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36700000026

第26章 与爱分手(1)

1901年说来就来了。在除夕之夜,我回忆着这几年的经历,整理着自己的思绪:对未来一年的期待,我所需要的,几乎只有宁静,更多的宁静,就像四年前那样。我必须回归那样宁静的生活。

那么,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坚持将里尔克放逐到我的生活之外。

这天晚上,我仔细给自己分析为什么要和里尔克分手的原因。我对里尔克的爱,完全源自内心的力量源泉,我发现自己的这种力量开始枯竭,我的内心开始发出警报,我的神经已经到了承受的极限。尽管我并不是很在乎别人的闲言碎语,但这样持续下去,我们都没有未来可言。

过年之前,里尔克给我写信,希望能够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出现转机,希望上帝能让我们重新和好。他表示,难以接受分手这个残酷的事实,因为我们一直都过得好好的。

其实,我跟里尔克的分手,并不是我们之间发生了什么矛盾,而不是一种自然规律,来自身体和思想的反应。为了打消里尔克的“复合”念头,让他早日过上自己的生活,我给他写了一封信,一封很冷很酷的信:

“在沃尔夫拉茨豪森,你的形象是那样的清新和可爱,但是现在在我的眼中,它一点点地消失了,消失在广阔的伏尔加河的风光之中,风景中的小屋已经没有了你的影子。”

这无疑让里尔克很绝望。他在忧伤之极中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我站在黑暗中,如同一个盲人,

我的目光已经寻不到你。

繁杂的生活不过是垂幕,

背后才是你的存在。

我死死地盯着幕布,希望它能再次升起,

因为它的背后维系着我的生命,

我生命的所有内容和准则,

甚至还有我的死亡——

……

你曾经是我最有母性的女人,

你也像其他男人一样是我的朋友,

仔细看去,你是一个地道的女人。

更多的时候,你是一个孩子。

你是我遇到的最温柔的女人,

也是我遇到的最严厉的女人。

你是上帝赐福于我的崇高

也是将我吞噬的深渊。

在这之后,应里尔克的要求,我们见了一次面。对我来说,这次见面是少不了的。要不然,以后偶然碰面,将会更尴尬。

在告别的时候,我塞给了他一张纸条,我让他这几年不要随便写信给我,我不想藕断丝连影响我的决定。我在纸条上写着:“在很久以后,如果你的情况很不好,那么在万不得己的情况下,我们这儿就是你的家。”

因为在这几年里,我们就像亲人生活在一起,没有比这更亲密的生活了。里尔克就是我的亲人,就是几十年之后我还是这么说。

26岁的里尔克应该过着独立的生活了。如果我不放手,里尔克也许将永远长不大。但是,我不知道他能否很好地做到这一点。

爱情的时光终于过去了,现在我要做的事情就是脱去爱情的盛装,穿上最普通的衣服,一个人躲到角落里去......只有不失自我的人,才能长久地受人爱戴,因为他用自己充满活力的生命给出别人树立了榜样,别人自然会把它看成是生命的权威。最糟糕的爱情莫过于双方总是小心翼翼地相互磨合,没完没了地相互妥协,这种爱情生活只对于那些出于实用目的而相互结合的人有好处。

对于真正相爱过的人来说,从我和里尔克的实际情况看,唯有分手,才能给他生路。

这次,我和里尔克是彻底分手。我做出这个决定,也是十分艰难,我经受了内心的煎熬,大病了一场,全身虚脱。生活起居全靠安德烈亚斯的照顾,这让我非常感激他,我意识到,虽然我们没有夫妻之实,但他也是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

1900年秋天,里尔克从俄罗斯回来不久,接到老朋友海因里希.福格勒的邀请,让他到沃普斯韦德去。那里号称所谓“魔鬼沼泽的边缘”,身外荒原和沼泽的附近,有一批年轻而有激情的艺术家集中在那里,正需要里尔克这样在文坛崭露头角的人去当领头羊。初来乍到的里尔克很快就热情地参加着各种诗歌朗诵会、各种画展和社交活动。

沃普斯韦德是里尔克一生中绕不过的一个地方。他在这里结识了女画家保拉和女雕塑家克拉拉。这对姐妹俩都来自不来梅,前者是铁道咨议官的女儿,后者出自商人之家,她们俩都是沃普斯韦德艺术家眼中的宝贝。

