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71400000011

第11章 危机和萧条产生的可能性因素(5)

制造品消费的平均增长率非常高。1871-1875年,德国制造业所用的棉花量为2.84千克/人,1891-1895年达到了4.95千克/人,20年间增长了74.3%。

《美国统计摘要》显示,美国1875-1895年的20年里,其制造业所用的棉花量更大,从人均11.9磅上升至22.75磅,增长了91.1%。1875年到1895年,生铁的消费总体正常,世界生铁产量从13,675,000吨上升至28,871,000吨,增长了111.12%。在全部国家的主要产品中,增长最显著的是美国的粗钢生产。从1875年到1895年这20年里,其产量从389,799吨增长至6,114,834吨,增长率为1468.71%。

同样,韦尔斯忽视了不同商品生产的不均衡现象,该现象总是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出现。他也没有意识到品味和时尚在该时期的频繁变化。他曾提出,在过去十年的萧条时期,深受人们青睐的商品大肆泛滥。商品生产的不均衡对这一点给出了解释。应该承认,受萧条影响最严重的国家里,机器设备的应用最广泛,这是制造品的增长率高于农产品的结果。也许该时期内全部有用的商品量都有所增长,但其增长幅度不同,这也是萧条的主要特点。直到生产重新调整,并在新的经济环境下获得均衡,萧条才会消失。

根据韦尔斯的观点,如果因资本流失或浪费而造成的资本不足是萧条产生的原因,那么资本的收益率应该更高,而事实上却很低。这种情况不难解释。资本的利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维持现有的正常贸易量以及当前提供消费的生产,另一种是开辟或促进新业务或建设的发展。第二种经常创造对资本更活跃的需求。但在萧条时期,这种需求会大幅减少,甚至完全消失。这样一来,大量资本闲置,象征资本的货币积聚在银行,资本的收益率就会降低。

法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里罗伊支持总体生产过剩的部分理论。他将危机分成两类,一类是商业或金融危机,另一类是一般经济危机。

他在《论政治经济学》(Treatise·nP·liticalEc·n·my)一书中说道:

“危机是经济运转机制的暂时紊乱。它是这样产生的:由于多种原因,重要类别的产品市场突然受到极大限制,进而阻碍了全部产品的销售。”

“危机同样频繁发生于流通领域,但不经常发生在信用体系中。但危机主要植根于生产和消费领域,它产生于实际生产和消费的不均衡。”

“经济危机分为两种,一种发生在多个领域,另一种则十分突出……

1.商业危机和金融危机,多发生在萧条和经济困境时期。在此之前,经济活动处于兴奋状态,生产者充满了幻想,人们大肆滥用信贷。

2.人们很少研究第二种危机即一般的经济危机。它发生于巨大的变更之中,通常是生产带来的巨大进步。这种危机在信贷良好、公众信心十足的情况下也会恶化。它发生的程度最深、持续时间最长。”

在对这两种危机进行的深入描述中,他提到:

“前者每十年就会发生一次,持续时间很短。后者发生的周期很长,但很少有规律可循,而且持续的时间更长。”

他肯定一般的经济危机源于“生产领域突然发生的巨大进步”,尽管他承认一个普遍原则——“如果我们目光长远,整个人类就会避免发生生产过剩这个普遍且绝对的现象。人类拥有事关生存以及供其享乐的大量商品。只有当人类喜欢两手空空胜于增加新的消费时,这种普遍的生产过剩才会发生。”

当“生产领域突然发生的巨大进步”引发一般经济危机时,“就有必要适应这种突然进步,这需要时间和巨大的努力。这就像产妇临盆,或是适应新的水土……我们最好留意调整生产的所有条件。”

本文引用了大量保罗·里罗伊著作中的文字,因为他明确说明了时间的重要性——它能够引导消费者充分意识到新商品的价值,也能促进消费者改变习惯和品味进而避免产品的积累。有时,关键商品和深受人们青睐的商品的分配似乎存在一种严重的惰性,甚至让人觉得生产过剩能起到积极作用这一观点不无道理。这种观点可以总结为,比起消费创新,人类在生产创新方面准备得更充分。生产上的进步源于更加积极的发展,而消费的增长必须来自大量消费者缓慢地进行改变。不同国家采用新增产品的缓慢程度有很大差异,尽管新增产品的影响遍及各地。然而,产品增加并不构成普遍的生产过剩。它只是描述出各生产部门之间暂时无法做出调整。消费品不足一向都会引人关注。如果认为普遍的生产过剩可能发生,就等于承认人类创造的东西比使用的东西还要多,承认人类喜欢劳苦的工作胜于享受。这样的结论违背了我们的全部经验。

