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8500000048

第48章 甘肃省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2)

到2010年,一是城镇居民的平均受教育程度跨入全国先进省区行列。二是农村地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健全贫困学生助学制度,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实施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基本实现从“两基攻坚”到“巩固提高”的跨越。三是集成各方面资源,努力建设几所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和教学研究型大学,以及一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增强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持续提高甘肃的创新能力和国内外竞争力,在实施“555”创新人才工程的同时,新启动研究生教育创新、高校科技创新和高校社科繁荣计划。统筹协调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队伍建设和国际合作等各方面工作,使甘肃重点高校和重点学科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使甘肃从教育弱省开始迈向教育强省。

(四)推进教育发展的“五大转变”

“十一五”期间及其未来15年,甘肃应全面建设能力本位型的现代教育体系。为此,要积极推进教育发展的“五大转变”。

1、推进教育战略重点布局的转变

未来15年,甘肃面临着农业剩余劳动力转为非农业劳动力、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为此,要积极推进教育战略布局重点转变,教育要为包括农村在内的人力资源开发提供支撑,在资源配置、财政投资上应充分体现教育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

2、推进人才培养规格目标的战略转变

受传统观念和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甘肃教育所遵循的依然是以正规学校和教育模式为主导的、与传统工业化阶段相吻合的人才目标体系,不符合新型工业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于多层次、多样化的富有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需求,这也是造成结构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为此,要推进人才培养规格目标的战略转变。要围绕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增强多样化的国民教育供给,尤其要增强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高中阶段教育的供给能力,提高学校及社会教育机构在高级职业教育和培训方面的积极性、能力和水平。同时为应对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科技和综合竞争力水平的提升,应加快与甘肃特色产业、优势产业、支柱产业相协调的重点学科和重点大学建设,为甘肃产业创新提供教育和人才保障支持。

3、推进教育体制的战略转变

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制度创新。甘肃教育发展必须坚持和深化改革。从国内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轨迹来看,甘肃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主要是市场化改革滞后、教育产业正常运行的制度安排不到位所造成的。为此,应将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通过市场化制度创新,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学校自主办学,政府公共治理,社会多元合作”三位一体是教育产业化运行制度框架。把教育体制转变作为实现教育超前适度发展的突破口和契机。

4、推进学历本位到能力本位的战略转变

甘肃省的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要实现从学历本位到能力本位的战略转变,教育培训要切实提高人们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工作转换能力和创业能力,以能力本位重构教育人力资源开发体系。

5、推进传统国民教育体系向现代终身教育体系的战略转变

传统的国民教育体系是适应工业社会初期大机器生产对劳动力素质的需求而建立起来的,目的是为社会输送合格的职前劳动预备人员。现阶段,甘肃省应鼓励三级教育之外的继续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技术培训等多元化的教育形式,提倡学有所用、边学边干、技能为先的教育新理念,并逐步将职前的正式与非正式、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相沟通以及职前与职后教育相衔接,将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补充、在岗进修与脱岗学习相交叉,构建机制健全、开发公平的现代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文明进取的学习型社会,促进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的普遍提升。

四、当前就业形势的基本特点

(一)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率较高

随着经济的较快发展和—系列鼓励就业政策的实施,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机制已基本形成,甘肃省的就业规模不断扩大。2004年,甘肃省就业人员1520.46万人,比上年增加9.61万人,增长0.93%;比2000年增加44万人,年均递增11万人,年均增长0.7%。甘肃省的就业人员自1978年以来一直不断上升,从1978年的694万人上升到2004年的1520.46万人,上升了2.19倍。在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受劳动年龄人口增加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甘肃省的失业人数也在增加。根据有关调查资料推算,2004年甘肃省城镇失业人员约22万人。

2004年甘肃总人口就业率(就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8.0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城镇为45.58%,农村为63.18%。从“五普”数据看,甘肃省就业率呈倒“U”字分布,60岁以上人口就业率偏高,为37.85%,加剧了就业竞争。高水平的总人口就业率反映出甘肃省的高就业模式,目前出现大量下岗失业人员,反映了从高就业模式向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就业模式转变。表现为今后总人口就业率呈下降趋势,非经济活动人口上升,这种趋势将以失业人员、提前退休、进入非正规部门人员增多及16-23岁就学比例提高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就业结构逐步优化

2004年甘肃省全社会就业人员为1520.46万人,比上年增加9.61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39.27万人;乡村就业人员1181.19万人。第一产业890.61万人;第二产业284.63万人;第三产业345.22万人。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口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分别为:58.58%、18.72%、22.70%,与1990年的69.6%、14.4%、16%相比,一产就业人口比重逐渐下降,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上升,就业结构逐步优化,总的格局仍是一产最高,三产次之,二产最低。与全国46.9%、22.5%、30.6%比较,主要差距是一产比例偏高,三产比例偏低。从城乡构成来看,城乡比为22.3∶77.69,与1990年的18.59∶81.41相比,城镇就业人口比重上升,城镇化水平提高。与全国35.2∶64.8相比,城镇就业人口比重相对较低,这意味着通过加快城镇化水平调整城乡就业结构应该是甘肃省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经济增长对促进就业的作用不断下降

