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87100000020

第20章 告别生命(2)

造成的,只是贪生怕死怎能解脱呢?因此,面对“死亡”,我要请问诸位几个问题:

在座各位不会死亡的人请举手?

没有人举手,就表示大家都会死,既然大家都会死亡,那么“死后要往哪里去呢?”也没有人知道,人生也真是渺渺茫茫!所以,我就是要教各位死亡,让各位对死亡没有恐惧感,让各位对死亡产生解脱的认同。

我们的生与死实在就像是一个圆型的东西,生就是走向死亡的开端;死也就是接近出生的日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循环着。所以,生、死回归到最后只是一个念头而已,刹那生灭。

今天我们还有生、死的问题,是因为“有我”,有一种强烈主观的“自我”,“我”就是起心动念的根本。“有我”就产生痛苦;认为“这是我的儿子、我的太太、我的爸爸、妈妈……”你所疼爱的就只是自己家庭周围的人。不能如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普度众生”,是因为我们存有“我相”,我相就是一种束缚,如乌云蒙蔽了太阳。

有自私的心理,就不能像圣贤一般。因为我们有“我相”才会向外去追求;为了追求自己的快乐,必须牺牲别人,就产生了弱肉强食的现象。

禅师又说:“海阔纵鱼跃,天高任鸟飞。”如果我们的胸襟非常开阔,面对任何事情都能保持如如不动的心境,任何人对我的称、讥、毁、誉都不会影响情绪的起伏,那么,我们临命终时,就有把握了。

死方是生的开始,生是死的开端;生与死只在一念之间。一般人以为死就是灭亡,由于对死的不了解,而有一种强烈的恐惧感。

佛陀要入涅槃,几个月前就把身后的事情交代清楚了。佛未成佛之前曾为忍辱仙人,在山间树下打坐时,歌利王带来的一些王妃宫女来到忍辱仙人面前,膜拜、顶礼并且恭敬地请求说教,歌利王随后至此,看到了非常生气,大声喝骂忍辱仙人,胆敢调戏诱惑宫妃,仙人就说:“我并无此恶意,请不要这么说,修道的人行忍辱,不想回骂你。”皇帝就说:“既然修忍辱行,把你的手斩掉一只,看你是否还能忍辱。”当忍辱仙人被砍下了右手时,就发愿成道后第一位要度的人,就是斩断他手的人。左手接着又被斩断,歌利王就问他有没有恨心,忍辱仙人说:“没有。”就这样,两手、两足、眼睛、耳朵、鼻子都一一被歌利王割下,为了修忍辱行,为了度众生,忍辱仙人一点嗔心也没有。一位圣者,能超凡入圣只在一念间。佛陀的宽容、慈悲可见一斑。

所以,我常说:“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三年,佛在西天;学佛十年化为云烟。”的确是这样。这就是死亡的艺术。

——慧律法师:《慧律法师文集》

死前之交代

人“生了必然会死”,这是恒古不变的定律,但是下面还有一句“死了还会再生”。依佛家的观点来看,人生了会死,死了再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死是没有止息的。生不足喜,死也不足悲,生死本来就是一个环形的关系,何必把生死割断,觉得生则可喜、死则可悲呢?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生时要活得逍遥自在,对死后要预作安排,使死能像解脱一样美好。既然人都要面对死亡,应该早作交代,不要等到临死时手忙脚乱。

关于死前交代,略述如下:

一、撰写遗嘱。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的过程,有的人为了及早妥善安排好自己的身后事,因此借着“立遗嘱”来阐述心愿。

遗嘱具有法律效力,自古一个国家的国主,他的遗嘱指定王位继承人,意义重大;遗嘱不当,造成王位之争,不但是帝王之家的悲哀,也是全民的不幸。

明太祖遗嘱指定皇孙即位,北京的燕王不服,终于推翻明太祖的理念;清康熙传位“十四子”,最后变成“于四子”,成为千古不解之谜。

曹孟德属意于三子曹植为接班人,但畏于长子曹丕气势已成,不敢轻易废长立幼;郑武公坚持长幼有序,因此不受妻子姜氏蛊惑,仍立寤生为世子。

现在的家族企业,大集团的财主,一份遗嘱可以稳定家业的传承,但有时也会搞得家族永不安宁。现今社会上发生许多遗产纷争,多数皆源于未在生前预立遗嘱,不懂得预立遗嘱的重要性;不过也有的人不尊重遗嘱,例如父母生前嘱咐火葬,儿女偏要土葬,这是大不敬。

