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44100000023

第23章 私奔者(4)

苏修经历过私奔者的全部过程,而此刻,那个曾经与他私奔的人正带着另一个妇女在私奔的路上。苏修决定去腾冲,去那片温泉,她有一个无法改变的计划迅速地遍及身体,它在这个有雾扩散的早晨渗入她的理智和生活之中,当她感到那片广场像一大片向后飞逝的群山时,这计划无时无刻不在纠缠着她,使她得到了一种新的自由同时又进入新的羁绊之中。苏修决定回到那座火车站外的小旅馆去取东西,她旅程的下一站是腾冲,她为什么要去腾冲,这是因为她坚信那对私奔者正在腾冲的温泉中自由幸福地呼吸着空气,她想很快地站在一片石阶上观望那一对私奔者的身影,她为自己的这一计划感到高兴,她决定用这趟旅行去超过时间规定的某种限度,比如,江林与她私奔的那个时间、地点制造的一种被损坏的记忆,比如,当她不再是一名私奔者时她渴望旧地重游那座有温泉的小城,她要看一看江林与她真正疏远的因素到底在哪里?她必须进一步进入江林私奔事件背叛她自己的荒谬之处。苏修很清楚,她对逝去的一切感到无可抱怨,她当初曾经告诫自己,离他越远越好。而他在逝去的记忆中,包括那些街道、花园、餐馆、废墟的往昔中曾经寄托着无数梦想,她一次次地在十多年的岁月之中一劳永逸地跟随那个男人——她真正为私奔放弃一切地走在路上,她知道,对她来说,跟他在一起象征着真实,而真实是很可怕的——她慢慢明白在跟私奔者私奔的每一次路上渡过的任何一部分生活实际上根本与她无关,因此她渴望在一个局外人的位置上观望私奔者的生活。

她已经来到了火车站外的那家衰败的旅店。她急急忙忙地奔赴自己的房间,收拾完毕之后她拎着自己的那只皮箱来到服务台,她看见昨天跟她说话的那位先生也在结账准备离开。苏修将皮箱放在登记台下面,那位先生看了苏修一眼对她说:你准备离开?苏修点点头,她突然听到一阵火车的引擎声,那声音变得低沉起来,仿佛一遍一遍从她的身体中发出。她想离开这里是对的,她还是头一次感觉到火车的引擎声竟然是从自己的身体中发出来,这不是一种好兆头,所以得尽快离开这座城市,在时间的意义上这是一座江林的妻子出生过的城市。她的目光朝着服务员的头顶看去,她看到一排柜子上放着一大堆旧报纸,她一次次地对旧报纸感到敏感,它们之中的文字湮没着一条条的线索,就像细小的蛛丝卷入它们的模糊的影子之中。那位先生已经办好一切手续,他对苏修点点头,拎着一只箱子出去了。

苏修提着皮箱重新来到火车站,昨天她刚刚在这里下的火车——下火车时她感到这是一座十分陌生的城市,对于她来说没有痕迹,缺少暗藏在城市中的回忆。现在她终于知道江林为什么不带她来这座城市,原因是这是他妻子生活过的地方,江林不喜欢带她到婚姻的回忆之中去,她发现江林越来越讨厌自己的婚姻生活,最重要的是江林只适宜过一种相互靠近,和谐一致,没有盟约的生活,比如私奔。江林教会了苏修从少女时代就开始私奔,他让苏修模仿人类的生活方式之一——私奔的过程,同时在自觉的过程中又将千姿百态地把自身展示出来,这一切是具有时间的最脆弱的记忆的基础。

