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83300000004

第4章 秦汉司法制度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通过军事化的管理机制和严苛的法制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帝国。然而,由于统一后的秦朝仍然用战争时的统制模式治理天下,并且法制更为严酷,最终导致天下怨声四起。秦朝仅维持了15年就灭亡了。公元前206年,刘邦再次统一全国,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公元8年,外戚王莽夺权,改国号为新,但不久之后方行政机关同时也是司法机关。秦朝在全国实行郡县制。郡守、县令掌握本郡、县的司法审判权。郡有“决狱槽”,县有“丞”,都是专职司法官,协助郡守、县令受理争讼案件。

2.诉讼审判制度

首先,诉讼形式。秦朝的诉讼形式有两种,即公室告和非公室告。“公室”指国家,对于直接侵害国家利益和社会秩序的犯罪,由官吏代表国家提起的诉讼,就是“公室告”。对于公室告的案件,法官必须受理。“非公室告”是指涉及家庭内部关系的诉讼。秦朝沿用了什伍连坐制度,一人犯罪,如果邻里知情不告,则治罪连坐。可见邻里实际上承担相互之间的犯罪举报义务。

其次,调查、勘验。司法机关决即被绿林、赤眉起义军推翻。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一)秦朝的司法制度

1.司法体制

春秋战国时代,在司法体制上,各诸侯国之间不仅互不统辖,而且各自的内部设置也不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一套统一的地方司法体制。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体制。“德高三皇,功盖五帝”的始皇帝被赋予最高司法审判权。在秦朝的中央司法审判机关,皇帝作为最高审判官,享有对于一切案件的终审权。在中央,高级司法长官也称为“廷尉”。廷尉的职责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中央审级受理地方司法机关移送的疑难案件;二是负责审理皇帝交办的“诏狱”。在地方,实行行政、司法合一制。地定受理案件后,即开始调查事实、收集证据。一般将地方负责治安的官吏或什伍保甲组织的负责人向司法机关提供的关于案件的书面材料称为“爰书”。爰书中记录着案件相关人员的姓名、年龄、身份、籍贯、犯罪记录、前科处理等,还包括案发现场的现场勘验记录。为了破案和处理案件,在案件调查、勘验过程中可以实行“封守”,即查封、冻结被告的财产,看守被告的家人。

最后,审讯程序。案件经过起诉、调查、勘验阶段后进入审讯程序。秦朝称审讯为“讯狱”。审讯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口供,即现在所谓的口头证据或言词证据。成功的“讯狱”是通过审问获得可靠的口供。在法庭上,不提倡实行刑讯。但如果被告不提供口供,或者所提供的口供不实,则仍可进行拷问、刑讯。司法机关对案件进行判决,必须引用法律条款。秦律要求官吏熟悉法律,依照法律规定处理各类纠纷、案件。秦时还允许以判例(在秦时被称为“廷行事”)作为审案的依据。审讯后,由司法机关向当事人宣布判决,这一程序叫做“读鞫”。如果当事人不服,可以请求重新审判,这一程序叫做“乞鞫”。乞鞫者不限于本人,家人也可以代为乞鞫。

(二)汉朝的司法制度

汉承秦制,汉朝的司法制度以秦朝旧制为基础。同时,随着司法经验的积累、法律思想的变化,汉朝的司法制度又有了新的发展。春秋决狱、疑狱谳报与录囚、秋冬行刑等制度,都是汉朝时创立的,并对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发展影响深远。

1.司法机关体系

首先,在汉朝的中央司法机关中,皇帝仍然是国家的最高司法官。但是皇帝一般不直接参与案件的诉讼审理过程,具体司法事务一般由丞相、御史大夫、廷尉承办。西汉初年,丞相为三公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总揽朝政,同时掌握诛罚大权,位高权重。汉武帝登基以后,为了加强皇权、削弱相权,任命尚书“出纳王命”“敷奏万机”,从此丞相的职权逐渐由尚书取代。汉成帝时,又在尚书之下设“五曹”。其中,“三公曹”主要负责司法事务。到东汉时期,尚书台成了国家的中枢机关。在尚书台下,又设立了主要负责辞讼事务的“二千石曹”(后世刑部的前身)。御史大夫主要负责监察、弹劾官吏,并与专职司法官一起处理案件。廷尉是汉朝最高的专门司法机关,长官也称为廷尉。在廷尉之下,设有正、兼、左监和右监等官职。廷尉的司法职能主要是受理地方上报的疑难案件和上诉案件,以及负责审理皇帝交办的重要案件。对于一般案件,廷尉有权作出终审裁判;对于重大、疑难案件,则要先上报丞相(或尚书)、御史大夫等集体审议,再将审议结果上奏皇帝,由皇帝作出最后裁决。

