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91800000044

第44章 柏蒂尔·俄林

1899年4月23日,柏蒂尔·俄林出生在瑞典南部的柯里潘村。

俄林16岁读完了中学,于1915年以优异成绩考入隆德大学。在那里他开始学习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他仅用了两年时间就读完了隆德大学的课程,获得了学士学位。

时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应征入伍服兵役,期满后又到斯德哥尔摩大学,在著名教授古斯塔夫·卡塞尔门下当研究生。

为了扩大视野,他加入了全国经济学家俱乐部。在那里,聚集着全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除了他的老师赫克塞尔外,还有达维·达维逊、克纳特·威克塞尔和古斯塔夫·卡塞尔等。他们对他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例如,在货币理论方面,他就深受威克塞尔的影响。

1919年,赫克塞尔发表了关于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影响的重要文章。文章里着重分析了李嘉图比较成本差别背后的事实,并对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提出了修正。赫克塞尔的分析方法引起了俄林的极大兴趣,这促使他把很大精力集中于对外贸易理论的研究。

1922年,俄林在向卡塞尔提交的博士资格预选论文里,第一次提出了自己关于国际贸易理论的初步大纲。这个大纲成为他后来关于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

随后,俄林先到英国剑桥大学短期学习,后又到美国哈佛大学深造一年。他虚心向著名的经济学教授弗兰柯·W·陶西格、约翰·威廉姆斯等求教。在哈佛大学获得了硕士学位。回国途中,他再次到剑桥大学,向著名经济学家A·C·庇古求教,获益匪浅。

出国学习使他增加了知识、开阔了眼界、丰富了思想。回到斯德哥尔摩大学后,即抓紧时间完成博士论文。1924年5月28日,对俄林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瑞典几位著名的经济学家都来参加他的博士论文答辩。他满怀信心地站在答辩席上,有条有理地阐述自己的见解,并回答提问。答辩持续了五个半小时,他终于以创新的论点,有说服力的论据赢得了教授们的称赞。他获得了博士学位,并被授予副教授职衔。

俄林在经济学研究方面的特点是,不做已有理论的奴隶、勇于探索和创新。他认为,后来者的任务不是对名家的理论仅仅做些解释,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创新、突破。他登门求教于陶西格,但他并不同意陶西格的古典贸易理论;他尊敬老师卡塞尔,但他决心冲破卡塞尔的封闭贸易均衡理论;他赞赏赫克塞尔的开放贸易理论分析,但他又在此基础上加以修改和完善。因此,俄林所提出的贸易理论被认为是资产阶级经济学中关于区域和国际分工贸易理论体系第一次较完整的阐述。正如他在博士论文的前言中指出的,虽然在冲破卡塞尔封闭贸易均衡理论上他与赫克塞尔不同,但他的理论深受赫克塞尔理论的影响。虽然他的理论模型是建立在不同地区或国家的双重价格分析基础上,但卡塞尔的单个市场均衡理论却是他理论模型的起点。俄林取得的成就真可用得上中国的一句成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当然,创立一种理论很难,而要赢得权威们的承认则更难。早在1922年,在老师卡塞尔的建议下,俄林曾把自己的贸易理论摘要写成《国际贸易结果和原因的主程分析》寄给英国《经济月刊》。杂志编辑弗朗斯·艾得奇沃斯把他的文章转给另一位编辑,即后来很有名声的凯恩斯,征求意见。凯恩斯对这位年轻人的文章根本不放在眼里。他在便笺上写道:“我认为这没有什么价值,应该拒绝。”就这样,文章被退回了。可贵的是,俄林并没有因此而懊丧。他不仅继续进行深入研究,还毫不示弱地在许多问题上与凯恩斯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1925年,俄林参加了获取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经济教授的竞争。按照挑选委员会的规定,参加竞选者必须在三个月内就指定的题目写一篇论文,在48小时之内准备一篇讲演。结果,竞选时,俄林以三比二的优势获胜。这样,年仅26岁的俄林,成了当时最年轻的教授。1930年,他应聘回到母校斯德哥尔摩商业经济学院,接替他的老师赫克塞尔任经济学教授,从此担负这一职务达35年之久。

