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51300000002

第2章 回不去的故乡之一

我生活的城市水域很少,有时坐在公交车上很长时间也看不到一条河流,偶尔看到的也是很细小的,如果细看的话会发现它们都是静止的。

这里的水都是静止的,就算是流动的也是不会流的很远的,就象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一样,所以这是一座没有乡愁的城市。

我不是这座城市的人,我只是寄宿和生活于此。我住的地方离这座城市的母亲河只有一条马路的距离,她也是这座城市最大和最长的河流,我想每座城市的

母亲河都是如此吧,这条河的名字叫做南淝河。

那天我在河边走着,我喜欢沿着河沿走并看着河里的水面,我看见河边有一只小乌龟正在努力的往水面上游,仿佛是想要游到水面之上。河水很脏泛着绿光,

里面的垃圾沉睡在河床上,看不到的地方想必更多吧。

它努力的游着,可还是看的出来它很没有精神。它离河面也越来越近,感觉它是有想要游到河面上面一样的感觉,它用力的样子象是在找支撑物一般。虽然它

很努力,可它还是游的很慢,它真的没有社么精神,这也是它游的慢的原因之一吧,还有一点也许是它还太小吧。它离水面越来越近了,我也看的更清楚了,我看

到它的头上好象有红色的斑点,这也让我认定之前的疑惑了,它是一只外来龟。就在它快要游到水面的时候它又沉下去了,我感觉我刚发现它的时候它也是看到了

我的,我当时还在想它为社么没有马上游走呢,后来想了想也许是看到我不是它的主人吧。

看到小乌龟慢慢的游向河底,只游了几下便消失在河水里了。我仿佛看到它不情愿的样子,也让我感到了一点的内疚,不仅是我打扰了它,我觉得那河水实在

是太脏了。

我想它原本肯定是打算游到水面上来晒太阳的,之前在另一个湖泊就看到几只乌龟在岸边的石头上晒太阳,那也是几只外来龟,不过明显的都比它大。那里的

水要比这里干净,更关键的是那里有可以趴在上面的石头。

这里的水实在很脏,我想它肯定也不想住在里面,也许它只是一只孤单的乌龟吧,所以它才那样的黯然,连我都能感觉到它的忧伤。现在它想晒个太阳都找不

到地方,还被人给打扰了,它肯定心里充满了委屈。

我在想;这只热带龟之前被人养在一个小小的玻璃缸里,不知道出于社么原因被放到了这条河里,于是这里便成了它的家。

它的家乡在哪里呢?也许它是先来到中国的龟的后代,那么那里只应该是它祖先的故乡,如果不是,那里就是它的故乡。后来,人类的水缸成为了它的家乡,

再后来,这条河流又成为了它新的家乡。家乡,亲切、模糊而又抽象。这只小乌龟再也回不去曾经的故乡了,可是哪里才是它的故乡,也许,南淝河将成为它终

生都生活的故乡。

在全球化的今天,一只乌龟的命运尚且如此,当然,它的命运不是自己能掌握的,那么作为掌握它命运的人类自身又怎样呢?

我的故乡是一个叫做七里塘的地方,它是一个水库或者乡镇,我生活的村庄就位于这个乡镇和水库的北边。

七里塘的周长据说刚好是七华里,所以就叫七里塘,至于是先有塘还是先有乡并没有进一步的研究了。乡上也叫七里塘,赶集的时候就说上七里塘,有时候

这个七里塘并不是这个七里塘,因为七里塘水库也叫七里塘,那里也经常去玩。乡上就位于水库的南边,去乡上的七里塘无论如何是都得经过水库的七里塘的。

作为乡上的七里塘只有一条街和一座初中学校,附近的村庄多来此赶集和办事,全乡的小学生也大多来此上中学,因为附近的农场有自己的中小学。现在的

七里塘已经不止一条街了,相对来说变化还是挺大的,不过在外面久了,依然觉得它是那样的不太惹眼。

对于这里的回忆除了赶集之外,最多也是最深刻的就是那所中学了,那时我们上中学刚好取消小升初的考试不久。在小学时就对乡里的中学充满期待了,经

常有上中学的同村大点的学生说起学校的各种事情,这些事情对我们充满了吸引和好奇。

后来上中学时,学校新盖好的三层教学楼刚好被我们使用了,之前都是一排排的砖瓦房,这些砖瓦房也成为了教师的宿舍。那时农村的砖瓦房都不太多,更

不要说三层的楼房了,一楼到三楼分别是初一、初二和初三。

离开中学后的这么多年,只有前几年因为办理身份证在乡派出所时遇到了点问题,后来去找在中学教书的同村同学帮忙时才去了一次。学校和以前比,变化的

不是很多,院子里以前停的自行车有很多变成了电动车,也没遇到什么以前的老师,当时心里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感觉。

也许还是可以或者有很多机会去看看的,可是总是不知道有什么理由去。

七里塘全乡的面积还是挺大的,除了我们村还有十几个其它村,当时又叫做生产大队,大约有两到三万人。除了七里塘水库还有其它几个较大的水库,喜欢

河流和湖泊的我对它们充满了好奇,可惜除了七里塘水库,其它的水库都没能亲眼看看,有点小小的遗憾。

除了十几个自然村之外,还有一个面积较大的农场,叫马场湖农场,不过附近除了七里塘水库和农田之外并没有其它水域。它的地理位置和条件都是最好的,

紧挨着水库和乡政府,地也是最平的,也许修水库就是因为农场的需要,地也是后来整的那么平的。农场的职工大约集中在三四个地方,很早的时候他们就住砖瓦

房了,每个地方都有水泥路连接,有自己的街道和商店,而那时的农村大都是土房子和土路,乡里经过我们村连接镇上和县城的路不过是石子路。他们据说平均每

个人有40到60亩的地,还有自己的中小学和幼儿园,我们村人均只有一亩多地,他们是全机械化的,当时农村使用最多的是耕牛。当时,农村一到晚上就是星星点

点的灯光和煤油灯,农场却从来很少缺电,很多人家还有摩托车,而农村除了自行车就是两条腿了。

后来问大人们农场的人都是哪里人,因为在农村十里八乡的都有点沾亲带故的,平时也经常有人走动,一个村庄往往就以一个姓为主,只有这个农场是独立、

富裕和神秘的,还有很多不多见的各种姓氏,和附近的村庄既没有亲戚也没有婚姻上的互动。大人们说他们都是当年的劳改犯,这个农场是用来劳动改造的,后来

这些地就给他们了,当时也信了。后来上中学时有了农场的同学,就问他们是从哪来的,他说他爸是当年下放的知青,想想觉得应该也是的。

这些都不重要了,也无须去考证了,农场的存在给我们的童年和附近的村庄还是带来了很多乐趣和收获的。

农场主要的农田就在水库的两边,也紧挨着我们村的农田,农场大而平整,只种小麦和黄豆。春天时一望无际的碧绿,到秋天收了小麦种上黄豆时又是一望无

际的绿色,人们常说的一个笑话就是:曾经有一个上海来的知青刚好看到春天时遍地的绿油油的小麦苗,于是感叹到;我的妈呀!怎么种了这么多的韭菜。当然,

也许这只是一个笑话。

农场附近的村庄最喜欢和期待的就是收获季节的到来了,因为农场人少又是机械收割,那些没有收割掉倒掉的和边上的也不要了,更多的是散落在地上的。于

是附近的人们都来拾麦穗和黄豆,甚至很远的村庄也有人来,很多人自带了干粮和水,一整天的都在忙碌。而占地理优势的我们村更是几乎家家户户的出动,男女

老少一起来,往往都能有不错的收获。有时因为大人们也要农忙,于是我们很多小孩子就自发的去拾粮食,一天下来免不了要比比谁拾的多。

秋天拾黄豆时,还有一种到处都是野生的长在地理的果子,像极了缩小很多倍的西瓜,人们叫它麻泡。成熟时表皮发黄味微甜,越大越好吃,没熟时很苦,经

常因嘴搀吃了不熟的,立马被苦的直咂嘴,可是吃多了舌头也不舒服,也算是童年中一个艰苦又乐趣的回忆了。

现在已经没有人再去拾粮食了,估计以后也不会有了,那些和我们曾经一样大的孩子更不会去了。

不管怎样,这个农场都给生活在他附近的村庄和孩子们提供了很多额外的收获和喜悦。农场还在,回去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它,只是突然觉得它小了很多,或

