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01600000004

第4章 中国织绣种类及特点(1)

(一)刺绣

刺绣,又称丝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工艺之一。据《尚书》记载,在四千年前流行的章服制度中,就有“衣画而裳绣”,在《诗经》中也有“素衣朱绣”的描绘。到了宋代,人们开始崇尚穿着刺绣的服装,这种风气已逐渐在民间广泛流行,这也促使了中国丝绣工艺的发展。刺绣发展至明代,已成为一种极具表现力的艺术品,先后产生了号称“四大名绣”的苏绣、粤绣、湘绣、蜀绣。其中苏州的苏绣最负盛名。

据考察,刺绣起源很早,在原始社会,人们用文身、文面来进行装饰。自从有了麻布、毛纺织品、丝织品,有了衣服,人们就开始在衣服上刺绣图腾等各式纹样。进入春秋战国时期,刺绣工艺渐趋成熟,这可从近百年来的大量出土文物中得到印证,这一时期的刺绣有经过夸张变形的龙、凤、虎等动物图案,有的则间以花草或几何图形,虎跃龙蟠,龙飞凤舞,刻画精妙,神情兼备;布局结构错落有致,穿插得体,用色丰富,对比和谐,画面极富韵律感。东周设官专司织绣,进入秦汉时期后,刺绣工艺已相当发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东汉王充在《论衡·程材篇》中所描述的:齐郡世刺绣,恒女无不能;襄邑俗织锦,钝妇无不巧。日见之,日为之,手狎也。齐郡临淄(今山东临淄)为汉王室设官服三所,织工数千人,每年耗资万万。在西汉武昭之世,不但帝王之家是“木土衣绮绣,狗马被缋 (毛织品)”,就连一般的富人也服 “五色绣衣,缛绣罗纨、素绨冰锦”,而且坐卧的席子也要“绣茵”,床上帐幔也是“黼绣帷幄”、“锦绨高张”,甚至死后殉葬的口袋也是“缯囊缇橐”。民间如此,朝庭贵族更不待言,他们的宫室以丝织藻绣装饰,以至“屋不呈材、墙不露形”,甚至“柱槛衣以绨锦”,其奢侈程度可见一般。汉代刺绣的空前繁荣,使刺绣的艺术处理又前进了一大步,在马王堆一号汉墓里的竹简“遗册”中记载着三种刺绣名称: “信期绣、乘云绣、长寿绣”。

到了汉末、六朝时期,中国佛教盛行,因而兴盛了绣制佛像之风。1965年在敦煌莫高窟发现了北魏的一佛两菩萨说法图刺绣残片一件,用几种彩色丝线绣出佛像、菩萨、供养人和相应的文字,供养人的长衫上绣有忍冬纹和卷草纹,意味着以佛教为代表的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相互交融贯通,并在刺绣中得到反映。说到这一时期的刺绣,不得不说三国时期吴王赵夫人的“三绝”——机绝、针绝、丝绝。据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记载:“吴王赵夫人,丞相赵达之妹。善书画,巧妙无双,能于指间以彩丝织为龙凤之锦,宫中号为‘机绝’。孙权尝叹,蜀魏未平,思得善画者图山川地形,夫人乃进所写江湖九州山岳之势。夫人又于方帛之上,绣作五岳列国地形,时人号为‘针绝’。又以胶续丝发作轻幔,号为‘丝绝’”。汉末、六朝刺绣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开始出现了人物形象,为以后的人物绣品开了先河,具有十分重要的艺术意义。

唐宋时期的刺绣已向着精致化的方向发展。这主要由它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在男耕女织的封建社会里,女孩子都要学习“女红”,都要掌握刺绣,正因如此,刺绣便成了那些深宅大院的小姐们消遣、养性和从事精神创造活动的唯一活动。“闺绣” 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明代屠隆在《考磐余事》中写道: “宋之闺绣画,山水人物楼台花鸟,针线细密,不露边缝,其用绒止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故眉目毕具,绒彩夺目,而丰神宛然,设色开染,较画更佳。女红之巧,十指春风,迥不可及”。由于参加刺绣对象的进一步扩大,作者的文化修养和物质条件不同,加上文人们开始参与,刺绣到了唐、宋期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某种程度上可以这么说,它由日用与观赏两者兼容并蓄,发展到日用与观赏分而治之,特别在观赏方面成就最大,由于文人们的积极参与,使书法和绘画艺术结合得更为紧密,形成了画师供稿、艺人绣制,画绣结合精品倍增的新趋势。宋朝时,由政府部门设置文绣院。上自天子下至百官,都穿绣衣,按照官阶等级,各式服装均有明文规定。

元朝于大都设有文绣局。元王朝建立后,知识分子或苟安为官或隐居庄园,于中国南方兴起了地主文化,纯欣赏性刺绣流派以仿绣书画为长,与民间刺绣工艺分离,与绘画艺术结合,平绣类针法处理技巧细腻化,并有创新和发展。彩线刺绣技法已十分成熟,在绣品中自成一体。

