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38600000021

第21章 天文仪器(1)

浑仪

“浑仪”,中国古代一种天文观测仪器。在古代,“浑”字有圆球之意。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其形如蛋壳,出现在天空中的星星是镶嵌在蛋壳上的弹丸,地球是蛋黄,人们在这个蛋黄上测量日月星辰的位置。于是,人们就将这种观测天体位置的仪器叫做“浑仪”。

起初,浑仪的结构简单,只有三个圆环和一根金属轴。固定在正南北方向上的最外面的圆环,称“子午环”;固定在中间的圆环平行于地球赤道面,称“赤道环”;最里面的圆环可以绕金属轴旋转,称“赤经环”。赤经环与金属轴相交在两点,一点指向北天极,另一点则指向南天极。在赤经环面上装着一根望筒,可绕赤经环中心转动,用望筒对准天上某颗星星,然后根据赤道环和赤经环上的刻度来确定该星在天空中的位置。

后来,古人为便于观测太阳、行星和月球等天体,在浑仪内又添置了多个圆环,即为环内再套环,使浑仪成为多种用途的天文观测仪器。

简仪

简仪是中国古代一种天文观测仪器,与浑仪一样,它用于测量天体的位置。但浑仪的结构比较繁杂,观测时经常发生环与环相互阻挡视线的现象,使用极为不便。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将浑仪化为两个独立的观测装置,安装在一个底座上,每个装置都很简单实用,且除北极星附近以外,能够一览无余整个天空。于是,古人称这种装置为“简仪”。

简仪的主要装置由两个互相垂直的大圆环组成,其中,一个环面平行于地球赤道面,称“赤道环”;另一个环面直立在赤道环中心的双环,能绕一根金属轴转动,称“赤经双环”。双环中间夹着一根装有十字丝装置的窥管,等同于单镜筒望远镜,能绕赤经双环的中心转动。观测时,将窥管对准待测星,然后在赤道环和赤经双环的刻度盘上直接读出该星星的位置值。有两个支架托着正南北方向的金属轴,以支撑整个观测装置,使该装置保持北高南低的形状。

这是中国首先发明的赤道装置,比欧洲人使用赤道装置早500年左右。

仰仪

仰仪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天文观测仪器,由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设计制造。

仰仪的主体是一只直径约3米的铜质半球面,如一口仰放的大锅,于是得名。仰仪的内部球面上,纵横交错地刻划出一些规则网格,用以量度天体的位置。在仰仪的锅口上刻有一圈水槽,用来注水校正锅口的水平,使其保持水平设置;在水槽边缘均匀刻划出24条线,以示方向。在正南方的刻线上安置有两根十字交叉的竿子,呈正南北方向,一直延伸至仰仪的中心,把一块凿有中心小孔的小方板装在竿子北端,并且小方板可绕仰仪中心旋转。

仰仪是采用直接投影方法的观测仪器,非常直观、方便。当太阳光透过中心小孔时,在仰仪的内部球面上就会投影出太阳的映像,观测者就能够从网格中直接读出太阳的位置。尤其是在日全食时,利用仰仪能清楚观看到日食的全过程,连同每一个时刻,日面亏损位置、大小都能较准确地测量出来。所以,仰仪是倍受古代天文工作者喜爱的一种天文观测仪器。

日晷

日晷又称“日规”,中国古代利用日影测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它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

铜制的指针称“晷针”,它垂直穿过圆盘中心,相当于圭表中的立竿,因此,晷针又称“表”,石制的圆盘称“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现出南高北低状,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这样,晷针的上端恰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恰好指向南天极。

在晷面的正反两面刻划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2个小时。当太阳光投射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也慢慢由西向东移动。于是,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好比是现代钟表的指针,晷面是钟表的表面,用以显示时刻。

由于从春分到秋分期间,太阳总是在天赤道北侧运行,所以晷针的影子投向晷面上方;从秋分到春分期间,太阳在天赤道南侧运行,因此,晷针的影子投向晷面的下方。因此在观察日晷时,需先要了解两个不同时期晷针的投影位置。

