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91800000026

第26章 维尔弗雷多·帕累托

维尔弗雷多·帕累托(1848-1923年)出身于意大利一个贵族家庭,在大学时代攻读工程学和数学,毕业后任铁路工程师及经理职务多年。因投身于经济自由主义的政治运动,他在1876-1892年间曾发表过许多经济论文,并获得相当声誉。后来在经济学家潘塔里阿尼(MaffeoPantaleoni)的影响下,从事纯经济理论的研究,受到瓦尔拉斯赏识,于1893年继瓦尔拉斯之后任洛桑大学教授,为建立洛桑学派做出了很大贡献。其代表著作有《政治经济学讲义》(1896-1897)、《政治经济学提要》(1906)。

帕累托的思想别具一格。在政治观点上,无论是极端自由主义者、社会主义者、法国天主教派,乃至法西斯主义者,均可以从他的著作中找到对自己有利的观点。在经济理论方面,也不能把他完全归入哪一学派,即使就他所继承并建成的洛桑学派而言,除一般均衡论基本概念外,许多理论观点同瓦尔拉斯大有出入。他对西方经济学的贡献主要是在纯经济学理论和社会福利理论两方面,其中有不少观点后来曾被称为“定理”者至少有六七种之多,尽管这些“定理”有的受到批评和有的由后来人改进,但作为一个经济学家在一生中能提出这么多“定理”却是罕见的。

纯经济理论

帕累托的纯经济理论可分为消费者行为理论和生产理论两大部分。在消费者行为理论上,他首先将经济意义上的效用同伦理和其他意义上的效用区别开来。帕累托明确宣称:效用可衡量的原理是没有根据的,应彻底否定基数效用,认为价值理论必须另找它赖以建立的基础。这样,帕累托采用埃奇沃思无差异曲线分析作为他的价值论的出发点。他把埃奇沃思从可衡量的效用发展而成无差异曲线视为既定,然后用这些曲线的位置高低去比较消费者的偏好程度,形成序数效用理论。经过市场客观经验的观察,人们虽不能确定两种商品中任何一种的效用有多少,但两者中哪一种效用较大,则是可以确知的。无差异曲线分析工具,经过帕累托的改造,就不考虑其原有效用的涵义,而把经济均衡建立在偏好尺度这一确定的基础上。他的这一创见,连后来欣赏他的理论的经济学家也认为并未真正解决问题,因为无差异曲线本身就是根据效用大小设计而成,只要运用此分析工具,就不能排除赖以建立的基数效用的原意。无论如何,帕累托在无差异曲线方面所迈出的这一步的确是很大的,给此工具之运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生产理论是帕累托的极重要理论之一,也是其最为晦涩的一部分,他不接受当时流行的边际生产理论,试图另创一个生产理论以为代替。首先,他指出,边际效用论者的生产理论,只分析需求是不够的,必须同时研究在获取财货时所遇到的“阻碍”的性质。而所谓“阻碍”,包括的内容很广:如商品在个人之间进行分配时,当事人固定的嗜好即为阻碍;生产一定商品必须使用别的商品又是阻碍;需要某种商品的地点和时间却没有此种商品也是阻碍;最后还有来自生产组织方面的阻碍。他列举这些含混的所谓“阻碍”,是为了提出一些较为客观的生产概念,以代替为消费主体而生产的边际效用概念。他强调:生产是把一种财货改变成不是为生产者本人,而是为其他主体而生产的另一种财货。这等于说,客观的生产是为商品而生产。这本是个正确的观点,可是,在研究如何解决“阻碍”(生产)问题时,他又利用无差异曲线这一工具,用它来反映利润水平,以区别消费者无差异曲线所表现的一定效用水平,并将各种利润水平联结起来,形成一条“完全变化曲线”。此曲线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曲线上方反映正值即利润,下方反映负值即亏损,而曲线本身即反映出利润等于零的状态。总结起来由消费者无差异曲线所形成的“交换曲线”,以及由生产者无差异曲线所形成的“完全变化曲线”,两者的交点即为均衡价格。帕累托的生产理论在形式上保持着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模式,而实质上是采用了马歇尔的消费需求和生产成本相结合的供求平衡论,只是对供给和需求双方的曲线均由无差异曲线图所组成。

