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82400000002

第2章 天才少年初试高中

(一)少年时代

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世人又称王荆公,封荆国公。他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十一月十三日的清晨,天刚蒙蒙亮,临川军判官的衙门之内一派忙碌,临川军判官王益的妻子吴氏临盆了,生下了一个结实的、皮肤异乎寻常黑的男孩子。

孩子的父亲王益27岁,母亲吴氏今年刚刚19岁。吴氏是王益的续弦,第一个妻子留下了两个男孩,早早就去世了。王氏家族并非豪门大户,也不是名门贵族。王益是个中层官员,一直在各地做知县、知州。王益很有魄力,所任之处,政绩大抵不差。他为官清廉,做了一辈子官,却不置田产,只靠有限的官俸维持家庭生活。由于没有田产,他每调任一处,就拖家带口,一起前往。这给王安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以后的为官生涯中有着很大的影响。

王益22岁进士及第(后来王安石也在这个年龄及第),做了二十几年的地方官。他做官时对属下约束很严。和一般动不动就抡起板子打人的州县官吏不同,王益做官判案很少动刑。他教育孩子也从不进行体罚,而是耐心地讲道理,这在中国传统家庭是非常少见的。他给王安石的成长提供了宽松自由的家庭环境,也为王安石创造了难得的学习氛围。

王安石一生下来就不缺玩伴。王益前妻谢氏所生的安仁、安道这时已经长成大孩子了,他们对新出生的小弟弟非常照顾,小王安石刚刚会走就成天跟在两个哥哥屁股后头。此后的几年内,王安石的弟弟安国、安世、安礼、安上和三个妹妹相继出世,王益官衙的院子里一天比一天热闹,一群孩子整天在院子里玩过家家,玩各种各样自己编出来的游戏,打打闹闹,叽叽喳喳。王益忙完了公事,有时也出来和孩子们玩一会儿。和一般家庭里的“父严母慈”不同,他对孩子从来都是和蔼可亲的,很少有疾言厉色的时候。相反,吴氏对孩子管教得倒严厉一些。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不重视孩子们的教育。王安石后来回忆说:“(父亲)从没有发怒体罚孩子的情况。他经常在吃饭的时候和颜悦色地为我们讲做人为什么要孝悌仁义,讲历朝历代兴亡治乱的缘由,讲得很动听。”而王安石的母亲吴氏也不是一般的家庭妇女,她识文断字,喜欢读书,知识颇为广博,而且做事有决断、识大体。王安石的好朋友曾巩称她“好学强记,老而不倦。其取舍是非,有常人所不能及者”。吴氏是王益的继室,却对前房所生的安仁、安道关心照顾得胜过自己亲生,由此可见她的品质和为人。父母亲的为人处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王安石。

因此,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王安石和兄弟姊妹们的个性都得到了较为自然的发展。王益的七个儿子中有四个中了进士,这在整个宋朝乃至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都是非常罕见的。

王益为人果敢,颇有政绩,敢于打击大户豪族,维护底层人民利益,从不热衷功名利禄。他为官一直有功成身退的思想,对仕途上的升迁腾达并不十分在意。应该说这些特点在王安石身上或多或少有所体现。王安石步入仕途后很长时间没有汲汲求进,应该与此不无关系。

王家在临川没有待太长时间,王安石出生后不久,就开始随父亲宦游各地,足迹几乎遍及中国南部。从临川到新干再到庐陵,他们走遍了大半个江西。9岁那年,他随父母到苍翠遍野的广东韶关,12岁时又到山清水秀的四川新繁,16岁去过首都开封,17岁随父乘舟东下江宁。可以说,王安石的青少年时代是在不断的旅行中度过的。读万卷书的同时能行万里路,遍历名山大川,周览各地人情,体察各阶层人的生存状况,对王安石眼界的开阔,注重实际的思维方式的形成,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王安石智力超群,记忆力出众,虽然9岁才启蒙,但学业进展得异常顺利。私塾老师对他实行特殊的政策,给他人限定课程,对他则比较放任,允许他根据自己的兴趣扩大阅读范围。天才与勤奋是分不开的。王安石从小就对知识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兴趣。由于家庭教育和天性的原因,王安石不是那种爱玩的孩子,每当下课后,当别的孩子急急忙忙跑出去荡秋千或者摔跤的时候,他还是一个人静静地在教室里,读书读得入了神。这个勤学好问的学生,经常让老师为难。因为他经常会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让老师头疼不已。然而老师是不会生他的气的,因为这个学生年纪虽小而文章气概不凡,议论别开生面,让他赞叹不已。