其次,地方司法机关。在地方,司法机关与行政机关合一,地方行政长官同时也是各级地方的司法官。西汉初期,地方司法机关体制与行政体制一致,也分为郡、县两级。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每个监察区由皇帝钦派刺史一人负责监察地方。刺史可以审理所负责郡、县的冤案及上诉案件。东汉末年,监察区改为州,并成为地方常设性机关,原来的巡回官刺史,也相应改程称为“鞠狱”。司法官在审问开始时,要向被告宣告作伪证的法律责任。如果被告提供虚假证据,且没有在三日之内主动提出更改,则司法官将按照伪证的程度对其进行反坐。在询问的过程中,司法官一般首先诘问被告。如果司法官认为诘问的方式不能取得足以给被告定罪的证据,则可以对被告进行刑讯。刑讯是汉朝合法的审讯方式。审讯结束以后,司法官结合掌握的各种证据,对案件的事实部分进行总结,拟订判词。有趣的是,司法官在判决以前,要向当事人宣读判词,这一程序被称作“读鞠”。如果当事人对读鞠没有异议,司法官就可以进行判决;如果当事人对事实部分有异议或推翻原来的口供,则司法官允许当事人请求复审,这被称作“乞鞠”。但是乞鞠要在一定的期限内进行,判决宣告三个月后再提出乞鞠的,司法官将不予受理。

汉承秦制,又创制了以下司法制度,为州牧。从而正式形成了州、郡、县三级地方司法机关。对于一般案件,地方司法机关可以自行审判,作出裁决,重大案件则要逐级上报廷尉,直到由皇帝作出最终裁决。

2.诉讼审批制度

与秦朝相比,汉朝的诉讼审判制度更为完备,关于告劾、断狱、系囚等均有专门的法令。汉朝的起诉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告劾,即由当事人自己或被害人及其亲属向官府提起诉讼,类似于现在的自诉。另一种是由各级官府、监察机关主动察举违法犯罪行为,类似于现在的公诉。汉朝时确立了“亲亲得相首匿”的原则,即除了大逆、谋反等重罪外,亲属之间不负有举报的法律义务。在逮捕、羁押罪犯时,对贵族、官吏、老幼、废疾、孕妇实行特别优待,他们可以不戴刑具。与秦朝轻罪重刑的刑罚制度相比,汉朝的刑罚更为文明、人道。汉朝对被告进行审讯的过包括春秋决狱、疑狱谳报与录囚、秋冬行刑。

首先,春秋决狱又称经义决狱,是指西汉中期,在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正统思想之后,儒学大师董仲舒等人提倡以《春秋》大义作为司法裁判的指导思想,凡是法律没有规定的,司法官就依照儒家经义裁判案件;凡是法律条文与儒家经义相违背的,则儒家经义具有高于现行法律的效力。董仲舒系统地将儒家经义引入司法领域,《汉书·应邵传》记载:“胶东相董仲舒老病致仕,朝廷每有争议,数遣张汤,亲至陋巷,于是作《春秋决狱》二百三十二事,动以经对。”此外,《诗》《书》《礼》《易》等儒家经典也被援引为司法裁判的依据。

“春秋决狱也,必本其事而原其志,志邪者不待成,首恶者罪特重,本直者论其轻。”这是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精华》中提出的儒家化的定罪量刑的标准,可以看出,春秋决狱是从客观事实出发,推究行为人的主观善恶,如动机、目的、故意与过失等,在综合权衡客观方面与主观方面的基础上对行为人定罪量刑。春秋决狱并非单纯依据行为人的主观方面而对其定罪量刑,但是与法家偏重于把客观行为结果作为定罪量刑的标准相比,更注重对行为人主观方面的评价。这表现在凡是动机不良、目的邪恶的人,其行为不必产生预期结果,就可以给予惩治;犯罪行为的制造者、组织策划者要受到重罚;行为人处于善的动机,则尽管其行为导致了危害性结果的发生,也可以减轻处罚或免于处罚。例如,《太平御览》记载了董仲舒审判的一个案件:甲的父亲乙与丙发生口角而导致了殴斗,丙以配刀刺乙,甲为了保护父亲即以杖击丙,结果误伤了自己的父亲乙。在这个案件中,如果按照法家之法,由于甲的行为构成了殴父罪,则应对其判枭首(即将头割掉)之刑。董仲舒没有拘泥于成文法,而是依照春秋之义对该案件进行了评判:“臣愚以父子至亲也,闻其斗,莫不有怵怅之心,抉杖而救之,非所以欲诟父也。甲非律所谓殴父,不当坐。”即董仲舒根据案件发生的场景、甲的行为,推究出甲是要救助父亲,虽然发生了殴伤父亲的结果,但属于过失所致。综合分析主客观因素,董仲舒最后认为甲的行为不构成殴父之罪,不应该给予刑罚。