里尔克几乎同时爱上了这对身材高大的姐妹俩,但金发女郎的保拉已经心有所属,后来嫁给了画家莫德尔松,过了几年因为难产而去世。年轻的女雕塑家克拉拉成了里尔克的太太。克拉拉是罗丹的学生,曾经跟着学过雕塑,他们俩在沃普斯韦德附近的威斯特韦德居住下来,并建造了自己的房子。

这时,距离我们真正分手才两个月。我不知道里尔克的真实想法,是因为共同的生活和艺术感悟撞击出了感情,还是用另一段感情代替一段感情?或者说是看中了克拉拉殷实的家境?我曾经给他写过一封信,告诉他可以爱上一个姑娘,但不必急于结婚。因为他自己还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根本没有能力来支撑一个家。

但是,里尔克还是很快就结婚了。结婚时间是1901年的4月28日。里尔克说,希望这可以给自己带来稳固的、宁静的生活。但是,他错了。

女雕塑家有自己的事业,作为罗丹的学生,在雕塑界也有相当的名气,不可能每天在家给里尔克安顿好生活中的一切。这年底,他们的女儿出生了。更为艰难的时刻到来了。

我先前就告诫过里尔克,他一时还无法承担得起丈夫的角色,现在,他又要承担父亲的角色。这真是为难他了。他每日陷在柴米油盐和奶瓶等俗世的事务之中,愁不胜愁,创作力明显下降。他需要不断地给报刊写稿,来养家糊口。

不久,他的新出生女儿露特被送到外祖父家抚养。

出于他是罗丹学生的丈夫,出于他是文坛上展露头角的年轻人,一个书商约请里尔克写一本罗丹专著。这对里尔克来说,自然十分感兴趣,既可以从书商那里接到一笔定金,也可以近距离地观察罗丹这位大师,今后与妻子又多了共同语言。于是,里尔克向罗丹发出了征询信,希望能够实现这个计划。

1902年8月,里尔克去了巴黎。罗丹62岁,里尔克27岁。罗丹对里尔克的到来表示了欢迎,从里尔克的相关书信中可以看到:他们之间和善地交谈着,里尔克可以随意地参观罗丹的工作室,并且被邀请一同吃饭。

里尔克给我们描绘了初次在罗丹家看到的印象。“别墅并不漂亮。门上有三扇窗户,黄色嵌缝的红墙砖,灰色的斜坡屋顶,高高的烟囟。屋前是一条小山谷,有一群乱七八糟的房屋,像是意大利的葡萄园的房屋。绕过红黄小屋的屋角,前面展现的是奇妙的景观:一座到处都是石膏和石头的园子。”

罗丹每天都有模型和大理石等着他,他要不停地干活。这时候,他正在创作《维克多.雨果》、《巴尔扎克》等系列作品。雕塑、绘画和写诗完全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行当。里尔克每天都近距离地观察罗丹,看着罗丹工作起来总是精神抖擞,一气呵成,不需要等待灵感的到来。在经过最初的迷茫之后,里尔克从深入研究《巴尔扎克》着手,不仅向罗丹提出了他为什么能将自己与巴尔扎克融为一体,他也善于忘却自己的身份,将自己置身于一个雕塑家的地位,用雕塑家的眼光来审视罗丹。罗丹的艺术创造力令里尔克惊异,罗丹的创作思想更让里尔克另有所获——罗丹提出要最大限度地浓缩素材,将多余的枝叶要毫不留情地砍掉,直到无法砍削为止。这对里尔克的创作,无疑又是一大推进,为他后期的象征主义写作指明了道路。

这年10月,里尔克完成了评传《罗丹论》。这是一部小部头作品。我曾从艺术突破的角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是,后来当他追忆起这部作品时,显示出对它的不满意。

“《罗丹论》素材上存在太多的矛盾和局限,其中所涉及的画家作为艺术家来说,形象太单薄……沉湎于无足轻重的小事……给出的借口迫使我变成许多事情的传声筒,许多从喧嚣的白昼后退到无形的虚无的东西喷涌而出,流淌于字里行间。”

