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6200000038

第38章

率军返回长安,等待着司马昭的处置?司马昭的秉性和为人他是清楚的。无论何人,只要稍微触犯了司马家族的利益,妨碍了司马昭的行为,都不可避免地要遭到杀身之祸,就连魏帝曹髦都难以幸免。邓敦将军因谏止伐蜀,致使身首分离、血溅校场,何况他这么一个打乱了司马昭伐蜀部署的败军之将?他若率军返回长安,无异于自投罗网,引颈待戮!

按兵不动,屯驻在阴平桥,以观动静?如此虽可暂避一时,但绝非长久之计。躲了初一躲不了十五,他总不能永远领兵在外吧?时间一长,将士思归,众怒难犯,他一人岂可阻止!再说,他东有钟会所统的十余万大军,西有邓艾率领的三万精兵,只要司马昭一声令下,两三日内就可汇聚于阴平桥头,把他属下的这些兵马一举歼灭。到那时,他不仅死无葬身之地,而且还要落个叛国的罪名,抄家灭门!

要么,领兵去投靠钟会,立功赎罪?对!姜维此去,不是回救阳安关,便是退守剑门关。他只要能在夺取阳安关或剑门关时建立功勋,就可弥补误失阴平桥之罪过。这样不仅能保住自己的性命,或许还能保住自己的官职。

经过一天的反复思考,诸葛绪总算在绝望之中找到了一条生路。他从痴呆中苏醒过来,含悲带愤地久久地注视着阴平桥,然后猛地站起身来,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桥头。

诸葛绪回到中军大帐,正要传令全军整理行装,明日一早去投奔钟会,一名亲兵走入帐中,低声说:“征西将军邓艾已率大军赶来,在距此五里处安营扎寨,派人来请大人到他寨中议事。”

一提到邓艾,诸葛绪就心中有气,暗自思量:好一个驱虎入邻的邓艾,汝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先是虚张声势,把姜维赶出沓中,驱逐到阴平桥;现在又率军追来,想收取渔翁之利。哼,议事?我与汝有何事可议!思量到此,他就瓮声瓮气地吩咐亲兵:“去告诉来者,就说我身体不适,无法前去议事。”

天色已经昏暗了下来,四周的山峦全被沉沉的夜色所吞没,只有那不知疲倦的白水,并不在乎是白天还是黑夜,依旧发出阵阵巨兽般的吼声。

坐落在阴平桥北头的魏军大营中一片忙乱,将士们正在按照诸葛绪的命令打点行装。本来,诸葛绪准备明早再率军去投靠钟会。但因邓艾已经率领大军赶来,他怕被邓艾缠住,一时难以脱身,耽误了行程,错过了在攻取阳安关或剑门关时立功赎罪的机会。于是,他决定连夜出发,待邓艾明早醒来时,他已经远离开了阴平桥。邓艾再想来纠缠,也来不及了。

就在诸葛绪指挥着几名亲兵收拾中军大帐内的东西时,一位守卫寨门的偏将进来通报:“征西将军邓艾得知大人身体不适,亲自前来探病,现正在营门外等候。”

诸葛绪不由一愣,有些不知所措了。他原先估计,他不去邓艾的大寨中议事,邓艾肯定也会到他的寨中来;但邓艾年事已高,又经过长途奔波,必定十分疲劳,今晚是不会过来的。所以,他才决定提前出发,谁料……然而,不管他对邓艾多么不满,可邓艾必定是军中的名将,且官衔品阶都比他高,既然邓艾亲自前来探望他,他岂能将其拒之于门外?想到这里,他只好勉强地说:“有请征西将军。”

偏将出帐之后,诸葛绪怕邓艾进帐后看出他要撤军的迹象,急忙又令亲兵把刚刚收拾好的东西重新摆上。他装出一副病态,躺在卧榻之上,低声地呻吟起来。

诸葛绪正呻吟着,邓艾便来到了中军大帐,朝着躺在卧榻之上的诸葛绪拱了拱手,抱歉地说:“老夫不知诸葛刺史贵体染恙,探望来迟,还望诸葛刺史海涵!”

诸葛绪假装挣扎着坐起身来,也朝邓艾拱拱手,有气无力地说:“绪贱体欠安,无法赴征西将军大寨议事,也没能亲出寨门恭迎,还望征西将军恕罪!”

