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52500000005

第5章 记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史书(1)

这一段历史时期,三国,指的是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时期,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挟持汉帝迁都许昌,可以看成三国序幕的开始,南北朝时期的结束则可以以隋朝建立并且灭掉陈朝为下限,从公元196年到589年。这一段历史时期的朝代是:魏、蜀、吴,三国并立,后来曹丕称帝(220年),司马氏灭魏,建立晋朝(265年),史称西晋,建都洛阳,灭吴,经历短暂的统一,316年,西晋灭亡,司马氏政权由北而南,定都建康(今南京),史称东晋。这个时候的北方,则处于五胡十六国时期,东晋的统治时间基本上与十六国时期相当,以长江为界。五胡指匈奴、鲜卑、氐、羌、羯。十六国中成汉和前赵建立最早,接着是后赵、前燕、前秦、前凉,然后是后燕、南燕、北燕,再接着是后秦、西秦、夏,最后是后凉、南凉、西凉、北凉。420年,刘裕灭东晋,建立宋朝,北方的北魏强大起来,中国历史进入了南北朝时期。北魏在439年统一北方。南朝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交替,北朝则在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后来北齐灭东魏,北周灭西魏,北周又灭掉北齐重新统一北方,隋朝首先推翻北周,接着征伐南方的陈朝,589年陈朝灭亡,分裂了二百七十多年的中国重新统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的激变时期,朝代更迭频繁,南北战争不断,在这样恶劣的政治条件下却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文化大融合。

在《二十四史》中,关于记述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史书,有十一部。《三国志》《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南史》《北史》,是把好多政权集中在一起记录的史书,《晋书》是记述一代史事的。

《三国志》,晋人陈寿撰,共六十五卷。《魏志》三十卷,《蜀志》十五卷,《吴志》二十卷,在北宋以前,这三部志是各自成书的,也可以算是单本流传。北宋雕版刻书以后才把三志合成一部书,名为《三国志》。三国鼎立时期,魏蜀吴三国各自为政,《三国志》分别叙述三个国家的史事。由于政治原因,记述魏国君主称“帝”,记述吴蜀两国君主称“主”。

陈寿(233—297),字承祚,安汉(今四川南充)人。他出生于蜀国,并在蜀国做官。自幼受学于名师,熟读古书,对史书的写作方法和体例有很深的研究,这也为他日后编写史书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他为人不拘小节,刚正不阿、性格质朴、不受世俗礼仪约束,很有才华,只是这样的性格在尔虞我诈的官场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得罪权贵,宦海沉浮应该是家常便饭。炎兴元年(263年)魏国灭掉蜀国,曹魏把蜀主刘禅和大批臣僚迁到京师,31岁的陈寿也随之到达了中原地区。265年,司马炎代魏,建立西晋。因为受到张华的赏识,陈寿重新做官。280年,西晋灭吴,结束了将近一百年的分裂割据状况,中国重归统一,此时,陈寿开始整理三国时期的资料,不久写成魏、蜀、吴三书。《三国志》成书后,凡是见过该书的人都赞不绝口。当时,夏侯湛正在写《魏书》,见到陈寿的书以后,感觉自己的工作已经没有意义了,就毁掉了书稿,不再写《魏书》。由此可见,陈寿的《三国志》确实是不可多得的。

《三国志》的记载始于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讨伐董卓,终于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吴国灭亡。《三国志》没有志和表,只有纪和传,虽然使用的体例比较简单,但是他把魏蜀吴三国看成相互独立的政权,分别记述,这在史书的编撰中也算是开创性的发明了。《三国志》编纂精密,全书记事前后连贯,不重复,很少有前后矛盾的记载,这也是很可贵的优点,例如一件事出现在《魏志》中,那么在《吴志》《蜀志》就不会再出现了。《三国志》的记事简单,文字精炼,取材谨慎,而且范围很广,不仅为有关三国政治、军事方面的重要人物立传,对一些在文化艺术,卜筮星算,医术学术等方面有贡献有影响的人,都有记载甚至专门的传记。例如《华佗传》,就记载了名医华佗行医救人的很多事迹。在每一篇传或纪的最后都有评论,称“评曰”,这些议论中肯,褒贬明确。例如说诸葛亮很有政治手段并且擅长音乐,是位不可多得的才子和政治家,但是缺少军事才能;说曹操能够知人善任,不念旧仇,但是工于算计;说刘备宽厚仁慈,但是谋略与军事才干比不上曹操等等。这些评论都是很符合实际的。

