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48900000031

第31章 汉字革命(2)

戏单上面的“文武带打”作“文武代打”。

饭庄门口的“修理爐竈”作“修理爐皂”。

此外如“铜圆”作“同元”,“包”作“面包”,“義”作“义”,“幾”作“几”,……真是数说不尽。——这都是假借字呀。在那班“士人”看来,这“生姜”、“汗书”……都是“白字”,应该改正的。但是你们要改正吗?很好很好。请你们索性彻底的改正一下子吧。殷代的甲骨,周代的钟鼎,其中的文字太难懂了,且搁起不谈。你们所尊信的什么孔圣人删定的(?)什么经书(?)其中“白字”很多哩,请你们赶快改正呀!还有什么“漆园”,什么“三闾”,什么“盲左”,什么“腐迁”,什么“曹大家”,什么“蔡文姬”,什么姓韩的“文宗”,什么姓杜的“诗圣”,什么……,什么……,他们的文章中间,“白字”也很多哩,也请你们赶快改正呀!你们要是摇头摆手的说“不行不行!那不是白字,那是假借的字呀!”那么,你们说,“生姜”、“汗书”……是白字,要来改正它们,我也要对你们说,“不行不行!那不是白字,那是假借字呀!”

我要奉告大家:中国从殷代以来,早已有了离形表音的文字了,早已有一种未曾统一而且不甚简便的注音字母了。这样的注音字母行了三千多年,不来将它统一,将它改简,已经是不图上进了。乃竟还有人要来闭着眼睛,胡说八道,什么“正字”、什么“白字”的闹个不休;他们连这一种粗陋不完备的注音字母都还不许人家自由使用,这真是“在时间的轨道上开倒车”的行为了!他们这种行为,若使伊尹、傅说有知,亦当窃笑于九泉之下!

既把固有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各种文字都作为注音字母用,那么,它们只是一个表音的记号了。既做了表音的记号,则原来的形体自然没有保存的必要;为书写便利计,笔划自以简少为宜。所以殷代的甲骨文字,就有将字体改简的:如“羊”字本作,简之作;“舆”字本作,简之作;“洹”字本作,简之作“”之类。周代的钟鼎文字,此例更多。后来秦的大篆变为小篆,小篆变为隶书,隶书变为草书,都是将文字的笔画逐渐改简。

因为原形没有保存的必要,所以隶书楷书(楷书就是隶书,不过用笔不同罢了。它们的不同,与《玄秘塔》和《郑文公碑》,《表忠观碑》和《玄秘塔》的不同一样),对于原形,大施破坏。你看:四方的太阳(日),长方的月亮(月),四条腿的鳥(鳥),一只角的牛(牛),象形字不象形了;字作宁,字作叕,指事字不知所指何事了;字作武,字作表,字作弔,字作老,会意字不知会合几个什么字了;字作書,字作寺,字作布,字作急,形声字的音符看不出了。这种破坏原形的写法,好古的先生们是很反对的。他们以为如此一变,便把字的精意完全失去了。殊不知自从假借方法发生,固有的文字早已作为表音的记号;那原形中间无论有没有“精意”,在应用上是丝毫无关的了。即举前面所说“飛鸿”的“飛”字可以写作“蜚”为例:用字的人对于“飛”和“蜚”,都是当作表示fei音的记号用的;至于“飛”的本义为“鸟飛”,字形也像鸟飞,“蜚”的本义为“臭虫”,字形是“从虫、非声”,这是他们完全不管的。还有一层:“秋”字的大篆作,“禾”是义符,“”是音符;后来定小篆时,嫌这个字的笔画太多了,于是把“”字写了半个,去“”存“火”,写作“秌”字(又变作“秋”),这和隶书把“”字的音符“者”字写了半个,去“耂”存“日”,有什么两样呢?好古的先生们反对“”字作“書”,却不反对“”字作“秌”,这真是知二五而不知一十了。

秦汉之际的草书,后来给一班书法家写写,写到不适于实用了,于是又有宋元以来的简体字:如“戴”改作“”,“钱”改作“”,“聲”改作“声”,“”改作“龟”之类。这种字在宋元的时候是很通行的,不但随便书写可以用得,就是刊刻高文典册也可以用得。我们找《古逸丛书》、《双照楼影刊宋本词》等书看看,便可以知道。至于民间的通俗文学,如小说戏曲等等,用这种字刊刻的就更多了。例如近来影刻的《五代史平话》、《京本通俗小说》、《元剧三十种》等皆是。这种简体字,在当时既可以刊刻高文典册,则社会上一定认为很适用,不去排斥它的。不料明清以来忽然出了一班不识古字的“士人”,斥它为“破体”、“俗体”,不使它复登大雅之堂。他们自己还编出一种极可笑的书,叫做什么《字学举隅》,说这是“正体”,那是“破体”,这画应长,那直应短,……吵个不休。这样胡闹,又是“在时间的轨道上开倒车”的行为了。

汉字的变迁,由象形而变为表意,由表意而变为表音。表音的假借字和拼音文字,只差了一间:就是(1)还没有把许多同音的注音字母并用一个;(2)还没有把这种注音字母的笔画改到极简;(3)还没有把同声的字归纳为一个声母,同韵的字归纳为一个韵母。所以假借字还只是一种未曾统一而且不甚简便的注音字母。只要“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则拼音文字就可以出世了。所以我说“从汉字的变迁史上研究,汉字革命,改用拼音,是绝对的可能的事”。

(3)

假借字既然远起于殷代,那么,何以这三千年之中,株守不变,总没有想到要去作那“百尺竿头再进一步”的事呢?