少年时代的一件异事给了他一生的影响,那就是著名的“伤仲永”。方仲永的家就在他舅舅家的村子,这个5岁的“天才神童”被发现天资超常后,他的父亲把他当成了生财之树,整天带着小仲永在乡里这个大户家到那个大户家表演“作诗”的才能,却不让他及时入学,结果不出几年,这个“神童”就成了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孩子。王安石13岁那年,在舅舅家见到了这位闻名已久的“神童”,那时,“神童”已经12岁了,王安石出了个题目让他写诗,结果大失所望,远不如传说中那么出色,只不过是尚能文通字顺而已。又过了几年,王安石向舅舅打听方仲永的情况,得知此人现在已经和村子里的普通农民一样,忙着下地干活,学会的东西早忘光了。

这件事在王安石头脑中印象深刻。事实证明,没有什么真正的“天才”“天命”“天之安排”,上天是不会对一个人负责到底的。后天的努力要比先天的禀赋重要,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成功的关键所在。从那之后,王安石一连五年,在江宁家中闭门苦读,这个孤傲少年的毅力和才气是惊人的。在这五年中,他主要靠自学,阅读了大量典籍。随着眼界越来越宽,加上对自身才华非常自信和王家比较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王安石渐渐走上了“离经叛道”之路。所谓“离经叛道”,是指他越来越讨厌历代俗儒们对传统经典的庸俗化解释,越来越反感他们泥古不化、刻板教条的眼界。他在熟读儒家经典之外,用更大的心力去读被时人认为是“旁门邪说”的先秦诸子之说。正是在韩非子、墨子、老子这些被历代排斥的大思想家那里,王安石发现了丰富的精神资源,接受了这些智者营养丰富的精神遗产。对一般儒者认为是荒诞不经的佛教,他也认真去读。王安石走上了和当时大多数人迥异的治学之路,这正是时人大多随流俗而去,而只有他事业影响千载、文章流传百世的原因之一。

(二)进士及第

1039年,王安石19岁,父亲王益病逝于江宁,年仅49岁。王益的死对王家的打击是巨大的。王益一生为官清廉,不治产业,江宁知府的官俸是一家的主要经济来源。他一去世,王家立即陷入了贫困当中。王安石有生以来第一次体验到贫困的滋味。王益的死给王安石的另一个影响是耽误了他参加科举考试。本来,以王安石的学力和才华,是很有希望早一点北上应试博取功名的,但这时只能等三年孝满才能入都了。

1041年,王安石离开江宁北上,入京应试。这次北上经历在王安石生命中留下了深刻印记。他路过淮河的时候,正值淮河水灾。洪水淹没了沿河四府十二县。一路所见尽是水乡泽国。平原之上,大片的农田被淹在水里,刚刚灌浆的水稻浸在水底,成片地死去。逃难的农民成排地站在路上,向过往的行人讨要食物。无人收拾的尸体一天要见到好几具。然而除了为数不多的几个施粥铺,没见到其他救助活动。王安石不禁深为惊讶。据他所知,大宋非常重视荒政,历代以来已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救灾措施。在各地都设有常平仓和广惠仓,用来储存粮食,供灾荒时使用。可是沿途他并没有见到赈济机构。这给年轻的王安石以很深的触动。

十月中旬,王安石抵达东京。虽然他待过的江宁也是东南大城市,但是一入东京,他为这个大都市的繁华而惊讶。还没到城门,往城外汴河码头取送货物的马车就已经挤满了道路。一进城门,各种商店酒楼的招牌旗帜立刻让人眼花缭乱,可并排通行五辆马车的天宁市街人潮汹涌,车水马龙。

王安石投宿的庆远客栈里住的大多都是举子。每年的这个时候,是客栈生意最火的季节,从全国各地千里迢迢赶来的举子聚集这里,为自己的一生和前途做关键一搏。整个庆远客栈里到处都是南腔北调的喧闹,有的在夸张地寒暄,有的旁若无人地大声读书,也有的已经找到同好聚在一起打起了纸牌。看着这些陌生的面孔,王安石想:“这些人里面应该有些许人中之龙吧!毕竟,他们都是读书人中的精英人物。”

在客栈里,王安石结识了他的同乡举子曾巩,两人情投意合,相见恨晚,他们对国家、民族、时政等的看法出奇的一致,聊了整整一个下午。特别是谈到大宋国势的衰落,谈到士人的没有气节,两人越谈越投机,转眼天黑下来,曾巩提出要看王安石的文章。

一番客气之后,他们来到王安石的房间。曾巩看着王安石的文章,不禁读出了声来,而且声音越来越响亮。读完,他真诚地做了一番评价,高度赞扬了王安石的文章。然后,他问王安石可否将文章拿回去看看,想推荐给欧阳先生。