在反映生产过剩的统计数据中,存在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不仅对于全人类来说,甚至对最发达的国家而言,很多人经常急切渴望得到那些所谓的大肆泛滥的商品,他们为无法得到这些商品饱受煎熬。他们能够并愿意努力生产其他商品,卖给那些持有他们渴望得到的商品的人。要承认,在作出改变上,我们的习惯和迟钝使各部门生产和消费的相互协调变得更加困难,这个问题无法得到彻底解决。然而,这种习惯和迟钝无法解释生产和消费协调困境的一般特点,即使没有习惯的影响,该特点也一直存在,而且在我们想到用生产过剩来解释这一特点之前它就会引发巨大的经济压力。

生产过剩理论的一些支持者经过考虑后认为,如果不均衡是萧条的原因,一些商品的价格就应该下降,而其他商品价格则应上升。对于这一疑问,我们完全可以说,在萧条时期,由于经济活动减少,生产设备的增多增加了商品的供给量,因此全部商品的价格都会下跌。最终,一个普遍承认的事实证明了不均衡这一理论:不同商品价格的下跌程度有很大差异,正如萧条发生前不同商品价格上升的程度也有所不同。

有人认为近来的萧条更加严重,它与以往有很大不同。对于这一点,也有人认为,近来的危机不像以往那样严重,而萧条则更加显著。然而,经济最活跃的时期与经济停滞时期的差别并不那么明显。萧条的持续时间总是更长一些,经济复苏的速度比以往更慢。然而,从萧条的根本特点来看,近期的萧条与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之前几年里的景况完全相同。很多作者认为,苏伊士运河的开通与生产分配的发展发生在同一时期。如果在信贷增加、发展加速的情况下,破坏性力量会增强,恢复的力量也会增强。

早期经济紊乱发生时,萧条的严重程度以及萧条发生前的惊人发展与苏伊士运河开通后的情况同样显著。瑞典作家贝尔格福克教授(P.E.Bergfalk)经过精心准备,在其1859年乌普萨拉(Upsala,瑞典东南部城市)发表的作品中,给出了大量具体内容,指出了1848-1857年存在的不寻常情况。他给出如下导致1857年危机的因素,并认为它们彼此相互作用。

1.轮船公司、铁路和电报公司使现代通讯系统迅速扩张。

2.1849年英国航海条例被废除,由此给其他国家带来了直接或间接的变化。同时,某些进出口禁令和限制也被取消。

3.各工业部门大规模发展和扩张的强大趋势。

4.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发现了丰富的金矿。

5.德国和英国法律中最后的封建残余被废除。

6.1848年的政治运动使欧洲的资本转移到了美国,国家贷款给工业企业。

7.东欧发生了战争,有其自身原因,也与西欧的谷物歉收有关。战争引发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与每次战争都密不可分。同时,战争促进了西欧与地中海东部地区的商业往来。

8.位于多瑙河入海口的国家摆脱了俄国的统治。

这些变化无疑可以与1873年前更为显著的工业发展相提并论。

19世纪主要是世界崛起并不断向前发展的时代,发展的力量一直在起作用。然而遗憾的是,这种发展使上世纪千疮百孔,不幸接连发生。仔细想想,就会知道它们与发展带来的利益密不可分。

心理倾向;人类的精神和道德本质

在对一般经济规律进行了全面研究之后,应该承认,很多危机现象仍只须用人类的天性解释。我们不能根据任何既定规律将人类的天性分类,这种天性似乎变幻不定。比如,人类总喜欢群体活动,心情能够在希望和失望、信任与怀疑之间变换,行动的活跃程度也忽高忽低。

鉴于人类天性的影响,一些人给出了大量解释来说明危机是因人类的心理和道德本质产生的。从某种关键意义上来讲,这种观点适用于人类的任何活动。政治或经济环境只因人性某些强大的倾向产生巨大的改变。然而,为了进一步调查,我们应该分析心理和道德力量产生影响的特定领域,并设法给出明确具体的架构,承认它们的必然影响。

人类的最大特点就是喜欢索取,它会产生很多影响。我们会发现,人类获取巨大的益处和发展、以及从事工商业活动的所有阶段都源于这一特点。由于人类喜欢积累,人类活动的抵抗力最弱,就像客观世界的任何力量一样。换句话说,人们总希望用最简单、最快捷的方法获得财富。一旦利用投机获得的财物积累比通常使用的单调方法得到的财物还要庞大或迅速时,他很可能成为投机者。我们总是会持有事实上并不需要的事业进取心;会放弃生产工作成为经纪人或承办人。这样一来,就会发生商业过热或管理不当,以及信贷的滥用。如果这种趋势扩大,金融业就会崩溃。其他众所周知的特点包括娱乐和炫耀,以及由此产生的大肆挥霍。这些都会滋生浪费。另一个特点是,渴望投入最少的人力去工作,并获得最大的利益。这一特点会激发生产和商业交易方式的创新和改进。尽管它很有帮助,但却易引发地区性或暂时性的紊乱,有时还会导致工业萧条。