春秋决狱不仅推动了法律的儒家化,使得儒家的思想与法家已经创制完成的法律规则结合起来,并有所发展,从而奠定了中华法系儒法结合的基本样式,还修正了法家偏重于客观归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强调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推究行为人的主观方面,并据此来判究行为人是否有罪、罪重罪轻,试图矫正秦朝以来的严刑酷吏的司法风气。然而,春秋决狱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引经注律成为律学研究的主要内容,造成中国古代法律与道德的高度混同,失去了先秦以来法家注重客观的科学性;在司法实践中,春秋决狱导致司法官主观臆断,许多儒生出任司法官以后,片面强调行为人的主观方面而不结合行为人的客观事实;春秋决狱缺乏统一的标准,这为一些司法官徇私枉法提供了便利。对于同一性质的行为,在定罪量刑方面也存在极大的差异,往往同罪不同罚。

其次,疑狱谳报与录囚。在仁政、恤刑思想的指导下,汉朝创制了疑狱谳报与录囚制度。疑狱谳报,是指各地方官将疑难案件逐级上报,直至报送廷尉处理;廷尉也不能处理的案件,再上报皇帝,由皇帝召集大臣集体讨论,作出最后裁决。在汉朝初期,统治者就下令司法机关实行疑狱谳报制度。汉高祖刘邦曾经规定疑狱谳报的上报次序:县一级官员将不能决断的疑难案件报送二千石官;如果二千石官也不能决断,再上报廷尉;廷尉也决断不了的案件再奏请皇帝,由皇帝与丞相、御史大夫等集体讨论,并由皇帝作出最终裁决。录囚是指皇帝、刺史、郡守审录在押囚犯,监察下级机关的缉捕、审判行为是否合法、有无差错,以便平反冤案,及时审决案件的制度。录囚制度创设于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在公元前106年颁布诏令,要求各州刺史每年八月“巡行所部郡国,录囚徒”。东汉的最高统治者对录囚制度也极为重视,如光武帝就曾亲自参与录囚。

疑狱谳报是自下而上呈报疑难案件,录囚是上级司法监察机关对下级司法审判行为的监督,这两种制度都起到了宣扬统治者仁政、厚德,统一适用法律的作用,有利于封建君主加强对地方司法权的控制。从平民百姓的角度来看,这两种制度也确实有利于改善狱政、纠改错案、体恤民命。

最后,秋冬行刑。儒学大师董仲舒以阴阳学说论述春夏生养、秋冬肃杀的天道思想:“春气暖者,天之所以爱而生之;秋气清者,天之所以严而成之;夏气温者,天之所以乐而养之;冬气寒者,天之所以哀而藏之。”董仲舒认为,阴是刑气的象征,阳是德气的象征;阴开始于秋天,阳开始于春天。进而他指出,一年四季是阴阳变化的结果,统治者执行刑罚、施行德政都要与季节变化相适应,所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在春秋两个季节,统治者要顺应阳气生养万物的规律推行德政;在秋冬两个季节,统治者要顺应阴气肃杀万物的规律,决狱行刑,特别是死刑案件的审判必须在秋后执行,死刑的执行要在冬季。秋冬行刑理论把司法镇压与阴阳运行、四季变换相结合,借助天的权威性和现实生活中的感受加强司法的严肃性。

秋冬行刑有助于改变秦朝以来四时决狱刑罚的暴虐。这一理论对汉朝的司法制度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自汉武帝以后,重刑都在秋冬审决。东汉时则规定死刑只在十月间执行;除了极特殊的死刑案件外,一般案件在十月以外的时间执行死刑,都被视为是违背阴阳四时规律的。秋冬行刑理论还被汉朝以后的封建统治者所继承、发展,如明清时的秋审、朝审制度。

同类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 涉税违法典型案例剖析及防范对策

    涉税违法典型案例剖析及防范对策

    在本书中,我们广泛收集、整理了近年来曝光的涉税违法案件的查处情况,精心挑选出其中的160多个典型案例,对其一一进行分析解剖,研究其作案手段,总结其作案特点,深挖其发案规律,及时发现现行的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中存在的漏洞,并随之提出打击、防范和堵塞漏洞的措施。相信通过对本书的阅读,广大纳税人能够更好地认清法律的禁地,从而明智地避免踏入“雷区”。
  • 名律师的58个经典案例

    名律师的58个经典案例

    随着中国律师业的进一步发展,律师业的专业化水平正逐步发展和提高。我们提倡并鼓励建设专业化的律师事务所和培养高素质的律师,社会发展的需求使社会各层面诸如刑事、民事、行政、知识产权、建筑与房地产领域都需要相应的专业律师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
  •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 趣味案情解剖(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趣味案情解剖(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探案故事的模式由4部分构成:一是神秘的环境。二是严密的情节,包括介绍侦探、列出犯罪事实及犯罪线索、调查、宣布案件侦破、解释破案和结局。三是人物和人物间关系。主要有4类人物:①受害者;②罪犯;③侦探;④侦探的朋友,牵涉进罪案的好人。四是特定的故事背景。
热门推荐
  • 重生最强女主播