而争论很多的也是《三国志》的首创,被以后史家经常使用的“曲笔”和“回护”手法。“曲笔”和“回护”指的是对于魏国和晋国当权者不好的方面加以隐藏,并且把某些不好的地方说成好的,这样就失去了历史真实性,例如把曹操做丞相,做魏公,做魏王都说成是汉献帝感恩报德,而隐藏了曹操逼迫汉献帝的史实。这是《三国志》的缺点,但是从人性情感上讲,又是可以理解的,陈寿是晋朝臣子,而晋朝是通过弑君篡位来取得天下的,如果原原本本地写出来必然为当权者所不容,为了避免皇家的迫害不得已而为之,只是这种写史的方法确实很不好,混淆事实,掩盖历史真实,但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用得却越来越多,越来越夸张。

与《后汉书》无神论格调相比,《三国志》表现更多的是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关注天象自然与人物成败之间的关系,重视天命,有很强的个人英雄崇拜情怀,例如认为诸葛亮的神奇计策对三国分立的状态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记述方法违反历史的发展规律,是不可取的。

《三国志》还有一个缺点就是记述太简略,可能是由于以时人的身份记录历史,时代太近,所能见到的材料不全,不能从宏观方面全面展开,所以在记载中经常出现“这件事情历史缺失,所以不能撰写”这样的话。相隔不到一百年,弥补《三国志》这一缺失的就是南朝人裴松之的《三国志注》,为了补注《三国志》,裴松之引用书籍多达一百四十多种,作了很多补缺,订正的工作,保存了很多珍贵的史料。我们最熟悉的《三国演义》中那么多生动有趣的故事就是出自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

《晋书》,是初唐时期房玄龄等人受唐太宗李世民的指示编修的一部史书,所以《晋书》是一部官修史书,即在政府的支持下出资出力找人编修的史书。唐代从《晋书》完书以后,官修史书便成为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史书一定要官修才行,虽然官修史书有政府的支持和雄厚的财力,但是忌讳更多了,只能迂回曲折地表达,有时甚至歪曲事实。不像个人修史,能够畅所欲言。纵使如此,《晋书》的完成还是成为中国史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修史从私人转变成官修。在历史上晋朝排在南北朝之前,但是《晋书》的成书时间却比《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晚,它开始编修于贞观十八年(644年),纵使这时距离晋朝灭亡已经二百多年了,由于人力物力财力很充足,留下来的材料和前人修的晋史以及一些杂史故事很多,在《晋书》的编修过程中都可以利用,仅仅用了不到三年就完成了。

关于《晋书》的作者,署名是房乔,即唐初著名的宰相房玄龄,和杜如晦一起被称为唐初贤相。当然他并不是《晋书》真正的作者,只是作为修史班子的总监,并没有参加修史工作。还有署名太宗皇帝御撰,原因是《宣帝纪》《武帝纪》《陆机传》和《王羲之传》四篇后面的论是唐太宗写的。如果房玄龄因为总监身份没有执笔都可以被当成作者的话,那么唐太宗由于个人的喜好而写了一些评论被题为撰写人就更应当了。其实,《晋书》是成于众人之手,参与者大约有二十多人,都是当时的著名学士才子。官修史书大多成于众手,最后署上宰相或一些重要官员的名字,这也算是官修史书的一个特点。

《晋书》纪十卷,列传七十,志二十,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卷。始于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年),终于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共记载了一百五十多年的史事。由于成于众人之手,所记载的史事难免矛盾,重复并且有缺漏,但是仍旧是今天我们研究晋朝历史的重要依据。

