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96900000011

第11章 孟子(1)

1.成长时代

孟子,姓孟,名轲,字子舆。原本鲁国人,出生于邹(今山东省邹县东南)。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孟孙氏曾是鲁国最大的贵族之一,把持着鲁国三分之一的天下。但是到了孟子父亲(据说是叫孟孙激)这一辈,彻底沦落为穷人。孟子的父亲读了一点书,能写会算。但手无缚鸡之力,干不了农活。由于家道败落,孟子的父亲流落到了邹国,在一个地主家中找了个账房先生的差使。

孟孙激出生仕宦之家,又受过很好的教育,在农村人眼里,就成了受尊敬的人物。他那渊博的知识和彬彬有礼的作风,在乡民中传为美谈。孟孙激在这里干了几年,就有一些好心人前来为他提亲。他选中了一家破落大户人家的小姐。这女子,知书达礼,很有教养,他们成了亲。一年之后,妻子生下了一个白胖儿子,这个孩子,就是孟轲。

孟轲4岁时,父亲得了一场重病,卧床不起。母亲到处为他求医寻药,但最终也没能把他的病治好。孟孙激抛下幼子和年轻的妻子,撒手而去。从此,孟轲便成了孤儿。

孟孙激死后,妻子在乡亲和东家的帮助下,埋葬了丈夫。后来邻家的房子租给别人做生意,谁知道那人做的是棺材生意,小孟轲耳儒目染,也学会了一点出殡的常识。一次小孟轲在家里和小朋友们玩游戏,开始玩出殡的游戏,正好孟轲他妈妈回来了。未进院子就听见了孩子们的哭声。她不知道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急急忙忙赶回家,一进院子,见孩子们一本正经模仿出殡的样子,孟轲担任总指挥,真是让人既好气,又好笑。

孟氏对儿子说:“轲儿,这出殡发丧的事可不是游戏。以后别再玩这种不吉利的游戏了,好吗?”孟轲答应了。然而,没过几天,她又在自己家的院子里见到孟轲和孩子们玩起同样的游戏。为了不让孩子学这些,孟母决定搬家。

她找了一处离织布作坊近的房子,为的是替人家织布并以此谋生。这是一个四通八达的镇子,来往行人很多。镇上每5天有一次集市贸易。刚来到一个新的地方,人地生疏,孟轲的心也收敛多了,开始在母亲的指教下识字和读书。

孟轲母子住宅周围,既有榨油的油坊,又有织布的作坊,还有杀猪宰牛的屠宰场。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这样的环境里小孟轲又对杀猪宰牛发生了兴趣,功课也做得少了。孟母看到这些又开始担心了,决定再一次搬家,为孩子的成长寻找一个适当的环境。她认识到,儿子心地善良,接受事物的能力强,受环境影响严重。于是,她想最好能找一个靠近学堂的住所。不久她在镇子的另一端找到一所学堂附近的房屋。随后,孟母带着儿子,来到了简陋的新住所。

孟轲跟着母亲来到新的居所后,每天在家读书、认字。一天,小孟轲向母亲提出:“母亲,我也要上学。”孟母听到儿子的要求,心底生出一股喜悦,通过选择环境来影响和教育儿子的目的达到了。她立即答应了儿子的要求。

孟轲上学后,孟母每日为人织布缝衣。这日子持续了大约半年后,孟母感觉到儿子好像有些变化:过去孟轲回来总是情不自禁地讲一讲学了什么功课,先生教了什么生字,而最近一段时间,进家之后总是躲躲闪闪,有一种不安的神态。孟母心生疑问,又不便直接问儿子,于是在一天早晨悄悄跟着孟轲出了门。

