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03200000006

第6章 清代“官当”的经营模式(2)

将借来的“生息银两”基金或其中的一部分,用以置田收租,将租米出卖折银,以息银支付兵丁吉凶事件的用费,在一部分地区一部分军队中,是曾经行之有效的。雍正对于各省各衙署的地、粮、银账目也抓得很紧,要求“将买过田园并每年应收租谷数目另为奏报”,还要“造册送部”。但应看到,置地召佃收租的利息率,相对说来是比较低的,而且,经管许多块小面积土地,与若干分租土地的佃户分别打交道,又要折算粮银,此种营运方法是比较不方便也并非最合算的,这也是它不能上升为主要营运方法的主要原因。

2.以基金交商收息

为数更多的省份或衙署,是将从上面拨发而来的“生息银两”基金或其中的大部分,用以“交商收息”。其中,最早上奏的是四川提督黄廷桂,他在雍正七年七月即奏陈,拟将本管一万四千两基金中的一万三千两,分借给十三名典当商,每月收息一分,并拟订出详细的贷、还、出纳手续以及监督管理的办法,雍正朱批“办理甚属妥协”。接着,广东提督王绍绪及其继任者张溥等也奏报前来,他们从雍正七年九月开始,即将基金一万八千两交商人收息,“据商人汪赞明等情愿借领营运生息,照贸易规例,纹银九七扣,库平九八兑,每两每月二分行息,按月缴收”。雍正八年十月,河南河北镇总兵范毓馥也将本镇领来的基金六千两,全部贷放给山西商人关思敬,令该商出具借领,以分半利银起息,计月不计闰,每年共交息银一千八十两,按定四季交投。其他如江西巡抚谢星、安徽巡抚徐本、南赣总兵李涟、湖南巡抚钟保、襄阳总兵焦应林、广州将军张正典等文武大臣,都有过类似的奏章,其考虑的角度和做法与上引诸地区官僚们大同小异。这说明,交商生息的办法在营运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交商生息的明显优点是当月生息,得利很快;而且本息稳靠。官府对于贷借公款的商人,事先都采取了各种防范的措施;或先对他们的家产和信用进行审慎调查,或饬令他们五家连环保证,共负连带责任。对此,河东总督田文镜的做法是将本金分散借出,督标领来的本金本来只有四千两,他却分发给祥符县十五家典当商人贷借,平均每家只有二百六十余两。数目有限,万一有一两家闭歇卷逃,也伤不了根本。不仅如此,他还责令这十五家当商在借款时均必须办理相当复杂手续,各“取有领状”,还要“连环互保”,并保证“长年按照二分起利”。

当时在各省普遍采用的另一种方法是通过本省本地区的盐运使、盐法道等将“生息银两”本金贷放给本管的盐商,由各行盐商人按期按额交纳利息银给盐官,盐官再转解有关官库。这种将“生息银两”制度与食盐专卖制度密切结合起来的做法,可说是一项“创造”。事实上,不论当商或盐商,从商业经营的角度,绝大多数都不是真心诚意地乐于接受这种贷款的。有些商人是基于本身营业上的经济上的利益考虑,在权衡得失以后,在两害相权取其轻的状况中,才接受贷款并承诺交利的。

还必须注意到,雍正时期对于各地的重要商人监管是相当严的,经常通过官府,对各地区重要商人的营业和财产状况、交纳课税是否及时和足额等进行调查。有关部门要对辖区商人定期分等级排队并及时奏报,从而决定对不同商人给予不同的信任程度,决定是否继续委办盐运及贷放等事宜。雍正主政时期,商人的亏欠比康熙时期少,更远远低于乾隆时期,乃是与当时监管工作的具体深入分不开的。

3.以基金开设当铺及其他店铺以直接经营

清代雍正时期各省各衙署亦多有将“生息银两”基金或其一部分,用以开设以典当铺为主要的商业,由官府指定专人负责经营管理。这种由官府投资并经营的当铺或其他商号,一般被称为“官当”或“官店”。雍正对官方开当是比较感兴趣的,下诏积极推行之。雍正的意图很明显,以生息银作为当铺资本,用当铺赢利以解决某些公务和福利开支的需要。这是一种由上而下的引导和推动,上行下效。于是,钦发的“生息银两”基金一拨到各地,以此为资本的大小官当便如雨后春笋,纷纷破土而出。

湖广提督岳超龙奏:“窃臣标五营兵丁,荷蒙天恩,赏银一万二千两营运生息,臣钦遵酌议,在于常德府城招商开典,当经恭折奏闻,并报户、兵二部在案。”

署福州将军阿尔赛奏:“窃照陆路提标五营,蒙皇上赏给一万八千两生息以济兵丁,臣于署任后,查前任提臣于兴、泉二府各设当铺一座。”