本纪十卷中共记载了十八位晋朝皇帝。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三人没有做过皇帝,只是魏国的臣子,由于后代司马氏称帝,就将他们追封为皇帝,《晋书》一并将他们列入本纪。

之前的《三国志》没有志这一项,为了历史的前后衔接,《晋书》的志二十卷都效仿先前写好的《宋书》,各志从汉末续写,填补了三国时期典章制度天文历法的空白,增补了很多重要的资料,例如曹魏时期的兴修水利、灌溉屯田、人民生活等等都有了记载。只是没有《艺文志》,不能很好地保存那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列传中将很多具有共同特点的人放入合传中,并且在列传后附上一些人的文章,也算保留了不少好的文章。

《晋书》中值得关注的是载记,它记述了西晋灭亡后与东晋同时存在的北方政权—十六国,这一段时期是北方的混战时期,与南方的东晋政权是并立的。载记按照国别分别记述,仍是以个人传记为主,保留了许多北方少数民族的史料。

《晋书》最大的缺点就是取舍失当,内容记载过于简练而不充实,而且把一些野史杂谈收纳到正史中来,因此有很多后人对《晋书》进行改编和校正,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清人吴士鉴的《晋书斠注》,读《晋书》时可以相互参考。

《宋书》,南朝梁沈约著。属于私人修史,成书时间早于《晋书》,所以《晋书》在编纂时对《宋书》时有借鉴。沈约(441—513),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在宋齐梁三朝为官,通晓诗文,有史学之才。刘宋政权共存在60年,沈约前半生都是在刘宋度过的,记述宋朝的历史很有优势。在南朝齐代时奉命编修《宋书》,用一年时间完成,可以说是神速。当然《宋书》并不是沈约一个人编成的,前人何承天、山谦之、苏宝生和徐爰几人断断续续完成《宋书》的撰写,沈约以这部《宋书》为底本,略加删改而成。因为古人没有版权意识,也没有这方面的法律法规,所以沈约这样的做法并不算侵权,也没有触犯什么法律。

古代有“避讳”一说,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主要是指帝王的名字不能直接书写,要采取一定的方式避开,例如清朝的康熙皇帝叫玄烨,在他统治时期编写的书“玄烨”二字不能直接出现,所以有关唐玄宗的记载都改成了唐元宗。沈约在齐朝编修《宋书》本来应该不用为刘宋皇帝避讳,但是由于他有好多地方照搬旧书,时间仓促,没有进行修改,有好多地方都为刘宋皇帝的名号避讳,导致《宋书》避讳混乱,顺便证明了沈约写《宋书》的不用心和抄袭现象。

《宋书》本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六十卷,没有表,共一百卷。记事始于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420年),终于宋顺帝昇明三年(479年),共记载了宋代六十年的史事。刘宋政权存在的时间不长,在南北朝时期朝代的更替大多是由宫廷政变完成的,用历史的眼光看就是抢夺皇帝宝座,以下犯上,弑君自立为王,但是当这些历史史实被记录在史书当中时,为了维护当权者的利益和形象,只能歪曲史实。宋武帝刘裕是杀死晋恭帝篡夺皇位,《宋书》上只记载晋恭帝自然死亡,宋顺帝被萧道成杀害,年仅13岁,而《宋书》仅仅写顺帝享受的福禄到了尽头,将皇位让给萧道成。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越到后来,随着皇权的集中,编写史书的禁忌越多,记事和评论越来越不自由,所以在阅读中,不能盲从,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当然在浩浩书海中,这些书能流传下来,必然也是历经磨炼,其中的价值不容忽视。

《宋书》本纪十卷中记录刘宋八位皇帝的史事。志三十卷中记述了刘宋以及三国两晋以来的典章制度,保存了许多前朝史料。《宋书》没有《食货志》和《刑法志》,《符瑞志》是沈约特意添上的,主要是一些帝王天命、怪异灵验事件,主要用来蛊惑人心,巩固统治。列传中沈约自创《恩幸传》《索虏传》。南朝时期重视门第,平民纵使很有才华也只能处在很低的位置,《恩幸传》就是记载那些出身低下而又被皇帝信任重用的人,虽然沈约为这些人立传,但是仍然看不起这些人。