该理论的支持者希望人们注意这样一个事实:投资者时刻准备着在经济活跃期投资,在停滞时期撤资。尽管要承认,个人的心情变化与提高经济活跃性、加剧经济停滞密切相关,但这种心情不过是经济活动变化的部分原因。经济活跃的每段时期都源于获得收益的大量机遇。此时,人们发现了矿产,开发能够获利的新领域,修建具有前景的运输线路,同时消费需求的增长促进了新的建设。投资带来了大量回报。当这一切彻底耗尽,经济活动最初获得的巨额利润也消失时,一切便会朝相反方向发展。利润变得微薄,我们不知道结果会怎样。人们总是在某一时期投资、在另一时期撤资,这并不能说明人的心情变幻不定。人们只是依照普通的行为准则行事。在可以获得大量利润时进行投资与需要大量特殊的交易或行业人才的情况不同。后者使不计其数的人从事该交易或行业。在这两种情况下,一般的供给都会规律支配人们的行为。

军事装备和酒类交易

本章已经谈到很多关于军事装备会带来负担,以及酗酒产生巨大开销的问题。它们也是工商业紊乱的原因。尽管它们自身有缺陷,但应该记住,我们要处理的是当前问题。这两种支出方式已经存在了几百年。既定环境已适应了这种方式,只有军事或酗酒的支出浪费过多时,它们才是引发萧条的原因。

回顾危机和萧条原因之后,考虑与它们有关的一些事实情况会很有好处。

危机因出乎人们的意料而加重

危机之所以会产生严重影响,是因为它总是出人意料。尽管人们很早便意识到资本或财富会减少,但危机却不曾发生。如波纳梅·普莱斯(B·namyPrice)所说:

“危机不仅代表贫穷。如果财富减少的同时,人们明智地减少投机,即使形式很合理,财产也会缩水,然而,危机特有的紊乱却不会发生。”

他还提到:

“危机不仅包括财物的大量流失。英国的歉收造成了三千万的损失,这意味着你必须购买六千万的资本。但它没有引发金融风暴。战争也是如此。没有什么像战争那样具有毁灭性。我们再举个英国棉花饥荒的例子。那次损失惨重。穷人失去了工资,大量资本运作的收益为零。”

这些灾难都是可以预见的。作用过度与无视后果在同一时期内先后发生。制造商或商人在经济活跃期内盲目地相信当时的经济活动一切正常,并认为一切还会继续。正是这种盲目的信心迫使他们收紧贷款,增加生产和储备。在《麦克白》中,赫卡特对女巫说:“你们都知道,自信是人类最大的仇敌。”

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为什么危机不会发生在战争和饥荒时期。人们可以预计到结果,并有所准备。当然,战争还会伴有其他因素。情况的危急以及爱国精神会促进工业的发展。

浪费和紊乱的后果不会立即出现

由于战争造成的浪费,或是目光短浅的企业经营,财富会大量流失。同时,人们都储备资本以备未来的消费,这样便会产生紊乱。财富的流失和经济紊乱对危机和萧条的影响在一段时期之后才会显现。在这段时期内,人们花掉了全部现有存款,从外国的贷款即海外资本流入得到的支持也已达到极限,撤出投资或其他方法已经用尽了。经济因战争而筋疲力竭之后,有一段时期,供给会大量增加,但又因庞大的需求而产生短缺。这样,在战争时期或经营活动增加时,以及在那之后的一段时期里,经济格外活跃,就业情况总体良好,物价持续高涨,投机比比皆是。这些现象掩盖了事实真相。与此类似的情况发生在火灾或洪涝灾害给大量财产带来损失之后,此时的活动让人误以为,这段灾难之后的恢复期就是繁荣时期的一种表现。以上两种情况的后续效应就像是一个挥霍者的遭遇。他大肆消费,倾其所有,尽情地享受,但不久便意识到了现实情况——自己所有的资金来源都不复存在了。

同类推荐
  • 财政与金融论衡

    财政与金融论衡

    本书作者根据多年从事“财政与金融”、“财政学”、“货币银行学”等课程的教学、科研和一线实际工作的一些感受和认识,提出了一些粗浅的见解和建议,敬请广大读者和同行批评指正。
  • 见证辉煌

    见证辉煌

    本书收集了对多位在浙工作多年的外籍人士的访谈录,从一个独特的角度为浙江省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发展历程提供了生动的第一手资料。
  • 胡雪岩商道

    胡雪岩商道

    《胡雪岩商道》从心性、借势、用人、协作、冒险、胆识、处世等多角度,对胡雪岩成事之道的智慧做了详尽的总结和剖析。他的为人处世,他的奋斗,他对做事业的独特见解,可以成为我们的一盏指路明灯。
  • 中国经济研究报告:2006~2007

