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12500000015

第15章 服务篇:人生从这里起步(4)

李元对一些上班族进行随机调查,结果同样喜人——他们对这项服务很赞同。这个结果,让李元吃了一颗定心丸。接下来的半个月里,李元又拼了8辆车。这样,除了工资,她每个月都能得到近2000元的收入。

兴奋之余,李元也十分清楚地意识到,“拼车”中介是一项新业务,一定会有人干起来。如果不抓住目前的机会大干一场,等“拼车顾问”遍地开花之时,自己就会变主动为被动。2003年底,李元果断地辞掉了工作,在家专门做起了“拼车”生意。可让李元没有想到的是,一开始,她就被泼冷水:生意与她想象的差得太远。原来的“拼友”有的时不时缺席,拼车的人越来越少了。李元跑前跑后忙碌了一个月,只促成了不到10单业务。月底结算,她仅拿到了900元“拼车”中介费,剔除电话费,剩下的就是白忙乎了。

她去向“拼友”了解原因,人家告诉她:“打车是挺舒服的,但‘拼车’还是有点贵,有些受不了呀!如果可能的话,你还是给我们拼几辆10座的商务小巴士吧,只要能把我们的车费单程限制在4元以内,我们还是乐意拼车的。”

李元立即找到刘师傅所在的汽车租赁公司,为他们联系了5辆锦江10座面包车,并按照每个人的下车地点,为面包车设计行车路线。她还和“拼友”们协商好,根据路程远近按比例分配出租车费用,渐冷的“拼车”生意又热了起来。

这件事也提醒了李元,在这里租房的人,工资应该不是很高,而有限的经济必然会产生有限的消费能力,谁会愿意每个月拿出两三百元去打车呀!但打的“拼车”这一块大蛋糕也不能放弃呀!那么,拼出租车对哪一类人来说才是经济实惠的呢?最后,李元把目标定在月收入4000元以上的白领身上。这些人有一定经济能力,怕挤公交,而买私家车对他们来说还有点难度,他们应该是最需要坐最有可能坐出租车的一族。

李元想到在高档社区推出“邻居拼车”方案。“邻居拼车”就是住在同一小区的住房,可选择与自己上班同一路线的邻居拼车。她印刷了一些广告宣传单,上面有极有诱惑力的广告语:“公交太慢,地铁太挤,打车太贵,不如和邻居一起拼车。聊聊趣事,交个朋友;互通信息,谈点生意;说不定还能找到意中人呢!”李元随即与报纸发行员合作,在人口较多的东方新世界、金碧花园、骏景花园等大型社区,她的宣传单被送出去一千多份。

这一招看似原始的办法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邻居拼车”方案一经推出,立即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天河的一个大型社区,就有近300人报名参加拼车。

李元花了5000元配备了电脑,接了宽带。在本地几家着名的网站论坛注册后,李元发了这样一个帖子:“自行车路上太危险,公交车挤得背出汗,出租车贵得人心颤,我——上班族,不知怎么办?怎么办?‘拼车顾问’帮你来解烦。本人是专业的‘拼车顾问’,与出租车公司长期合作推出‘拼车’服务,通往城区各条线路的车就停在你的门前,花少量的钱就能享受私家车的服务,你愿不愿?还等什么,快和我联系吧!”

帖子发到网上后,果然引起了许多网友的关注。第二天,李元的手机几乎被打爆了。她仔细将网友的居住地、工作地点详细地记录下来,草拟了几十条拼车路线。到7月份,李元就促成了近60单“拼车”业务。的哥的生意好了,她的收入也水涨船高,每月高达8000多元。

但李元知道,替人“拼车”这项业务,门槛并不高,一般人都可以做,自己只有通过贴心周到的服务,才能赢得长久的生意。李元和出租车司机协商,每天为“拼友”买一份报纸,让他们在上班的路上及时看到新闻。买报的钱自己出,月结的时候扣除。李元还编写了一个小册子,内容不仅包括的哥服务、乘客乘车注意事项,还有许多和出租车有关的小笑话,逗乘客开心快乐。李元还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拼友”的所需所想,把不足的地方改进。李元细致、温馨和高效的服务质量,受到了“拼友”的一致好评。

