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10600000012

第12章 说古道今(2)

在《论语》里有一段记述:“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这是说齐国人(当是齐景公)馈赠歌姬舞女给鲁国,掌控国政的季桓子接受之后,三天不问朝政,孔子于是失望地离开了鲁国。《史记·孔子世家》所记更为详细,说孔子当鲁国的大司寇时,齐景公担忧“孔子为政必霸”,将会危及齐国,因此听从谋臣的计略,特选都城中容姿姣好女子八十人,让她们穿上华丽的衣裳,学会跳《康乐》舞(笔者不禁联想起“红磨房”的康康舞),然后再让她们在鲁国城南处登台表演,竟诱得季桓子和鲁国国君撂下政事,兴致勃勃“往观终日”;接着季桓子笑纳了齐国的馈赠,三日不听政,陶醉于美女曼妙的歌舞之中……很显然,这是齐国对鲁国实施的一项“美人计”,——钱穆称之为“政治阴谋”。有鉴于季桓子以及鲁君的如此表现,孔夫子喟然感叹“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似乎是很可能的。

季桓子和鲁君“好色”而不甚“好德”,自然可以肯定。还有更甚的,是那些败德乱伦的好色者——

有“好色”于亲姐妹的,如齐襄公与同父异母的胞妹文姜私通,甚至为此谋杀了文姜的丈夫鲁桓公,《诗经·齐风》里有两首诗(《南山》、《敝笱》),就是讥讽他们之间丑事的,孔子在《春秋》中也隐晦地记录了他们俩的多次相会。

有“好色”于庶母的,如卫宣公与其父之妾夷姜勾搭成奸,并生了几个儿子。

有“好色”于儿媳的,这就更多了,其中就有那位曾与庶母私通的卫宣公。卫宣公本来为其长子(与夷姜所生)聘娶齐君之女,但他发现未来的儿媳宣姜是个美人儿,便急不可待地抢过来占为己有;《诗经》里有一首《新台》,借新嫁娘的口气讥讽卫宣公:“本想嫁个如意郎,却遇上个丑汉蛤蟆样!”(“燕婉之求,得此戚施”)巧合的是,被公爹抢占的宣姜,和给丈夫(鲁桓公)戴绿帽子的文姜,竟是同父的亲姐妹。

卫宣公夺媳为妻当然谈不上“创举”,在他之前早就有同此“好色”的前辈了,比如鲁惠公就是一位。鲁惠公为其长子息姑(后来的鲁隐公)迎娶宋君之女,看到新媳靓丽可人,便不由分说地将她迎入自己的内宫。然而,鲁惠公夺媳的恶名却远逊于后辈卫宣公,这可能因为他做得不太张扬,不像后者为夺媳劫色特地造了一座新台,好像唯恐天下人不知道;也可能鲁国人比较忠厚,为尊者讳,不忍或不愿把国君的宫闱秽事播扬出去并传之后世。所以,我们从《诗经》里看到:齐国有讥刺襄公兄妹乱伦的《南山》、《敝笱》,卫国有嘲讽宣公夺媳的《新台》,而鲁国则没有,有的只是善颂善祷的《鲁颂》。

孔子精研“诗三百”,熟知春秋史事,对种种“好色者”,在心里其实早该有一本账了吧。

孔子在《春秋·桓公二年》里记道:“宋督弑其君与夷及其大夫孔父。”这位被杀的孔父就是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嘉是名,孔子须避称祖讳;孔父是字,其后代以这位先祖的字为姓氏,从此就都姓孔了。

孔子着《春秋》,用笔极简,简得往往语焉不详,令人不明所以,如以上仅有十三个字的孤零零一句话,就无从周知那桩血腥事件的始末详情。好在《左传》里面有较为详细的记录——

