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58100000001

第1章 代 序(1)

他知道永琰桀骜不驯,调教是否得当,攸关国运兴衰。他在严谨的观察、审慎的斟酌之下,指派王尔烈为师,是对其人品、道德、学术的高度肯定!

谢:王尔烈是辽阳才子,经过将近四十年的苦读,在四十四岁那年于“殿试”中成为二甲一名的“传胪”,从此踏上仕途。他的前半生就是一个“苦”字,苦学向上,按部就班,不攀附权贵,不走捷径,全凭真本事。这应是乾隆帝看中他的关键!

王:科举是专制时代取才的主要渠道,也是对士子才智、思想的一大禁锢。小说中提到:清康熙年间,一位102岁的贡生参加乡试,入考场时,他的曾孙提灯作为前导,灯笼上写着“百岁观光”的字样,实在荒谬之至。但是,科举仍有其可取之处:只要埋首书卷,便有出头的机会。王尔烈出身豆腐之家,小说中写到乾隆帝传说中的生父陈说也是豆腐之家,他们都经由科举之路,成了布衣卿相。

王尔烈始终秉持“本事吃粮”、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价值观。天底下没有侥幸、没有一步登天的途径;唯有奋发向上,才有机会,这便是王尔烈的写照。

君子之风,直道而行

谢:王尔烈的正直、清廉形象,成为他的人格标志。他与纪晓岚、刘墉同朝为官,彼此有密切的互动;他对和珅保持“敬而远之”、“不相为谋”的态度,有几次以言词挖苦和珅,表现出他的鄙夷,这种是非分明的个性,其实是不利于仕途的。

王:王尔烈的人格特质,非常吻合儒家思想对于“君子”的要求,尤其是人伦中的君臣关系,他是谨守不违,对乾隆帝奏事讲话或劝谏,都极婉转,拿捏分寸;其次,王尔烈对仪礼十分坚持,绝不含糊。面对傲慢、胡闹,甚至口出恶言的皇子永琰,他不卑不亢不惧地捍卫师道的尊严,不因皇子是未来的接班人而讨好、纵容。他只想灌输永琰正确的思想观念,以后将当明君,他不想求官,刻意逢迎永琰,作为未来晋身之阶。这是正人君子之所为也。

另一种君子之风是直道而行。和珅权倾一时,王尔烈却不与他唱和,实属不易!

谢:王尔烈参加殿试之前,在“雍和园”巧遇了微服练剑的乾隆帝,一席谈话,乾隆对他大为欣赏,基于爱才心理,乃冒王尔烈之名参加殿试,谁知竟弄巧成拙,让原本登上一甲一名状元的王尔烈变成二甲一名的传胪。这段插曲,突显了乾隆识人用人的一套手腕!

王:从小说的手法来看,是写得很传神,但是,文献记载,那一年的殿试状元另有其人,乾隆冒名参加殿试,纯是一段穿凿附会的美谈而已。作者在处理传主的态度上,是将野史、正史兼容并蓄,引述这一段美谈,是为了突显乾隆的器重与恩宠。

传授帝王之学

谢:自古至今,帝师必然博学,但因置身权力中心,常免不了涉入政争,流于激情。一国之师的王尔烈,却谨守正直、超然的立场,不结党营私、不涉足权力核心。

王尔烈教导永琰《帝王圣鉴》等帝王之学,将历史上重要的治国理念倾囊相授,他多举《韩非子》《资治通鉴》《说苑》等书,阐述为政之道,可谓用心良苦。

王:他必须引用诸多治国、执法、用人的例子来开导永琰,他既像指南针,又像矫正器,他要扮演点石成金的角色。帝师难为,教导有成,是皇子睿智;无功,罪在帝师。

谢:王尔烈讲述的许多史事,极有振聋发聩的意义,像包拯谈朝令夕改的施政、汉朝廷尉张释之向文帝抗颜直谏有关执法的问题,都是极佳的教材。但是,永琰那么年轻,既乏阅历,又素来傲慢无礼,恐怕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吧?

王:那些故事确实发人深省。譬如,唐太宗说:“我读了《隋炀帝集》,发现其文章辞藻渊博,文中也肯定尧舜而斥责桀纣,然而隋炀帝做起事来,为甚么却背道而驰呢?”多么生动的教材!隋炀帝居然谴责桀纣,可见暴君也知道善恶是非的分野,只是自己不知不觉地也步上暴君的后尘。一个人的“自知”最难,而掌权者被权力层层包裹,求其有自知之明,更难。这些恐怕不是永琰所能理解的!

