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12900000014

第14章 人物春秋(9)

一九四五年战事结束,连士升第一时间的决定就是回归祖国。年底,只身经高棉前往西贡,经马德望、金边到曼谷,然后乘军用机到马尼拉,于一九四六年二月抵达上海,逗留两天之后搭机飞重庆。他回忆道:“二月十二日下午六时,我安抵重庆,投宿胜利大厦,第二天便搬到亲友家里去住。”他在上清寺我们家暂住,我们记得他白天外出访友,晚上灯下写作。

两个月后,连士升离开重庆去南京,在那儿当了半年公务员。由于严重通货膨胀入不敷出,家眷尚滞留国外,又看到那些养尊处优的接收大员过着豪奢的生活.而一般公务员贫无立锥之地,甚感不平,乃决心离开。他说:“在当时的环境中,我知道自己如在南京住下去.不但债台高筑,陷于无法自拔的地步,而且根本没有办法把家眷接回国。”于是‘三十六着,走为上着”。一九四七年一月,他到了新加坡。

他原本只是想到马来亚考察两三个月再作打算,没想到国内局势丕变,根本无法回去安居,只好暂时留在新加坡。一九四八年九月,为新加坡《南洋商报》赴巴黎报导联合国第三届大会,顺便在欧洲各国参访。一九四九年正式受聘于《南洋商报》,举家自越南迁往新加坡定居。

“京派文人”融入新马

四十岁的连士升,于北方苦读治学十年.南方颠沛隐居十年之后.终于在南洋觅得一处安身之所,开始了人生另一段充满挑战和丰收的岁月。

连士升在南洋的第一份工作,是《中兴日报》特派员,任内曾受命回中国作采访,在南京时,《中央日报》也聘他为特派员。一九四八年,他转投新加坡《南洋商报》,在欧洲采访期间写了大量游记,后来集结成《祖国纪行》、《欧洲纪行》之《塞纳河两岸》、《地中海之滨》、《大西洋一角》及《印度洋舟中》五部书,由《南洋商报》出版。

连士升初到新加坡马来亚时,带着中国北方学者特有的气质,言谈举止显得渊博自信。他那沉着、理性、超功利、些许学究气、喜欢怀『日的文笔,一方面展现古典色彩,另一方面难掩乡土倾向。他当年初到北平时有个感想:“坦白说一句,初到福州与初到北京时,我所得的印象刚好是两样。前者是跑进异乡,后者宛若回到故乡。”浸润京城十年的文化与乡土养分,使得他不自觉地成为一名‘十足的”北京人。

学生时代连士升所追随的导师与崇拜的文人,多属于‘五四”时代的现代主义者。他们接受西方文化,但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思想:他们生于列强欺凌中国的时代,因此关心政治、热爱国家;他们对社会的不平现象深恶痛绝,因此坚持正义、嫉恶如仇。他们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讲究纯艺术和纯文学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大幅度认同西方现代人文精神的同时,不能也不愿放弃眷恋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情怀。这也许就是‘京派”文人的特质。

从连士升《回首四十年》书中的《北京图书馆》、《北京的公园》、《北京的饭馆》几篇描写北平风貌的文章,可以窥见他的乡土视角,嗅出他浓厚的‘北京味”。

他简洁隽永的表达功力,得自深厚的国学基础;他用笔条理分明,逻辑严谨,源自大学时代所受的史学训练;他广阔的国际视野,归功于长期研究及翻译外国经济学名着所累积的学识。

像连士升那样一个有独立个性,有审美能力和批判目光的现代知识分子,一下子掉进一个自己不熟悉.文风迥异的南洋文化圈子里,很难不被那些以本土派自居的华文作家视为异类,或‘非本土”、“外来者”。他们对这位文章写得好,外语能力强的中国式现代文人也充满了好奇,尤其是他当上《南洋商报》主笔之后,许多人很想多知道一些这位名报人南来之前的资历,或转换工作的过程等等。然而这些琐碎的是非丝毫无损于他正直的人格。

南洋——或者更狭义地说马来亚——的华文文艺界,在中国抗战期间的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大体上是跟着中国的抗战文艺走的。当时就有华文作家反对老是拿中国的题材做蓝本的作法,倡议建立发掘本地题材,反映马来亚社会的文艺体系,他们认为既然生长在马来亚,就不能不认同马来亚社会,那才是马来亚华人的家,而不是中国。唯有这种新的思维,才能表现马来亚文学的独创性。