“拼车顾问”李元的名气越来越大,生意也就越做越顺。9月份,不但有上班族纷纷找上门来,出租车公司也慕名而来。当月,李元和3家出租车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协议商定,只要是她介绍的顾客,每次出车按交易额的5%提成给她。“拼车俱乐部”在广州掀起了一股“拼车”潮流!年底,李元的月收入突破万元大关。

2005年春节前夕,一个司机老乡找到李元说:“快过年了,你能不能帮我联系一些老乡,让他们包我几趟车?票价跟车站一样,如果你能促成此事,我给你乘客票价10%的劳务费。”听到这里,李元高兴极了,因为这事对她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她打电话给在工厂里上班的一个老乡,老乡很快帮她联系到了80多个人。李元只打了几个电话,就赚了1600元。

是呀,“拼车”范围其实很广,的士、出租面包车外,那种长途货车等,自己都可以去为他们找业务呀。既然在市内可以拼车,长途车也可以拼呀,自己为什么不向这方面发展呢?此后,李元主动结识了在老家和广州之间跑长途的客车和货车车主,为他们联系顾客或业务,这样又增加了一笔收入。

李元针对城里人周末渴望亲近山水的心理,与广州附近的多个旅游景点合作,推出“周末亲近自然拼车”方案。这个方案根据游乐项目的不同,列出了“精彩香港一日游”、“龙母故乡德庆二日游”、“清远漂流一日游”等几十条休闲游览路线。方案一经推出,就受到了白领们的欢迎。就这样,本来到了周末就暂停的拼车生意又火暴起来。

为白领们“拼车”旅行,是李元最乐意干的事。不但有钱赚,还能徜徉在青山绿水之间。仅“五一黄金周”期间,李元就为50多个出租车车主和近200名白领配对成功,另外,她还给10辆商务小巴士拼了300多名顾客。在短短的7天里,除了吃好、玩好之外,李元还净赚了6000元。

7月份,李元又发现了一个大市场:有些孩子在一个学校上学,住在一个小区,如果能联系上这笔业务,为同学们拼车,那该能多赚钱呀!可是怎么与这些学校联系呢?她上网查了一些学校的电话,一个个打过去。半个月里,李元竟联系到了十多所学校。李元与这些学校签订了协议,这又让她赚个盆满钵溢。

李元准备注册一个汽车租赁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除了为客车出租、的士出租、货车出租、商务车出租等提供租赁中介服务外,还为愿意出租车辆的车主和想租车的市民免费登记信息。根据双方要求配对成功后,从中收取一定的中介费。有了这一系列的服务项目,李元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更加信心十足。年赚百万的“驻华代表”

1995年,成绩优异的李勇初中毕业,本可以上重点高中,但因为家里穷,为了早一点工作挣钱,他只好去读中专。

中专毕业后,李勇不甘心做一个工人,就跑去学电脑打字,可学成后却没有人要。此后,他又做过作家梦,可熬夜写的东西,连一个字都没有刊发过。穷困潦倒的他,只得去做搬运工、送水员、保洁员和“蜘蛛人”。

直到1999年3月,一个开公司的远房亲戚开恩,才让他做了一名月薪1500元的文员。对于一个饱受磨难的中专生来说,这样的工作应该是很不错的了。可李勇在这里看到了一个让他心潮起伏的世界:公司高层们每天吃香喝辣,车进车出。他想:难道我李勇一辈子就只能做个小职员吗?那时候,网络神话一个比一个传奇。2001年3月,他决定辞职,做一个“网络英雄”!父母对他此举痛心疾首,说:“你一个中专生,又不是学电脑专业的,去搞什么网络?你怎么比得过人家大学生?”

