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38500000013

第13章 彰显“纯散文”之大器:湖北散文的中坚(7)

关于山西商人——晋商的历史文化散文,曾经有很多作者涉及,除读者所熟悉的余秋雨的《抱愧山西》外,又有谭其骧的《山西在国史上的地位》、费孝通的《晋商的理财文化》等。费孝通在《晋商的理财文化》中,以娓娓侃谈的艺术笔触,带我们走进中国近代史,步入晋商文化的重要源头——祁县乔家大院。费孝通从经济学的视角描绘了清乾隆初年,山西祁县乔家堡五短身材、其貌不扬的村民乔贵发,独闯口外,艰苦创业,从一名草料铺的小伙计到复盛公商号掌柜,开创了“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伟业,成为晋商的创业始祖之一事迹。费孝通认为:“任何经济制度都是特定文化中的一部分,都有它天地人的具体条件,都有它的组织结构和理论思想。具体条件成熟时经济发展出一定的制度,也必然会从它所在文化里产生它相配合的伦理思想来作为支柱。”任蒙的晋商散文《一个财富王朝的解读》由“凄凉出走”、“惊人的崛起”、“兴衰之迷”三个部分组结,也以乔家大院为切入点,以比较详实的史料书写晋商的盛衰,使我们能从一个侧影来解读山西财富中心的变迁。当任蒙目睹了晋商——乔家大院那全封闭式的整体院落时,听到了晋商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轰然有力的脚步声的同时,也听到了他们在时代变幻、强梁逼迫下黯然消隐的哀叹;读出晋商豪宅与帝王宫殿的相似的同时,也读出了三晋巨贾与徽州商人的差异。晋商的后裔大多勤奋好学而远离官府。他们秉承先祖的遗愿,将读书与拒仕的精神发扬光大。有清一代,山西赴京赶考,高中金榜者寥寥可数。但这绝不标志晋人厌倦读书、拒斥文化,仅靠生意灵感和商场计谋来规划他们的财富王朝。在历史记载中,晋地商人在忙碌的经商之余,手不释卷、苦读深研者多矣。他们的读书是为了更好地经商,经商有赖于更好地读书,学识与经营二者互为表里,共同支撑着晋商眼界开阔,精于管理,崇尚信义,勤勉守诚的人格精神和商业伦理。有关晋商文化的散文写作中,有一点我至今难以苟同,那就是对于“走西口”的理解和想象。这不仅是对任蒙的散文,也包括对余秋雨及其他写晋商的散文。任蒙认为“走西口”是“那种年代许多西北汉子的希望之路”。其实不然,一是“走西口”的目的不完全是经商的需要,更多的是出自生存的需要。当年有民谣云:“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走西口”的大多实在是为了减轻家乡的粮食负担,使妻小得以活命的无奈之举;二是“走西口”在地域上主要是山西人而非西北人。“走西口”人群中,并不都是那些“耕种之外,咸善谋生,跋涉数千里率以为常”(《太谷县志》)的商人,更多的是居住于晋陕峡谷(属于山西“西八县”)和晋北一带的农民,他们是沉默的大多数,很多人流落在外甚至最后葬身他乡。乔贵发式的成功商人只是“走西口”农民中为数不多的历史个案。夸大“走西口”的成功价值和意义,某种意义上是对“走西口”悲剧的淡化与漠视。

任蒙的历史散文,不是对历史存在、历史人物做简单的价值评判、道德评判、伦理评判,而是始终将“我”置于历史之间,切进历史人物进行感性的、审美的、艺术的解读,在人的命运、人的历史与人的文化之间追问,希图探究历史中人的理想、信仰、征战、友情,在静止的历史中孕育出鲜活的散文。因此,对于人的关怀与追逐就成为贯注其历史散文写作的主线,想象中浸入了诗人的浪漫与思者的思辨。他的历史散文总是善于激活当时的历史场景,使之成为“我”的独特的审美对象,正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那样:“对象对他来说成为他的对象,这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因为正是这种关系的规定性形成一种特殊的现实的肯定方式”《千年送别》写了自己想象中汪伦的送别李白的画面,“那幅只属于我的汪伦送别李白的场景,一直在我的脑子里定格了许多年。”阳春三月汪伦为李白“踏歌”于桃花潭边的古岸,“那时的野渡更加空悠宁静,一叶扁舟已被撑离江沿,船上的李白和岸边的汪伦相互抱拳深揖,互道珍重,构成了极富诗情的一幅古老国画”。散文中对送别时的“踏歌”应为汪伦独自吟唱的推理,以及神秘的汪伦作为一个与李白相契的文人浮出水面的不易,都极具逻辑的推论与理性的阐述。《凭吊赤壁古战场》,面对春意盎然的赤壁江水,他遐思:“假如那场激战不是在那个严冬,而是发生在我们现在到来的这种春意弥漫的时日,自北方而来的曹军参战将士,看到这山,这江,这田野,也许他们战死时会增添一分对人世的留恋。”徜徉在历史中的任蒙,诗兴与审美并重,画面与形象互动,于历史文化散文中显示了自己的个性。

