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92100000016

第16章 德国现代文学大家(7)

1928年,西格斯加入德国共产党。同年她发表小说《圣巴巴拉的渔民起义》,获克莱斯特奖金。1933年开始流亡生活,先在巴黎参加反法西斯书刊编辑工作,努力促进反法西斯作家统一战线的形成。1940年经法国马赛逃往墨西哥,在那里任《自由德国》杂志编辑和“海涅俱乐部”主席。1947年回到东柏林。1952年起担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作家协会主席,1978年5月改任名誉主席。1951年获国际和平奖金,并于1951、1959和1971年3次获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家奖金。

西格斯的创作以现实生活与斗争为题材。他的短篇小说《到美国大使馆去的路上》(1930)和长篇小说《战友们》(1932),描述匈牙利、保加利亚、波兰、意大利和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者从1919~1929年间反抗反革命暴政的英勇斗争。

西格斯在流亡期间完成的5部长篇和一些中、短篇小说,从不同角度表现了反法西斯这一主题。《人头悬赏》(1933)描写一个青年工人被警察悬赏缉拿的经过,反映了法西斯取得政权前夕德国农村的真实生活,揭示了法西斯残酷的性质。《二月之路》(1935)描写维也纳无产阶级于1934年2月反抗纳粹傀儡道尔弗斯的起义和失败,总结了革命的经验教训,揭示建立革命领导和统一战线的重要性。《拯救》(1937)反映世界经济危机时期德国工人的生活与斗争,说明斗争是人们获得“拯救”的出路。《过境》(1944年英文版;1948年德文版)描写1940年希特勒军队入侵法国后,欧洲各国成千上万流亡者涌入马赛争取出境时的不安和痛苦。在《已故少女们的郊游》(1946)里,西格斯把现实、梦幻和回忆交织在一起,描写了她当年的女友们在纳粹统治时期的不同境遇。

《第七个十字架》(1942,1944年在美国拍成电影)是西格斯的重要作品,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小说写法西斯统治时期一个集中营7个囚徒越狱逃跑的故事。法西斯在营内竖起7个十字架,扬言要在短期内把他们抓回处死。其中的6人先后遇难,格奥尔格·海斯勒在反法西斯战士们的掩护下,终于成功地逃出国境。永远竖着的第7个十字架,象征纳粹残酷统治的虚弱和必然灭亡。作者广泛描写各个阶层和各种政治倾向的人物,勾画了一幅法西斯专政初年的德国现实图景。

西格斯的另一部长篇小说《死者青春常在》(1949,1968年拍成电影)概括了德国1918年十一月革命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历史,形象地展现了两大敌对阶级生死搏斗的情景。描写从共产党员埃尔温惨遭白卫军杀害开始,凶手们及其幕后牵线人物为一方,同以埃尔温的亲友和同志们之间的斗争,揭示了社会和时代的基本矛盾。

西格斯回国后的创作主要是描写大战后东德的现实社会问题。长篇小说《抉择》(1959)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建立前后社会发展情况为题材,作品中的人物都面临着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作出抉择。小说通过3个一起参加过西班牙解放斗争的老战友的回忆,揭示目前斗争同过去斗争的连贯性。《信任》(1968)是《抉择》的姐妹篇,情节相衔接。

西格斯还写了大量中、短篇小说,如《蜂房》(2卷,1953)、《加勒比海故事集》(1962)、《弱者的力量》(1965)、《渡航》(1971)和《奇遇》(1973)等。她的论现实主义和文学创作的论文,表现了坚定的社会主义倾向性和提倡艺术创新的勇敢精神。

西格斯早在1932年就写了长篇小说《战友们》,反映中国的革命斗争。她还写了随笔《计秒表》、轶事《驾驶执照》和报告文学《杨树浦五一节》。《计秒表》写中国游击队配合红军作战,击溃国民党军队的第3次围剿。《驾驶执照》描写一个中国司机将车上3名日本军官的汽车开进长江的事迹,表现中国人民坚定的抗日意志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她还发表《向南方局递送新纲领》(1949),歌颂30年代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者和中央苏区的土地政策。游记《在新中国》是西格斯在1951年访问中国后,回国后发表的。

布雷德尔

布雷德尔,1901年6月2日生于汉堡一工人家庭,15岁小学毕业,进工厂当学徒,加入社会民主主义工人青年团。当时德国已进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第3年,国内民穷财竭,工人生活艰苦,使他体验到资本主义剥削和帝国主义战争的罪恶。

