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87500000028

第28章 流金岁月(6)

那晚我终于与父亲手拉着手向颐和园东门走去,东天的月亮又圆又亮,照着我和父亲以及我们身后那些金碧辉煌的殿宇。父亲穿着春绸长袍,我亦穿着三嫂给临时加上的小大衣,一老一小的影子映在回家的路上。我把父亲攥得紧紧的,一刻也不松开,直至在车上睡熟。第三日父亲离家去外地,我和母亲将他送至大门外,母亲怀中还抱着才出生不久的小妹妹,父亲一步一回身地走了。我当时却突发奇想,赶上去陪着父亲走了很长一段路,一直将父亲送到北新桥,送上开往前门火车站的黄牌有轨电车。父亲站在车尾向我挥手,示意我快些回家,我的泪水夺眶而出,在我那颗小小的心里充满了悲哀。

那一别,竟成了生死的诀别。我是父亲的孩子们当中最后见到他的一个。

不久,父亲因突发性心脏病,卒于彭城峰峰矿区,噩耗传来,全家惊呆,此举谁都知晓,惟独瞒着多病的母亲。母亲系一毫无主见的家庭妇女,弱息孤儿,所恃以为活者,惟指父亲,今生机已绝,待哺何来?我欲哭不敢哭,欲言不能言。含酸自咽,仰望中天,一轮月依然是朗朗地照着,让人不解。人的长大是突然间的事,经此变故,我稚嫩的肩开始分担了家庭的忧愁。因无直系血亲奔丧,全凭在彭城一位堂兄做主,将父亲的棺木丘封在峰峰矿区滏阳河岸。年年寒食,我都与母亲在路口烧些纸钱,祭奠父亲的亡魂;岁岁中秋,奠香茶一盅月饼数块,徒做相聚之梦。随着岁月迁延,年龄增长,内心负疚愈深,对父亲,我生未尽其欢,殁未尽其礼,实是个与豚犬无异的不孝孩子。

“文革”期间,京畿之地的祖坟被夷为平地,祖先骨殖荡然无存。父亲坟茔,远在峰峰,幸然得以存留。后来,当地发来急电,因要征地建楼,父亲的棺木需要迁移,逾期不迁,按无主坟墓处理,就地深埋。父果有过三位妻子,子女也着实不少,然而众子女当时均是被揪斗、关牛棚、进学习班的对象,几乎找不出一个“干净”之人,无人能办此事。我虽年轻,亦顶着“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的帽子,在荒凉的黄河滩充任猪倌。与兄长们相比,我毕竟有活动自由,便请假迁坟。队长出自恻隐之心,听了我的陈述,又念及我父乃一社会文人,非地富昄坏右之类,慨然应允。我至今仍感念此君,他完全可以举出一百条理由不准我假,如若那样,我今日将去何处寻觅亲爱的父亲。

只身奔赴河北彭城。陌生的地域,陌生的语言,粗硬的饭食,在简陋的小土屋里便想见出父亲昔日的艰难,不是对事业百折不挠的追求,他不会来这里。因事情急迫,那位堂兄已代尽子孝,做了艰巨的启坟拣骨工作,我到达时,父亲的骨殖已分别用纸包了,装在一口纸箱中。行将焚化时,我打开纸箱,亲手将父亲的遗骨按顺序排摆齐整。这本应是二十年前的善后料理,却拖延至今,异地招魂,实堪酸痛。追念前欢,想二十年前给我编撰玉澜堂故事,在景福阁拥我赏月又在电车上挥手相别的父亲,已变作大大小小的纸包,不禁悲从中来,泪如雨下。父亲去世后,我又是孩子们当中第一个见到他的。是我将父亲送出京城,是我又将父亲接回家乡,送归母亲身边,似乎是冥冥中命运的安排,是我与父亲不解的缘分,命该如此,无人替代。

峰峰矿区有响堂寺石窟,料理完父亲的事我漫步上山,去寻找父亲的履痕。是夜,夜凉如水,月光如银。衰草寒烟中那些北齐时代的艺术珍品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我料定,这必是搞美术的父亲的长久驻足之处。也料定,父亲猝然倒在四干金尊精美的石佛之中,虽无子女在身边,亦当含笑而去了……山间腾起的烟轻轻向我拢来。那其中有父亲的气息。头顶圆月,与昔日无异,“若不严加训教恐终成豚犬耳”的殷切话语犹响在耳际。我感觉到了,父亲就在我身这。遥望北天,不知月照景福阁的此刻,廊下可坐着我与父亲否?

