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71500000022

第22章 企业不会必然死亡(1)

生存是第一要务

一个人再没本事也可以活60岁,但企业如果没能力,可能连6天也活不下去。如果一个企业的发展能够顺应自然法则和社会法则,其生命可以达到600岁,甚至更长时间。

——任正非

企业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管理学的发展史上流传着两种完全不同的说法。

美国商学院得出的结论是:企业存在的意义是最大化每股的中期收益。即便到现在,这个结论也被商业领域奉为圭臬,很多企业都将其作为导向。然而,在管理界被誉为预言家、哲学家的查尔斯·汉迪却有着不同的意见。他说:“我们必须吃饭才能活下去,这不是没有道理,但是如果我们活着就是为了吃饭,那就大错特错了。”也就是说,查尔斯·汉迪认为,创造利润的确是企业的重要任务,但不是最终目的,企业的最终目的是使自身发展得更平稳、活得更长久。

很显然,任正非在企业管理中所推崇的是查尔斯·汉迪的观念。在华为二十多年的经营发展历程中,任正非对“活下来是真正的出路”这一观点始终坚信不移。

只有生存才是最本质、最重要的目标,才是永恒不变的自然法则。因为优秀,所以死亡。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高科技企业以往的成功,往往是失败之母,在这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唯有惶者才能生存。

1987年,44岁的任正非和另外五个人凑了2万块钱,在南油新村的一栋破旧的居民楼里办起了公司,一个伟大的企业就这样诞生了。

华为刚刚成立,任正非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让公司生存下去。那时,一般的写字楼一个月要好几千块钱的租金。于是,他们就租了个居民楼,一个月的租金最多才三四百块。另外,华为虽然自称是技术公司,但它最开始做的其实是贸易生意,跟技术一点都不沾边。因为他们既没有明确的方向,也没有钱,只能先走一些赚钱的路子。

华为发展至今,已经成为这个行业的领跑者了。但即便已经站在了业界的最前端,生存的问题却依然是困扰着华为的一大难题。

在商业领域里,每天都有腐化的企业倒下去,当然也有新星脱颖而出,这就是现实的市场淘汰赛。而在飞速发展的电信行业内,这种竞争更为残酷。从目前来看,华为从这场战斗中暂时生存了下来。华为没有被如狮虎一般的竞争对手所消灭,但这并不意味着暂时成为了霸主的华为就没有了生存的危机。因为即使它没有战败给对手,最终也有可能毁在自己的手里。他曾经在一次讲话中谈到:

我们是世界上活得较好的公司之一,我们活得好是我们有本事吗?我认为不是,只是我们的每一个发展阶段、每一项策略都刚好和世界的潮流合拍罢了。

常言道,人们最难战胜的敌人其实是自己。对此,任正非深有同感。“活下去,不要死掉。”一个企业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清楚其所付出的全部努力都是为生存而奋斗时,它才会有所觉悟,即认识到它所面临的最大竞争其实就是同自己的竞争。所以,当华为把可持续发展的难题摆在面前时,它的竞争对手就不再是别人,而是自己。

此外,任正非还指出,找到活下去的理由和价值是华为活下去的根本所在。任正非看待这个问题,并不单单是从企业家的角度去考虑的,而是站在了更高的精神层面去审视的。所以,任正非提出,华为要想活下去,就必须为社会、为国家、为人类创造价值,这便是华为寻找的理由和价值。

其实道理很简单,即“先生存,后发展”。企业先活下来,然后才能创造利润。如果生存都保证不了的话,那么,就算企业有再远大的计划,也没有任何意义。

任正非坚信,华为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与其“以客户为主导,以市场为先导”的危机意识有着重大的相关。

技术自立是唯一出路

您想提高效益、待遇,只有把精力集中在一个有限的工作面上,不然就很难熟能生巧。您什么都想会,什么都想做,就意味着什么都不精通,任何一件事对您都是做初工。

——任正非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通信设备市场几乎被外来企业垄断了。面对这样的局面,中国人由于没有技术,干着急也束手无策。因为,中国的大门刚刚打开不久,经济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技术落后、实力不足就是国内企业的最大特征,所以,中国企业根本制造不出程控交换机。

此时,国内的企业也有意发展新技术,但国外企业对技术出口限制得非常严格。如此,中国只能不断地引进国外的高科技产品。当然,人们也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引入真正的技术。然而,在这个问题上,任正非却有着清醒的认识:

外国人到中国是为赚钱来的,他们不会把核心技术教给中国人,而指望我们引进、引进、再引进,企业始终也没能独立。以市场换技术,市场丢光了,却没有哪样技术被真正掌握的。而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其实就是技术。