小知识

“日晷”银章

2009年08月27日,一款由8盎司纯银打造的“日晷”银章在北京亮相。这款银章以我国古代的计时仪器“日晷”为设计原型,“日晷”银章银章记录了开国大典、改革开放、港澳回归、飞天梦圆、北京奥运、新中国六十华诞等中国的重大事件。

圭表

圭表是中国古代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

很早以前,人们发现房屋、树木等在太阳照射下会投出影子,这些影子的变化存在某些规律。于是,便在平地上直立一根竿子或石柱来观察影子的变化,这根立竿或立柱被叫做“表”;用一把尺子测量表影的长度和方向,即可知时辰。

后来,人们发现正午时的表影总是投向正北方向,就把石板制的尺子平铺在地面与立表垂直,尺子的一头连着表基,另一头伸向正北方,这把用石板制的尺子称“圭”。正午时表影投在石板上,古人就能直接读出表影的长度值。

经长期观测,古人不仅了解到一天中表影在正午最短,还总结出一年内夏至日正午,烈日高照,表影最短;冬至日正午,煦阳斜射,表影最长。所以,古人以正午时的表影长度确定节气和一年的长度。如连续两次所测表影的最长值,这两次最长值相隔的天数,即为一年的时间长度。可见,中国古人早就知道一年中有365天多。

在现存的河南登封观星台上,40尺的高台和128尺长的量天尺也是一个巨大的圭表。

漏刻

漏刻是中国古代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起初,人们发现陶器中的水会从裂缝中滴漏出来,于是专门制造了一种有小孔的漏壶,把水注入漏壶内,水便从壶孔中流出来;另外再用一个容器收集漏下来的水,在这个容器内有一根刻有标记的箭杆,等同于现代钟表上显示时刻的钟面,用一个竹片或木块托着箭杆浮于水面上,容器盖的中心开一个小孔,箭杆从盖孔中穿出,该容器就叫做“箭壶”。随着箭壶内收集的水慢慢增多,木块托着箭杆也缓缓往上浮,古人从盖孔处看箭杆上的标记,就可知道具体的时刻了。

后来,古人发现漏壶内的水多时,流水较快,水少时流水就慢,明显影响到计量时间的精度。于是在漏壶上再加一把漏壶,水从下面漏壶流出去的同时,上面漏壶的水就源源不绝地补充到下面的漏壶,使下面漏壶内的水均匀流入箭壶,以此取得较精确的时刻。

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铜壶漏刻是在1745年制造的,最上面漏壶的水从雕刻精致的龙口流出,依次流向下壶,箭壶盖上有个铜人好像报着箭杆,箭杆上刻有96格,每格代表15分钟,人们根据铜人手握箭杆处的标识报告时间。

小知识

什么是沙漏

沙漏又称沙钟,中国古代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沙漏的制造原理与漏刻基本相同,它根据流沙从一个容器漏到另一个容器的数量来计量时间。所以用流沙代替水,是因为中国北方冬天空气寒冷,水容易结冰之故。

最著名的沙漏是在1360年由詹希元创制的“五轮沙漏”。流沙从漏斗形的沙池流到初轮边上的沙斗里,驱动初轮,继而带动各级机械齿轮旋转。最后一级齿轮带动在水平面上旋转的中轮,中轮的轴心上有一根指针,指针则在一个有刻线的仪器圆盘上转动,用以显示时刻,这种显示方法与现代时钟的表面结构几乎完全相同。

另外,詹希元还在中轮上巧妙添加了一个机械拨动装置,用以提醒两个站在五轮沙漏上击鼓报时的木人。每到整点或一刻,两个木人就会自行出来,击鼓报告时刻。这种沙漏脱离了辅助的天文仪器,已独立成为一种机械性的时钟结构。

天体仪

天体仪古称“浑象”,中国古代一种用于演示天象的仪器。天体仪可以用来直观、形象地了解日、月、星的相互位置和运动规律。可以说,天体仪是现代天球仪的始祖。北京古观象台上安置的天体仪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天体仪,制于清康熙年间,重3850千克。

