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42500000017

第17章 生与死的对视

张劲一

当雷雨在葬棺洞外低一声、高一声地嚎叫时,我们正在洞内高一脚、低一脚地探路。雷雨越是呼天抢地,我们便越是沉静、肃穆。

先前参观芦笙洞时还是丽日晴空,后来考察葬棺洞时就变成雷雨交加了。生死殊途,阴阳迥别,看来老天爷比人类还深谙其个中三昧。

伴我们同行的是龙里县的两位青年干部——小陈和小吴。小吴在附近的一所乡镇中学当校长,他的祖先就安葬在果里葬棺洞内,汽车路经果里大寨时,他特意下车买了一盘鞭炮带上。小陈是县文联主席,他坚持要带我们先去寨后的芦笙洞探望,他说芦笙洞又叫阳洞、生洞,葬棺洞则叫阴洞、死洞,应该先看近处阳洞,再看远处阴洞,最后从阴洞走出来回到阳光下面,这才符合规矩。于是我们一行人便先去了阳洞。

阳洞果然阳气充足。午后的日光毫无羁畔、肆无忌惮地泼洒在洞内洞外。宽阔、敞亮的洞厅里,大摇大摆地挤满了融融暖意。即便是阳光一时占领不了的地盘,也有干爽的和风,不请自来地在这里嬉戏,盘桓。

据说,过去每至农历正月,周围四乡八寨的苗胞便都聚集在这里举行一年一度的跳芦笙活动。其时,欢声如潮,盛况空前,舞者、歌者、观者,无不喜气洋洋,春风满面。青年男女的爱情,老人、孩子们的亲情,朋辈、乡邻间的友情,追逐着芦笙、鼓乐、银饰、百褶裙旋转。那几天,寨子里熙熙攘攘,家家户户时兴开流水席,走亲串戚的人们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动作跳舞,大嗓门唱歌,欢乐的生命在这里打下了一个个鲜亮的结。

如今,阳洞只剩下阳光与洞而看不到芦笙舞了,跳芦笙活动已迁至另外的露天场地进行。但是洞内曾经烟熏火燎过的石头,还保存着那些被欢乐时光涂抹的证据。而且洞前来往的田夫野老、牧童马倌,也还依然保持着津津乐道、向人诉说前尘往事的浓厚兴趣。

站在阳洞门口,可以遥遥望见对面山崖上的阴洞洞沿。阴洞被树木杂草半掩着,像一场似醒却终未醒来的长梦。

两洞间的直线距离不过五六百米。一个人从阳洞躺到阴洞,至少也有五六十年光阴,然而五六十年以上的光阴就换来五六百米的距离。

此岸打成的生命的结,终将在彼岸解脱。芦笙洞里的芦笙,必然会变成葬棺洞里的棺木。空间性的精彩缤纷,最后都会被时间性的悲怆岑寂没收……因而两洞之间的对峙,是真正的你死我活、势不两立的对峙。

由是,果里阴洞的名声也就远远大于阳洞,以至在不少人心目中阳洞只是阴洞的一个陪衬,一个不愿挑明,却是实实在在绕不过去的陪衬。这看法固然过于悲观,应该说没有死就没有生,二者是互为陪衬,但微茫的智性之光,总不能赶走盘踞在多数人心头的死的恐惧的巨大阴影。所以历来参观阳洞者众,考察阴洞者少。

走过一片田野,爬上一座山坡,穿过密密的小树林,便到了阴洞洞沿。

阴洞高10余米,宽20余米,不仅阔大、深邃,而且干燥通风,岩壁虽满脸皱纹,表情却不似想象中的狞厉。有一丛藤蔓,斜斜地挂在洞壁前作悠然状,它悬吊着的是秋千似的清风,而不是想象中的余悸。小吴点燃了带来的鞭炮,我们也各自点燃了自己的一炷心香。小吴随后又唱起了一支古老苗歌,大意是:

尊敬的祖先们啊,后辈又看望你们来了,

我以歌为酒,请接受后辈们的拳拳孝心。

后辈们不会忘记你们的辛劳,你们的恩德,

你们的在天之灵定会保佑我们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浑厚的歌声里满含着虔诚,还夹着圣洁的探询和叩问。洞内凝重的氛围被划开了一条缝。循缝而入,一行人的目光开始屏声静气地、小心翼翼地抚摸着棺材组成的暗黄色长卷。

只见从洞内几十米处开始,便依次向前有序地摆放着上百具棺木。棺木油漆早已脱落,一个个长方体灰白黄褐,随地形高低而参差排列,纵横成阵。所有棺木都由坚固的木架支撑着,木架离地面约一两尺高,既可以防潮,又能大体保持平稳。支架有4桩和6桩之分,据说4桩为男性死者,6桩为女性死者,女性所以多出2桩,是因为苗族妇女喜爱银饰,亲属担心有人来盗,所以须加固保护。但也有另一种刚好相反的说法,认为4桩乃为女性,6桩才为男性,理由是男性身体沉重,需要多加2桩。