明代,全国城乡出现了众多的商品性生产的专业作坊,明代于北京设有刺绣作坊。因染织技术精练,发展多元化的色相彩度色丝,妇人多擅长女红,绣制家庭所需绣品,收藏和鉴赏精妙绣品成为上层社会风尚。民间顾绣脱离生活实用成为独立的欣赏工艺,上海露香园顾家发扬宋元绣画技法,以古今名人书画作品为底稿,运用各式材料入绣画,如蒲草、胎儿细发等。其构思讲究、用材精妙天成,绣工精美,吸收了西方浪漫主义突显透视的效果,风格得以闻名传世、名噪一时。 明代官府手工业的衰落,却促进了民间手工业的发展,从缺乏竞争力的官府院落手工艺品,到商业性作坊的专业化生产,加上唐宋期间文人、艺人对刺绣工艺品的巨大影响,刺绣技术和生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活力,达到了空前的繁荣,进入了中国传统刺绣的巅峰时期。出现了对后世影响非常大的几个艺术流派,如上海的顾绣、北京的京绣、开封的汴绣、山东的鲁绣等,以及后人誉为的“四大名绣”即苏绣、粤绣、湘绣和蜀绣。

清代织绣工艺仍分为官营刺绣和民营刺绣两种形式,官营集中在南京、苏州和杭州,称为江南三织造, 以最精良的技术生产帝王和官员的用品,因而产生出技术水平惊人的作品。城市中出现经营刺绣工艺品的行庄,许多画家参与刺绣画稿的设计工作,刺绣品类万千,日用品为刺绣主流,刺绣商品出口至日本、南洋及欧美等地。“钝妇无不巧,恒女无不能”,精致璀璨、各家百花争艳的风格,于全国各地形成地方特色的刺绣系统,如四大名绣: 苏绣(江苏) 、蜀绣(四川)、粤绣 (广东)、湘绣(湖南)。 清朝道光元年出版有史以来第一本刺绣专书《绣谱》,为丁佩所著。

从唐宋到明清,刺绣工艺的发展很具有代表性,无论是在色彩的搭配运用上,还是针法的多样性和组合运用上,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文人画师的加入,对仿画的刺绣技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竭力追求与书画原作惟妙惟肖的效果,从而极大地推进了针法的发展与创新。如对色线的处理上出现了把丝线劈成更细的丝缕,使线条的表现更为柔弱和逼真;如在针法上出现了乱针、钉线、圈金、掺针、滚针、接针绣等大量新型的针法,把被绣对象的纹理和结构提炼为一种专门的普适性技艺和针法;甚至采用补笔加绘等技法,使画面的主次结构和轻重表现更加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

(二)织锦

织锦是用染好颜色的彩色经纬线,经提花、织造工艺织出图案的一种织物。中国织锦起源久远,早在殷商时代,中国已有丝织物。周代丝织物中出现织锦,花纹五色灿烂,技艺臻于成熟。汉代设有织室、锦署,专门织造织锦,供宫廷享用。在织造工艺上由经锦改进为纬锦,并出现彩色经纬线由浅入深或由深入浅的退晕手法。北宋宫廷在汴京等地建立规模庞大的织造工场,生产各种绫锦。南京云锦与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广西的壮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

在古代丝织物中“锦”是代表最高技术水平的织物,而南京云锦则集历代织绵工艺艺术之大成,位于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元、明、清三朝均为皇家御用贡品,南京云锦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因其绚丽多姿,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至今已有1600余年历史。南京云锦是至善至臻的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珍品之一。吴梅村有一首诗就是用来描写南京云锦的:“江南好,机杼夺天工,孔雀妆花云锦烂,冰蚕吐凤雾绡空,新样小团龙。”南京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运用“色晕”层层推出主花,富丽典雅、质地坚实、花纹浑厚优美、色彩浓艳庄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由于用料考究,织工精细,图案色彩典雅富丽,宛如天上彩云般的瑰丽,故称“云锦”。

宋代丝绸最著名的品种就是宋锦,它的产地主要在苏州,故又称“苏州宋锦”。苏州宋锦是在唐代织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织锦到了宋代,尤其是宋高宗南渡以后,为了满足当时宫廷服饰和书画装帧的需要,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以至于后世谈到锦,必称宋。宋锦色泽华丽,图案精致,被赋予中国“锦绣之冠”。宋锦起源于宋代,发源地在中国的苏州,故又称之为“苏州宋锦”。宋锦历史悠久,可追溯至隋唐,它是在隋唐的织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宋高宗为了满足当时宫廷服饰及书画装裱大力推广宋锦,并专门在苏州设立了宋锦织造署。苏州是我国著名的丝绸古城,为锦绣之乡、绫罗之地。苏州宋锦,色泽华丽,图案精致,质地坚柔,它与南京云锦、四川蜀锦一起,被誉为我国的三大名锦。