乾隆帝挺到底

谢:王尔烈出题:“明月叫天边”,让永琰作答:永琰以为老师故意为难,便把文题改为“明月照天边”;王尔烈又出题:“黄犬卧花心”,永琰忍不住了,以极不礼貌的态度顶撞老师,骂老师是“关东鞑子”,结果演成永琰失控,怒踢龙板反伤自己的闹剧,惊动了乾隆帝。当帝师有点像走钢索,稍一不慎,也会惹祸上身!

王:王尔烈说了一番话,让乾隆帝心服口服,当场要皇子向老师认错,并且在龙板上写下:“龙板在前,如朕亲临,责罚由你,朕不过问”的谕旨交给王尔烈,要他以后从严勿论。这一段情节很感人,乾隆帝的苦心孤诣、王尔烈的维护师道:永琰的叛逆不伦,都描写得很生动。一个帝师能择善固执至此,也算成功了!

谢:王尔烈趁机请求乾隆,让永琰到民间游历,一方面为那两道怪题目找答案,一方面深入了解民瘼,就教学手法而言,这算是一大突破!

王:皇子未来继承大统,要有宽阔的胸襟和视野、丰富的学养与见识,才能君临天下。他要永琰走出去,看看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必须虚心受敦,亲身体验,才能多所斩获。

蜕变的学习之旅

最近有一批学者共同连署发表一篇《深耕台湾》的文章,其中就提到在教学中加强“实做”。身体力行,从实做中领会、印证自己不知、不信的事物,这是王尔烈的本意。永琰从“实做”中体察民情、改变观念,这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也是师生关系的新里程。

谢:永琰两次扎实的“学习之旅”,不仅找到了文题的答案,知道老师有所本;在实地了解民瘼后,知道民之所欲、民之所恶,这位未来的接班人,思想上也突破、成熟了下少。

王:他深刻体会到老师在民间的崇高声望,从此对老师由衷地敬重。王尔烈一直到老,还深受这个学生的关切,晚年因为两袖清风:永琰已即位为嘉庆帝,特意给王尔烈安排了一个铸币的肥缺,暗示老师积一些老本,好颐养天年。

谢:嘉庆上台后,扳倒第一大贪官和珅,也是受到这两趟学习之旅的启发吧?

王:他探访民间,亲睹了地方贪官的风评,确实是感受深刻。和珅为前朝老臣,而且乾隆还在当太上皇,嘉庆要诛杀和珅,必须有极大的道德勇气!

王尔烈一生正直刚烈,嫉恶如仇,与和珅同朝,又数次得罪之,却能不为和珅所害,这种妥协的艺术,值得深思!

牢固的“和 情绪”

在政治舞台上,大可不必进行尖锐对立的“零和游戏”,揆诸历史,尖锐对立往往两败俱伤,对政局、百姓非福。王尔烈这么正直的人,都有某种程度的妥协,值得现代人深思。

谢:王尔烈的妥协,并不失立场。有一次,和珅、王尔烈陪乾隆帝游江南,和珅获赐一幅山水画,请王尔烈题字,王尔烈在画上写道:“来时萧索去时丰,官帑民财一扫空;只有江山移不去,临行写入画图中。”此诗非常传神地挖苦和珅的贪婪,和珅为之气结,但在乾隆面前,也不敢造次。

王:乾隆帝是一代明君,为什么如此识人不明,让和珅贪赃亿万?作者在小说中写到一段逸闻:乾隆当皇子时,与父皇雍正的宠妃马佳氏有过刻骨铭心之情,马佳氏因此被勒死,颈上留下红痣;后来乾隆即位,发现和珅的容貌与马佳氏相似,而且颈上也有一颗血痣,以为是马佳氏转世,便对和珅百般宠爱、纵容,这种移情作用,或可解释为乾隆帝偏听偏信于和珅的缘由。

谢:作者在书中写入了不少野史,像乾隆帝专程到浙江海宁“寻根”的传说。原来当年乾隆出生时,发生一段“狸猫换太子”的后宫秘闻;乾隆的寻根之旅,在生父的祖堂,只见到陈老夫妇的鞋屐,鞋头朝内,鞋跟朝外,这是寓意“孩子到了”。作者穿插了各种逸闻,增加了不少可读性。

正史与野史兼容

王:这是《王尔烈》的特色之一。在这部小说中,有几项特色:

一、开创文学体例,小说、传记、诗歌、散文等文体兼具。

二、把文学与史学知识熔于一炉,正史与野史兼容。

三、考证翔实,部分媲美学术论著。我查了高鹗、刘墉、纪晓岚的生平事迹,发现本书所记十分正确,这有点像金庸的武侠小说,故事情节虽属创作,但在触及历史的部分尽量忠实,历史背景毫不含糊。

四、多方呈现中国诗词的美学内涵。像八角山诗、宝塔诗等,排列方式是美学的,展现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

清贫思想,永恒价值

谢:纵观王尔烈的一生,可谓“清廉到底”,即使他去主持铸币回来,依然两袖清风。这样一位风骨凛然的帝师,可以给现代读者什么样的启示?