许是我们都正在成长和老去。

七里塘乡的南边过了一条河就是另外一个县了,往北过了一条河就是另外一个乡镇了,它们也是全乡仅有的两条自然河流。乡里连接镇上和县城的公路就从水

库的大坝上下来再经过我们村往北去的,也是唯一经过的村子,这也是全乡连接外界唯一的和最长最好的公路,经过河的桥也是全乡范围内这条河上唯一的大桥。

我们村也是全乡离镇里最近的村子,镇上更有全县唯一的客货用途的火车站,我们村的区位优势也是全乡最好的。

现在的石子路早已修成了水泥路,别说镇上和县城了,人们可以去到更多的地方了,也离自己的故乡越来越远了,离开的心情也往往是期待和复杂的。

作为水库的七里塘在很长时间里都是我见过的最大的水域,也是附近很多地方能见到和见过的最大的水域,甚至很多时候我觉得在世界上这样大的湖泊都不多。

后来听很多人说中国有很多大的河流和湖泊,里面有轮船不仅可以拉人,还可以拉好多东西,就想这样的水面得有多大啊,因为七里塘里只有几只小木船。

对于大的江河湖泊和大轮船从小就充满了好奇,后来有人去外地打工见过很多大的水域,回来以后免不了说给大家听,更让我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期待,所以

在中学毕业后,选择了去长江边的安庆上学。工作以后更是将当地的江河湖泊都游览了一番,也见到了梦寐以求的大海。

七里塘的水域在最多的时候大约有1300亩,这样的面积周长差不多就在7华里左右,所以它并不大。

它的历史有多长并不知道,不过却是个彻彻底底的人工湖水库,它的四边高于地面,里面的水面也是略高于地面,用途就是用于灌溉周围的农田的。里面的

水也不太深,最深的地方也很难达到三米。很多时候中间的位置都是干涸或半干涸的,这里水草丰茂,很多附近的人在此放牛,这里被称做塘肚子。

七里塘东西两边较长,西边最长,也是一条重要的公路被叫做大马路,南北较短,北边被同村的人承包做了果园。

这个水库在建成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处于半自然或野生状态,除了农用灌溉时人较多和春夏时有人放牛,平时空旷的库区连个人影都没有。记得上中学时,

有时顺着马路走到头也没有一个人或一辆车,秋天时刮着大风卷起翻滚的浪花,感觉甚是凄凉。

以前大人们常用白浪淘天来形容它的壮阔,经常有人说在里面放牛或洗澡时见到过一人多长的大鱼,还被鱼撞到过,脸盆大的甲鱼也是常见。这些都是非常可

信的,这么大的水面在半自然状态下完全可以的,家里以前就有父亲留下的一串串的甲鱼和乌龟壳,虽然没有那么大,父亲也亲口说过确实有那样的甲鱼。上中学

时,早上上学的时候还看到过有人乘雾在偷捕甲鱼。后来听人说有一年大旱,那些一人多长的大鱼和脸盆大的甲鱼却一个也没看到,多少也有点神秘色彩了。不过

那时的人们大都是不吃甲鱼的,估计现在里面的甲鱼应该很稀少了吧。

水库里也生活着各种水鸟,最常见的就是腿和嘴都很长,个子高高全身雪白的被叫做鱼鹰的水鸟,后来部分水库改建成鱼塘时,还是很多见的,现在不知道还

有没有了。

水库也盛产各种水草和螺蛳及蚌类,很多村里人会去捞水草来喂鸭子,经常是一板车一板车的拉,而里面的螺蛳及蚌类再多也很少有人要,最多也是喂鸭子。

记得有一次姐姐她们去捞了蚌类回来煮了吃,当时热的时候特别好吃,吃完后全部都在闹心并吐了出来,从此以后再没人吃了。

而最让我们这些小孩子和半大孩子们喜欢的就是去水库的塘肚子里放牛了,可惜那时我家没有牛,经常听去那里放牛回来的孩子说起各种好玩的事情来。比如;