令她吃惊的是,这天中午,孟轲又假装从学校回来,背着书包进了家门。进门后,母亲把他叫到身边问道:“轲儿,娘这布织得如何?”“很好哇。”孟轲应合着。他心里觉得奇怪,母亲从来没问过织布的事,今天怎么啦?“这布如果继续织下去会怎么样?”孟母问。“是一块很有用的布料。”孟轲回答。孟母拿出一把锋利的菜刀,突然使劲一割,把所有的经线全部割断。织了半截的布和经线分离了,布不成材,线也无用了。孟母间被惊呆了的儿子:“织布上的布和线还有用吗?”“没有用了,它们全成了废物。”孟轲回答说。“人受教育也是一样的,坚持下去,就会成才,半途中断,就会成为废物。这就是所谓的‘半途而废’。”母亲的话音刚落,孟轲就老实承认道:“母亲,孩儿错了。”孟母语重心长地说:“希望你知错能改,一定不辜负父母的希望,好好学习,长大做个有学问的人。”

孟轲聪慧早熟,孟母教子有方。在孟母巧妙的引导下,小孟轲过了10岁,就专心投入学习了。他经常和先生讨论问题,探讨可以吸收的道理。当地学堂的先生已经不能满足孟轲的学习要求,他想到外地去游学。孟母虽然不愿意离开儿子,但为了他的前程,还是很痛快地支持了儿子的选择,并且建议孟轲先去鲁国,那里距离较近,又是孔夫子的故乡,还是自己祖先的所在地。孟轲接受了母亲的建议,带着母亲的厚望和自己的向往,走上了游学之路。孟轲来到鲁国都城曲阜,寻访了许多学者,最后选定了子思做老师。子思是孔子的后裔,是精通孔学的大学者。孟轲在外游学3年,饱读儒家经典,成了儒学的最大继承者。

2.收徒讲学

孟子大约在二十岁以后,收徒讲学,宣扬儒家学说。孟子先后后招收的弟子有几百人,得意的门生有七个:乐正子、万章、公孙丑、公都子、屋庐子、陈臻、充虞。这七人中最受孟子赞赏的是乐正子。

孟子把传授知识,看成是人生的乐趣之一。他说过这样的话:“君子有三种乐趣,父母都健康,兄弟没有灾祸,是第一种乐趣;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是第二种乐趣;得到天下的优秀人材而对他们进行教育,是第三种乐趣。”

孟子很重视人才的选择和培养,他曾打比方说:“假如有一位园艺家,他放弃对梧桐和梓树的栽培,而去培养酸枣荆棘,那就是一位很糟糕的园艺家。”孟子说过一句名言:“心之官则思”,他用这句话来开导学生,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他认为多想出智慧。他曾经对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叫做秋的人,是全国下围棋的名手。他同时教两个人下棋,一个是精力集中,静心听讲,刻苦钻研;另一个呢,心不在焉,虽然耳朵听着,而心里却在盘算着,有只天鹅快要飞来,计划着如何拿弓箭去射它。结果,第二个学生的成绩不如第一个学生好,因为第一个学生能“专心致志”。

孟子十分注意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在回答学生公孙丑的提问时,讲了这样一段话;“高明的工匠不会因为拙劣的徒工而改变或者废弃规矩,善于射箭的羿,也不会因为拙劣的射手变更拉满弓的标准。教导别人要象射手那样,拉满了弓,却不把箭发射出去,只作出跃跃欲试的样子。他站在道路之中,有能力的便跟随着来。”孟子又以登山、看海来进一步启发学生,对自己要高标准、严要求。他说:“孔子登上了东山,便觉得鲁国小了;后来登上了泰山,便觉得天下也不大了。所以看过海洋的人,再看到别的水,便不足为奇了。”

孟子教导学生对待学习,必须持之以恒,反对急于求成。有一次,他在回答学生徐辟提出孔子为什么那样赞叹水的问题时,开导学生说:“孔子赞叹水,因为它有源头啊!有源头的泉水滚滚流来,汇成大河,昼夜不停,直奔大海,怎能不叫人感慨呢?