组成天体仪的主要部分是一个空心铜球,球面上刻有纵横交错的网格,用以量度天体的具体位置;球面上凸出的小圆点代表天上的亮星,它们严格按亮星间的相互位置标刻。整个铜球可绕一根金属轴转动,转动一周代表一个昼夜,球面与金属轴相交于两点:北天极和南天极。两个极点的指尖固定在一个南北正立的大圆环上,大圆环垂直嵌入水平大圈的两个缺口内,下面4根雕有龙头的立柱支撑住水平大圈,托住整个天体仪。利用浑象,不管是白天还是阴天的夜晚,人们都可随时了解到当时应出现在天空的星空图案。

中国东汉天文学家张衡曾在天体仪上安装过一套传动装置,利用相当稳定的漏刻的水推动铜球,使之均匀绕金属轴转动,每24小时转一圈。后来,唐朝的一行和梁令瓒、宋代苏颂和韩公廉等人,将天体仪和自动报时装置结合,使之发展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

纪限仪

纪限仪是中国清朝制造的八件大型铜铸天文仪器之一,在1673年制成,重达802千克。现存于北京古观象台的观测平台上。

纪限仪是专门用以测量天空中任意两星间距离的古仪,其基本观测方法是测量以待测星到观测者的两条视线所张的角度。在天文学上,这一角度被称为“天体角距离”。

纪限仪的主体是一段60?的弧面,弧面半径约2米,上面饰有精细的对称型花纹,以弧边中央点为零度,向左右两边各刻30?。从零度点到弧面顶点预设一根铜竿,整个弧面固定在铜竿上,并能上下左右转动。铜竿后面的圆柱与铜竿上的横轴相连,稳当地插入一米高的游龙底座内。在铜竿的顶端还有一根横轴,挂有窥尺和游表,贴附于弧面。

实际观测时,将弧面与两颗待测星移动至同一平面上,一人用窥尺对准一颗待测星,另一人用游表对准另一颗待测星,窥尺和游表两者所指出的弧边刻度差,就是两颗待测星间的角距离。

象限仪

象限仪现存于北京古观象台,制造于1673年,是专门测量天体地平高度的观测仪器。

地平高度是指观测者到某颗星的视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在天文学上,该角度被称为“天体地平高度”。

在象限仪下端,是一根方形横梁和一对十字底座,在两个十字底座的交叉点上,各竖一根高3米多圆柱,两边均有一条龙扶持,具有装饰和加固双重作用。两根圆柱支撑住一根雕有云纹图案的横梁,一根可旋转立轴连接在上下两梁的中间,以固定整个扇形的象限环。象限环内雕有腾云驾雾的巨龙,既使仪器具有生气,又起到了平衡作用;象限环的横边呈水平状,且与立边垂直,在两边的交叉点处挂有一根游表,贴附于象限环面。实际观测时,转动象限环,将游表对准待测星,观看游表所指的弧面上的刻度,即可知道待测星的地平高度。

赤道经纬仪

赤道经纬仪是清朝制造的八件大型铜铸天文仪器之一,是我国重要的古天文观测仪器。1673年制成,重达2720千克,现完好保存于北京古观象台的观测平台上。

赤道经纬仪观测部分由三个大环和一根轴承组成。最外面的大环称“子午环”,呈正南北方向竖立,两面有刻度盘;中间圆环呈南高北低,与天赤道平行,称“赤道环”。环面上均匀刻有24个大格,代表24小时;每个大格再分成4个小格,代表15分钟。

在赤道环面的中心,垂直竖立着一根轴承,称“极轴”。它与子午环相连,朝上的一点指向北天极,朝下的一点指向南天极,并由南极伸出的两个象限弧支撑。里面的圆环叫做“赤经环”,可绕极轴旋转。

整个观测部分镶嵌于一个半圆云座内,被一条南北正立、昂首修尾的苍龙托起,龙的四只利爪分别抓住下面十字交梁的一端,每端都装有调整仪器水平的螺栓。该仪器主要用于测量恒星、太阳、月球、行星等天体的位置。