进塘肚子要先过边上的一片浅水区,可以骑在牛身上过去,可是有时因天热牛就直接躺在水里了,人也跟着落水了,塘肚子里有些地方可以抓鱼,附近的村庄也有

一些小孩来放牛等等,这些对我们这样的小孩太有吸引力了,后来终于去了一次,确实很好玩。可惜没多久水库就进行了规模较大的改建,而农村的牛也越来越少。

除了塘肚子还有塘埂上和塘底下等地名,塘埂上是特指西边的水库埂体的。比如说;去塘埂上放牛、去塘埂上转转、在塘埂上的大马路上等等。塘底下则是特

指西塘埂下面的我们村的农田,塘底下的旁边就是马场湖农场。

在农场段的塘埂上外侧,经常有一丛丛的灌木,这里生长着很多野果子。最受欢迎也是最多的就是野枣了,圆圆的、酸酸的、甜甜的,小时侯经常特地跑来摘

了吃,后来上中学时更是方便了,不过很容易弄得一身灰,因为是土路风又大,还有很多有刺的灌木。

塘底下也几乎全部都是水田,因为这里水利条件最好,这里也是全村最大的水田区。小时候来这里抓过鱼、泥鳅和黄鳝,这里有很多水沟和小野塘,拿手电筒

往水里一照就可以看的很清楚了,有小鱼和虾蟹,还有泥鳅和黄鳝,用穿了很多针的木棍或竹竿捉它们,当时是跟着大孩子后面的,想想还挺残忍的。后来大了点

的时候,我和小伙伴们也去捉过,针大多是穿在牙刷上的,现在估计这些都没有了。

小时候跟着大人来干农活还真是痛苦啊,那时都是手割肩挑的,虽然这些事情大多由大人们做,可是拔秧苗这样的事情真是童年里一份辛苦的回忆啊。

水田和水沟里还有好多的蚂蝗和水蛇,那时的水沟只要有水就可以用来清洗身体了,因为水都是来自水库的,现在的水田和水沟都在,其它事物都早已消失了。

水库的边上分别建有几个闸门,南边一个控制乡里南部的农业用水,那里缺少水域交通也不方便,北边没有,东西各两个。南边和东边的只有水闸,西边的却

分别有两座平房式建筑物,这两个水闸又被叫做大斗门和小斗门,大的控制农场用水,小的控制我们村的用水。

那时农村的水泥建筑物非常少,这两个闸门对我们有着特别的吸引力,小斗门因为离的较近,我们时不时跑去玩。也不知道玩什么,反正就是看谁能爬上去,

当时爬上去很不容易,有人上到一半就上不去了,于是下面的人用手推,等上去之后再拉后面的人。上去后下来也是个问题,为了体现男子汉的气概,很多时候就

直接跳下来了,其实弄的很疼还硬挺说不疼。更好笑的是,当时不知道谁从电视上受到了启发,说在上面可以跳伞,可是又没有降落伞,于是衣服和雨伞都派上了

用场,把衣服扣子解开光着小身板,用两只手拉住衣服两边的衣角就往下跳,完了后还很认真的说真的感觉到人变轻了。

现在想想,也觉得好笑和担心,虽然它们真的不是很高。

塘埂下面的湖岸边有些地方有浪花拍打形成的类似沙滩的区域,有些地方水很浅有些地方却很深,更多的地方塘埂下面就是很深的水,平时喜欢在这里戏水和

游玩,后来上中学的时候也喜欢走这些地方。岸边有很多类似石子的东西,有圆的还有象生姜一样形状的,硬硬的,可是使劲一摔就会碎,里面都是很硬的泥土,

经常拣来玩,我们叫它沙壳蒗。

水库北边的塘埂被同村人承包成了果园,有各种从未见过的水果,有时总会忍不住偷偷的摘来吃,主人很凶还有大狼狗,可是都敌不过美味的诱惑。

水库东边的塘埂是最低也是最宽的,除了中间的土质路面之外,两边都大多被开垦成了农田。靠近北边塘埂的地方有几个小池塘,也算是塘中塘了,往南去点,

则是部分和陆地连接的半岛了,这里有很多沟渠,有的和水库中间的水面相连,这里有很多菜园和农田,它们都是我们村里人开垦的,还有许多荒地和水沟,这里

也是经常和同学抓龙虾的另一个较小的塘肚子了。

沿着东边往南快到头的时候,水库往里收缩了一点,在这里东边的农场修建的水泥路面延伸过来了,为了和水库西边及南边的农场区连接,水泥路一直修到南

边的整条塘埂再穿过西塘埂后稍稍的偏北往西延伸。南边的农场也有条路横插过来和东边过来的路及西塘埂进行了交叉,由于塘埂高于地面,这里还挺陡和难走的,

更是形成了一个叉字形的路口。

顺着东塘埂走到头往东南沿着一条引水渠就到乡里了,直接下了南塘埂就是中学了,这些线路只能用于步行或骑车,更是留下了无数青春年少的脚步和记忆。

后来水库东边的中南部分被改建成了十来个鱼塘,塘肚子里有的被推成了一道新的埂,有的被种上了水稻。鱼塘一直在,塘肚子却又经历了几次改建,现在也

不知道是什么样了。

有一年的冬天特别冷,那时鱼塘已经建好了,塘肚子还在,水库的水面都结上了冰,我大约十岁左右,还有很多和我差不多及比我小的小孩,在一个比我们都

大的大孩子的带领下从东边进入了塘肚子,当时下了很大的雪,我们在雪地上疯还在结了很厚的冰的浅水面上玩游戏,结果冰被弄破了,好多人的衣服和鞋子都弄

湿了,还惊喜的看到了野兔等动物的脚印。后来大队人马竟然直接从结了冰的宽阔的西边的水面上开始了横渡,冰不算很厚,边走边听到冰开裂的声音,很多小孩

吓哭了,还是不得不往前走,还好大部分都过来了。不知道是谁开始用脚跺边上的冰,没有到岸的吓的赶紧往边上跑,一个小孩还掉到水里了,还好也上来了,后

来大家又惊又喜的跑回了家,大人知道后都被责骂了一顿,那个大孩子也被批评的不轻。

那个掉进水里的少年已经在一次意外中离开了,现在想想真是感慨年少无知,又不免唏嘘不已。

大些的时候,水库水已经很浅了,北边的水不到一米深了,暑假时经常和同学去东边的塘肚子里抓龙虾,那里的龙虾又红又大。有一次和同伴们在北边的浅水

区里玩,当时带着捉龙虾的网兜,水很浅可以看到底,突然一条很大的鲤鱼从我旁边游过,当时一愣鱼跑了,旁边的同伴都为我可惜,也许当时反应快点真能抓住。

不知道是为什么,这件事在我心里始终难以忘怀和释然,也许是机会如此之近,自己却没有把握好,甚至都没有出手而留下的遗憾吧。

水库带来了欢乐和收获也有因它而起的争执,记得小时侯就曾经因为小孩放牛和农业用水的问题和水库南边的村庄发生过纠纷。几次都弄得声势浩大的,几乎

全村人都出动了,我们村是一个种姓单一的较大的村庄,那时村里年轻人也多,因为都没有工作,有拿着各种生产工具和其它东西的,不过都没有酿成较大的事故。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这样的事情估计应该不会再发生了,那时的人还真是冲动啊。

有一年不知道从哪里飞来了几百只野鸭子,也是唯一的一次,也是我见到过野生动物最多的一次。大约从秋天就飞来了,那年秋天的风很大,浪也很大。我也

已经上中学了,经常一个人走在深秋的塘埂上,风卷起浪花吹动着残枝败叶,成群的野鸭在湖面上飞舞和鸣叫,一时间好不凄凉,这种情况一直到冬天结束。冬天

也很冷,冬天时好象有人对野鸭投毒了,岸边时常有野鸭的尸体被浪花拍打着,野鸭虽然没有大量的死亡,可是从此以后这里再也没有过它们的身影。

后来的七里塘养过鱼虾和蟹,还养过藕,水面也不断的缩小和变浅,虽然没有什么污染,水质却已大不如前了。

上次回去,七里塘的北岸和西岸已经铺上了一层水泥块,坡度也不是很陡,顺着坡岸来到水边忍不住捧起水洗了洗脸。小时候总是希望可以洗澡或戏水的地方

能够有一块坚硬的地面,这样脚上就不会弄上泥土了,可是当看到整个堤岸都是水泥块的时候,却发现并不是那么美好。

现在村里的人少多了,水库周边的人也少了,可是人们对它的影响和改造却比它任何时期都要大,也许这就是时代的发展和改变吧!