美国前总统布什夫妇立下遗嘱,愿于逝世后,将身上任何器官捐作科学实验之用。丹麦一名八十三岁的老太太,死后其遗嘱指定由哥本哈根动物园的六只非洲大猩猩为其六万零二百美元遗产的继承者。

孙中山的遗嘱,至今脍炙人口;蒋介石的遗嘱,念了三天,便不敢流传,可见遗嘱也要立得妥当。

其实,预立遗嘱固然重要,如果凡事能在适当的时间及早安排、处理,何来纷争?就如国民党,每次选举时不肯早定人选,一定要让党内人马互相倾轧,直到后来才仓促推派代表,这时大家已弄得焦头烂额,又哪里有力气应付选战?

有人认为预立遗嘱会触霉头,是不吉祥的事,因此生前不肯立遗嘱,最后造成纷争。其实对佛教徒而言,《佛遗教经》就是佛陀的遗嘱;连佛陀都预立遗嘱,因此佛教徒应该打破迷信,破除禁忌,早立遗嘱。

人在世间生活几十年,结下很多因缘关系,当然有很多的牵绊,到了死亡的时刻,即使有万般不舍,又能奈何。不过要懂得生前用遗嘱来交代,你欠别人的、别人欠你的,都可以作个说明。甚至你想做什么、还有什么心愿未了,也可以在遗嘱里交代清楚。只要是属于个人的私事、想法,都可以在遗嘱里书写明白。

二、处理遗产。

一生努力,临死前总会有一些遗产。每一个家庭的父母,都会把一些遗产留传给儿孙;有的人则把智慧、道德留给后人景仰,这都是遗产。

孔子、孟子、耶稣、释迦牟尼佛,他们为后世留下许多的金玉良言、法语真理,这都是人类的遗产。

遗产,有时是社会的财富,如:前人所种的树、所开辟的道路、所发展的建设成果,都成为社会的遗产。

大自然留给我们许多遗产,如美国大峡谷、黄石公园、巴拿马运河、亚马逊森林;甚至金字塔、万里长城、泰姬玛哈陵、吴哥窟,都是前人留给人类的文化遗产。

科学家发明电灯、飞机、电话、计算机等,都是促进人类文明的遗产。乃至画家梵谷、毕加索、达文西留下的作品,音乐家贝多芬留下的心灵交响曲,莎士比亚留下的舞台戏剧,都是人类的艺术遗产。

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应该为世间留下一点色彩,例如一句好话、一件好事、一个善缘。所谓“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能够留给世间上的人纪念、学习,成为他人的榜样,都可以成为我们留给世间的遗产。

身为现代人,我们的任务不但自己要能留给后人一些遗产,甚至还要将前人留给我们的遗产,继续好好地保存下去,进而还要发扬光大。

遗产,不一定只是指有形、有相、有价、有限的金银财宝、土地房屋;遗产,也不一定都要留给子孙。有的子孙不肖,为了争夺遗产,祸起萧墙,反失前人的苦心;不如把遗产捐给社会公益单位,无形中也把自己的慈悲、智慧留传后世,造福人群,更能发挥遗产的价值。自己有钱不用,留给子孙,有时反而让子孙为争财而起纷争,乃至养成子孙好吃懒做的习性。在美国,有一些非常可爱的野生动物,十分讨人欢喜。但是美国政府规定,不可以擅自喂食,是担心野生动物依靠人类喂养习惯了,会削弱它们天生的求生本能。

遗产,当我们能把留给家族的遗产,扩大为留给社会、留给大众;能够扩大遗产的价值,那就是人类的进步了。

佛教的信徒,在生的时候都懂得要行善布施,但是临终时,总把遗产留给子孙;西方人,儿孙自有儿孙福,都把遗产捐给社会,捐给自己信仰的宗教。子孙不一定会善用父母的遗产,不一定能光大父母的遗德;而宗教必定能把圣财用之于社会,用之于众生。所以,佛教的信徒们,你们的遗产何不捐给你所信仰的教团或者教会呢?

