科学家朋友视之为情趣低下的剑桥大学是科学家和非科学家可以每晚聚在一起会餐的学校大约前,一项在整个科学上最令人惊奇的试验成功了我指的不是苏联的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一项成功地运用现有知识和组织的壮举,它是令人钦佩的,虽然为着完全不同的理由我指的是杨振宁和李政道在哥伦比亚大学完成的试验,一项最具有创造性的完美试验,但是其结果太令人惊奇了,人们几乎忘了它的美妙这项试验.使我们重新想到物理世界中的某些最基本的东西直觉,公理……这些问题全然都挺立了其结果常叫做同等对立。要是两种文化之间有过认真的交流,这次试验的成功会成为剑桥大学每张餐桌上的议论中心但实际情形如何呢?我当时不在场,但我想问问这个问题

两种文化之间似乎没有会合之地,我不想浪费时间,说这是遗憾的事,实际情形比这更为严重,在思想和创造的本质上,我们放过了最难得的机会两门科目,两个学科,两种文化,或者我们说的两群出色的人物,相互的撞击应当提供创造的机会,在现在就面临这样的机会,思想发展史上,突破就是这样产生的。

但机会仿佛存在于真空之中,因为两种文化之间不能对话真是奇怪,20世纪的科学被吸收进20世纪的艺术的东西多么微乎其微人们偶尔发现诗人努力运用科学的词语,但给用错了曾经有个时候,“折射”一词老是神秘地出现于诗行,“极光”一词仿佛被作家幻想化,当作了一种特别宝贵的光线。

当然,那不是科学有益于艺术的途径,科学应当随着我们整个的思想体验,一道融进艺术之中,像其他词语一样,自然而然地运用。

事实上,科学家与与非科学家之间的分享在青年一代比在30年前更难以弥合30年前,两种文化之间早停止了对话,但至少在鸿沟两侧还能勉强保持一副冷淡的笑脸而今礼貌不讲了,相互只作鬼脸年轻的科学家不仅感到找到舒适的工作,冷眼旁观从事英文或历史学科的人能挣到自己工资的60%要算非

常走运了凡有才能的年轻科学家,都不像小说《幸运地吉姆》

中的主人公那样担心无用武之地,或感到自己干的工作滑稽可笑事实上,阿密斯和他的朋友们的某些抱怨,正是难以找到职业的艺术毕业生的不满。

这一切的出路只有一条:重新考虑我们的教育在这个国家,由于我在上文谈到的两个原因,情况比任何别的国家更为困难几乎谁都会同意这个说法:我们的学校教育太专门化了

我们给自己赋予了培养少数佼佼者的任务按比例来说,这具数字比任何国家的都少培养某一学科的专才最早的150年里,剑桥大学培养的专科是数学,后来是数学或古典文学,再后才有了自然科学,但历来都只允许作单项的选择很可能这个进程源远流长,不可扭转。我认为要让一个生长的文化发展,这是一个灾难性的进程,我甚至认为,如果我们要履行我们在世界上的实际任务,这几乎是致命的打击。

20世纪后半叶,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文学者和科学家之间彼此相轻,逐渐出现了一种较为明显的文化割裂,并引发了关于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一场争论。

这场思想论争的意义远远超出了文化自身,它的政治、经济乃至生态学内蕴在当今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格局中得以重新彰显。理性地审视“两种文化”之间的关系,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

科学与人文,都是知识系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未来需要的人才,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而不仅是某一学科的专才。将两者完全割裂开来的教育理念,不利于人才的全面发展,也势必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科技进步与创新。相互融合,携手并进,才是二者共同的发展之道。

同类推荐
  • 地域文化常识

    地域文化常识

    本书介绍中国各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常识,着重从历史叙述、种族血统、学术传承、方言、地方名俗等方面进行介绍,使读者了解到不同地域的自然差异和人文差异。
  • 梁启超讲国学

    梁启超讲国学

    《梁启超讲国学》有侧重、有针对性地选取了梁启超著述中的相关内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并辅以故事性的叙述方式,来做解读。这些内容包括史学、文学、儒学、佛学、法学和教育、修养、伦理等诸方面。我们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方式,是希望通过本书能让初接触的读者一看就入门,让有基础的读者一看就能见微知著,从而更上一层楼。
  • 弟子规新读

    弟子规新读

    《弟子规》分为五个部分,三字一句,两句一韵,具体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 国学全知道

    国学全知道

    “国学”是个宽泛的名词,但是不论你如何分类,都会把儒家与道家列为重点。我们的国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不输于任何一个民族。今天,随着国势的上升,我们自然要大力弘扬国学,向世界推介国学。成为文化大国才是真正的强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不能不了解国学。一个人如果对本民族的文化都知之甚少,语焉不详,那岂不汗颜?《国学全知道》这部书,内容极其广泛,伦理道德,礼仪民俗、经史子集,琴棋书画,无所不包,是一部提升国学修养、丰富知识储备的理想读本!
  • 宗教事务法规规章选编