说到罗丹,“在他的内心,拥有一所房子的昏暗、庇护和安宁,超越于此之上,他把自己变成一个天堂,森林环绕、广袤无垠、汹涌的河水奔腾不息”。罗丹的强大,让里尔克感到了恐惧,他在老朋友海恩里希这个艺术家沙龙里感受的快乐迅速地凋谢了。他害怕无法开始:

“我的艺术技巧在哪?我可以起步腾飞的艺术的最深邃和最细微的地方在哪里?我要后退,返回到起始点,我所做的一切都失去了意义,甚至比枕木划过的痕迹还微不足道,遵循它,下一个过客尚能找回路的踪迹。”

“所有的尺度都向后退,遥远的东西不再重要,它们属于昨天,而明天才是永恒。”

里尔克仍想有所作为,其结果是:他被越来越强的对死亡的恐惧感所缠绕,尤其在他的创造性出现问题的时候。他担心的是某种陈腐的毁灭性力量会要了他的命。由于被那种“有所成就”的欲望所掌控,里尔克虽然做出过种种努力,但他从来不曾有过生死可以啮合的洞见。不过,一旦达到“赤贫”状态,他就会完全把自己交出去,彻底放弃自己,让自己被万物吸收。

焦虑是里尔克的命运,但他的本性温文尔雅。内外的不和谐造成了他的焦虑。所有天才艺术家的焦虑都是不断创造的冲动结果,这样的冲动是不可遏制的。里尔克的焦虑,是一种绝对的焦虑,他为存在的不确定感到忧虑。这种焦虑会影响到周围的人。从一开始,里尔克就想着上帝赋予他的艺术工作。那是一种诱惑,使他奋力走向天堂的高处,然后被上帝拯救。

不过,作为一个艺术家,里尔克通过罗丹而取得了结构性的完善。比如《新诗集》把《时间之书》远远抛在了后面,更不要说是更早的那些诗篇了。在《马尔特·劳里茨·布里格随笔》中的很多东西也间接地源自罗丹时代的风格。尽管这部作品一直被认为是他最主观性的作品之一,但事实上这是一个误解。马尔特不是一个一般的肖像,而是一个自画像,里尔克用上了直接的自传材料,里面有很多就是他自己的影子。

1911年,里尔克从杜伊诺城堡给我寄来过一封信,在这封信中,他回顾了这本书:

也许我应该像以前那样尽快地跳回到现实之中。不过,那样做的话,我还是太固执于自己了。尽管那可能是我所要面临的真正任务,但我不能忍受赤贫。在一项失传的事业上孤注一掷,这是我的雄心;另一方面,它的价值也只能通过这种损失来取得。我记得,马尔特的命运似乎不是那么衰落,它暗暗地向着天国里的某个地方爬升,那是一个被遗忘的的所在。

里尔克对马尔特的态度有点像他对上帝的态度,而他作品中的“上帝没有以爱报答”。他采用这个例子,目的是要更多地了解上帝,把上帝放入虔诚而严肃的语言。对于我们来说,那是他的秘密所在。从那以后,重要的已经不再是被爱,而是一个人自己彻底的奉献。浪子回头的例子,已经被证明是一种由宗教冲动引起的误解。这错误在于人只寻求属于他自己的东西,而不是把目光从自身转向天堂。在天堂里,哪怕他自己不想,他也会分享到所有的丰富性。如是,最穷的变成了最富的,最卑贱的会被祝福,并再次变得神圣。

在1903年7月,我们又恢复了通信。里尔克从不来梅附近的上诺伊兰给我写信说:“露,那些源自沃尔弗拉茨豪森时期之前的,你也曾感受到的东西,强烈地留在我的脑海里,我想我还不能驾驭它。”

这年8月,他再次给我写信,表达了自己想要的渴望,在不假思索中表示想成就一番大的事业:

“我们应该是一条大河,而不是踏入一条小小的水沟,把水引向草地。我们应该聚集在一起,形成湍急的水流。或许,到年迈时,我们可以屈服一次,张开自身的臂膀,汇集到一片三角洲上......亲爱的露,就应该这样!”