棺木一律都无墓碑,也无墓志铭,甚至还无文字标识。据说,墓碑就树立在后人们的心里,亲属代代口耳相传,脚识眼记,不会遗忘,更不会弄错。先放的棺材离洞口稍近,后放的棺材距洞口稍远,故而越靠近洞口,棺材的年代就越是久远。

苗族古代丧葬主要有悬棺葬、洞棺葬(岩棺葬)、土葬三种葬式。洞棺葬通常是一个家族的公共墓地,外姓死者不得进入。在家族公共墓地中,死者陈放的方向大体都是头东脚西,而且按其生前辈分,由上往下排列,同辈人排在一个横列,弟在右,兄在左,夫妻则按男左女右排列。

进入墓地的死者年龄都在60岁以上,至少也是50岁以上,且都是正常病死者,那些被摔死、溺死、难产死、斗殴死等非正常死亡者,是不能葬入墓地的。从近些年来苗族考古发掘情况看,洞内灵柩从魏晋南北朝起到明末清初止,历朝历代皆有。就黔省而言,以明清两代最多。明代《贵州图经新志》就曾记载:“镇宁部民曰康佐苗者……有丧则举家以杵击臼,更唱叠和,三五日方置尸岩穴间,藏固闭深,人莫知其处。”清乾隆《独山州志》也载:“黑苗衣服尚黑,故曰黑苗……人死亦哭泣、椎牛、敲铜鼓,名曰:‘闹尸’,葬或以棺木置洞中……”

所以置棺木于洞中,苗族认为自己的祖先最初是从黄河流域东迁到长江中下游,再从长江中下游迁徙到黔、滇、桂等地。人死后魂魄仍希望回归故土,故而停棺洞中暂放,且头东脚西,目的是为了记住回家的路,准备随时拔脚启程。此类葬式,今已绝迹。

眼前这处洞棺葬,乃是本地吴姓家族五大支系的公共墓地。葬洞中有两类棺材,一类为平型棺,四平八稳似火柴盒;另一类为高型棺,棺盖之头高高翘起,与今日棺材已无多少差别。平型棺为明代棺木,高头棺为清代棺木。

小吴告诉大家,吴氏家族原从惠水县摆金乡迁来,历时已有16代人,这果里洞葬已有500余年历史。入棺者的年龄、死因以及尸体安置方式,大体和在惠水时一样。洞内存棺,最多时曾达千余具,后因某次失火,被烧毁者不少,如今剩下的已是烈火篡改和时间增删后的残本,以至所存棺木,有的已经变形,有的已经坍塌,有的则只剩下朽木几片,白骨半堆了。

这不,一具头骨正仰卧在积尘之中,怔怔地望着洞外,也怔怔地望着我们。不知道他的性别,更不知道他的身世,只知道他的眼窝骨里深藏着许多不可告人的秘密,谜语式地费人猜测。

尽管只是残本,这里仍然称得上是一座历史文化信息宝库。那些摩肩接踵、密密实实的棺木方阵,占地约两千平方米大小,俨然如一支特种部队,浩浩荡荡,又安安静静。

我发现,棺木与棺木之间,支撑架与支撑架之间,彼此的层叠与交错、间离与呼应,都在竭力保持着一定的位置。位置与位置又构成秩序。在鲜为人知的葬棺洞内,在黯然失色的棺材之间,竟然也还保存着某种“秩序”,这多少有些令人讶异。

就在这支棺木队伍之外七八十米处,还有一座矮矮的土墓,静静地立在荒寂里,像一个多余的单词,孤零零地被冷置在长卷的外面。它同样也无墓碑,也无文字介绍。

小吴说里面原埋着一位亦苗亦汉的乡民。那乡民本是汉人,后来落户本地苗寨,遂改了族属。于是他的后人便选择了这样一种葬式和位置,既安埋在同一洞内,又自觉地保持着与其他棺木之间的距离。但这样做,还是违背了吴氏洞葬的严格秩序,所以其棺木最后还是被迫迁出了洞外。这里,剩下的只是一座再无后人过问的空冢,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人最习惯的事是活着。人最陌生的事是死亡。以习惯之身去造访陌生之境,我们的每一跨步都格外谨慎。这既是因为洞内光线微弱,越至深处就越是阴暗,也还因为对古人的那一份敬畏,生怕一不小心就踩痛了亡者的魂灵。