听住在水库不远处的堂哥说,塘埂上已经安上了路灯,现在很多人会在晚饭后去上面散散步。从小就喜欢散步的我,也经常在这里散步,可是晚饭后特地去那

里散步还没有过,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再去那里散步和玩耍。

七里塘很多时候又被叫做大七里塘,不仅只是因为它大,虽然也有关系,主要是因为它旁边还有一个塘也叫七里塘,为了表示区别,大的就叫大七里塘小的就

叫小七里塘。

小七里塘给我们带来的欢乐和贡献并不比大七里塘少,甚至更直接更多。

小七里塘紧挨着大七里塘,它们共用大七里塘北边的塘埂,塘埂是西北朝东南的走向,小七里塘的形状更不规则,象一个靴子。除了南边的塘埂,其它的塘埂

基本上都被农田和道路包围着,它也是我们村真正意义上完全拥有的水域。也是用于农田灌溉的水库,主要灌溉被它包围着或者包围着它的我们村南边的农田,也

被称为南田的一片农田,这里也是除了塘底下之外我们村另一块重要的水田。

小七里塘虽然紧挨着我们村,也是人工修建的用于农田灌溉的水库,可在很长时间内它都是一个野塘,水质优良。

虽然也叫七里塘,毕竟前面加了个小字,可就是这一个小字,差别却相当的大,估计它只有一百多亩水面吧。它和大七里塘虽然只有一埂之隔,却并没有直接

的连通,我们村和大七里塘的距离差不多也就是一个小七里塘埂的长度。

以前小七里塘一到夏天就挤满了人,它深浅适中水质干净,离村子又近,几乎半个村子的男人和小孩都跑来洗澡。不过小时候我却很少来,就算来了也只能站

在岸上看别人洗,特别是羡慕和我差不多的小孩,因为他们有大人带着,我父亲很少过来,他也不让我下水。那时候那种急切和羡慕的心情,现在还能找到。一直

到我十几岁的时候才有机会,可是没过多久它就被人承包改成鱼塘了,从此以后也没能再次的在里面畅游了。

小七里塘南高北低,东高西低,水都集中在靴子的低部,也就是最北部。

很小的时候小七里塘里有很多很大的湖虾又叫米虾,那时的米虾真多真大啊,父亲喜欢晒干了来吃,红红的那叫一个香。这么多年也没见过那么大的米虾了,

更是无法品尝其美味了。它们大多生活于小七里塘的中部,这里水不深不浅又长满了水草,还有一些半岛和小岛及水沟,同样的上面也有很多菜园。

小七里塘的北边最宽阔最深,这里也是人们洗澡和游泳的地方。因为形状不规则,北边的埂是从大七里塘西北边埂交汇处弯了一个较大弧度往东到南边的村口

的,这条埂也是连接村里和大马路的一条小土路之一。

北塘埂下的水最深浪也最大,这里也有类似沙滩的较窄的地方,上面有很多沙壳蒗和螺蛳壳。这里的水域也有很多水草和螺蛳及蚌类,还有鱼虾,记得我在里

面游泳时,时常能感觉到有小鱼虾的叨咬和踩到蚌壳,浅水区更是铺了一层螺蛳。因为是全村的灌溉水源地,这里没有放养鱼虾,也没有进行过捕捞,在我童年的

记忆里也没有干过,它就那样自然的存在着。

有一年的冬天特别的清冷,那一年因为干旱,小七里塘的水在夏天时被抽干了。到了冬天才有了半塘新水,而这半塘新水也特别的清澈和干净,水是碧绿色的,

远处看了象海水一样泛蓝。

冬天的时候飞来了好多从未见过的鸟,应该是越冬的候鸟吧,因为很多有几百只,而且这边并没有这种鸟。它们像大了很多的翠鸟,却没有翠鸟长长的嘴巴,

身型和鸽子差不多大,比鸽子要圆点。它们就这样一起蹲在塘肚子裸露的地方看着水面,时而也会一起飞,好在没有人来打扰。每天上学时都能看到,更多的时候,

它们就蹲在那里。当时就在想;水里什么也没有它们吃什么呢,就算不吃鱼,可是田里也没有什么可吃的。挺为它们担心的,可是也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帮到它们的。

它们应该是水鸟,要不然不会整天的蹲在塘肚子里,估计因为水里太干净了,所以它们也只能这样了,看着觉得挺凄凉。

也是在那时发现,我对自然和环境是充满感知的。估计这样的事情是不会引起村子里其他人的关注的,应该也只有我一个人在意和记住了吧。

北塘埂除了能走路还为我们这些小孩子提供了很多美味和乐趣,北塘埂最高也最陡,这里的坡上长着一种可以吃的野草,我们叫做扒根藤,好象中药里就有。

长的最好的就是位于北塘埂和它接壤的南边塘埂的部分地区,位于靴子的脚趾部分吧。这里很陡土质是成颗粒状的,它们的根钻的老深,只有部分草叶露在外面。

初春时最甜,那时还很冷,可是为了美味,我们很多小孩子穿着棉袄棉裤窝在坡里找,有时还得担心掉进水里,有些地方的扒根藤也因此逃过一劫。找到了就拔,

拔不出来或弄断了就用手挖土,弄得一身和满坡的土。过了时节就不甜了,也长得很长了。奇怪的是,其它地方也有,可就是没有这里的甜。

一到春天,还是在这片区域的土地上又有了新的美味,而且更多更容易获得。它们长满了坡岸上,被一层绿色的表皮包裹着,里面是嫩嫩的软软的像棉花糖

一样的东西,一根根的立在地上很明显也很好找,只有在没有长开的时候才最好吃,我们叫它毛衣,因为它长开后就是一朵毛茸茸的花。也有和它长得很像的植物,

却不可以吃,找的时候还得注意区分。这样的东西很多地方都有,可同样的是,只有这片区域生长的才是最美味的。

后来稍大点就没有再去弄了,这也是童年艰辛生活和充满欢乐甜蜜的回忆吧,现在的孩子估计都不知道这些。

过了北塘埂往南再直直的往东,这里的塘埂和中间的菜园,是最吸引孩童的乐土,因为这里是全村最大和最重要的菜园。

中间的岛屿和半岛被土地和简单的木头连接,它们和位于靴子的鞋面和鞋帮部分又连接为一体,几乎小半个村庄的人家在这里都有自己的菜园。塘埂两边的坡

地上被你家一片我家一块的分割成若干个菜园,这里离家不太远,浇水也方便,关键是不占耕地。

每天都有妇女和小孩提着篮子往这里跑,人们打招呼时就说:到塘埂上去啊!然后回答:恩,家里没有菜了,我来去塘埂上摘点菜。去塘埂上往往就是摘菜或

者打理菜地,塘埂上也成了菜园的代名词。不过这里也不好看护,特别是小孩子,因此也时常听到有妇女站在塘埂上乱骂一气。

那时农村小孩也多,放假和农闲时就到处乱转,还有没上学的也喜欢跟着,转着转着就转到塘埂上了,看到好吃的,哪里能忍的住呢。

春天的小葱和洋葱头,夏天的黄瓜和西红柿,还有青萝卜和胡萝卜等等,季节已记不太清了,当时的热闹和欢乐却历历在目。

菜园的菜地和田埂上还有一些美味,它们不是蔬菜,所以可以没有顾虑的品尝。

是春夏时节还是夏秋时节已经记不清了,应该是夏秋时节吧,一到时候就有免费和美味的果实可以品尝了。

一种是和辣椒很象的植物长的,所以在蔬菜地里也会有,而在这样的环境里长的果实也是最甜的,类似于人工栽培的了。它们是一串串并列生长的,一棵植物

上可以长很多串,成熟时果实呈紫色,颜色越深越甜,没成熟的是青绿色。一到它们快要成熟的时候,我们就出动了,田间地头和菜园里,谁找到谁吃,有时大家

一起上,有的干脆整棵拔起的占为己有,吃的满嘴紫红色的浆汁。有的果子因土壤的问题虽然是成熟的,可是依然很苦,吃到的人气的半死。土壤相对干燥的地方,

果实最大最甜,它们往往都在菜地里。我们叫它嫣猴,具体是怎么样的,就无关紧要了,总之很好吃。

还有一种很类似的植物,叫天泡。它们更大,好象是一个一个的长在植物上的,每株植物上都有很多。它们外面被一层胞衣裹着,而判断它们是否成熟也是由

这一层胞衣来判断的,成熟的果实的胞衣会发黄,此时里面的果实也是黄的,这时就可以吃了。它们的果实更大也更爽口,同样的,在塘埂上菜园里的也最甜。

去吃人家的蔬菜也好,吃自己摘的果子也好,这些都是我们那个时代特别的记忆。

小七里塘南高北低,东高西低,东窄西宽。在南边靠西的位置,有些地方也是常年高于水面的,这里也被称为小七里塘的塘肚子,是和南塘埂相连的,在较高

的区域也被村里人开垦成了农田,对面就是水域最宽阔和最深的地方,而这里独特的条件也保证了庄稼的丰收。

东边最窄也最浅,这里人气也最弱,不过东塘埂也是一条通往南边和乡里的马路的一部分。从村里南田的田间小路或东边的一条土路,经过东塘埂就上了大七

里塘的东塘埂,再往南就是乡里了,路的东边就是大片的农场,这里也是我们上中学时经常走的一条路。

那时的冬天还很冷,不过已经不会结太厚的冰了,但每年都会下很大的雪。

在冬天清晨的这段路上,除了上学的学生是很少有行人的,因此也能看到很多特别的东西。

东边的水面因为较窄和较浅,总能结上一层较厚的冰,在上中学时部分冰面还能站立在上面的,而边上的冰面因为水质的关系几乎是透明的。早上路过这里时

总忍不住会停留片刻,最喜欢的还是在冰面上玩耍,有时冰的厚度并不能够承担人的体重,站在岸边也忍不住要用脚踩踩。

有时透过岸边透明的冰面会发现冰层里有很多被冻住的鱼,有当地常见的也有从未见过的,好象有两三种的样子。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一种扁扁的大约几公分