1918年,布雷德尔加入罗莎·卢森堡和卡尔·李卜克内西领导的斯巴达克团。是年这个团改组为德国共产党,他也是最早的党员。1923年他参加汉堡工人起义,被捕下狱,在狱中写成《玛拉——人民的朋友》(1924)。获释后,在一条航行地中海的船上当机匠助手,到过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和北非等地。经过一年半海上生涯回到汉堡,进“N和K机器厂”当车工,并由台尔曼介绍在汉堡《人民日报》当工人通讯员。他在通讯中流露出的革命信念,触怒了反动当局,于1930年因一次对制造防毒面具的报道,被魏玛共和国法庭以“文艺叛国罪”判处两年监禁。他在狱中写成反映无产阶级日常生活的长篇小说《N和K机器厂》(1931),深得著名的共产主义作家路德维希·雷思的赞许,立即付印。因此他在监禁中又写了一部表现汉堡工人的长篇小说《罗森霍夫大街》(1931)。这两部反映20年代德国工人革命斗争的作品使他进入了安娜·西格斯、弗里德里希·沃尔夫等无产阶级革命作家的行列。他的另一部讥嘲“纳粹纲领”的小说《财产条款》,因为原文纸版落到纳粹手里,只有俄文和乌克兰文译本流传。

1933年纳粹没收和焚毁他的作品,并把他关进集中营。13个月后获释,流亡到布拉格。他根据这段经历写了长篇小说《考验》(1934)。

1934年他和贝希尔到莫斯科,列席了作家大会,并见到高尔基。会后留居莫斯科,和贝希尔一同从事国际革命作家联盟的工作。

1936年,他和布莱希特、福伊希特万格合编文艺月刊《发言》。

1937年他以党员地下活动为主题的长篇小说《你的不认识的弟兄》出版。同年去马德里出席反法西斯保卫文化代表大会,并参加支援西班牙人民的国际反法西斯志愿军,被任为台尔曼营的政委。在巴黎写成中篇小说《埃布罗河上的遭遇》(1938),并研究法国革命史,写成供青年阅读的历史小说《莱茵河上的委员》(1940)。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已去苏联,写成《亲戚和朋友》3部曲的第1部《父亲们》(1941)、第2部《儿子们》(1949~1952)脱稿前,他回到了解放了的祖国。《孙子们》发表于1953年。3部曲的故事从主人公华德于1901年诞生起到1945年柏林解放止,通过华德的外祖父哈特柯夫的回忆,又追溯到30年前普法战争末期,从一个家庭反映了这期间的重大历史事件。作者在这里想说明德国工人阶级这80年的斗争是有成果的,他们的血汗没有白流。

1941年10月希特勒军队接近莫斯科时,布雷德尔和魏纳特到前线去草拟传单,用扩音器喊话。他把这时的经历写成中篇小说《一个德国兵的遗嘱》(1942)和《特派员》(1944)。1945年5月,他回祖国参加重建工作,写成中篇小说《沉默的村庄》(1949)和《五十天》(1950)。前者揭发一些村民想用沉默来忘掉助纳粹为虐的罪行,后者是一部报告文学,记述劳动人民在50天内重建一个被洪水毁坏的村庄。

布雷德尔回国后,先后担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作家协会理事和主席,主编过《今天和明天》、《新德意志文学》等刊物,同黑尔合写电影脚本《台尔曼——他那阶级的儿子》(1954)。1955年春,他来中国访问,在延安毛泽东故居参加过一次宴会,他把听到的中国人民革命斗争故事写成《枣园的宴会》(1956)。1959年发表《新的一章》,1964年续出它的二集和三集。1954年他被选为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委员和艺术科学院副院长,1962年为院长。1964年,他到匈牙利和南斯拉夫访问,返德不久,在艺术科学院1月27日举行的一次会议上因突患心肌梗塞症去世。

布雷德尔在创作上力求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塑造他们正面和反面的种种性格,描写他们的“内心抽搐和斗争”。他的语言也同他的为人一样地朴质而富有感情。他是中国人民熟悉和欢迎的作家。

威廉·豪夫

威廉·豪夫,1902年生于斯图加特一个官员家庭,青年时代他曾在图宾根神学院求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当了家庭教师,同时也为孩子们写童话。他曾游历法国等地,1927年任《有教养阶层晨报》编辑。

豪夫从小就有讲故事的才能,晚上常讲故事给他两个妹妹以及另外的女孩子们听。这些故事有的是他从学校里听来的,有的是他自己编的,这种讲故事的天赋为他日后的童话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24年10月到1826年初,他在参谋总长许格尔家当家庭教师,课余常给孩子们讲故事。这些故事娓娓动听,连许格尔夫人也很欣赏,她鼓励豪夫把这些故事写下来公开发表。豪夫接受了她的建议,创作了内容连贯的4组童话,即《穿年鉴外衣的童话》、《商队》、《亚历山大教长和他的奴隶们》、《施佩萨尔特客店》,后来出版时书名题为《童话年鉴》。