随着对环境的适应,敏锐的观察和圆润的调节,连士升的着作开始默默地转变。一九四九年定居新加坡以后,他曾写道:“我认为南洋的文化应以当地文化为主体,加上中国、印度、回教文化的旧传统,及欧美文化的新思潮,造成一种和谐的适合当地需要和趣味的文化,这样才能生根,才能繁荣滋长,才能够开花结果。”

他的大量的作品很自然地为新马文化界接受。他于一九五。年被委为南洋学会理事,不过是来到南洋一两年的事。这年的着作,多收入《南行集>和《闲人杂记》。

么女萧思于这年出世。

一九五二年.连士升受委为南洋大学及新加坡大学校董。一九五四年,出任南洋学会会长、新加坡剧场委员,发表《当地文艺的特性》、《文艺应反映现实》、《中国戏剧在巴黎》等有关戏剧的文章。一九五六年,被推选为新加坡写作人协会发起人兼顾问,此时的连士升已经被公认为南洋文学界的领袖之一了。

一九五三年一月,陈六使在福建会馆执监委联席会议上提议创办华文大学,号召华人社会以自己的人力物力.创办一所自己的高等学府。他率先捐献叻币五百万元,并承诺捐出坐落于裕廊律,面积五百二十英亩的会馆土地.作为建校之用.他的号召得到新马侨社热烈响应。二月,建校筹备会议召开第一次会议,定名大学为“南洋大学”,并推连士升出任南洋大学筹备委员会宣传组主任。一九五四年,长女侨思高中毕业后赴中国大陆,进北京大学生物系深造。

一九五四年十月,林语堂率教授和管理人员共十一人,应南大筹委会之敦请来到新加坡,准备筹划开办南洋大学:一九五五年四月.因与创办人陈六使及筹委会理念不合而集体辞职离去。六月,大学先修班开始上课:一九五六年三月十五日,南洋大学正式开学,入学新生五百八十四名,分别就读于文学、理学、商学三院,以华语为主要教学媒介。

一九五七年,连士升发表见证马来亚独立的文章,深为各界重视。一九五九年,新加坡成为自治邦,受命为政府公共委员会委员。

一九六一年初,马来亚总理东姑拉曼倡议由马来亚联合邦、新加坡、沙巴、沙劳越、文莱组成马来西亚的构想。新加坡与马来亚经过两年多的谈判,于一九六三年九月十六日,有条件地加入了马来西亚。

这年,连士升获新加坡元首颁赠功勋章。

一九六五年二月十八日,父亲由泰来哥陪同作环游世界之旅,第一站香港,第二站经吉隆坡来怡保我们家小住及游览。

三月二日.父亲及泰来哥飞新加坡.南洋大学诸人及连士升、赵世洵等在机场相接。是晚应陈国础、刘攻芸先生之宴于丰泽楼,席开四桌,老友相聚,备觉温馨。父亲与连士升夫妇自从民国三十五年重庆一别,悠忽二十一载,不胜今昔之感。泰来哥在日记中写道:“连士升先生的太太是安南籍,香港陷落后,他们夫妇到安南,战后又到新加坡定居。连先生是新加坡的大文豪,在政府里地位也很高。父亲和他多年不见,把晤甚欢。赵世洵是上海《新闻报》记者,与沈苏儒同事,一九四九年经香港转来新加坡。”

这年八月九日,李光耀通过广播宣布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独立建国。这年,连士升出版穷十五年心血的《甘地传》《尼赫鲁传》及《泰戈尔传》三大着作,以及《海滨寄简》一至四册《物华集》《天宝集》、《人杰集>和《地灵集》,这些着作可视为连士升送给新加坡共和国的一份大礼。

一九六九年,连士升出任《南洋商报》总编辑。一九七一年,因病辞去所有职务。这年秋天,连士升夫妇来马来西亚怡保看我们一家。连先生通过《南洋商报》

怡保办事处跟我连络上,到怡保的当晚,我和内子刘德顺在利口福饭馆请吃广东菜。原籍福州的连先生还是一口京片子,跟以前一样健谈,席间说了好几个在北平上小馆儿的笑话,这些笑话也是父亲常说的。第二天我们陪他们逛‘霹雳洞”及‘南天洞”,中午吃了一餐斋菜,下午他们就回新加坡了。

一九七二年,出版《海滨寄简》的第五、六册《落霞集》及《孤鹜集》。

一九七三年,连士升赴北京探望长年留在北京,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工作的长女侨思,并拜会恩师顾颉刚先生。返回新加坡后不到两周即感身体不适,于七月九日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六岁。