三、山水与异域——美的历程

古往今来,游历是文学写作者必不可少的感性经验之一,这种与自然、与天地亲晤的感性交流,成为散文写作的重要题材。“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诗意咏歌;“林壑敛冥色,云霞收夕霏”的精细描摹;“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的敏锐捕捉;“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的激扬感悟……展示了古人诗文与山水风光的密切关联。《钓台的春昼》(郁达夫)、《塞纳河边的无名少女》(冯至)、《彼得堡,沧桑三百年》(朱增泉)、《苏州赋》(王蒙)、《荒芜英雄路》(张承志)、《天马行地》(卞毓方)、《司马祠——黄河札记》(和谷)、《清凉世界五台山》(梁衡)、《汨罗江之祭》(李元洛)……都是行走于山川河流、古都旧祠、名景胜迹之后墨笔,当散文家也在“搜尽奇峰打草稿”时,散文的文本也就多了几分史的记述、画的描摹、情的书写与曲的咏叹,正是这些记游的散文,给中国散文家族风情景意的同时,也带来了审美境界和创作艺术的演变。散文不再着眼于单一的风景加抒情,而是在“物境”与“心境”、形象与思想、人文与山水的对话共感中,彰显主体的思考和个人的情韵。

海德格尔主张“人应当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因为天地有大美,美在自然,美也在人化的自然。游走于天地间广袤的人文山水,任蒙写下了他自己徜徉山水、游历异域的散文——《古老的栈道》、《云中三日》、《秘镜之旅》、《黄河景观在天上》、《回望罗马》、《走进卢浮宫》、《冰雪俄罗斯》等等。

任蒙在游记散文中,不只是浮光掠影地记录观光的表象,往往是透过风景、建筑、古迹、遗踪的表形,找寻其背后隐含的历史与文化韵致。将主体的心灵感应与文化追寻与审美对象沟通,从而熔铸其特有的文人气象。

任蒙描写国内风景的散文,在文体上更多地像似散文诗,其中的诗意强度和情感强度促成了语言的凝定化和格式化。“寒月。风雪。冷流。冰凌。”(《古老的栈道》);“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蔚蓝,明净,一尘不染。只有高原的天空才属于白云的世界。”(《秘境之旅》);“西天,一抹艳红的晚霞,给莽莽群山镀上可金黄的轮廓。”(《千山夕照的旅程》)……干净、简洁的语言,寥寥数笔勾勒出一幅幅“江山如此多娇”风光水墨画,给读者留下宽阔的想象空间,以文字之素朴而达于悠远的意境,以文字之简洁而臻于深邃的境界。

