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7200000021

第21章 无悔人生(7)

由于封芝琴曾是闻名全国的“刘巧儿”原型,不少外地青年都慕名向她请教。对收到的信件,封芝琴总是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请人代笔给以答复,在信中就事论理,毫不隐讳自己的观点,用亲切而朴实的语言,帮助许许多多的青年男女打消了婚育上的思想顾虑,为他们的幸福尽心尽力,用一颗爱心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本色依旧

如今咱边区讲民主,

男人女人真平等。

边区政府共产党,

领导咱妇女来参政。

走走走,姐妹们,

快走出这里格洞洞的小窑门。

快快走上那政治的大舞台,

让咱们自己,来决定自己的命运。

这是当年广泛流传于陕甘宁边区的一首民歌。从这首民歌里,我们感到了广大妇女们从几千年封建礼教中解放出来的喜悦心情!多少年来,广大妇女只能围着锅台转,她们的聪明才智被长期禁锢和压抑,更不说人格上的平等了。封芝琴的体会最深,她当初任凭家人许了一家又一家,如果不是共产党,如果不是边区的妇女解放运动,等待她的仍然是那悲惨的命运。而今,她和那千千万万得到解放的妇女一样,积极走上社会生活舞台,开始发挥“半边天”的作用,她像一头永不疲倦的老黄牛,默默地耕耘在家乡这片深情的黄土地上。

封芝琴第一次走上社会,参加社会活动是在1945年,那时村里来了个工作组,其中有一位姓刘的大姐是区上的妇救会主任。刘大姐是个外地人,心眼特别好,又有文化,往那里一站,就让妇女姐妹们自豪和骄傲。封芝琴从心底里钦佩和羡慕她,没事儿总是不由自主地跟在她后面。刘大姐也慢慢喜欢这位话语不多却心灵手巧、勤快热情、善解人意的热血青年妇女,常在空闲时和封芝琴拉话,对她格外疼爱和体贴。刘大姐热心地鼓励她大胆地走进了村上成立的识字班学习认字,鼓励她积极参加村里的妇女组织,和妇女姐妹们给前方战士做鞋袜、碾米磨面等等。在刘大姐的鼓舞和支持下,封芝琴各方面表现都非常出色,成了村上青年妇女中令人瞩目的头面人物,并被选举为村妇救会主任。

1955年,中国农村开始实行合作化,那一年封芝琴被选为悦乐合作社副社长,同时还担任上堡子行政村妇委会主任、张湾村的妇女委员。这位曾经一字不识的农村妇女,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与追求,组织妇女姐妹和村民管理合作社的事儿。尽管每天家里、社里的一大堆事都要等着她去干,忙得两头不见太阳,但她的心里仍充满了激情与喜悦,每天都是起早贪黑,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封芝琴用女人特有的细腻、韧性和热情,用一颗大公无私的心赢得了合作社社员们的尊重与认可,受到了乡亲们的赞扬。