长的长有红色和蓝色表皮的小鱼,颜色也因大小的不同而略有不同,感觉象是海里的鱼,几乎只要结了较厚的冰,冰层里就有。

它们真的很漂亮,也从未在当地出现过,可是在这里却被冻住被我们发现了。也许和这里的水质有关系,这里水深大约在一米左右,长有不太多的芦苇,塘底

不是很平整。可是它们是从哪来的呢,也许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吧,只是因为第一次见到。

大小七里塘虽然没有直接的连通,不过还是有沟通的渠道的。

在大七里塘东边塘埂靠北的地方有一个水闸,以前好象是给农场用的吧,不过也有一条水渠通往我们村东头的一条大水沟。因为我们乡是南高北底,我们村紧

靠河边又最低,农场和大七里塘都在我们村南边,而大七里塘和几千亩农场的水有时是需要往外排的。这条水渠并不是紧挨大七里塘东塘埂下来的,水闸的水渠往

东稍稍延伸了几十米,水渠就顺势从东南向西北切到了小七里塘的东北角,在这里往下就是一条水沟了,这里的水面也是低于小七里塘的。

在这条水渠和大小七里塘的塘埂形成的三角区里是我们村的农田和菜园,塘埂和连接在一起通往村里的土路由高到低的向西在小七里塘的东北角拐了一个小小

的弯。现在闸门还在,不过却往东往北绕了个大弯直接把引水渠修到了河边,塘埂边的水渠也成了村东头水沟的源头了。

这里也是童年经常玩耍的地方,因为这里的水渠修了一座水泥的漫水坝。

漫水坝和小七里塘的塘埂连在一起。没修水坝之前,遇到大雨这里的土坝经常坍塌,河渠里就没有水了,需要用水的时候就很麻烦。这座漫水坝是一个英文字

母E字口朝上的水泥建筑,既能蓄住合适的水量,又能直接排放多余的水。

水坝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诸多乐趣,那时可见的水泥建筑太少,其独特的造型更是吸引小孩子,我们经常特地跑过去玩,在水坝之间的空隙跳来跳去,那时还

很小,每次跳都要竭尽全力,因为跳不过去可不是闹着玩的。

到了夏天水坝的好处和吸引力更是厉害,水渠里的水不是很深却很干净,小孩子下去很安全。关键是有水泥地,可以坐在上面,可以站在上面往里跳,更重要

的是,上来时洗脚特别方便,甚至不用洗。

来这里的都是小孩子,后来没多久连小孩子也不来了,因为水越来越浅了。

漫水坝的下面一下子就收缩成一条水沟了,紧靠漫水坝的位置还有一个沟中岛,沟也被分成了两部分,虽然如此,沟还是沟还是很细小,岛上有时种粮食有时

种菜。具体的情形都已记不清了,很多年没有再去过了,不过路还是那条曾经无数次走过的土路。

小七里塘早在很多年前就被改变的面目全非了,中东边被分割成了几口鱼塘,塘梗更宽更平了,上面被种上了农作物,中间的菜园也一起消失了。西边也是一

口最大的鱼塘,那些菜园、毛衣、扒根藤、天泡什么的也都没有了,塘肚子和小沙滩及上面的沙壳蒗也没了。

具体是什么时候改变和我最后一次在那里玩耍,已经变得很模糊了。

前段时间去堂哥家时特地过去看了下,虽然只有100米左右的距离,当时还是有点小小的茫然,也不知道是为什么。站在北梗上看了看,只看到一片水面,塘

梗上的土象新土,新土上是新载的树,看了看就没有再往前走了,也许这里只剩下回忆了。

南田位于村子的中东部分的南边,紧挨着小七里塘的北边和东边,刚好被这只靴子的鞋面和鞋帮包围住。

南田和小七里塘之间有一条贯穿的水沟,这条水沟将小七里塘的水引向南田的田间地头,除了这条包围半个南田的水沟,在南田的中间还有一个十字形的较大

的水沟,它们一起将小七里塘的水引向每一块田地。

关于南田最深刻的一件记忆充满了惊吓,仿佛这件事情也将我从朦胧之中彻底惊醒了,也开启了我人生的所有记忆。

只记得我和几个小伙伴在田埂上拼命的奔跑,也被吓的大声的叫起来,因为在身后的水沟里有几条水蛇正在追我们,后来终于逃脱了,还是惊魂未定的样子。

于是告诉了大人,大人说以后碰到蛇就绕弯跑,蛇不会拐弯。

现在,那些蛇和我们在田埂上奔跑的样子都还是那样清晰,碰到蛇要绕弯跑更是记住了一辈子,而之前的事情却一点印象也没有了,仿佛我就是那一刻来到这

世界上一样。

在南田的另一件事情所产生的痕迹也一直跟随着我到现在,也许会一直到永远。

当时还很小,父亲准备带我去南田干活,走到田里的时候,父亲想要背我,也许是我想父亲背。父亲当时还拿着竹篮和开水瓶,因为要背我,就把它们放在地

上了。我正准备到父亲的背上时开水瓶倒了,很不巧的是,我的脚就在开水瓶旁边,当时父亲应该也没注意到。我立马被烫的大哭起来,父亲也急忙把我抱回家,

后来脚上起了一排的水泡,父亲也找来了医生给上了药,好了之后在起泡的地方也留下了一道伤疤,刚好位于四个脚趾和脚掌的交界处,现在还在。

南田就在我家门前,也在很多人家门前,家和田的距离往往就是一个打谷场。那时很多人家门前都有一个水塘或者水沟,它们和打谷场交织在一起,也和南田

共同为我们的童年和生活提供了欢乐和美好的回忆。

初春天时最喜欢去南田挖东西吃,有野百合、野荠菜、野马蹄、野葱和野韭菜,其实不是很好吃,那时的小孩却都会兴奋的往田里跑。再过段时间,这里则是

游玩的好地方,碧绿的小麦苗和金黄的油菜花,田埂上铺满了绿色的野草,不远处的小七里塘埂上长长的垂柳都吸引着我们,这里也留下了我们欢乐的笑声和脚步。

我家在南田有两三块田,因此也经常在这里干活,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往稻田里灌水了,很小的时候用得都是木制抽水机或者用盆和桶等东西。