三、安排葬法。

人的后事处理也很重要。有些家族由于各人主张不同,会闹得不愉快。最好本人生前明白交代,如嘱以火葬,自己先可拟一个讣文,敬告亲友:“本人深知生死无常,自然之事。今世缘已了,回归本原。本人生性简朴,往生后不宜铺张闹热,不用乐队,不可杀生祭祀。灵骨投之大海,不敢劳驾他人为各人生死花费太多时间、精力。儿孙本诸平常的教诲,善做人,好好服务社会。生命来之于自然,又回归到大自然,望能为我庆贺,是所至祷。

四、遗爱人间。

临终之前,你希望留些什么来遗爱人间呢?写一篇文章?发表劝世益人的言论?济助孤苦残障人士?捐赠奖助学金?或是在某地修桥铺路?乃至种植一些花草树木?只要你能为世间留下一些贡献,应该就是圆满人生的终了。

——星云法师:《迷悟之间》《宽心》

临终之切要

古诗云:“我见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看看轮到我。”

人生最后一段大事,岂可须臾忘耶!今为讲述,次分六章,如下所列。

病重时当病重时,应将一切家事及自己身体悉皆放下。专意念佛,一心希冀往生西方。能如是者,如寿已尽,决定往生;如寿未尽,虽求往生而病反能速愈,因心至专诚,故能灭除宿世恶业也。倘不如是放下一切专意念佛者,如寿已尽,决定不能往生,因自己专求病愈不求往生,无由往生故;寿未尽,因其一心希望病愈,妄生忧怖,不惟不能速愈,反更增加病苦耳。

病未重时,亦可服药,但仍须精进念佛,勿作服药愈病之想。病既重时,可以不服药也。余昔卧病石室,有劝延医服药者,说偈谢云:“阿弥陀佛,无上医王,舍此不求,是谓痴狂。一句弥陀,阿伽陀药,舍此不服,是谓大错。”因平日既信净土法门,谆谆为人讲说;今自患病,何反舍此而求医药,可不谓为痴狂大错耶!

若病重时,痛苦甚剧者,切勿惊惶。因此病苦,乃宿世业障。或亦是转未来三途恶道之苦,于今生轻受,以速了偿也。

自己所有衣服诸物,宜于病重之时,即施他人。若依《地藏菩萨本愿经·如来赞叹品》所言供养经像等,则弥善矣。

若病重时,神识犹清,应请善知识为之说法,尽力安慰。举病者今生所修善业,一一详言而赞叹之,令病者心生欢喜,无有疑虑,自知命终之后,承斯善业,决定生西。

临终时临终之际,切勿询问遗嘱,亦勿闲谈杂话。恐彼牵动爱情,贪恋世间,有碍往生耳。若欲留遗嘱者,应于康健时书写,付人保藏。

倘自言欲沐浴更衣者,则可顺其所欲而试为之。若言不欲,或噤口不能言者,皆不须强为。因常人命终之前,身体不免痛苦。倘强为移动沐浴更衣,则痛苦将更加剧。世有发愿生西之人,临终为眷属等移动扰乱,破坏其正念,遂致不能往生者,甚多甚多。又有临终可生善道,乃为他人误触,遂起嗔心,而牵入恶道者,如经所载:阿耆达王死堕蛇身,岂不可畏。

临终时,或坐或卧,皆随其意,未宜勉强。若自觉气力衰弱者,尽可卧床,勿求好看勉力坐起。卧时,本应面西右胁侧卧。若因身体痛苦,改为仰卧,或面东左胁侧卧者,亦任其自然,不可强制。

大众助念佛时,应请阿弥陀佛接引像,供于病人卧室,令彼瞩视。

助念之人,多少不拘。人多者,宜轮班念,相续不断。或念六字,或念四字,或快或慢,皆须预问病人,随其平日习惯及好乐者念之,病人乃能相随默念。今见助念者皆随己意,不问病人,既已违其平日习惯及好乐,何能相随默念。余愿自今以后,凡任助念者,于此一事,切宜留意。

又寻常助念者,皆用引磬小木鱼。以余经验言之,神经衰弱者,病时甚畏引磬及小木鱼声,因其声尖锐,刺激神经,反令心神不宁。若依余意,应免除引磬小木鱼,仅用音声助念,最为妥当。或改为大钟、大磬、大木鱼,其声宏壮,闻者能起肃敬之念,实胜于引磬小木鱼也。但人之所好,各有不同。此事必须预先向病人详细问明,随其所好而试行之。或有未宜,尽可随时改变,万勿固执。