在巴黎的时候,尔克一度成为罗丹的秘书,是里尔克发现自己在追随罗丹时遇到了困难。他在1903年8月10日给我写的信中说:“在这个超强大的榜样面前,我无比痛苦,我的艺术没有提供任何的途径可以使我直接去追随他,这变成我肉体的一大痛楚。同时,由于两个艺术世界的不协调,我再次产生了恐惧。

......

这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一个远远走在时代之前的先锋,一个伟大的榜样,一个有待探究的奇迹。”

罗丹以极大的精力投身到艺术,并能控制着艺术,这个强健的男人能够游刃有余地分配着自己的精力。人们在他身上只会看到强权,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男人风范——以保持艺术作为他的首要目标,而生活可以是寻欢作乐、放纵而且放松,他甚至要使生活为艺术服务。。而里尔克的男性特征则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它是被动的,并且掺有女性的因素。两种本性之间的巨大差别,导致了里尔克和罗丹之间产生了缝隙,最终导致两个人分道扬镳。

因为无法承担自己的责任,不能成为他人的支撑,里尔克再次消沉下去,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他在1903年11月给我的一封信中说:

“过去我觉得,当有了自己的房子、太太和孩子的时候,我的生活就会稳定下来,对生活就会有更多的把握。但是你看,威斯特韦德是一个现实的存在,我却不在其中,也不在其上。而现在,那所小小的房子和它的美丽安静的房间不在我的眼前,我知道这世界上有一个人属于我,那就是与我关系密切的这个小孩,这个认识让我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安全感,有了对很多简单事物和复杂事物的体验。但是,这还不能让我产生那种意义上的现实感觉,不能让我成为现实之中的一个现实的人。

我的房子是什么?亲人又是什么?是久久不肯离去的客人。假如,我想从他们身上得到点什么,就必须失去自我,我一再地离开自己,却又无法到达他们的地方。就这样,我徘徊在自我与他们中间,永远在路上,却又不知自己身在何处,不知道自己还能否获得自我。”

里尔克是在四月结婚的。那是比那把我们牵手在一起的五月,早了一个月。四月包含所有四个季节——既有铜剑般一样的冬天风雪,又有明晃晃的夏日炎热的阳光,还有秋天的风暴,这些风暴用数不清的花蕾装饰潮湿大地上那些原来到处是败叶的地方。在所有的时候,春天都在这个地球上等候,甚至在我们看见它之前,我们就知道了它在那儿。由于这一切,我们才走到了一起,这不是偶然。

尽管我和里尔克已经分手,但我说过,我家的门还会为他再开,我的心房还会为他存在一小块地方。里尔克不是我生命中匆匆的过客。我们的分手,不是因为不爱了,更多的是出自一份最原始的母性思考。

我并不讳言,那几年里,我就是里尔克的太太,他是我生活中第一个真正的男人。肉体与男性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体,毫无疑问那就是生活的本来面目。我可以用他曾经向我表白时所说的话,一个字一个宇地坦白:“只有你才是真的。”做朋友并不是选择的结果,因为友谊是我们的 “潜在婚姻”的体现。我们不是苦苦寻找对方的两个“半个”,我们本来就是一个整体。

同类推荐
  • 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下)

    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下)

    文学作品是作家根据一定的立场、观点、社会理想和审美观念,从社会生活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经过提炼加工而后创作出来的。它既包含客观的现实生活,也包含作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因此,文学作品通过相应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承载性,这就是作品的具体内容。 文学简史主要指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这跟各国历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历史的发展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而文学的发展也形象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
  • 巅峰造诣的科学家(3)

    巅峰造诣的科学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中国历代军事将领成才故事

    中国历代军事将领成才故事

    本书按历史顺序精选了中国古代军事将领成才故事,讲述了他们从小立志立德、文武兼修的成才过程和征战沙场、报效国家的事迹。虽然他们的成长环境、性格特点和时代背景不同,但他们的智勇韬略、精忠报国、出奇制胜的品质与精神,给读者以新的启示与鼓舞。
  • 鬼谷子全书(第八卷)

    鬼谷子全书(第八卷)