苏修合上钱夹子,她吁了一口气。现在她可以安然无恙地等上一小时。然后奔往那座南方城市的小城——腾冲温泉。她手里攥紧那张火车票。然后抬起头来,她看见一位老妇人走进候车室,她的脚步衰老不堪,她手里提着一个用手工编织的口袋。她选择了一把空无一人的椅子坐下去。苏修想:这是一个妇女生命的缩影,她过去肯定也容光灿烂,过去十年,二十年,一切的融洽和欢乐将随同时光消失,眼前的这位妇女她那疲惫的面容像一张网络,她似乎在缓慢地诅咒这趟旅程,这家乱糟糟的火车站,一切都是疲倦不安的。她那衰老的皮肤由于过分的松弛每次颤动都是一次诅咒。然而看起来,衰老是无法抗拒的,正像年轻时的美貌无法抗拒一样。苏修仿佛看见在更久以后的一个黄昏,也是这家火车站的候车室她提过无数次以前旅程携带的这只皮箱,皮箱已经旧得不能再旧下去,已经到了必须扔去的时候,但她仍然提着那只皮箱,里面装满了过时的衣服,她的身影在扭曲变化,她睁着深色的失神的双眼坐下来,坐在对面的是一位年轻的女人,她向自己频频微笑,每一次微笑都是对她经历的过往烟云的遐想,慰藉,她多么感谢那带着同情和怜悯的善良的微笑。苏修抬起头来,列车广播员的声音清晰地传来,开往那座南方城市的火车现在已经进站了。她提取皮箱去了一趟洗手间,她漫不经心地在洗手间的镜子里看了看自己的模样,她想,我还不过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妇女,在镜子中的那个女人刚刚才三十多岁,她发现自己似乎在喃喃自语,背诵一首长长的有韵律存在的诗歌,每背完一节便晃着双肩,证明自己刚刚三十多岁。她的高跟鞋在过道上发出有节奏的声音,这是江林最喜欢的白色,一双白颜色的高跟鞋暴露出来,就像掩盖着她那沮丧失望的心境。

因此,她便自然而然地想起跟随江林的每一次充满激情的私奔生活,那是在另一家火车站,苏修发现自己的鞋子突然断了,江林说:你怎么老是看你脚上的鞋,苏修,那姿势并不好看。苏修抬起头来,她感到一种无法诉说的委屈,她噘起嘴没有说话,十三个小时的火车生活她没有再说一句话。她想:生活就是这样,他和她之间久而久之总是被一些难以忍受的芝麻小事纠缠不清。这就是那个在河堤上相遇的青年,当时她年仅十八岁。

火车奔驰着,不知时间是几点了,苏修不愿意看表,她不喜欢具体的时间。但她必须知道列车几点进入腾冲站,那是一个很小的站,好像才停留三分钟。为了回忆火车到达腾冲站的时间,现在她开始回忆那趟旅行。

私奔,那时候她并不知道私奔这个词,一切都是那么令人激动,江林带上她,然后是接踵而来的车站,以及车站上的灯光、字牌、大钟,以及在车站上卖玉米棒的年轻姑娘们的倩影,江林的手紧紧地攥紧少女苏修,他惟恐苏修会突然在人群中消失,他们的身影显露在漫长的月台上,在人群中的灯光下逃遁着。江林说:我要带你出去,从第一次相遇时我就预感到了今天。苏修,现在你睡一会儿吧,靠着我的肩睡一会儿,到达腾冲城的时间是夜里三点半,我会叫醒你。苏修睁着睡意的双眼问道:三点半?三点半下车我们到哪里去住?江林轻声说:傻姑娘,那是一座旅游之城,旅店全日开放。

那么说是夜里三点半,到达腾冲城的时间是夜里三点半。这个时间——关于私奔者与地名时间使苏修记忆犹新,连同那次夜里的情景,空气中弥漫着很多人的气味,她的头倚在他肩上,头发的芬芳缭绕着他的鼻孔,他用手臂从后面抱着她的腰不住地说:你头发上的香气永远使你区别于任何女人。他又说:苏修,很多年前我就感觉到了父亲与你母亲的微妙关系。苏修望着窗外漆黑的夜景,她说很多年前她并没有感觉到母亲与他父亲的暧昧关系,直到那次她生病,她才察觉到了他们目光频频相遇时的亲密。江林说:很早的时候,在很早的时候,我就感觉到了,你的父亲逝世不久,我就看见你母亲跟我父亲在一起,那是鸣镇的火车站,我和同学去山坡上游玩回归,我在火车站上面的台阶上看见了你母亲和我父亲的身影。回到家后我看到了父亲留下的字条,他告诉我他去二十五里之外的山乡收集草药去了。苏修当时听着这个故事进入了梦乡,对于她来说母亲的故事已经不再新鲜,因为她已经替母亲幻想过母亲跟那位老中医的故事了。现在看来,母亲曾经无数次地私奔过,跟随着那位老中医,跟随着一种有节奏的、单调的激情、悲伤的车轮去私奔的路上。现在,母亲已经老了,老中医已经逝去,苏修感到自己的嘴唇在轻轻地张开,在无限度地张开,就像一部绘有象形符号的书籍,两种元素,阴与阳被一种失散的光芒环绕着,她感到她的嘴在发出亮光,渐渐地学会了成为别的东西,比如,成为一页白纸,里面带有两个圆圈的符号,比如成为一条鱼,从水的另一边游到水的反面,回到湿润的秘密的藏身之处去。