    中国经济研究报告:2006~2007

    这些研究报告都选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主办的不定期内部刊物《中国经济研究报告》。该刊于2005年问世,迄今已经出版了近80期。该刊主要刊登我院学者完成的有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报告(含调查报告、考察报告等),不定期发行。为了扩大这些研究报告的社会影响,我们每年都从该刊上选编一些研究报告编辑成册,公开出版。
  • 中国保单持有人利益保护制度研究

    中国保单持有人利益保护制度研究

    商业保险经营的负债性、长期性以及社会影响的广泛性, 决定了作为债权主体以及保险产品需求者的保单持有人与保险公司经营具有内在的利益关系。保护保单持有人利益既是国际 保险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保险监管的根本目的,是各国政府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在任何一个国家保险业的发展历程中,保单持有人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然而从我国保险市场的现实情况来看,侵害保单持有人利益的现象却时有发生。
热门推荐
  • 滴水藏海:做事向前看,做人向后看

    滴水藏海:做事向前看,做人向后看

    做事向前看,强调的是一份坚守的理想和执着的决心;做人向后看,则提醒我们一定要常怀谦卑之念,夯实诸事基础,从而使理想更加接近现实。向前看是动力,向后看是保障。如果说失败曾经伤害过我们,又何尝不是因为我们没有学会适时地向前向后转转头?追梦的路上,如果不能得到什么,就一定应该学到什么!本书告诉你如何掌握成功的人生!
  • 贾雨村:奸雄之死

    贾雨村:奸雄之死

    这部作品写出了贾雨村这一奸雄人物的心路历程,重点记叙了贾雨村从孤儿到塾师,进而钻入官场,并步步高升至丞相,最终覆亡的故事。本书以红楼人物为人物,以红楼中故事为背景,以乱写乱,以假写假,腹黑冷峻动人。
  • 我的极品美女校花老婆

    我的极品美女校花老婆

    【2016新书!热血来袭!暧昧升级!巅峰推荐!】【求收藏,收藏过万,日常万更!】兵王回归,多了一个冷艳校花霸道妻,更多了两个和娇妻长相完全一致的双胞胎小姨!“老婆,我要……”“滚,我是你小姨!”且看佣兵之王携黄道十二宫一统地下世界,闯入新世界,开启左拥右抱之旅!“美女是我的,财富是我的,权利也是我的,我是褚(chu)俊霆,新世界的王!”
  • 淘气皇后慢点跑

    淘气皇后慢点跑

    她,是E时代的死神级杀手,意外穿越到一个历史上没有的时代,而他,是一代皇帝,他和她之间的爱恋,在遭遇重重伤害后,她,踏上了复仇之路。他说:”妍儿,我愿意江山为聘娶你,你嫁我可好。。。。。。。。。。。。。。
  • 斜雨乱风

    斜雨乱风

    白玉碎,夜生寒,当日画舫流连看。平白地,影子离乱,辞根秋蓬散。上高楼,凭栏杆,少小问道入深山。石头城消,戏子长叹,唱罢登场,回头算。道人下棋,琉璃尘染,塞上人画千秋,不见幽底诸般。嫁衣裳新似旧,红袈裟破又补。都说红颜薄命,晓月挂枝头,孔雀朝东南……
  • 陪孩子长大: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

    陪孩子长大: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

    通过对本书的阅读,家长能够了解孩子身心成长的过程,获得为人父母的知识,用科学的教育理念、健康的教育心理、良好的生活方式、温馨舒适的家庭环境、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为孩子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 豪门情妇:虐爱至死
  • 天竞择

    天竞择

    世变,其来无始,其去无终。一场大雾袭击了稳定扩张的人类世界,掀开了全球生物的狂欢,这是一场全球生物的盛宴,也是全人类的......灾厄。天道竞择,适者方存。
  • 将游戏修正版

    将游戏修正版

    一次危险的探险,一个诡异的星球,一座恐怖的城市,一场惊悚的病毒袭击。恐怖,危机,丧尸,异形,在一颗名为“新生”的类地行星上,怪兽横行,然而所有的一切都来自于一个不为人知的惊天阴谋。未来,地球的能源危机爆发,科学家在太阳系以外的地方发现了资源丰富的类地行星,并且派了队员前去考察,然而这次探险和这颗星球并没有想象中的简单。探险队无意间与组织失去联系,在与组织汇合的过程中,在恐怖与危机无处不在的时候,他们将全力逃离“新生”……
  • 台州有意思

    台州有意思

    台州是个怎样的城市?这里的每个小地域都拥有不一样的城市表情,彼此之间略微差异的水土养出了个性十分不同的台州人。台州人的N种生活表情都那么有意思!不信?来翻翻这本书,保准能让你乐个开怀,还能让你更了解台州,这个南国大地上与众不同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