同类推荐
  • 谎言与真相∶人类文明惊天骗局与悬疑全破译

    谎言与真相∶人类文明惊天骗局与悬疑全破译

    追述过去一两百年来的各种骗局,从军事、政治、科学、文学到灵异,无奇不有。骗局的英文为hoax,来自过去魔术师的咒文hocus pocus。有的骗局是犯罪行为,有的只是玩笑,有的可能是二者的混合体。
  • 神话传奇

    神话传奇

    神话由远古族群的人们集体创造并且流传下来,神话分为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本书选取了中国最著名,最为重要的神话呈现给读者。
  • 中华茶道(第四册)

    中华茶道(第四册)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别有情韵的一部分。通过茶道可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参禅悟道,最终使精神得到升华,人格得到陶冶。所以,只有通过茶道人才能体味茶的妙处,才能体会到以茶为载体的思想和美学境界。《中国茶文化》集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让读者领略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 鬼门关

    鬼门关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鬼门关》分为鬼门关地理概况;鬼门关称谓流变等六篇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名城胜地对联(下)

    名城胜地对联(下)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关于名城、胜地的对联,如“太白楼(歙县)”、“西湖桂斋(福州)”、“白居易墓(洛阳)”等等。
热门推荐
  • 星际疾驰

    星际疾驰

    听起来是奇闻,说起来是笑谈。世界毁灭,人类灭绝?弹指泼洒恨云烟,谁人可许明天。听起来不是那奇闻,说起来不是笑谈。问英雄蹉跎几何,叹红颜落落人间。莫把心儿还。
  • 雷锋叔叔的故事(注音版)

    雷锋叔叔的故事(注音版)

    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这本书是小学生注音版,为了更好的教导小朋友,他们可以自己阅读,可以让更多的同学乐于助人,从小学抓起。
  • 公共道德、知识与责任(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公共道德、知识与责任(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公共道德、知识与责任》是“人与环境知识”丛书之一。《公共道德、知识与责任》内容涉及公共道德、知识、责任与环境的各个侧面,文字浅显易懂,生动活泼。
  • 我的妻子是异界爱神

    我的妻子是异界爱神

    天降神秘少女,自称是异界爱神,为证明身份,给了罗斯一个小本子,上面写了异性的名字,就可以成为他的有缘人,恋人,妻子,罗斯洒然一笑写下了自己许多老婆的名字,有现实中的女神校花,有武侠中的侠女,有动漫中的女主,有游戏中的女孩,本来只是玩笑性质的,却发现这个册子真的实现了他的愿望。
  • 松木桥头小山丘

    松木桥头小山丘

    安小丘那时候说,“他永远都只是我的老师。”可是后来她又说,“他曾经是我的老师,将来的事谁也说不准。”命运给了她一次无痛感,还了她倾世温柔,当迷失,青春,绝望,期待同时发生时,她该如何抉择。她生命里那个比她成熟的男人到底会不会爱上一个小朋友,这个谜有人解开吗。
  • 凌天剑魂

    凌天剑魂

    如果说这世上只有一个剑道天才,那么他的名字一定叫做凌羽!任何阻拦在他面前的障碍,都会被他一剑扫平!
  • 绝世唐朝:寒柳子

    绝世唐朝:寒柳子

    寒柳遇到神师鬼谷子指导,成为一代圣尊。18般兵器样样精通。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当他穿梭时空来到了唐朝,会发生怎样的传奇?
  • 青鸟

    青鸟

    《中小学生必读丛书·教育部推荐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青鸟》是梅特林克的代表作,也是欧洲戏剧史上一部融神奇、梦幻、象征于一炉的杰作。《中小学生必读丛书·教育部推荐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青鸟》写一对兄妹迪迪和麦迪去寻找一只青鸟的故事。一路上他们经历了许多事情:夜宫的五道大门,恐怖的墓地之路,难以置信的青孩子的身世,以及幸福家园的见闻。而种种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兄妹俩明白幸福的真正含义。
  • 詹姆波特外传

    詹姆波特外传

    破斧酒吧外的街道里,有一群怪异的人,他们总是穿着长袍,带着尖尖的帽子,口中还念念有词,更可笑的是,这种奇怪的打扮,竟然普及到了十一岁的小孩!
  • 四人行必有我夫君

    四人行必有我夫君

    “我勒个擦,这是军训的地方?!”某老大说到“哎?怎么就我们仨?”某爱美的女士插嘴“嗯,看来是迷路了”冰山男欠揍的说了句“迷路了啊……迷路了?!”俩女大声叫道某老头似乎有些套路的带着仨傻签合约,三傻被逼做人体实验,搞得浑身上下都是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