合欢树

史铁生

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

“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底白花的裙子。

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除去给人家画彩蛋,我想我还应该再干点别的事,先后改变了几次主意,最后想学写作。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医院已经明确表示,我的病目前没办法治。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倒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别浪费时间啦!

根本没用!”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废人救出困境。“再试一回,不试作怎么知道会没用?”她说,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然而对我的腿,有多少回希望就有多少回失望,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医院的大夫说,这实在太悬了,对于瘫痪病人。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我倒没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直留神呀!”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

后来她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我年轻的时候也最喜欢文学,”她说。“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她说。“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我们俩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三十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我摇车离开那儿,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

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去。小院儿在一个大院儿的尽里头,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儿小院儿,谁说手摇车进去不方便。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都把我当儿孙看,尤其想到我又没了母亲,但都不说,光扯些闲话,怪我不常去。我坐在院子当中,喝东家的茶,吃西家的瓜。

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谁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大伙就不再说,忙扯些别的,说起我们原来往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上的“含羞草”,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神,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再过一年,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我也想再看着母亲住过的那间房。我老记着,那儿还有个刚来到世上的孩子。

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儿。是那棵合欢树的影子吗?小院儿里只有那棵树。

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是那么欢迎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跟前。大伙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这回,想摇车进小院儿真是不能了,家家门前的小厨房都扩大,过道窄到一个人推自行车进出也要侧身。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这么说,我再看不见它了。我要是求人背我去看,倒也不是不行。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过去看看。

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悲伤也成享受。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到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雨——龙山朵记之二

柯灵

一年来的流光,全埋在尘嚣里奔走,往日澄明的心境,似乎也沉浊了许多。

秋光已经老去,院前的桐叶都飘尽了。近来冷雨缠绵,每一次坐着黄包车出行,在油漆篷布的包围里,静听雨声潇潇,如打残荷,怅触无端,便不觉油然而起。

在一般的意念中,雨天总是可憎的。晴空朗日,持续到几个月也不觉得什么,而苦雨连朝却就能招人嫌厌。也有人以达者的心情,说没有雨天阴沉,怎显得晴天爽朗!但这已经是退一步作想了,实则阴阴的天气,也正不乏讨人喜欢处。

不知是什么因缘,我向来对雨有好感。记得我童年时代就喜欢雨,那时我在乡间小学读书,一遇到阴沉天气,就觉得兴奋,老早背了书包,撑着伞上学去。有时雨太大了,母亲劝我告一天假,但我总不愿意。——乡间风雨飘摇的时候,小学生多数是逃学的,照常到校的往往只有少数不约同来的顽皮孩子。因为人数太少,学校就无形停课,先生照例关照一声“自修功课”以后,顾自躲到寝室里去。于是我们便活跃起来,开始把教室里的课桌椅挪开,循着屋子四面环叠,在这桌椅的堡垒中,捉迷藏、翻九楼……什么新奇的游戏都会想出来。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又发明了一种我们称之为“推潮头”的新游戏。在教室后面,原有个狭长的天井,久雨之后,积水成塘,阶石的隙缝里,常有许多红色的小毛蟹爬出来。我们起先是脱了鞋袜,涉水捉蟹;后来又异想天开,把门板横放在天井的一端,用三四个人,每人拿一根球杆,一头抵住门框,一头抵住自己的肩膀,一声呼啸,协力把板门向前推去,直推到天井的另一端,抢步逃上阶沿,积水受门板推挤,突然高涨,汹汹然向前涌去,到天井的尽头。在墙上轰然一击,浪花四散,又卷簟似的汹汹然涌回,这一瞬间,真有点像在钱塘江畔看撼动山岳的秋潮!

