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33100000020

第20章 麻城孝感乡考辨—凌礼潮(4)

于成龙听他说完,又仔细看了半天卷宗,叫把左邻右舍及地保等人带上来。于成龙略微问讯了几句,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察言观色,见都是些老实本分的农民,不像杀人越货的样子,只因做了邹彬然的邻居,便弄出了个牢狱之灾,一个个披枷带锁,步履艰难,惶恐不安,看来也吃了不少苦头。于成龙同情地摇着头,向堂前的捕役道:“来,替他们除去刑具。”捕役遵令而行。众人不知他要干什么。却听于成龙道:“各位乡亲,你们受苦了,回家去吧!”

众人醒悟过来,忙不迭地跪下磕头谢恩而去。陈典史怯怯地问:“释去他等,又到哪儿去找破案的线索?”

于成龙怒道:“没有线索,便要拿无辜做替罪羊吗?你打也打了,夹也夹了,不是什么也没问出来吗?我看他们老实得话都说不清楚,决没有行凶作案的胆量。不尽早释去,还等着叫老百姓责骂,叫真凶讥笑吗?退一步说,即使真凶在里边,他不肯招,你也没办法。不如放出去,再盯着些,等他销赃灭证时,重新抓来定案。你把人死关着案子如何了结?”

于成龙传邹守质将邹彬然所住的房舍画了一个草图,详细注明某房系何人居住。又到现场踏勘,见邹彬然家房屋很气派,不要说门闩、门轴等处无撬门迹象,连高高的院墙也没有发现翻过的印痕。想来盗贼进这院子,必有内应。

于是于成龙带着陈典史去二长儿家走访。一到二长儿家,只见二长儿和弟弟三长儿正在家喝酒。那二长儿生得彪悍结实,眉宇间有股凶气;三长儿身材单薄,个头也矮些。一看到于二府突然登门,二长儿镇定地站起来迎接,三长儿却目光游移,有些心神不定的样子。二长儿狠狠盯了三长儿一眼,说:“还不伺候于大人喝茶!”三长儿便手忙脚乱地搬椅子、倒茶。

于成龙不动声色地问二长儿:“你伤好了吗?”

二长儿道:“好些了。”

于成龙又道:“二长儿,那天夜里,盗贼几时进入邹家,当时你在哪里,正在做什么?可曾听到什么?看到什么?如何被人砍成重伤?你现在是唯一的一个活着的当事人,所以尽管你的伤还未好,我们也要打扰了。”

二长儿道:“那天晚上,小人早早就睡了。约摸三更时分,听到外面响动,就穿了衣服出来察看。刚到二门口上,就被人砍了一刀,昏死过去。天明醒来,就喊人救命。当时详细的情形,我确实也不知道。”

这些话在报案时二长儿都已说过,再问下去也没什么新鲜的东西了。于成龙又关心地验看了一下二长儿的伤口,只见那刀口从左肩至右边胁下约有二尺来长,好在刀口不甚深,否则性命难保。

从二长儿家中出来之后,于成龙又暗访乡邻,得知二长儿生性蛮横凶狠,三长儿生性懦弱胆小,两兄弟都有嗜赌恶习,而且前一段时间二长儿输得精光。

于是,于成龙打道回府,笑着对陈典史说:“你稍微等待一会,凶手马上就来了。”陈典史还不敢相信。于成龙也不理会,只是叫人将二长儿暗地里看住,将三长儿传进衙门,也不审问,径直监收在一大空屋中,扭锁在柱上。夜深了,监押犯人的差役回去睡了。到了三更时分,屋角飞沙走石,“唧唧”有声,那声音模模糊糊像是在向三长儿索命。三长儿不禁股栗,失声大叫。一会儿,电光闪烁,光影之下,邹彬然夫妇披头散发,像死时那样血糊满面地呜咽着哭骂:“忘恩负义的奴才,把命还我!”三长儿惊慌失措,大叫道:“杀主人的是二长儿和铁头啊,我不过是在一旁打着火把罢了。冤有头,债有主,这可跟我不相干啊!”