可李勇不服气,他想:自己本来是可以读大学的,本来一点也不比大学生差嘛!他买来一台电脑,每天深夜2点睡觉,凌晨6点起床,把自己在小屋里关了近7个月的时间,硬是无师自通了网络专业。2001年10月,李勇南下广州应聘华南师范大学所属的一家网络公司的工程师,招聘的人一看他的文凭就笑了,说:“我们这里是不可能招中专生的。”李勇不甘心,便请他们看他现场操作,负责招聘的人一看,服了!于是聘用李勇做了该网络公司唯一持中专文凭的网络工程师。

然而时运不济,不久网络泡沫破灭,该公司经营惨淡。

就在李勇绝望的时候,一件偶然的事情改变了他的一生。7月的一天,李勇接到一个在赣州一家布行做业务员的初中同学的电话,说他要到亚洲最大的纺织品集散地,被誉为“中国纺织城”的浙江省绍兴市柯桥镇为公司买布,请李勇帮他到柯桥找一家三星级宾馆,李勇推不脱,只好跑了一趟柯桥。第二天,同学来到柯桥后,以为李勇熟悉行情,硬要他陪着一起去买布。李勇只得硬着头皮一连陪了3天,逛了上百家布匹店。同学终于买到了中意的布匹,满心欢喜地打道回府。

这件事情本来就此结束,不料1周后,同学又打来电话说:“我们老板很满意这批货,他希望你能做公司在柯桥的业务助理,任务就是帮助公司去柯桥的人买布以及协助相关事务,底薪800元,业绩好还可提成。”

就这样,李勇得到了一个当时对他来说很不错的工作。后来,同学每次来柯桥时,都要李勇帮他打理相关事务,和他一起选货、验货,办理相关手续。再后来,同学干脆不来柯桥了,由李勇全权办理所有事务,李勇就这样成了该公司在柯桥的“代表”。李勇借此不仅度过了2002年的生存危机,而且对于与纺织品贸易相关的业务知识也越来越丰富。

通过这件事情,李勇发现了一种商机:替别人代理业务,比在固定公司打工更赚钱!他义无反顾地投身其中,并找来大学商业贸易专业的书籍,一边干一边学,悟性很好又异常勤奋的他很快就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到2003年6月,通过朋友介绍和推荐,李勇先后做了江西、湖南和江苏等6家纺织贸易公司的“代表”,业务越做越大,一个月就有7000多元的收入!

一天,李勇到一个搞外贸的朋友那里去玩。那个有硕士文凭的朋友专门做老外的生意,是柯桥小有名气的“驻华代表”。他出手阔绰,很是瞧不起李勇的小打小闹,说:“我一笔单就可以赚几万元,抵你大半年!”李勇闷闷不乐地回到住处后,心想:我为什么不可以试试运气呢?

第二天,李勇就在街上斗胆拦住一个外商,可他比画了半天,人家还是不懂他说了些什么。当然,外商说的他也不懂。这样怎么能做生意呢?他泄气地想:怪只怪自己只有中专文凭,进不了外贸公司,也当不了外商的“驻华代表”。天外有天,人上有人,服输吧!

一次,李勇帮客户打货,在一家店里看货时,意外地发现老板换了人,而如今的老板一年前还是和自己一样的打工仔!别人的这种“进步”深深地刺激了李勇。他想:别人能够做到,我李勇为什么不能做到?大学生做得到的事,中专生就做不到吗?

2003年6月底,李勇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暂停所有的国内“代表”业务,用6个月的时间攻克英语关。当时,他在报上发现首创“疯狂英语”的李阳在上海举办一个高级英语集训营。他立即打电话过去,叫对方无论如何给他留一个名额。朋友惊呼:“李勇,你疯了吗?好好的银子你不赚,偏要去读什么班,那个班适合你吗?那都是高学历的人去的呀,你一个中专生能学到什么?”

李勇去了一看,果然,那个集训营里的学员,最低的学历是本科,最高的学历是博士,就他是个中专生。但李勇认为,李阳“疯狂英语”的最大特点是疯狂,而自己以前恰恰在英语上是个“胆小鬼”,通过学“疯狂英语”,可以使自己摆脱胆怯。结果,通过集训营的学习,李勇受益匪浅。

为了排除干扰,更好地学习英语,李勇从集训营“毕业”后,干脆不回柯桥,而是在杭州市郊的钱塘江附近租了一间小屋住下,每天面对波涛汹涌的钱塘江潮手舞足蹈,扯着嗓门大声念英语。尽管许多市民和游客都把他当成异景“观赏”,可他仍然旁若无人,沉醉其中,每天如此,风雨无阻!