《宋书》编成之后没有广泛的流传,所以保存下来的篇章并不完整,后人根据别的书目记载补全了《宋书》,而且卷数也与沈约所作相同,所以我们今天能看到的《宋书》并不是沈约的原本,而是补充之后的。

《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著。原来有六十卷,散失序录一卷,所以流传下来的是五十九卷。《南齐书》本名《齐书》,到了宋代为了区别于李百药的《北齐书》而改为《南齐书》。萧子显(489—537),字景阳,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他是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的孙子。在宋齐两代残杀宗室人员,尤其是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人,是很平常的事情。例如萧道成杀害宋顺帝继承帝位,又将刘宋子孙全部杀害,为的是巩固自己的皇权。齐明帝萧鸾继承帝位后怕同族人抢自己的皇位,便将萧道成的子孙几乎杀尽,那年萧子显才8岁,因为年龄小而幸免于难。萧子显聪明伶俐,文章写得好,容貌俊美,齐朝灭亡时才14岁,在梁朝主动申请写《齐书》,官至吏部尚书,梁武帝萧衍很欣赏他的才华。

同类推荐
  • 还原吴三桂

    还原吴三桂

    描写吴三桂一身经历。披露历史真相。为了还原真实的历史事实。让后人更清楚的知道吴三桂的本来面目。所以编写了这个剧本。故叫《还原吴三桂》。在这之前人们对吴三桂及其历史事件的理解。是片面而模糊的……其主要原因是清朝统治者歪曲和隐瞒了历史真相。通过本剧人们可以更清晰的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和历史背景。更客观的认识吴三桂这个人……
  • 神啊,救救我吧!

    神啊,救救我吧!

    鬼仔是腾鹰高校高二的学生,他是各科老师眼中的黑名单学生,一生似乎只有两个爱好,一是打架,二是看武打小说,他的梦想是:成为男人中的男人而这个男人中的男人,就在每个老师每天都头痛着希望他早点消失的时候,他却真的消失了!!不仅穿越了时空,竟然还神啊!救救他吧!
  • 曹子

    曹子

    在黑暗的世界里,没有谁对不起谁.........
  • 魔幻乱世

    魔幻乱世

    东汉末年,奸臣董卓当道,祸国殃民,天下民不了生。黄巾军首领张角,解除了乾坤大鼎的封印,放出蚩尤的二弟姜天,魔入乱世,谁来匡扶天下.......
  • 天下横扫

    天下横扫

    剑划破了长空的寂莫,胆挥洒了侠士的豪情,琴韵含了红袖的飘逸,心参悟了历史的沧桑……这是一个有关关公,诸葛亮等人辅佐刘备一匡天下的传奇故事。
热门推荐
  • 异世存生记

    异世存生记

    钟离因为一罐变质啤酒穿越到异世大陆——二十八星宿中的轩辕星。他下定决心要在这个新星球生活的更好
  • 爱如罂粟花开

    爱如罂粟花开

    那天,她坐在阳台上,手中握着一束罂粟花,露出一丝美丽动人的微笑,阳光下蛊惑人心,她看着他,问他:“罂粟花是有毒的,你这样聪明的人怎么也做了傻瓜?”他轻轻地揽住了她:“谁让我遇到了你这样美丽的骗子?既然骗我中了毒,就别再中途放弃……没你是活不下去的了。”
  • 拿什么拯救你,任务君

    拿什么拯救你,任务君

    被拐进主神空间做任务,齐乐表示:不坑爹成吗?食用说明:1、开头脑抽,建议直接跳到第二个世界开始阅读,表示被雷到了不负责(作者君懒就是任性不修改~~)2、作者君懒3、作者君懒(强调那么多遍是什么鬼!)4、还剩最后一个世界完结◆青梅竹马√;◆变态魔君玉公子√◆两受成狼√◆外星女主姐弟恋√◆神玉梦境√仙途×
  • 皇后的敛财生活