这时,灯光一亮,于成龙和陈典史带着差役都出现在狱门口,三长儿才知道中了于成龙的圈套,只好一五一十地交待了作案经过。

原来,二长儿最近赌运不佳,就起了杀主劫财之念,本来约三长儿一齐下手,三长儿胆小,便约了拜把兄弟铁头儿一齐下手,三长儿持火侍立。事后二长儿为逃罪责,在身上勒了一道伤口,演了一场苦肉计,企图蒙混过关。三长儿又跑到赌场混了一夜,好让人作证不在现场。于成龙派人连夜捉拿二长儿和铁头,搜查到了杀人凶器和抢劫的财物。一起冤案就这样破获了。

传说案发后多日,府门口幽晦的旋风环绕不绝;案情大白后,清风丽日,一派祥和。因此老百姓都称于二府为“于青天”,并且传唱出“鬼有冤枉也来伸”的歌谣。

邹彬然案的破获确立了于成龙在歧亭一带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人们一有事自然而然地就会念叨:去找“于二府”!去找“于青天”!而使歧亭一带治安发生根本性改变的一件事,则是拿获盗贼汤卷。

汤卷,歧亭人,自幼父亲去世,母亲含辛茹苦地抚养他,却管教不了他。他很小便开始在社会上混,始则小偷小摸,继而谋财害命,奸淫妇女,无恶不作,终于在黑道上也混出了不小的名声。光黄之间,黑道中人,一提起汤卷,没有不知道他的,并且大多与他有些交情。

于成龙到歧亭后,推行保甲制,严明法令,摆出了一副大规模治盗的架式。诡计多端的汤卷便登门投诚,隐藏了大盗的真面目,坦白了一些小偷小摸的事情。捕盗尚未抓住头绪的于成龙一时被他的花言巧语骗过,以为他虽是黑道中人,却并无大恶,既有诚心改过,对于捕盗也会有帮助,于是让他当了捕役。这样,汤卷穿上了合法的外衣,明为捕快班头,暗为绿林大盗。歧亭一带的盗贼,纷纷同他结纳,并按期向他交纳保护费,汤卷摇身一变,又成了黑帮的保护伞。

开初,对于前来投诚的汤卷,于成龙真心善待,常请汤卷喝酒,推心置腹地对他说:“本府深知你精明强干,虽然误入歧途多年,但悬崖勒马,迷途知返,仍不失为识时务之俊杰。俗话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只要洗心革面,诚心诚意地帮本府捕盗,就是好人,就是功臣。”

汤卷当然连连点头称是。

于成龙又告诫汤卷说:“你既是公门中人,就要把往日的江湖习气收敛起来,认真当差。特别是与你旧日的朋友打交道,务必破除情面,尽职尽责。只要有些功劳,本府也会格外看顾于你。”

汤卷听了,自是千恩万谢,满口答应。可是他阳奉阴违,出了同知衙门便无法无天,为非作歹,到处敲诈勒索,迫害良善,气焰更加嚣张。百姓也以为他是于大人跟前的红人,对他无可奈何。

时间长了,于成龙多少也听到了点风声,而且见汤卷伸手管的也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正儿八经的大盗没有抓住一个,心中便有了打算。

这天,于成龙又特地请嗜酒如命的汤卷喝酒。酒席间于成龙对汤卷说:“我想,做了强盗的彼此也通声气。你曾为绿林中人,闯荡江湖十余载,彼此情形纵使不完全了解,也应该互相知道一些。你且说说,这歧亭周围地面上,经常作案的大盗有多少?小偷小窃的又有多少?”

汤卷一听,头便大了起来。一个惯盗,岂能说不知绿林中事?但实言相告,这些人又多是被自己罩着,平日里给了自己不少好处的,怎能把他们抛出去?那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于是汤卷支支吾吾地说:“老,老爷,江湖中规矩极多,最忌讳打听别人的隐秘。我虽耳闻几个人名,也听说过一些事情,但道听途说,不能当真。这等事瞎说不得。待下役用心察访,弄确实了再来禀报大人吧。”

于成龙察言观色,看出了中间的蹊跷,便顺水推舟道:“好,办案自当慎之又慎,你用心做事吧,待有了真凭实据,再来禀报。”

汤卷被灌得醉醺醺的,踉跄着走出去。于成龙换了便服悄悄地跟随着他,见他与一人到一家酒店,一边大吃大喝,一边大吹大擂。于成龙来到隔壁偷听他们谈话。只听汤卷正在跟同伴说如何应对于二府查问大小盗数的问题。

汤卷边喝酒边道:“告诉他吧,对不起朋友,坏了江湖义气;不告诉他吧,也说不过去,当了十几年的强盗,一推六二五,谁相信啊!”