    鬼谷子,原名王诩,又名王禅,是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相传鬼谷即为太上老君的唯一弟子玄都仙人。鬼谷诡秘,社会纵横、自然地理、宇宙天地玄妙;其才无所不窥,六道无所不破,众学无所不通。证得弟子门人无数,翻云覆雨,惊世骇俗,后皆大有作为。鬼谷堪称万圣先师,万圣之祖,绝不为过。
  • 百位世界杰出的文学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文学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热门推荐
  • 幽罗天帝

    幽罗天帝

    苍云大陆,一个以斗者为尊的世界!凡修得斗气之人皆为斗者,皆可掌握斗技叱咤风云,亦可手握魂器,翻天覆地;只是这世间却另有西域邪斗,善于控制他人斗技,掌控他人兵刃,阴险诡异。本属于正道家族的少年叶云,却在无意间得到了西域之中的遗落古卷,幽王决……
  • 宝镜三昧原宗辨谬说

    宝镜三昧原宗辨谬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专属糖心

    专属糖心

    罗蕴聪是个孤儿,从小被米家人抚养,跟米贝贝穿一条裤子长大。因为米贝贝的一次晚起,两人路上赶时间差点交通意外被撞翻。这一次两人却和德盛集团的两个太子爷牵绊不清。
  • 霸道校草的狂傲女友

    霸道校草的狂傲女友

    当霸道校草遇上狂傲校花,他们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魔鬼神兵

    魔鬼神兵

    ‘13号’他是魔鬼计划的唯一幸存者,他被送到了‘修罗训练营’在这里原始丛林、高原戈壁、冰山雪地、荒凉大漠是他们与死神决斗的战场,咸水鳄鱼、孟加拉猛虎、毒蛇野猪、密林蟒蛇时常如影相随……在这里,人命贱如蝼蚁,实力才是活下去的一切根本,在这里不够冷血的人正在弹壳堆成的山坡上腐烂着!这里走出了世界上37%的王牌特工,杀手榜上80%的血钻杀手以及100%的精锐自由佣兵,而能从训练营中走出的人往往十不存一,在这里任何友情、亲情、爱情都会变成无情的催命符,在这里只有冷血与杀戮,只有踩着同伴的尸体才能活着走出去亦或者爬出去!
  • 妃惑天下:霸宠前度弃妃

    妃惑天下:霸宠前度弃妃

    她为他独守一份姣好年华,却在年华最美时惨遭抛弃。“父皇,儿臣想娶的人是裴玉,而不是什么水倾城”大庭广众,众目睽睽,纵使倾国倾城,名门贵女又如何,三年的销声匿迹被再度重提,越辉煌也就越落魄,转眼间她成为京城水性杨花的弃妃,声名狼藉。她与他携手颠覆天下,只为人生落魄的那一次挽救,本想“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本想“溺水三千,一瓢足以”“册封水倾城为玉贵妃”她本是他的后,最终换来的只是背叛。失去的才弥足珍贵,再回头,往事重提,硝烟四起,倾国倾城,谁主沉浮!
  • 中国通史(第一卷)

    中国通史(第一卷)

    本书全方位介绍中国历史的基础知识,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民俗等领域,书中将中国上起原始社会、下至民国的历史进程划分为四卷来讲述。
  • 通天战神之云凌

    通天战神之云凌

    云凌!他是地球上的王者,一天被该死的闪电劈中,不幸的穿越到了异界!从此,他遇上了各种各样的诱惑,极品御姐,清纯萝莉,温柔妹妹,知心姐姐,和蔼的美女师傅!在这个人吃人的世界里,且看他如何修成强者!回到地球!与家人团聚!敬请期待!
  • 逆天魔方

    逆天魔方

    身怀逆天魔方,屌丝逆袭,杀尽仇敌,生杀人鬼两界,建自我王朝
  • 仙凡无边

    仙凡无边

    人类自太古以来,被天地威势所震慑,有人感于天地无穷奥义,开始遍览世界,以兹求取长生不老之方。遂有化凡登天,仙灵之传说流传于世。 一位淳朴少年,意外获得修行之道,开始在纷争繁乱的红尘之中磨砺。跨万水千山,历亿万国度,阅无尽生灵,渡浩瀚星域,只为执著心中的梦。 人心险恶,世间多难,在成长路上,他经历了怎样刻骨铭心的往事,又遇见了多少值得用一生去守护的人。 一个人的路途,注定孤独还是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