在他的纯理论中,其收入分配理论也值得一提。他搜集了19世纪后半期许多国家的关于收入分配的统计资料,经过指数整理后,发现这些国家的社会收入不平等情况是基本稳定的。他由此得出结论:通过收入重分配的任何方式,以使收入均等的努力是没有作用的。后来这一发现被定为“帕累托定律”,成为反对社会改革者的理论武器。西方经济学家对此定律表示支持、怀疑或否定的都有。对于马克思主义者来说,其答案很简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可能产生使收入均等化的有效办法,帕累托定律虽有某种合理性,但实践证明,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收入的平均分配才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社会福利理论

帕累托以序数效用和无差异曲线分析为基础,发展他的社会最大满足原则或所谓最优状态。要研究此状态,就必须有用来评定它的标准和规范,以及用来实现它的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帕累托的社会最大满足原则的形成,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讲义》一书中,他对在自由竞争下能否实现社会最大满足尚无确定的论述,而在稍后的《教程》中已较为深入而确定,在后期的有关社会学著作中对社会福利最大化涵义又做出了进一步分析。

关于达到社会最大满足的条件,他指出:“我们看到,要取得一个集体的福利最大化,--如某些分配标准为既定,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标准去考察哪些状态能给集体的各个人带来最大可能的福利。让我们来考虑任何一种特定状态,并假定在与各种关系不相矛盾抵触情况下做出一个极小的变动。如果我们这样做以后,所有各个人的福利都增加了,显然这种新状态对他们每个人都有利;相反,如个人福利均减少了,这就是不利。--但是,另一方面,如这个小变动使一些人的福利增加并使别人的福利减少,这就不能再说做此变动对整个社会是有利的。因此,我们把最大效用状态定义为:做出任何很小的变动不可能使一切人的效用,除了那些效用仍然不变者外,全都增加或全都减少的状态。”

用另一种方法表达:在收入分配为既定的条件下,生产和交换情况的改变使有些人感到好些而不使至少一个别的人感到坏些,才算是社会福利的增加。这就是后来新福利经济学中常提到的所谓“帕累托最优状态”(ParetoOptimun)或“帕累托规范”(ParetoCriterion)。但是,此时帕累托尚未明确肯定这种最优状态是指某种单一的状态,或是指某一幅度内的若干种状态。直到他的后期著作才清楚地区分出两种类型的效用最大化状态:一种是单一的“全社会效用最大化状态”,另一种是有无限的达到个人效用最大化的点,亦称为“社会的许多效用最大化”状态。这种区分,对政府选择何种政策,以实现效用最大化有极大的关系。假设在一个很富裕但其成员的收入极不平等的社会中,政府就应该采取使全社会的效用最大化政策;如在一个贫困而有近似均等收入的社会中,政府就应采取社会的许多效用最大化政策。

帕累托对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纯理论分析,成为以后三四十年中福利经济研究的中心课题,并发展出各种社会福利函数,有些人加以补充,提出了所谓补偿原则,甚至有人创立了次优理论。又由于许多计量经济模式须以帕累托的最优化原则为基础,故帕累托之名还经常被现代西方经济学家所提及。

同类推荐
  • 影响中国历史的38位传奇女性

    影响中国历史的38位传奇女性

    本书讲述了女娲、西施、钟无盐、窦太后、王昭君、蔡文姬、花木兰、长孙皇后、文成公主、黄道婆、孝庄文皇后等中国历史上38位传奇女性的故事与经历。
  • 诺贝尔

    诺贝尔

    诺贝尔是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他利用他的巨大财富创立了诺贝尔奖,各种诺贝尔奖项均以他的名字命名。人造元素锘(Nobelium)就是以诺贝尔命名的。本书主要以其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研究的艰难过程,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本书包括人物简介、思想点拨、经典故事、人物年谱和名人名言等部分内容,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迪性和知识性。
  • 一代兵圣:韩信