黄道经纬仪

黄道经纬仪是中国清朝造的八件大型铜铸天文仪器之一,是中国重要的古天文观测仪器。1673年制成,重达2752千克,现完好保存于北京古观象台的观测平台上。

黄道经纬仪的外层是南北向正立的“子午圈”,子午圈内的一个大圈称“极至圈”,用钢轴契合在子午圈的两个极点上,所以该装置被称为“黄道经纬仪”。在极至圈内,套着一个斜躺着的大圈,该大圈与地球绕太阳旋转的黄道平行,称“黄道圈”。黄道圈上刻有度数和黄道十二宫的图案,是黄道经纬仪的基本大圈。有一根垂直于黄道圈面的钢轴连接黄道南、北两极。最里面的一个圆环称“黄道经圈”,相连黄道南、北两极,并可绕钢轴旋转,圈上刻有度数。在观测天体时,可根据黄道圈和黄道经圈的刻度来确定太阳和行星的位置。

该仪器的观测部分被置于一个半圆云座内,由两条背向而立的苍龙托住,苍龙的爪子紧抓住雕有云纹斜交的十字交梁。

地平经仪

地平经仪是中国古代一种天文观测仪器。重达811千克,于1673年(清康熙年间)制成,现存于北京古观象台。

地平经仪一般用于测量天体的地平方位角。它的底座是副十字交梁,交梁上有三条屈身直立的苍龙和一条铜柱,作为四个柱脚托住一个直径2米多的大铜圈,铜圈平行于地平面,叫做“地平圈”。圈面按东西和南北正相交成两条直线,将地平圈分割成东南、西南、西北和东北四个方位,以正南和正北为0?,分别向东、西刻划度数。在正东和正西两点各竖一柱,两条升龙盘柱而上,约在1.5米处相向合拢,在中心两龙各伸出一爪捧住火球。再从地平圈中心垂直竖起一根正方形空心立表,和火球相连,立表上指天顶,下连底座中心的固定立柱。在立表下端有一根横表平躺于地平圈,可带动立表旋转,横表两端各有一根直线和立表顶端相连。

实际观测时,将横表转动,把待测星置于立表空心处,与横表两端的直线构成同一平面时,就可从横表所指的刻度盘上读出待测天体的方位角。

玑衡抚辰仪

玑衡抚辰仪是中国清代造的八件大型铜铸天文仪器之一,中国古代重要的天文观测仪器。在1744年制成,重达5吨,现完好保存于北京古观象台的观测平台上。

玑衡抚辰仪观测部分的外层是一根南北正立的“子午双圈”,双圈被铜枕固定,其空隙的中线为子午正线,在双圈内有两个并排的圆环,称“赤道圈”,外面的赤道圈固定在子午双圈上,东西各有龙柱相托,里面的赤道圈连接在极至圈上,并可以沿赤道面移动,因此又称为“游动赤道圈”。最里面的圆环称“赤经圈”,由环内的一根空心铜轴连接在子午双圈的两个极点上,赤经圈可绕铜轴旋转。在空心铜轴中间还有一根窥管,前端圆孔内有十字丝装置,以增强观测精度。整个观测部分由雕工精细的云座和龙柱托住。

水运仪象台

同类推荐
  • 中国科技十二讲

    中国科技十二讲

    该书的构架自成体系,把民俗与旅游科学地融为一体。作者力求避免泛论民俗文化本身偏重于民俗学的议题,着重从指导实践入手,以浓重的笔墨对民俗旅游及其资源开发进行多角度的科学论析,这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 珍宝:天然珍珠宝石

    珍宝:天然珍珠宝石

    本书介绍了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绿松石、碧玺、雨花石、翡翠、孔雀石、青金石、玛瑙、猫眼石等。
  • 当代世界科技创新与发展问题研究

    当代世界科技创新与发展问题研究

    本书介绍了世界各主要国家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经济崛起的路径,还搜集了相关数据,作为例证,便于研究掌握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科技发展情况。
  • 地理探究

    地理探究

    本书主要指地学历史与地理科技。包括先秦两汉时期的地理学成就;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理学成就;唐宋时期的地理学成就;元明时期的地理学成就;清代地理学成就;《中国古代地理学》(地理科技历史、石器时代地理知识、夏、商时期地理知识、周代地理知识、先秦测量和地图记载马王堆汉墓出土地图、僧一行及其子午线测量、贾耽及《海内华夷图》宋元舆图张骞、班超通西域等)。
  • 世界在变小与现代交通(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世界在变小与现代交通(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面对浩瀚广阔的科普知识领域,编者将科普类的内容归纳总结,精心编纂了一套科普类图书,使读者能够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科普知识,以便解开心中的种种谜团。阅读本套图书,犹如聆听智者的教诲,让读者在轻松之余获得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论教育,使自己的思想更严谨,更无懈可击。相信每一个看过这套书的读者都会为之受益。
热门推荐
  • 三个男人一台戏

