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12600000019

第19章 史地走笔(2)

无疑,外滩是中外关系的产物,“关系”中当然充满了竞争和算计。但是,外滩也是公平商战的场合,“商战”时必然有更多的合作和融通。外滩和上海,果然如意识形态描述的那样你死我活、不可调和吗?历史的正解,需要在追问中获得。《外滩》把我们带到一个比较丰富全面的历史面前,让观众自己发问。历史未必如此,其实我们可以有一些不同的答案。我很高兴地看到,《外滩》把历史学者们在三十年前搞清楚的“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真相,完整地告诉了观众。我们知道,租界工部局在“外滩公园”的规定中,并没有这样一块牌子。牌子上确有Chinese,有Dog不得入内的内容,但分列在不同地方,并不属同一条规定,因而也不是明显地侮辱华人。租界洋人是以财产和纳税权利,而不是用种族隔离和文化歧视为理由排斥华人人园的。事实上,上海并没有出现像南非、北美、南亚那样的种族隔离问题。相反,上海的殖民模式是族群的融合,“华洋杂居”、“五方杂处”,上海一直是一个种族、地域、阶级、职业、信仰等等身份并存和融合的城市。这一现象,放在世界各大城市的历史和现实中,非常突出,是我们特别需要重视的。

《外滩》对于清朝海关总税务司赫德的重新评价,也表现了编者对于历史事实的谨慎和尊重。中国近代史教科书,常常是把赫德作为侵略者来对待,说一个英帝国主义分子攫取了中国海关,侵犯了中国主权。连油嘴滑舌的演员,都会在讲时事的段子中不懂装懂地说赫德是个“张木匠”,捞过界,管了隔壁女人家的钱。《外滩》的编导们,突破了大批判的成见,参考了学者们的严肃意见。他们去调查赫德的生平和事迹,重新考虑他的身份问题。事实上,赫德确实是一个忠于清朝的廉洁官员。赫德经常对金登干等外籍雇员说:我们是受雇于清朝,要对中国负责。“税务司公所是一个中国的而不是英国的机构。要多替我们的中国雇主着想,要认真学习中文。”反过来讲,清朝对赫德并不是忌惮、防备,而是欣赏和感激的。总理衙门里的文祥和奕诉,都称他是“我们的赫德”,“清朝如果有一百个赫德,事情就好办了。”赫德死后,中国政府在外滩江海关大楼前,竖立了一座赫德雕像,表现的正是他那付驯顺恭敬,勉力服务的形象。《外滩》第一集《泥滩·外滩》的编导揭示了赫德的另一面,并不避讳地提到了他为中国建立一套现代制度中所作的贡献。受访学者说,在赫德的手里,中国海关的年收入从五百万两,增加到三千四百万两,成为清朝的顶梁柱。清朝因为战乱、因为腐败,因为割据,其他税种都收不上来。在此情况下,关税收入成为清朝财政的主要来源。无论如何,赫德总算是一个满意够格的“西教练”、“洋顾问”吧?《外滩》编导发出了这样追问,我们的意识形态工作者,应该静心想一下,以后适当改改口吧?

还有汇丰银行的身份归属问题,它到底是一家英国政府控制的“帝国主义银行”,还是一家代表上海商人利益的本土银行?汇丰自一八六四年创办起,它的名义总部在香港,实际总部却在上海,一直是一家民间资本性质的东方银行。汇丰在上海,壮大为亚洲最重要的银行,直到一九四九年撤离。晚至一九九七年,汇丰银行才又一次从香港撤离,搬迁到伦敦注册,第一次成为一家英资银行。在接受采访中,我们学者说:“HSBC,H是‘香港’,S是‘上海’,BC是‘银行公司”’。从名字上看,汇丰就是一家扎根中国沿海开埠城市的本土银行。汇丰历史上,早期投资者固然主要是那些“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商人,但是像王槐山、席正甫等上海本地商人,一开始就携着巨额的资本,娴熟的业务,广大的市场,成为汇丰的大买办,掌控了该行的股份和经营管理权。上海汇丰的后期,有大量的中小华人股本加入,董事会也有华人参与。汇丰银行中外融合,华洋一体的模式,表现了外滩和上海“华洋杂居”、“五方杂处”等社会融合的特点。在清朝自己的财政崩溃的情况下,他们相机行事,有时候积极放贷,有时候犹豫不决,不敢出手,怕的就是北京政府的顸颟、腐败、无能和不负责任。在商言商,赢取利益,都是合法合理的经营,怎么能够用简单的“帝国主义控制中国金融”来转移对清朝政府的批评呢?