我家面积最大的一块地就位于那两条水沟的交汇处,不巧的是这块地有点高,水沟里水位低的时候水灌不进去,只能靠人弄。就算灌进去了,也不够深,还得

再补充点。那时已有燃油抽水机了,也不是每家都有的,我家就没有,有时为了尽快灌上水,母亲就让我去,于是我就带上挑水用的铁桶出发了。站在太阳底下的

水沟里也不是很热,只是望着面积巨大的稻田心里也很没底,不过每次基本上都能把水灌满。

还有一块田位于南田的最东南边,想想我家在南田的地位置都挺特别的。这里也叫小河嘴,因为这里是小七里塘和南边下来的水渠及大茨沟的交汇处,也是

水渠的尽头,所以叫小河嘴。

这块地的南边是小七里塘,东边是大茨沟,和水渠也只隔着一条土路,水渠还有一条小引水渠经过我家田南头,田东边也有一个很大的水沟。可是即便如此,

也经常没水流进来,因为水位不够或者水渠没水,于是还得要人来弄,我也来了好多次,好在东边的水沟够大,积水也够多。不过东边的田埂经常被动物打的有

洞,时常漏水,就得反复的来,后来东边的大水沟也被填上了。

农忙时除了辛苦还有很多乐趣,最多的就是打谷场带来的了。

整个村子的南边从东到西几乎家家门口都有打谷场,因为村子非常的不规则,只有很少几家的能连成片,需要时就是打谷场,不需要时就是路或者荒在那里。

最早时用的都是牛,粮食收割好用牛拉到打谷场,再用牛拉着石头滚子碾压也叫打场,压好了再用牛或者人拉到家里,因为近的就不用牛了。春天的时候,打谷场

经常会长出一层覆盖着地面的绿色或红色的草,连羊都懒得吃,不过光了脚走在上面象走地毯一样。

用牛打场时,人们还会哼喊着特殊的声音,因为大都是鼻音,人们就拉着牛一圈一圈的转,直到所有的粮食都脱落为止。也有用拖拉机的,不过一般都是请人

打的,按量给钱。慢慢的有些人家买了手扶拖拉机,用它打场和拉粮食,就好想坐,偶尔也能坐下。打场时经常有自家的小孩子一坐坐半天,很是羡慕。自己后来

也经常开着手扶机一坐坐半天,不过不是坐在车厢里而是坐在驾驶坐上,还得不停的转圈,又累又晕啊。

打谷场事先会被用石滚子压的又硬又平,这时我们小孩子就在上面玩耍,因为一般除了家里比较平,很少有地方这么平。也可以乘机学骑自行车,或者骑自行

车,我就是在打谷场上学会的,很多小孩子也是的。当时我家的是一辆老式的自行车,学的时候没少摔交,一开始从中间的大梁下面用脚压,学会了就骑在大梁上,

最后上坐垫,一开始脚都够不到,骑起来屁股一扭一扭的有点滑稽。

收水稻时,打谷场是一年当中最热闹的,特别是有月亮的时候,因为这时的月亮最圆亮。

有月亮时,打谷场那叫一个热闹,好多小孩子聚集在一起玩,大孩子带着小孩子玩,捉迷藏、拉板车、做游戏等等,有时大孩子会逗小孩子打架。

捉迷藏时有人往稻草堆里钻,有人往稻草堆上爬,有的草堆被钻出一个一个的洞,有的草堆被爬时拽下来好多草。不管哪种,身上弄得都是稻草和稻壳还有一

身的汗,可是大家那叫一个兴奋。新打的稻草有股特殊的清香味,又不会太脏,堆起来时,我们也喜欢趴在上面玩。

拉板车则是夏收和秋收时都玩的活动,白天和晚上都玩,有月亮的晚上更是疯狂。

那时农村的小孩很少有机会坐车,越小的小孩越喜欢坐车,于是哪家的板车空出来了,立马被自家的小孩和其他小孩用上。大点的负责拉车和推车,小孩们

坐好了,就开始拉了,不论是拉车的还是推车的都会拼了命的使劲,车上的小孩就兴奋的不得了,拉车和推车的也越跑越兴奋。有时跑完这片的打谷场,穿过一

段路到另一个打谷场接着跑,这时因为路不平或者转弯,车上的小孩是又惊又喜又兴奋,下面的人也好卖力。

不过有时也有小孩的脚被车轱辘刮到或者绞到,也有从上面摔下来的,往往不一会或过了没几天就又要玩了,有时也会在玩的正高兴的时候听到大人喊自家

的孩子拉车回去的,就算是别人家的,也从来没有弄错过。

新打下来的粮食有时因为干度不够还得需要再接着晒,晚上就不用装袋了,直接堆在打谷场上,这时就需要人看了。一般看粮食的都是家里的大人和年轻人,

直接在粮食堆边上铺上一层草,再垫上席子或被单盖上被子就可以了。

有时为了好玩也喜欢跟着大人去看粮食,睡在打谷场上和睡在家里的床上确实不一样。有时大人还带一个手电筒和收音机,于是就喜欢拿着手电筒乱照,照到

人了就故意大叫;谁?玩够了就听会收音机,那时的各种小说品书最吸引人,特别是刘兰芳和单田芳说的,还有很多幽默好笑的相声和小品。

晚上的空气清新又潮湿,天空的星星好多好多,闻着充满汗味的枕头和被子就着空气里田野的味道和自然的气息很快便沉沉的睡去了。

太小的小孩一般在睡着时便被抱回家里睡了,因为晚上空气太潮湿,早晚温差也大,早上被子都湿漉漉的。而且很早太阳就出来了,到这时已经无法睡眠了,

刺眼的太阳很快的又会将大地晒的滚烫了。

现在,打谷场用得已经很少了,南田还在,其它事物也早已消失了。

小时侯,村子里到处都是水塘和水沟,有好多是连在一起的,连在一起的水塘用坝子隔开,中间留有过水的涵洞。单个的水塘也有较小的排水沟和外面的水

塘相连,那时的水塘往往都有水,而只要有水的地方,往往都有鱼虾。

除了小七里塘之外,另一个村子里最大也是唯一有名字和给我们带来最多欢乐和收获的就是南塘了。

那时村子里的水塘是真多啊,门前屋后、村头路边都是的,估计和村子里房屋的面积一样多。水塘也大都有水和鱼虾,有的也不是很深和宽阔,鱼虾也不是很

多。这么多水塘中属于私人的不多,专门养鱼的更少,有莲藕的更少。

南塘是唯一一个有名字、面积最大又独立、属于私人又养鱼和种莲藕的水塘。

它就位于南田和打谷场的包围中,形状也很不规则,象一个吹风机。南边是农田,东西两边是打谷场,北边收缩成一个小水坝,留有涵洞和排水沟通向北边的

水塘。它的主人就在它的东北边,这里位于村子的中部靠东的最南边,附近都非常的空旷。

这里水面宽阔,水质干净,又有莲藕。春夏时节荷花盛开,空气也弥漫着特殊的芳香,景色甚是优美。这里的莲藕更是香甜,可惜很少有机会品尝,因为是私

人的。只有在冬天干涸时才偶尔有机会吃到一点,无论粗细和大小都一样的甘甜,我最喜欢吃的蔬菜之一就是藕。可惜后来这里的藕被全部挖空了,村里唯一可以

看到荷花的地方也没有了,而我再也没能品尝到如此香甜可口的藕了。

除了美丽的荷花和美味的莲藕之外,这里还可以洗澡和钓小龙虾,尤其是钓小龙虾最充满乐趣。

夏天时在里面洗澡真是舒服,水质干净又有荷叶遮挡阳光,空气也充满了清香,水也不深,身边还时常有鱼跳起。而钓小龙虾则是我们的最爱了,春天就开始

钓了,一群小孩子弄一根小树棍和细线,跑到附近的田野里抓只青蛙或田鸡就开始了,那时的青蛙和田鸡还真是多啊,种类也多。

清晨的水塘边到处都是龙虾,特别是树根附近,一看到人来就往水里跑,如果水质够好,可以看到里面都是的。把饵丢下去,马上就有龙虾上钩了,有时一个