    重生最强女主播

    可可再看完某主播的赛事直播后直接开骂!这神马主播啊!这么的死扁国服选手捧高棒子!啊!!!还不如我来当主播!气死人啊!!!!肚子饿了……又要去买批方便面了……出门没多远,便看见前方有群不明物体飞奔过来……我死了,灵魂飞向天空,看着被飞奔过来的人群的人一脚一脚的在我尸体上践踏,还有前面那谁!第一主播“绯月”……当意识再次清醒……【本文纯属虚构】
  • 荒兽星界

    荒兽星界

    宅男林峰在房顶看星星,被流星砸中。穿越异界发现流星为世界种子,世界种子发芽演化成混沌世界,世界精灵洛洛,恭喜宿主,获得报复敌人,报复世界最大能力,宿主你可以活的世界毁灭,参加所以仇敌的葬礼。所以我要说敌人我都是斩草除根的,有的都是朋友啊!
  • 后羿奔月

    后羿奔月

    后羿奔月,来到广寒宫寻找嫦娥。但是,一去不返。他率领的登月舰船与飞控中心失联,音信全无。多年以后,一个绰号小悟空的男孩偶然发现死亡谷停留着一艘飞船,正是多年前失踪的登月舰船。小悟空揭开了被封印的飞船,舰长陈后羿不知去向,只有三个钻石灵魂。他们告诉小悟空,登月舰舰长陈后羿已经被打入十八层地狱。航天员在月球上遭遇了什么?登月舰船为什么会出现在妖精世界?舰长被谁打入十八层地狱?随队女医生哪里去了?三个航天员怎么成了钻石灵魂?事件扑朔迷离,行动一波三折。小悟空凭着坚强的意志、凭着对亲情的渴望、凭着找回爸妈念头,竟然一步步揭开了二七号登月舰船封印之谜。
  • 邪肆重生:璀璨星光不及我

    邪肆重生:璀璨星光不及我

    他本是A国最年轻杀手特工,却因机缘巧合下夺得死靴,后重生至少女云千慕的身体中,问少男成为少女发生的一系列搞笑事情?!那就是高跟鞋一穿一个摔,来姨妈不懂怎么止,某人表示,他这个狠辣无情没人性的杀手特工,第一次感到忒无力!!!
  • 红楼之林如海重生

    红楼之林如海重生

    一路看着女儿泪尽夭亡,直到贾家覆灭,林如海方得以解脱重生。保住老婆孩子,一家五口幸福美满。咦,为什么是五口?林如海重生,林妹妹还会悲剧么?
  • 修罗神帝

    修罗神帝

    神煌界,万千种族争霸天下,神通术法威震山河!少年陈阳,偶得八卦至宝,废天骄、灭仇敌,以修罗之身,证神帝之位!……喂喂喂,书友群在这里哦,小伙伴们速速进来:215172451
  • 变性女人

    变性女人

    马悦在无意之间购买了一本5000元的鸡血写成的血书,修炼后变成一个大美女的故事,本文无异能仙侠武侠,全文围绕家庭。新书:《变身麻辣教师》欢迎大家围观。
  • 青丝道

    青丝道

    故事述说某大学一师兄跳楼自杀后,校园里突然出现连串诡异事件——傀儡乞丐、婴儿死沟、古墓血衣轮番恐怖上阵,平凡少年柳君临与同学一起开始调查这些事件,却意外丢失了魂魄,为法术痴狂的同学薛正虎为其召魂时牵引出地狱使者无常厉鬼,知道此次事件乃全因寻找一上古宝剑——大光明剑,此剑封存在柳君临的身体里,人鬼神三界为了争夺此宝才引发了如此磅礴的恐怖袭击。
  • 统御诸神

    统御诸神

    简介:九荒大陆,一个诸神统御的世界,凡尘小子,披荆斩棘一步步走上成神之路……!修炼等级灵动、灵轮、灵湖、玄府、万象、神魄、融天、踏天、星空、神劫、周天正神、周天神使、周天神将、神王
  • 魔君至尊

    魔君至尊

    千百年以来,人类种族之间的斗争愈发残酷,诺亚、哈里兰本属于人类一脉,却摩擦不断最终分道扬镳。而兽灵与精灵这两个种族与人类的矛盾也是日益加重,居住在源大陆的四个种族之间彼此征伐,暗黑的时代即将到来。秦牧自大陆贫瘠之地崛起,在困境中突破自我,一步一步攀上强者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