俄林不仅是一位经济学家,还是瑞典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他一直雄心勃勃,希望有朝一日能爬上首相的宝座。他刚任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经济学教授不久,就当上了自由青年协会的主席,一举成为政坛上引人注目的活跃人物。1938年,俄林当选议会议员。1944年,他出任瑞典主要反对党自由党的主席。同年,在联合政府中任贸易部部长。他连任自由党主席达23年之久。

自进入政界之后,他不仅扩大了研究范围,写出了大量论著,而且多次出国讲学。他研究了税收理论、收入分配理论、利息理论,等等,他曾到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地讲学。直到俄林去世的前两年,还写了《经济活动的国际配置》等重要著作。俄林一生中发表了大量论著,可惜许多都是用瑞典文写的,其影响没有像《地区间和国际贸易》一书那样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

为了表彰俄林对经济学,特别是对国际贸易理论所做的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于1977年授予他诺贝尔经济学奖金。与他一起获奖的还有英国剑桥大学的詹姆斯·爱德华·米德。评选委员会认为他们“对于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资本运动理论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俄林从16岁跨入经济学的大门到获得诺贝尔奖金,奋斗达60余年。1979年8月3日,也就是在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三年,他与世长辞了,享年80岁。

直到去世之前,俄林仍然不知疲倦地工作着。1979年三四月份,也就是去世的前三个月,他曾先后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伯克利分校、洛杉矶分校、普林斯顿大学做了多次讲演。回国后,他又安排了6-11月份的研究计划。短短的五个月,他为自己安排了五项研究和写作任务:一、关于瑞典模式问题;二、工资收入者和其他人的资金问题;三、对货币理论的评论;四、剑桥和斯德哥尔摩在货币及变量分析方面的分歧;五、1952-1960年间的自传。前四项他已经完成了,只有最后一项还摊在办公桌上,未能完成。

俄林对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资本运动理论做出了开拓性的研究。

早在1922年,他在其博士资格预选论文中,第一次提出了自己的国际贸易理论初步大纲,成为他后来关于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1924年,在其博士论文及答辩中,他提出的贸易理论被认为是第一次较完整地阐述了资产阶级经济学中关于区际和国际分工贸易理论体系。1931年,他把自己的贸易理论体系进一步加以充实、修改和提高,完成了著称世界经济学坛的著作《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至此,最终形成俄林贸易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很快就被写进当时世界上一些最有影响的经济学教科书里,被称为赫克塞尔-俄林模型。

俄林的贸易理论体系,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分析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他认为,不同地区或国家间存在着生产要素资源的差别,这种差别决定了相对价格的不同,而价格差异又使得贸易交换有利可图,从而导致地区间或国家间的贸易交换。在没有特别阻碍及有关地区或国家间需求差异较小的情况下,一个地区或国家所出口的,将是那种能利用自己丰饶资源的商品,所进口的则是那种自己稀缺资源的商品。同时,建立在生产资源比较占优势基础上的贸易不断扩大,会导致成本不断增加,而贸易交换又会使原有的相对优势均等。因此,他比较详细地分析了生产要素供给的反应、进口关税对贸易的影响以及规模经济对于贸易的作用,论证了国际贸易及国际劳动分工的形式,生产资源对分工的作用及对贸易交换的影响。

这个理论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为各国(或不同地区)利用贸易交换发挥自身优势、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根据这个理论体系,在实践中就应放宽贸易限制,推行贸易自由化,因为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会给贸易国家间带来福利。

俄林标榜自己是社会自由主义者。实际上他的一系列理论都与凯恩斯主义非常相似。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大危机时期,他多次发表论文或为政府起草报告,均极力强调国家垄断干预对于解决失业和复苏经济的关键作用。例如他的《货币政策、公共工程、补贴和关税是消除失业的工具》一文,就对瑞典政府当时制定政策起了重要作用,被认为与凯恩斯1936年发表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的基本思想一脉相承。

1969-1975年,俄林担任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主席,主持颁发这项资金的评选工作。

同类推荐
  •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2)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2)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中华将帅故事