    宗教事务法规规章选编

    本书收录《宗教事务条例》《宗教活动场所设立审批登记办法》等国务院及国家宗教事务局颁发的最新宗教方面的规定21个,对于规范宗教活动、管理宗教人员依法从事宗教活动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热门推荐
  • 生命需要绿色

    生命需要绿色

    绿色是生命的本色。生命需要绿色,地球需要绿色,让世界处处是绿色,已成了我们所向往的生活。地球是生命的摇篮,是我们人类的家园。我们的地球母亲只有穿着蓝白相间的衣服,才会美丽动人。可是,现在我们大家看到的却是南极上空的空洞,逐渐变黄变黑的江河湖海,一天又一天的灰蒙蒙的天空,堆积如山的垃圾,日渐频繁的沙尘暴……长此以往,我们的家还像家吗?我们人类还能生存吗?所有这些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了我们的天更蓝、水更清,我们每个人都要从我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大力宣传环保,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努力。
  • 文武宗师

    文武宗师

    当你回到过去,你会怎么做。默默无闻,还是甘于平庸?叶飞选择了执文练武,万世瞩目,一路刀山血海,踏歌前行
  • 神州明月传

    神州明月传

    神州明月传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年代:明中后期。地点:神州大地。人物众多事件:抗倭,钓鱼岛,西沙,东沙,南沙,台员岛属大明之地。日本侵华几百年前的野心。抗日援朝
  • 网游之龙翔三国

    网游之龙翔三国

    手持九龙,脚跨赤龙,身穿破阵,头戴赤龙冠!龙翔三国,创造一个不朽神话!
  • 勋鹿之那里繁华不似你

    勋鹿之那里繁华不似你

    鹿晗一直以为他的勋哥哥会一直宠他,结果总是这样,与你想象的相反,可是,突然觉得自己好好笑,从头到尾只是他的一颗棋子,那么心为什么那么痛,好在,他们在一起了,世界繁华,可是,那里繁华不似你。。。。
  • 三世魔緣

    三世魔緣

    “澈丹哥哥我们永远在一起吧”这只是小小的约定,就造成了后面一连串的事情“澈丹,我会为你报仇的”既然世人都阻止我们那么,我就灭了世人“陈沭貉,我们结束吧”“没关系我会找到你的”情话往往只是情话“你好我叫卢怡景,性别男爱好唔。。。你猜?”“有些事是连神都做不到的,你放弃吧”我千辛万苦变成你爱的样子,却还是无力左右你的未来“不要找我了”简短的一句就可以断绝我们的一切,那么这么多年的努力都算什么“我怀孕了”“真好,是他的吧,祝贺你”我陪了你这么久难道就抵不过他?“我爱的是连带爱我的那颗心一起转世的你”这也是我所期待的。。。。。。但是我还是不希望一切的开始,我希望就这么结束,但是有些事是神都做不到的,不是吗?
  • 自恋的春天

    自恋的春天

    自恋也就罢了,自恋能自恋到这份儿上也是没sei了~依照滕迅的原话——那叫‘将梦想照进现实’。不论自恋是她过分自信,亦或是保护自己的躯壳,她都用自己的努力拥有属于自己自恋的春天。快来加入我们的‘诱捕男神计划’自恋小分队,下一个收获幸福的就是你!其实,它不只是一部简单的校园青春文,只是因为,一切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 江湖之风暴

    江湖之风暴

    你有古武,我抢。你有异能,我杀。你会修真,我带人围攻。看龙组特种精英战将龙刺队长江锋如何逃过世界三大佣兵团的追杀,搅动国内风云,掀起黑道波澜,让佣兵界战火滔天,最终站在世界之巅,俯瞰苍茫大地。抢古武秘籍,杀异能高手,设计围攻修真者,一切尽在江湖之风暴。
  • 鬼神跟我说嗨喽

    鬼神跟我说嗨喽

    他是冷酷无情高高在上的冰山总裁她是天生阴阳眼懦弱自卑的小女子他们本不该有所交集,奈何冰山总裁竟化为萌系忠犬“顾冥雪,我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床上放浪床下端庄,卖萌撒娇样样在行打架斗殴事事精通,你还敢给我跑?”“哼~我带着你的球跑。”
  • 渡魂人

    渡魂人

    人性本善,不论你生前是善人,还是死后化作恶鬼,在我看来你们都应该是平等的,都有再次轮回的机会。我叫陆亭,是一个渡魂人,上天好德,赐我慈悲,普渡万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