邓艾走到诸葛绪的卧榻前,关切地说:“老夫早年为农牧小吏时,曾拜当地一位名医为师,学得一星半点医术,识得几味草药。待老夫为刺史诊诊脉象,开一个偏方,或许可解除刺史之病苦。”说罢,竟主动握住诸葛绪的手腕,为他诊脉。

邓艾装模作样地为诸葛绪诊了一通脉,又仔细地观察罢诸葛绪的面色,微笑着说:“刺史之病不过是因心中郁闷,肝火旺盛,造成血脉不畅而致。此病不需服药,只要安卧静养三五日,便可恢复如初。”

诸葛绪也装模作样地揉了揉太阳穴,苦笑着说:“多谢征西将军指教,绪谨遵教诲便是。”

“刺史此病最忌鞍马劳顿。”邓艾诡谲地笑了笑,“刺史应以贵体为重,不宜抱病远行。至于投奔镇西将军之事,稍候两三日再去不迟。”

诸葛绪听邓艾这么一说,不由得大吃一惊,诧异地问:“征西将军何出此言?”

邓艾笑眯眯地瞅着诸葛绪,反问道:“莫非老夫言之不确乎?”

“这……”诸葛绪点头也不合适,摇头也不妥当,眼巴巴地瞧着邓艾,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

“诸葛刺史,恕老夫直言。”邓艾趁热打铁地说,“老夫不仅知道刺史要去投奔镇西将军,而且还知道要连夜出发。至于刺史之贵体,老夫不言,刺史也明白。哈哈哈——”

诸葛绪见邓艾完全道出了他心中的秘密,再装病就没有必要了,忙一骨碌从卧榻上坐了起来,惊奇地问:“征西将军何以知绪要去投奔镇西将军?”

邓艾苦笑了一下,认真地回答:“刺史欲在攻取阳安关时建立功勋,以弥补丢失阴平桥之过。”

“征西将军何以晓得绪要连夜出发?”

“贵军将士正在整理行装,若不是连夜出发,难道要全军将士今晚露宿不成?”

“征西将军何以明白绪之贱体并无不适?”

“看刺史之气色,倒真像是贵体欠安。不过,刺史如贵体染恙,何以能率军远行。”

邓艾之言,句句准确无误,使诸葛绪为之惊讶。然而,在惊讶之余,一种不满的情绪又不可遏制地涌上了他的心头:汝既然这般料事如神,为何却让姜维率军安然穿过孔函谷?这分明是汝怕与姜维斗个两败俱伤,有意要保存自己的实力……伴着这种不满情绪的出现,一句久已憋在他心中的牢骚话也就脱口而出:“既然征西将军如此洞幽察微,何以对姜维却无计可施,使其在征西将军眼皮之下,顺利地从沓中流窜到阴平桥?”

“诸葛刺史此言差矣。”邓艾正色答道,“沓中之战,邓某已是尽心尽力,使姜维几乎陷于绝境,若不是赵广拼死相救,姜维与蜀军近万精骑早已丧身于孔函谷之西……”

诸葛绪打断邓艾的话,不无讥讽地说:“然而,姜维与蜀军近万精骑最终还是破网而出!”

邓艾从诸葛绪的话中听出了对他的怀疑与不满,而这种误会不是几句话就能够解释清楚和消除的,再顺着这个话题说下去,必然会引起争辩,使误会进一步加深。于是,他便主动地改变了话题,心平气和地说:“姜维能率军穿过孔函谷,跨过阴平桥,老夫与刺史皆有难以推诿之过失。不过,老夫近日倒思得一计,可把姜维重新围困,以弥补老夫与刺史之过失。故而,老夫特连夜赶来,欲与刺史共议此事。”

“把姜维重新围困?”诸葛绪冷笑了几声,疑惑地打量着邓艾,脸上流露出一种难以置信的神色,小声地嘟哝着,“这岂不是白日做梦……”

“老夫所言,并非白日做梦!”邓艾的脸上显现出一种自信的表情,坚定地说,“姜维此次率军东归,必定是去增援阳安关,企图把镇西将军所率之十余万大军拒之于阳安关外……自古以来,蜀地之所以能偏安一隅,在其北面,依赖三道关隘:阳安关、白水关和剑门关。现在姜维既已率军奔赴阳安关,必然要在那里与镇西将军展开一场艰苦之攻守战。据老夫猜测,若不发生意外,阳安关之攻守战将会是旷日持久。姜维把大部兵力投入守卫阳安关,其背后之白水关必然空虚。我二人若合兵一处,跨过阴平桥,步姜维之后尘,沿白水南岸东下,乘虚攻下白水关。这岂不是又卡断了姜维退守剑门关之路,与镇西将军一起,再次把姜维围困于阳安关!只要我军占据了白水关,向北可攻打阳安关,使姜维腹背受敌;向南可夺取剑门关,使蜀军首尾难顾。若战斗顺利,或许还可在镇西将军攻取阳安关之前,抢先夺取剑门关,先行人蜀……”

