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07400000064

第64章 面对历史的困惑

——[中国]余秋雨

我对西安不熟悉。西安老是我过路的地方。来过一次,只上了大雁塔,再哪儿也没去。所以这次有机会到西安来,相会这么多的朋友,朋友也都是趁这个机会在这儿聚会见面,比如上海的朋友在上海也见不到,在这儿却见到了,觉得很开心;而话题呢,又都是与我们有关的评论美文、散文,见到的人又都是我们老是在文章里见到的人,所以有一种巨大的亲切感。我相信这几天一定过得很愉快。我读的杂志不多,但《美文》是一本见到就要翻的杂志。因为老在外面,很少回到我的通讯地点上海,所以也不是经常看。但是我觉得《美文》和我喜欢看的几本杂志,给我一种感觉,就是杂志就像人一样,有的人即使很遥远,或者和自己的性格脾气有差距,但是我很想和他亲近,很愿意和他讲话,尽管我还没有和他交朋友,比如《美文》我现在还没有稿投给它,这很遗憾啦!就像这样的朋友交往一模一样,杂志也是一样。有几个杂志是我喜欢的,《美文》是一个。它是那样地平静,那样地厚实。你不用担心它里面有一种非常难过的东西来冲撞你,我指的不是说有哪些文章在批评我,我倒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有一种非常不愉快的情绪来冲撞你。有些杂志的确是这样的。有的杂志使我感觉我什么都可以接受,我们什么都可以穿越,但却像有些人那样,我们却很难与它交朋友。可以批评别人,也可以有很尖利的文章,但它总离不开自己的风范,离不开自己的高贵,离不开自己基本的人生尺度,它有一个基本的上限和基本的下限,然后决定它的人格。人是这样,杂志也是这样。《美文》给我一种感觉,就是你面对它犹如面对一个愉快而高贵的朋友。看到它很愉快。有的杂志也能读到一些很好的文章,但是当你读过两三篇实在不愉快的文章的时候,你就觉得很遗憾啦。这不愉快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里面出现了令人无法忍受的极左的气息,或者伤害人格的气息等等。

现在人们的文化程度高起来了,能够写文章的人是越来越多了,韩小惠说陕西遍地都是散文家,我想其他地方能写散文的人也比较多了,虽然没有陕西作者写得那么好,但也是很多了。那么这些能够写文章的人的生命信号,能够广为传播,而且是集约性的方式广为传播的,我看就是杂志。写的人很多,而且很多人还真写得不坏。我看到“文革”时两派武斗所写的传单都写得非常漂亮。我认为那就是很漂亮的散文,也不知哪位散文家在当时的武斗中做了宣言的起草者?也就是说很邪恶的情绪也可以用非常漂亮非常尖利的文字表达出来。所以,在这个时候,集约性文化传播的重镇或者发射点,应该说是杂志了。在这种情况下,毫无疑问,《美文》是一个令我们感到愉快、能让文化良知积极起来的、发射开来的、并且由于它不断这样地发射,于是有许许多多的读者,也抬起头来,等待着它的点播的这么一个杂志。这使我由衷地对五年生的《美文》表示祝贺。

