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57600000034

第34章 决战阿拉曼(3)

现在,蒙哥马利已经意识到,德军的装甲部队全部集中在了北面通道的正面,第1装甲师要再从那里突破,是永远不可能的了,必须寻找改变途径。7时和8时,在相隔一个小时的时间内,蒙哥马利连续召开了两次会议,参加的人3个,除了他,另外就是利斯和拉姆斯登。蒙哥马利要求拉姆斯登撤出第10军,改为预备队,肾形山脊地区转入防御,由利斯的第30军负责,包括将来的进攻,也由第30军负责。最后,他说:

“下一次,我要另派新西兰师向西北进攻,占领西迪阿卜杜勒拉赫曼,从那里再派装甲部队向西南突击,截断敌人的补给线,阻止敌人口粮、油料和饮水的供应,这样,就可将隆美尔全线击溃。”

说着,蒙哥马利用力朝下,作了一个狠狠打击状的手势。

蒙哥马利的这一变招够灵活和聪明,也够大胆。因为以步兵担任作战,拖住敌装甲部队,而以调出的装甲部队充当预备队,尔后去实施穿插,的确超出一般战术范围,这会使以狡诈著称的隆美尔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但这一计划的成功,需要一个前提,就是他必须有足够的预备队,使新西兰师获得补充,确保它能从澳大利亚师夺取的桥头堡打出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蒙哥马利在11时又召来第13军军长霍罗克斯,提出从他的军抽调出一部分兵力,加强充实新西兰师,霍罗克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经研究,以下部队将依次加入到新西兰师中去:第151步兵旅、第131步兵旅和希腊旅。这样就能保证新西兰师持续推进,当加入的一个步兵旅已有相当损耗时,即归还第13军建制,由下一个旅递补。

然而,令蒙哥马利意想不到的是,阿拉曼前线英军装甲部队全部撤出的消息,在伦敦引起了极度的震惊和恐慌。接到这个消息后,首相丘吉尔坐立不宁,因为在“捷足”计划里,蒙哥马利并未提到要这么做,在丘吉尔看来,将装甲部队撤出,无疑就意味着英军进攻的失败,而他本人事前对这场战役是如此的寄予厚望,英国政府和人民,包括英国的盟国国家的政府和人民,也热切盼望英军能在北非获胜,彻底消灭隆美尔和他的军队,现在,英军却退出了战斗,让他如何向他们交代呢?10月29日上午,丘吉尔找到帝国参谋总长布鲁克,告诉布鲁克说,他已经准备派驻开罗的国务大臣亚历山大·凯西,去前线探察一番,然后回来再把那里的情况向他作出汇报。

“你不能那样做,这是十分不明智的。”布鲁克明确地告诫他。

“怎么才叫明智?我们正处在危机之中,危机!蒙哥马利这几天来都干了些什么?他说只需7天,便可结束这一仗,可这几天他根本毫无作为,现在更好,干脆从前线撤出部队,要使整个战役半途而废!我们究竟还有没有一位能够打一场胜仗的将军?”丘吉尔越说越激动,连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当天中午时分,应丘吉尔的强烈要求,召开了一次参谋长委员会会议。会议由丘吉尔亲自主持,几个内阁阁员也列席参加。在会上,丘吉尔继续怒气冲冲地批评蒙哥马利,而且口气越来越不客气,这使布鲁克终于忍不住,站出来为老朋友、老部下辩护:

英军坦克部队正通过莱菌河上的一座桥梁

“我看不出目前的情况有任何不能让人满意的地方,从我对蒙哥马利将军的了解,以及我所见到的每一件事,我可以保证,他撤回部队是为了编组新的预备队,准备下一场更大的打击。”

由于布鲁克的坚决支持,加之史末资陆军元帅也不同意对第8集团军司令毫无道理的指责,丘吉尔叫嚷了一会儿,也就不了了之。但他仍拒绝撤回他派往沙漠的特使。

凯西于这天上午11时15分在英国中东军队总司令亚历山大将军陪同下,到达阿拉曼前线时,蒙哥马利正忙着部署作战任务,得知凯西此行的目的后,才停下来,定定地注视着他。

“你是说白厅嫌战事进展不快?”他问凯西道。

“是的,我恐怕有人这么认为,而且为此深感不安。”凯西答道。

“完全没有必要。我曾向首相说过,这场仗会持续10天,再过三四天,就要结束了。而且,最后的胜利属于大英帝国,我们必胜无疑。”