讲到这一层,却不能不怪这三千多年之中造字的和用字的人们的爱捣乱了。本来假借这个方法,是由形声进化的。形声虽然是表音文字,但是还有“义符”去拘束它。形声本是济会意之穷而发生的方法,就是变表意而为表音,而它的构造方法,则半为音符,半为义符,于是于表音之外还要表意。既有义符拘束,自未便用了“甲义符”的字去表“乙义”。例如“伦”、“纶”、“论”三个字,虽然音符相同,但义符既别,则“伦理”和“经纶”便不应写作“论理”和“经论”。其他音同而义异的字,又非一一特造不可。本欲以表音济表意之穷,而结果乃仍为意符所束缚,这是形声的大缺点,所以后来想出假借这个纯粹表音的方法来补救。照假借的方法,凡同音的字,都可以随便乱写,它对于形声字的义符是完全不管的。所以“伦理”尽可以写作“论理”,如《吕氏春秋?行论》:“以尧为失论”,高注,“论,理也”;经纶也尽可写作“经论”,如《易,屯象》,“君子以经论”。这种“本有其字”的还可以抛弃本字,随便乱写,则“本无其字”的当然只要借个同音的字来表示,无须再造本字了。照此说来,有了假借这个方法以后,实无再造形声字的必要。但事实上殊不如此。有既用假借字,又去造本字;既造本字,又来用假借字的。有甲字为乙义所假借,而另造一字来表甲义的。此外还有本字和假借字并用的。照假借的方法,凡同音字都可假借,于是假借字就有了许多。本字也不一,有古人造的本字,有后人造的本字。现在举一个字为例:

“然”字本训为“烧”,是“燃”的古字。“然否”的“然”,本无其字,就借“然”字来用。后来又造了一个“嘫”字,作为“然否”的“然”的本字,但终于不用,仍旧借用“然”字。“然”字既借给“然否”用了,于是“然烧”又另造“燃”字;可是刊刻古书,有些写“然”,有些写“燃”,又很不一致。还有一班好奇的人,嫌“然否”写“然”字太习见了,于是又去借用“肰”字。

你看,文字这样捣乱,还容易搅得清楚吗?但所以这样捣乱的原因却很简单,就是“有了假借方法以后还要造形声字”。例如先借“夫容”,后造“芙蓉”;先借“目宿”,后造“苜蓿”;先借“遮姑”,后造“鹧鸪”;先借“流离”,后造“琉璃”之类。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中所谓“飞禽即须安‘鸟’,水族便应着‘鱼’,虫属要作‘虫’旁,草类皆从两‘屮’”,这就是先用了假借字、后又造形声字的说明了。假借是把字形看作一个无意识的表音的记号,形声字则字形是有意识的。要是有了假借以后,不再造形声字,则假借虽不统一,然大家可以专记声音,不问形体,久而久之,自然可以作到某字专写某形,而“再进一步”的思想就容易发生了。而事实上则常常用假借字,常常造形声字,弄得大家看着字形,时而觉得是有意识的,时而觉得是无意识的,目迷五色,莫名其妙。只有明代的黄生、清代的戴震、王念孙、王引之、阮元、俞樾等等几个聪明人,能够看准它无论是“用假借字”,无论是“造形声字”,总之都应该从声音上去研究,所以这几位先生没有着了它的道儿。其他读书识字的人,都早已被它带进迷魂阵中去了,还有什么闲情别致去作再进一步之想呢?

其他如宋、元、明、清以来的“士人”反对写“白字”,反对写“破体”,也足以丰蔀一时的人心而为文字改进的障碍。

我想,这三千多年中没有人想到要去作“再进一步”的事,大概就是上列的这几种原故了。

(4)

到了现在,我们实在不能不“再进一步”,谋“汉字之根本改革”了。而且仅仅“再进一步”,还是不能满足;我们非“更上一层楼”,来干“汉字之根本的改革”那件事不可!

