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51400000006

第6章 寒梅胜景

梅关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景色宜人。登上梅关,放眼南北,眼前豁然开朗,北出关门,眺望赣南平原,天低云淡,远处山色空濛,田畴井然,令人心旷神怡。梅岭多梅,有漫山夹道之盛,借此我们就可以想象出那“一路梅花一路诗”的怡情雅景。梅岭自古以来以梅花著称于世。“庾岭(梅岭)寒梅”为岭南佳景之一,更是我国历史上闻名的“中国六大赏梅地之一”,自古便以“梅开庾岭为香国”之称而名闻五岭南北。清朝乾隆年间一副对联“红白花开两样雪,来往人占半边山”就是对梅岭梅盛人旺的形象塑造。这里又是粤赣两省的分水岭,脚踏两省,极目远眺,南北风光尽收眼底。

梅岭的梅花有其自身特点。“庾岭梅花微与江南异,花颇似桃而唇红,亦有纯红者。岭上累经增植,白者为多。”这是其特点之一。由于岭南岭北气候的明显差异,出现了南枝先开、北枝后放,界限分明的奇景,这便是另一特点。因此,梅岭的梅花特别动人。南岭红梅北岭雪,半山春暖半山寒。花开时节,由岭北到岭南去的人,总要折枝梅花寄回家乡以表示对家乡的怀念,由岭南回岭北去的人,也要折枝梅花带回家去以表示对岭南的留恋。折梅寄赠,已成一时风气。“马首径从庾岭归,王师到处即平夷,担头不带关南物,只插梅花一二枝。”这是元至元年间右丞相伯颜率师平定岭南、登上梅岭所作的《度梅岭》。

自西汉初年,梅岭就开始种植梅树,至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每至寒冬腊月,在暮冬花开时节,满岭梅花盛开,驿道两旁顿时白梅如雪、香盈雪径、沁人心脾,是游人沿古道观赏粤赣两省风光的大好时节。早春二月,站在梅岭之巅,展现眼前的是雄关漫道、花团锦簇,漫山遍野的梅花将“南粤雄关”装点得更加壮丽。此时的梅岭,“风来十里暗闻香”,令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梅关,不知道旅人游子曾到此折梅赠别,是游客博古思今的极佳境地,也是赏梅、品梅、叹梅、写梅的好去处。自古梅岭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历代的文人墨客、达官贤士。正如元朝吏部侍郎聂古伯留下的诗句“黄金台上客,大庚岭头春,如是无诗句,梅花也笑人”。有多少诗人骚客为之挥毫泼墨、题词赋诗,使梅岭留存下众多的咏梅佳句。千百年来,岭梅怒放时节曾吸引着历代名人雅客前来踏雪寻梅、吟诗作赋、抒情咏志,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陆凯、张九龄、苏东坡、朱熹、戚继光、文天祥、陶铸、李如筠、何香凝等都有诗章随岭流芳。梅岭也由此成为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游览胜地。尤其是梅岭由于岭南岭北气候的明显差异,岭上的南枝先开北枝后放的奇景更是令人惊叹。所以,梅岭梅花的“盛、雅、奇”被世人称之为三绝,千古流韵。

北魏的陆凯是吟咏梅花的第一人。陆凯与南朝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后汉书》作者范晔是好友,尽管南朝、北朝处于敌对状态,但是陆凯与范晔常以书信往来,互相诉说对时世的看法和感愤。北魏景明二年(501年),陆凯在戎马倥偬中登上梅岭,正赶上岭梅怒放,他立马于梅花丛中,想起了陇头好友范晔,又正好碰上北去的驿使,就把一枝梅花装在信袋里,暗暗捎给江南好友范晔。于是就出现了折梅赋诗赠友人的一幕。范晔拆开信一看,里面赫然放着一枝梅花,还有这首诗《赠范晔》:“折花逢驿吏,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多么大气的对生命的礼赞啊!范晔被陆凯这种一身清白、忠心爱国、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精神所感动,潸然泪下。南北两方文人对这件事称赞不已。而这首诗也堪称岭南第一韵,开创了梅岭梅文化的先河。后人在梅岭风景区内修建了一座“折梅亭”,也叫“一枝春亭”,以示对陆凯的缅怀纪念,又以“一枝春”作为梅花的代称,也常用作咏梅和别后相思的典故,并成为词牌名。在此之后,吟咏梅岭梅花的诗文越发多了起来。当驿道上越来越多的文人毫不吝惜地挥洒墨汁留迹时,它沿路流淌于五岭南北,这条古道也就诗意盎然了。整个梅岭也成了一片花的海洋,一片诗的圣地。

北宋著名的大诗人苏东坡也曾经贬谪到海南儋州做官,他经过梅岭古驿道时题赋了好几首梅花诗——《庚岭梅花》:“梅花开尽杂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这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从岭上梅花到古道行人,从梅花开放到花落、梅熟,都作了生动的描绘。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云游岭南,写了一首《登梅岭》:“去路霜威劲,归程雪意深,往还无儿日,景物变千林。晓磴初移屐,密云欲满襟。玉梅疏半落,犹足慰幽寻。”又是一幅美丽的探梅图。据《大余县志》记载,梅岭山下有折梅亭。而《直隶南雄洲志》也有记载,南雄城南有寄梅驿。南宋时期浙江天台著名的江湖派诗人戴复古,大江南北的梅园胜景都看遍了,唯独久慕梅岭的梅花,于是不畏长途跋涉,到梅岭来赏梅。“东海边来南海边,长亭三百路三千。飘零到此成何事,结得梅花一笑缘。”正是他的《题梅岭云峰四绝》中的一绝。可见他对梅岭的向往之情有多么热切!无独有偶,元朝杨维桢的咏梅诗句,“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南雄府志记载:“十二月(农历),霜雪降,池始冰,岭梅初放。”刻在古驿道旁石碑上的一首咏梅诗“南国有高枝,先开岭上梅。临风高挺立,不畏雪霜吹”,是国民党革命派杰出代表、现代画家何香凝所作。1926年和1927年,她曾两度登上梅岭咏梅赋诗,借对梅花的吟咏来抒发高尚的革命情怀。