邓艾似乎忘记了诸葛绪对他的怀疑和不满,好像在与一位老友讲述他的作战部署,将这些天来苦苦思虑出的结果和盘托出。可是,诸葛绪由于对邓艾心怀疑惑,对邓艾的这一个大胆而可行的计划根本没有多加考虑,反倒认为邓艾是想挽回点面子,要去冒险行事,却又怕自己兵力不足,企图拉他人伙,壮大实力,进而再吞并掉他属下的两万多兵马。因而,他对邓艾的话置若罔闻,对邓艾的计划不置可否,只是低着头想心事,思量着如何摆脱邓艾的纠缠,尽快率军东去,以免夜长梦多,节外生枝。他甚至还担心邓艾是否会软硬兼施,在拉拢无效后,采用强制手段,以武力相威胁,裹挟着他去冒险。

邓艾见诸葛绪久思不语,还以为他正在考虑此计是否可行,于是就试探着问:“诸葛刺史以为老夫这一反败为胜之策是否可行?”

诸葛绪偷觑了一下邓艾的脸色。小心谨慎地回答:“征西将军谋略高深,用兵如神,所出之策自然无懈可击。绪生性愚钝,岂敢妄加议论。”

“如此说来,刺史是与老夫所见略同。”邓艾还以为诸葛绪赞同他的计划,心中暗自高兴,继续试探着问,“不知刺史是否愿与老夫合兵一处,共同奔袭白水关?”

诸葛绪的心猛烈地抖动起来:合兵一处,这只不过是邓艾的托词罢了,说穿了,是想吞并我属下的这些兵马!可是,他心中也明白:自己属下的这些兵马,根本对抗不过邓艾的兵马,若是闹僵了,邓艾用武力相逼,他也就只好被迫就范……当今之计,他只能婉言推脱,以免惹恼了邓艾。于是,他便尴尬地笑笑,字斟句酌地说:“征西将军盛情相邀,绪本应从命相随。但绪奉司马大都督之命,屯驻在阴平桥头,以堵截姜维。今姜维既已遁去,绪理应回兵长安,听候大都督处置,岂可领兵在外,逃避罪责?诚望征西将军鉴谅并恕罪!”

诸葛绪的话虽说得很委婉,但邓艾已完全明白了其真实的用意。他沉吟了一下,微笑着说:“老夫岂敢强人所难。刺史何时启程,老夫前来送行。”

诸葛绪对邓艾仍存有戒心,怕他借送行之名,领兵前来进行威逼,忙推辞道:“绪万不敢有劳征西将军大驾!”

话不投机,邓艾也不想再多费口舌了,站起身来说:“恭敬不如从命,老夫就此先为刺史送行。愿刺史及全军将士一路顺风!”说罢,告辞而去。

诸葛绪将邓艾送出寨门之外,待他走远后,才低声地吩咐亲兵:“速速传令全军,赶快打点行装,三更天时悄悄弃寨而走,连夜去投奔镇西将军!”

同类推荐
  • 书僮万岁

    书僮万岁

    一个现代社会的独行侠在北宋末年重生,此地梁山泊旁独龙岗祝家庄,身份是祝家三爷祝彪一棒打死的前任书僮
  • 盛世先忧

    盛世先忧

    我闭上眼,头痛欲裂,过往的一幕幕,历历在目。人们说,最残忍的是杀戮,我却不以为然,最残忍的,应是碌碌无为!
  • 中国历代传世国宝之谜

    中国历代传世国宝之谜

    中华文明,五千年来没有中断;国之瑰宝,五千年来熠熠生辉。文明孕育了国宝,国宝延续了文明。国宝是中国历史凝固的精华,是供世代传承和观赏的智慧。它们的身世离奇,它们的故事跌宕起伏,峰回路转中始见它们的精彩。因为国宝的璀璨,更显中华文明的与众不同,也正因中华文明的与众不同,方显国宝的耀眼。
  • 三国之剑指天下