经命终后一日既已命终,最切要者,不可急忙移动。虽身染便秽,亦勿即为洗涤。必须经过八小时后,乃能浴身更衣。常人皆不注意此事,而最要紧。惟望广劝同人,依此谨慎行之。

命终前后,家人万不可哭。哭有何益?能尽力帮助念佛乃于亡者有实益耳。若必欲哭者,须俟命终八小时后。

顶门温暖之说,虽有所据,然亦不可固执。但能平日信愿真切,临终正念分明者,即可证其往生。

命终之后,念佛已毕,即锁房门,深防他人入内,误触亡者。必须经过八小时后,乃能浴身更衣(前文已言,今再谆嘱,切记切记)。因八小时内若移动者,亡人虽不能言,亦觉痛苦。

八小时后着衣,若手足关节硬,不能转动者,应以热水淋洗。用布搅热水,围于臂肘膝弯,不久即可活动,有如生人。

殓衣宜用旧物,不用新者。其新衣应布施他人,能令亡者获福。

不宜用好棺木,亦不宜做大坟。此等奢侈事,皆不利于亡人。

荐亡等事七七日内,欲延僧众荐亡,以念佛为主。若诵经、拜忏、焰口、水陆等事,虽有不可思议功德,然现今僧众视为具文,敷衍了事,不能如法,罕有实益。《印光法师文钞》中屡斥诫之,谓其惟属场面,徒作虚套。若专念佛,则人人能念,最为切实,能获莫大之利矣。

如请僧众念佛时,家族亦应随念。但女众宜在自室或布帐之内,免生讥议。

凡念佛等一切功德,皆宜回向普及法界众生,则其功德乃能广大,而亡者所获利益亦更因之增长。

开吊时,宜用素斋,万勿用荤,致杀害生命,大不利于亡人。

出丧仪文,切勿铺张。毋图生者好看,应为亡者惜福也。

七七以后,亦应常行追荐以尽孝思。莲池大师谓年中常须追荐先亡。不得谓已得解脱,遂不举行耳。

劝请发起临终助念会此事最为切要。应于城乡各地,多多设立。《饬终津梁》中有详细章程,宜检阅之。

残年将尽,不久即是腊月三十日,为一年最后。若未将钱财预备稳妥,则债主纷来,如何抵挡。吾人临命终时,乃是一生之腊月三十日,为人生最后。若未将往生资粮预备稳妥,必致手忙脚乱呼爷叫娘,多生恶业一齐现前,如何摆脱。临终虽恃他人助念,诸事如法,但自己亦须平日修持,乃可临终自在。奉劝诸仁者,总要及早预备才好。

——弘一法师:《弘一大师全集》

本段为《临终备览》之纲领和重点,没时间阅览长篇大论者,读此《临终切要》,既可省时,亦可大大获其临终助念之益,有心人切莫等闲视之。

一、病重时劝慰病者放下万缘,助其完成遗愿,以免挂碍执着。

若已回天乏术,切勿急救或使用复苏器,以免徒增病者痛苦。

倘已药石罔效,应尽快送回家中,让病者于熟悉环境断气,较为安适,且便于助念。

病者饮食,应以素食为主。

病者宜事前预立遗嘱,俾子孙处理后事时有所依循。

二、临终至断气后十六小时内勿令执著者靠近,致生情爱或嗔恨。

病者若大量出血,为防虫蚁爬上尸身,可于病床四脚放水盘。此系防止人之常情,因挥赶时产生恶念。

甫断气勿立即送冰库或施打防腐剂,此作为将令亡人如入寒冰地狱或成守尸鬼。

勿急忙沐浴、更衣。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是生活在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的古代希伯来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犹太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共同的正式经典。它构成了西方社会两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和特点,并影响到世界广大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进程。《圣经》不仅仅只是一本宗教读物,其中融合着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它与希腊文明一起,形成了今天的欧美文化。
  • 当代宗教冲突与对话研究