《海滨寄简》的第七,八册《秋水集》

及《长天集》,由连士升的子女分别于一九七五年及二。。七年出版。二。。七年九月十五日.南洋理工大学孔子学院主办‘连士升百年诞辰纪念研讨会”,同时举行《长天集》的新书发表仪式。

着作等身扬誉南洋

连士升的着作非常丰富,写作范围极为广阔,他用笔温和敦厚,感情丰富,喜欢意境美的描述,善于比喻而富启发性。他虽被赋予“南洋鲁迅”的美誉,其文字却绝不似鲁迅那么尖刻与充满愤怒。他笔耕不倦,在《南洋商报》、《南洋周刊>和《南洋学报》上发表了大量政论、游记、书评和论文,前后共出版二十三部书,包括印度三杰的传记,对南洋华文学界贡献良多。

在一九五。至一九七。年代,连士升不但是新马文坛上声誉卓着的文学家,也是着名的报人;他关心青年,循循善诱,激励上进,对青年品性的陶冶、影响极为深远,因此在南洋被尊为青年楷模。现在简介他的着作如下:

游记:《祖国纪行》、《塞纳河两岸》、《地中海之滨》、《大西洋一角》、《印度洋舟中》。

散文:《南行集》、《名山胜水》、《春树集》、《给新青年》、《闲人杂记》、《回首四十年》。

传记:《泰戈尔传》、《尼赫鲁传》、《甘地传》、《西方英雄谱》。

信札:《海滨寄简》之:《物华集》、《天宝集》、《人杰集》、《地灵集》、《落霞集》、《孤鹜集》、《秋水集》、《长天集》。

狮城聚会温馨话旧

连士升的子女们几年来一直在设法寻找陶家子女,二。。八年十月终于搜寻到笔者的网站,在留言板上留下了联络电邮。

经过整整一年的通信联系,我和德顺决定去新加坡与连家会面。我们于二。。九年十一月,今年一月两度飞往新加坡,与连夫人罗梅女士,及侨思、亮思、仁思、藩思、文思、萧思诸兄妹会晤。

我们每次聚会话语不断,亲如家人。连家兄妹最感兴趣的话题当然是父辈们当年的关系,以及两家互动的细节,我就记忆所及和所知道的,不厌其详地为他们讲述,一些记忆比较模糊的地带或失落的环节,在相互回忆激荡之下,得以重新填补衔接。文思曾感慨地说:“真没想到在世界的另外一角,还有人比我们知道更多父亲早年的事!”

今年一月再飞新加坡专程参加一月三十日连夫人八八‘米寿”的寿宴,连家至亲好友二百多人同聚一堂,场面备极温馨欢乐。连、陶两家上一代的情谊,于七十多年后由两家第二代在南洋重谱新章,这是多么令人兴奋和万分珍惜的机缘与盛事12010年6月于旧金山(本文作者陶恒生,系陶希圣之子,湖北黄冈人,生于上海,毕业于台湾大学机械系,系国际知名水泥工程专家,晚年从事近代史人物研究,着作颇丰,曾获已故史学家唐德刚先生的好评。其主要着作有:《椰风蕉雨话南洋》、《海隅文集》、《高陶事件始末》(唐德刚序)、《高宗武回忆录》(译着)等——编者)

同类推荐
  • 中国文学大作(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中国文学大作(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本文主要从中国古代文学精品和中国现代文学精品两大分类阐述中国文学大作。
  • 祝酒词全集

    祝酒词全集

    本书共分为十一章,介绍了不同场合的祝酒词,内容包括:生日祝酒词、婚宴祝酒词、社交祝酒词、庆典祝酒词、职场祝酒词、商务祝酒词、政务祝酒词、节日祝酒词等。
  • 六年级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期

    六年级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期

    书中给家长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使家长既能够全面了解孩子,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又能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惑和问题,能给每位家长带来一份喜悦,更带来一份沉甸甸的收获,让孩子以一个全新的姿态奔向人生的又一个驿站。
  • 新闻有常 俯仰百变:新闻采访与写作技巧谈

    新闻有常 俯仰百变:新闻采访与写作技巧谈

    一篇好的通讯可以是一篇很好的文学作品。但通讯毕竟不是文学。在实践中,为了不使自己盲目,我注意研究文学作品与通讯作品的差异,并归纳出一些规律:哪些文学的表现手法可以在通讯写作中运用,又有哪些文学的表现手法不适宜在通讯写作中运用。
  • 职工快乐工作