那人笑道:“你不是有个折子吗?拿出来看看,拣那交情不深,平日里有过节的告诉他几个,不就得了。”

于成龙从门缝望去,见汤卷从夹袋中摸出一个纸折,指指点点地说,这个是会养爷娘的——意为这人是会弄钱,又常给他交保护费的,要好生看待;那个是爷娘靠不得的——意为这人是强盗中不中用的人,也没向他打点财物。看到这些情形,于成龙当然明白了汤卷不光没有改恶从善,而且还成了盗贼的首领。

第二天,于成龙又请汤卷喝酒,将其灌得大醉之后,装做与汤卷不分彼此,畅叙平生隐私。汤卷醉后得意忘形,竟毫不顾忌地说出自己过去做盗贼时所负的命案,以及做捕役之后敲诈勒索、奸人妻女等事。于成龙压抑住心中的愤怒问汤卷道:“我听说你口袋里有个折子,是歧亭盗贼的花名册,可否让本府一阅?”

汤卷一听,酒醒了一半,忙矢口否认。于成龙命人搜身,终于搜出了那本邑中大盗小寇悉无所遗的折子。

于成龙恨恨地说:“你混迹江湖,为非作歹,屡犯王法,罪在不赦。本府念你迷途知返,有悔改之心,非但既往不咎,一再赏你酒肉,好心抚慰,指望你洗心革面,痛改前非,做些利国利民的好事。可你,口是心非,身为捕快,竟敢与盗贼沆瀣一气,简直是无法无天!”

汤卷声泪俱下地说:“下役一时糊涂,犯了旧病,求老爷开恩,给下役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

于成龙板着脸道:“我便想饶你,只是王法无情,歧亭的老百姓不肯答应。你还是收拾一下,赶快去罢。”

汤卷听得糊涂,不知道叫去哪里,心里存一丝侥幸,试探着说:“下役从此追随老爷,死心塌地为朝廷效力,哪儿也不想去。”

于成龙哭笑不得:“汤卷,休想好事,本府是劝你归黄泉耳!”

汤卷知道活命无望,便哭道:“小人该死,只是家有老母,若能再见老母一面,小人感激不尽。”

于成龙说:“免了吧,回去岂不徒叫老母伤怀!”说罢,取出一封自己的俸银,让人送给汤卷的老母。随后令衙役押出汤卷,在官署外面听其自尽,算是尽一分曾经共事之情,然后斩首示众。

汤卷死了,但他留下了一个手折,那上面密密麻麻地写了许多人的姓名住址,中间既有杀人越货的大盗,也有许多坐地分赃的小偷。于成龙命衙役分头调查,并反复告诫他们:“人命关天,此等大事岂敢鲁莽!若未察访的确,冤杀一人,便应偿人一命。”

他还怕差役察访不准,自己亲自扮作农夫或旅客,深入各地私访,因此既掌握了第一手材料,也让手下奉命察访的人不敢欺瞒。

根据衙役和自己的明查暗访,汤卷折子上所记的盗贼大都属实,还连带查出了一些汤卷未记的盗贼,于成龙一一详作记载。于成龙并没有采取一网打尽的办法,而是重点打击有血债的凶手、民愤极大的巨盗以及为害乡里又无人敢保的大地痞。

先前与汤卷一起在酒楼喝酒的家伙,也在那折子上。他叫苏尔明,是歧亭一霸,平日横行乡里,无恶不作,欺凌孤寡,开赌聚利,与汤卷暗中勾结,平民百姓敢怒而不敢言。于成龙一一核实后,下令将他置于站笼中,活活站死。《大清拍案惊奇》中还留下了于成龙为苏尔明写的判词:“本府查得土豪苏尔明,地方豺虎,闾阎蛇蝎。扛孀逼醮,败人名节。开赌聚利,破人家产。种种罪恶,罄竹难书。又复勾结差役,朋比胥吏。官吏莫敢谁何,人民徒呼负负。非按律严惩不足以为民除害,不足以儆彼强豪。立予站死,以昭炯戒。此判!”

关于于成龙歧亭除大盗的故事,史志多有记载,民间亦多有传说。歧亭附近的中馆驿,就流传着于成龙破大安山和浮桥河盗贼的故事。笔者老家就在中馆驿,叔父自幼学唱楚戏,据他说一开始就学了《于成龙私访》这一折戏,即以于成龙驻歧治盗为题材。可惜此戏已经失传了。他为我讲述了两个情节。