广西的情况是,提督张正宗动用提标“生息银两”基金一万六千两分别在柳州、南宁、宾州三处开设当铺,本省巡抚金拱则动用抚标“生息银两”基金六千两在桂林城开设当铺两座。

甚至当时远在边陲,人烟较为稀少的地区,例如陕西安西镇总兵所辖之地。该镇总兵袁继荫也奏请开当“臣窃见安西所设岩疆,土无出产,百物价值数倍内地……臣请于(生息银两)一万八千两内支三千两开设官店,照内地当铺例,每两每月三分起息”。

在当时各级领有“生息银两”专款的官府中,运用此款经营当铺已经蔚然成风。据不完全统计,各旗各督、抚、提、镇的标营中,拥有数量不等当铺的,大约占官府总数的一半左右,这还是仅据已奏报上来的数字计算。已开设而未详报,或原奏折已不存在的,当在未知之数。雍正后半期大力推行“生息银两”制度于各军标,客观上实成为官营典当业大量发展的催化剂。

为什么当时从皇帝到各级官府对于由官方投资开当如此有兴趣呢?这具有多方面的原因。简言之,一因与买地召佃收租的办法比,开当可以不受自然界风、水、早、虫等灾害的影响,不受农业收成丰歉的影响,而且在管理上比较集中,不必面对着分散的以百数十户计算的佃户,不必一一催租,也不必收集粮食转为银钱应支。二因与交商收息的办法比,由官府委派官佐自营自管,比将数千两甚至数万两的巨款放在商人手里更为放心些。三因资金掌握在官府自己手里,便于灵活调拨应支,可以随时动用本息,官当铺实际上都成为本部门的小金库。四因官府每多开一座当铺,即必能安插或照顾一些人。当时许多大吏都奏报要委派某些诸如中军参将、游击之类的中下层军官兼管官当,这些兼差当然都是有油水可沾的优差。许多老病兵丁以及官员的至爱亲朋,均可进入当铺以谋一枝之栖。这对于官府及有关官员都是方便和有利的。凡此,都是当时大量官当铺相继开张的原因。

(三)乾隆朝的经营模式

乾隆时期的官员,包括京官和地方官,均可以公开合法地办理手续,纳息借用“生息本银”,而且数额颇大,这在雍正时期是被禁止的,但是到了乾隆朝,这方面的情况也起了显著的变化。不论中央或地方省旗,将本银借给官吏个人,已经成为熟见习闻之事,不仅某衙门某官借去若干、息率几何、保结何人、按押何物、已偿未偿的登记等均详明载于账。而且,还公然将上述贷放收偿的情况形于奏版,请旨处理。

这样重要的事态发展,说明乾隆时期有些衙门对“生息本银”的运用,已部分从以经营谋利为主转移为以放债食利为主,而且放贷的对象主要是各级职官,从有关衙门来说,可能是认为,一切职官均应由一定衙署督管,借款给他们不怕拖欠;另一方面,也显然是对这些官僚的优惠照顾。因为,以一分起息,在当时社会上当然是低息,官僚们一转手再放高利货,仅在利息方面即可坐得厚利。此外,官僚们用来置地买房,或用买缺,甚至用以填补赔累欠款、贿买上司,都是很合算很方便的。于是乎,相当大的一部分“生息银两”便被转化为仅限于在官场范围内流通的头寸,成为官僚们牟取私利和调剂各种关系的周转金。有些官僚从基金中借入成千上万两的银子,成为当时“生息银两”制度主要的受益者。甚至,有些人由于宦情变幻、经营失败,因而欠息不还,甚至蚀光了借本,虽然立限勒追、抄家清产,但仍无法追回,前经借出的“生息本银”便成为“无着”欠款。

同类推荐
  • 萨满文化

    萨满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萨满文化》共分为七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萨满文化的起源与传播、萨满教的神灵崇拜、萨满的宇宙观与灵魂观、成为萨满的途径、萨满的祭祀、萨满传统文化等。
  • 江南读本(大夏书系)

    江南读本(大夏书系)

    花是有灵性的,雨是有灵性的,季节是有灵性的,物候是有灵性的,地域也是有灵性的。只有某一种花卉或季节最适合表现某一个地域。“杏花春雨江南”,改为梅花、桃花,便觉不好。虽然梅花、桃花都很美。“人难再得始为佳”。只有难以再得的结合,才是真正的良偶佳侣。江南的姿韵、风情、美学特征、地域性格,有了杏花、春雨的陪伴,就像是宝玉有了晴雯,黛玉有了紫鹃。
  • 兰州历史文化:表演艺术