若干魂灵被岁月的厚被覆盖在同一洞穴里,想来当不致寂寞、冻馁,但他们的后辈仍然担心,因而每年拜祭时总不忘带去一罐米酒或数碗饭菜,以至于我们穿行其间,常会遇到破碎陶片前来附足攀谈。

敬以酒食,乃是生者对死者的忆念。说实话,葬棺洞里行走,虽然阴森,我们却不感到有多么畏怕,虽然神秘,却不觉得有什么险恶,这在很大程度上就得自于这种忆念。

消逝本是人的宿命,但有了忆念,逝者的价值便被生者挽留。敬畏也是一种忆念,当然也是一种挽留。逝者先是被棺木挽留。棺木接着被葬洞挽留。葬洞再被青山挽留。青山又被后人的忆念和敬畏挽留。最后,挽留对象与挽留者都被时间挽留。挽留绵延无终,前提是不能中断忆念的链条。

我们的考察与造访,正是对于链条的延续与修复——特别是在今天,在商品经济大潮涌来、传统文化遗产遭到冷遇和颠覆、苗寨中青年人纷纷外出打工的今天。小吴说,每年春节期间,外出人员回乡探亲,长辈叮嘱晚辈的重要任务之一,便是一定要进洞祭奠。其祭品也从昔日的土罐土碗,发展到有了塑料玻璃制品和易拉罐了。晚辈们说,这是为给亡者传达一种信息:时代前进了,忆念没有断。没有断裂的记忆里,总该也有时尚元素的加入吧。

阴洞还在向前蜿蜒。洞内有起伏坡度,不大,但棺木区外是乱石区。越往前走,乱石越是嶙峋,道路也越是漆黑难辨,以至要用打火机帮助照明,弄得我们中的两位女士步履维艰。来到一堆人工砌就的石墙前,模糊中只见多重石门、石坎,石室、石圈,那是动乱年代苗民躲避兵祸匪患的地方。在洞内避匪,不但隐蔽,且有祖宗灵魂保佑,所以它比洞外要安全得多。据说洞的前端终点处是悬崖,崖边出口有小路可通山下另一个村寨。

领队的小陈和小吴极力鼓动我们继续前行。但此时洞外已是雷雨大作,隆隆雷声和哗哗雨声前赴后继地奔进洞来,搅扰得我们有些心神不定。还有蓝色电光神秘地探头探脑,映在石壁如即开即谢的巨大白花。惊愕之余,一行人只好从原路返回。好在初夏的阵雨来得突然,去得也很迅速,大家尽管被淋湿了衣服,到得山下时却已是云收雨霁了。

说来也巧。云收雨霁之时,我们恰好赶到两洞交界处的中间地界,看到了一种平时熟视无睹、现在却颇能发人深思的景观。

这中间地界是一片良田沃土。此时,但见黄黄的油菜荚已经渐趋饱满,过不了几日就要成熟待割了,它的这一茬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我相信,它甚至已经听见了镰刀的催促。但它依然迎清风而舞,与田鸟共唱。它旁边紧邻着的是育秧田,田里正秧苗青青。秧苗幼小的生命正在生长、壮大,抢水打田的农民驾牛扶犁,正忙得不亦乐乎。

截然相反的两种命运,就在这同一片田野里演示,并行不悖,而又衔接得如此流畅,自然。这便给人一种启示:生与死原来并非都是壁垒森严,不可调和,它还可以呈示为另一种形态。

此时再来打量两边的阳洞、阴洞,只觉得两洞对视如目光。原本剑拔弩张、相互对立的尖锐两极,由于有了这么一块美丽的中介地带的加入,其结构已由极度紧张,变得有些宽松,有些平和了。生固然可喜,死亦并非一律都是绝望、恐怖、狰狞,它还有可能转化为安详、从容、宁静。

人不能拒绝死亡,却可以改变对死亡的态度。这心事,已被田野一语道破。

因此,当阳光重新照亮大地,雨后的青山格外苍翠。我看见,生洞也好,死洞也罢,两洞洞口都有薄雾泛起,徐徐的,粉粉的,柔柔的。

同类推荐
  • 写给岁月的小情歌

    写给岁月的小情歌

    《写给岁月的小情歌:赵凝散文集》是一本纯粹的散文集。坐在温柔日光下,阅读里面的文字,可以让你的心里面干净而又温暖。没有过多多余的东西,也不会有什么负担,等你合上书的时候,也仅仅是感慨时光流转,岁月静好。作者赵凝的本意就是想让读者远离那些喧嚣的文字,让《写给岁月的小情歌》这本书素雅洁净地放在每个人的案头。文中所娓娓道来的场景或故事,可能就在你的身边,或者发生在你的身上。
  • 而立闲语