二是于成龙私访大安寺。传说大安山有个鸿蒙寺,老百姓讹称为“红毛寺”,将庙里和尚称为“红毛和尚”。本来,这里香火旺盛。后来,有一批盗贼,占据了庙宇,挟持了和尚,混杂在僧侣之中,掘地宫,安翻板,遇上有姿色的妇女来朝香,就发动机关,让她掉入洞里,谋财害命。地宫一直通到寺北所倚的一座山——黑石垴,传说里面有三千和尚、八百道人,把一座黑石垴地下全掏空了。盗贼人多势众,气焰嚣张,烧杀奸掳,无恶不作,周围一带,鸡犬不宁。于成龙置个人安危于度外,孤身一人,乔装打扮,深入寺中探贼情,虽然查明了盗贼的情形,却差点命丧盗窟。后来在一落难女子的帮助下,逃出匪巢,亲自领兵将这伙盗贼一网打尽,救出良家妇女,并将鸿蒙寺改为“大安寺”。

二是于成龙私访乌江渡。旧日浮桥河的渡口在钵儿垴山下,名“乌江渡”,水急浪高,为高峰、李仁两个歹徒所占。他们明为艄公,实是盗贼,干的是《水浒传》中张横干的营生,就是到得江心,且问你要吃“板刀面”还是“馄饨”的那路勾当。过往行人,只要被盯上的,不仅蚀财,而且会成为枉死的水鬼。于成龙通过私访,掌握了高李二人的罪行,将二人处死。

总之,凡是证据确凿、罪不可赦的大盗,于成龙毫不手软,坚决处以死罪,甚至处以活埋的酷刑。据《清史稿·于成龙传》记载,“(于成龙)尝察知盗所在,伪为丐者,入其巢,与杂处十余日,尽得其平时行劫状。乃出呼役,械诸盗,具狱辞,骈缚坑之。”好一个“骈缚坑之”!治乱世须用重典,这伙盗贼被活埋,让群盗胆战心惊,于是,“他盗皆远窜”。重拳歼盗,终于换来了歧亭治安好转的开端。

三重教化

于成龙善于缉捕盗贼,但他也知道有些“盗”是为生活所迫,铤而走险,而盗魁则往往是罪大恶极之流。因此他采取恩威并用的办法,首恶必办,胁从不问。他认为,“凡人之为盗贼者,原非天性使然也。或为贪污官司逼迫,或遭势豪大户侵凌。与夫饥寒逼身,一念之错,坠身苦海,抱头鼠伏,静夜自想,岂无一点迁善改过之心!”(《政书》卷5《弭盗安民条约》)甚至认为“盗”之所以为“盗”,是因为地方官“始则拊缓鲜术,既不能禁民之不为盗,继而弭盗无方,又不能化盗为归于民”。对捕役和降盗,他也恩威并重,哪里发现盗贼,他们立刻会来向他报告。他腰间常系一布袋,得盗贼名址,即投其中,所以盗贼很少有漏网的。

光绪《麻城县志》上记载了这样几个故事:

于成龙每捕获一盗,必定仔细盘查,若非近日犯事,就痛加审责,命通族乡民保结,保结即行释放;三日之后仍无保结者,方从重处罚。于成龙常对保结者说:“这即使明明真系盗贼,汝等若能保其改过自新,再不重犯,则不问旧案;若再犯,汝等当有连坐之罪。”同时,于成龙还要观察保结者确系老成敦厚之人方准。一天,衙役捕获了一个惯盗,正审问时,有十余人呈上保状。于成龙观察他们的情况后说:“本府看汝等十余人,无一敦厚长者,皆似轻浮浪荡之徒。汝等本属盗类,如何能够保盗?”当即各打三十大板,与那惯盗一起命人取保。三日之后,不仅无人保这个惯盗,亦无人敢保这十余浮浪少年。于成龙查明这惯盗罪大恶极,当即处以死罪。另十余人只是追随这惯盗为虎作伥之徒,虽也在乡里胡作非为,尚无血债,且看似有改过之意。于成龙训斥一番后,便命这十余人互相保结,并反复告诫他们,如有一人重犯,悉数连坐。这群平日狐假虎威的家伙胆战心惊,“喏喏”连声而去。

有一次,于成龙有事到宋埠拜郊,对人道:“此地有大盗某某,小偷某某,共十八人,俱守法不犯,姑置之,犯即死矣。”听者骇其神明,而诸盗亦远遁匿迹。

同类推荐
  • 中华古代茶酒文化精典

    中华古代茶酒文化精典

    茶酒文化是高度发达的中华文明其中的载体,不仅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世界文明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就茶酒的历史,文化,名茶名酒等各方面做了系统的介绍,方便读者学习与参考。
  • 陇上灯谜六十年