宋殇公立,十年十一战,民不堪命。孔父嘉为司马,督为大宰,故因民之不堪命,先宣言曰:“司马则然。”已杀孔父而弑殇公。……

从这记述中可以知悉,宋殇公(即与夷)做国君后,十年里发生了十一次战争,老百姓不堪忍受,太宰(行政长官)华父督借着“民不堪命”先造舆论,说这一切都是司马的责任,不久就杀了孔父嘉和殇公。孔父嘉当时作为掌管军事和军赋的大司马,对于使得“民不堪命”的连年征战,诚然须负一定的责任。然而,华父督诛杀孔父嘉,其实不过是假借民意而已。《左传》上说:“君子以督为有无君之心,而后动于恶”。当时有识之士看出华父督的“无君之心”——不满于殇公倚重孔父嘉,阻碍他争夺更大的权力,正因为存此野心,然后才有那样的罪恶行动。这实际上是野心家策动的一场血腥的宫廷政变。华父督立新君(宋庄公)之后,以郜国的大鼎贿赂鲁国,又用财宝贿赂齐、陈、郑等国。倘若他是堂堂正正顺应民意,为什么还要用重器、宝物来贿赂人家?孔子在《春秋》中记道:“(鲁桓)公会齐侯、陈侯、郑伯于稷(宋地),以成宋乱。”虽然隐略了贿赂交易,却也昭示出华父督篡弑的政变,终竟得到了鲁、齐、陈、郑四国的承认。

华父督杀孔父嘉,还有一个隐秘的卑劣动机,就是劫色。也是在《左传》里,有明白的记述——

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

华父督在路上遇见孔父嘉的妻子,目迎着她走过来,又目送着她走过去,并脱口而出:“美而艳!”分明是动了色念。这是冬天的事情。到第二年开春的正月——

宋督攻孔氏,杀孔父而取其妻。(宋殇公)公怒,督惧,遂弑殇公。

宋国老百姓早就不堪连年征战,华父督的政治野心也早已有之,为什么在路遇“美而艳”的孔氏之妻不久之后,就决意下手攻杀同僚孔父嘉呢?看来,是夺妻劫色的强烈欲念,驱动着他加速罪恶的行动。

显然,华父督是一个邪恶的“好色者”,而且直接加害到了孔子的先祖身上。孔子对其夺孔父嘉之妻不着一字,是因为此事有辱先祖而必须加以隐讳;然而在孔子的内心深处,是不是有伤痛之感呢?应该是有的吧。

孔父嘉被杀之后,他的儿子木金父逃奔到鲁国(钱穆采信孔父嘉的曾孙孔防叔“畏华氏之逼,始奔鲁”的说法,此说不甚合理,孔氏后裔也并不认同。)——孔氏不仅由此从显赫的贵卿下降为士族,而且也由此从宋国人变为鲁国人了。

我们可否换个角度来想一下:孔子之所以成为儒家宗师的孔子,其实跟“好色者”华父督是有一定关系的。假如,华父督不好色,也无野心,将相和睦,君臣相谐,则孔父嘉便不致遭杀身之祸,如此数代以降,孔子很可能也世袭为宋国的贵卿。这样的话,孔子就不会成为鲁国的那位为后世崇仰的孔子了。

对这种换角度的异想,想必多有不以为然者,他们必定认为孔子是天生的圣人,在鲁国、宋国或别的什么国都一样,跟“好色者”华父督也毫不相干。但笔者却认为:这确是有着一种逻辑的关连性的。理由是:一、正因为孔父嘉被“好色者”华父督杀害,致使孔氏逃奔到鲁国,而鲁国是儒的故乡,周礼典籍非常完备(“周礼尽在鲁矣”),这是孔子研习周公之礼并成就为儒家宗师的最佳文化环境。二、也正因为那场祸乱,孔氏从贵卿沦为士族,孔子后来才可能在鲁国开创私学,培养士阶层的子弟(其中不少是寒士)传承、弘扬儒学;倘若他是宋国的贵卿,养尊处优,且碌碌于政务,恐怕不可能也想不到会去亲自办学授徒的。杜甫说“文章憎命达”,成就一位伟大的哲人更是这样。所以说,是鲁国的“少也贱”而好学不倦的孔子,而不是一个宋国的贵族子弟,终竟成为了影响百代的儒家宗师。