苏修在夜里三点半下了这趟火车,下站的旅客很少,好像总共只有四个人,有一对男女,另一个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最后是苏修自己。四个人沿着空寂无人的月台向门口走去。年轻的小伙子一直走在苏修的身边,他不断地看苏修一眼然后又直视着那无垠的长夜。苏修想,他肯定是第一次来温泉,看来他是从地图上知道这个地点,然后沿着地名奔赴而来的。到了火车站门口,小伙子来到苏修身边说:需不需要我帮你提箱子。苏修笑了笑表示了谢意,他们很自然地走在一起,向着火车站的广场走去。苏修说,她知道一家旅店,环境不错。当他们走在路上时,苏修竭力在回忆当初江林带她去居住的那家旅馆。此时此刻,她忽略了她来温泉的全部计划,小伙子走在她身边,她想她必须回忆出那家旅店的位置,小伙子对这座温泉之城是陌生的,她刚才已经告诉了他,她知道一家旅店,但是她说那家旅店时仅仅知道一大幢红色的带有阳台的房屋却并不知道它安置在哪里。他们来到了马路中心,这是一条交叉路口,小伙子感觉到了苏修模糊的记忆,他说:不要紧,我们慢慢走,我经常回忆不起来住过的房子,还经常迷路。苏修说:人一生不知要住多少房子。小伙子说:你叫我根吧!我怎么叫你?苏修拎着黑色的皮箱站在另一条路口,她刚才的记忆中缀满了各种各样的房屋,象牙色的,紫红色,白色的;以及木头房,大理石房等等,十多年来,江林不停歇地带她穿巡在这些外省的房屋之中,留在记忆中的房屋就像一些交织着花缀的中国汉字,绕来绕去的曲线组成一行行的文字,用来拼成一个又一个的积木小方块,呈现在一种想象力之外。根的声音使她抹去了那些小方块环绕着的方向,她突然看到一幢被一圈色泽较浅的光晕环绕着的轮廓模糊的屋顶,她说:根,就是前面的那幢房屋,屋顶在白天是红色的,非常鲜明,你看到了吗?根。她回过头来时发现根在看着她,尽管黑夜深邃,她还是看到了根浓密的黑发,以及黑发下的那片前额,苏修好像从黑夜中呼吸到一种冰冷的散发气体。

他们来到了温泉旅店,他们登记了手续之后各自来到自己的房间里面。根说了声早上见,便提着他的旅行包走了。他的脚步随同夜的沉寂之声远去。

苏修来到阳台上,阵阵轻风拂面而来,首先得越过这道障碍,越过这种风的记忆——进入对面的那道阳台,进入那道门,银灰色天鹅绒落地窗帘下面苏修的第一次私奔生活。现在,也许江林就跟燕子住在里面,江林喜欢那间房子,他曾经说那间房子通风效果很好,睡在那间房子里就像躺在有草地河流的地方做梦一样。苏修脱去高跟鞋,她准备睡觉,她必须在第二天醒来时保持精力旺盛。这天晚上苏修开始做梦,她梦见自己自始至终都在扮演着一个观望者,一个陷入困境之中的窥视者,当她站在一个高台上向下眺望时她看到了江林与燕子,燕子在水池中潜游,她的身体像一条美丽的蛇,她的面庞,包括她的肉体微微地动着,江林看着燕子的嘴唇,后来,她来到一些无生命的东西之外,在那里根在等着她,并对她说:昨晚你睡好了吗?苏修。

根敲门时恰好是梦境中根在对她说完最后一句话的时候。根站在明亮的门外,苏修感到她的梦并没有结束,她的梦仍然在延长,就像交叉花园之中逆转的一条条小径,它们保存着宛如美丽的紫色幕上的褶裥。苏修请根进屋,她用最快的时间洗漱完毕后对根说:你喜欢游泳吗?根说:这里的水吸引着我,我不知道这里的水是什么样的水。苏修说:当你的身体进到水中时,你就会感觉到这里的水与全世界的水都不一样。根说:你经常来这里?苏修说:这是第二次。根说:第一次来是什么时候?苏修说:十多年前。根说:你在回忆。苏修说:我们走吧?根说:昨天晚上在月台上我就感觉到你在回忆,那是一种无法中断的回忆,在夜幕下包括你的皮箱都在一条模糊的景物中,在逝去的往事中帮助你回忆。因为我也在回忆,我才会感觉到你的回忆不时地掠过车灯,就像一根根彩色的饰带松散开来。我不知道如何去帮助你,就像别人无法帮助我回忆一样。