任蒙的异域散文,我比较看好的是《回望罗马》以及《走进卢浮宫》。虽然两篇散文主要是以视觉进入古迹,前者更多地是通过对罗马角斗场的观览来回向历史,想象人兽角斗的起源与结局;想象角斗士与野兽惊心动魄、腥风血雨的厮杀场面;以写实的笔墨突出盾牌与刀戟的碰撞、人兽嘶吼的绝望、观者嗜血残忍的狂欢,把读者带入了作者观临的现场,阅读散文以倾听作者的慨叹,“只有古罗马才能留下这片废墟,也只有这片苍凉的废墟才能躺下强盛的罗马。”“角斗场的高墙已经豁缺,那就是文明与野蛮搏斗的痕迹。”《走进卢浮宫》则是在为艺术震惊,为文明震惊的同时,更多地针对旅游者行为的发问,进而三思强行占有艺术品是否标志艺术的文明。目睹人头攒动,争相一睹达·芬奇的油画《蒙娜丽莎》的风姿的热衷,任蒙不仅远离人群放弃了“瞻仰”,反而发出“那些争相靠近《蒙娜丽莎》的西方人和东方人,难道都读懂了她吗”的质疑。接着散文陡然转笔,进一步对法兰西的“艺术精神”提出质疑,因为卢浮宫的艺术品虽然精美绝伦,令人惊奇,但制造这份惊奇的很多艺术品是靠战争和掠夺而占有的。“战争疯狂地摧毁文明,但它却以疯狂的方式保存了这份文明。”“战胜者为了文明,而采取了极不文明的手段。”“难道一个‘有文化’的野蛮盗匪就比一个‘没有文化’的野蛮盗匪可爱?”散文中这种发散型思维,拓展了文本的张力,读者接受的不仅是萍踪游影,而是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异域风情、一种历史文明的重审。真是“摩抚古物,引起些许美感,将自己的心变得幽暗深沉”,甚而产生“往者难追,空余憧憬之思”(王统照《荷兰鸿爪》)。

任蒙在散文写作中,总是及时、恰当地融进主体的人生感悟,实现对对象世界、意味世界的深入探究,对现实存在的独特理解,希望寻求一种面向现实、面向人生的意蕴深度,希望把读者带进悠悠不尽的自然文明、历史文明、异域文明的时空里,从较深层面上增强对现实风物和自然景观的鉴赏力与审美感,使其思维的张力延伸到文本之外,使风景、绘画、雕塑、史籍从对象本身凸显出来,为接受者增添更多的审美情趣。也许正是由于这种主体直接进入干预的强烈渴求,以及以往主流的、正统的、既定的历史文化观念与审美接受的缘故,任蒙散文目前为止仍然难以克服写作的焦躁,这种心理内涵外见于散文,就出现了难以遏制的拷问意识、干预意识、引导意识,希望意识,出现了较多散文结束时的感叹,出现了有意无意地强调、呼吁的范式。如果可以抑制内心的焦躁,超越现有的范式,任蒙的散文将会出现一个审美与艺术的超越,我们期待着。

同类推荐
  • 女人心经

    女人心经

    《女人心经》是著名作家、诗人、文艺评论家殷谦所创作的关于女人心灵感悟的随笔集。它是《人经》三部曲的子集,以充满激情的语言阐述人性、情感以及赞颂生命,思索生命的本质。表达了作者对理想追求的乐观和坚定的信念,让我们在优美的文字中体味生命的真实感动。
  • 田园之外

    田园之外

    黛色的山峦由西向东起起伏伏,状若雄鸡、状若麦垛、状若神女、状若大仙……但凡想象力能够触及,就可以给南山一个形象的譬喻。远岫含烟,近岚拢翠,日出日落间,南山亘古不变……
  • 江南烟雨塞北雪

    江南烟雨塞北雪

    “江南烟雨塞北雪”,作者把现实生活与艺术想象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与读者促膝交谈,娓娓道来。至情至理,亲切感人。给人以轻波摇梦、低吟浅唱的情韵,很有几分耐人品嚼的味道。特别值得一读的是“谁主沉浮”这篇。作者构思奇巧,立意新颖,哲理性强。读后既让人感到无奈,苦涩、沉重、惋惜,又耐人思索与回嚼,并久久不能忘怀。黄河系列文笔流畅,语言优美,感到句句有诙谐,字字是真理。黄河是个大题材,从涓涓细流,到融汇百川,千回百折,奔流不息。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走访过她,讴歌过她。作者的黄河系列中的“一任西行”、“心诉”及“雪落黄河静无声”等都值得一读。故乡与怀旧系列,作者构思巧妙,入情入理。
  • 走出沙沟(中国西部文学文库)

    走出沙沟(中国西部文学文库)

    《中国西部文学文库:走出沙沟》不仅将杂文这一文学体裁纳入其中,还出现了一些宁夏文学的新变化。长期以小说创作为主的青年作家漠月、了一容和火会亮。其中,漠月的。《中国西部文学文库:走出沙沟》收录了作者近年的散文创作精品;了一容的《走出沙沟》还得到了文学大家王蒙的推荐;而火会亮的散文随笔集《细微的声音》,记录的则是作者在西海固生活的思想感悟,展现了贫困地区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此外,作为第22届书博会阅读大使的阿舍,此次被收录其中的短篇小说集《奔跑的骨头》,也是她的首部短篇小说集,作者以散文的笔触,女性的敏锐感,独特的语言穿透力,讲述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 时代幻象