王安石有点惊讶:“你是说文章泰斗欧阳修先生吗?我的东西不好污他的法眼吧?”曾巩说:“这个你就不要担心了。给我吧!欧阳先生非常乐于汲引后进。”

几天之后,曾巩又来了。一进门就兴冲冲地对王安石说:“欧阳先生非常欣赏你的文章。”王安石不禁大喜过望。欧阳修是如今天下众望所归的文章泰斗,被天下文学之士奉为宗主,开一代新风。目前又在朝廷担任要职,他乐于汲引后进、推荐人才是举世所知的。得到他的肯定,确实让人大喜过望。

欧阳修对王安石文章的褒扬传出去之后,王安石立刻名满京城了。他的作品开始被人们传抄,很多举子也慕名前来想结识他。王安石从一个普通的举子一下子成了小小名人。虽然从小在地方上就有文名,可是名噪京师还是让他有点受宠若惊。不过一开始的兴奋过去之后,他立刻就批评自己没有内力。大丈夫当以圣贤之心为心,一点点虚名算得了什么。他强迫自己收下心来,认真准备考试。文章与命运并不同步,虽然文名已起,可并不能保证你就能高中,多少文学之士一直考到白头也不能及第呀!

庆历二年初,举子入闱。王安石三场下来,自觉还算发挥了水平。王安石这科是庆历二年三月发的榜。虽然对自己的考卷还算满意,王安石心里还是忐忑不安,毕竟在考场上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万一主考官不喜欢自己的文风,或者正好批到自己的卷子时主考官疲倦麻木,草草一眼就掷到了一边,就只好等到下一科再来一试了,自己卷子的开头可是略显平平呀。如果是这样,失望的不只是他一个人,而是整个家庭,是对自己期望甚高的母亲和兄弟呀!

就像历科考试一样,发榜前都会出现种种传闻。这些传闻出自何方没人知道,不过往往惊人地准确。就在发榜前两天,王安石听到有举子告诉他,他极有可能高中本科状元。在送给仁宗皇帝御览的卷子中,据说王安石排在最前面。如果仁宗首肯,那么王安石就是一甲第一名进士了!发榜那天,王安石没有去,他派自己的书童去看。倒不是害怕自己考不中,而是不愿和那些赌徒一样的人到榜前去挤。

书童的脚步声出现在门口,王安石站住了,他不想让书童看见他焦急的样子。

“咣”的一声,门被推开了,书童兴奋地跑了进来。

“相公!你中了第四名进士!”

第四名?连三甲都没进。看来不是传闻就是皇帝不太喜欢自己的文章。当今皇帝出名的仁柔,对于他矫健刚硬的文笔不欣赏也不出意外。再说,以诗赋取士的今天,中了状元也说明不了什么,自己又何必失落呢?无论如何,自己算是可以扔下这块敲门砖,从今以后有了施展才能的机会,同时他也给了家庭一个满意的交代。

后来曾巩告诉王安石,原来王安石是第一名,这是他从欧阳修那里听来的消息。原来在进呈御览的时候,王安石的卷子确实被排在了第一名。但仁宗皇帝览读之后,不喜欢他文风的刚硬,因而御笔定为第四名。

同类推荐
  • 撒切尔夫人给女人的13堂智慧课

    撒切尔夫人给女人的13堂智慧课

    2013年4月8日,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去世,享年87岁,引发全球媒体的关注。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听到撒切尔夫人离世的消息,我十分悲伤。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领导人,一位伟大的首相,一位伟大的英国人”,“她不仅领导了英国,更拯救了英国”。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声明称,美国失去了一位“真正的朋友”。法国总统奥朗德表示,撒切尔是一名伟大的人物,她在英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
  • 宋文骢传

    宋文骢传

    本书是一本人物传记。歼10飞机总没计师宋文骢,是中国航空界一位杰出的飞机设计大师,是一个有着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一生,见证和浓缩了新中国现代战斗机研制的整个历史。他志存高远,却又严谨务实;他严厉刚毅,却又可爱可亲;在飞机型号研制中,他独树一帜成就斐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的人生,丰富多彩而又跌宕起伏、险象环生。本书以翔实的史料、深沉的情感、流畅的文笔、紧凑的情节描写了宋文骢传奇的人生。本书也是广大军事爱好者了解我国现代战斗机发展历史的一本难得的读物。
  • 歌德

    歌德

    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包括政治领袖、将帅英雄、思想大家、科学巨子、文坛泰斗、艺术巨匠、体坛健儿、企业精英、探险英雄、平凡伟人等,主要以他们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尽量避免冗长的说教性叙述,而采用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们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们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们建功立业的艰难过程,以便使读者产生思想共鸣和受到启迪。
  • 毛泽东和他的父老乡亲(上册)