而这一切则是以孔氏命运大转折为肇端的。当然,这绝不意味着要归功于造成孔氏命运转折的“好色者”华父督。罪恶就是罪恶,这是确定无疑的。孔子对杀祖的“好色者”深怀痛感和憎恶,这也该是确定无疑的。

通向民主的论辩之道

萧文泉

差不多一百多年前,京华的知识界以中国人特有的概括性思维方法,把中国之所以落后于西方的原因归结为两点:民主和科学,简称“德赛两先生”。时至今日,在关于中国发展的话语中,不管是官方的报告还是民间的讨论,这两位先生的身影还是占了主要的位置。在学术界里,关于中国和科学的关系有着名的“李约瑟难题”:为何近代科学没能产生在中国?对于这个问题的论文专着已经够研究这个题目的博士生在图书馆里读上几个月了。可是与此对应的问题似乎没有引起学者们特别的注意:为什么民主制度没有在中国产生?除了常见的对中国封建专制体制的批判外,没有什么专门的分析,这个问题本身好像也没有被这样提出过。西方的民主制度来自于古希腊的文化传统和近代的资产阶级革命,中国两者都没有,因此中国没有民主制度也就是自然的不言而喻的事了。

但是这实在是一个值得提出来好好研究的问题。看一下我们的近邻印度,印度在面对西方列强的时候比中国还弱,这么大的疆域,这么多的人口,居然被一家英国公司统治了两个世纪。但是印度独立之后,民主制度就牢靠地在这个国家里建立起来了。在这大半个世纪中,大选按时举行,政权和平交替,宪法权威至上。印度从来没有发生过第三世界国家里常见的军事政变或强人独裁,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里英迪拉·甘地政府曾经以国家面临的危急状态为由,试图引入削减人民民主权利的立法,但是印度人民毫不含糊地立刻在大选中把她赶下台。只有当甘地夫人改弦更张,重以民主政纲竞选,印度人民才又选她上台执政。民主制度在印度的良好运行纪录很可帮助我们拓宽思路,印度不比西方,那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低下,文盲众多,贫富差异巨大,按照我们这里一些政治理论家的观点,显然是没有民主制度生存的土壤,可是事实正好相反,民主制度在印度深深地扎下了根,原因何在呢?

同类推荐
  • 信仰导航

    信仰导航

    信仰是人的一种精神追求,它存在于人的心灵深处,融化在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上。信仰对人的行为有巨大的导向、鼓舞和激励作用。正是基于这一认识,这本小册子,侧重于大学生信仰的教育与引导,着重阐述如何科学、生动、有效地开展以“六个为什么”为核心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 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10

    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10

    2010年全球出版业共同面临了金融危机,数字出版等新命题,各国出版业在技术研发、发展模式、产业布局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调整,其中不乏具有战略性意义的转型之举。作为“海外新闻出版实录丛书”之一,本书包括出版、动漫游戏、印刷与纸张、发行、版权、阅读、政策管理、海外看中国等几方面的内容,全面反映了2010年世界各国出版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为中国出版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本书是卢梭应法国第戎科学院的征文而写的论文。文中提出了私有制的出现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这一光辉思想。想阐述政治思想这一性质上,其重要性仅次于后来的《社会契约论》;而在思想体系上,本书可视为《社会契约论》的基础和绪论。
  • 现代城市管理机制创新实证研究:以宜昌城市管理为例