自从发明了“推潮头”,凑着机会就常常兴高采烈地扮演“弄潮儿”。有一次,约莫是深秋时候,冷雨横飞之中,我们竟脱尽鞋袜,卸了上衣,赤膊冒雨推波作浪。玩得正起劲,老师忽然来了,一见这情形,不觉惊瞪了眼睛;但一念之间,竟忍不住哑然失笑。

这一笑松弛了我们紧张的心弦,在笑声哗然中,赶紧披起衣服,向教室里窜去。

离开了学校,这种心情与机会便不复再有。但犹忆有一年的暑假当中,住在家乡,还和一个儿时的同学,常趁彤云密集、骤雨欲来之顷,跑到南山麓下的路亭军去听雨声,直要到雨过天晴,才踏着湿痕斑斑的石板路跑回来。

三年前,我开始挑上生活的担子,常常安步当车,早出晚归。遇到天雨,手里多了一把伞,冒着雨,踏上曲曲的田径,田野的寂静似乎把空气凝成了固体,平时瞭望不到的萦央湖,在前村的绿树梢头浮起小片白光,隐约可见。那时我似乎还不以雨中跋涉为苦,雨丝湿了衣裳,还往往怀着微妙的心情,兀立在花浦桥上,俯瞰潺潺的流水,和水面无数圆圈四面连续的图案。前年秋天,旅居浔阳江畔,在那孤立江边的小楼一角,更觉得雨声的亲切。每当烟雨濛濛,轻纱似的笼住一切,遥望对面青山,淡极欲无;悠悠坐对,也往往历二三小时。然而如今又是如何?

期望童心的来复,固是梦想;即是要唤回一二年前洒脱的心情,也已不可复得了。

日来苦雨,每天外出奔走,忙忙碌碌,较远的地方还不得不借重人力车代步;一到晚上,在房子里静定下来,只见满地脚印,湿漉漉地惹人不快。同时一股冷气直从足尖上升,原来是穿了度的皮鞋,吸收了足够的水分。脱了鞋,白袜上满是黄色水痕,一缕轻烟,正幽幽散发,宛如楚云出岫,要带着它们的主人羽化而登仙。无奈世味如荼,尘谷萦心,如转身轭下,我再也飞不起来。

阴晴风雨,发乎自然,各有丰姿。如果营营扰扰的人生,只为了一身温饱,那真是太辜负造化丰富的供养了。

姥姥“端午”

王瀛

十余年前的五月,姥姥忙碌完生命里最后一个端午,便匆匆离去。

此后每自行明夜始。随着金银花的细碎步声,临近粽香五月。便有姥姥的絮语叮咛,踱着疲惫的小脚。轻轻推门,轻轻走近,拾起床边垂落的被角,为我一掩再掩。

物质极度贫瘠的岁月,端午,在重年的期盼中,总是姗姗来迟。等待中长大的日子,不知阿时,青苇已隔夜盈尺。端午,似一株凌虚而至的瓦楞草,无声无息落在老家的瓦房上。就在某个清晨,姥姥推醒了还在熟睡中的我们,她说,棕子熟了。烧了一夜的灶火已渐燃渐熄,大锅里还咕嘟嘟冒着些微的水泡,粽香漫过那口大锅的四周,弥漫在农家小院上空。萦绕在孩子渴望的小嘴边。飘荡在蹦跳的童歌里。

端午粽香,萦绕岁岁年年童谣。我们在姥姥精心赶制的一个又一个端午之后长高。姥姥一双操劳的枯手,渐渐托不住昔日蹒跚的娃儿们,当小弟也站在她身后,声渐雄浑之时,姥姥缓身回望,却已一笑白头。

姥姥的端午,从老家搬到城里,仍旧初始味道。而安逸清闲的市民生活,狭窄的蜗居。使姥姥更多地呆坐在门前,想念乡间,想念宽敞的农家小院,鸡鸣犬吠,想念清晨趟着两腿露珠,一双巧手侍弄过的黄瓜架、葡萄秧,想念老槐树阴下,几位老邻絮絮陈年旧话,农谚桑麻。姥姥似乎在那一年忽然苍老。