如果让我谈一点想法的话,我在想一个问题,即大散文的问题。也就是平凹一开始就倡导的比较多元又非常令人感到神往的大散文的境界。我很赞成把大散文这个概念或者把美文这个概念作比较宽泛的理解。美文不再停留在惟美主义的层面上,不再停留在外部文笔上的过于诗化、过于离开生活的滥情溢美的东西。不要这样,大散文也不是非谈历史不可,或者非要达到五千字的篇幅不可,大和美往往是连在一起的。大和美如果从精神实质上去理解它也许更好一些。这两个字实际上是在宣扬着一种所追求的精神高度。不是文章的外部形态,是我们写作人必然具备的精神高度。我个人对散文写作的体会是,哪篇散文能够写得比较长一些,自己也容忍读者有的时候也容忍的长,那么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了,那就是需要有一种内在的困惑。内在的困惑越大,文章内在的张力就可能越大,那么容忍长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我看到一些散文写得很长,但里边问题不是很多,困惑也不够诚恳,只是用美丽的句子讲述一个历史故事,我认为它就够不上大的文化散文。它里边没有一个感动人的机缘,那就是作者没有非常诚恳的带有自己内在生命的一个问题、一个困惑。有一些文章,评论家说受了我的影响,但却和我不太一样。比如我在写的时候,我个人的感觉是,如果对这么一段非常精彩的历史,我个人没有困惑,如果没有让我始终坐立不安的东西,我还是很难动笔。历史那么多,故事也那么多,我有什么理由和权利写它?我又不是小学教师要给学生们讲这些,我是一个读者,以非常诚恳的态度,我要把我内心的一种骚动不安的东西提供出去,而且提供得叫对方也能够受你问题的感染,而不是受你所讲的故事的感染。两者是大不一样的。我们都是一些有社会良知的人,我们处于社会的转型期,遇到了许许多多的文化问题、社会问题,遇到了许许多多有关人本的问题,那么,如果说有良知的文人,面对这么多的问题,能够很好地在文章中把它传达出来的话,这个文章就有力度,就有真正意义上的感染力。这些话就与《美文》共勉了。希望在今后的散文写作、散文编辑、散文出版过程当中,尽量讲究多元,但是能够投入大量篇幅,重新唤起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唤起文人的对社会推进的某种力度。这样的话,散文的意义就比以前大得多。我们曾经有过这样的时代,那时候,很难对散文进行文体性的考究了。有记者问我有些大学老师觉得你的散文文体这样讲那样讲都不太合适,那么,我认为对散文文体性的讲究并不重要,它是追随性的东西。不要被已经溶入历史文化的文章的外部格局所迷惑。如果被迷惑的话,就会形成一个令人讨厌的模式,而这个模式就会成为散文最终离开了社会、离开了好多读者的重要原因吧。就在反对我们的散文过于走向萎靡状态的时候,也不要走到这个死胡同里去。希望年轻的读者不要进行这样的尝试,而是应有更为诚恳的困惑,贯穿在我们的文章里面。如果这样的话,我们的散文,包括美文在内,可能会造成更大的影响,在社会转型时期,能起到文化领先和思维领先的作用,这可能是重振文学的思想权威了。这不仅仅是文学界的问题。这个困惑不仅是对历史的困惑,也是对现实世界的困惑,也是对未来的困惑。现在我们面临多少问题呀!对历史要清理,要思考,但实际上,正如记者问我你现在在想什么?我说我觉得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现在的电脑网络,几乎改变了我们前几年的空间观念,我们原来认为重要的界限,慢慢地被淡化了。原来一些科技产品,我们在“科技之窗”之类的介绍中才能知道,现在却走进我们的生活之中,引发我们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思考。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像我当年最早开始写文化革命的时候,面对我们历史的巨大的困惑一样。面对我们眼前的生活,那困惑非常非常地大,我们将会怎么样?我们毫无疑问要走进去,走进去以后,我们的思维,我们的人民,我们的情感方式,我们原来的时空观念,将是怎样的情景?当已经出现的时候,我的读者和我的人民将会以怎样的态度来面对?如果你要和他们在一起的话,想让读者永远在读你的文章的话,你不能躲避这些问题。如果面对这样一种现状这样一种现实,我还躲在历史的牛角尖里,我觉得不是太诚恳的做法,我会不这么做。我写历史文章的时候,我对自己有个要求,大家大概已经知道,我要写的话,首先要到达文化现场,到那儿去,到那儿去比看历史资料要重要。到那儿看看有没有问题在环境当中能使我产生巨大地冲撞感,有冲撞才去写,写的时候才找有关的资料。写历史题材是这样,写现实题材也是这样。这就注定自己不断地走来走去,走来走去,走了很多,写得很少。要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思考。写文章的人这么多,每个人都走得多写得少,但集约在一起就非常可观了。那么,就会变成一种让所有处于现代冲撞当中有一种中国式尴尬的人们,在面对未来空间的现实的问题上,能够表现出一个时代的气概。我们目前的活力就在于它脚踩着雄厚的文化背景,它居然又生存在现实世界和有着走向未来世界的气概,这气概是大好气概,有这种气概的文章,哪怕是很短的散文,在我看来也是大散文,也是美文。