    现代城市管理机制创新实证研究:以宜昌城市管理为例

    本书旨在对宜昌城市管理进行实证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宜昌城市管理的理念与特色、、宜昌城市管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宜昌城市管理的模式、宜昌城市管理的成效与不足、宜昌城市管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希望通过上述问题的考察和研究,梳理经验,发现不足,以此丰富现代城市管理的理论。
  • 中华句典2

    中华句典2

    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及了一些趣味故事。通过这些或引人发笑、或让人心酸的故事,可以使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名句。
热门推荐
  • 天才帝尊

    天才帝尊

    银河漩涡出现裂痕,苍穹飞岛纷纷坠落,时光轮回,卷走无数人的性命,一抹神器之灵嵌入宅男颜霄所写的小说世界,从此中元大陆横空而起,弱肉强食,道法无情。异世异界,呼风唤雨,执掌乾坤;一句话能引起世间腥风血雨,一招手能轰动大陆无边强者。我,叫颜霄。
  • 极品百鬼图

    极品百鬼图

    青龙百鬼图,妖魔皆伏诛。父亲不惑之年驾鹤西去,爱人乱战之中音讯全无,丁家传人手持青龙百鬼图,降服天下妖魔,而等待他的会是怎样的可怕阴谋?一切谜底将在书中揭晓……
  • 逆否顺

    逆否顺

    生于天地间,恩恩怨怨孰是孰非,又有谁能避免,又有谁能看开呢?看不开又如何,看开又如何,你就是你,天就是天,地还是地,又不能被改变!逆了就有出路?顺了难道会灭亡?
  • 天玄神传

    天玄神传

    天玄大陆,绝分四洲,以东南西北著称,在这里有一种东西很玄妙也很神奇,统称玄气。
  • 时空旅盗团

    时空旅盗团

    时空旅盗团,一支穿越时空盗宝的团队。一次意外的穿越,肖飞获得了精灵之体并加入了时空旅盗团。他的奇妙旅程也就此徐徐展开。火龙圣珠、骑士勋章、女巫法杖、海盗之眼、撒旦圣经......在寻找这些传说中的宝藏时,他也慢慢熟悉了自己的奇葩队友:怪力神、扑克脸、魔术师、小丑、狸剑客、驯兽师...他忽然发现自己的生活已经进入了一片水深火热之中,而最让他头疼的是那位性格阴晴不定的老团长.......“你们全是一群怪物!”肖飞咆哮。众队友:“最怪的人好像是你吧...”ps:本书为冒险文,非搞笑流。
  • 龙须触悬龟虫背剑

    龙须触悬龟虫背剑

    “双鱼道混沌”的传说、妖始之地“天地沉浮”得大气、四只灵兽在仙域里美好的生活、听真仙论经讲道、一起升经悟道、入灵府为好友摘仙宝、进“百里仙市”吃喝玩乐、因天道玄机和仙门开始仙伐、为“诸天造人”四个好友……。这是一部,气势恢弘、雄伟壮丽的,玄幻史诗!这是一部让人看了欲罢不能得玄幻小说!!!!
  • 甲骨、牙角器、偶像鉴赏及收藏

    甲骨、牙角器、偶像鉴赏及收藏

    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重修台郡各建筑图说

    重修台郡各建筑图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李一的世界

    李一的世界

    这是一个充斥着奇幻色彩的世界,特色鲜明的游戏职业,紧张刺激的即时战略,强大而神秘的虚拟主脑。然而当这一切的背景都建立在无情的挣扎于死亡之间的时候,谁还能保持面不改色的继续玩下去!在不知名的时间,不知名的地点,一群茫然的人,将生死交付于身边的虚拟主脑,这到底是未来荒芜的地球,还是一个足以震惊世界的惊天骗局!在惊心动魄的游戏过程中,每个终极玩家都在小心翼翼的寻找自己的过去与未来。
  • 最强武神

    最强武神

    拳破万法,剑指苍穹,问鼎不朽!长剑在手,斩尽天下负我狗!我是这个世界的主宰,我是最强武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