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5200000005

第5章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和管理(1)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题

一、确立社会实践主题的意义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重要举措。许多高校的经验表明,给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确定鲜明的教育主题,使学生围绕教育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自我教育,是正确引导、把握方向的成功之处,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主题的选取

大学生社会实践主题的选取,应注意既有深刻的含义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既用简练的语言、便于记忆,又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比如:“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国情·道路·责任”、“以中华富强为己任、为民族经济做贡献”等。1998年以前,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虽然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来开展活动。但基本上没有确立明确的教育主题。社会实践主题是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才逐步确立起来的。1983年10月,团中央、全国学联发出《纪念“一二·九”运动48周年,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周”的通知》,号召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周”活动。12月4日至12月11日,北京24所高校千名大学生参与了门头沟煤矿调研活动,活动提出了“向煤矿工人学习,为煤矿工人服务”的口号,这一活动拉开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序幕,也为后来的社会实践活动确定主题奠定了基础。1984年5月8日至13日,团中央在辽宁省沈阳市召开全国高校共青团工作观摩座谈会,会上进一步倡导和推广了社会实践活动。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发表了题为《立足改革,大胆突破,为开创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而努力》的讲话,正式提出了社会实践“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原则,这一原则被确立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方针。1987年4月26日,团中央印发了《关于组织大、中专学生开展“百县扶贫,学习社会”社会实践建设营活动的意见》。5月29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文件指出:“青年学生只有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更多地了解国情,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际,了解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才能树立起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而献身的信念,逐步锻炼成为有用人才。”明确了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作用和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6月20日,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共青团中央下发了《共青团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校团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正式将大学生社会实践定为改进和加强高校团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方法之一,为高校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指导。1988年6月1日,共青团中央、农业部、中国科协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播千乡星火,育百万能手”中学实践教育活动的通知》。1989年12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鹏观看了首届大学生课外科技成果展及技术交流展并题词:勤奋学习,勇于实践,努力奋斗,振兴中华。1990年北京承办第十一届亚运会,北京高校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中提出了“学雷锋、树新风、迎亚运、做贡献”的口号。1992年5月30日,团中央、全国学联发出通知,开展大学生“改革百点”暑期社会实践营活动。6月10日,团中央、全国学联、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大学科技杂志等单位发起召开了“科技·大学生——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主题座谈会。1993年12月21日,团中央、全国学联发出《关于组织中国大学生志愿者’94新春热心行动的通知》,提出了“热心献社会,真情暖人间”的口号。1994年6月18日,中宣部、国家教委、团中央联合发出《关于1994年暑期高等学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见》。团中央、全国学联组织的“万支大中专学生志愿服务队暑期科技文化行动”是这次活动的重点项目。1997年5月26日,共青团中央、中宣部、国家教委、全国学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活动旨在组织大中专学生志愿者,利用暑假深入到农村和乡镇企业,发挥知识技能优势,为农村脱贫致富和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基本需要服务,促进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1998年,50多万名大学生集中在7月上旬至8月下旬开展了志愿者支教扫盲行动、建设乡镇青年科技图书站、千支农业科技服务队乡村传技、千家乡镇企业促进行动、千名博士硕士农村发展讲座、大学生业余文艺演出队下乡、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和乡村卫生常识普及等活动。明确的活动主题是:在服务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实践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

2000年5月25日,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学联联合召开2000年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电视电话会议。确定2000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主题是:“向新世纪迈进,在实践中成才”。6月14日,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秘书处与全国保护母亲河领导小组在2000年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又提出了组织开展以“保护母亲河,保护我们的家园”为主题的小建议、小发明、小制作“三小”竞赛活动。

2001年的主题:播科学圣火,做文明使者。全国各高校团组织利用暑期组织了以学生党员为主体的1200多支“三个代表”实践服务团,深入乡村、厂矿、社区宣传“七一”重要讲话,实践“三个代表”。参与的大学生达五十余万。

2002年的主题:同人民紧密联系,为祖国奉献青春。6月18日,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共同召开2002年“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对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统一部署和安排。7月8日,中央文明办、团中央、全国学联又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大中专学生志愿者“四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在全国开展科技、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7月15日至22日被确定为大中专学生志愿者“四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周。

2003年的主题:实践“三个代表”,弘扬民族精神。重点组织“全国大学生党员‘三个代表’实践服务团”和“防治‘非典’实践服务团”,围绕抗击“非典”和促进经济建设开展活动。

2004年的主题:传承“五四”报国志,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大学生开展科技支农、企业帮扶、文艺演出、法律援助、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服务。

2005年的主题: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以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以全党上下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以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重点。

2006年的主题:践行荣辱观,服务新农村。这一主题是为了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团中央《关于开展2006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通知》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和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让大中专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熏陶思想情操、充实精神生活、提高道德境界、增长知识才干。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