    三国之剑指天下

    意外穿越游戏世界?三国?将卡?美女如云?睡貂蝉战吕布?宅男也能称霸天下,当猛将!
  • 江月何时照初人

    江月何时照初人

    庸王执政,小人当道,且看锦公子如何步步为营,运筹帷幄,巧谋江山,觅得初人。
热门推荐
  • 一棋春秋

    一棋春秋

    一次偶然的青楼之行,一场尴尬的邂逅,一只命运的大手从此翻转搅弄。一朝被择入宫,一夕挂帅出征,一腔热血只因情根深种。是良人?幕后操棋人?抑或伤嗟愚痴人?当时只道,悲也为他起,喜也自他生,一颦一笑皆由他牵动;如今却叹,那日,翠竹林旁桃花树下,白衣带风徐徐来,是劫数,也是结束。只是遗憾,那年十七,年华花样,却不懂珍惜,不知这无忧无虑十七载,竟是上天多么奢侈的馈赠。可我不悔。
  • 闻道三国

    闻道三国

    求仙问道之路,访山,涉水,行万里。成者仙去,余者亡。然成仙之途千万,有志成仙的凡人何处闻道?
  • 凡路踏尊

    凡路踏尊

    我说,这不是我想要的。我说,这灵海我终将开辟。我说,我终将披荆斩棘走上至强之路。莽山古城,一个少年的平凡开始,一个不平凡的人生。分神锻体纳灵海,练气修身对万敌。诸君可知林天路?不如与吾同探寻。新人新书,请大家支持一下
  • 道幻天劫

    道幻天劫

    道幻灭,天劫生。一个世界毁灭,便是一个大道幻灭,那时天劫降临,生机尽断,礼坏乐崩,活着的所有生灵只能在仓皇逃命的路上,幻灭。因为大道都已经幻灭了。天劫降临时,世界走入最后的灭绝期,什么都无法挽回,天地复归于死寂。道幻天劫究竟意味着什么?道幻天劫之后呢?为了一探究竟,拥有足够智慧,却肆意挥霍,不知自身渺小的人类成为了最佳的试验品。一群大唐的侠客被卷入了悲剧的轮回。
  • 你的高薪是设计出来的

    你的高薪是设计出来的

    薪水操之在我,是自己合理策划的结果。《你的高薪是设计出来的》不仅给职业人肃清了获得高薪的错误意识,还为其设计了一条通往高薪的职业路线。
  • 社团往事

    社团往事

    社团是一种特殊的组织,他们拥有不在少数的成员,掌控着自己的势力,经营着自己的生意,在这些生意当中有合法的,也有不合法的,他们是一群有组织的犯罪团伙。社团是社会的一部分,他们与警察经常上演着猫和老鼠的游戏,但也像朋友一样共同维持着某个地方的秩序,在这个圈子里,生存是艰难的,因为利益才是每个人的最终目标,道义与背叛,朋友与敌人,什么才是应该遵守的原则,这个问题拷问着每个人的心灵。
  • 欺世盗冥

    欺世盗冥

    冥九天很认真的解释“记住我们不是小偷,我们只是将有限的资源合理利用罢了,我们是这个世界派来的使者,我们是上苍之手。要记住噢!”
  • 天降鱼骨:治疗暖男来袭

    天降鱼骨:治疗暖男来袭

    她的前半生仿若用来沉睡,后半生是用来奋斗的。容颜丑陋怎么办,治疗暖男变身萌男。笑你八分蜗牛心,转身只为蜗牛房儿在你旁。自卑寡言怎么办,暖男治疗同样行。对上眼的时候,也许你是绿豆,我不是王八。或许总有那么的不相配,可是这世间,感情的事谁又能说的准呢?
  • 废柴医仙

    废柴医仙

    她,因种种原因,将他忘得一干二净他,在茫茫人海中,只为寻找她的一丝残影他再次见到她,她却冷淡的轻语了句“你是何人?”“你当真是忘了我么?”“我压根就不认得你”她淡然一笑...
  • 帝少强宠:逮捕佣兵逃妻

    帝少强宠:逮捕佣兵逃妻

    被暗算致死,她从让人闻风丧胆的国际雇佣兵重生成了遭人唾弃谩骂的纨绔三小姐。你说有人要害我?那没关系!一人欺我,我杀一人;两人负我,我砍一双!但,要我一个正值青春的花季千金嫁给一个下身残废的豪门弃子是不是太过分了?!当嚣张卖蠢伪萌女撞上腹黑傲娇装残男会产生什么?火花?不!是小、娃、娃!“老婆,帮我穿衣服!”祁修人披着浴衣,在子桑面前晃来晃去。“老婆,服侍我用餐!”祁修人横在沙发上,拍了拍身边的位置。“老婆,坐上来自——”挺着大肚子的子桑终于忍无可忍地抄起餐刀朝正在摆弄按摩椅的祁修人砍了过去:“自己能做就别来烦我啊!!”祁修人扬起唇,装着无辜的样子玩味一笑:“不烦你,哪来的小宝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