    时代幻象

    当代著名诗人南野从事诗歌写作与理论研究三十多年来,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篇以及诗理论,他以“后工业时代的诗与诗学”界定自己的写作,这是他内心的镜像,也是书写的命名。《时代幻象》辑入的主要是南野2000年之后和1992年之前创作的诗歌作品,包括《实在界的言说》、《时代幻象》、《无记忆的体会》、《犀牛走动》、《鱼鹰的复杂性》、《描写一个冬晨》、《蓝色桌布》、《白窗》、《酒神的花》、《雪夜》、《城市雨后》等。
热门推荐
  • 瑞香阁见闻

    瑞香阁见闻

    传说瑞香阁有一位神医名叫林瑾萱,专治情伤;传说进入了瑞香阁,所有人将流连忘返。长安城内,秦宫繁华不已,宫殿下,是何人在吟唱?一个个凄美伤感的爱情故事从指尖流过,天底下又有谁真正看破了红尘?“一切,都不过一场过眼云烟……过去了,便不再留恋……”
  • 仙戮苍生

    仙戮苍生

    我辈分极高,可运气太差·······我活的悠久,死的憋屈········老秃驴欺人太甚竟跑我家门口叫嚣····还叫来帮手群殴我····血脉被辱,活不如狗!血海之仇不得不报!穿越以后的迷茫少年,遇上古巫族的遗族是否能唤醒尘封的记忆,携阿鼻元屠之剑重启修罗杀道!!终有一天我将会醒来·~~我知道·~~~那一天~~~世界将会重写!!
  • 汐纯贵族学院

    汐纯贵族学院

    雨沫三人回国之后,来到了一所世界排名第一的贵族学院,遇到了三大校草,他们会发生什么事呢?
  • 希尔薇不是奴隶

    希尔薇不是奴隶

    曾经的希尔薇一直过着惨淡的生活,但随着原奴隶主的破产从而希尔薇被一个奇怪的商人过给了一个名为米尤·米勒的年轻医生,从此她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古道西村

    古道西村

    于是,在后来玉明的生命中就有了这样一种诗意的表达:叶子的心愿是回到树上/在苦难伸出舌尖的时候/信诺在一些不幸的故事中/虚幻地触摸/无法充实,如空濛的雾气/我相信夜莺的歌,充满灵魂/从此,几个世纪/叶子深深懂得这叙述/所有柔情的色泽/还有清婉的乐声/叶子的心愿回到树上/梦幻,爱与童年/都在九月里潜移默化/像花瓣,夹着整个绽放的希望。
  • 明天你是否还爱我

    明天你是否还爱我

    我们的命运纠缠,悲声泣歌,纠缠不休。我们要用生命去相爱,哪怕被虐的体无完肤,也无怨无悔。她,在这些命中注定的爱恨纠缠中,究竟会选择谁?“所有的故事,只能有一首主题歌,我知道你最后的选择.......”——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
  • 神应经

    神应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校花老婆女仆管家

    校花老婆女仆管家

    洪门?黑手党?雅库扎?这些存在于世界的黑暗面中最强大的势力。拥有着世人难以想象的财富和势力。为了争夺世界的黑暗面的掌控权,启动一个名叫“神”的计划。真是这个计划开展实行,揭示了一个难以想象的过去。一个毁灭于人类之前的修真混元时期,渐渐浮现在世人面前。城市修真,称霸一簇揭发。
  • 榜样的力量

    榜样的力量

    职场上,一个有感召力的领导,是团队的核心,是团队成员的效仿对象;生活中,一个有感召力的人,是圈子中的焦点,是周围人眼中的榜样。感召力是一种领袖气质,只有不断追求超越的人才能驾驭它,用好它。《榜样的力量》共十二章节,内容包括超越自我,追逐成功、理想是船,信念是帆、精神凝聚力量、魅力即是引力、形象营造气场、做最好的自己等。
  • 女娲石传奇

    女娲石传奇

    马儿为何会长角?铁树为何会开花?观音为何要出家?孟婆为何白头发?一切尽在《女娲石传奇》。说到女娲石传奇,就不得不说说这本书的作者,有文化,有涵养,最重要的是长得帅,还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