苏修与根来到温泉游泳池。根说:这里的水果然好,你看看水中的那些少女她们不受回忆的侵蚀,她们在水中多么愉快。现在,我们也下去吧。根说:你的记忆在阻碍你的行动。苏修说:我坐在堤上等你吧?我喜欢看别人游泳。她说着便把那顶宽大的草帽戴在头上,草帽几乎盖住了苏修的整个脸庞。根说:你这样很漂亮,我几乎看不到你的眼睛。苏修坐在一把白色的椅子上,等待着根。除此之外,她在等待着那对私奔者——江林与燕子的到来。

苏修的草帽压着她宽宽的前额,她宛如法国影片中的一位女主人公,在始终是雨水模糊的故事情节中一会儿出现在车站外面,望着一辆盖着大篷布的卡车在公路上的黄色水洼中穿行,一会儿却又到达海滩和一个陌生人面前,他们晒着日光浴,微微地打盹。他们之间没有故事,她却是整个影片中的女主人,出现在圣母院的灰色塔楼上,风吹拂着她的眼睛。苏修站起来,她决定到后面屋顶的那块台阶上去,那是修建者专为观赏者设计的露台,江林那年曾在水中游泳时不住地要她仰起头来看那位将整个身子伏在露台上的观赏者的面孔,江林说那妇女似乎不是在观赏游泳,而是在投入并窥视一场漆黑的长夜。

同类推荐
  • 飞扬青春,梦想中国:浙江大学学生原创文学作品集

    飞扬青春,梦想中国:浙江大学学生原创文学作品集

    本书为浙江大学校团委、人文学院联合推出的大学生原创文学作品集,从历年的校园文学大奖赛获奖作品中精心挑选出优秀作品,汇集成书。目的在于鼓舞青年学生的文学创作,抒发青年学子“飞扬青春,梦想中国”的情怀,也向社会展示青年学子的朝气、才情。内容有小说、诗歌、散文、文学评论等各种体裁。
  • 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杂剧第二卷

    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杂剧第二卷

    元曲又称夹心。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 天路长虹:“劈山开路先锋连”纪实

    天路长虹:“劈山开路先锋连”纪实

    《天路长虹:“劈山开路先锋连”纪实》一书讲述的是劈山开路先锋连的纪实故事。
  •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鉴赏指南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鉴赏指南

    自主模块综合运用题是考取第一层次(重点本科)必考内容,又属“史”无前例的新题型。我们参考部分高校自主招生试卷、台湾高考卷以及具有探索性质的海南等省高考卷,确定自主模块综合运用题以有一定限制性的开放性主观题为主,其难度略大于常规高考题,题目细分为中国古代诗歌、中国古代散文、中国现代诗歌、中国现代散文四个板块,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 记者札记

    记者札记

    《记者札记》是作者对1978年到1987年任《光明日报》记者期间新闻业务的自我剖析。本来记者你我,大同小异,并无可记之处。但这里有两点特殊。一是,这九年正是新中国历史由低谷到复兴的一个转折期,所记的人物、事件、思想都有特殊的时代印痕,可资参考;二是,这九年作者以大报记者身份处于最基层的记者站,又是初出茅庐,深挖细采,绞尽脑汁,有一些特殊的收获。几篇作品得奖也在这一时期。这一本书原名《没有新闻的角落》,本意是一个记者在不大出新闻的地方,如何抓到新闻。该书1990年出版后,曾先后再版、重印13次,影响较大。归纳出的一些法则、警句也广为流传,如“出门跌一跤,也抓一把土”,“三点一线采访法”等。
热门推荐
  • 爱若蚀骨毒心

    爱若蚀骨毒心

    这一辈子,爱上萧寒彧,注定万劫不复!由爱到恨,再由恨到绝望!Z城的人都知道,萧寒彧恨蓝若渟恨得高调。Z城的人也都知道,萧寒彧宠蓝若渟宠得刻骨。只是,这一切都与爱无关!复仇路上,看着她遍体鳞伤残破不堪,看着她一步步走向死亡的地狱,他以为这才是最好的结果。可是当她真的死在他面前,他的整个世界突然坍塌!五年后,她归来,改名蓝若潆,红艳的嘴角一抹嘲讽的笑容折射出狠厉决绝,这一次,她要把输掉的,一一夺回!她要让他一步一步走向地狱!一步步蛰伏,一步步杀机!当真相浮出水面,相互复仇、相互厮杀的萧寒彧和蓝若渟,到头来才发现,自己都只是这场棋局中最残忍的一颗棋子,却只是对彼此残忍!可早已死去的心,该怎么面对?
  • 穿越之鏖战天下