假如水没有源头,在七、八月间雨水多时,大小河渠都满了,但是当大雨过后,不是很快就又干枯了吗?再拿农民来说吧,挖井必须见到泉水,才能使井水源源不竭。如果挖井挖到六、七丈深,还没见泉水就不继续往下挖了,那就是一只废井。五谷是庄稼中的好品种,假如不能使它成熟,反而不及稗子。”

还有一次,孟子给学生讲了一个“揠苗助长”的故事:宋国有个急性子的农民,他起早贪黑地耕作,但总觉得田里的禾苗长很很慢。有一天,这个农民把田里的禾苗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了一点。回到家里,他高兴地对儿子说:“今天,真把我累坏了。我费了很大力气,让禾苗都长高了。”他儿子一听,觉得不对头,赶快跑到田里一看,糟了,禾苗全都枯干了!

孟子重视对人材的培养,注意因材施教,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主张学习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循序渐进。这些宝贵的教学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和继承的。

3.仁政王道民贵君轻

孟子在四十二岁以前,主要的活动是收徒讲学。四十二岁以后即周游列国,跑遍邹、滕、魏、宋、齐、鲁等国。宣扬仁政学说。儒家学说主要是宣扬礼乐与仁义。孟子把孔子的仁学运用到政治生活中去,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成为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为了维护和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权。缓和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他在政治上,提出“效法尧舜先王”,“省刑罚”;在经济上,提出恢复西周的“井田制”,“薄赋敛”;在军事上,提出“仁者无敌”,“得道多助”;在教化工,主张“修其孝悌忠信”,在哲学上,提出“性善”论。

同类推荐
  • 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

    由于1928年以后每张百元美钞上都印有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肖像,再加上美元身为世界主要流通货币的重要性,导致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形象广为世界各地不少人所熟悉。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这样评价他:“因为善行而受景仰,因为才华而获崇拜,因为爱国而受尊敬,因为仁慈而得到爱戴,这一切将唤起人们对你的亲切爱戴。你可以得到最大的欣慰,就是知道自己没有虚度一生。”
  • 莫泊桑

    莫泊桑

    本书主要以其人物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写作的艰难过程,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本书包括人物简介、思想点拨、经典故事、人物年谱和名人名言等部分内容,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迪性和知识性。
  • 优雅天使心:赫本给女人的24堂优雅课

    优雅天使心:赫本给女人的24堂优雅课

    本书从一个女性的角度翻阅赫本的生平,就此解读一个女性优雅魅力的极致。我们研究赫本,是为了找到自己。我们也要像赫本那样充满自信,充分发挥我们的优点,展现出自己对时尚的直觉。研究赫本的生平、勇气和她所经历并克服的一切,更有助于我们对人生作出正确的选择。她的优雅、高贵、行为以及其他一切,会给予想要活出真我的女性最好的启示。
  • 改革斗士:商鞅

    改革斗士:商鞅

    《中国古代文臣谋士:改革斗士商鞅》为丛书之一,刻画了商鞅入秦,施行商鞅变法的全过程。《中国古代文臣谋士:改革斗士商鞅》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李鸿章全传

    李鸿章全传

    李鸿章,最具争议的晚清重臣之一,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第一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许多屈辱条约的签字者,然而中国近代化的许多“第一”又都与他的名字联在一起,如中国第一家近代化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条自己修筑的商业铁路、中国人自行架设的最早的电报线、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中国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等等。国人骂他,是因为觉得他与晚清的许多耻辱有直接关系;西方人敬他,因为认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杰出外交家。
热门推荐
  • 我的俏皮女校花

    我的俏皮女校花

    高二学生秦翰被女友背叛,却意外获得神秘高级系统。从此秦翰注定不会再平凡下去,成熟老师、霸道警花、清纯校花……唉,今晚我要在哪里睡呢?
  • 烂鸟的逆袭

    烂鸟的逆袭

    本作品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你切还是我切?算了……还是你切吧!
  • 网游之招个大神做跟班