1958年,在“大跃进”的热潮中,全民大炼钢铁,村上的男劳力几乎全都到外地炼钢铁去了,家家户户都剩下老幼病残和妇女们。眼看到了秋收大忙季节,还是不见男人们的影子,封芝琴便将妇女们组织起来,夜以继日,收割打碾,终于把地里的庄稼一株不剩地全部收了回来,封芝琴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可是还没容她喘一口气,人民公社又下来了新任务,要求在封冻之前把社里的秋田地全部耕完!封芝琴二话没说,协助大队成立了华池县第一个女子耕地队,并担任了耕地队的队长。她领着三十几位妇女,从上堡子村开始耕起,紧接着耕了朱堡子、杨洼子、赵洼子、新堡台村,一直耕到最后一个林沟村。经过四十多天的奋战,终于抢在封冻前完成了任务,受到上级表扬和群众的夸赞!那时,封芝琴的二女儿还小,家里没人照顾,她就把女儿带上,放在周围群众家请人照看,自己天不亮就带领妇女们耕地去了,整整一个上午耕下来,牲口都走不动了,她们却顾不上休息,在附近群众家扒拉几口饭,就立即换上另一对牲口接着耕,一直耕到天黑才高一脚、低一脚摸索着往回走。回去后,她还要铡草拌料喂好牲口,为第二天的工作做好准备,连歇口气的功夫都没有,忙得根本顾不上照看女儿。每当她全身又酸又痛地上床休息的时候已经到了半夜,女儿早已进入了梦乡。耕地本来是男人们干的力气活儿,可在那个特殊的年月里,她只好带领妇女们干了起来,许多妇女根本没有耕过地,她就虚心地请老农来教大家,自己带头一遍又一遍地试着犁,在封芝琴不懈努力下,时间不长,耕地队的妇女们都熟练地掌握了耕地技术,牲口也驯服了。在她们的身后,留下了笔直的犁沟和阵阵诱人的泥土清香。那年后季,封芝琴累得浑身脱了一层皮,可她没有半句怨言,硬是和一帮妇女姐妹撑起了“半边天”,超额完成了耕地任务。

其实像这样的活儿在封芝琴眼里根本算不了什么,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梯田、农业学大寨等各种生产运动中,几乎每次劳动生产运动高潮她都参加了,不是当突击队长,就是女民兵连长等,每次都少不了她。最让人难忘的是1971年在五里坪修梯田时,由于那一年的冬天格外冷,悦乐川冰封雪飘,北风刺骨,冻得人们仿佛连呼吸都凝住了一般,封冻厚达二三尺,地皮冻得像铁板一样硬,镢头挖下去只是一道白印子,人们的手和胳膊震得又痛又麻。面对这种情况许多人犹豫起来,缩着脖子不愿意干。封芝琴和公社、大队的干部一同组织大家学习《愚公移山》,宣讲大寨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苦干精神。在封芝琴的带动鼓舞下,那些犹豫不定的人纷纷表示要学习大寨人,用自己的双手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灿烂的思想政治之花,必然结出丰硕的经济之果!封芝琴现在回想起来,仍觉得十分惊奇:不知为什么,那时人们的政治热情怎么就能发挥到这样的极致呢!封芝琴高兴地和社员们大干了起来。她推的架子车装的土比别人多,跑起来比别人快!大家每天上工、下工黑糊糊的,身上却热乎乎的,许多人头上冒着热气,在冰天雪地里你追我赶,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一个冬天干下来,封芝琴和社员们共移土6万多方,修成水平梯田37亩。至今,回忆起当时那种场面还让许多老人们激动不已,一提起封芝琴苦干实干的精神,大家说:“我们的‘刘巧儿’有一股子倔劲,真像一个活愚公啊!”

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才会有幸福和喜悦。封芝琴就是这样,为了多识些字,她常在扁担、镢头、锨把上都写满了生字,随时学,随时记。当大女儿上小学时,她把女儿作为小老师,一有空就和女儿一起学习认字。在“三忠于”、“四无限”的年代里,封芝琴这个诚实厚道的人,和当时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一样怀着一颗纯洁的心,以纯真无邪的神圣感情刻苦学习毛主席著作,无论是在施工劳动中,还是在外开会时她都把毛主席的“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以及《毛主席语录》带在身上,随时学习,并且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运用到生产劳动实践中,为改变家乡贫穷面貌倾尽全力,多次被评为县、公社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

那时,村上只有上堡子一所学校,北边的张湾、钥匙沟等几个村上的学生,因为上学路程太远很不方便。于是村上就决定再办一个三年制学校。新校舍尚未修建,需借用民居上课。上堡子小学校长倪生策物色了好几处地方,许多人都不愿意借。正在着急的倪校长有一次偶尔碰见封芝琴聊起了这件事。说者随心,听者有意,封芝琴一句话也没说,立即连夜把自己家里放粮食做库房的窑洞腾了出来,给学生们做了教室,解决了这一难题。学校在她家办了一年多时间。她不但没有要任何报酬,反而每天义务给娃娃们烧一锅开水,老师、孩子们缺什么,她总是翻出自己家能用的东西送过去,冬天她看见学生过河湿了鞋袜,又心疼地招呼到自家炕上暖干,生怕把孩子们冻坏了。后来,新的学校修好了,师生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封芝琴的家。