这世界上除了自己还有别人,人形的豪猪既不止我一个,最好是把自己的大大小小的刺毛收敛一下,不必像孔雀开屏似的把自己的刺毛都尽量的伸张。

同类推荐
  • 变形词(在场主义散文丛书)

    变形词(在场主义散文丛书)

    《变形词》是作者近年来的散文优秀作品的结集。作者以准确而有力的语言,记述了自己的成长过程,往日的一个生活片段,或者不经意的一瞬,今天读来都显得弥足珍贵,因为逝去了,就永远失去了。
  • 女人的河

    女人的河

    李进祥,回族,宁夏籍,现年43岁。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青年作家高研班。著有长篇小说《孤独成双》、短篇小说集《换水》等。先后有10余篇小说入选《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等,6篇小说连续5年入选全国年度短篇小说选本,上畅销书排行榜。多篇小说获奖,小说《狗村长》获《小说选刊》2006~2007年全国读者最喜爱的小说奖。多篇作品被译介法文、希腊文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宁夏文学院签约作家。《女人的河》这本书就是由他所著,收录其中短篇小说17篇,包括:《女人的河》、《我就要嫁个拉胡琴的》、《天堂一样的家》等。
  • 一生要会背诵的唐诗

    一生要会背诵的唐诗

    唐诗宋词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两颗璀璨夺目、精美绝伦的明珠。它们题材广泛,形式不拘一格,风格多姿多彩。《一生要会背诵的100首唐诗:100个首宋词》荟萃了一生要会背诵的100首唐诗和100首宋词,它们或文雅、或悲壮、或哀怨、或柔媚、或深沉……
  • 成长印迹

    成长印迹

    中学时代是美好的、七彩的、欢乐的,但也存在苦闷、寂寞与忧伤。在这段令人难忘的时光中,有多少记忆曾经被珍藏,成为终身的最宝贵的梦境。而舒亦欣同学用写作的方式,释放着她的快乐、寂寞与忧伤,孕育着她的期盼、渴望与梦想,将这段难忘的时光予以记忆、珍藏。
  • 古诗的艺术魅力

    古诗的艺术魅力

    本书萃选自汉魏至清季的古体诗作品近两百篇,清词丽句,在千古诗史中皆有其流传至今的美学价值。作者的解析凝练雅致,余味无穷,引领读者自行体验古典诗境所特有的美感。
热门推荐
  • 网络幸存者

    网络幸存者

    人类还会进化吗?维持人类的现状即是正义吗?被人类统治真的强于被异族统治吗?
  • 一边行走,一边期待:人生成长的心理攻略

    一边行走,一边期待:人生成长的心理攻略

    在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曾有很多妙趣横生又发人深省的实验和故事,心理学的研究者们据此总结出了许多心理学效应与定律。它们揭示出没有随着时间和生活方式而改变的全人类最本质的心理状态。这些效应和定律生动刻画出我们复杂而敏感的心理轨迹,其准确程度令人惊奇。它们如镜子一般映照出我们与生俱来的优势与弱点,让我们能冷静而客观地审视自己。本书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地讲述了如何运用各种心理学效应克服人性的弱点,指导在都市中拼搏的人们用科学的方法,充满期待而又坚定地迈向未来的成功。通过众多心理学上的著名原理和经典案例,本书为读者提供了在当今社会的都市中奋斗并取得成功所必备的心理攻略。
  • 两个人不等于我们

    两个人不等于我们

    《两个人不等于我们》是知名作家一部情感小说精品选集。感人肺腑的小说总是能勾起我们很多对往日那些恋爱的季节的重温和回忆,我们留恋青春岁月的芬芳,虽然我们是稚嫩的,但我们用泪和血筑起的青春信念,从来就没有更改过。
  • 农家嫡长姐

