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6000000012

第12章 工人农民篇(4)

4.接受教育。受教育是每位公民都享有的基本权利。许多工人都明白,现代社会不缺普通T人,高级技工才是现代社会的紧俏人才。在自己平常喜欢看的书中,50.35%都是与职业有关的书。在被访者中懂电脑、会上网的人仅占35.92%,这部分人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就子女的教育问题来说,工人们普遍都表现出非常重视。在问及“你对目前中小学教育条件和水平的认识”时,回答非常完善的占3.36%,比较完善的占49.66%,不够完善的占45.64%,其他的占1.34%。这表明目前的教育条件和水平不够完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也是令人担忧的一个重要问题,这直接关系到子女受教育的程度和好坏。知识就是力量,就是财富,创新进取才能与时俱进,被访工人中绝大多数人(95.10%)都有培养自己或孩子接受更高教育的愿望。在谈到如何实现这一愿望时,半数以上的人认为应该是“家庭创造条件”,12.94%的人认为“政府提供鼓励政策”,选择“社会各界提供就学渠道和条件”的占了29.50%,1.44%的人选择了采取其他方式。这说明政府和社会各界在这方面的工作力度还不够,尚未在人们心中得到普遍认可。在表示没有培养自己或孩子接受更高教育的愿望的人当中,认为原因是就学条件太高的占25.30%,认为原因是费用太高的占61.45%。

5.人格尊严。社会上对工人,尤其是农民工,尚存一定的社会偏见和歧视。比如在对农民工的称谓方面,什么“三无人员”、“社会不安定因素”、“盲流”、“乡巴佬”、“流民”、“打工仔”、“打工妹”等等,这些称谓都带有明显的歧视,有辱人格尊严。有些城里人还往往把“脏乱差”、“穷弱散”与农民工画等号。在被访者中,认为得到周围大多数人的尊重是自己心中感受到最满足最自豪的事情的占17.57%。

6.政治民主。政治民主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公民希望国家在政治制度上能够民主;二是指公民在政治上享有民主权利。在我们的本次调查中,前一层含义主要通过“你平常接受党的教育的渠道是”这一间接指标来体现。选择接受宣传的占10.81%,看电视的占70.27%,读报纸的占10.14%,其他方式的占7.43%。这就表明现在社会,工人们普遍通过电视这一新闻媒体了解和关注党的政治民主程度。在民主权利的享有方面,拥有城市户籍的工人相对较好,但作为“新工人”的农民工在这方面的状况却不容乐观,他们绝大多数人基本不能享受与城市原住居民同等的权利,许多农民工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形同虚设。

有些人还把信仰宗教也作为自己精神文化生活的内容之一。关于宗教,认为它有告知做人的道理、与人为善作用的占41.55%,认为它有精神充实心境安宁作用的占14.79%,认为宗教文化有感化人作用的占2.11%,认为宗教有满足个人的现实欲望(如祛病消灾、保佑诸事顺利)作用的占3.52%。

(二)工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从产业工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现状来看,我省产业工人在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有效满足方面尚存在不少问题。

调查发现,51.66%的工人认为精神文化生活对个人很重要,41.06%的认为比较重要。但是有77.48%的人感觉大多数时间心情一般,甚至还有11.92%的人感觉大多数时间心情不太愉快。这表明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尚未得到较好的满足,工人精神生活质量平平。

1.心理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现代社会,天伦之乐是人人都非常希望得到却又往往是很难以得到满足的。从古至今,享受天伦之乐都被视作是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的一项基本的内容。这也是为何中国人历来特别重视中秋节和春节,因为人人都盼着阖家欢聚、团网,享受天伦之乐。然而,子女外出求学、外出工作很难经常回家,农民工外出打工也很难经常与家人团聚。随着独生子女的比率升高,空巢老人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2.在精神文化生活条件的改善、领域的拓宽、方式的丰富上,工人还有很大需求。闲暇时间里,九成以上的工人每天保证的看书时间都在两小时以下。工人多数人都比较劳累,有些工厂经常加班,很多人还不能按时下班,他们的业余时间有很大一部分用来休息。63.57%的人每年没有订阅报刊。就算订阅了,大多数人每年也至多订1份。娱乐方式单一,主要就是看电视。生活、工作地附近的文化体育场所或设施不足。即便生活、工作地附近有一些文化体育场所或设施,也仍然不能满足周围居民的需要。在有场所或设施的地方,46.34%是不经常使用的。41.88%的场所和设施的使用是有限制的。大部分社区还没有图书馆。虽然71.62%的人表示自己喜欢参与文化娱乐活动,但是所在社区很少组织文娱活动。就算组织,平均每年有1次的占32.26%,2~3次的占49.46%。61.54%的社区没有自己的业余文艺队。66.89%的人认为自己与同事、邻里和其他人相处关系一般。在被访者中懂电脑、会上网的人仅占35.92%。45.64%的被访者认为目前中小学教育条件和水平不够完善。而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又在父母心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分量,这间接影响着工人的精神文化生活。95.10%的人都表示有培养自己或孩子接受更高教育的愿望。但现在上学难又困扰着许多人。产业工人是直接在生产建设第一线的劳动者,他们的工作都有相应的技术和能力要求。所以,他们大部分人都有继续接受再教育的愿望,希望通过进一步的深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技术技能和思想文化素质。