“但愿如此。”

这时,一旁的甘冈忍不住愤怒地插话道:

“我们在这里拼死拼活,白厅凭什么抱怨?回去告诉那些人,叫他们最好闭嘴。”

蒙哥马利拉过凯西,指着地图告诉他目前的战况和行动计划,他对凯西说,根据得来的情报显示,隆美尔已经在北部集中了所有能用上的兵力,并且放弃了将德军和意军交叉部署的做法,南面防线,只剩下了战斗素质不高的意军,因此,他现在决定实施一个代号叫“增压”的新计划,打算先打两军接合部的意军,然后再集中坦克兵力,对付左翼的德军,一举摧毁“非洲军团”。

凯西满意地离开了阿拉曼前线,回到开罗,随后便向伦敦白厅发去电报,对这里的情况作了积极的汇报。丘吉尔这才大大地松了口气。

“增压”计划定于10月31日夜至11月1日黎明前发动。10月30日上午,蒙哥马利撰写了整个计划的行动指示,类似这些东西,他从不让参谋或其他人代劳,总是亲自动笔。指示要求英军:一、消灭敌装甲部队;二、迫使敌军在开阔地带决战,从而使敌军在持续不断的运动中消耗汽油;三、切断敌之补给线,阻止敌之补给勤务部队的活动。四、迫使敌军放弃前沿着陆场和机场;五、综合应用以上四个方面,以瓦解整个敌军。具体任务是,第30军的澳大利亚师向北继续突击,到达海边,吸引敌军注意,然后,在北部走廊北面,以新西兰师为主,在第9装甲旅和两个步兵旅配合下,向薄弱的意军防线发起强大进攻,打开一个深远缺口,以使第10军的全部装甲部队通过,迅速进入开阔地。

澳大利亚师的表现,足以证明他们不愧是一支勇敢善战之师,该师虽遭顽强抵抗,伤亡5000余人,未能一直打到海边,但夺取了公路和铁路沿线的许多阵地,俘获了500名俘虏,并在德意军队发动的多次凶猛的反突击中,守住了阵地。虽隆美尔亲临第一线指挥也无济于事。10月31日早晨,蒙哥马利决定把“增压”计划发动的时间,推迟24小时,即改为11月2日凌晨1时。推迟的原因是因为弗赖伯格认为,步兵普遍感到太疲乏,敌情还需再侦察,另外,把不同的参战部队及其支援武器结合到一起也存在困难。蒙哥马利接受了弗赖伯格的意见。11月1日,在最后的总攻来临前,蒙哥马利忙里偷闲连写了三封信,一封写给参谋大学的格德温·奥斯丁少将,一封给参谋总长阿兰·布鲁克将军,另外一封,是给雷诺兹少校——他为儿子戴维指定的监护人,三封信里都讲述了目前的这场苦战,又都无一例外地表明了彻底击败隆美尔的信心,在给布鲁克将军的信中,他说:

迄今为止,我一直掌握着主动,隆关尔被迫跟随我选的曲子跳舞,他的多次反攻及突击,都被我毫不费力地化解。我想,他现在已成为成熟的果实,只需再给予一次重击,就会从高处坠落,掉到地上。今夜开始,我将把所有的一切投入战场……如果成功,那时就将是隆美尔军团的末日。

11月2日凌晨1时正,“增压”计划打响了。英军的300门大炮同时喷出火苗,炮击德意军队阵地长达3个小时,接着,新西兰师在移动弹幕掩护下,开始向意军防线展开进攻,到黎明时,占领了预定阵地,并跟随第9装甲旅的坦克和战车,向西挺进。

但拉姆斯登的第10军的装甲部队再次扮演拖后腿的角色,因推进缓慢,而落在了步兵的后方。而第9装甲旅由于坦克性能不佳,摆来摆去开进时扬起的漫天沙尘导致能见度极差,在敌军猛烈的反坦克炮火袭击下,损失惨重,94辆坦克有74辆被击伤,官兵阵亡230人,最后不得不撤退。然而在蒙受巨大牺牲的同时,这个旅摧毁了敌人在西迪阿卜杜勒拉赫曼铁路防线上的35门大炮,并且幸存的坦克,仍坚持战斗了一段时间,使第1装甲师的第2和第8装甲旅得以通过走廊,顺利在开阔地上展开。