    中华将帅故事

    战争造就将帅。将帅统领千军万马,驰骋疆场,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或勇敢勇猛,冲锋陷阵,用血与火书写了威武雄壮而又残酷血腥的篇章。中华历史上的有为将帅,大多是杰出的军事家,有的还是军事理论家。《中华将帅故事》从众多将帅中选择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四十三人,采用故事形式,真实地客观地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中华将帅故事》展现将帅的风采,讴歌将帅的功勋,旨在激励广大青少年从中吸取力量,弘扬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更加热爱我们的国家、民族和军队,随时听从召唤,为国家、民族和人民而战斗,哪怕流血、献身也在所不惜!
  •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4)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4)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本书介绍了陆游、范成大、杨万里、尤袤四大南宋诗人的文学生涯。
  • 大明名相杨士奇

    大明名相杨士奇

    在明朝历史上曾有“朝士半江西”之说。据《明英宗实录》卷二六八载,明代状元、内阁首辅泰和人陈循不无自豪地对英宗说过:“江西及浙江、褔建等处,自昔四民之中,其为士者有人,而臣江西颇多,江西诸府,而臣吉安府又犹盛。”作为吉安府重要组成部分的泰和县,也是人才济济,文风鼎盛,历史上孕育出了众多人物,杨士奇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
热门推荐
  • 七星冢之兽鬼魂召唤

    七星冢之兽鬼魂召唤

    独自来到世上,没有任何亲人,在三岁时唤醒记忆,得知道自己已是七世转生。强势合体,召唤,附体,融合。全能丹师包览各种辅助,更有变态的源元素之力。面对各种强者危险,他究竟能否站在强者的巅峰。面对世界与生命他又能否做出选择。
  • 神印记

    神印记

    没有武脉的支族少年,识海意外融入一枚太古神印,从此鲤鱼跃龙门,踏上传奇的修行之路!
  •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相遇:偶然的开始

    相遇:偶然的开始

    “华圣凛学院“古老的英式建筑赫然出现,与那五个金灿灿的大字拖衬得天衣无缝。树叶落下的地方一个女孩走过。身份卑微,倔强不息,她走入了这高贵学院;至高无上,冷漠如冰,他与她擦身而过。万人之上,备受瞩目,他只愿捕获她的心房;心如毒蝎,毫无留念,却为她挺而走险。绿叶映衬着的拐角处,一片稚嫩树叶悄然落下。牵起缕缕红线。局外之人,早已入局;缘由天定,分由人为。“哥,这树叶好绿。怎么就掉了呢?”女孩天真地抬头,稚嫩的脸上透着丝丝红晕。
  • 与宿之命

    与宿之命

    今日京城有一大喜事,据说富可敌国的宿家要娶亲。娇瘦体弱的钟家独女,就要被宿家那对世间罕有的“吝啬鬼”双胞胎,给娶回家做共妻折腾了,知道此事的京城民众都纷纷怒诉宿家无耻。家里这么富裕,居然吝啬到连娶多个媳妇都不愿意!·—·—·—·—·本书又名《共妻》《与之共妻》《与宿之命》
  • 超级经纪人2

    超级经纪人2

    由于本人喜欢超级经纪人感觉他最后写的太草率了打算写一部超级经纪人后续版本希望各位读者见谅
  • 八字随笔

    八字随笔

    命,是什么?运,又是什么?为何有的人锦衣玉食,有的人又一世操劳,是你不够勤快么?其实不是,只是你不能清楚的认识自己,而本书,便是通过传统八字命理教人如何认识自己,有针对性的改变,知命,方能改命!不知,又如何谈改!
  • 首长有个娃

    首长有个娃

    一朝重生,无名大陆,霸道首长……这一次他会为了在乎的人而变强……情景篇:“迎面而来的一拳,带着势不可挡的气势,落在腹部,连带着整个人都被掀翻在地。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欢呼声、喝彩声,莫白倒在地上动弹不得。任由那人将脚踩在他头上,碾压:“小子,你不是很狂吗?不是要做得我满地找牙吗?来呀!来揍我呀!”
  • 异世英豪录

    异世英豪录

    三十年前的逆天战席卷腐朽的东方帝国,二十年前的夺天战加速了帝国的分崩离析,十年前的篡天战让古老的东方帝国在喧嚣中崩溃。混乱的东方大陆没有了共同的君主,群雄并起而混战,实力是生存下去的唯一标准,制霸天下成为一代代强者的梦想。
  • The Slavery of Our Times

    The Slavery of Our Tim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