3.农民工的人格尊严和政治民主权利尚未得到应有的公平对待。每个人都有尊重他人的义务,也有受到他人尊重的权利。人格尊严一旦受损,则将直接影响到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和谐社会首先应以社会个体大多数人的心理达到和谐为前提。对当前政府提供的精神文化环境,感到满意的仅占7.95%,一般的占50.33%,不太满意的占33.77%,很不满意的占7.95%。这表明政府还需要加大力度改善精神文化环境,更好地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三)对策与建议

精神文化需求的内容比较多,范围比较广。对工人精神文化需求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系统工程。

1.尽快普及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工人的后顾之忧,增强他们的安全感和安定感。加强收入保障。产业工人是典型的工薪阶层,收入虽然比较有保障,但工资水平不高,很难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有较多投入。发展经济和政府加大对下岗失业人群的社会救助和关爱,是从根本上解决工人精神文化需求问题的前提。

2.严格工作时间。严格执行8小时工作制,保证工人按时下班,保障他们的法定休假权利。对于因为特殊原因需要加班的,单位也必须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相应的政策给予补贴并遵守政策规定的加班时限,从时间上确保工人的休息权、娱乐权和继续受教育权。

3.充分发挥各级工会作用。企业应该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相应的政策,多关心爱护自己的职工,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各级工会要成为工人名副其实的“娘家”,“有困难找工会”的口号应在广大工人中叫响,通过工会为工人提供更多的精神文化生活,发挥工会组织为工人服务、为工人维权的作用。

4.加大教育投入。一是加大国家贴息助学贷款的发放范围和额度,确保够上学条件且想上学的人上得起学;二是加强职工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建设,为工人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受教育机会,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

5.搞好和谐社区建设。社区应当多组织一些娱乐活动,增加一些娱乐方式,搞好相应的宣传工作和心理咨询,促进社区邻里关系和谐发展,丰富和满足社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二、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在进行2006年舆情调查研究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甘肃工人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非常强烈,但这种需求得不到很好的满足,存在着很大的矛盾,因此,2007年我们就此进行了专题研究。我们在甘肃省的永昌县、静宁县和兰州市对农民进行了专题访谈和座谈,并对160名农民进行了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问卷调查。

(一)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现状

1.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心理需求。

(1)农民个人精神心理需求。在158份有效问卷中,109人认为大多数时间自己的心情一般,占68.99%;21.52%的人认为心情愉快;9.49%的人认为自己大多数时间不愉快。如何排解不愉快?在159份有效问卷中,32.70%的人选择听音乐、看电视、电影;17.61%的人选择向朋友或家人诉说;其他依次为:睡觉、自己独处、喝酒。在考察农民的自我实现心理需求中,让被调查者感到最满足最自豪的事情,按照满足程度,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家庭关系融洽92人,占58.23%;得到周围大多数人的尊重31人,占19.62%;工作有成绩16人,占10.13%。与他人相处是否愉快是影响农民日常心理感受的重要方面,在这一问题上,56.87%的人感到和同事、邻居及他人的关系一般,40.63%的人认为和他人相处非常愉快,只有2.5%的人感到和他人相处不融洽。在可多选的答案中,和他人相处感到不愉快的原因依次是:和他人沟通不顺畅,占36.67%;得不到他人应有的尊重占27.50%;认为没有必要和他人融洽关系占6.67%;其他原因占20%。

(2)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接受访谈的农民中,绝大部分人认为精神文化生活对个人很重要,问卷分析也反映出这一心理。在160人中,有87人认为精神文化生活对个人很重要,占54.38%;有56人认为比较重要,占35%;有15人认为不太重要;只有2人认为不重要。认为精神文化生活对个人很重要或比较重要的占被调查者的89.38%,这说明农民非常认同精神文化生活在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出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有强烈的需求。

对于提高精神文化生活的关键因素,有95人选择个人自我努力,占59.38%;59人认为主要靠政府创造条件,占36.88%;24人认为应当由所在的社区提供条件。有88人认为丰富个人精神文化生活的主要方法是读书看报多学习,占55.35%;占32.70%的农民选择参加体育娱乐活动。从问卷分析可以得知,半数以上的农民认为提高个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关键在于自身的努力,外部环境和条件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同时可以看到,就提高精神文化生活心理感受的方法而言,农民较为普遍地树立了需要进一步学习的观念,并且也认为文化体育活动是丰富个人精神生活的主要方法。