    当代宗教冲突与对话研究

    本书分当代宗教冲突研究、当代宗教对话研究、中国宗教的和谐传统与现代价值3编。具体包括:阿以冲突与宗教因素、海湾教派冲突和黎巴嫩内战等内容。
  •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本书以佛教关于出世与入世的思想精髓为核心,融合了道教和儒家的思想,阐明了什么是“出世与入世”,全方位解析了“该怎样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共分八篇,分别是:在出世中入世,在入世中出世;出世是佛法,入世是世法;出世在度己,入世在度人;以无为之心出世,以有为之心入世;以禅心出世,以分别心入世;以出世无我之心,行入世利他之事;以出世之心境,过入世之生活;以出世之心低调做人,以入世之心高调做事。
  • 族群性的建构和维系:一个宗教群体历史与现实中的认同

    族群性的建构和维系:一个宗教群体历史与现实中的认同

    本书主要以中国西北回族中一个宗教性群体——西道堂为研究对象,将人类学理论和方法尝试性地应用于中国伊斯兰教研究中,并进一步对西北回族内部差异性做出阐述。
  • 寻常禅

    寻常禅

    本书从现实社会人们经常遇到的一些困扰出发,试图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去阐释佛陀的智慧,以佛学的理念来提出适合现代人为人处世的方法与对策,帮助世间迷惘的人从心灵的困境中走出。
热门推荐
  • 动漫之隐匿的赛亚人

    动漫之隐匿的赛亚人

    为了拯救地球,龙岩俨然踏上了一条不归路。然而前方阻隔重重,他又该何去何从呢?
  • 一年又一月

    一年又一月

    我不是学院派,我只是帮人来这个学校抢东西的。学生会长是收归囊下,什么校花一边去吧,校草已经跟着我了!还有一个神秘大BOSS,你不要以为你藏着就可以逃脱本大小姐的魔爪!唉唉,不知不觉,后宫就已经那么多人了,到底谁是真爱啊~~~
  • 天注定让我们再相遇

    天注定让我们再相遇

    他和她是青梅竹马.却因为一次意外的事件而分离.在相见时.只剩下莫名的熟悉感.这次相遇让他们重新再来过了一次完美的爱情!
  • 禅门章

    禅门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修真吧兄弟

    修真吧兄弟

    现代社会各种环境资源消耗和破坏严重,修真远比古时更难,修真者间的竞争也更加残酷。在一次考古遗迹的探险中,张晓东因为个体实力的弱小,在与其他修真团体的竞争中严重失利,至此,他清楚的认识到,一个篱笆三个桩,好汉也要有人帮!于是张晓东进入大学,发展兄弟修真,组织团P战队,轰轰烈烈开始全新的修真事业!一起修真吧,兄弟!
  • 影帝的绯闻情人

    影帝的绯闻情人

    他是娱乐圈新晋影帝,出身豪门,零度绯闻。她是归国落叶,家境落魄,麻烦缠身。他有最佳拍档,荧幕情侣在旁;她有富贵男友紧追不舍。世人眼中最不可能的两个人,却因前情旧恨纠缠在一起。叶南行双目充血,恨不能掐死她:“告诉我,你究竟为什么回来?你想要什么?”他的尔雅温文龟裂无几,许如默心如刀割。她的秘密,她要带到地狱去,这辈子都不让他知道一个字。
  • 恶魔的骑士团

    恶魔的骑士团

    背后的神秘纹身,最后的继承人!是什么,吸引了她的八名骑士?
  • 缤纷气候

    缤纷气候

    地球上的生物包括人类都必须承担气候变化的后果,人类社会不得不开始反省、认识,并采取科学的措施,积极行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 由王建国主编的《缤纷气候》介绍气候的形成,气候的分布、应用气候,气候与其他自然因素的关系,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以及气候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等相关知识。
  • 千姿百态的人生

    千姿百态的人生

    短篇小说,以风趣、幽默、讽刺、教育为主题,叙述大众生活。以详实的故事,叙述三国人物不为人知的一面。希望读者喜欢。
  • 人至破道

    人至破道

    地球上一个普通青年被三个奇异的光球带到了一个修士的世界,面对这个奇异的世界,普通的青年开始了他不普通的崛起之路。万千大道,该如何抉择?是废材还是天才?是强龙还是蝼蚁?“你们怎么老是误解我呢?”许阳无奈的叹道。新人新书,不足之处欢迎批评,如果喜欢,别忘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