封芝琴家的院子里还有一个设施特别引人注目,那就是她和家人搭的自行车棚,每到节假日或赶集的日子,车棚里满满地放着大小、新旧不一的自行车,有时候放不下,院里的其他角落也摆上了。原来这些自行车的主人都是家住两边塬上的村民,他们在赶集、走亲戚时推自行车上塬不方便,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存放,封芝琴知道后,就特意在自家院里搭了一个自行车棚无偿存放,给他们带来了许多方便,受到了人们的赞扬。

1974年,庆阳和华池一带遭到百年不遇的大旱,这里是“雨养农业”,粮食歉收,人们思想比较混乱,部分干部群众情绪低落,许多老同志和干部对华池的未来及发展前景表示忧虑,封芝琴对此也忧心忡忡。她是一个经历过无数苦难的人,在苦难面前从不怨天尤人、唉声叹气,而是积极寻找出路,她调查思考,心里有了底:原来大家对学习大寨精神是赞同的,但对不从华池实际出发的形式主义却很有意见,对于只抓粮食、不让搞多种经营、办事不讲效率、一些干部作风浮夸、不重视实际瞎折腾,把本来很好的一些生产队也搞穷了,加上这么严重的自然灾害,问题一下子暴露出来,致使群众生产积极性不高,农业生产受到很大影响。封芝琴了解后也敏锐地意识到这些是必须反映必须解决的问题,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农民种田没饭吃,怎么能说得过去呢?她思前想后,终于赶到县上找到有关领导,如实地反映了农村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合理意见。这些意见和建议相继得到县上的采纳落实,县上对部分不称职的干部进行了批评、教育和调整,干部们的办事效率也有了很大提高。领导机关干部对基层和群众的意见再也不敢马虎。后来她到县上开会时,县委书记专门向她表示感谢,说多亏她反映及时,使他们工作中避免了走弯路走错路。封芝琴笑着说:“我们党员干部,就得讲真话说实话,就得实事求是!”

“巧儿”风采

1963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令人难忘的一年,这一年,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战胜三年自然灾害造成的暂时困难,进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在这一年,已届不惑之年的封芝琴面对着鲜红的党旗,庄严地宣誓入党了!这是她政治生命一个新的开端,她深深地意识到作为个人而言,自己不仅有了更高的奋斗目标,而且对人生也有了更新的理解和更高的追求!这个光荣的称号意味着无私奉献!为了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她愿意为这个称号吃苦、流汗,奋斗不息。

也就在这一年,封芝琴代表华池7万人民的重托,到省城兰州去出席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

封芝琴的心情十分激动,她想自己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在党组织和同志们的帮助、培养下做了些自己该做的事,乡亲们却对她这样信任,推选自己为甘肃省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接到会议通知后,封芝琴因为肺气肿正在华池县医院住院治病。当时华池县上的领导张积禄、陈贵存同志非常担心,亲自到医院看望了她,并向大夫询问了病情。为了不耽搁时间、不耽搁人民托付的大事,封芝琴毅然让大夫开了一包药带上,硬是提前出院去参加省人代会。当时,本来同去开会的还有县委书记张诚志,因为他被错打成右派,不能出席会议。封芝琴就和县民政局陈局长等代表一行,坐着卡车到西峰,从西峰坐班车到西安,然后从西安坐火车去兰州。他们一行五人在西安上火车后都坐的是硬座。可是当火车刚开动不久,列车长不知怎么知道了“刘巧儿”就在本次列车上,他非常高兴和激动,他看过电影《刘巧儿》,刘巧儿的故事曾让他感动不已,这次居然有幸见到“刘巧儿”原型,别提多高兴了。他亲自跑到封芝琴他们面前真诚地嘘寒问暖,把他们全部换成卧铺,一路上的吃喝全都免费。每顿开饭前,餐车上的师傅们都问他们想吃点什么,并根据他们的喜好及口味做好饭菜。列车长还专门派了乘务人员对他们进行特殊照顾,乘务员们都抢着和封芝琴合影留念。当火车到达兰州站时,当班的列车长和乘务员整齐地列好队,笔直地站立在车厢门口向封芝琴他们敬礼,热情道别。真是祖国处处有亲人,那场面深深地感动着封芝琴,深深地感动着在场的人们。在那个英雄辈出、人们也崇拜英雄的蓬勃向上的年代,封芝琴自然会受到人们的尊敬与崇拜!

