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28600000020

第20章 悟性就在你脚下

——《道德经》批判之十九

《道德经》第十九章云: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好了堂主人今译之曰:

消灭聪明,抛弃智慧,老百姓可以收获到更多的利益;消灭仁爱,抛弃仗义,老百姓可以感受到更多亲情;消灭奇巧之术,抛弃生财之道,强盗和窃贼就都没有了。这三个方面的道理,仅仅写成条文是不够的,所以一定要使之成为可以让老百姓遵循的原则。这个原则就是:注重平凡,崇尚质朴;减少私念,克制欲望;杜绝知识,清除忧虑。

一个人照镜子,发现镜子中的那个人的脸上有个污点,自然会想办法将镜子外面这个自己脸上的污点清除。他知道镜子中的那个人正是他自己,因为他是人,有自我意识。如果换作一只猴子,就只会用手在镜面上乱抓一气,因为猴子不是人,没有自我意识。这是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或许只是一点点的觉悟,但却是一个伟大的开始。由此出发,人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明。文明,正是人类用来表现自我的方式。

文明者文化也,所包含的内容依现在的说法都是科学,不过或为自然科学,或为社会科学而已。《道德经》所要“绝弃”的正是其中最为主要的部分,因此也可以理解为就是文化的全部。如果这样的说法真的不仅要“以为文”而且还要“令有所属”即通过政治的手段得以实施的话,我们就无论如何也不会拥有这样一个美好的今天了。

作为一个现代人谁都知道社会的发展是以经济为基础的。“无利不起早”是俗语,但没有对于“利”的追求谁会来开公司办企业,谁又会每天忙忙碌碌地去工作呢?钱财虽为身外之物,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像某些人所说的那样称之为“万恶之源”,但不论对于谁恐怕又都是多多益善的。由此而起的“盗贼”虽要将他人之钱财据为己有而令人切齿,但也让人们更觉出钱财之重要,而人之警惕性的不至于退化或许也正应归功于盗贼的层出不穷;否则不定哪一天什么外星生命将地球偷走了我们却还蒙在鼓里,或什么外宇宙生命将我们的宇宙抢去我们却无能为力就都不是什么好事了。

正是所谓的“巧”成就了艺术的创作,出自于“大师”与“巨匠”之手的艺术品当然都是“难得之货”。物以稀为贵,好的艺术品受到追捧、卖出天价,即便有包装炒作之嫌弄出些许泡沫也并不是坏事。只要那东西真的是好,以此正可以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珍视。至于出现了许多赝品也并不可怕,正可以提高人类鉴别真伪的能力。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相互之间的较量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况且即便是赝品,其中也同样携带着真迹的信息,只要好,没有造成信息太多的损失,也不一定没有欣赏价值;尤其是当因为什么意外真迹已不复存在的时候,这或许正可以看作是信息的重新组合,也正符合了信息守恒的定律。诸如此类的事历史上有很多,是不足为怪的。

如果说作为谋生手段的“巧”与“利”更多属于物质的范畴,那作为道德修养或宗教信仰的“仁”与“义”就与之正相反对属于精神的范筹。仁者爱也,义者恨也,二者在人类社会不同的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在今天或许应体现为对人类文明进步的热爱和对阻碍人类文明进步的仇恨。有了这样的爱与恨,人就可以为了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因为人类文明所做出的贡献而不朽。这是一种崇高的境界,是所谓子孝亲慈的狭隘无法比拟的。尤其是在世界正在走向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我们所应该“绝弃”或许更应该是后者。其实很多现代人早已经这样想或这样做了,只是还没有几个人这样说而已。

人意识到自我的存在使其与其他的动物有了本质的区别,人的智慧也就从认识自我开始,然后才又由己及人,最终还要去认识整个世界。所谓“圣”正是对自己和自己所面对的整个世界的无所不知,这对于《道德经》的不可知论来说当然是不可能的事。《道德经》作者在开始时也一定是个想通过“学”而获“智”成“圣”的理想主义者,但由于历史的局限使其并没有走出多远就退了回来;因为“圣”与“智”无疑都是“学”的结果,而只要“学”,“忧”便会随之而来,所谓“我生有涯而学无涯,以有涯逐无涯,殆矣”,要“无忧”便只好“绝学”了。

在人类的智慧已近于成熟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还极为落后的古代,放弃也算得上是一个较为明智的选择;现在却不同了,随着人类智慧的增长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对自己以及自己所面对的世界都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谜底正在一个个地被揭开,人类成为神圣的日子或许已经为期不远了。《说文解字》释“学”字为“觉悟”。有道是“悟性就在你脚下”;只要方法对了头,获得觉悟或许已经并不是什么太难的事。人类正是在不断的觉悟中告别了过去,也自然还会在不断的觉悟中走向未来。现在,如果有谁再来让我们放弃这觉悟,显然就是一件很可笑的事了。

同类推荐
  • 心智时间:意识中的时间因素

    心智时间:意识中的时间因素

    里贝特的实验揭示出在任何有意识觉知之前有一个实质的时间延迟。如果所有有意识觉知之前都有一个无意识过程,那么一个必然的事实是,无意识过程启动了我们有意识的体验,因此自由的自愿行动是在觉知到该行动意图之前被无意识地启动的。这个发现对我们理解自由意志有着极为深刻的后果。
  • 闭上眼睛才能看清自己

    闭上眼睛才能看清自己

    慈悲是一种爱,对家人、对朋友、对同事、对尘世间一草一木的爱。本书源于贤宗法师的人生体悟、修行心得以及讲学录,在阅读中,我们可以体验到两个特色,一是“向下”,法师分享给我们的不是高深莫测的理论,而是生活的智慧;二是“缓慢”,句句通俗易懂,紧贴内心,读来依依不舍。
  • 胡塞尔与西方主体主义哲学