1927年,豪夫因病逝世,年仅25岁。他的作品大多是他逝世前一两年写成的,《小矮子穆克》、《仙鹤哈里发的故事》、《年轻的英国人》等等早已家喻户晓,《冷酷的心》更是德国最美的童话,成为歌剧、绘画的题材。

豪夫的《童话年鉴》模仿《一千零一夜》的形式,通过卷首引线,讲出一个又一个的故事。这些故事套故事的形式是豪夫童话特有的风格,故事语言通俗易懂,情节惊险神奇,可以清楚地看到民间童话和东方童话《一千零一夜》对他的影响。

豪夫的童话虽然取材于民间故事和传说,但融入了社会现实的内容和作家的生活体验。他通过童话的形式,揭露当时德国庸俗的社会现实,批判和讽刺统治阶级的愚蠢和贪婪。

豪夫的童话在德国广泛流传,备受人们的喜爱,曾以多种语言、各种版本一版再版。他的童话思想内容深刻,故事情节生动,受到读者的喜爱,成为世界儿童文学的瑰宝。

施特里马特

施特里马特,1912年8月14日生于施普伦贝格。父亲是面包师。曾当过饭店服务员、饲养员、司机和辅助工人,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二战期间他被征入伍,战争快结束时离开军队,漂泊他乡。1945年回到家乡,在土地改革中分得土地。1947年任当地7个小村的联合村长,后任森夫滕贝格地方报纸的编辑,不久成为专业作家。他一直和农民在农村一起生活。1959~1961年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作家协会第一书记,多次获国家奖金和其他奖金。

施特里马特的作品以农村生活为主。第一部长篇小说《赶牛车的人》(1950)描写农村无产阶级的生活,展示了德国从威廉时代到法西斯上台这半个世纪的农村阶级关系。短篇小说集《一堵墙倒塌了》(1953)共收8篇短篇小说和速写,作者以朴实真切的语言描绘了农民因农村变革而引起的变化。《猫儿沟》(1954)是他的第一部剧作,是一出4幕诗体喜剧,1953年由布莱希特领导的柏林剧团上演,博得好评,获国家奖金。剧本以农村一条新的公路线索,展开了富农及其追随者与进步力量之间的冲突,反映了土地改革后农村阶级斗争的新面貌。

5年后,施特里马特又加写了一场《19年的猫儿沟》(1958),以表现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进展。剧本《荷兰人的未婚妻》(1960年演出,1961年出版),写一个农村雇工的女儿在战争结束前后3年内爱情上的遭遇,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与阶级问题密切相关,政治上的选择与私生活的处理常常是不可分割的。剧中虽然描写了对抗性矛盾,但女主人公汉娜与她的同志、朋友之间的矛盾却占了重要地位。这出戏被认为是东德60年代戏剧发展的序幕。剧本发表后,曾在文艺界引起争论。

施特里马特的主要成就是长篇小说,获1955年国家奖金的《丁柯》(1954)是他的代表作。小说以1948~1949年土地改革后的下劳西茨农村为背景,通过主人公丁柯的观察,揭示了土地改革后各种矛盾之间的斗争。丁柯的祖父、翻身农民克拉斯凯摆脱不掉旧生产方式的影响,一心走个人发家致富道路,丁柯的父亲思斯特发生了矛盾。老克拉斯凯无法适应新的生产方式,不但没有成为土地的主人,反而成了土地的奴隶,终于劳累致死。他的死既象征着旧思想的必然灭亡,也预示着合作化是农民应走的道路。小说形式新颖,引人入胜,1957年被改编成电影。

施特里马特的长篇小说3部曲《创奇迹的人》继承了德国“发展小说”的传统。第1卷(1957)叙述贫苦的农村青年施坦尼斯劳斯·比德纳从1909~1943年法西斯灭亡前夕所走过的曲折道路,此时,德国社会对小资产阶级的状况进行全面分析。作者把现实主义的描写同丰富的想象结合起来,描绘了一幅幅生活气息十分浓郁的画面。第2卷(1973)继续叙述施坦尼斯劳斯的发展道路,在直接描写之中穿插着许多回忆。第3卷于1980年出版后,因对生活带有强烈的批评性,引起争论。