王:清末官场流传说:有四种人最当红,分别是:帝师、王佐、鬼使、神差。

这话拿来检视王尔烈,却不管用,因为他不爱权、不爱钱,他唯一热爱的,就是才——教育英才。他有很多机会可以发财,却都鄙夷之,这种追求公义、坚守清贫的观念,源自儒家思想对他的熏陶,“为富不仁,为仁不富”的理念深深影响着他,使他终身奉行清贫思想,很像《论语》中那位一箪食一瓢饮的颜回。

当他在职场上退休后,告老还乡,他在人生理想上的追求并没有终止,而是延续下去,他把翰林府改为学塾,到处募款来兴学,比退休前更辛苦、更清贫。

从这里,可以看到读书人的价值观;也可以让我们反躬自省:知识分子的人生理念中,有没有一个永恒的价值?能不能起积极正面的领导作用?能不能发挥向上提升的功能?

王尔烈,这么一位典范人物,很值得我们一起来认识他!(整理/江侑莲)

少小,我家居住在一个小山村。那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两座山。这两座山,一座称南小山,一座叫西大山。在西大山的东朝阳坡,有一块瓜田;在南小山的南山坡头,有一片杏林。对于这片杏林,父亲曾经对我讲过,那是他年轻时,与他老舅爷栽下的。栽那杏树时,老舅爷刨坑,他挑水。一个坑,一担水,一棵树,硬是将那杏树栽活。后来长成杏林。每年临到麦黄瓜绿季节,总是结出一颗颗黄亮亮的大甜杏来。对于那块瓜田,我赶上了。我和父亲,曾亲手刨垄撒籽,犁田放土,定心打杈,压蔓掐尖,以至开出金黄耀眼的花,结出翠皮绿道的瓜。事情过去许多年了,我也早已离开家乡,来到外地,走进大都会,但是每当我想起那事,记忆还是那样明晰。似是时间愈久,距离愈远,愈是思念。真的。然而,今时当我写到这儿,有人可能要问,你不是为本书作序吗,怎么写起这些来了!且慢,这些恰恰与下面的事相关。

原来,我居住的这个山村,虽然很小,没有什么京台大戏,却比有京台大戏还要热闹。那就是,那里有民间传说、民间故事,说成瞎话也行。那时人们讲故事,说传说,往往都好说这套嗑:

瞎话瞎话,讲起没罢。三根马尾,织个马褂。老爷爷穿八冬,老奶奶穿八夏。小孙子捡起连一连,又穿三年……

这俚谣说的就是那事。在我居住的这个小村,有一家画匠铺。这个铺子,不仅扎纸人纸马,不仅描金描银,照着《芥子园画谱》,画梅、兰、竹、菊、鸟、兽、鱼、虫;照着《二十四孝图说》,画“二十四孝”,像什么“谭香哭瓜”、“王祥卧鱼”、“黄香温衾”、“大舜耕田”、“杨香救父”……他们不仅做这些事,那位老画匠,即掌柜的,大师傅,还招来一帮徒弟。这些徒弟,多半年轻、气盛、好乐,他们到得一起,往往好讲好说,说书讲古。那些故事传说,有的是书本的,有的是民间的,但经他们嘴上一讲,都变成了口口相传,个个玩味,倒也快活。其中,我就听到了一些有关关东才子、辽阳秀士王尔烈的故事。像什么“豆腐之家”、“老主同场”、

增订书序“少主御师”啦,像什么“鳌头独占”、鹏飞御展、“压倒三江”啦,都是那时听到的。尽管所听到的不是那样完整,甚至还有一些异样传说,与其本人面目大不相干的地方,但是,毕竟给了我以启迪,有了最初的了解。何况,那还是我的童蒙时期,心里充满童真,不仅记住了,还幻化出许多美好的想象。有时他们还将书中的人物,画到纸上,变成有形的,让人能看到,使人想入非非,多出一些节外生枝的地方。他们不仅能说会画,有时在那画面上、画图中,还题上一些诗句。那些诗句用现在的话讲,当属画龙点睛了。

同类推荐
  • 元帅韬略: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元帅

    元帅韬略: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元帅

    本书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著名元帅艾森豪威尔、麦克阿瑟、蒙哥马利、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的生平事迹。具体内容包括:战争爆发出任作战部长、受命北非展示军事才华、应邀担任菲律宾军事顾问、从零起步升任集团军司令等。
  • 忽必烈传