    陇上灯谜六十年

    本书辑录了甘肃省自建国以来六十年间著名谜语专家创作的谜语,内容涉猎广泛,谜面用典丰富,文字典雅、工整、谜语或形象生动,或妙趣横生。适于谜语爱好者、收藏者及对此感兴趣者阅读、鉴赏。
  • 中华成语故事(第四卷)

    中华成语故事(第四卷)

    本书辑录古典文学语言的精华,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成语故事则让儿童在妙趣无穷的故事中熟知一定的成语。从而对学习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儿童丰富词汇、增长知识大有益处。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学龄前及小学低年级这一阶段是知识启蒙,道德启蒙的最佳时期,这些内容健康,浅易显懂的成语故事,必将会使儿童终身受益。
  • 美国人

    美国人

    本书讨论了美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含义,其中先讨论殖民的背景和含义、美国人对自由的认识,然后讨论美国的地理背景和种族多样性,最后探讨美国民主制度的优缺点、功利主义文化的特点和危害等内容。
  • 巧夺天工 岩画(文化之美)

    巧夺天工 岩画(文化之美)

    那些埋藏在大地之下的石砖瓦砾、珠宝器物……是记载先人讯息的密码。它们静静地、默默地守候着远古的秘密,等待着后人去发现,去破译。看人类祖先是如何用粗犷、古朴、自然的方法来描绘、记录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的。
热门推荐
  • 灰刃

    灰刃

    江湖?什么江湖?我眼里只有我自己的生活。有人要来,我挡不住。有人要走。我不可留。这就是江湖吗?一个只能给人带来寂寞的江湖,算不算生命的归所?不算的话,那为什么会有人死?我看得很清楚,因为我经常杀人。一双杀人的手,是不是最能看清江湖的面目呢?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姐弟恋情缘

    姐弟恋情缘

    这对姐弟本来是很单纯的,后来经过一步步的发展,这对姐弟终于在一起!
  • 无敌透视

    无敌透视

    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他,英雄救美,却被人杀害,偶然得到秘辛,成就一双无敌透视眼,从此以后,美女、金钱接踵而来。
  • tfboys之爱你

    tfboys之爱你

    三个女孩,在旅游时,遇见了三小只。三小只经过几番周折。。。。
  • 撼全伐

    撼全伐

    本人的第一本书,不知道会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如果人气能过1000这辈子就值了……本书之前用的第一人称视角……后来有人提到说:主角名字记不住。然后,我改变了写法。1:本文有些设定比较另类,请不要和其他人的作品比较。2:主人公的性格比较恶劣,爱好比较独特,对本书的描述手法引起不适者请停止阅读。3:本文人类以外的生物会很多,女主也不是人类,算上人类一共有20个种族,请悉知。4:书名没有任何意义,跟作品内容也无关,也算是讽刺自己的作品没有任何意义(笑)。5:书封面是我一个朋友的手绘,再此提出感谢~~
  • 聚梦焦合点

    聚梦焦合点

    我与这个青春不知是否有缘。但我的人生如同旅行,在漫无目的寻找着旅行的终点方向。当我开始了,踏入了。我便开始与青春挥手,在最后和它告别。问。青春开始了吗?
  • 清纯总裁小保安

    清纯总裁小保安

    小保安会修真,美女总裁也挡不住!消失三年的山村少年,携神秘传承怒闯花都……清纯总裁、傲娇校花,邻家小妹,一个都不能少。
  • 奇幻圣世

    奇幻圣世

    玄幻世界的巅峰盛世,是否还是一言不和打打杀杀?修炼术法的推陈出新,是否还是举手投足毁天灭地?修客白客的截然人生,是否还是一如苍鹰一如蝼蚁?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玄幻世界,这是一个和平发展的玄幻世界,这是一个光怪陆离的玄幻世界,这是一个轻松爆笑的玄幻世界。但同时,这也是一个暗流涌动的玄幻世界!
  • 妖妃倾城:邪帝轻点儿宠

    妖妃倾城:邪帝轻点儿宠

    魅夕,二十一世纪金牌杀手,身世迷离,被所爱之人杀死重生异世;千羽魅夕,神玥大陆南宫家族外族遗孤,貌丑无能,典型的废材丑女。废材?睁大你们的狗眼看看,我是什么?丑女?那是你眼睛被眼屎糊住了,才看不出我的仙人之姿。冥渊皞轩,东大陆第一美男子,又是东大陆第一废材太子。”娘子,废材配废材,我们绝配啊!“”去去去,谁是你娘子,你要是废材,让其他,哦不,天下人怎么活。“说白了,又一个扮猪吃老虎的货!一曲异世的繁歌,该如何奏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