就业弹性系数逐年降低。2004年,甘肃省就业弹性系数0.058,也就是若GDP增长速度提高(降低)1个百分点,则就业人员提高(下降)0.058个百分点。相当于就业人员增加0.88万人。而在2000年时,GDP增长速度提高1个百分点,就业人员增加1.34万人。由于在第一产业存在蓄水池效应,弹性系数不能反映真实就业,只能观察第二、三产业对GDP的弹性。根据计算,2004年,第二产弹性系数0.077,第三产弹性系数0.178,GDP增长速度提高1个百分点,可带动第二产就业人员增加0.22万人,第三产就业人员增加0.61万人,反映出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人员能力较强,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不仅能增加就业,而且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方向。但与2000年相比第三产业弹性系数也是下降的,增加就业人数也相应减少。

五、就业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一)人口数量大,劳动力资源供过于求。甘肃是一个人口大省,截至2004年末,甘肃总人口2618.7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49.23万人,占28.61%。由于人口基数大,由此产生的劳动力总量压力十分突出。受人口基数和人口年龄结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甘肃正处在劳动年龄人口不断上升的时期。根据人口普查资料,1984—1994年,甘肃省每年出生人口都在40万人以上。因此,16年以后的2000—2010年是甘肃省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高峰期,形成持久的巨大的劳动力供给。2000—2004年累计净增劳动年龄人口高达128万人,按目前82%的就业参与率,四年中累计增加劳动力供给增加106万人,平均每年26万人。

(二)就业结构层次低,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偏离大。

甘肃省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偏高,2004年58.5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68个百分点,所创造的增加值仅占GDP的18.05%,存在较大偏差;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为18.72%,所创造的增加值占GDP的48.63%;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为22.7%,所创造的增加值占33.31%。这些数字说明,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甘肃省就业结构的调整明显滞后于产值结构的转换,存在较大偏差,第一产表现最突出,偏离度为-0.69,说明农业劳动力转移缓慢,富余劳动力多。第二产偏离度1.6,为正偏离,主要是企业就业人员减少,劳动密集型企业比重下降。第三产偏离度0.47,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偏少的结构没有根本改变。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一般达到60%—75%。巴西、埃及、印度、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的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也在35%—54%左右。甘肃省第三产业就业比重22.7%,发展潜力很大,具有较强的吸纳劳动力的潜力。

(三)劳动者整体素质偏低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加剧,人才流失严重。

劳动者整体素质偏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劳动者整体文化水平低,二是劳动者职业技能(特别是新技术新工艺的职业技能)水平低,三是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占劳动者的比重小。从“五普”数据来看,甘肃省全部就业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占22.53%,小学33.69%,初中28.9%,高中和中专11.35%,大专及以上仅3.53%。就业人口文盲率22.53%,高出全国平均水平(8.14%)14.39个百分点,在全国排28位。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由于素质低而不适应新工作岗位的结构性失业日趋严重,而甘肃省的失业问题具有明显的结构性失业特征。劳动力总体素质偏低,不仅是影响劳动者就业的重要因素,而且成为制约甘肃省经济发展的瓶颈。虽然甘肃省高技术产业拥有的科学家及工程师人数与1995年相比增加了42.3%,但人才流失的现象仍很严重。“九五”期间甘肃省5大高技术产业拥有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最多的年份是1997年,总人数达3210人,到2003年6年内相继减少了596人,这些流失的人才中,有80%都是中青年高级人才,其中不乏领军人物。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两种意义上的流动:一是地域空间的流动,劳动力由乡村向城镇流动。二是产业间流动,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流动,其中既包括向城镇二、三产转移,也包括向乡村的非农产业转移。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进城就业,不仅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而且事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重视城镇就业的同时,也应重视农村和农民就业。

同类推荐
  • 中国股市个体投资者行为实证研究

    中国股市个体投资者行为实证研究

    本书首先对影响投资者决策的心理因素进行探讨,并用行为金融学的有关理论进一步解释投资者决策行为模式;然后以行为金融理论为指导,利用中国股票市场个体投资者在二级市场的交易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以期发现中国个体投资者单体和群体交易行为特征,并探讨其理性程度。
  • 别说你懂微信营销

    别说你懂微信营销

    《别说你懂微信营销》主要收集当今社会真实的微信营销案例,以浅显易懂的语言、求真务实的态度向读者传递最真实的微信营销成功案例。所有案例都是由从事各个行业,如房产、汽车、酒店旅游、餐饮婚庆、医疗、电商、教育等领域的当事人以亲身经历的口吻叙述讲出,配以真实的图片和照片,给所有想了解、学习、从事微信营销的人以切切实实的帮 助与指导。
  • “上火”的凉茶:解密加多宝和王老吉的营销之战