    职工快乐工作

    这些知识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指导性和实用性,简明扼要,易学好懂,十分便于操作和实践,是广大企事业单位用以指导职工文化建设与素质修养的良好读物。
热门推荐
  • 青春期性健康教育

    青春期性健康教育

    本书分性生物篇、性生理篇、性心理篇、性教育篇、性专家答疑篇。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汽车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汽车

    本书让读者在了解什么是汽车的同时,能明白理解汽车发展的来龙去脉,进而使我们在享受汽车为我们带来的便利舒适的现代生活的同时,不仅知其然,而且更能知其所以然,让广大青少年了解和掌握汽车的基础知识。
  • 叹东风之缘来是你

    叹东风之缘来是你

    昨夜小楼又起东风,初春时分,却恍若秋意,阵阵上心头。望那古楼,恰似故人远道而来,承载深深乡愁。珠帘泛起婆娑,雨湿了衣袖,恰似回首终究一场梦。他为龙之谜不断地靠近她,布下层层暗局,她却只看得见他的好,步步为营,换来的却是画地为牢。她只是想要和相爱的人厮守一生,为何还是苦苦相逼?几载春秋,几回梦,彼此折磨,彼此伤害,一遍又一遍,直到遍体鳞伤,仍是不愿放手。洗尽铅华,她幡然醒悟,这场以爱为名的阴谋,她已然失掉了所有的城池,而他终究是一场梦。轻轻探凡缘,轻轻唱离愁,相爱并不是相守的唯一理由,但希望对方能够幸福的活着,才是爱的真谛。人生曾几何时,她此生有幸见过那最美的男子,而那男子,恰似回首终究一场梦。
  • 决定性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下)

    决定性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下)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转折点。苏德战场上规模空前的决定性会战。苏德战场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
  • 真龙之武

    真龙之武

    万界林立,真龙湮灭。林成宇偶然得到真龙之影,自此开创出一片新天地。以武而战,真龙崛起!
  • 北栖南下君思归

    北栖南下君思归

    百年的武术世家,流转于命运的漩涡——家族的继承者,总是离奇失踪。于是穆浅十七岁那年,世界开始翻天覆地变化,连同着家里的养子,都被一同卷入了进去。故事就从一个武术为尊的大陆开始,一场命中注定的相遇,一世繁华,走到最后,以帝王之名起誓:待到你我老去,焚了残躯,同归在青史里。
  • 宠物小精灵之青吾

    宠物小精灵之青吾

    默默无闻的训练家青吾结束生命后,发现自己回到了十岁那年———此刻起始之风尚未吹起,带着满怀的愧疚,青吾踏上了全新的旅程。
  • 伐天泣血路

    伐天泣血路

    一心寻死的主角翻身跳下长江,却意外的穿越到另一个世界,看着亲生母被各大势力活活逼死,侥幸逃出围追堵截的主角为了不辜负那个女人开始了亡命天涯的路途。
  • 黑妖

    黑妖

    幻界,与我们所处的现世不同,它位于平行现世的异次元空间。遡夜所属神族,据说夜之一族世世代代都是王身边的骑士。然而曾经誓死效忠的他,如今却不惜一切窃取王宫宝物,逃离幻界来到了现世。人与神的相遇,开启了命运转动的齿轮,一系列突如其来的变故更是将我一步步推向了异世界阴谋的深渊。究竟是什么,让遡夜决意与全世界为敌;又是什么,让我不惜以身犯险对他倾力相助?冥冥之中的邂逅,背叛之后的真相,一切的一切即将在穿越时空的情感纠葛和扣人心弦的精彩打斗中揭晓……
  • 无良尊主:铁血小巫妃

    无良尊主:铁血小巫妃

    【关注新书《家有悍妻初长成》】全市最大的餐饮集团破产倒闭,负债累累的集团负责人南城夫妇双双跳楼自杀,只留下尚在大学里念书的女儿南一一。后来不知哪里跳出来的“亲戚”收养了,这“亲戚”便是商场新贵之一迟骁,传闻中首屈一指难得的商业天才且是各路名媛追捧的黄金单身汉钻石王老五。然而从小任性骄纵的南一一和这位家伙同居的第一天就闹得鸡犬不宁鸡飞狗跳。“南一一你想闹哪样?!你以为我真不敢教训你是不是?!”“你又不是我爸凭什么教训我?老男人!”…总而言之是一个悍妻的养成史更是养闺女专业户的心酸史。一个比男人还刚烈的19岁小女人以及一位操碎了心的27岁老男人之间鸡飞狗跳的日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