    而立闲语

    本书为作者自选散文集。书中主要描写了作者对家乡、对人生、对儿女亲情的种种思考。
  • 山野现代舞

    山野现代舞

    本书收录了山野雕塑、京中美食、音乐之伴、写作的女人、怎一个“谢”字能了等多篇当代名人随笔。
  • 小日子诗头诗尾

    小日子诗头诗尾

    爱情、亲情、父爱、母爱、男人、女人……一个家庭在作者笔下焕发出柔美光彩。
  • 宇向诗选

    宇向诗选

    《宇向诗选》是中国二十一世纪诗丛之一,收录汉语诗人宇向的近体诗72首,分九辑编排,包括:你只是到我这儿来;这个人就要消失了;我的心悬在半空,没有落下来;要一只鼻子永远指着前方;明天,他们仍然要与一些继续生活的人交错而过;现在我打算退休,成为平凡无害的人;我们身体的形状将贴在一起;一根为亡灵弹奏的断指;我要告诉你一件事。
热门推荐
  • 相逢在最美年华

    相逢在最美年华

    我永远是你的奶包。-吴世勋。无论你说什么,我都会相信。-边伯贤。我可以守护你一生一世。-鹿晗。快乐病毒不会离开你。-朴灿烈。你只能是我的。-吴亦凡。女人,你还是这么傻。-黄子韬。我一直站在你身后。-张艺兴。
  • 娇宠

    娇宠

    当黑心黑肺男主遇上没心没肺女主,是谈谈情呢,还是破破案呢?小女捕说,本姑娘只认一个理儿: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大人,这案子还查不查啊?您是不是不想当这官儿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闷骚,跑你妹!

    重生之闷骚,跑你妹!

    重生之前,周大宝花了十年时间,试图捕捉一只闷骚,未果。灰溜溜另娶他人。重生之后,周大宝花了十年时间,试图重新爱上这只闷骚,未果。灰溜溜继续预备另娶他人。对此,闷骚从头到尾都只说了一个字:敢。
  • 守护绝望的阳光

    守护绝望的阳光

    被初恋甩的她摇身一变变成了叛逆少女,打架抽烟喝酒样样行。一次打架过后,初恋的弟弟竟慢慢地喜欢上她,她知他心,可她心只有一人。
  • 拐个美男当相公

    拐个美男当相公

    一朝穿越,看我不玩转武林,吃遍皇宫,嗨翻青楼,萌翻美男,嗷嗷嗷……别看人家长得无害,触我底线必杀之……再怎么不济也是黑道小公主的吧……怎么个个都想要欺负我呐?想欺负我的人,黄金三千两呈上,我保证会乖乖的配合你的哇……什么?太多了?怎么会?这样的话就再加一半吧……呼呼~~坑你不嫌多啊……花痴?怎么可能?本小姐像是那种人嘛?(哇啊啊……美男唉……擦擦口水继续看……)
  • 我的爷爷是玉帝

    我的爷爷是玉帝

    从普通人一越成为仙三代?横着走的那种?看主角如何拜三清之一道德天尊为师,如何开创仙界网吧,成为仙界大亨。
  • 半山升仙录

    半山升仙录

    身为名门大派的弟子,本想着混吃等死一辈子却不想因一次门派的试炼卷入了修行界万年来最大的乱局中。原本资质平平的弟子修为直上青云,成为人间最为顶尖的修士。等回过神时,冬青已然处于众生与生死的分叉口。
  • 红颜鬼话:大夫我有病

    红颜鬼话:大夫我有病

    鬼话一:“金大夫,那晚庙会……”少女猛地朝前倾,抓住金晏殊的肩膀,“我叫三七,三七草的三七,你可以唤我小七!”“是你,不看病就出去。”金晏殊瞧着她不梳发髻,扮相怪异,便毫不犹豫地将她推开,冷冷地说道,“男女授受不亲。”林中小妖终化人形,欲报遮雨之恩,然待一切真相大白,最终,她的恩,他的仇如何了结……九爷短篇系列,不定时更新,闲来无事时,亲们可以来看看~
  • 抱歉我爱他

    抱歉我爱他

    世界末日的到来,让六个素不相识的少男少女相识。身边的六个精灵又会怎么去帮助他们拯救这个世界?又会擦出什么爱情的火花?酸甜苦辣咸他们又会怎样去选择?
  • 相遇是一场情缘

    相遇是一场情缘

    两个相爱的人最初走在一起,对方为自己做一件很小的事情,我们也会很感动。后来,他要做很多的事情,我们才会感动。再后来,他要付出更多更多,我们才肯感动。在爱情里,一定要学会知足,因为能遇到对的人,已经不容易,他能对你好,就更应该珍惜。爱,由不得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