那次,封芝琴和庆阳代表团的成员们住在兰州饭店,会前省上领导汪锋、邓宝珊等都来看望了他们,邓宝珊和汪锋手里都拄着拐杖,见了他们非常热情,和蔼可亲。不停地问他们是否能住好、吃好,有什么要求、问题及困难就及时提出来,一定保证他们开好会。封芝琴为这些党政领导平易近人的举动激动得只会一个劲点头说:“啥都好着哩。”

大会开了12天,每天都在紧张、热烈、团结的气氛中井然有序地进行着,与会代表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积极参加各个重大事项的讨论。封芝琴满脸肃穆,对各种方案及事项都非常认真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及建议,在大会选举中投出了自己最神圣的一票!在会议期间,她和代表们一起参观了兰州的一些国营大企业,还游览了白塔山公园,到黄河岸边游览,踏上了宏伟壮观的黄河铁桥。这次会议恰逢传统佳节“中秋节”,她虽然没能和丈夫、孩子们一起团圆,但在这个特殊的大家庭度过一个难忘而有意义的中秋佳节,让封芝琴开心极了。她至今还记得省上领导和代表们坐了满满一大厅,吃完饭后大家都饶有兴致地爬上兰州饭店的楼顶,一面吃月饼,一面欣赏皎洁的明月,共祝天下人人幸福、快乐、团圆,最后大家合影留念。在照相时,大家还特意让封芝琴到领导们的那一排坐下合影,留下了她终身难忘的珍贵照片!

就在这次会上,封芝琴当选为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当宣布到她的名字时,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封芝琴更是激动万分,热泪盈眶。她,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与全省各界代表们欢聚一堂,庄严地共商全省大事,她做梦也没有想到。当封芝琴和代表们从兰州返回西峰后,数百名群众打着彩旗,敲锣打鼓,放着喜庆的鞭炮,兴高采烈地到车站迎接他们。封芝琴以群众中的普通一员代表着群众,又以坚实的步伐回到群众中,真诚地履行起自己的职责和义务。

1982年,封芝琴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了甘肃省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代表大会。参加这次大会的还有华池县原副县长李翰林,陕甘宁边区特等劳动英雄张振财,劳动模范高隆清和先进代表李文润。

说起张振财、高隆清及李文润的事迹,封芝琴可以说对他们太了解了,她和他们离得很近,而且相互认识都几十年了。

同类推荐
  • 母亲·我的大学

    母亲·我的大学

    内容介绍《母亲·我的大学》是高尔基著名的自传体第三部曲,其余两部为《童年》《在人间》。《母亲·我的大学》作者描写了他青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从这个真实记述的教程中,我们可以看出青少年时代的高尔基对小市民习气的深恶痛绝,对自由的热烈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在社会底层与劳苦大众的直接接触,深入社会,接受革命者思想影响和如饥似渴地从书籍中汲取知识养料是他得以成长,从生活底层攀上文化高峰的重要条件。
  • 衣锦还乡