同类推荐
  • 生存手册
  • 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桂林山水》桂林,位于广西东北部,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和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地处漓江西岸,以盛产桂花、桂树成林而得名。典型的喀斯特地形构成了别具一格的桂林山水,桂林山水是对桂林旅游资源的总称。桂林山水一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而享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
  • 轻松玩露营

    轻松玩露营

    "想跟家人、朋友或恋人一起去露营,第一次难免有些不安或疑惑。本书收录所有相关的实用知识,从选择装备、各式器材的使用方法、还有在营地该如何享受愉悦的露营时光,其实露营可以很简单。走吧!露营去!在晴朗的天空下闲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露营需要什么样的装备?请放心,露营一点也不难!本书收录从出发开始的准备工作至撤收回家,关于露营所有的基本知识,即使是第一次露营也能轻松办到,感受露营带来的无穷乐趣。"
  • 旷野里的歌唱

    旷野里的歌唱

    收录了79篇散文。旷野里的歌唱,故园·亲情,风中的话,都渗透了作者余芝灵对生存现实对人生意义的感悟、思索与独特的体验,是灵魂的歌唱,是有别于他人的独唱。著名评论家沈天鸿评论说:“纯净、飘逸,对具体的事情的忽略或者说虚化,和强烈的抒情性”,使“余芝灵的散文,是现实主义的却又表现为非现实主义。”
  • 旅游与健康

    旅游与健康

    老人相伴旅游仿佛又回到青春时光,从而感受人生幸福;中年人外出旅游,可以洗尽疲劳,再增能源;青年人旅游,接受大自然的熏陶,会感到祖国的壮丽美好,使自己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恋人旅游,一起去登山涉河,陶醉于灵山秀水之间,会使两人的心贴得更紧,感到生命的美好、爱情的甜蜜,拍一张照片,也许会成为一生中最有意义的纪念。旅游可以一扫心中的怨气、疲惫,旅游使人的心理年龄永远处在青春的阶段。
热门推荐
  • 明末假太监

    明末假太监

    明末假太监一枚!崇祯把我当成兄弟,皇宫里面很多妇女等着我解放,好纠结啊!想好好的过日子,当性福的穿越族,王二要闹事,小李想称皇,满狗鞑子虎视眈眈,还能不能欢乐啊?
  • 暖心爱霸道恋

    暖心爱霸道恋

    青春期,是一个美好花季,在这个花季了又看似频繁的生活,可实际上是轰轰烈烈而不熄灭的烟火,在这个花季里相识真爱的人,或许是你一生值得托付的人。
  • 十二只坐镇:妖孽狂妃祸天下

    十二只坐镇:妖孽狂妃祸天下

    一朝再生,双重人格分裂了,现在是你是你,我是我。可心还是连在一起。不过,我们运气是不是太好了?琉璃夜想。捡到的是兽,而且是神兽,捡到的以为是丑兄没想到是美男。众人表示嫉妒。两位神尊你想做啥雷?“我吃醋了,宝贝!”吃醋?高情商的她假装不懂!不过本姐妹是很记仇的,谁说我们丑的出来,我要让黑钟帅死你们,谁说我们是渣渣的,出来!我用十二只神兽砸死你。咳咳,谁说我们没人要的,来来,那位美男,我娶你呗!
  • 起步巅峰

    起步巅峰

    隐藏于黑暗的杀手李重,无意出现在光明下,当黑暗再次降,且看李重如何玩转乾坤
  • 异世初见

    异世初见

    她,是古武世家的少主,却因错信她人而魂归异世。他,是来历神秘的谪仙男子,却因她而异世追随。且看她如何玩转异世,他如何宠她入骨。简介无力,请戳内容,不喜勿喷。
  • 都市系统邪少

    都市系统邪少

    一次意外让他获得了一个超凡的系统,从此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甲说:“我武功很高,轻功很好”“呵呵,没事咱有系统,咱兑换去,神马如来神掌啊!神马九阴真经啊!神马凌波微步啊!咱都会!”乙说:“我会放电,会喷火”“呵呵,咱有系统,会召唤,会透视……”
  • 我们的爱不是童话

    我们的爱不是童话

    她本是舞台上最耀眼的芭蕾公主,但一场车祸让她失去了父母和梦想;他是含着金勺子出生的富家子弟;他是平民家庭出生的草根帅哥。她文雅可爱,他高傲不羁,他温柔亲和,他们三人的命运纠葛,最终会走向哪里?本故事有点唯美,有点淡愁,有点纠结!
  • 冰山王子爱上百变公主

    冰山王子爱上百变公主

    他们俩,一个冰山王子,一个雪山公主,当冰山王子遇到雪山公主时,欲哭无泪呀!(T▽T)
  • 追忆曾经的爱恋

    追忆曾经的爱恋

    新学开学,转学生多了一位,哥哥的样子、闺蜜的震惊让她想起了曾经他对她做过的一切没想到,他却想复合,他究竟会不会答应?
  • 南湖悬案

    南湖悬案

    凌晨两点,鄯善县警局接到报警电话:南湖戈壁十里处死人了。当警察老王带人赶到的时候看见的便是七具面部狰狞的干尸。当把干尸运回警局后,那次干尸现场同行的十个人中七个人都相继死去,死因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