    兰州历史文化:表演艺术

    本书内容包括:开宗立派写春秋、艺坛舵手朱怡堂、耿忠义与耿家脸谱、话剧奏响时代强音、《在康布尔草原上》、兰州舞台变奏曲等。
  • 雄关要塞:函谷关(文化之美)

    雄关要塞:函谷关(文化之美)

    函谷关作为我国一个著名的关隘,它坚固险要而又位置重要,这使它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老子在函谷关写《道德经》,这使函谷关成为了道家之源。其是我国最古老、最重要的关塞之一,在这里,曾经发生过许多故事。因此,函谷关成为了我国的一个著名旅游景区, 更成为河南灵宝市的一块金字招牌。
  • 亲情满屋:孝敬父母应做的39件事

    亲情满屋:孝敬父母应做的39件事

    真的,“回报” 是幸福的。她让我们感到自我价值的丰富,人性光芒的闪烁,人生经历的厚重。我们生活得快乐健康或许是父母对我们的最大希望,他们或许没有想过要我们为他们做些什么,现在就让我们以自己和父母都能接受的方式和方法,去做这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热门推荐
  • 超级至尊系统

    超级至尊系统

    自卑胆小的少年本打算结束自己蹉跎的一生,然而一个来自高等文明的超智能系统从天而降,少年叶秋的生活自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 仙身妖骨

    仙身妖骨

    仙轮初开,开修道之门,有道为仙有路为妖。少年辰曦,偶得奇石万妖骨,却踏上了修仙之路,化仙道为身,容妖路为骨。仙妖之争宗派乱战,乱世之中如何生存?这世界没有公平,那么我就用自己的手拿来属于我的公平!
  • 陆耀东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

    陆耀东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

    本书是武汉大学资深教授陆耀东先生的八十寿辰纪念文集,由陆门弟子共同完成,包括陆老从教多年的众多学生,有何锡章,昌切,马俊山,张中良、吴投文,萧映,宋剑华,尚小京等学人,他们追述师门情谊,阐发陆老的学术脉络和学术思想,可以说本书体现了以陆老为中心的新一代文学研究人对学术的追求。
  • 降临之初

    降临之初

    星空消失了,太阳系进入黑暗世界。这不是末世,是人类新的开始。靠着网络和种田技术,小公司征服大世界。新文求点评,推荐!龙根
  • 最强剑仙系统

    最强剑仙系统

    苏晓是个妹子身,男儿心的家伙——俗称变身。苏晓外表治愈温和,内心腹黑善良——俗称闷sao。苏晓精神正常,肉体11——俗称百合。哦,对了,苏晓在创世有个作者号,名唤出鞘剑——简而言之,这是一个作者带着剑仙系统穿越变身在高武世界一路撸向最强的故事。据说……很好看……——我是剑娘苏晓,我为自己代言。
  • 神契:来世之约

    神契:来世之约

    “夏慕,哦不,应该叫你星象之神——冷慕。你真以为这世间只有你一个神?”“不……”"如有来生,我愿与你再次相识,即便被你伤的遍体鳞伤,我依旧无怨无悔。”所有人都不知道,不理解她为什么会这么说,这么做;或许这只是天注定,她永远都会为情所困,为爱而伤。
  • 命劫记

    命劫记

    他,是一个弃婴。幸运的是,一个路过的老人看到了他,收留了他。可惜好景不长,在他八岁那年,老人驾鹤西去了,只留下他一人生活在东北深山之中。直到他十六岁那年,他离开了他的家,开始了流浪,一个人漫无目的的流浪,走过了大江南北,一直在走,在这个不是黑便是白的世界里游荡,像一个游魂,充斥着格格不入的格调。一直以来,他都觉得,他的一生会这样简简单单的完结,不会再有任何改变,这个想法从来没有被他自己质疑过。直到那一年,那个冬天,那个诡异异常的冬天,那个大雾弥漫的冬天。他,在一个破旧的车站那儿,邂逅了一个她,一个外表清秀绝美但却流露着焦虑疲惫的她。看着这个让人心疼的容颜,突兀的,他的脑海里,鬼使神差的窜过了一个念头。就在这个莫名其妙的念头闪过之后,一件件围绕着他和她的故事开始慢慢展开,慢慢地开始改变他的生活,慢慢地开始改变他。或许,这就是命运……
  • 男儿的一片天

    男儿的一片天

    品一盏淡茶,于安静一隅,回忆我们那逝去的平凡青春岁月……送给八零后的自己!
  • 孰能纵横

    孰能纵横

    “前辈,我承认,你很伟大。但是属于你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为什么不能把机会留给新时代的人呢?”“即使我等是所谓的圣人,但说到底,我们仍然是人,有人的地方,欲望就不会停止,野心就不会停止。”“我会用我的实力,粉碎你们的野心的,这个时代,是我们的!!!!!”
  • 芦浦笔记

    芦浦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