饵上面有好几只,一直拉到地上都不肯松口。后来龙虾也聪明了,快到水面的时候就松口了,于是我们又弄了个小网兜,看到龙虾时直接抄上来。从早上到天黑,

除了回家吃饭,都在水塘边,一天下来钓的也不够吃。主要那时不会吃,都只吃后面的肉,再多的龙虾也不够弄一盘子的,大都被喂猪了,除非真的很多或者有

其它可以搭配的鱼虾。而人最多的地方就是南塘了,一到吃饭时间就听到大人朝这边喊自己家的孩子回家吃饭。

村子里的水塘大多有坝子和水沟连接,最终通向北边的河流,也包括大小七里塘和大茨沟,而河流一直通向淮河。

以前的水塘和水沟大都终年有水,河流的水也是流动的。下大雨时,水塘可以吸纳部分雨水及减慢雨水入河的时间,还可以沉淀泥土和净化水质。干旱时,水

塘和沟渠能够提供一定的用水,还可以减轻河流的用水负担。现在的水塘大多干涸或消失了,而北边的河流也早已停止流动了,想来应该有一定的关系。

我家后面的水塘是连在一起的,从村子的最东头一直到西头的东边,有的地方有坝子,更多的地方什么也没有,在西头的北边有一条水沟一直通向北边的河。

小时侯,后面的水塘是可以直接用做生活用水的,洗脸洗菜都没问题,水也好清澈,可以看到里面很多红颜色的小虫子。

水塘里还有各种鱼类,有比泥鳅大的嘴很尖硬的叨鳅,它们会叨人所以叫叨鳅,经常有人被它叨,只要被叨就会流好多的血,所以也没人吃,用网捕到了也不

要,泥鳅更多。还有一种被叫做鸡骨头的小鱼,用面煮了吃特别香。除了鲫鱼和鲢鱼等很常见的鱼之外,还有鳊鱼,它们几乎都是野生的,味道特别鲜美。水面上

也爬了好多的水蜘蛛,名字也是后来才知道的。

那时捕鱼的是一种叫做扒网的网,是把一段月牙形的网用长竹竿和细绳子连在一起用。用两只手将竹竿向指定的地方打开,待网落入水底,用竹竿插到底并抖

动再向中间交叉收起网,是把竹竿顶在肚子上挑起的,这时网里就有鱼虾了,很多人家都有这样的网。捕获的各种小鱼放在灶里一起炖,锅边上贴上面饼,鱼熟饼

也熟了,鱼香饼也香。那时鱼也多,一到下雨涵洞排水时,就有泥鳅和鱼虾在涵洞下面顶水和活动。有时雨太大,水塘和水沟的水就会漫到外面,到处都是鱼虾,

这时我们喜欢在一些较小的水沟上用泥土打坝子,甚至这里也有鱼虾。

后面水塘的对岸有两棵枣树,一棵大一棵小,大的枣树往水面上伸出很多,小的则直直的。枣子成熟时很多小孩和年轻人就来打枣吃,因为在水塘边,枣子大

多落在了水里,于是很多人干脆直接下水打,那些枣又甜又大。很多小孩子吃过枣过后,头上居然长起了脓包,叫枣结子,具体叫什么不知道,据说是因为吃了太

多还没熟的枣导致的,想来太贪心真是不好。后来枣树的主人不知道为什么把它们都锯了,从此以后再也没能吃到那么多那么甜的枣了。

冬天的这片水塘同样充满了欢乐,那时还可以结很厚的冰。有一年冰特别的厚,好多人都上来玩,我也上去了,应该是第一此如此大胆放心的在冰上玩,因为

有好多比我大很多的年轻人也在上面,姐姐也在,好象还有人玩得太激烈掉到水里了。那也是唯一的一次,从此以后,这里都没能再有那么厚的冰了。

以后每年冬天,都有人想在这里的冰上玩,可惜都不行。不过有个地方却被我和姐姐给找到了,那年的冬天也好冷,雪也好大好厚,那时的雪可以下到十公分

厚,邻居家的后面种着一片竹子,这里的水塘结的冰最厚也最干净。

我和姐姐顺着边上走到了这里,因为边上的冰最厚也最安全,结果这里的冰结实到我们可以在上面跳,而这里的冰也是无色和透明的,可惜下面的情况却看不

清楚。在确认安全之后,我和姐姐在冰上玩了起来,为了确认冰有多厚,我和姐姐把家里的铁锹给拿来了,我们费了好大的劲才弄开几个很小的洞,冰有六七公分

厚,水也好清啊。其它地方我们没敢过去,这也是记忆里和姐姐为数不多的一起玩的场景。

邻居家的竹林里还有一棵高高的枣树,结的枣子很长、很红也很硬,却比其它枣子要甜的多。因为很高,想要吃到就得拿东西砸,可是动静会比较大,邻居家

就会有人出来看,于是弄得有点不好意思了。

我家后面的塘边种有一些很粗的旱芦苇,春天时经常看到一些奇怪的花,问了父亲,父亲告诉我说:那些是蛇蛋。好象还挖来看过,后来父亲说不要动他们,

我就没有再碰过,不过后来就自己没有再出现过了。

后面也是我家的花园和菜地及果园,姐姐喜欢种些花草,有蝴蝶花、喇叭花、吊兰、还有一种花朵叫黄花菜的花和各种颜色的菊花,每个季节都有美丽鲜艳

的花朵,姐姐也最喜欢在这里背书。妈妈种了很多的蔬菜,我最喜欢的是黄瓜和西红柿,有时也喜欢跟着妈妈后面瞎忙活。最让我喜欢的是那棵大桃树,它是全村

最高大的桃树,也最不一样,因为别人家的都是端午节时就可以吃了,我家的却要等到快中秋节才可以吃,父亲说它叫秋白桃,因为到秋天时它才发白和成熟。

这棵桃树给我带来的欢乐和遗憾都最多。

小时候很少能吃的到水果,看到桃树开花时又漂亮又高兴,桃树上开满了鲜艳的桃花,既无比的漂亮又预示着会结出很多的果实,到时也就有美味的水果吃了。

看着桃花变成小桃子再看着它一天天慢慢的长大,内心充满了期待和喜悦。

桃子还很青时就有村里的小孩来摘了,于是我就经常站在后面看着。后来桃嘴开始有小红点了,这时马上上树摘了吃,等到第二天的时候一下子就红了好多。

这时基本上就吃不完了,有小朋友过来玩也会分了吃。慢慢的桃子越长越大,越来越白越来越红,红白相间的大桃子看了都舒服。这时也最好吃,软硬适中、肉厚

汁多、香甜可口。爬树也成了我每天必须的工作,有时一些成熟的桃子也会自己落下来,还有一些是生病的,不过都舍不得扔,大都被我吃了。

树上还有好多虫子,它们吃桃子也咬树。桃树上总有好多黄色的果冻一样,有着特殊味道沾到身上又特别难洗的东西渗出,每次爬树摘桃子时都会弄到身上和

衣服上。那时的桃树已经很老了,结的果子一年比一年小,一年比一年少,也有更多坏了的,估计是已经生病了,后来有一个较大枝杈终于坏死了。

再后来它终于再也结不出美味的果实了,因为它死了,应该是病死的。望着它枯坏的结不出果实的身躯,我的内心也变的无比的忧伤,始终舍不得把它砍掉,

总觉得有一天它会活过来,会开出美丽的花朵并结出美味的果实的,我也像以前一样时不时爬上去看看它,而它再也没有看过我。

在桃树底下我还想种出点别的东西,因为这里的土壤最肥沃。我也在这里种过葡萄枝,可惜葡萄枝连叶子都没长出来就再也不愿意生长了。这里还有好多桃核,

是以前掉下来的桃子留下的。后来在课本上学到,很多果树都是以果实的子核繁殖的,这下燃起了我的希望,因为桃树底下就有好多的桃核。于是我拣了好多又大

又硬的桃核,把它们种起来,从粪堆里弄来了肥料也经常浇水,还时不时的把它们扒开看看有没有发芽。

在又一次的扒开土壤后,我也开始了终生都难以忘却的遗憾。

那次我照例急切又期待的扒开土壤,看看桃核有没有发芽,看了看都没有反应,于是我气馁了,决定再也不弄了,并准备毁弃它们。可是我突然看到一个小小

的断了的绿芽,当时心里一惊,心想坏了,于是赶紧的在土里翻找桃核,终于被我找到一个开了一个小口的桃核,它已经发软了,核体变得有点水嫩。里面好象有

