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03200000004

第4章 清代“官当”的发展阶段

(一)康熙时期“官当”的初创和运用

康熙初年到雍正六年为创办阶段。在此阶段中,康熙曾大力运用“生息银两”作为财政力量以推行召商(召官)承运铜斤和食盐专卖的政策,还曾运用它以保证铸币工业的正常生产,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奠定上述经济政策起过积极的作用。康熙在此期间也确曾动用一定的“生息银两”作为对某些亲信宠任官员,特别是“包衣”近臣的财政照顾。在这长达半个世纪的时期内,每笔“生息银两”的款额大小、利息高低、借期长短,准借或不准借,都是由皇帝本人因时、因事、因人而异,内务府或有关官员随本奏请,皇帝就来核批交付执行,当时尚未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定制。

清代“官当”制度最早出现于何时暂难准确考证,据光绪《大清会典》中《内务府·恩赏银两》条的记载,此一名词是在雍正七年才正式见于典籍。但是这一制度的酝酿草创和试行,是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就存在的了。早在康熙十年(1671)五月,盛京管理内务府事务掌关防佐领辛达里就呈报北京总管内务府,“以买卖之事不断,曾请置设商人。既然盛京每年均有出卖三旗制作所余棉、盐等物并购买所需诸项什物及议价等事务,故应设置商人,况且若将当地现成库银经商,则可获利,而买卖等事亦可不至有误”。当即经北京总管内务府审批,同意委派三旗之下某些闲散人员,主要是一些庄头子弟兼充商人,由盛京内务府贷给一定数额的“内祭银两”作为本钱,商人则应按照规定定期向盛京内务府交纳一定的利息,“一百两银一年四季将取息银五十两,闰月不取息银”。这说明,两个内务府将“帑银”作为资金以进行营运,早在康熙初年便已经公然形于案牍,视为内府工作的一部分了。以皇室资本来发展和支持一部分商人经营特定的贸易,这些商人自负盈亏,但必须同时承担定期定额缴交利息的义务。这对于活跃当时东北地区的官私经济,可能是必要的,但皇帝本人(通过内务府)也分享了相当高的利益。

(二)雍正时期“官当”的整顿和政策演变

对“官当”制度的重大改革和整顿是在雍正七年五月开始的。从雍正七年五月到皇帝本人在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去世以前的六年多时间中,他对办理“生息银两”制度的方针办法作了很大幅度的调整,一方面,纠正了康熙主政时期在这方面存在的一些偏颇;另一方面,大大增加了运用“生息银两”制度作为稳定封建国家统治机器下层人员、特别是一般兵丁生活的手段,雍正通过这一制度建立了一整套遍及军、政、旗系统的福利制度,并将之扩展为全国性的规模,陆续制订了若干规章办法,使这套制度趋向完备严密。

雍正即位之初,面临的政治形势是相当严峻的。康熙晚年对朝廷和官场上各种弊端基本上采取纵容姑息的态度,以致人心涣散,吏治废弛、财政紊乱,清王朝的内外危机均趋于激化。雍正当此关系转扳之时继承嗣君之位,或仍循旧轨而任形势进一步恶化,或断然改弦易辙以整饬刷新之,实为无法回避的抉择。历史事实表明,雍正是坚决摒弃了前者而选择了后者。

康熙辞世,遗留下来的国库存银只有白银800万两,此数只有他在全盛时期库存三千余万两的四分之一。值得注意的是,雍正一上台,就在这仅有的800万两中拨出90万两充作八旗及内府三旗“官当”的基金。雍正为什么会这么做呢?这绝对不是偶然之举。

八旗在清朝封建国家体制中具有着特殊的地位和势力,被称为“我朝之根本”。直到雍正上台,管理旗务的亲、郡王等仍视本管的旗是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务府上三旗是宫廷近侍警卫。雍正为巩固自己的帝位,为扩大自己的统治基础,势必大力加强对八旗及内务府的控制,大力加强对旗下一般官佐以及兵丁人等的直接掌握。他的心腹蔡挺即曾密献优待八旗之策,借以稳定军心、培植根本。在当时,一个一般官兵以及近侍人员,遇有婚丧之事,可以得到从数两到二十两的赏赐,这在办理红白事务中也是不小的补助。而按照清朝的军制,绿营的步兵每月所得钱粮不过一两五钱到二两,因此,上述“恩赏”数额不能认为是无济于事的。雍正抓紧颁布并执行这道谕旨,显然是着眼于政治上的考虑,是以之作为稳定和拉拢八旗和内府人员的特殊手段之一。