对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感受的关键因素,我们设计了延伸性问题,即:“你认为通过个人努力感到生活愉快、精神充实、生活丰富的关键因素是?”56.25%的人认为通过个人努力,提高了个人素质,所以感到精神生活充实愉快;18.75%认为通过个人努力,多参与了社会交往;14.38%的人认为通过个人努力使社会活动更加丰富,所以精神愉快充实。从这一组数据可以看到,农民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可以获得良好的心理感受,而且可以提高社会参与度。

在考察农民接受文化教育观念方面,154人对“你是否有培养自己或孩子接受更高教育的愿望?”做出了有效回答,其中146人有愿望,占94.81%;只有5.19%的人没有这个愿望。在回答有接受更高教育的愿望,实现愿望采取何种途径时,在可多选的备选答案中,58.97%的人认为应当首先由家庭创造条件;35.90%的人认为应当由社会各界提供就学渠道和条件;政府提供鼓励政策被排在第三位,占19.87%。随着农村义务教育改革的推进,农民已享受到政府加大教育投入的成果,对国家实施的农村教育政策持肯定和拥护的态度,另外也说明随着农民主体意识和自我实现价值的苏醒,农民的文化教育观念更加主动和积极,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由被动接受向主动争取转变。

2.当前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现状。

(1)信仰状况:我们了解到,140人次选择看电视作为接受党的教育的重要渠道。有36人次接受党的教育是读报纸,19人次是听宣讲,15人次在组织生活中接受党的教育。接受调查的160人中,有效问卷153份。其中无宗教信仰116人,占75.81%;信仰佛教23人,占15.03%;信仰基督教的5人,占3.27%;伊斯兰教的1人;其他宗教的8人。在可多选的答案中145人对宗教的了解分别是:认为宗教可以告知做人的道理、与人为善的占51.03%;认为可以使人精神充实心境安宁的占11.04%;认为宗教能感化人的占9%;认为能满足个人的现实欲望的占22%;认为宗教神秘不可知的占9%;认为对人没什么好处的占29%。应当说绝大多数受访者都能从积极的一面理解宗教的作用,反映出宗教在农村、在农民群体中具有一定的思想基础。

(2)学习领域:在电视节目的选择上,131人次首要选择的是新闻节目,62人次选择的是观看影视剧。农民平常喜欢看的书根据选中率依次是:与农业有关的书,占53.02%;政治教育类书,占38.93%;娱乐休闲类,占24.83%;文学类,占13.42%;其他占6.04%。150人中,平均每天用于看书的时间,1小时以下的占56.25%;1~2小时的占32%1.2小时以上的占7.51%。个人所订报刊与喜欢读的书一致,订阅与职业有关报刊的占订报刊人数的47.44%;订阅文摘类报刊的占32.05%;订阅党报和综合类报刊的各占14.10%;订阅体育娱乐类报刊的共占17.95%。

(3)娱乐领域:农民除看电视外,主要的文娱活动就是参加村镇或自发组织的文娱活动。157人中,有65.61%的人表示喜欢参加文化娱乐活动,34.39%的人不喜欢参加。过去人们闲暇时的主要活动是打牌,现在这一情况有很大改变。在是否经常打牌(各种牌类)这个问题上,144人不经常打牌,只有16人经常打牌,并且绝大多数的人都回答不用金钱计算输赢。

3.当前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条件。

(1)接受教育的条件。虽然绝大多数被访者都有让自己或孩子接受更高教育的愿望,但在104个被访者中,有75%的人认为不愿让自己或孩子接受更高一级教育的主要原因是费用不好筹措,其次是就学门槛太高。

同类推荐
  • 好事也出门:一个地方党报记者的记录

    好事也出门:一个地方党报记者的记录

    本书分时光碎片、县域观察、乡村走笔、青川纪行、人物素描、编采札记六部分,收录了《思念如潮慰忠魂》、《湖州工业园区完成“格式化”》、《长兴民企兴无限投资》等文章。
  • 如何做一个智慧型教师

    如何做一个智慧型教师

    本书围绕如何成为一名智慧的教师展开了讨论。全书分为实践篇、理论篇、业务篇、感悟篇、语录篇进行阐述,包括:“春风”化雨“自我”悔悟“克敌”制胜关于班主任的修养等。
  • 党报集团资本运营研究:现状·问题·路径