个同样变的水嫩的籽粒,感觉它仿佛还冒着生命的热气,我想把绿芽和桃核接上,试了试还是放弃了。

于是我把开了口被我弄断了芽的桃核又一次的埋进了土里,希望它会再次的发芽。可惜它再也没有发过芽,为此我懊恼和后悔了好多天,是我亲手毁了一个充

满期待和希望的生命。

其实想吃桃子到真不是主要的原因,因为这棵桃树陪伴我度过了整个的童年,在我没出生和记事起它就已经存在并为我们家提供美味的果实了,就像亲人和我

们家的一个成员一样。听父亲说它是爷爷亲手载的,而爷爷的样子我都没有记住,看到它就让我想起了爷爷,觉得爷爷就在我身边一样,那美味的白桃仿佛也是爷

爷亲手摘给我吃的。

如今它却死了,而它本来可以以另外一种方式继续它的生命和使命的,也被我亲手给毁了。

它是我对爷爷的牵挂和思念的寄托,也是我的朋友和亲人,如今一切都已不在了,我的家也早已变成一片留给别人种的耕地了。

同类推荐
  • 无悔的谎言

    无悔的谎言

    美国德克萨斯州,高三学生麦克·戴维斯成为了学校棒球队和足球队的队长,这给他的校园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而另一方面,因为无意中发现的一个秘密,麦克和他的父亲莱恩的关系即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我的另一部奇幻小说《光之归环》正在长江中文网连载,里面有和《无悔的谎言》的联动情节,大家快去阅读吧:http://www.*****.com/?book/91940.html】
  • 朝来寒雨晚风急

    朝来寒雨晚风急

    父亲离世以后,母亲将她抚养长大,当她终于长成窈窕淑女,却成为了孤儿,大家族的生存,亲情许多时候被物质所淹没,不论如何,生活得继续
  • 不应该发生的恋情

    不应该发生的恋情

    胡来从外面打工回来,他看见了萧芳芳的身体,就这样他和儿媳妇私奔,落下了一个让人不齿的结局。
  • 凡人惑

    凡人惑

    过去的、现在的、正在发生的;爱情、亲情、友情、大爱之情……复杂、纠结,形形色色的凡人之惑。朴实的如同乡邻在唠叨的文字,也希望带给你最朴实的感动和思考。愿用最朴素的文笔,讲述最朴素的故事,给您最朴素的感动。力求真实不欺妄,朴素不庸俗!希望亲们能喜欢和支持!
  • 沉默风铃

    沉默风铃

    那些年、那些月、那些人,还有那些事,都随着时光在流逝,经历世事的人在渐老,往事儿却反反复复的存在,而来来往往那些看客的记忆中还会有故事中提到的那些人的影子吗?
热门推荐
  • 阴阳绘卷:毒龙鬼师

    阴阳绘卷:毒龙鬼师

    俗话说,流年似水,浮生若萍。六道轮回,谁没有个前世今生,身边的朋友们前世也许是个达官显贵,也许是个救国书生。而我?!哎,这《西京杂记》云:“汉高帝斩蛇剑,剑上有七采珠、九华玉以为饰,刃上常若霜雪,光采射人,盖即《广雅》所谓断蛇也。”当然,也有考古的老先生说它叫赤霄。叫断蛇也好,叫赤霄也罢,总之我的前世就是那把剑了。命运轮回,我的右眼是诡异的灰色,看到了奇奇怪怪的都市传说、妖魔与人心。究竟是倒霉呢,还是倒霉呢……
  • 重生娱乐圈:天后归来

    重生娱乐圈:天后归来

    "当被下药的傅天擎遇到同样被下药的宋栀悠。“把衣服脱了,让我睡。”宋栀悠不甘示弱:“我看你是新手上路,我来教你怎么做。”深更半夜,傅天擎摸上了床:“老师,我来教作业。”一场翻云覆雨,傅天擎似笑非笑:“老师,我作业几分?”“零分。”宋栀悠咬牙切齿。傅天擎贼笑:“没关系,我们再来一次。”"--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葬神诛仙

    葬神诛仙

    “我若不死,必化身鬼道,葬神诛仙,还世间一片清平!”打开华夏沉封的历史,神仙鬼怪的文字记载,起于商周,盛于大唐,之后的历史中,神仙消声匿迹,成为了传说。神仙去了哪里?为何盛唐之后,便成了难解的迷局?《葬神诛仙》,为你解开重重迷团。
  • 乔任梁,和你在一起

    乔任梁,和你在一起

    时隔一年还有谁记得那个爱笑的你。用一个美好的故事来延续你的存在!
  • 起尸奇镯

    起尸奇镯

    我受到了洛克菲勒的邀请,在纽约华人街参加一次拍卖会,在拍卖会之中出现了一个奇怪的老人连天年,虽然在夏天,他依然把全身都包裹起来,让所有人都充满了疑问。然而更加让人疑惑的是,拍卖会上的一个蓝色手镯,居然让连天元愿意花费自己生平积攒的一半财富,来进行竞价
  • 凤求凰

    凤求凰

    该死,谁在登山绳上做了手脚?如果我能活着回去,我一定要彻查此事!谁这么大胆阴险,竟然能在我重重防范之下割坏我的登山绳?能出入我书房的人十个指头也数得出来,看样子,这人是笃定我没有九条命,没法回去找他算帐了!《凤求凰》已由重庆出版社出版发行,淘宝网当当网已有销售。
  • 《妃夺君相思》

    《妃夺君相思》

    江湖有传闻一则:慕府大小姐貌美如花,精通书画。上战场下琴棋无所不能。她是女将,一袭红衣灼灼其华,穿梭于彼岸花之间。她的琴声婉转悠扬,却无人能听出隐隐暗含的悲哀之意。石拱桥下时而传出的笑声,湖上小舟泛起的水纹,究竟是谁乱了谁的心。皇权,孰轻孰重;夜里,她辗转难眠,只为登上权利的巅峰。看似痴情的皇子将她捧在手心,真相大白时,原来这一切不过笑话一场……
  • 凤惊天下:邪王独宠

    凤惊天下:邪王独宠

    她从异世大陆而来,惊若天仙的外表下是一个腹黑无比的心,毒舌狠辣如她,强大无比是她,风华绝代是她。他俊美无比,容貌妖孽,绝赛谪仙,同样的毒舌,同样的腹黑,同样的狠厉,同样的高贵。听说大陆上有至宝出来,本想收为己用,却不想捡了颗蛋,什么?蛋里有人?什么?蛋里走出来一个漂亮的男孩?什么?还要负责养他,把他养大?什么?竟然和我签订血契?什么?还要负责帮他寻找他的东西?帮助他长大?操!这个麻烦蛋竟然缠上她了?什么狗屁至宝,分明是个大麻烦!哼,别以为我制服不了你!再看他们如何强强联手,扮猪吃老虎;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来自宇宙的恐怖

    来自宇宙的恐怖

    2015年,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被一颗神秘的陨石击中,陨石上有着恐怖的丧尸病毒,被感染的人都变成了丧尸异兽,但人类还是找到了一丝希望。人类该何去何从?神秘的陨石又是什么物种所投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