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1200000155

第155章 进攻(二)

?文天祥手中无兵可派。

福建之役,破虏军采用杜浒和张唐所建议的,中路固守,外线作战的策略,给元军造成了南下以来最沉重的损失。吕师夔、阿里海牙、张弘范等人先后损兵折将近二十余万。但杀敌三千,自损八百,破虏军亦蒙受了成立以来最大程度的损耗。

萧明哲的第二标、杨晓荣的第五标,还有张元留下来的第六标被打成了空架子,李兴的第四标只剩一半,还要防守两浙与福建交界那漫长的防线。黎贵达的第七标除了少数人从达春麾下逃回外,几乎全军覆没。陶老么的第八标损失相对较小,但因伤减员人数也在两千以上。

打到最后,文天祥手中除了张唐的第一标和无法独立作战的炮师外,只有陈吊眼的九、十、十一、十二四个标可用。但整个西线,还需要陈吊眼部来防御。如果不是元庭后院起火,战略重心北移的话,继续打下去,胜负的结果的确未可预知。

两个月来,张世杰的旧部苏刘义等人屡屡请战,要求文天祥派人带他们收复两广失地。脱了险的残宋诸臣们听闻张弘范北返,也纷纷上表朝廷,敦促破虏军早日兵出两浙,光复旧都。文天祥丝毫不为其未动。

破虏军现在有多大力量,他自己最清楚。目前这个结局,已经是福建大都督军事力量的极限。北元虽然遭受的挫折,但其实力,依然远在大宋之上。忽必烈和张弘范等人吃亏,就吃在没有一支完整的水师方面。如果北元能派遣一支舰队突然于福建沿海登陆,眼前看似大好的战局,马上就会向相反方向发展。

张弘范北返,前线战局稍见平缓后,大批逃难来的青壮踊跃入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都督府缺兵少将的局面。但大量流民的涌入,同时增加了福建大都督府的粮食供应难度。

除了缺乏有经验的老兵外,福建大都督府面临的第二大困难就是缺乏粮食。尽管大都督府一再提高了粮食的入港价格,尽管苏、方两家和盐帮在尽力向福建输送米面,但福建依然面临的灾荒的危险。

福建多山少平地,本来粮食就无法完全自给。张弘范和达春一抢,一烧,把百姓们过冬的余粮和明年春天下地的种子都化作了灰烬。这意味着,两年之内,百姓都必须靠大都督府供养才能生存。而此刻福建路的百姓数量,已经超过了北元治下的任何一路。

在战争胶着时期,破虏军曾组织了几十万百姓撤离到泉州和福州。这两个城市未曾经历过邵武那样惨烈的攻防战,虽然三年内几度易手,基本上都以“和平”的方式交接,城内人口数量没发生明显变化,一直保持在三十到四十万之间。从被战火波及到各地撤下来的百姓大举涌入后,每座城市人口瞬间突破了五十万。再加上全国各地不堪忍受北元****逃难的流民蜂拥而来,本来格局就不大的城市立刻变得拥挤不堪。(史料记载,宋末泉州人口在四十万上下,杭州超过了一百万)

漳州、泉州、福州、邵武、剑浦、建宁六所大城,每天都有两百万人嗷嗷待哺。解决不了这两百多万张嘴巴的吃饭问题,不用北元再度大举进攻,光灾民暴动,就能让刚刚站稳脚跟的福建大都督府颠覆掉。

泉州府,户部度支元外郎杜规一下子感觉到了肩头上的压力,每天算盘打得啪啪作响,恨不得能从地里挖出几仓粮食来。他出身商贾,知道底层百姓的心思。如果一个政府连饭都不能让百姓吃上的话,什么忠孝礼义,统统都是放狗屁。读书人说饿死是小,失节是大。你真把说这话的人饿上三五天,嗟来之食他照样裂开嘴巴向嗓子里塞。在杜规看来,所有先哲之言都没有这两句说得实在,“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如果一个政府连给治下百姓吃饱饭的责任都尽不到,那么无论上面的人打着大宋的旗号,还是大元的旗号,本质上已经没有了差别。