    胡塞尔与西方主体主义哲学

    德意志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其伟大的显著标志就是她富于理性思维和形象思维,拥有高度发达的哲学和文化,其思想文化界的巨子犹如天穹的群星,璀璨夺目,不可胜数。该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是国内仅有的少数几本胡塞尔专题研究专著之一,而且在于它的独特视角,即把胡塞尔哲学放在西方主体主义哲学的历史源流中来理解,对其思想渊源和其后的影响都作了较详细的分梳。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作者没有盲目地跟着胡塞尔的思路跑,而是既能入乎其里,又能出乎其外。
  • 尚书(中华国学经典)

    尚书(中华国学经典)

    《尚书》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宝库。《尚书》每篇并非成于一时,其中文句有着语法、词汇、方言的差异,又是现代语言学家们研究上古汉语演变的重要资料。如此等等,都说明《尚书》是具有着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古代文献。
  • 谁终将声震人间:跟尼采学自我激励

    谁终将声震人间:跟尼采学自我激励

    尼采在一首诗中写道:“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他从来都是一个面对世人冷遇及逆境仍能保持意志力强大、内心坚毅的人,而对于身后的声誉他也是充满信心的:“我的时代还没有到来,有的人死后方生。”20世纪的序幕刚刚拉开,尼采在受尽精神疾病折磨后溘然长逝。然而正如他所预言的那样,不久之后,尼采的思想逐渐被发掘并得到重视。
热门推荐
  • 暑门

    暑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冰海之光一部曲

    冰海之光一部曲

    在一片树木丛生的森林间,有着如明镜般清澈平静的湖面。这一片湖区里,住着一群鱼儿,他们拥有着近似于人类的文明,只是寿命仅有八年左右。他们分为五大族群:冰海、木叶、烈炎、黑雾、风影。有的族群之间亲如手足,而有的则形同陌路。直到一场大灾难降临之后。。。
  • 千金归来要复仇

    千金归来要复仇

    她是z国首富的女儿,母亲是世界顶尖珠宝鉴定师。可是父亲太过花心有了小三。父亲为了他的“一世英名”逼死了她最爱的母亲。继母继位,继妹虐待,父亲的冷漠,自己的忍让。却被无情的父亲捅上数刀。上天眷顾,她被人救起。她发誓要为死去的母亲讨回公道!
  • 天末殇

    天末殇

    他和她想着,也许,一切都可以改变。谁知,到最后,却已是面目全非。如同孤雁,总是逆风而行,从来没有个安归处。纵然,她已傲笑苍穹,但故园无此声,他依旧落花下人独立。如果,如果有来世,就这样,好好的,初见下去,不在改变。所以,她要改变,更要逆天。
  • 来自月亮的爱情

    来自月亮的爱情

    28岁那年,我交了一个男朋友,结果是,我的世界观被彻底地颠覆了。他让我知道,在远离大陆的炎月岛上,生存着一群看起来跟我们差不多的家伙,他们自称为“月之后人”。这些家伙身材高大,体力惊人,寿命长达几千岁,他们的种族已经在这个世界上守护月亮近万年。
  • 末日之幸存者

    末日之幸存者

    林肯教授发现人类的家园地球存在严重隐患的问题可没人相信,政府认为其妖言惑众林肯还因此丢了工作。当末日的预兆越来越明显的黄河断流,青海干枯,洪水从城市的中心爆发的时候,各国政府终于相信了教授的的理论,但是一切都迟了。火山爆发,海啸席卷陆地。三峡大坝被倒卷而回的长江水淹没,珠峰坍塌,世界在崩溃,末日降临,人类十不存一···一部根据电影《2012》为开篇以中国为背景的灾难小说。看末日人类的生死挣扎,看人类文明的毁灭又重建,看支离破碎的旧规则在灾难中尽毁新规则在灾难后的诞生···
  • 煌煌仙道引

    煌煌仙道引

    天道茫茫,人道渺渺。大道可求长生,仙道可求自在。那什么又是道,什么又是仙,道又在哪里,仙又在何处
  • 罪赎之人

    罪赎之人

    “为什么?!就连赎罪的机会都不给我吗!”压抑在内心多年的嫉妒冲破了少年的理智,他犯下了令自己一生悔恨的事,难以忘却的记忆,苟活的自己,内心无法释怀的懊悔与悲痛,每天都在煎熬中度过,他想弥补自己犯下的错误,他想得到一个可以赎罪的机会,他踏上了自己一生中最漫长的旅程…
  • 魔妃别跑:魔君喊你回家吃饭

    魔妃别跑:魔君喊你回家吃饭

    她,华夏第一杀手,张扬邪肆,还有点……有点,逗比。她不就是完成任务后装了个逼么,还真遭雷劈了,然后就酱紫华丽丽地穿越了。至于么?算了,既来之则安之……于是,她踩白莲虐渣男,玩得不亦乐乎……却一不小心惹到了他。片段:某天,某女手脚并用爬墙成功后开始逃逃逃!一个下午过去后~,某女站在雪山之巅大笑三声,哼哼,她还不是逃出来了!还不等某女笑完,某管家的声音悠悠传来:“魔妃别跑,魔君喊你回家吃饭!”某女的脸立马黑如锅底,回头一看,某妖孽正在悠闲地吃着烤肉,随带向某女露出一个欠扁的笑容。某女恨恨咬牙,恨不得冲上去咬死某人……
  • 中国善恶报应习俗

    中国善恶报应习俗

    本书分为八章,阐释了善恶报应习俗的产生与发展中国古代善恶报应习俗盛行的原因善恶报应习俗的分类与内涵剖析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