当然,更值得注意的,不仅在于雍正一上台即拨发90万两巨款作为“官当”的基金,还在于从这道谕旨的内容里,明显可以看到清王朝在掌握和运用“官当”制度方面,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新的指导思想和新的规定。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雍正明确规定,这90万两乃是一种基金,只能支用它的利息以供八旗及内府三旗官兵某些福利费用开支,不准动用本银,不准作一次性消耗;第二,大力加强管理,息银的支用严格限于一定范围的人员(其中又分等级),而在这一部分人员中又限于只解决喜丧事件;第三,建立必要的奏报和检查审计办法,规定每年必须由指定的银库负责核销,各旗只能实报实销,并分别将帐目奏报给皇帝。凡此三端,都是在康熙时期未有过的明确规定,也是雍正在其后整顿和运用“生息银两”制度时采用的基本政策。

随后雍正对“官当”制度进行了改革。第一方面,他进一步拨付一定的基金,作为对以内府官员为主要财政照顾对象。“著将内库银两,给予乾清门侍卫一万两,三旗侍卫每旗各二万两,内管领等员二万两,司院官员二万两,令伊等或置房招租,或贸易取利,任其滋息分用,亦得优裕。”雍正在这方面的指导思想较之元年颁发的有关谕旨又有了重要的发展,即对于拨赐的基金,有关部门掌有进行营运的责任和权力,“或置房招租,或贸易取利,任其滋息分用”,这是事关重要的。因为雍正已经明确规定,所有拨充作为“生息银两”的款项,都是一种应该用以进行增值的活资本,而增值的办法和营运的项目,则可以由有关部门自己决定。第二方面,是对驻防全国的各旗、提、镇等军事单位,以及由各省总督直辖的督标、巡抚直辖的抚标等,均分别拨给一定数目的“生息银两”基金,由各部门的主官负责管理并组织营运,将所赚得的利息银两充作以兵丁为主要财政照顾的对象。

(三)乾隆时期“官当”的衰败和“收撤”

乾隆主政初期,基本上是遵循旧制,仅作过一些次要的调整,往往流于放任。间题愈积累愈多,乾隆逐渐发现,在执行这套制度的各个环节中,均相继暴露出许多严重的弊端,在有些系统、有些地区和有些方面,已经发展为痼疾,实际上无法再营运下去,变成许多难以查核的烂帐和难以收拾的烂摊子。于是,在乾隆十九年(1754年),不得不作出全面“收撤”,全部结束清算的决定,并以谕旨的形式宣布。

雍正在位十三年,于1735年去世,继位的是他的第四子弘历,是为乾隆皇帝。乾隆和康熙、雍正,都是勤政而有作为,在治国施政等方面均有自己定见的皇帝。在他们各自的主政期间,在所执行的政策中都明显体现着所处不同历史背景而形成的不同对策,体现着个人的政见和风格特点。其实,甚至在康熙和乾隆本人当政的初、中、后期,也同样存在着某些分歧,处在自身的演变过程之中。

“官当”制度到乾隆时期,本身在其继续存在的过程中,相继暴露出日益严重的废弛和腐败,许多原来被掩盖、被粉饰着的情况都逐渐被抖露出来,这一套制度的阴暗面愈来愈成为廷议的内容。在乾隆面前摆着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由“生息银两”制度带来了一连串有损于官方利益和威信的问题,暴露出它实际上并未较好地完成朝廷赋予的在财政收入和辅助行政管理方面的任务。乾隆在他刚开始主政的十多年间,曾试图采取一些办法以给“官当”制度注入新的活力,力图堵住这套制度中已经出现的一些漏洞,遏制住某些弊端的恶性发展,但事与愿违,他所采用过的办法,无不以失败告终。

有鉴于“生息银两”制度各个环节间已经百弊丛生,虽然着手进行整顿但全无实效,乾隆就开始对这套制度实行逐步收缩的政策。他先是谕令各旗省分批归还历年钦拨给的“生息银两”,后下谕停歇了相当一部分以生息基金为本钱的商业,由国家正项课税款项中支付内府和上三旗人员的福利用费,这样一来,建立“生息银两”制度的目的已被撤消,其经费来源已被切断,其主要支付用款已有国币代付,在中央府、旗一级,这套制度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而对各省、旗、营的收撤工作也提上日程。随后,全国各地区各旗营历年在执行“生息银两”制度的具体做法和盈亏状况千差万别,故此,乾隆并不强求各省、旗、营在“收撤”问题上必须与内务府和上三旗采取同一进度,可以视条件的成熟先后进行。

同类推荐
  • 茶馆文化

    茶馆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主要内容包括:茶馆文化漫谈、北方茶馆、南方茶馆、施茶活动、茶馆的现代发展。《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从茶的起源开始讲起,告诉读者茶如何从简单的饮变成中国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以及南北方茶馆的地理分布和功能介绍,为之勾勒了一幅茶馆在中国的兴衰走势图,并从各个侧面介绍茶馆如何承载着宴饮聚会、娱乐生活、洽谈生意、品谈人生等几个方面的功能,将茶馆现象上升为一种文化现象,寄托着中国借物咏怀的传统道德情节。
  • 人类神秘现象未解之谜