任正非意识到,国内的市场几乎都被占领了,对于没有技术的中国企业根本就没有竞争力可言,那么,中国人就只能看着他们在自己的土地上淘金。作为一位爱国人士,这种局面正是任正非难以忍受的。

任正非是靠做代理起家的,但这仅仅是为了生存。从他的态度当中就能够感受到,他对这种贸易形式其实是深恶痛绝的。因为,正是这种方式使中国人逐渐失去了自己的市场。于是,在赚到第一桶金后,任正非便不安分了。他希望华为能够做出自己的产品,真正涵盖中国技术的产品。事实上,任正非最初就给华为制定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即“发展民族工业,立足于自主科研开发,紧跟世界先进技术,占领中国市场,开拓海外市场,与国外‘巨头’抗衡”。为此,任正非还曾慷慨陈词:

在战场上,军人的使命是捍卫国家主权的尊严;在市场上,企业家的使命则是捍卫企业的市场地位。而现代商战中,只有技术自立才是根本,没有自己的科研支撑体系,企业地位就是一句空话。

于是,为了民族工业的独立,为了在市场上立足,任正非决定走技术研发的道路,要打造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品牌。任正非的勇气不得不令人佩服,此间彰显出的亮剑精神正是中华大地的崛起所必备的,放在企业的层面上来看,它也同样重要。

再高端的技术也要依靠人的智慧来创造,任正非当然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任正非本人就是一位充满激情的中年创业者,而跟着他的也都是一群受过高等教育、满怀抱负的年轻人。而任正非用他的热情,点燃了这帮年轻人的热血和斗志。于是,一支充满激情的铁军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研究的热战中,每个人都积极地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创造性。

华为投入的第一款产品是一个24口的用户交换机——BH01。这一设备在市场上属于低端机,因而使用上也很受限制,只有一些小型的医院和矿山会采用。而且,当时市场上的同类产品很多,华为生产的BH01的不同之处,也仅是打上了自己的品牌而已。不过,为了创造品牌效应,华为在产品中注入了更优质的服务。BH01是华为销售的第一款自主品牌的产品,虽然没有技术上的创新,但也是华为在自主研发道路上迈出的突破性的一步。

华为出售的BH01售价低,而且服务过关,因而该产品一经上市便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然而,当华为接下了大笔的订单后,散件的货源却断了。也就是说,华为收了客户的钱,却交不出产品了。一旦客户上门追讨,华为必将面临破产的结局。为了化解这一次危机,任正非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即自己生产这些散件。

华为开始按照BH01的电路和软件,进行自主设计和开发,型号定为BH03。新产品同样是24口的,功能上与原来的BH01也并没有什么差别,只是机壳看上去更漂亮一些。但是,这一次涉及到技术的组件以及软件都是华为公司自己做的。

可以说,这一次是华为打响的技术攻坚的第一战,所有的工作人员也都投入了全部的精力。楼里只有吊扇,但在机器运作的高温环境下,华为人依然夜以继日地工作。他们累了、困了,就在地铺上睡一会儿,甚至直接趴在工作的桌子上休息,醒来后再接着干。南方夜里蚊子多,值班的员工为了免遭蚊子的荼毒,就用现成的塑料包装把自己从头套到脚包裹个严实,为了保证呼吸,还会在裹脸的塑料袋上戳几个洞。

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产品终于出来了。但是,他们又不得不面对另一个难题,即产品的测试。测试需要专门的设备,可这时的华为已经没有钱了。然而,研发这一关已经过了,任正非和他的同事们又岂会被这一问题难倒。没有设备,他们就自行进行检测。技术人员拿出了万用表和示波器,然后通过放大镜一个个地检查电路板的焊点。要知道,电路板上的焊点可是有成千上万个之多。而在对交换机的大话务量进行测试时,一般就把所有的人都叫来,每人同时拿起两部话机的话筒,进行性能的检测。

1991年12月,BH03交换机终于通过了全部的基本功能测试,通过了邮电部的验收,同时取得了正式的入网许可证。首批三台交换机顺利发货出厂,而此时的华为则惊险地挺过了一道难关。因为,公司之前收到的预付款已经全部用完,账上也没有什么资金了,如果这批货再不发出去的话,公司也会倒闭。