施特里马特的另一部长篇小说《奥勒·毕恩科普》(1963)围绕奥勒·毕恩科普的遭遇,表现了1951~1959年间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复杂的斗争。主人公奥勒·毕恩科普是农村中的基层干部,他在带领农民实现合作化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阻力,但他不畏艰阻,持之以恒,击败敌人取得胜利。

他于1964年第3次获国家奖金。

施特里马特的短篇小说,较著名的有《舒尔采霍夫的流水账》(1967)、《九月的一个星期二》(1969)、《一百的四分之三个小故事》(1971)等。

赫尔姆林

赫尔姆林,原名鲁道夫·莱德。1915生于开姆尼茨一个犹太人家庭。早年受到的种族歧视,使他对政治了解颇深,16岁加入德国共产主义青年联盟。纳粹统治初期,在柏林从事地下工作。1936年起流亡国外,曾在法国参加反法西斯抵抗运动。1945年回德国,最初在西德法兰克福电台工作,后定居苏军占领区。

赫尔姆林自幼喜爱文学,有广博的文学知识,1939年开始诗歌创作。《大城市的十二首叙事谣曲》出版于1945年,是他第一部诗集,奠定了他在德国诗坛的地位。他的作品主要描写反法西斯的斗争生活。

同类推荐
  • 广播剧编导教程

    广播剧编导教程

    广播剧是一门综合性艺术,也是一门具有想象力的艺术。它通过声音塑造艺术形象,营造场景,激发听觉美感。《广播剧编导教程》系统地论述了广播剧这门艺术的发生、发展以及创作过程。同时,结合长期教学方法与教学实践的摸索,《广播剧编导教程》尤其从广播剧的编剧、导演、制作三个角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述,并配以思考问题和获奖作品分析,是。‘本较为完善的广播剧创作类教材。
  • 奥林匹克的传播学研究

    奥林匹克的传播学研究

    伴随着中国“申奥”成功,“奥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重要议题,有关奥运与媒介传播的研究逐渐成为新闻传播学界的一个关注方向。作为该研究领域具有奠基意义的中外学者交流和研讨的盛会,2006年7月28日至29日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南堡传播学院联合召开了“2006传播论坛——体育与大众媒介”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法国巴黎政治学院、英国利物浦大学等学术研究机构的国外学者,与来自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国内高校的中国研究者共聚一堂,就广泛的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为奥运传播研究提供了多元的观点与研究的路径。
  • 阳光的轨迹

    阳光的轨迹

    本书收录了44篇文章,记录了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的点点滴滴,包括《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成长》、《汗水洒绿了校园》、《六位中学校长搭建起来的数学系》、《赛仓教授与合作民族师专》等。
  • 欧美公共广播电视危机与变迁研究

    欧美公共广播电视危机与变迁研究

    公共广播电视制度自80多年前在英国问世以来,深受各国政界、学界和公众的关注。与私营商业广播电视相比,公共广播电视具有抵御不良政治和商业势为侵蚀、维护公民社会和公共领域的制度特点。本书以市场化背景下欧美公共广播电视的危机与变迁为研究命题,揭示了传播制度背后的政治经济思潮和权力影响,探索了公共广播电视与国家、市场和公民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具有明显的创新性。
  • 我们能做什么:胡适说中国

    我们能做什么:胡适说中国

    本书是一部可以同《旧制度与大革命》对照来读的书。这在热销的《旧制度与大革命》提出大革命并非一定发生在一个国家的贫困时期,在经济发展较好,却导致严重两极分化的时期也可能引发革命。两个时期虽然面临的问题不同,但引起的后果却可能相同。胡适的解剖刀对准的是国民党统治下的旧中国,深恶痛疾的是旧中国的种种痼疾。他主张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是建立西方式的民主制度,而历史却选择了革命。而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面临同样的风险,又听到了类似的主张。我们能做什么?胡适当年的思考也许仍然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热门推荐
  • 锁君心:妃愿长存

    锁君心:妃愿长存

    一夜荒唐,她失去了少女最珍贵的东西,却没有等到那许下承诺之人。“带着这个到京城来找我,现在我不方便带着你,如果你敢不来,我会亲自来找你的。”额头的轻吻仿佛成了永别的印记。再相遇时,他是高高在上的王,自己卑贱如泥,破败的身子更是让他弃之若敝…“魏如斯,这就是你给朕的礼物,一副破败的身子,你就不怕朕杀了你。”南熠宸暴跳如雷,从未想过进入后宫的女子竟然不是处子之身。“我怕,但是如斯更怕人心,皇上怕吗?”抬头看着他,自己身心相许,他却如此嫌弃。“朕看你能装到几时。”欺身压下,没有一丝情感,除了愤恨的宣泄再无其他。疼吗,是应该疼得,只是此刻的心已经麻木。
  • 腹黑王爷调教特工妃