“大人,从兴化、湄洲两地收购来的鱼干到了!”一个底层小吏小跑到杜规身边,低声禀告道。

“有多少,检查过质地了么?”杜规停住打算盘的手指,头也不抬地问道。

“这批来了三万斤,新鲜货,还没完全干透。货主答应按六成结算,折农具!”小吏清楚利落地回答。他是酒店伙计出身,经过邵武夜校速成班培训过,表现相当干练。

“分三份,一份送邵武,一份送剑浦,另一份留在城内。给货主开免税证明和折款证明,让他去货栈取农具!”杜规在账本上记了几笔,拔拉几下算盘,低声命令。

“是!”办事员答应一声,放欲转身,又被杜规叫了回来。

“等等,通知他,下趟货直接送到福州去,找福建大都督府的田大人。如果一次送货超过五万斤,大都督府给他半折优惠!”杜规思索着说道,一双小肉眼泡眯缝成了条细线,两个大大的黑圈在眼眶周围显得分外清晰。

“子矩,能不能动员四周的鱼户,向他们收购新鲜海鱼!”没听到小吏的回应,带之的,是一个熟悉的声音。

这个声音,杜规永远不会忘记。如果没有此人,也许自己依然是一个庸碌无为,家仇难雪的商贩。浑身的疲倦感一瞬间消失,杜规噔地一下从椅子上跳起来,一边整理官服,一边惊讶地问道:“丞相大人,您怎么来了!”

“见几个客人,顺便到杜大管家这里看看明天的早饭还供不供得上。子矩,你好像瘦了!”文天祥缓缓从门口走了进来,一身便装,愈发显得有些仙风道骨的味道。

“没,没瘦,瘦些,也好。丞相大人,鲜鱼不能大量收购,那东西只能吃当天,放不住!”杜规感动之余,急促地拦阻道。文天祥的问候让他感到亲切,但文天祥的建议却不是个好主意。海鱼味道鲜美,特别是在泉州这种不缺乏香料的港口,偶尔弄几条黄花来下酒,实在为人生一大乐事。但作为粮食供给百姓和军队却不可,那东西不顶饱,且变质极其快。纵使眼下福建已经入冬,鲜鱼也储存不了三日。除非家里有大冰窖,可那日耗斗金的奢侈物,即便是陈家许家这种豪门,也未必建得起。

”是啊,这一带鱼户从来不敢多捞,就是因为搁不住!北方好些,冬天结冰,能把冻鱼拉到很远地方去卖!”一个户部官吏站起来附和杜规的建议。如果冰窖是普通人家可有之物的话,凭借出色的捕鱼技巧,那些海上讨生活的鱼户,早就变成了大富豪,也不至于守着大海却代代受穷了。。

“不妨,科学院那边想了个好办法,可以把海鱼做熟了储藏,放两个月不成问题。来,你们尝尝,这可是萧资的手艺,味道非常特别呢!”文天祥变戏法般,掏出了一个陶土做的钵盂,放到杜规面前,顺手剃掉了盖子周围的腊封。

腊封下,是一层细密的纸绳。杜规虽然跟文天祥很熟,知道他的脾气禀性随和,但也不敢让丞相大人伺候自己。吩咐人搬来几把椅子,请文天祥和侍卫长完颜靖远坐下,抢过陶钵盂,自己开了起来。

刚把纸绳绕开,一股浓郁的香味就飘了满屋。几个跟杜规一块办公的户部官吏肚子被勾得咕噜直叫,大着胆子凑过来,从打开了盖子下,看到了金黄色的鱼块,还有半透明的汤汁。

“靖远,把咱们的样品多开几个,今天犒劳户部几位大人,他们最近劳苦功高!”文天祥笑着吩咐。

侍卫长完颜靖远答应一声,出门又取了几个陶罐来,一一打开,摆在一张空出来得桌子上。几个户部官吏知道文天祥不喜欢太多繁文缛节,道了声谢,围了上去。

每个陶土罐子看上去有二斤容量,里边放的是不同的鱼肉,刺很少,汤汁调得甚浓,虽然是冷食,也没太多腥味。

杜规吃了一口,楞了一下。又夹了一筷子入嘴,闭上眼睛细细品了品,心满意足地叹了口气。筷子如风,顷刻间扫荡了半钵。见文天祥笑吟吟地看着他,方觉失态,脸红了红,笑着说道:“如果做出来都是这般味道,倒也比得上松鹤楼里的大厨了?不知道萧资他们用了什么秘方,怎么能放得这么久!”