BH03交换机生产出来了,但任正非内心却充满了担忧。不过,用户的反馈结果最终让他放下心来——产品性能很稳定,也没有出现任何问题。于是,BH03交换机正式批量生产,同样在市场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BH03交换机研制成功,并在市场上投入使用,终于让任正非和华为人松了一口气。然而,此时国内的市场经济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继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经过三年的治理和整顿,南方的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然而,投资风的兴起和产业的急速扩张,迅速使经济出现了“发高烧”的现象。上千亿的房地产资金飞向南方几个飞速发展的地区,一场热炒狂潮突然向人们袭来。

这时,几乎所有的商人都跃跃欲试,但任正非并没有让这场“风暴”影响到自己。他没有为充满诱惑的利益所动,始终专注在自己技术的开发上。因为,任正非清楚地看到了电信行业竞争的残酷性。不发展的话,最终只能走向灭亡。任正非已经带领华为走上了这条路,他就没有想过要后退。因而,为了华为的生存和发展,任正非必须坚持。

处在民族通信工业生死存亡的关头,我们要竭尽全力,在公平竞争中自下而上地发展,绝不后退、低头,不被那些实力雄厚的公司打倒。

所以,当人们纷纷卷入经济飞增的狂潮中时,任正非思考的是:华为接下来做什么?毋庸置疑,当然是新产品的研发。任正非已经明确表示,技术发展不能停滞。可事实上,华为所缺少的正是技术力量。于是,任正非决定到人才的摇篮中去挖掘这股力量。他首先考虑的是华中理工大学(即现在的华中科技大学)和清华大学等高校,他诚邀这些大学的教授带老师和学生到华为来,说是参观、访问,但实际上就是为了寻求技术上的合作。

郭平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来到华为的,他当时是华中理工大学的研究生。当时,郭平刚毕业不久,留在学校任教。年轻有为的郭平,被任正非身上所展现出的激情和梦想所吸引。而任正非也看中了郭平,当即就把他给“敲定”了。他让郭平担任华为第二款自主产品研发的项目经理,即后来研制出的HJD48小型模拟空分式用户交换机,可带48个用户。

郭平到华为后,不仅带来了技术,还带来了新的技术力量。后来成为华为重臣的郑宝用,就是由郭平引荐进来的。郑宝用的本科和硕士都是在华中科技大学读的,跟郭平是同学,毕业后也留校任教。那时,郑宝用刚考上清华大学博士不久,了解了华为后,便决定留在这里。

郑宝用是一位技术天才,一开始在郭平的项目组里同他一起研发HJD48交换机,并担当了HJD48交换机的软、硬件开发主力。有了他的技术支持,HJD48小型模拟空分式用户交换机很快得以推出。而且,HJD48交换机真正实现了技术上的突破,它里面的一块板就可以带八个用户,而之前的两款产品一块板只能带四个用户,大大提高了产品的集成度。与之前的两款产品相比,在产品类型上和功能上并没有什么区别,但却减少了产品所占的空间体积。如此一来,设备的容量提升了,成本也就下降很多。而质优价廉的产品,自然会受到用户的欢迎。

HJD48交换机项目结束后,郑宝用的才华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并担任起华为的副总经理兼第一位总工,主要负责华为产品的战略规划和新产品研发。也就是说,由他来主攻技术这一块。这时,公司经过几代产品的研发取得了突破性的进步,进入了企业发展的新纪元。

不久之后,华为的产品大批投入市场,公司的产值突破亿元大关,利润也达千万,拥有员工的规模也超过了100人。华为正式从一家程控交换机代理商转变成设备供应商。此时,华为的每一个人都喜气洋洋,公司内部也是一派繁荣的景象。然而,任正非却在这时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即将先前获得的利润全部投入到新产品的开发中,即后来改变市场格局的C&C08交换机。

就当时的市场形势来看,国外的产品仍一如既往地抢占着市场份额,而国产的04机研发出来后也占领了部分市场,于是,任正非下定决心研制C&C08机。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华为不进则退,只有不断地突破技术难关,研制出更新、更好的产品,才能够在市场上站住脚。

为了激励员工,任正非召开了动员大会。会上,任正非站在5楼会议室的窗边,激动地说道:

这次研发如果失败了,我只有从楼上跳下去。

如此可见,任正非的决心有多么坚定。这个决定在当时看来,属于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了一个篮子里。所以,如果这次研发真的失败了的话,那么,也许今天世界上就没有华为了。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C&C08交换机于任正非、于华为,都是一个关键的命运转折点。