    腹黑王爷调教特工妃

    她本是国家no.1特工,却遇上了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于是,她来到了这个陌生的世界。却没想到,这不是厄运,而是福。他是沧月国最没有存在感的皇子,私下却掌握着整个国家的命脉。在众人面前,他总是病弱的样子,却有着最厉害的身手。当腹黑的他遇到深藏不漏的她时,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
  • 神陨异界

    神陨异界

    歌神权天羽和他的保镖王胖子再一次意外中穿越到了地球的平行空间,天灵大陆。这片大陆没有斗气和魔法。却有人类召唤出的来自不同时代的强大武将。这里,是召唤者们的天堂。同样,也是我回归那片领土的起点。——权天羽
  • 红尘宿命

    红尘宿命

    君为人臣,妾居青楼,天上地下,何来好聚?鸳鸯相聚,一见钟情,两心无隙,何不好聚?一个在五尺见方的小隔间,唱着无奈的莺声燕语一个在金戈铁马的边塞,书写着了却君王天下事的千古美谈他,她,走到一起。合上魏书,台眼,洛阳城
  • 末世之丧尸制造系统

    末世之丧尸制造系统

    在末世中,别人的目标就是好好活着,而舒默的目标则是——带着创造系统拯救世界。
  • 强龙烈凤传

    强龙烈凤传

    纳尔星球,龙景宇:身具稀世斗气——涡旋斗气手持绝世神兵——玄天神剑纵横大陆,快意恩仇超家仇,越国恨破阴谋,解困厄佳人情深难负兄弟义气在心
  • 两极而栖

    两极而栖

    海城,靠近北方,临海。冬天会有冷冷的海风盘旋在城市的上空。沈嘉树出生在这里,她秉承了“树”的安静。以沉默的方式守护着带着自我防备的戾气的桀骜少年——黎森。勇敢如燕尾蝶的姑娘季淼为了爱放肆掠夺,攻取,占有。她的青春似火,可终究会灼伤了自己。还有林维与林蔚的这一对非亲兄妹在青春里掩埋过的困顿与迷惘。而最终因爱学会成长。破败的校园红墙,茂密的槐树林,晕出一大片墨绿色的光影。树下的男生们穿纯白色的衬衣,第一颗纽扣总是微张着,女孩子们普遍消瘦些,肥大的校服罩在身上,总有些不相宜。那年,他们正值高中。
  • tfboys之等我回头再爱你

    tfboys之等我回头再爱你

    世界第一富王俊凯,王源,易烊千玺组成了tfboys组合,在短短的一年内tfboys就已经是全球最受欢迎的组合,与此同时在韩国也有一个最受欢迎的组合叫Youthdream,两个组合相遇,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哪?
  • 浮笙梦

    浮笙梦

    她一经落地,天降甘霖,被尊为神女,封号泽瑞郡主;她受尽百般呵宠,亲爱的人却一个个离她而去;她遭亡国之恨,被送他国国君,遭尽虐待;她痛苦绝望,服下毒药;她幸运重生,却落入他精心为她编制的牢笼···他,身为一国之君,却独爱她一人,万千宠爱于一身。“母后,我会好好疼她,长大之后我要娶她做太子妃!”他,睿智隐忍,受尽凌辱,却遇到了那样纯净的她,“咳咳···云笙,你是不是喜欢我?”终有一天他由柔弱美少年变身强势归来!“云笙,记住,这是你自己的选择!”他,白天明媚如阳光,夜晚化身恶魔,他为自己的心爱女子阿月疯狂,却誓死缠着云笙,他拿镇国之宝为她陪葬,“孤,意已决!”他在她耳畔低喃:“云儿,我爱你···”本文讲述女主云笙的爱恨故事,传奇出生,百般呵宠,虐恋情深,绝望重生···本文女主善良,男主冷酷强大,少宫斗政治,纯爱。本文慢热,越到后面越精彩!!
  • 蝶姬妖娆:魔王宠妻蚀骨

    蝶姬妖娆:魔王宠妻蚀骨

    狗血穿越,却是千年之缘;一世轻狂,却摊上腹黑冷魔王。他阴冷如斯,三界神魔,闻他丧胆,唯有她敢武逆不遵,谁敢说非常无能!且看她闯瑶池,夺双宝,驭神龙,训魔君,拐球逃下凡尘,扰得三界鸡飞狗跳!执子之手,傲首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