随后,这支装甲群和源源不断涌上来的步兵一起向前推进,他们击溃了1个意大利步兵团、1个德国装甲营,与此同时,开始攻击“非洲军团”的后方补给线。

隆美尔拼命组织反击,试图堵住那4公里宽的缺口,于是,11月2日上午,一场惊心动魄的坦克会战开始了。

英军在泰勒阿卡基尔附近的开阔地上集中了800余辆坦克,而德意军队坦克,只剩下区区可怜的不到100辆。英军坦克以排山倒海之势碾了过来。“非洲军团”的坦克也毫不示弱地迎了上去,并呈战斗队形立刻散开,英军坦克也立刻散开,各自扑向自己的猎物,同时猛烈开火。德意军队还击,炮兵发射大炮和反坦克炮。顿时,辽阔的沙漠空地上,炮声隆隆,尘烟滚滚,战车纵横交错,相互追逐厮杀,有的坦克被击中,片刻之间便淹没在熊熊大火之中。不一会,空中又响起了“隆隆”的马达声,原来是英国皇家空军的轰炸机飞来了,转瞬之间,数不清的炸弹从天而降,雨点般落到敌军坦克当中,爆炸开来。几分钟之内,许多德意坦克中弹起火,有的被掀翻一旁,长长的、恐怖的火舌从座舱里窜出,在空气里燃烧得咝咝作响,然后又化作浓浓的黑烟,直冲云霄。没过多久,这些坚硬无比的陆上移动堡垒就烧成了一堆黑不溜秋的残骸,它们的周围,躺着战斗员的尸体,有的已不辨头脚和四肢,只有焦黑的一团。

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英军重创德意装甲军队,自己也伤亡惨重。到了下午,两军坦克再次会战,输红了眼的隆美尔不惜投入了全部剩余坦克,对英军进攻部队的两翼展开反扑,但由于缺少空中支援,他的坦克只能接二连三成为英军飞机练习投射的活靶子,一半变成了废品。剩下的勉强能使用的,仅有55辆,分别为德军35辆,意军20辆。而这时,蒙哥马利正在集结,准备发起最后进攻的坦克,还有数百辆。

隆美尔知道,这场仗他已经输了,彻彻底底、完完全全地输了,毫无任何翻盘的可能。他的老本几乎已拼光,维持供应的补给线被切断,几天前意大利人派出的装满汽油和弹药的运输队,还没等送到手里,在地中海上就被英国舰队击沉,隆美尔仅存的一丝希望彻底破灭,等待他的,只是两个难堪耻辱的字:失败。

为了避免全军覆灭的命运,这天下午4时30分,隆美尔下令撤退到阿拉曼以西96公里的富凯阵地,然后便向德国最高统帅部连发了两封密电,请求允许他的军队退却,否则,2个德国和4个意大利的非摩托化师,将因为没有汽油,无法撤出,“大部分会沦为英军的俘虏”。希特勒于次日回电,命令隆美尔竭尽全力坚持到底,“决不可以后退一步,把每一支枪、每一名战士投入战斗”,“要么就是胜利,要么就是死亡,别无其他道路”。

“武器、汽油、飞机、增援部队,这一切都有助于局势,惟独空谈是无用的。”隆美尔看完电文,将它愤愤地丢到一旁,此时此刻,他已被无边的绝望和孤独所吞噬。

忠实的隆美尔还是决定按照元首的命令,死守阵地,然而,冯·托马将军却拒绝执行这一自杀性的荒谬命令。一气之下,他乘坦克前往南面战场察看情况,结果,遭到已突入这一地区的英国装甲部队的包围。冯·托马将军被迫投降。

残存的德国和意大利军队停止撤退,继续进行抵抗。为了尽早结束战役,围歼“非洲军团”,蒙哥马利下令英军不要懈怠,全力以赴作最后一击。11月3日夜间,英军印度第4师和苏格兰第51高地师向敌人发起了两次猛烈的攻击,于次日黎明,突破了泰勒阿卡基尔的中心阵地,并为装甲部队打通了一条5里纵深的通道。紧接着,成百上千辆坦克和装甲车排着声势骇人的阵势,咆哮着一辆接一辆鱼贯而过,驶入开阔地带,迅即向西面和北面冲去。巨大的马达轰鸣声在空旷的沙漠里传出很远很远。