最后的端午,姥姥依旧忙碌,她似乎始终是这个节日大会的主持人,任何人都可以忽略和忘记这个日子,唯她不能。我们从各自的家里奔来吃粽子的时候,还丝毫没有感觉到姥姥的端午,将在这里停留。只记得姥姥唠叨了许多,关于谁该谈朋友了,谁该快点结婚了,别让姥姥这么等着。大家听着,都没有在意。

端午后几日,姥姥在一个深夜忽然丢下大堆未了的心事,匆匆撒手而去,我守在她床边仅仅一步之遥,却空着两手没留下老人家只言片语。

次年端午,凝重在无限哀思里,大家小心翼翼躲闪着,似乎稍不留意会不慎碰落太多的哀伤。谈话间,说到重年,那苇塘、蛙鸣、老家的土炕、邻家小孩憨态可掬的猫头小布鞋……小弟忽然一句“一到端午,就想起姥姥来。”大家顿住了,都不说话,大弟站到阳台,低头点起一支烟,妈妈肩头抽动,不知谁的眼泪叮咚掉在米盆里,落在一只只秀气的青粽上……姥姥赐我农家巧手,包棕的“工艺”代相传,粽香飘过以后的日子。

同类推荐
  • 来吧,和生命跳支舞

    来吧,和生命跳支舞

    《来吧,和生命跳支舞》中,虽然有任月丽、文章、刘伟这样让年轻人心动的明星,但是更多还是平凡人给予的感悟,抑或只是作者本身的一些生活智慧。表面上看,文集中励志故事的光芒和深度不够,但是之所以能抓住读者,除了如上所说的华丽文风,还是作者洞悉人生、挖掘哲理的超强能力。
  • 最相思莫如宋词

    最相思莫如宋词

    《最相思莫如宋词》出自继安意如、白落梅、江湖夜雨之后,新晋国学才子随园散人之手,精选的四十八阕代表宋代词作顶级水准。白衣卿相独步天涯,衣袖生风;才子佳人执手相看,泪下潇湘;悲凉将军纵马疆场,壮志未酬;忧伤词客醉饮清凉,花前月下。而随园散人更是以他那淡如水墨画卷的笔触,将那些本来就鲜活无比的词作描摹得更加灵动,将那个本来就风月无边的朝代,更细微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 无限江山,一晌贪欢:词帝李煜的悲情人生

    无限江山,一晌贪欢:词帝李煜的悲情人生

    本书为散文体传记,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背景,以李煜的词为脉络,运用散文化笔法点评、赏析,进行个性化、情感化解读, 展开李煜悲情的传奇人生。
  • 龚自珍诗选

    龚自珍诗选

    《龚自珍诗选》是明清十大家诗选丛书系列中的一本,中国古典诗歌经历了唐代的辉煌和宋代的延拓后,于元代转入衰势。嗣后在明、清近六百年间,突然别开生面,异彩纷呈。从明人在理论和创作上的种种"复古",到清人的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出现了众多影响深远的诗歌流派和风格鲜明的诗人作家,使明清诗歌在古典的末期华章叠呈,独为局面。然而由于历史的种种误会,明清诗歌的真面目并不为当代的读者所了解,一些一流诗人尚不如唐代的三流诗人所为人熟知。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我们推出了本丛书。
  • 陆游文集4

    陆游文集4

    一个受时代陶熔而又努力陶熔时代的人,通过诗词发出声声战斗的呐喊,永远激励着千秋万代的中华儿女奋勇向前,读一代爱国诗人的经典文章,品官宦诗人的一生坎坷。
热门推荐
  • 传奇王妃:坐拥天下

    传奇王妃:坐拥天下

    一个女大学生,因男友的背叛借酒消愁,不慎穿越到了古代。伤心过后,她决定忘掉过去从这一刻起只为自己而活,在这个陌生的国度活的精彩活的灿烂。她建立了自己的商业王国,她建立了男儿都无法比拟的功勋,她被数位优秀男人爱慕着,痴恋着。高贵的皇子、富甲一方的贵公子、驰骋战场的将军、武功高强无人能及的侠士、谁能抚平她的伤痛,走入她的心中呢?
  • 掌控天外天