    网游之招个大神做跟班

    游戏里除了大神之外,还存在着像秦华这样的小神,能打能抗能加血,。秦华的目标不在于成为大神,而是成为游戏财富排行榜上的NO.1。不都说大神是天生嗜血冷酷难以接近的么?那每天待在她身边默默陪她采药赚钱的这个莫非是被盗号了?江湖盛传自从大神出嫁之后江湖都平静了,惹了大神之后居然还能活着,从此江湖一片和睦。每天都会更新,喜欢的书友可以收藏~o(=∩ω∩=)m
  • 别人不说,你一定要懂的人情世故

    别人不说,你一定要懂的人情世故

    《别人不说,你一定要懂的人情世故(精华读本)》的特点在于通俗易懂,实用有效,没有空洞地讲大道理,一切都从实际的生活出发。通过对生动有趣的生活事例的讲述,对人性与心理进行了详细深刻的分析,从而阐述了实用有效的人情世故哲学。人情世故并不是洪水猛兽,而是有助于我们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和美好生活的一门实学。正如南怀瑾先生所说的:“人情世故不是简单的圆滑处世,不是假意的虚伪逢迎,不是单纯地屈服于现实,而是真正懂得生活的意义,安详地走完自己的人生。”
  • 乱世之仗剑逍遥

    乱世之仗剑逍遥

    一叶一菩提,一草一木皆因果;一花一世界,一人一生皆为空,身处乱世如何,纵使天下人负我又如何。吾身不灭唯我逍遥
  • 有一种能力叫“说话”

    有一种能力叫“说话”

    20几岁的年轻人,刚从学校步入社会,由一个单纯的学校环境进入一个相对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必然有很多的不适,比如角色转变不顺、工作不顺、人际关系不顺,等等。而这些不顺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不在于他们的能力和学历背景,而在于他们的为人处世方面。本书主要从说话技巧方面来解决年轻人面临的上述问题,是一本20几岁年轻人不可多得的为人处世技巧书。书中有作者自己的经历,运用了大量的心理学理论,用真实的案例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共鸣,学到很多实用的知识。
  • 笔下王朝

    笔下王朝

    世道崩乱,气运重分,各大朝廷纷纷内乱。当年的庞然巨物,现在早已分崩离析。昔日皇座上的恐怖存在,如今又埋在何地。然而,帝朝的强大有他的道理,观星师,占卜师,推背图,他们早已于看到了未来的灾难。各大帝朝虽然无法阻止世道的更变,朝廷的崩毁。但,他们早已埋下种种后手,等候新世纪的崛起。主角该何去何从?
  • 荒洪界

    荒洪界

    从挣扎存活,到纵横天下,看盘昀的神奇故事。新人新书,希望大家喜欢。
  • 重生——妖孽之子太诱人

    重生——妖孽之子太诱人

    她重生了,她最敬爱的小姨和最喜欢的妹妹,竟然是使她一家惨死的杀人凶手,凶手宛如遗世独立的纯净白莲,却没有人看到她恶毒不屑的笑。所以——当一切重新来过,她势要加倍夺回属于她的一切,她也要当一次,当众杀人却会被全世界安慰的公主,让那个夺走她一切的母女,尝尝那痛至灵魂的感觉。…小片段(办公室内)女主走了过来:我困了~男主轻轻的把女主公主抱,抱到了身上。女主不满的动了动:我要睡床上,这样不舒服。男主邪笑道:难道你想让我犯罪吗?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这部小说,我是傀儡戏s!
  • 纯禽总裁:情迷吸血鬼

    纯禽总裁:情迷吸血鬼

    她,是一个平凡的小职员,却因一场相恋而被卷入深渊谜团。他,是商场叱咤风云的总裁,更是身份高贵的吸血鬼公爵,却因种种原因不能保护自己的最爱,只能将她推离。再次相遇,两人还能否回忆甜蜜时光,回到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