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探索。我国高校的学生社会实践已经初步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有下述十多种。

一、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这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的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实践方式。它是指大学生利用暑期进行的时间相对集中、大规模、大面积的社会实践活动。它内容十分丰富,包括社会调查(对革命老区、大中型企业、乡镇企业、边远山区、经济特区的参观访问,调查研究)、社会服务(面对社会各界的科技服务、教育服务、医疗服务、文化服务)、企业咨询(技术咨询、管理咨询)、专业调研(承担某项科研课题,围绕着课题需要进行的调查研究)、科技扶贫、智力支乡、回乡考察、义务劳动、社会宣传、慰问演出等等。一般每年暑期进行一周至六周。由于每年一次,时间集中,参加人数多,社会接触面大,直接对社会做贡献,对于促进每个学生树立理想、坚定信念、了解国情、热爱工农、增长才干,对于在校园内形成关心祖国、面向社会、服务人民的群众观念和良好风尚,是一个十分重要和卓有成效的教育环节。

例如,1990年北京承办第十一届亚运会,北京高校组织了“学雷锋、树新风、迎亚运、做贡献”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全市16万大学生,有12万人参加了各种形式的迎亚运活动,其中4万名大学生参加了迎亚运义务劳动,5万多人次走上街头参加义务宣传、便民服务活动,4万多人次直接参加亚运会的各项筹备工作,6万多人次参加亚运会双岗活动。这次大规模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强烈地冲击了当时高校校园中相对沉闷的空气,极大地振奋了大学生的进取精神,正确地引导了他们的爱国热情,使之化为具体的爱国实践。

二、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

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是大学生持续多年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包括:科技扶助、企业帮扶、文化宣传、医疗服务、法律普及、支教扫盲、环境保护等。比如兰州大学医学院、甘肃中医学院每年暑假都组织学生深入农村,为乡亲们送医送药,免费为乡亲们检查身体,宣传医学保健知识;西北师范大学组织学生到革命老区会宁县普及计算机科学知识,对当地教师进行培训:西北民族大学音乐系的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深入到农村为群众义务演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在实践中,大学生发挥自身的知识技能优势,深入到农村乡镇、田间地头乃至农户家中,广泛开展了支教扫盲、文艺下乡、图书站建设、卫生常识普及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受到了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欢迎。同时,还有部分大学生深入到城市社区、工厂企业开展调查。大学生通过以上这些贴近群众的社会活动,体察民情,了解社会,既锻炼了自身能力,又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

三、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

为进一步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增强居民法律意识,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根据中央文明委安排,中央文明办、中央综治办、文化部、卫生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协、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从2002年开始在全国开展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科教进社区”指围绕“讲科学生活、建文明社区”的主题,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科普工作者和科普志愿者在社区与居民共同举办科普读书、科普讲座、科普报告、科普咨询、科普培训、科普竞赛、科普讲演、科普文艺和科普影视巡演等活动;办好社区科普画廊、科普宣传栏;制作科普公益广告等。通过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宣传科学生活观念,破除愚昧思想和落后习俗,建立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文体进社区”指建设和开辟更多面向广大群众、便于居民参与的公益性文化体育场所,充分利用社区各类文体活动中心、图书室、影剧院、文化宫、俱乐部、体育场(馆)、健身站(点)等文体设施,经常组织有社区特色、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把文体活动与公益性社会活动有机结合,弘扬传统美德,促进邻里互助,倡导扶危济困,活跃群众生活。“法律进社区”指配合普法宣传,深入社区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举办社区法制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法律咨询、法制园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向社区居民赠送法律知识读物和宣传资料,宣传普及与社区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同时,建立健全市民行为规范,引导社区居民增强遵纪守法意识、安全防范意识,自觉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卫生进社区”指结合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发展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站,依靠社区卫生服务站,动员各级各类卫生机构、卫生人员和志愿者,为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检查和常见病治疗,开展卫生常识宣传咨询,普及医疗卫生知识,为残疾人、孤寡老人、下岗职工和困难家庭等弱势群体送医送药上门。

“四进社区”活动开展五年来,全国各大中城市从实际出发,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正将这一活动引向深入。实践证明。这项活动的开展,不仅有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还有助于提高整个城市的文明程度。

四、“青年志愿者”活动

大学生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宣传公民道德,播撒文明种子。在活动中,大学生通过悬挂横幅、散发传单、现场解说、图片展览、出黑板报等方式,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新时代先进的道德观念。他们宣传的内容包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国家的“第十个五年计划”、西部大开发等基本国策;在宣传科学、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过程中,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时还参加社会义务劳动,深入到敬老院进行“献爱心、送温暖”的活动等。他们把文明带进了千家万户,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五、社会调查和考察