    掌控天外天

    一个从出身就开始就全身经脉堵塞,无法修炼内功的少年,有次在泰西山上的天云山庄,从天上划过一颗天外飞晶,被戴冰捡到,从此戴冰走上了一条修仙道路,从无名小辈到仙界至尊,到神界掌天者再从神界掌天者到混沌之地,混沌之地又被称为天外天,看主角怎么成为天外天的掌天者,掌握天外天掌一切生死。小编的QQ交流群:80585901大家多多提建议,小编多谢了。
  • 重生之弃妃大翻身

    重生之弃妃大翻身

    上一世,她受尽折磨,狠毒的庶妹将她亲生儿子在她眼前杀掉,伪善太子将她双眼活生生地挖掉,疼爱她的舅舅也因她而全家流放,这一件一件无不令她心痛临死前,她发誓,如果有来生,她定会让这对狗男女付出应有的代价,也许是上天怜悯吧!一朝重生,她带着前世的仇恨,与渣男渣女展开了没有硝烟的战争,咦!半路这么杀出一个程咬金,“娘子,你怎么还不回家啊!为夫可是等了你很久哎”...这是从哪冒出来的夫君啊....
  • 非卿不娶:妖孽殿下随我来

    非卿不娶:妖孽殿下随我来

    她,带着前世的心愿醒来,却发现他已不是他;当心中的痴念被践踏,她被迫选择了遗忘;再次重逢,他已成了路人,他却对她势在必得。那年,他受人所托,对她一见钟情,可是,他却没有能力保护她;靠近,还是疏远?天下,还是厮守?他转换着多重身份守护着她,她却毫不自知。每次面对他,她总会有莫名的熟悉和抵触,害怕看见他的冰冷。每次面对他,她总是针锋相对,却不知道不觉靠近了他的怀中。以为就此相守,却不知冥冥中早有注定。他是她的往世,他是她的今生。四年的逃避,换来的是坚守?还是背叛?往世?还是今生?在这场追逐游戏中,谁输了谁?谁选择了谁?一个人,动荡了天下……
  • 入骨相思:朱砂劫

    入骨相思:朱砂劫

    我与轻尘在一起的日子应是我这一生中最开心的!那个超凡脱俗的男子,那个大我十三岁,将我养大的男人!我的梦想竟是嫁他为妻。也许最开始的美好,结局就会残烈至极!我与轻尘的这段不伦之恋,可以不愄流言蜚语,可以不在乎世俗的眼光,可怎能抵过血海深仇。最后要杀我的那个男子,竟然就是我爱至入骨的男子——洛轻尘。受万箭穿心之痛,跌落悬崖!却未死!这一次死里逃生,若再见,我必要你痛苦……大家可以加入泪祈小说讨论群116172704进行讨论!
  • 从此忘记我爱你

    从此忘记我爱你

    他,是闪闪发光的夺人球的大明星。他,也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她,是忙于生计的普通女孩。她的故事却不普通············
  • 花落残祭

    花落残祭

    一个身世神秘的冷面小女孩自小进入魔教,无意与法器流笙铃产生共鸣并以血相融。十九岁之时被玄胤真人带走,又发生了什么?花开不知为谁香,花落不知为谁祭......
  • 绝世天才陌路之深

    绝世天才陌路之深

    筱慢慢的睁开眼睛看着周围的环境这里是哪里她记得被一道天雷劈了一下一道白光闪现了一下她就在这里了
  • 女孩的新的旅程

    女孩的新的旅程

    讲述的是一个小女孩转学到另一个小学的故事,由于她被调到了最好的班级,压力非常大,她会怎么样呢...敬请期待
  • 管理者必备兵学谋略与运筹技巧

    管理者必备兵学谋略与运筹技巧

    本书选取中国古代兵学中15部典籍,择其要点,取其精华,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取其文化的内涵与管理理念,展现其中精微、玄妙的运筹之道,目的是从中国博大精深的古代兵法中挖掘现代企业管理者必备的商战管理技巧,力求让管理者从中获得教益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