    皇后的敛财生活

    她的座右铭是“我贪故我在!”嘴上信誓旦旦说我从来不干偷鸡摸狗之事,其敛财手段已跟抢钱没有分别。穿越到夏国正巧赶上皇帝选妃之际,国都开始风靡一项“皇后猜猜猜”活动,老百姓们都疯狂了,文武百官都抓狂了,宫女太监都癫狂了,正当他们黄金白银往上下注时,某人正在皇宫阴暗的一角阴恻恻地数银子。他眼中爱财如命的她,到底藏了多少秘密?当秘密全部揭晓时,他又该拿她怎么办?
  • 嫡女乱世:傲娇王爷哪里跑

    嫡女乱世:傲娇王爷哪里跑

    高中生染凝安,一朝穿越,变身大小姐,打渣男,斗庶妹什么的都不在话下,但是谁来告诉她,为啥偏偏遇到这样的王爷呢?!!!!他,高高在上的璟王,传说中他骁勇善战,却性格暴戾,天生面丑,天天带着个面具。她,堂堂相府嫡女,集千万宠爱于一身,身带怪病,有些乖戾,因此无人敢娶。一见惊艳“帅哥!!!你叫什么呀!?家住哪里?成亲了啵?”二见惊魂“哎呀吗!!!!半夜趴在我家房顶干嘛!!!!?”三见……狗腿“嘤嘤嘤王爷你要关爱我们这种小老百姓啊!我以前真不是故意的啊!”“嗯……行”关爱就关爱吧,喂喂喂怎么关爱到床上来了。某女怒:“九王爷!你把我带到床上来干嘛?”“当然是关爱关爱啊”某男厚颜无耻
  • 雨落纷飞的季节:爱的奇迹

    雨落纷飞的季节:爱的奇迹

    美丽的天使,名叫羽纤梦,谁知违反了天堂的规则!!上帝罚她到人间,到了人间,车祸夺走了她的生命!这是怎么了!纤梦,你不要睡!
  • 蛮荒分身

    蛮荒分身

    自从李强嘲讽自己投胎技能点是负的,开始做恶梦,梦醒时分李强有了一个异界的皇子分身,事情会变成怎么样?本书幽默风趣,主旨在于放松心情。
  • 我的二十三岁女上司

    我的二十三岁女上司

    苏秦没想到这辈子还能再次遇见她,十多年前的变故离散,却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遇见了自己最想保护的人。但无奈卷入复仇的漩涡,支离破碎的爱情如何挽回?我小心翼翼的守护着这最后的结晶,却又支离破碎。看苏秦怎么在这片爱情的漩涡之中凯旋
  • 穿越之倾尽天陌尽苍穹

    穿越之倾尽天陌尽苍穹

    21世纪绝世特工,穿越竟成紫府废材嫡女!灵力尽灭,窝囊废才....那一双剪水的清眸再度睁开,天地苍穹亦为之更迭!溺水若梦,卧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浮生若梦....七世轮回,相思成疾。你曾道:"你若为神,我便为魔!弑尽天下生灵;你若为魔,我便为神!诛亡天下邪气!"可今世,天意弄人,你为妖,我为魔......曼珠沙华开了一世又一世,你眉眼如画,一笑倾城:"我命由我,不由天!若天要亡我,那我定要逆天而行!"情不敢至深,恐大梦一场。卦不敢算尽,惧天命无常....那你可知,被斩断的七世情缘,今生今世又该何去何从......
  • 腹黑小宠:主人我们杀神去

    腹黑小宠:主人我们杀神去

    靠,刚来就遇上个主子。这我不计较。精灵树!你给我了个如此笨的人格是怎么回事!之前冷艳的我怎能这么呆萌?总算恢复正常,还要跟神族打打杀杀!就不能让我轻松会吗。喂喂喂,主人,你手放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