曙光透出了地平线,蒙哥马利面色安详地站在指挥所里,听取前方传来的捷报,对即将到来的胜利,他似乎显得并不十分兴奋。胜利,固然是每个统帅追求的终极目标,喜悦,自不待言。但当一切都在预料和掌握之中时,这份喜悦因而也就平淡了许多。蒙哥马利现在即是这种心态。听完汇报,他坦然自若地掏出日记本,写道:“我们的装甲兵终于到达敌后,可以在没有地雷的乡野,自由机动地作战了。”

11月4日下午,鉴于大部分阵地已被英军突破,心力俱疲的隆美尔只好不顾希特勒的命令,下令全线向富凯撤退,事实上,他下不下命令都已一个样,“非洲军团”已经一溃千里,成千上万的败兵争先恐后地向西逃跑,任何阻止都是徒劳的。

蒙哥马利向第8集团军发出追击的命令,他登上了指挥车,随着浩浩荡荡的胜利队伍一起出发,他的指挥车开到哪,哪里就响起一片欢呼,士兵们情绪高昂,以各种形式表达对他的热爱和敬意,他们看到,他们小而轻瘦的司令官身上,罩着一袭长绒衫,一张窄狐狸的脸孔下面,系着一条丝质围巾,手里拿着双筒望远镜,时不时地举起,向远方观察。最惹眼的是头顶上的黑色双徽贝雷帽。说起这个贝雷帽和双徽,它的出现,最初是偶然的,阿拉姆哈勒法战役前夕,蒙哥马利到澳大利亚师去视察,戴上了澳大利亚师的贝雷帽,感觉很舒服。后来又到一个装甲团视察,装甲团的士兵同他开玩笑,把一枚装甲兵的军徽别在了他的帽子上,从此蒙哥马利就戴着两个帽徽的贝雷帽出现在了部队当中,这顶独特的帽子,于是也就成了他的独家标志,人们一看到它,就知道司令官来了,这对鼓舞部队士气、增强战斗力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因为士兵们相信,自己的指挥官和他们共同战斗在一起,而非躲在安全的后方,发号施令。

11月4日晚上,蒙哥马利同被俘的“非洲军团”司令冯·托马将军共进晚餐。他们一起谈论9月间的战斗和当时正在进行的战事。晚餐过后,蒙哥马利命人收拾餐桌,然后拿出一幅埃及沙漠地图,摊在桌上。蒙哥马利希望从冯·托马嘴里套出点口风,对他说:

“我的部队今晚就将到达富凯,你有何感想?说说,你对此会怎么处置,冯·托马?”

其实,此时英军推进的距离,连那一半还没到,冯·托马也不上当,不露声色地只是连连说:

“哦,形势非常之严重,的确非常之严重。”

正如他所说的那样,形势非常严重,“非洲军团”的溃败,乃至覆灭已经指日可待。蒙哥马利向富凯方向的进击,敲响了在北非的法西斯军队的丧钟。

圣诞前夕,蒙哥马利向部下至祝福辞。

同类推荐
  • 董振堂传

    董振堂传

    本书是一部介绍董振堂同志光辉一生的传记文学。董振堂,河北省新河县人,红西路军著名将领。《董振堂传》共分为六章,分别为向往光明、宁都起义、保卫苏区、铁流后卫、浴血河西、光照千秋,全面介绍了董振堂为了民族和人民的幸福而革命和奋斗的一生。
  • 救世伟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救世伟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世界最著名的领袖人物事迹,精彩万分!
  • 六次东渡:鉴真

    六次东渡:鉴真

    《六次东渡——鉴真》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孙中山与中国革命(上)

    孙中山与中国革命(上)

    本书是为纪念辛亥革命员园园周年,经原作者史扶邻教授赞同,将他的两本专著《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起源》、《孙中山:勉为其难的革命家》的中译本合为一册,并将由其本人精选的散见于海外书刊他撰写的几篇有关孙中山研究的论文作为《附录》,结集出版,并与原作者史扶邻教授商定,将收名定为《孙中山与中国革命》。
  • 安徒生自传:活出自己的童话