    一代兵圣:韩信

    韩信(约前231-前196),淮阴(今江苏淮安)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曾先后为齐王、楚王,后贬为淮阴侯。为汉朝的天下立下赫赫功劳,但后来却遭到刘邦的疑忌,最后被安上谋反的罪名而遭处死。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一代兵圣:韩信》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一代兵圣韩信传奇的一生。
  • 铁血名将·霍去病

    铁血名将·霍去病

    霍去病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年轻的名将,也是国人心中最具传奇性的一代武将,他的故事,为人们所传诵。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听说过他的战绩,却很少有人了解他短暂而绚丽的一生。《铁血名将·霍去病》依托史书,以小说的形式再现了这位英姿勃发的少年将军传奇而辉煌的一生,带领读者重回那个烽火年代,再次感受霍去病“不破匈奴誓不还”的慷慨与豪迈。
  • 棠棣之殇:曹植传

    棠棣之殇:曹植传

    才高八斗,诗成七步,谁人不识曹子建?然而人生定位上的错谬,使文才陷入政争,*终酿成一代英才的悲剧。作者将传主置诸三国时期宏大的时代背景之中,置诸曹氏父子特殊而微妙的关系之中,以蘸满感情的笔触,抒写传主嵚崟磊落的人生。——文史专家郭启宏作者以近乎抒情性的文笔,传写曹植的悲情性人生。诡秘的历史风云、险恶的环境命运,将置身其中的曹植表现得真切生动;尤其是在与父亲曹操、兄弟曹丕、曹彰、曹冲等人的相互纠葛与性格比较中,写出了曹植特有的文人禀赋与诗人性情,以及由一系列诗作所表现出的情感郁结与精神苦闷、人性洞察与人生哲理,读起来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文学专家白烨本书系“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丛书”之一。
热门推荐
  • 天才小神医

    天才小神医

    她是误打误撞的穿越,却被一个凶狠的摄政王带了回去。她身为医生,原本只需要治病救人。但是现在怎么还有对付那些妃子呢?当她丢了心的时候,他会怎么样?当她需要被利用的时候,他居然能够狠下心。多年不见的他们,再次见面的时候,还能像以前一样吗?当她不在在乎的时候,他们之间又能够怎么样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梨园旧记

    梨园旧记

    民国年代,芳苑戏班有一镇班之宝,乃是流传百年的锦绣氍毹。围绕着它,发生了一段段关于梨园、关于家国的传奇故事。谢雨梅是南腔名伶,曾倾心于登台串戏的名门公子杨清玹。谁料杨却弃她而去,另娶富家千金。两年后,抗战爆发。杨清玹竟意外一无所有落魄归来,这让谢雨梅心绪纷乱,不知要如何面对。大师兄松文一直默默守护着雨梅,异国君子怀特的炽热也让人不由动情。面对他们,面对杨清玹身上难解的谜团,面对各方势力的倾轧,面对着萧瑟惨淡的半壁河山,谢雨梅该作出怎样的抉择……
  • 无关风月,奈何情深