传统意识形态,对于“买办”的批判也是不遗余力。“买办”真的是那种俯首听命于洋人,低三下四,猥琐而缺乏人格的奴才吗?这样的偏见,是为了把上海的经济文化纳入“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体系,妖魔化以后形成的。事实上,买办掌握了中外贸易的主动权,反倒是洋商离不开买办,而买办获得了利润的大头。余姚人王槐山借钱给马克林参股汇丰的故事,苏州人席正甫长期控制汇丰的故事,都证明上海本地商人的实力。近代上海的经济模式,是华人资本逐渐占据上风的华洋替代模式,并不是洋人资本不断侵略,形成压迫的垄断模式。否则,不能解释一九二o年代前后上海民族产业的“黄金时代”。《外滩》第二集《远东华尔街》编导采访法国巴黎大学白吉尔教授,她认为:“买办并不是‘帝国主义的走狗’,他们是一些非常重要也非常有声誉的商人。他们既是雇员,又是公司的合伙人,因此他们起着核心作用。没有他们,也就不可能有商业贸易。”

上海是一个后起的亚洲现代化城市,“开埠”(1843年)以后,港口、贸易、工业、市政、房地产,以及都市文化建设中都追慕西方。但是,上海所处的区域,曾是《马可波罗游记》、《利玛窦中国札记》倾情赞美的“江南”,人口繁盛,物产丰富,市镇发达,人民温和。后期的西方游记,有对中国朝政混乱、战争摧残的谴责和同情,但绝少把上海人视为劣等民族的。相反.他们之所以热衷描写上海的怪诞和不可思议,内底里其实包含着赞叹上海的那种“文化多样性”。淳朴的美国乡村牧师,固执的英国老牌贵族,看上海的“国际化”头晕目眩。在《外滩》第四集《海上沉浮》中,受采访学者提出一个说法:以“文化多样性”来论,一九四九年以前上海的“全球化”程度要高于西方的大都市。从文化的兼容性方面来说,不是上海学西方,而是西方人惊诧于上海的光怪陆离,赞赏不已。确实,和纽约、伦敦、巴黎等十九世纪“国际大都市”相比,上海的外国人社群,有欧洲的英、法、德、奥、意、比、葡、西等民族,有亚洲的日、韩、越、印度、锡克、菲律宾、马来亚等民族,还有大量多国籍的俄罗斯、犹太难民。上海社会在人种、文化、习俗和宗教上,有着更加“世界主义”的特征,更加开放,上海充满着世界老牌大都市没有的生机和活力。很高兴看到,纪录片《外滩》

使用了大量老电影,旧文献,还采访了众多的历史学家,将外滩的这种“文化多样性”特征还原出来,释放了观众的想象力,便于我们问更多的问题。

外滩,到底是属于中国,还是附属于西方?这是很多初到上海的人,都会发出的疑问。租界,包括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一直被人按其欧洲风格的表面样式,称为“十里洋场”。但是,即使从狭义的所有权来讲,外滩临江大楼中,海关大楼、中国银行大楼、轮船招商局大楼、华俄道胜银行大楼等重要建筑,是中国的国家机关和企业。外滩背后,还有大量华资的银行、钱庄、公司、交易所。就是像汇丰、渣打、麦加利等所谓的外资银行,也有大量上海本地人投资的股份。外滩,绝非是“帝国主义”

的一统天下。外滩建筑的外观,看上去是西方的,但不过它们更是现代的,也是上海的。在《外滩》第五集《天际线》中,建筑学家伍江教授的说法是:尽管外滩“是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一个反射,尽管它在很多程度上是移植了欧洲的建筑,但没有一个欧洲城市是这个样子,它已经具有了上海的特色。”确实可以说,外滩的灵魂在上海,不在欧洲,或美国。