2003年底,当李勇回到柯桥时,已经可以用一口流利的英语与外商交谈了。一天,他在街上看到一个阿拉伯商人逛店,就礼貌地上前用流利的英语说:“打扰,请问您需要我帮助吗?”阿拉伯商人机械地回答:“谢谢,我不需要!”李勇又去搭话,阿拉伯商人就拉长了脸,说:“不要在我这儿费工夫了,我知道你需要什么。”李勇只好知趣地走开。

一连几天下来,李勇连连碰壁。是啊,别人凭什么要相信一个素不相识的街头陌生人呢?换了自己,也会不相信啊。另外,自己是个没有任何单位的“个体户”,如果要别人相信自己,那么首先应该成为一个有单位的人。于是,李勇去一家外贸公司应聘业务员。尽管他只是个中专生,但他还是凭着流利的英语口语被破格录用。该公司给他的政策是单提成,对他实行松散性管理。李勇很乐意如此。

在成功迈出第一步之后,李勇开始思索:怎样才能取得外商的信任呢。2004年1月,江西“老表”又来柯桥打货,照例住在中国纺织大酒店。李勇去看他时,意外地发现有个巴基斯坦的商人也在里面,他们在互相交流行情。李勇突然灵机一动:住这个酒店的外商很多,要想使外商相信自己,至少要让他们认为自己是酒店的人,或者与酒店有密切的关系。于是,李勇跑到酒店人力资源部毛遂自荐,对负责人说:“贵酒店是柯桥高级别酒店,经常有外国人住,如果服务员不懂外语,会影响贵酒店的生意。我可以帮助你们对服务员进行外语培训。”经理一听,觉得可行,可一看李勇的文凭,又犹豫了。但李勇缠着他们说“试用”两次看看,结果几个回合后,中专生李勇成了该酒店的外语培训老师。

李勇顺理成章地成了该酒店的常客,他巧妙地借这个机会认识了很多外商。李勇知道从事商业贸易的外商戒备心很重,要取得他们的信任绝非一般的交往可以解决,他就常常借故互相学习语言,与外商交朋友,经常陪他们去逛街砍价。通过交往,外商们发现,李勇不仅是他们免费的好翻译,而且在纺织品交易方面也是行家里手。有些纺织城的老板见外商来了,认为他们语言不通,行情不熟,恶意地“宰”他们,可只要李勇在身边,外商们就不用担心了。就这样,李勇在外商中逐渐有了好口碑,成了他们可以信赖的中国朋友。给老板“填书架”

深圳很多老板有钱之后越来越注重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为了显示自己有文化,几乎无一例外地实施“面子工程”——在办公室里摆上一大排书架。那么,书架上应该摆些什么书呢?这可是大有学问的,一旦填进去的书与个人身份、职业不符,就有可能适得其反。

在深圳,有这样的一个打工妹,她专职帮人“填书架”,并且获得了成功。

1999年7月,陈洁莹从河南省信阳师范学院毕业后,踏上了南下深圳的打工之路。

来到深圳后,她在深圳书城打工。这段经历对她以后从事的事业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类推荐
  • 练就圆融自如的处世绝学

    练就圆融自如的处世绝学

    本书将圆融处世的处世哲学与圆融处世的智慧紧密结合,给人许多待人处世的启迪和借鉴,圆融处世能及时避免别人误会你的情绪,隐藏自己的秘密,从而在处世关系中,不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压力,也不会留给对方极坏的影响,这种圆融处世的智慧,读后会让人受益匪浅。
  • 明白为谁工作

    明白为谁工作

    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都应该把它当作学习和个人成长的一部分,将每一件任务都作为一个新的开始,一段新的体验,一扇通往成功的机会之门。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无论身处什么行业,搞清楚“你为谁工作?”这个问题,都是至关重要的。
  • 做个圆滑的老实人