    人类神秘现象未解之谜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神秘的世界,各种神秘现象层出不穷,尤其是作为人类本身的神秘现象更是不可枚举。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到现在,历经沧桑巨变,从原始文明到现代文明,无论哪个时代都有人类驻足过的痕迹;从自然科学到社会历史,从人类自身到超自然现象,都留下了人类的神秘现象。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人类在经历了几十万年的历史,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都留下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千古谜团。
  • 友谊赠言(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友谊赠言(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
  • 孟子解说(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解说)

    孟子解说(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解说)

    本书的编著,以清代阮元校刻的《十三经注疏》为底本,同时还参考了杨伯峻先生的《孟子译注》。在书稿的编写过程中,林晓燕、陈雷、赵少峰、骆扬提供了大量资料,靳诺、胡喜云、刘瑞龙、姜世东对书稿作了校正工作,谨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 兰州历史文化:书画碑刻

    兰州历史文化:书画碑刻

    “历史沿革”生动介绍了兰州如何从远古蛮荒时代发展成为雄居大河之滨的“黄河之都”:“革命星火”描述了星火燃烧的岁月,兰州的革命先烈的大义凛然,革命斗争的曲折残酷,令后辈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历史名人”介绍了兰州地区的杰出才俊,黄河之都不仅人杰地灵,而且藏龙卧虎;“文物名胜”尽悉兰州的大地珍藏,兰州的史籍非常丰富;兰州虽处偏僻的大西北,却孕育着较为发达的士人文化,那些才高八斗的士子们,演绎了一段段凄美厚重而又委婉动人的传奇故事;更能体味到那种相袭久远的古朴民风将为人们装点展示出一个色彩缤纷的未来。
热门推荐
  • 问道之五行神修

    问道之五行神修

    千年修得仙,万载一世神。道不尽世间繁华,亦承载一世悲凉。问道问道,何为道?且看我沈苍生如何踏破这苍穹大地,成就一代真神,君临天下,傲视群雄。管他苍天认与否,我自封神天地间。逍遥一生无人敌,大道唯我沈苍生!
  • 弱冠登碧玉

    弱冠登碧玉

    一夜之间,她成了别人的礼物,家破人亡,却不想误信谗言,在报仇的路上越走越远。
  • 花香雪

    花香雪

    白王城无上尊贵的纯血公主,神秘的叫许愿的男人。在我对你倾下全心的时候,我才明白一句话,伤害你最深的就是你最信任的人。黑云压城城欲摧,黑龙关上,许灵鸢一身黑色龙袍手里提着锋利的金色刀,注视着关下,那个绝代风华的男子。我把敌人当爱人,引狼入室,我活该…许愿,很多很多年后我都再也没有见到你这种人了,剑眉斜飞,写尽风流。你贪我不言语,贪我寡恩复仇的心,贪我死水波澜拖沓的感情。而我爱你,爱你不知悔,爱你不消弥,爱你卷走我分割我毁灭我的瘾,你我终惶惶遇,你止于此,我止于你。许灵鸢,沧海桑田了。曾经,你在三月的春里酿着桃花酒,多情的花儿染红你的袖,我提着幽幽的愁,来找你讨杯酒。许灵鸢,我真的爱了你很多年。
  • 斗战胜法

    斗战胜法

    封神之后三千年,西游之后又八百年,天庭坠落,灵山寂灭,此为神仙末劫!一个修行斗战胜法的男人,登九幽,踏天路,弹指封天!————————————————————————重要提示:点击,推荐,收藏等等之类的数据,只要破整【如破零,破十,破百,破千,破万以此类推】就会有十更爆,不疯魔不成活!
  • EXO情定一生,三世勋缘

    EXO情定一生,三世勋缘

    风冷到彻骨,初逢,她对他的印象坏到了极点。但她迫不得已又与他产生了一段藕断丝连的羁绊,她将他恨之入骨。等离开他的身边后,才恍惚他已慢慢溶入到她内心深处……在一起后,一件荒唐的事竟改变的他们来之不易的爱情,她每天浑浑噩噩,脑海闪过的都是和他的美好瞬间,但她却深深明白…他们不可能在一起…只求下辈子的轮回……----------《EXO情定一生,三世勋缘》
  • 界晶传奇

    界晶传奇

    假如有一种东西,能够带你在整个宇宙之中无限穿越,这是怎么样的感觉?主角叶帆便是遇到了这样的情况。
  • 文静涵大守自历言

    文静涵大守自历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老子自然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老子自然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阴阳继承者

    阴阳继承者

    《阴阳继承者》写的是一个叫萧云风的少年,意外的找到了当年用禁术封印九尾而被不死神明封印的安倍晴明的封印之地,并且阴差阳错的解开了封印。从此,他便继承了晴明的阴阳之术。言灵吟诵丶式神操演丶驱邪缚魅丶阴阳符咒丶结印解印丶封印之术.......萧云风家里出事了,百鬼围家。萧云风闯荡社会,带着一身的阴阳术,驱邪缚魅....重庆红衣男孩事件,蓝可儿事件等奇异事件,看萧云风如何解决?!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