    农家嫡长姐

    上一世,被爷爷指定为星月集团唯一继承人,她上斗继母亲爹,下防小人,终于一切已成定局,却死在给爷爷祝寿的路上。这一世,未婚夫被征兵,战死沙场。爷奶不疼,叔婶欺凌,爹爹愚孝,爷奶还要给爹爹纳妾,看着哭成兔子眼的包子娘亲,瘦弱的妹妹,痴傻的弟弟,娘亲,带着我们和离吧!以后心月养你们.....可是这半路杀出的圣武将军为啥叫我娘子!季清朗......谁是你娘子,白心月极度咆哮抓狂.........
  • 密道

    密道

    无故穿越,遭人陷害,被人玩弄,恋人被觊觎……为什么?她的人生如此坎坷?别人有悲有喜,她只剩悲哀……“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句话对她而言,应该说“大难不死,后祸不断”吧。而他,在她最舒心时出现,最无助时给予帮助,甚至,可以不要一切,只要她,就够了。可恶的协议帮她当上贵族,却使她不敢接受王妃之位,因为,她爱他……
  • 一品医女:医女升职记

    一品医女:医女升职记

    医女标配:暖心王爷、腹黑未婚夫、叨逼仵作、唠叨大叔....林子衿全都占齐了小人放箭有人帮忙挡箭?想得美,还得要自己亲自出马!大恶人使坏有人相救?想得更美,还是得自己出马!反正就是那么多人,每一个能排上用场的,全都围着自己瞎转悠就行了。累不累?!
  • 诗剑系统1

    诗剑系统1

    在这里收集本书所有战技,希望大家喜欢,目前总共是二十九种战技。“无尘将绝斩!”“雪隐惊龙变!”“天啸雷鸣舞!”“云裂风吟葬!”“绞影三重杀!”“皇家御甲盾!”“皇极崩行怒!”“龙岩浆火浪!”“地卷残风别!”“寒霜冻结指!”“闪云疾影脚!”“惜日雄心掌!”“天门霸行拳!”“影子刺杀术!”“煞魂灵魄斩!”“血战千里雨!”“血祭轮回诀!”“灭情兽王印!”“纤龙风神翼!”“飞星光影闪!”“炎龙焰心灾!”“苍穹挥别斩!”“戮意怒金刚!”“漫天罗影掌!”“幻灭摘星手!”“宿乱真归离!”“休尼罗咖门!”“暗界镜轮转!”“惊涛巨浪斩!”
  • EXO之再回到那白色季节

    EXO之再回到那白色季节

    她,是S.M公司社长的侄女;他们是S.M公司旗下男团。当她遇上他们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八年前,他和她在那棵落满雪花的樱花树下定情;八年之后,他和她在那棵同样落满雪花的樱花树下重逢。岁月的年轮也许除去了他们八年前在这儿的痕迹,但是,他们爱彼此的心从未改变。【简介可能小小剧透了一下下,不过憋在意这些细节。
  • 倾城乱:白发皇妃

    倾城乱:白发皇妃

    红罗帐内,她被迫承欢,三千青丝在身上狂情男子眼中寸寸成雪。红罗帐外,她的夫君却与美人对酌成欢,双双笑看一场真人春宫秀……当红光被撕裂,点点在风中落下。她艰难步出,那随风飞舞的满头银发,最终刺痛的,又是谁的心扉?经历无情伤害后,一代倾世红颜被逼入绝境,满头青丝成雪。她究竟该低头认命?还是该绝地反击、绽放耀世光芒……
  • 风雨情途

    风雨情途

    本书为现实题材长篇小说,作品描述了主人公吴浩是个要求积极上进的文学青年,为追梦外出到文化部门打工,然而命运却给了他一个非常坎坷的人生安排;在历经千辛万苦之后,他终于踏踏实实地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达到了多年来一直遥不可及的理想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