    毛泽东和他的父老乡亲(上册)

    本书是一部描述毛主席人际关系,反映毛主席与湖南家乡父老交往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我曾读过一部分,感到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作者通过长期深入采访和研究,掌握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并以庄重的笔触描写了一代伟人毛主席与父老乡亲水乳交融的关系,歌颂了毛主席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体察民情、大公无私、情系桑梓、,忧天下的高尚品质和伟人风范。我曾在毛主席身边工作,1959年随毛主席回过韶山,亲身感受到毛主席浓郁的乡情亲情友情。
  • 文武全才明君:刘秀

    文武全才明君:刘秀

    本书的主要内容有:赤帝下凡、韬光养晦待勃发、出巡河北蛟龙入海、羽翼渐渐丰满、横扫千军如卷席、君临天下等。
热门推荐
  • 千年圣地:孔府孔庙孔林(文化之美)

    千年圣地:孔府孔庙孔林(文化之美)

    它是我国规模最大的集祭祀孔子及其后裔的府邸、庙宇和墓地于一体的古建筑群;它气势雄伟壮丽,极具东方建筑色彩和格调;它以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丰富的文物珍藏、高超的艺术价值而著称于世。
  • The Titan

    The Tit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裴小姐身后的世界

    裴小姐身后的世界

    这是一个瑰丽的世界,天空是绿色的,可能绿色比蓝色能见度低的缘故吧,反正这里晚上是没有星星的。但不必因为错过了璀璨的星辰而懊恼,这里没有钢筋森林,没车没马,当然也没有什么单双号限行啦。有的是会发光的蝴蝶呀躺着睡觉的野猪呀色彩斑斓的见人就闪的巨蟒呀,当然,也有会发光的萤火虫,总之各色各样千奇百怪。或许这还是个与文明没有半点关系的荒蛮世界,但这里的动物植物种类超乎你想象,特别是会发光的动物接近一半。虽然不可以连着wifi刷着微博,但想想猎肉采果、嗜血饮奶的豪迈生活还是挺有意思的。
  • 三国任我游

    三国任我游

    羽扇纶经,智绝天下,笑谈天下之事。指点江山,雄韬武略,观天下英雄,谁人能比。
  • 独仙行

    独仙行

    这世间很大,上有九天碧落,下有九幽黄泉,妖魔鬼怪纵横此间。而我定当踏遍这天地。
  • 邪王倾城宠:逆天废材嫡小姐

    邪王倾城宠:逆天废材嫡小姐

    她,是二十二世纪顶尖的存在,却因一次背叛,她穿越了!天,还是魂穿!谁也不知道她是如何惊天逆袭!我是废物吗?姐姐打到你趴下!看不起我?丹药我一抓一把!穷光蛋?我的兵器一件的价钱都能压到你喘不过气来!她和前世一样,一样的出众,一样的多重身份!可偏偏……“娘子!能别丢下我吗?”某男委屈的说着。“天呐!你别跟着我!我和你不熟!说好的高大威武呢?说好的霸气呢?都去哪里了?”“我也只对你这样啊!”某男无耻的说道。“公子许我倾城之宠可好?”“你若愿意,自然好!”
  • 地狱公寓之人间地狱

    地狱公寓之人间地狱

    这里,有一个失忆的男人这里,有一个异位面的来客这里,有一座地狱公寓这里,是智与恐怖的追寻。。。“你知道么,他们说,我和一个男人很像那个男人,名为楚轩。”
  • 相濡以沫相思意

    相濡以沫相思意

    12岁,年幼的他遇见了稚嫩的她。11岁,她离开了他,他以为她还回来,却不然,一等就是十年。我愿用十年岁月,换你一生岁月无忧。
  • 爱在那一天

    爱在那一天

    致青春——关于初恋的故事,高中时期在一起后,就是相隔两地,他高中毕业后毅然出国读书,于是异地恋变成异国恋,八年恋爱,一年异地,七年异国,最后终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绝世玄天录

    绝世玄天录

    明朝初年,因‘鬼谷密宝’之匙的出现而引发了一场武林浩劫,各大门派相继派出高手争夺密宝,最后随着八大派掌门及密宝之匙的失踪,才平息了这场武林浩劫。。一百五十多年后---嘉靖八年,‘玄天山庄’少庄主燕若谷随母亲出游,归途中被扶桑武士伏击,无奈之下母亲与扶桑武士同归于尽。而后他被江湖两大高手‘行云流水’之一‘行云’易天行收于门下,从小便跟着师父在其母坟之所在青霞山苦练家传及师门绝学,苦练十三年之后终于艺成,而后拜别恩师化名若云飞独闯江湖,战邪教、斗倭寇,用自己的一腔热血铸就了一段传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