    党报集团资本运营研究:现状·问题·路径

    詹新惠从党报集团体制的历史沿革到党报集团经营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和阐述。自然,书中所论列的观点未见得都准确,有些研究可能还受到实践的制约。便至少这本书引起了我们思考的兴趣,也开启了新的思路。
  • 好课是这样炼成的

    好课是这样炼成的

    本书关注有效课堂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从教学设计、课堂资源、学习方式、教学模式、课堂互动、课堂伦理、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管理等十个专题讲解课堂教学的基本思路。
  • 提高学校规范化管理的质量

    提高学校规范化管理的质量

    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把学校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管理内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采取强制执行、严格训练和有效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学校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的习惯,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形成学校的传统,以达到管理非管理,似有似无的境界,并形成一定的常规。
热门推荐
  • 青云天尊

    青云天尊

    一个官场新贵,却因为一次意外车祸,灵魂穿越时空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一个传奇的修仙世界,他将如何演绎他的精彩呢?他潜心修炼不为求长生,只是想能有机会回到地球,因为那里有太多他无法割舍的人和放下的事,他最终能成功吗?从修真界度过天劫飞升到灵界,从最初的练气期杂役弟子到灵界大乘期大修士,他一心向着大道的颠峰一步一步向上攀登。
  • 汉魏六朝诗鉴赏

    汉魏六朝诗鉴赏

    该书选收了汉、魏、晋、南北朝及隋代诗歌九百余篇,力图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文学发展的角度,鉴赏、评价这一时期绚丽多姿的作品及其光辉艺术成就,帮助读者比较全面地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学发展状况。
  • 强夺股份称总裁:千金复仇

    强夺股份称总裁:千金复仇

    因为杜依白的抛弃,林凌失了身。为了报复,她女扮男装加入了红遍亚洲的偶像天团Angelwings。因为与杜依白的再一次重逢,又陷入了爱的深谷,因为林凌爱他,自己的一切都被杜依白强夺。因为身怀着杜依白的孩子,所以被一直不断索取,当林凌心灰意冷时,潜意识的爱融化了杜依白的心,杜依白想挽留林凌已死去的心,才知道,这一切都是背后的阴谋。
  • 凤鸣九朝:绝色娘子太撩人

    凤鸣九朝:绝色娘子太撩人

    前世,她乃二十一世纪的暗夜神偷,来无影去无踪,也有着一身傲人的医术,被冠以“鬼医”之称,却穿越成为一个身体娇弱的病小姐,开什么国际玩笑?!没事,既来之随安之,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但偏偏就有人送上门来讨打,那也别怪她手下不留人!但忽然某天,某一妖孽男子出现在她面前“娘子,你难道不记得为夫了吗?这真是太使为夫伤心了。”瑶光扶额“抱歉帝君,我们不熟!”“没事,多运动运动就熟了!”瑶光卒。史书有记,曜天三界,战争不断,血雨腥风,混乱不堪,天君重华,有一谢女,愿弃三界,溺水三千,只取她这一瓢饮,正所谓祸水红颜!
  • 与劈腿男一起穿越:王爷争妃宠

    与劈腿男一起穿越:王爷争妃宠

    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劈腿的男人满街跑。丫的,跟这个没有节操的男人一起穿越到更没有节操可言的古代……虾米?我是王妃。咱家王爷呢?大婚十来天,青楼去点名。虽然她一人坐拥豪华王府逍遥自在,但老妈前来亲授驯夫大法,OK,我去请他回家…啥?还要捎带一相好!行啊行啊,都来吧……
  • 你别追了我不跑

    你别追了我不跑

    当长相一般的肖云,遇上三个妖孽级别的男神,第一人“肖云,我喜欢你。”“呵呵,你别开玩笑了。”第二人“肖云我爱你。”“啊啊,我还有事,改天再约。”第三人二话不说先来个强吻再说,“混蛋,你竟然强吻我,,,,,,,,,,,,,,,,,,要吻也是我强吻你”说完,一个飞身便扑了上去
  • 当时间在推进

    当时间在推进

    你有没有想过秦始皇陵打开的那一刻,你是否知道当年发生的一切,当时光在慢慢流淌,历史的尘埃也越来越厚重。江晨,一个对历史充满幻想的大学生怀着他的想象和佐证,一步一步地走向真相。
  • 孕养世界

    孕养世界

    为什么修仙一定要杀人夺宝?为什么练功不能和谐淡定?为什么成仙反不如当凡人时修养好?......应当有一类只重视自我挖掘理念的修仙体系,应当有一本除了前世二十三年所学之外没有其他外挂的修仙小说,应当有一个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孕养,创造一切的世界。所以,我来了!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致爱:叛逆的青春

    致爱:叛逆的青春

    叛逆青年,与父对抗,蛮横无知,逍遥自在,小时候受的伤害,长大了的他将如何度过叛逆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