外滩,是上海的第一块租界,也是全中国通商口岸中最重要的一块租界。英国人在这里租地筑楼,还建立了自己市政机构——工部局。虽说是“工部局”(Munici-paCounci),但后来局里面还养了自己的军队、警察、法院、税务、消防、港口、路政、公用事业等等机构,一百年里,在租借来的土地上,俨然“国中之国”。但是,这些都是中外协调、相互折中的结果。英国政府帮助自己的侨民,通过《租地章程》,从清政府那里得到了“治外法权”。根据这项权利,租界政府可以在尊重中国主权的条件下,自行其是。过去说,“治外法权”让外侨获得了特权,外滩代表了西方“殖民主义”

势力的在华权势。这样说,当然也确有所指。但是,租界通过“治外法权”获得的自治权力,只是保护了西方侨民的利益,同时也完全剥夺了华人的利益吗?要知道,租界作为一个单纯的门人社区,只存在了十年时间。一八五三年以后,华人难民大量进入租界后,“华洋杂居”,华人居民的比例上升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这样,租界的“治外法权”,在相当程度上,也被用来保护华人的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人权。中国人的权利,要躲在“治外法权”下,靠国际法来保护,只能说明中国内部的法律系统出了大问题。这种尴尬,确实是一种耻辱,但它只是当政者的耻辱。

相反,它是对中国人权利的庇护。

《外滩》第四集《谁主沉浮》中,用一九四O年上海租界发生的“《苏报》案”

来说明,其实华人权益也在租界法制体系下得到保护。当清末革命家章太炎在《苏报》上骂过光绪皇帝:“载湉小丑,不辨菽麦”之后,清政府要进租界捉拿章太炎,鞭笞至死。章太炎躲在福州路报馆,公共租界巡捕房一直拒绝清政府的引渡要求,不予理睬。后来迫于清政府的主权压力,不得已关押章太炎,在租界内和清政府的混合法庭——会审公廨上审判。这时候,华人法官要求带走华人案犯,洋人法官为了维护租界的言论自由权利,绝不妥协。最后,洋人法官动用“治外法权”,轻判章太炎四年徒刑,且在西式文明监狱——工部局提篮桥西牢中执行。章太炎——辛亥革命的功臣,中华民国的元勋,靠着租界法律体系得以幸存,这说明了什么?租界的“治外法权”.还保护过“维新派”、“保皇派”、“革命党”、“共和党”、“共产党”……

并不是出于道义,而是因为维权。租界当局,最终转型为一个华洋共治的混合政权,一个市民自治的地方政权。“工部局”、“公董局”从专制的中央政府手中攫取到部分地方自治权力,很大一部分也被用在了华人正当权利的保护上。这个事实,怎样解释?

看《外滩》,确实地感到了当代人对上海经验、中国历史的追问。在《外滩》丰富的画面前,我们想要追问:总是说,帝国主义的压迫,把中国民族经济逼人绝境。除了日本军人发动的侵华战争,将一九三0年代大有希望的中国经济拖入深渊之外,难道上海人真的输掉了公平正当的“商战”

吗?上海人、中国人难道真的那么屈辱,不堪洋人的侵略,节节败退吗?事实上并非如此,一九二O年代,是上海和东南沿海民族资本的“黄金时代”。如果没有“内战”

和“二战”,中国的民族经济或许早就成功了。《外滩》第二集《远东华尔街》的编导告诉我们,根据当时经济学家的统计,一九一二年到一九二七年的十五年间,以外滩为龙头,杨树浦、闸北、南市为主体,沿海、沿江城市的中国工业普遍崛起,年平均增长率高达百分之十五,超过最近二十年。

看纪录片《外滩》,追问事实,我们可以知道,历史并不像意识形态化的教科书那样确定,并没有那种宿命论一般的必然性。历史原本有很多路径,事实应该有不同解释。不同的解释,包含着不同的合理性。用历史理性去追问,“求其放心”,回到内衷,我们或许会发现:失落以后,又获得了什么。

同类推荐
  • 科技与传播

    科技与传播

    科学技术的传播是人类社会科学与技术系统得以产生和存续的基本前提,是科技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科技工作者进行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基本支持。科技传播是科技和社会的自我发展循环系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在当今社会,科学知识比人类历史上以往的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国家的繁荣昌盛已经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创新、传播和应用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的能力和效率。
  • 人类一半是外星人,一半是地球人