    三个男人一台戏

    学习、成长的目的是为赚钱还是为了满足心中的理想?在这个一切向钱看的时代,貌似后者才是对的,可是为什么在我们赚到了钱后还会在深夜里后悔呢?究竟什么才是我们的初心呢?
  • 三国之无双猛将

    三国之无双猛将

    长坂坡,赵子龙在百万大军中七进七出,来回割草,割草!当阳桥,燕人张翼德以一己之力挡住曹魏大军,化身防御塔跟对面玩起了塔防游戏!吕奉先你辕门射戟原来不是一百二十步的距离而是一千二百步!?你带的多少度的眼镜看的这么清楚?轻轻抚了抚额头,对此,李越深表震撼:“原来三国也可开启超高难度的地狱模式……”
  • TFBOYS之女神的专属王子

    TFBOYS之女神的专属王子

    高冷女神‘安雅思’出场,能否搞定王源,还是她被王源搞定?易烊千玺和王俊凯就只能当千年单身‘汪’?——尽请期待,叶冉溪的第一本作品《TFBOYS之女神的专属王子》写的不好还请见谅哦!!!
  • 裘败

    裘败

    当有一天,天空出现裂痕,无数虫族、丧尸、怪兽等等未知生物降临地球,统称魔物。此时,便会有英雄出现,施展超凡力量对抗魔物,拯救人类,保护地球,而这类人,便被称之为猎魔人——我是猎魔人,我是裘败!(不更新,占书名~)
  • 富豪千金的恋爱册

    富豪千金的恋爱册

    她的出生让她的家族变成了一场灾难,冥氏夫妇为了保住女儿不被家族人抢走,变成了一户简单而温馨的家庭,三个人过着幸福的生活。冥氏夫妇眼看女儿就要成人了,也再三经过父母的劝说,决定在女儿成人典礼上公布身份。在岸樱贵族学校的她遇见了自己的死党林妙可,俩人经常黏在一起。俩人也碰见了可以照顾她们一生的人。可命运捉弄人,林妙可有一天觉得自己浑身乏力,逐渐变得消瘦,有时还会吐血。独自一人去了医院,可谁知拿着检查报告单上面印着:肝癌晚期。她脑子顿时一片空白一直到该如何面对她一生重要的人。最后还是狠下心来决定隐瞒。
  • 妖怪名单之夕阳的余辉

    妖怪名单之夕阳的余辉

    本文为妖怪名单同人文讲述了少年封夕为拯救世界而与天罡地煞108将的斗争。
  • 逆天女帝:废柴丑女要修仙

    逆天女帝:废柴丑女要修仙

    天外九重天十大帝之唯一的女帝凤帝遭到负心汉的暗算导致肉身陨落灵魂出逃至下等位面地球,无巧不巧的重生在一位世家的丑千金身上。她和丑千金的记忆融合之后不甘心使她重新踏上了修仙之路,最恨背叛的她将................
  • 千年缘:离仙之恋

    千年缘:离仙之恋

    因为命运的捉弄,他爱上身为敌人的她。因为命运的艰辛,他等待了千年。因为命运的造化,他与她再次相遇。千年前的留下的遗憾,千年后他与她是否可以弥补……
  • EXO之原来,那只是梦的初醒

    EXO之原来,那只是梦的初醒

    她,一个极其平凡的女孩,在一家酒吧打工,却有一个失散多年而冷血的姐姐,总想亲手毁灭她,但她成为了练习生,她的姐姐就更加憎恨她,但不久之后,一个个接踵而来的事故、悲剧,让她的姐姐心软了,她能承受得住吗?
  • 刹王的废柴逆天王妃

    刹王的废柴逆天王妃

    她,家族是二十二世纪的神秘家族,可没想到家族历代所有人却被诅咒,生命短促。最后来到落岚大陆,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