    安徒生自传:活出自己的童话

    《安徒生自传:活出自己的童话》讲述了从乡村少年到童话名家,安徒生以文学的名义,向我们叙述他的挫折、泪水及心路历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丑小鸭”。他出生在丹麦一个贫穷的家庭。他个子很高,样子木讷,有一只很大的鼻子和一双特别大的脚……如今,两个多世纪过去了,这只“丑小鸭”终于享受到了天鹅般的待遇,他就是安徒生。《安徒生自传:活出自己的童话》用诗一般的语言讲述安徒生的童话人生,再现生命的神奇和他一生的美丽。从安徒生的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文学改变命运、影响世界的力量,而且还感受到了一个不断进取、百折不挠的人的生命光彩和人格魅力。
热门推荐
  • 如若,爱有来生!

    如若,爱有来生!

    在四月开始收获,躺在高高的谷堆上面笑着,我穿过金黄的麦田,经过刚好屋顶的雪化成雨飘落,你穿着透明的衣服,等候鸟飞回来,我给你写信你不会回信……就这样吧
  • 星辰的咏歌

    星辰的咏歌

    虚空中潜伏着上古诸神的什么秘密?陨落的星辰是否在人世间行走?创造、毁灭、文明、混沌,索斯祖克尔的世界永恒不变。身体与灵魂,到底何者为至高?奥术的真谛,究竟何物?世间的规则,掌控在诸神手中,还是属于众生自己?另类巫师带你体验异世的网游!
  • 再等秋归来

    再等秋归来

    秋天,是个带有怀旧色彩的季节。她默默地埋下了那颗种子,也不知道哪一天,种子会结花骨朵,然后某一天忽然绽放,让人措手不及。他挥手洒下缕缕阳光,不经意间落在了她的心头。她伸手招来阵阵秋风,无心之间把他的思绪招到自己身边。未来无法预测,正把握在自己手里的是现在。不管将来如何,今生能够相遇,相识,相知,便足够。
  • 郡主才是真绝色

    郡主才是真绝色

    现代佣兵霓三被搭档暗害,命陨。同时迎来新生,成为张扬跋扈的霓凰郡主,治理封地,训练私兵,发展产业,当她最灿烂夺目的样子彰显在众人面前,得到众位枭雄的爱,张扬明媚的她又当何去何从?女主张扬明媚一袭红衣,倾城倾国之容艳得四方豪杰拜倒在她的石榴裙子下。简介无能,请看正文。新人新文,请多包涵。
  • 未央之身

    未央之身

    以吾之身,育汝之所爱,吾尚有不甘。————风未央再见那合欢树下身影袅袅,犹如当日。岁月如歌,唱一曲荡气回肠。人生如戏,演一场欢歌笑语。昔日佳人已不在,红颜薄命应珍惜。且等来生,吾乃未央。
  • 庚道集

    庚道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植化末日

    植化末日

    植物,向来都是食物链最低端的生物。绿色,向来都是生机的代表色。谁曾想,有朝一日,植物竟凌驾于万物之上?谁曾想,有朝一日,绿色却带来了毁灭和死亡?植物是绿色的,所以……末日也该是绿色的。………………………风去是一名海归,回国后仅是一名小小的实习教师,只是一身才能无处施展,成天郁郁寡欢。正逢三天暴雨后洗刷的大地,一颗苹果砸到了她的脑袋上,从此开始了异于常人的逃亡生活。当植物变得嗜血,大街上游走的不是丧尸而是植物人,当人类获得果实的能力,她才发现,这种绿色残暴才是真正适合她的世界,只是万绿丛中一点红,仔细一看,那红竟是鲜血。
  • Penelope's Posts

    Penelope's Post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叹尘殇

    叹尘殇

    千年寻找,一世浮沉,可否还会记得过去的种种。记忆回来,是否还能回到当初。人生若能重来一次,定不负,相思意。寻找上古神器,又能给他们带回来什么。。。。。
  • 御剑山庄

    御剑山庄

    沈琦云以一人之力力挫神月教,创立御剑山庄,成为武林盟主,喜得双胞胎孙儿,一个天赋异禀另一个却资质平庸。遭遇晚年丧子,更大的悲剧竟是御剑山庄惨遭覆灭。究竟是魔教复仇还是另有强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