1992年,C&C08交换机正式投入研发。这次研制工作,除了郑宝用之外,又加入了一位技术奇才,即后来在华为叱咤风云的人物李一男。

同类推荐
  • 你是在做牛做马,还是做主管

    你是在做牛做马,还是做主管

    优秀的领导者可以把团队里的“庸才”变成干将,可以把各抒己见、众说纷纭的不同意见整合成统一的行动方略,让每个团队成员都心服口服地接受命令,坚决执行;优秀的团队领袖可以把各自为阵、自行其是的团队成员团结在一起,让大家相互协作,使大家拧成一股绳,释放出强大的团队战斗力。身为企业老板、领导者和管理者,一定要了解员工,一定要学会激励员工,一定要学会正确用人,让对的人做对的事。
  • 中层管理者的行动指南

    中层管理者的行动指南

    企业的中层管理者起着承上启下、上传下达的作用,他们需要具有执行力,需要具有管理能力和领导力。中层管理者需要理解、领会高层管理者的经营战略,将其在自己的团队中贯彻执行。本书针对中层管理者的职位特点和要求,从认识中层管理者角色、自控、执行、管理、解决问题、沟通、合作、创新、超越等10个方面阐述了中层管理者应该具备的岗位能力,以及怎样锻炼出这些能力。
  • 现场改善运营战略

    现场改善运营战略

    本书主要介绍制造过程中现场管理与改善的方法,包括5S活动如何开展、提案活动、小组活动、主题活动等管理技法的学习。
  • 品牌七宗最

    品牌七宗最

    本书围绕目前中小企业塑造品牌时出现的虚假宣传、广告没有效果、品牌核心价值不清楚、品牌定位模糊以及品牌如何管理、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如何提升等问题展开,讲述了企业在做品牌时应该重点考虑的七个要素。本书理论和案例相结合,从案例中探讨如何做品牌,用案例来佐证理论,以帮助本土企业减少塑造品牌的误区,为品牌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工具。
  • 主管易犯的88个错误

    主管易犯的88个错误

    本书针对“主管学”而作,从主管自身角色定位、上下级关系、有效管理员工、激励、沟通、团队组建管理以及办公室政治等角度入手,集结了主管在工作中最容易犯的88个错误,为主管“扫”出身边的一个又一个“雷区”,并提供了越过雷区的有效方法。
热门推荐
  • 综漫之王的物语

    综漫之王的物语

    我祈求光明但迎来的却是黑暗我渴望救赎但但只有被迫的堕落孤独一人再说上行走淡漠世人无所谓未来以及自己的生命可笑的世界虚伪的光明肮脏的黑暗————直到无意中救下的那个...萝莉..
  • 被人颠覆的世界

    被人颠覆的世界

    你相信吗,这个世界上,土里会生长出狰狞的獠牙,人类可以徒手击飞一辆飞驰中的卡车…你相信吗,这个世界上,有和狼一样的怪人,和人一样的怪狗…也许,千万年前,真的有人能翔于云端,潜入深海,呼风唤雨,召来陨星闪电,让那地也颤抖,云也避开…
  • 平行界风暴

    平行界风暴

    一款《平行界》,让木易走上了华丽丽的风骚之路。Ps:新人新作,有不足漏洞请多多指正
  • 玄光变

    玄光变

    少年林辰混吃混喝等死,身无修真资本却幻想修得仙身,在以光彩颜色为斗气强弱表现的世界里,寻找漏洞拼命活下去,竟阴差阳错步步走向巅峰。是家族的支持还是因为自己过于失败而产生的动力?武破苍穹,一手遮天,意念定乾坤,请看《玄光变》。
  • Boss妻的复仇日记
  • 墨霄阁

    墨霄阁

    风声水起,来自异世的墨轩被人看扁,本为墨家三少主,却沦为奴仆,哪知一次奇遇,在族比中大展身手,少年炽热的血慢慢燃烧起来,降灵兽,渡仓海,一步步踏上大陆的巅峰!
  • 莫兰德之王

    莫兰德之王

    《曜之歌》末尾:“就算是群星璀璨的年代,也只有一颗月亮悬挂在众人头顶。”
  • 太初录

    太初录

    茫茫世界,终生芸芸,这一生,注定对坎坷,这一世,注定多磨难,且看冲破这命运的枷锁,闯出一番天地
  • 妖世王者姬

    妖世王者姬

    一个孤儿,一只狐妖,一份承诺,一次奋斗,一场逆袭;夺取王者,生为王姬……承诺的兑现,奋斗的结果,换来胜利的曙光……
  • 天座之战

    天座之战

    战场小兵携带异能归来,别的异能大师混的风声水起,他却过得提心吊胆,彷徨不可终日,这是为何……?什么?地球,火星,轮回,大世界……?我的使命?阿西巴!这不是真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