“是萧资在科学院悬赏,花了重金攻克的难题!”文天祥笑着说道。在文忠记忆中,罐头是西方一个叫法兰西国家的发明。但文忠自己也不知道罐头的制造方法。文天祥把文忠的记忆搜罗个遍,只搜罗出来一个后世诸强国军队多用携带罐头充饥的印象。

于是,他把这个概念飞鸽传给了萧资,让科学院作为重点来研究。萧资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在邵武贴出了悬赏告示,结果,告示刚出来不到一天,就被一个叫桑大宝的厨子给揭了。

桑大宝是个山东大汉,身高足足八尺开外,偏偏胆小的要死。蒙古军在山东“平叛”,大开杀戒。桑大宝举家南逃,半路与家人走散,干粮、银两皆失,只好靠讨饭为生。可这年月兵荒马乱,哪里有那么多施舍可得。与他同路的乞丐纷纷饿死,而他却一直捱到了邵武,在餐馆里找了个厨子的差事。

见到科学院的告示,他立刻把储藏食物的秘诀献了出来。原来桑大宝在路上乞讨,一旦有了多余食物,则不像其他乞丐般,随便照顾袋子装了或拼命吃掉,而是放在陶罐里加火烧上一个时辰,然后用尽可能的方法密封起来,这种方法可以保证残羹冷炙数日不坏,几度成了他的救命粮。

萧资得到秘方,经人一试,果真合用。第一批鱼肉罐头储存了两个月,依然新鲜可口,作为样品,给文天祥送到了剑浦。刚好文天祥有事到泉州,就一并带了过来。

“人说百业中,处处皆学问,果不其然!”一个户部官吏听完文天祥的介绍,扬着油乎乎的嘴巴惊叹道。陈龙复在泉州府号召节粮,他们这些低级官吏已经很久没放开肚子吃饭,突然见到美食,吃相没一个雅观的。

文天祥笑了笑,知道大伙日子过得清苦。在没有完善制度的制约下,底层官吏是否用心,是否清廉,完全看上级主事官员个人素质。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一个贪官手下,绝对不会带出什么好鸟来。而在陈龙复这种清廉、能干的官吏麾下,则难有人会耍滑偷懒。

但治理一地,一国,光凭官员的自觉是不行的,必须建立一个合适的机制。这一点上,大宋原来的理学和文忠记忆中的世界大同都未必走得通。虽然睡梦中,他经常被文忠记忆中那个美好的理想激动得心潮澎湃。但作为目睹了大宋走向衰亡的理学大家,他知道朱子所谓的圣人之世和文忠说追求的世界大同相差不大,要求的都是个人品质。而个人品质这东西,是最靠不住的。现在效力北朝的留梦炎、叶李等人,学问、人品都曾堪称一时典范。可在关键时刻的个人气节,却连彭震龙这种因贪墨被撤职的小吏都不如。

正思考间,听见杜规问道:“敢问丞相大人,做此一罐鱼,所耗几何?一日可做多少?”

“我正要跟你商量的就是这件事,做鱼罐头的材料,无论陶罐子还是鱼,都是你泉州特产之物。逃难而来的百姓当中,又不乏壮劳力。萧资他们设计了个生产线,图纸等详细资料我都带来了,你立刻可以安排商家合作。出了产品,一部分供应军需,一部分赈济百姓,你看看,有没有机会做大……”文天祥拿出一叠图纸,详细的解释道。

很多事情需要一步步来,将来用什么办法保证华夏永生,那是将来的事。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生存。文忠记忆中的祥兴二年马上过了,在大伙的努力下,崖山的悲剧终于没有重演。今后的历史走向,与文忠的记忆已经完全不同。可以说,从幼帝被苗春救离崖山那一刻起,历史已经翻开的全新的一页。华夏文明和草原文明,重新开始了一次赛跑。

华夏即将走到哪里,途中还有什么变化,文忠不会知道,对文天祥、杜规、陈龙复,对所有人来说,也都是未知。

酒徒注:1、关于蒙古皇帝杀大臣不公布真实罪行的记载,见于史书。元初三大巨贪阿合马、卢世荣和桑哥,死后的罪名都是不忠,而不是贪脏枉法。

2、原始罐头的发明者无处考证,据传为拿破仑。上世纪中国的一些老字号的酱肉,也用陶罐腊封法保存。

同类推荐
  • 正牌君子

    正牌君子

    本是让人既愉快又难舍的西藏毕业旅行,一股诡异的龙卷风却把二十一世纪那个青春、张扬、帅气、搞怪的李瑞文刮到了十六世纪的明朝。此明却又非彼明。文哥哥很无辜,文哥哥很无奈,文哥哥扮书童,文哥哥装才子,人人都说他假小人、登徒子,奈何奈何,明朝第一正牌君子是也!
  • 三国之霸绝天下

    三国之霸绝天下

    李勇一个现代宅男在拥有前世隋唐第一好汉李元霸的一切后,穿越到东汉末年又会引起怎样的血雨腥风。这是我第一次写小说,如果写的不好,请大家见谅。如果有意见请联系我,我的QQ号是378933897
  • 三国之雪域狼君