    穿越之鏖战天下

    绝世青年穿越千年,凭借现代智慧白手起家,用兵如神,治国有方,百战百胜,一统天下!
  • 鼎立三生

    鼎立三生

    逆丹鼎,进仙宇,我欲鼎立三生。
  • 刑事诉讼与辩护代理

    刑事诉讼与辩护代理

    本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基本法律知识宣讲系列丛书之一,具体内容是宣讲和普及我国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中对广大群众最为重要的相关制度和规范,涉及的法律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霸道总裁王的淘宝贝

    霸道总裁王的淘宝贝

    懒惰女孩一枚喜欢王源不要在意这些喜欢这本书的话就加入书架吧!月票,打赏,不怕多。就怕少
  • 爱上个体户

    爱上个体户

    “羽欣,”高嵩不确定地问:“难道……你就没有那么一刻怀疑过我吗?”“没有,”羽欣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接着斩钉截铁地又说:“一刻也没有。”她望着高嵩立即布满雾气的眼眸。“人与人之间本来就应该多一份信任,少一些猜疑,这对男女朋友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况且……,”她微笑的脸庞此刻多么的令人感动啊!“我没有理由去怀疑一个奋不顾身为我挡刀、差点丢掉性命的人,也没有理由不相信明天即将成为我丈夫的人。我不管你以前是个什么样的人,我只知道现在的高嵩哥爱我胜过爱他自己。我也爱他,虽然我不能说胜过爱我自己,但我愿意毫不犹豫地相信他,为他付出我愿意付出的一切。”她抬起一只手,温柔地擦掉了早已在高嵩脸颊上滑滚的两颗泪珠。
  • 语音风云录

    语音风云录

    四年的yy生涯,四年啊四年.有过开心有过难过有过爱情更多的确是失望那我们从这里讲一讲yy上的内些事,缅怀一下我们的曾经,记录内些王者创造过的辉煌,,看看一看内些年的风起云涌,谈一谈内些年的风起雨落,80皇族china,娱+IR蓝雨金鹰天下homeplay梦想|天赐宝哥青菜发哥yy鱼一人冷对万夫五哥|大灵鸽宝利哥韩亚乐九局。。。。。。也教会你们怎么去看待网络,怎么把妹子约炮,怎么玩网络直播间,水很深,嘿嘿嘿嘿很多人,语音的时代
  • 一本书练好口才

    一本书练好口才

    在日常交往中,口才总是以人际交往的形态,频繁地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了各自的愿望和目的,相互接触,相互了解和表达,彼此都需要有一个友好祥和的环境。如果每个人在平时都能讲究礼仪、注重口才,那么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无疑有一种巨大的凝聚力。三百六十行,行行要口才。社交的得心应手,求职的轻松过关,推销的业绩倍增,职位的直线上升,谈判的无往不利等都有赖于一张会说话的嘴。西方的一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世间有一种途径可以使人很快完成伟业,并获得世人的认可,那就是优秀的口才。”
  • 惹爱成婚:天价老公送上门

    惹爱成婚:天价老公送上门

    一纸契约成为终身监禁,她怀着必死的决心日日在他身边。可他却宠她如命,待她如妻。她无可救药的眼睁睁看着自己掉进他温柔陷阱里。她曾以为这一切成真,却不想他神秘的未婚妻突然出现。她被设计陷害,最后发生车祸失去孩子,香消玉殒,他都熟视无睹。就在他婚礼当天的最后一个电话,得知她死于车祸后,他心痛的恨不得杀了自己,他并非不爱,只是不够相信,所以才导致了今天的悲剧。四年后他遇到跟她一模一样的人,他笃定她没死,对她使劲浑身解数的纠缠不休,死缠烂打。最终激怒某女,某女拿着手术刀威胁他再敢纠缠就要了他的命根子。某男脸皮太厚说没了命根子你以后可不会过得幸福。某女泪流满面竟无言以对。
  • 阳师手札

    阳师手札

    落魄大学生,得到一本名叫《阳师手杞》黄皮书,开始一场不可思异的旅程,巫王祭坛、黄泉奈何,秦岭尸地……传说中的禁地接二连三浮出水面,为您揭开一个个不为人知的真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