    “上火”的凉茶:解密加多宝和王老吉的营销之战

    加多宝集团与广药集团争夺“王老吉”的战火从2012年烧到了2013年,引发了行业内外的持续关注。从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亿元捐款,到“怕上火喝王老吉”成为妇孺皆知的凉茶宣传语,再到2010年巨资赞助广州亚运会,加多宝集团凭借其强大的营销力度,将原本属于广药集团的百年民族品牌“王老吉”推向了千家万户2012年,广药集团却一纸诉状,将加多宝告上了法庭,要求加多宝停止销售和生产“王老吉”商标的产品,拉开了“王老吉”之争的序幕。本书为读者再现了“王老吉”商标之争的前因后果,对凉茶饮料行业的现状深入剖析。
  • 从零开始读懂领导学

    从零开始读懂领导学

    生活中大多数的成功者都是各行各业中担当重任的人,他们独特而又迷人,可以兢兢业业又能一呼百应。他们也许没有过人的技术,也许没有庞大的资源,但他们有着神奇的令所有人为之倾倒、让所有人愿意追随的魅力、素质和能力。正是这种魅力、素质和能力,注定了他是一位成功者!
  • 管理大师语录

    管理大师语录

    《管理大师语录》选取了巴菲特、比尔·盖茨、乔布斯、李嘉诚、宗庆后、李彦宏等16位商界成功人士,精心汇集了体现他们真知灼见的精彩语录,以及其管理理念和经营智慧,力求将他们最精要的论述呈现给每一位立志在商业界、管理界出类拔萃的企业家、经理人以及每一位对管理思想感兴趣的人。
热门推荐
  • 地狱在肚皮里

    地狱在肚皮里

    地狱坍塌,他领取了建造地狱的任务,鬼魅重生,桃花村厄运连连,收猛鬼,筑威信,一代鬼王统天下~
  • 皇家公主的学院生活

    皇家公主的学院生活

    女主曾在皇家学院读书,她想逃离皇宫,但每次都被皇家护卫队抓住。她再三恳求国王让她出宫,终于如愿以偿了。她出宫后在新的贵族学校发生了一系列事情……
  • 英雄联盟之史上第一觉醒

    英雄联盟之史上第一觉醒

    一个英雄联盟bug引发的故事……LOL英雄集体穿越到现实,天庭不入流神仙下界帮忙!那么问题来了,“是谁接待这帮英雄啊?”安妮:你有高超的技巧吗?我:没有。提莫:你有过人的手速吗?我:没有。盖伦:那你特么有啥啊?我:我……有……病……啊……
  • 无上凌途

    无上凌途

    一少年,身负血海深仇,为报父仇,踏向茫茫复仇路。为了凌世梦,他无畏生死,毅然踏向凌世之途。一次次的磨练,一次次的考验。少年究竟能否在这群雄林立的苍茫世界破茧化蝶,成为凌世强者?·····铁血刚躯,满腹柔情。情殇伤透我心(尔之心机,奈何以情惑人,破碎我心?尔之城府,奈何深若幽涧,欺我半生?)·····灵符神物伴我左右太极神剑神威震天颠覆乾坤傲凌天下武炼之途谁与争锋
  • 步步惊华:卿本祸水

    步步惊华:卿本祸水

    天下第一相墨熙宸和花二小姐花倾颜订婚!消息一出,天下哗然,花家有女花倾颜,空有倾颜之名,却无倾城之容,苍京谁人不知花二小姐无才无貌更无德,没想到丑女得贤夫,墨相真是太可怜了!却怎知,一朝进宫,一道圣旨,从此踏入宫门,郎君陌路。从嚣张跋扈的刁蛮小姐,到万世景仰的一代女帝,执手天下,步步惊华,便是祸水又如何?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上下而求索(科学知识大课堂)

    上下而求索(科学知识大课堂)

    作为一套普及科学知识的通俗读物,本书有别于专业的学术论著,侧重于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注重对青少年科技素质的培育、科学兴趣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塑造与科学方法的启迪,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言之有物,物有所指,指有所发。
  • 恰剑客年少

    恰剑客年少

    年轻的他们为了他们心中的那份执着而勇往直前这一剑只为最纯粹的正义而我要说这是最纯粹纯洁的年少武侠
  • 青春谜路

    青春谜路

    一段段零碎的记忆,一对神秘的双胞胎,少女的背后,究竟有些什么秘密?是家族的心酸,还是亲情的无奈?少女的生死,真的掌握在她自己手中么?少女,真的了解她自己么?
  • 天庭聊天群

    天庭聊天群

    女人缘不够?咱有月老供奉的姻缘药水;钱不够?人参灵芝随便挑,仙兽随便卖;天庭太憋闷?咱可以办电影院、开KTV,烤串按摩一条龙……捡个漂流瓶,成为七界管理员,从此神仙没有秘密。西王母:刚和老公吵完架,好空虚……网红不好当!九天玄女:爱情的小船说翻就翻!月老:王母别担心,你和玉帝的爱情线还没有断,玉帝绝对没有找小三。佛祖如来:色即是空,单身主义佛土乐园,随时欢迎王母加盟;夜游神:夜游值班发现不少的套套,天庭卫生后果堪忧。郝强表示无奈,世间都说神仙好,可他却成为压榨神仙的资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