    人类一半是外星人,一半是地球人

    50万年前,一支名为“藏象生命体”的外星生物来到地球,它们发现这里是茫茫宇宙中罕有的生命天堂;这个星球的陆地、海洋、天空,充满着美丽、丰富、不可思议的生命。它们决定留下来。时至今日,这些外星生命仍然寄生在我们的身体里,它们是我们的共生体,它们是经络与灵魂的混合体,它们让人类对宇宙深处的秘密有着神秘的感知——为什么星相学中的28星宿,无时不刻影响着我们的命运?为什么当我们静静地仰望星空的时候,可以感到灵魂安静下来?为什么这个星球上,除了人类,没有任何动物,会仰望一无所有的星空?其实,仰望星空的,并不是我们人类自己,而是我们身体里的外星人,它们在仰望自己宇宙深处遥远的故乡。
  • 魔鬼成语

    魔鬼成语

    本书分为人性的张扬、世态的感悟、思维的花朵、文化的传承四辑。从生命的价值、做人的真谛、审美的情趣、合作创新精神等方面理解成语蕴含的文化精华。
  • 主持人语言逻辑与管理制度研究

    主持人语言逻辑与管理制度研究

    对于主持人而言,语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堪称主持人最重要的“武器”。从逻辑层面来研究主持人语言,既将此类研究大大推向深入,同时也给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无疑具有开拓意义。此外,主持人队伍曰益壮大,对这一群体的管理也越来越成为“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既熟悉主持工作又精通管理,还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的人来攻克。
  • 新班主任带班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

    新班主任带班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

    新班主任带班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由江锋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主要讲述的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热门推荐
  • 大乘密严经-地婆诃罗

    大乘密严经-地婆诃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江湖如歌

    江湖如歌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李湖为了找工作,远赴美国,阴错阳差的走进了传说中的江湖,从一个普通青年成长为一个绝世高手。
  • 封神后傳

    封神后傳

    封神百年后封王转世,是否能够从新夺回江山?通天教主招感众仙下凡从立截教,是否能够成功?封神台被谁摧毁?新一轮封神又由谁来指掌?这是一个架空在平行世界的故事,也是遗漏在历史洪流中的一段轶闻,如今,由我们揭开这个未曾记录的历史……
  • 英雄孩子王

    英雄孩子王

    舍身炸雕堡的董存瑞烈士不仅是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大英雄,而且也是中华民族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小英雄。本书:★揭示小英雄比《小兵张嘎》还“嘎”的个性。★展示小英雄鲜为人知、惊心动魄的精彩传奇。★领略小英雄令人惊叹、妙趣横生的斗争智慧。★缅怀小英雄英勇不屈、浩气长存的战斗业绩。
  • 高冷boos,等你来爱

    高冷boos,等你来爱

    她是他的一世牵绊,只需一眼,便已万年。他是她的一时兴起,只需一夜,便难逃魔爪。“……”还能不能愉快的做朋友了楚相思:“小叔,求放过”景琛:“不放”楚相思:“我们绝交”景琛:“好,都听你的”………………新坑求跳
  • 光与暗的咏叹

    光与暗的咏叹

    寒风渐起,黑暗侵袭,众星隐没,圣子降临。命运的齿轮已经转动,为后世所歌颂的“神之战争”即将在古老的青岚大陆上拉开波澜壮阔的帷幕······
  • 无限位面穿越系统

    无限位面穿越系统

    落魄大少姜枫,一次自杀中,偶得无限位面穿越系统,从此走上了穿越位面,在其中变强,复仇的道路。有小说,电影动漫。再定为《Fate/Zero》2,《漫威》《绝世唐门》
  • 403的青春

    403的青春

    校园内的故事,记载着我们的青春。令人怀念。
  • 秋千上的毛熊也不知道我爱你

    秋千上的毛熊也不知道我爱你

    故事的开头总是这样。适逢其会。猝不及防。故事的结局总是这样。花开两朵。天各一方。
  • 青春回忆化作烟云

    青春回忆化作烟云

    下一秒钟的心跳,前一秒钟的厌恶……她到底怎么了?自己明明不好看,自己明明那么讨厌他……可是……为什么?她会……忍不住为他担心,为他流泪,为他伤心?到底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