    忽必烈传

    元世祖忽必烈在一批蒙汉臣僚的帮助下,依照汉法建元改制,所制定和实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政策,为元朝的百年江山奠定了基础。本书讲述了忽必烈波澜壮阔、传奇辉煌的一生,让读者认识一个不一样的帝王。
  • 甘地 尼赫鲁(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甘地 尼赫鲁(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甘地和尼赫鲁为印度二十世纪的领袖,影响深远。名人成功后的事迹为人们所熟知,但成功前的历史却鲜为人知。本书对二人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二人成功的主客观因素。
  • 巴金 郭沫若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巴金 郭沫若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影响人类文明史的中外名人成功以后的事迹为人们所熟知,但成功前的历史鲜为人知。本书对巴金和郭沫若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进行详细的描述,他对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 临水照花人(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临水照花人(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女人花”系列攫取唐、五代、宋、明、清、民国等古今中国的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张爱玲:相见欢,小团圆。萧红:没有温度的女书。林徽因:完美小姐进化论。宋美龄:权力之巅,爱之冠冕。陆小曼:孤意在眉,深情在睫。
热门推荐
  • 缘来是你

    缘来是你

    五百年前,两人阴阳两隔,未了的缘分知否能在今生继续?前生的恩怨纠葛在今生是否重演?曾经相守白头的誓言是否会再次随风飘散?
  • 寂静深处有人家

    寂静深处有人家

    彼时,袁飞飞不过是个稚龄小童,为了养父身后事,便将自己“卖”给铁匠张平。当时袁飞飞想,她家老爷,除了不会说话之外,倒是个顶顶好的好人。时光荏苒,稚龄小童长成了豆蔻少女,却是个任性大胆的姑娘。张平对着袁飞飞犯了难,他家的小丫头,好像对他有了“非分之想”,任他左想右想都想不到,这个姑娘居然会胆大到把自己“嫁给”他,更是在洞房花烛之后,悄然消失。从那时起,张平能做的事就是守着寂静深院,等她归来。
  • 影响力提高手册

    影响力提高手册

    能力是成功中最关键的因素,只有培养杰出能力,才能成为时代强者、社会精英,成就亚马逊人生。本书揭示了影响力对人们工作、事业、生活、家庭、婚姻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同时,通过大量精当的实例和简明实用的理论,详细而具体地阐述了政治、经济、管理、行政、职场等不同领域和不同层次的人们提高其自身影响力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为人们充分发挥自我潜能,全面提高影响力,有效应对纷繁复杂和竞争激烈的时代,实现组织和个人目标,成就辉煌事业和美好人生提供了完备的实践指南。
  • 守护甜心之重生

    守护甜心之重生

    这是梦吗?不。不是,为什么,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上官梦,我不会放过你的.........“怎么回事,这,怎么又有这么多蛋了?”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似水流年(清穿)

    似水流年(清穿)

    有时候我也会想,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等到终于要离开这一切的时候,我才发觉,对他的爱早已深入骨髓。如果我们不曾互相伤害,该多好……-------------------如果时光真的可以倒流,请让我遇到你,静止在跨越三百年的凝眸。如果可以相守,我愿陪你走到生命的尽头。只是这似水流年,从不肯为谁而停留……谁来告诉我,该怎样面对这时光的洪流?——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第二部《清韵:似水流年》←非穿越、《似水流年》姐妹篇《如花美眷》筹划中,敬请期待~】
  • 倾城尘逝,红颜未染

    倾城尘逝,红颜未染

    他是令人闻风丧胆的天下第一杀手,她是名满京城人人垂涎的青楼名妓;乱世之下,人人自危,他却独独倾情于她,生死边缘几度徘徊,只为护她安好。“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你怎么这么傻啊……”“因为你值得。”
  • 倾世妖姬:百毒皇妃

    倾世妖姬:百毒皇妃

    特工穿越到宋府一个中毒而亡的庶小姐身上,竟然突然从一个黑鬼废柴蜕变成了天仙天才。许了婚约的幌子看上了自己的家姐,滚,这种渣男姐不要;风流皇子想要一亲芳泽,要看你有没有这个本事;蒙面冷酷男想要跟姐有故事,先把面具摘下再说.......
  • 空水人

    空水人

    像是起伏开的心跳,停顿过后终究还是会启程。不敢相信,也不敢想象未知的未来。我们如空水中的鱼儿忘了失去水会呼吸不了,所以渐渐地成了这个世界上不会呼吸的空水人。张晨译想变成空水人,那时候至少不会因为太思念某个人而忘了,人如果会呼吸是会痛的。
  • 死亡游戏之正义交锋

    死亡游戏之正义交锋

    游戏开始——我定下的规则,我就是你的命运。Z:这个空虚的世界,我要撕下你们肮脏的面具,呵。L:真是让人意外呢,只可惜我不会让你如愿,总有一天必将你绳之于法。虽说明知作用不会太大,可我还是要告诉你,你所做的一切,并不是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