    衣锦还乡

    本书描述的是李牧民回到家乡富饶县,在毫无预料的情况下受到了家乡人民的热情款待,受到镇长、县长等领导的接见,受到“衣锦还乡”般的待遇。随后李牧民为家乡发展写了一份“设想”,这个设想牵涉到了农民地权的问题,遭到其伯父李连财的强烈反对,引发了李氏和钱氏的纠纷。李牧民身份上的误会,使得县长的计划作罢,李牧民不见容于同族,匆匆逃离家乡……
  •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少年成长必读名著第四辑)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少年成长必读名著第四辑)

    这童话自1865年出版以来,一直深受不同年纪的读者爱戴,相信是由于作者巧妙地运用不合逻辑的跳跃方式去铺排故事。《爱丽丝梦游仙境》这本书已经被翻译成至少125种语言,到20世纪中期重版300多次,其流传之广仅次于《圣经》和莎士比亚的作品。
  • 温凉盏

    温凉盏

    《温凉盏》,满汉合璧写本,现仅存于日本京都大学图书馆。这是一部罕见的以满文“单字还音”的珍本。全书以口语创作,其中大多以说书内容出现。考据本书,要么根据弹词改编,要么是满文作者的一种创作习惯。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本书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从主人公九死一生奔父丧开始,后追随好友吴继之在官场和商场叱咤风云,直至经商失败为止。他用日记形式把这二十年间耳闻目睹的近200个故事记录下来,内容广泛,不仅有官场,还涉及商场、洋场、科场,把中国传统的官商盘根错节的关系刻画分析得透彻明晰,是一本难得的研究世情文化的巨著。
热门推荐
  • 黄帝阴符经注

    黄帝阴符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超异能神校

    超异能神校

    这是一个名叫超文明的世界,在这个宇宙里,没有斗气,没有魔法,但是有各种各样的异能,当然,无论在哪一个世界,实力是说话的唯一标准,当那一日白云飞踏入这个地方的时候,就暗自发誓“总有一天,我会站在整个宇宙之巅!”
  • 先虐后爱:老婆大人有点甜

    先虐后爱:老婆大人有点甜

    “好朋友”杜冰冰挽着一个冷如冰,妖如魅的男子,高调介绍:“这是我的男朋友。”“温小姐有男朋友吗?”镜片后的眸子亮如星,冷如冰,满是讽刺。他,北沉,那个夺走了她第一次的男人!一次放纵,温尔雅将初夜献给了他,他的回礼则是一番讽刺加一张支票。本要在他的面前表现出高傲,不意却在命运捉弄下成为他的契约情妇,“没有期限,直到我厌倦你!在此之前,你不能主动离开。”
  • 不正常人类

    不正常人类

    不要相信任何你所看到的,否则我也帮不了你......(特别声明,定立差的人,不建议看此书,否则后果自负)
  • 胃病百问百答

    胃病百问百答

    《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英雄联盟之撕裂时间的少年

    英雄联盟之撕裂时间的少年

    生活在祖安的天才少年艾克的打怪升级闯遍瓦罗兰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之路
  • 自抱自泣

    自抱自泣

    有先天性心脏病的陆纥在二十一岁那年不幸去世,在彻底失去知觉后居然被人叫醒,再睁眼时,已经换了个世界。被其他时空的自己拉到了两个人都不认识的时空,两只萌新无依无靠,开始荒野求生模式。
  • 龙啸方圆

    龙啸方圆

    热血润九州,龙腾啸方圆,天道何所道,忠义满乾坤!岳枫!地球人类八级基因进化的至强者,华夏国的骄傲,冲击巅峰的九级基因进化,遭到天劫雷罚,身体瞬间灰飞烟灭。。。八阵图护魂,穿越天武,修武道,除奸佞……阴谋,权争!岳秦两家恩怨,竟牵扯出一个个惊天的秘密!方圆诀引天地动,八阵图锁万劫身!看岳枫如何一步步踏上天武大陆的巅峰,武碎虚空,龙啸方圆!
  • EXO的BABY

    EXO的BABY

    当世界第一的杀手,碰上12个花美男。并肩作战,同吃同住,想一想会擦出怎样的火花那?让我们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