什么是“汉字之根本改革”?就是将汉字改用字母拼音,像现在的注音字母就是了。什么是“汉字之根本改革的根本改革”?就是拼音字母应该采用世界的字母——罗马字母式的字母。

汉字的罪恶,如难识、难写,妨碍于教育的普及、知识的传播:这是有新思想的人们都知道的。此外如字典非用“一、丿、丶、丨……”分部就没有办法,电报非用“0001、0002……”编号就没有办法,以及排版的麻烦,打字机的无法做得好,处处都足以证明这位“老寿星”的不合时宜,过不惯二十世纪科学昌明时代的新生活。

但我觉得这还不打紧,最糟的便是它和现代世界文化的格不相入。

同类推荐
  • 游学在台湾

    游学在台湾

    本书作者以一个游学在台湾的学生的视角,生动有趣地记录了在台湾清华大学交流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有台湾大学课堂上的妙趣横生,教授风采,作业、讲座等学习生活,也有课余生活吃穿、游玩、追星、做志愿者的丰富的生活体验;作者用敏锐的目光,游刃游余地流畅自如娓娓道来,对于台湾的老荣民,对于乡情,对于两岸同胞、同根的和平的期许都有情真意切的触觉。有感性的文字,也有理性思考,是大陆生在台湾交流以来比较全面记录游学在台湾生活的第一本书。
  • 论雅俗共赏(朱自清作品精选)

    论雅俗共赏(朱自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闻一多散文诗歌(学生阅读经典)

    闻一多散文诗歌(学生阅读经典)

    《学生阅读经典:闻一多散文诗歌》诗歌,抒放我们的浪漫情怀;散文,倾诉我们的心灵密语;小说,容纳我们的英雄梦想。每一种文体,都有它不一样的魅力。
  • 没有爱到不了的地方

    没有爱到不了的地方

    本书为“生命感悟丛书”之一,本丛书的几位作者均为《读者》杂志签约作家、教师,都在多家媒体开有专栏,并有散文被选作全国高考和部分省市中考作文或现代 文阅读材料。为了孩子,为了未来,让我们心手相连,筑起一道真爱长城,终有一天,天使的笑声,会扶五彩云霞里,声声传出。
  • 洪灵菲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洪灵菲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文章讲述的是:前线,流亡,在洪流中,路上,归家,气力的出卖者等内容。
热门推荐
  • 仙人村长闯都市

    仙人村长闯都市

    末法时代小仙人重生现代,成为官场小职员。被上司厌恶,发配乡下当村长。不是想象中的封疆大吏,面对的是一堆烂摊子。且看小仙如何带领村民们致富,如何混迹黑白两道。收小弟,猎群芳,登高位,翻手为云覆手雨。
  • 仙魔妖神

    仙魔妖神

    圣尊重生,这一世不为成仙。只为红颜,只为仇。纵然前路不见其光,吾依然要大步向前。成魔,何妨。纵然成妖,又何惧。终有日,君临天,踏破地。手掌生死,握天下。其路漫漫,与人争,与仙斗。不成神,不罢休。“我无阳之念,就是天道。我无阳之狂,无人能之及。我无阳之傲,与天齐肩。”“杀一人为凶恶,那我就屠万人称雄。如若不能百世流芳,那我就遗臭万年。”
  • 入戏三分:棋定天下

    入戏三分:棋定天下

    曾经有人问我什么是爱什么是恨我说,我爱过一个人,也恨过一个人,但我无怨无悔。本以为自己是最幸福的,有爱人有家人,却不曾想到这一切只是假象,家族斗争,利益勾结,皇位争夺,在爱情这条路上渐渐迷失自己。到最后才发现,这不过就是他的一盘棋局而已,我们只是他的棋子,一切都是戏中戏,局中局。
  • 神武战苍穹

    神武战苍穹

    “碎吾身之躯,破化神之路,为汝塑体,无悔魂不泣。”魂契的咒语仿佛穿越千年,从此九曲玄体再次横空出世,少年因执念打破天地万般枷锁,为痴情人儿撕裂武道桎楛,可笑!轮回尚不敢动我,你们,又凭什么!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因为我是个动漫人物

    因为我是个动漫人物

    放学回到家的潇宇打开电脑快速流动的代码组合成了三个问题……意想不到的穿越来到了3799年的动漫世界,中泥魔都城……西领魔兽城……东海异能者……南都尸虫国……
  • 迷惘,人生

    迷惘,人生

    本文讲述的是学生在学校中的生活,和在家中对父母的态度之间发生的一些纠纷,从而领悟的一些人生道理
  • 鱼儿和水的爱情

    鱼儿和水的爱情

    一场意外,女主萧若水儿时的玩伴萧穆鱼为了救她而生死不知,她不相信他死了,她坚守自己的承诺,26岁未婚。她为了他的梦想从而学习游戏开发,并且在一家游戏开发公司工作,直到有一天一个和她儿时玩伴同名同姓的人出现,那个人会是他吗?还是只是名字相同?
  • 长乐劫

    长乐劫

    她是他长乐界的一棵南烛,修成人身,他悯其无依,留她在长乐界作随侍。“青华帝君,那是六合八荒的女子削尖了脑袋往前挤都想攀上的高枝儿,南烛初为人形,自然也躲不过这一劫。”我有相思意,君无红豆心。爱而不得,求之无果,最后,是谁失了心。
  • 超级天眼

    超级天眼

    曾经在大学中无比风光的少年毕业后却屡屡碰壁生活百般不如意,两片绿叶彻底改变他人生,无上透视眼,知天下事,洞察一切!!美女总裁是我的,漂亮同事是我的,野蛮校花我也要!敢抢?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