    做个圆滑的老实人

    本书通过大量的贴近两年生活的事例和精炼的要点,从圆滑处世,做个成熟的人,在人际交往中保持适度的弹性;把握好说话的分寸,学会委婉和含糊;明智地推托掉自己不想干的事;面对想干的事要执着也要会变通;保护自己的利益,避免别人的伤害,积极化解矛盾等方面,生动地展示了老实做人、圆滑处世的实用方法。从而真正做到老老实实做人,做一个遵守法纪的人,活得永远坦荡,永远无愧于人民,无愧于社会。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是为人的最高境界。
  • 享受不再纠结的人生

    享受不再纠结的人生

    本书选取了感恩、知足、宽容、珍惜、淡定、挣脱、放下、活在今天这八方面的内容,通过一系列富有哲理的故事,讲述了如何让人们摆脱心理压力、心理空虚,学会感恩、学会珍惜等智慧。
  • 言行要低调细节要高调

    言行要低调细节要高调

    本书内容包括:说话低调是一种人生境界;把握低调原则,忍让也是一种智慧;不要在言行上贬低任何人;从细节入手,做最好的自己;把住细节关,铺平交际路;靠细节提高你的沟通能力等。
热门推荐
  • 那朝

    那朝

    一个原本在三流大学混吃等死的毁容学生,因为一场手术事故莫名其妙来到了...这是什么朝代?不知道?那就叫那个朝代吧...一心想回家,但可能吗?在陌生的朝代同样混吃等死梦中回家,还是...自己建造一个家?看男主在新世界的生活、奋斗、争夺。“不忘初心,不忘本心。”
  • 行尸之路

    行尸之路

    一步步成长,建立起自己的丧尸王朝,文风接近现实,可以消遣时光的粮草级读物。(这是一本类似美剧行尸走肉的小说,比较扁游戏漫画的剧情,主人公是个普通人,没有进化,没有异能,也没有狗血,有的只是末日环境中的人性。本小说比较慢热,本书比较人性化。)
  • Mudfog and Other Sketches

    Mudfog and Other Sketch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青春只有一次,嗨起来!

    青春只有一次,嗨起来!

    高中的时候,叛逆期到了!都给我嗨起来!“吕姐,该改改你这平静的表情了。”李宁儿说,“我都跟你说了我比你大一岁而已。”吕方圆说,“你们两个给我快点”
  • 博山粟如瀚禅师语录

    博山粟如瀚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极品修真神医

    极品修真神医

    极品修真神医,修真少年,轻松治病,治病同时还能提高真气。“我的朋友,我的兄弟,我的伙伴,我的爱人,都由我来守护!我是要成为医神的男人。”这是一本让人轻松的文,轻松的同时有愉快的感觉……PS1:新书期间各种求PS2:更新时间:早8点到9点半一更,晚八点到九点半一更,不定期爆发。
  • 萌萌王妃

    萌萌王妃

    她,蓝府的小姐也是江湖上玄乎的雪女,他,一个前朝遗孤也是她的父母的养子,日久生情,她他们最后会怎样?
  • 雨之恋人

    雨之恋人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像消失了一般。我寂静的喜欢了你一整个青春,然后我寂静的离开。也许你还不知道我的存在,但是你属于我的记忆。我把你放在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不让任何人知道。
  • 我的老公之灰姑娘变身记

    我的老公之灰姑娘变身记

    她与他在樱花道下相遇,她是冷漠加凄清。他确实温柔加富贵。他两本就不是门当户对,却在高等院校相遇了。从山里走出灰姑娘,变成了火凤凰。
  • 走进橡树林

    走进橡树林

    作品简介故事以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那苍凉而又壮美的北大荒为历史背景,以女主人公车远航分别与三个男子——贺援朝、江川、潘龙在荒原上相识、相爱、相恋为主线,通过他们对待爱情、婚姻不同的态度,展示了他们每个人的理想、道德和情操。时间跨越二十余载,他们走进了人生收获的季节时,车远航在磨难中圆了她年少时的梦;贺援朝已成为一个用心拥抱苍生的企业家;江川成为了一名用铁肩担正义的警官;而潘龙却选择了依赖女人前行。这是一首青春的赞歌,也是一首带着忧伤苦痛的情歌。(长篇小说《走进橡树林》共4卷本约130万字。创作历经十余载,4年前已完成。创作初中国文联王其芳编辑曾给予过指导,后因修改拖得时间太长她退休了,就放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