    无关风月,奈何情深

    从关凌风成为姐姐的男朋友那天起,戚月就知道,初三那年开始的暗恋情愫,终将是一场无关风月的回忆罢了!从姐姐戚夕背叛和抛弃了关凌风那天起,戚月曾幻想,有那么一丝可能,姐姐舍弃的他说不准会成为她的良人!从关凌风消失到变身名门贵族华丽归来,戚月才发现,自己竟成了他报复姐姐的不二人选。蓝蕴恒和关凌风的恩怨牵绊是从穿开裆裤就开始的,更是在关心的事件上矛盾激化;他以为他和关凌风见面是仇人,不见面也许便可两不相干,却因为戚月的无意闯入,打乱了他一切安排,重燃了关凌风对他的恨。关凌风执意让戚月扮演着当年关心的戏码,目的就是让渐渐爱上戚月的蓝蕴恒一尝他当年失去关心的痛苦。他确认自己会是这场旧剧重演中的胜者,因为他拥有着戚月“爱他”这个决胜筹码,但却不知,“爱”也成为输掉这场复仇剧的唯一环节。关心归来,对戚月已暗生情愫的关凌风决心帮助关心达成心愿,成全她和蓝蕴恒,而能拿来牵制蓝蕴恒的只有戚月,戚月再次陷入无妄之灾。随着关心前尘旧事的揭开,当年的悲剧又和戚月的哥哥有着怎样的关系?面对种种复杂关系,戚月妄想用一己之力化解?错综复杂的旧事和满目疮痍的情伤,终会随风消散;而沉淀下来的,除了爱,还会有什么的?
  • 虚拟传说

    虚拟传说

    人类历史上最终最盛大的游戏世界!!!能开发出永远运动,能源不歇,自动修正的机械。却无法活下去的人类
  • 生死狙击之巅峰刀皇

    生死狙击之巅峰刀皇

    刀锋与刀锋的对碰,血腥与杀戮的神话,谁能成为刀战的ACE,谁能坐上刀皇的宝位。一个传奇将从这里开始续写……
  • 魔都名探

    魔都名探

    他是魔都里久负盛名的侦探,也是被人暗地里称为魔都里最嗜血的杀手!做了坏事,千万不要被他盯上,否则……
  • 变迁临界: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构建

    变迁临界: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构建

    “三农”问题始终拨动着中国民众的心弦,而农村土地问题又始终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我国当前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改革发展的特殊阶段决定了必须重视并深入研究农地和农地的制度。本研究涉及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崭新研究领域,即探讨制度变迁的临界问题,对制度变迁总规律中阶段性、关键性的问题进行再认识和再深化。
  • 萌姬三国

    萌姬三国

    陈芝到了奇怪的三国女将时代。一身白袍冷面心热公孙簪,宽厚仁义耳朵却不大的刘蓓,嗜杀暴虐神经跳脱的曹阿嫚。狼烟烽火铁马金戈,这是她们逐鹿天下的时代,鲜活的生命在古老的土地上跳动,而陈芝要做的事将她们一一捧上神坛。初平年,军师陈芝以谋算为乐。
  • 毁灭VS创造:创世女帝师

    毁灭VS创造:创世女帝师

    她现代闻风丧胆的修罗特工杀手拥有多重身份,她被逐出家族的废物“丑”小姐遭姨娘追杀落入迷雾谷,再次醒来她一变成了她。再次醒来,她已在渺茫仙谷,可爱的老顽童硬是威逼利诱收她为徒【空间器】=【乾坤镯】认主原来那把她赶出的世家不是玥曦的亲生父母母亲背景强大实力强大父亲神秘而让人恐惧她觉得无聊隐藏院长身份女扮男装参加召师考试得到第一名成为帝师教别人眼中的恶魔天才班把恶魔班学生管的服服帖帖在一个险地再次遇见了他,结伴一同冒险,他死皮赖脸的贴了上去撒娇卖萌无所不用展开了漫漫的追妻之路。女主掌握创造男主掌握毁灭毁灭与创造(绝对一对一)
  • 盂县古建筑考释

    盂县古建筑考释

    古建筑文物,它的存在与大自然为伍,不可移动,不可再生。它是时代的象征,文化的沉积,无言的史书,凝固的画卷.本书收集了盂县部分古建筑的实物,包括他们的构件数据和现状照片,为我们今后更加有效地保护这些弥足珍贵的“老者”,永续利用这笔财富而尽我们的一点微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