    三国之雪域狼君

    雪域之君,人称雪域狼君,他是东吴之子,归去东土复仇。从此,三国不再,天下再乱,直至大一统。
  • 万世缘

    万世缘

    回忆里的爱,还找得回来吗?当熟悉变为陌生,这世界会怎样?
  • 黄巾

    黄巾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时间河的渔翁随手将白宇扔进了汉末的乱世之中。且看一个被渔翁摘去了历史记忆的现代人如何跟随着一场黄巾起义把历史闹个天翻地覆。
热门推荐
  • 青帮最后的大佬:“太爷”张仁奎

    青帮最后的大佬:“太爷”张仁奎

    青帮大佬张仁奎极富传奇色彩。清末科考成为山东滕县头名武秀才,加入过义和团,八国联军入京时,曾护送慈禧西逃。他拜青帮“礼”字辈沈淦为师,成为“大”字辈。张仁奎曾密见孙中山,并加入同盟会。在抗战时,他鼓励弟子为抗战出力,不当汉奸。张仁奎在上海隐居时,成立了“仁社”,与黄金荣的“荣社”,杜月笙的“恒社”三足鼎立。上海滩各帮会一旦与军界、政界发生矛盾,几乎都要找“德高望重”的“张老太爷”出面调解。他的徒子徒孙们遍布军、政、商、学各界,且多属名流。
  • 芈

    如果他没有选择作为这个容器,凭他的天赋足可以傲视整片神泽。但如果他当初抵死不接受这一命运,那他永远不可能像这般傲视寰宇!他与饕餮在精神上博弈了千年,找回自由。号称天下第一封印的九龙纹能够封住他和它的心吗?未然之前,一切未知!。
  • 重生之影帝之路

    重生之影帝之路

    一横店替身小弟,重生之后进入娱乐圈的故事,且看他如何一步步走向影帝之路。“你说你是官二代,老子还是富二代呢,都是二代谁怕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礼让三分;人再犯我,斩草除根。”PS:新书上传,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评论,求打赏,求吐槽。(给景宝一点阳光,景宝就敢灿烂给大家看。)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苍穹之彩虹大陆

    苍穹之彩虹大陆

    鸿蒙初开,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一颗被遗忘的神石见证了后世的是是非非。日月交替,时光飞逝,神魔对立,战火纷飞。所有的一切都被那颗女娲石见证,所有的一切也都因它而起。那么它到底存在着什么秘密,谁又能解开这个秘密···········
  • 呆萌千金遇上腹黑校草

    呆萌千金遇上腹黑校草

    当呆萌可爱的千金遇上腹黑冰山的校草是,会擦出怎么样的火花呢?面对校草次次的刁难,面对情敌的次次阻拦,呆萌千金加上好闺蜜层层攻破,会有怎么样的爆笑剧情呢?
  • 汪精卫第1卷:公开投敌

    汪精卫第1卷:公开投敌

    提到汪精卫,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两个字——汉奸!汪精卫在中国是一个完全被否定的人物,甚至被认为是中国人的耻辱。因此现在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把汪精卫从辛亥革命和国民党的历史中完全抹杀,只是抗日战争的历史中实在无法抹杀汪精卫的存在,才简单地提到了汪精卫和他的维新政府。这种出于主观愿望而随意修改历史的作法,使国人对历史产生了错误和虚假的理解。重新去纵观汪精卫的一生,历史不仅仅是记录事件,还需要真实、公正、客观。
  • 鬼域迷城

    鬼域迷城

    本来太平的小村庄里竟然突然出现了鬼怪,这些鬼怪就没有让村里人安静过,过不好日子的村民决定和这些鬼怪拼了。可是,这些普通平民又那里是鬼怪的对手……
  • 世子妃

    世子妃

    前世太子妃三年,三年一无己出,无子为其绝后,皇后逼其太子休妻,太子却对她说:“心莲,你放心,就算没有孩子,我也不会休你的”前脚说的深情款款,后脚却推她入了地狱。相隔一个月后重生成为了相国公嫡女落心,她心狠手辣,狠毒无情。逐渐找到前世的死因,原来她的死不过是一场很俗的阴谋,夫君想娶的不是她而是她的庶妹,还要对着她恩恩爱爱三年,也是没谁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火影之我是宇智波辉

    火影之我是宇智波辉

    一个宅男穿越到火影,附带着超级系统,看他如何在火影里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