社会调查是社会实践的常用的重要形式,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和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十分重视社会调查。今天在高校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组织开展社会调查,对于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国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会调查一般结合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进行,既可以安排在平时,也可以放到寒暑假和节假日,既可以分散进行也可以集中组织。但无论哪方面的社会调查,都应该有明确的对象和内容,并且应注重对学生的指导,此外还要注意考核和检查,这样才不至于流于形式,能收到实效。

社会考察是指学生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对社会现象和问题进行实地观察调查的活动,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更是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思考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自我教育的好形式。如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考察,对我国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状况的考察,对党的光辉历程的考察等等。

六、公益劳动和环境保护活动

同类推荐
  • 在牛津和哈佛求学

    在牛津和哈佛求学

    近年来,与世界名校相关的书籍确实出了不少,但是本书与众不同的是作者从她在牛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亲身经历出发,结合高等教育的经典理论,向读者道出了高等教育的宗旨和目的。在阐述牛津和哈佛这类名校严谨的培训制度和优越的学术环境的同时,作者也指出了当今世界各地高等院校的通病和共同面临的困境。本书不仅能使读者切身感受到海外求学的细节和经历,而且还会引发他们对高教领域内诸多遭受忽略、但又无法回避的问题的思考。
  • 走出教学的误区

    走出教学的误区

    高素质的教师不仅应该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还必须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超越自我的人;不仅是专业学科领域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科学的专家。
  • 悦读MOOK(第十七卷)

    悦读MOOK(第十七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中华歇后语(第九卷)

    中华歇后语(第九卷)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汉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
  • 反校园暴力101招

    反校园暴力101招

    本书作者以多年从教的经验,详尽分析校园暴力的定义、性质、起因和行为特点,分别针对受害者、施暴者、家庭和学校,提出了在不同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热门推荐
  • 村里那些儿事

    村里那些儿事

    晓蝶出生在一个普通的村子里,看八零后的她眼里看到的世界
  • 睥睨天下:废柴逆天大小姐

    睥睨天下:废柴逆天大小姐

    她是异界之魂,一朝身死穿越重生。废物?白痴?呵,很好!那她就让你知道,谁才是废物。她,逆转天下,医术高超。丹药?玄器?灵兽?不好意思,这只是一小部分。欺她之人,她千百倍还之!然,她却败在了某男手下.......某男招了招手:“过来。”“滚!”他起身,扬起一抹邪魅的笑,缓缓走向慕霜月。他大手一挥。于是乎,娇妻在手,天下我有!
  • 嗟袜曩法天子受三归获免恶道经

    嗟袜曩法天子受三归获免恶道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八零后的梦瑶

    八零后的梦瑶

    她是一个平凡而又纯洁的小女生,学习好,人品好,很讨人喜欢。在她的人生道路上有很多朋友帮助她,关心她,爱护她。在她成人之后也遇到了她爱的人。但是,她的感情路上一直是很坎坷的。不过,她身边一直有一个默默守护的人在保护她,可是,她却不知道。在现在这个商品社会里,她的性格,心灵是不适合在这个社会生存,所以,下面我们就来讲讲这位小姑娘经过的事情........
  • 死神纪元九阳城

    死神纪元九阳城

    虚拟世界的到来,让整个地球变得不一样了。小时的梦想在这里都可以实现,无数奋斗者也放弃了工作,来到了这个世界。为什么来?你还不快点点进去?
  • 拾光里的执念

    拾光里的执念

    相信缘分,我将始终守候这份执念,千年无悔!
  • 操控空间

    操控空间

    空间是世界的起点、生命的开始。当空间为人所掌控时,会发生什么呢?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逆袭毒妃:全系元素师

    逆袭毒妃:全系元素师

    她本是杀手之王,修罗鬼医,一朝穿越,她来到异世大陆。再睁眼她已不是那个懦弱的人,这一世,绝不屈居人下。废物?随身空间灵植奇花,升个级分分钟的事,人人倾家荡产也要买到的丹药,笑话?她当糖豆吃;六大神兽护航,冷面王爷乖乖善后。“烟儿,玩够了,别忘记回头看一眼,我在。”(要多任性有多任性,绝对女强。)
  • 霍格沃茨的鹰

    霍格沃茨的鹰

    真正的格兰芬多不是鲁莽而是勇敢,真正的拉文克劳不是读死书而是聪慧,真正的赫奇帕奇不是平庸而是诚恳,真正的斯莱特林不是小人而是贵族。想要写一个真正的霍格沃茨的故事,一只雄鹰翱翔的故事。PS:1.请大家不要打赏了,作者刚刚知道自己是拿不到钱的,不要浪费大家的起点币了2.刚创的书友群451374357,想加入的书友自行加入即可,作者我是群主哦,想跟作者互动的可以来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