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31100000020

第20章 国学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2)

其次是协调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政府与公民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腐败现象严重,影响了政府和公民之间的关系,从而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谐。但是我们对于不和谐的现象,只能运用和谐的方法去化解。一种好的制度并非表现为包含很少或绝对没有冲突矛盾,而是表现为它能够容纳冲突矛盾,不惧怕冲突矛盾,不为冲突矛盾所乱,并能迅速有效地解决冲突矛盾。为此,就必须兼顾到多元化的利益,制定出良好有效的制度,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发展成果的共享,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公民与政府、人与制度的和谐相处,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应很好的对“中庸之道”这一思想方法进行总结和反思,坚决避免偏激的行为。目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黄金期,又处于矛盾的凸显期,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这些国情都更加需要我们借鉴“中庸之道”这一正确的思维方式来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从而缓和社会中各种的矛盾情绪,保证社会健康和谐的发展。

【国学小讲堂,人生大智慧】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孔子说:“我已经老得很厉害了吧,我很长时间都没有梦见周公了。”

为政的人,不能局限于眼前的利益,还要布置好将来的发展,为此就要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接班人。年纪大了,确实会在精力、体力和脑力方面出现衰败,如果没有值得信赖和出色的继承人,那么就会出现不亡政已息的情况。可是如何才能培养值得信赖的继承人呢?其实就是靠实践,在实践中来观察和培养干部。

【品故事,明心志】

善于用人

有一年,孟尝君的领地“薛”闹了饥荒,没有人愿去代收租税,这时,冯谖毛遂自荐,愿意为孟尝君效劳。他来到了“薛”,立即就以孟尝君的名义召见当地百姓,宣布一切债务作废,并把一切债券当场烧毁,老百姓纷纷欢呼“万岁”。

冯谖回来以后,就对孟尝君说,看看您的府上“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栋”,什么都不缺了,唯一缺的就是“义”,我这次就给你买来了“义”。

孟尝君听了以后非常震惊,但也没什么办法。到后来,齐国换了新的君主,国王因为听信谗言,把孟尝君的宰相之职撤了,并贬他到“薛”为侯。孟尝君上任时,离“薛”还有百里,老百姓都纷纷扶老携幼,前来欢迎孟尝君,欢呼之声,不绝于耳。这时,孟尝君才恍然大悟,如果没有冯谖当初买回来的“义”,哪会如此受到百姓的拥戴?

三、儒家思想体现出来的和谐价值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改革家,他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种象征,可以说孔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盏指示灯,也是中华民族能够持续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孔子思想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不仅仅是对中国,对全世界、全人类都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在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共同探讨21世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当时这些诺贝尔奖获得者达成共识,认为:“21世纪人类如果想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到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后来的第一届儒学国际学术研究会也在吉隆坡发布宣言:“‘忠恕之道’是促进世界和平、无我和谐的基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适合全人类的道德规范,是个人大小、强弱相处之道;‘己立立人,己达达人’是全世界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宗教与宗教、文化与文化之间相互关系的准则;‘天人合一’是人类与大自然维持和谐的最佳关系。”到目前为止,世界上的有识之士都认为孔子思想将为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在孔子的心目中,社会的根本问题就是如何解决不均、不和、不安的问题,于是他提出了理想社会的“均、和、安”这一目标。当然,孔子也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实施的具体方案:第一步就是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每个人都应该加强自身的修养,并且要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也就是孔子“仁”的思想;第二步就是要解决社会的管理制度、等级等问题,这也就是所说的“礼”;最后就是要处理社会中的各种思想问题,这就是我们常讲的“中庸”。

孔子的这些思想都集中在《论语》这本书中。这本书其实并不长,只有11705字,可是里面的“仁”字竟然达到了109个,可见孔子对“仁”是相当喜欢的。那么“仁”到底指什么呢?孔子他从不同的几个角度给我们进行了解释。

《论语·雍也》:樊迟问仁,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难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乎。’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矣乎?’曰:‘为之难,言之得无切乎?’”《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子路》:“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卫灵公》:“子贡为问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阳货》:“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这九条关于“仁”的定义,内涵都是积极的、丰富的,都是善良而美好的道德品质。其核心思想就是“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恭、宽、信、敏、惠”。

“爱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要关心别人,帮助别人,人与人之间形成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这对于我们领导者来说就是要关心人民群众,人民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民心只有稳定了,国家才能安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说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也不要强加给别人。如果我们都能尽自己的所能去理解别人,考虑别人的感受,那么我们的社会自然也就和谐了。

“克己复礼”这就是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克制自己的非分之想,一定要按照社会制度和道德规范来学习、生活和工作,这也正是“礼”的重要体现。

“恭、宽、信、敏、惠”我们从字面上来看就知道,这就是在讲,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大家都以诚相待,作为领导者更是要做到这一点,把自己的本领最终实施到人民的身上,让老百姓受到你的恩惠,这样你才能得到老百姓的认可,你的从政之路才走的更长久、更有意义。

《论语》中除了“仁”字之外,出现频率第二多的就要算“礼”字了。其实读过《论语》的人都知道,孔子是很看重“礼”的。

关于“礼”,孔子也向我们指出了一些具有代表性意义的话,告诉我们了“礼”所包含的深刻内涵。

《论语·季氏》载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八佾》:“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其实我们归纳起来,“礼”的含义无非就是人伦之间的规范;礼仪、礼貌问题、社会名分的问题、人情人性问题等等。我们细细想来会发现,关于“礼”的学说都是紧紧围绕着社会与人的规范、制度、秩序而展开的实践活动。如果我们把这几个问题解决好了,我们的社会也就和谐了。

孔子思想还比较重视“中庸”之道,可是现在很多人误认为“中庸”就是折中的意思,其实这样的理解根本没有找到“中庸”这一思想的真谛。

“中庸”不仅仅是关于儒家伦理道德的学说,也是处理各种事情可以参考的一种方法和原则,甚至是最基本的方法和原则。

当然,在《论语·雍也》中孔子曾说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把“中庸”看成了是一种极高的道德修养境界,甚至是最高的道德修养准则。

如果作为领导者,能够具有“中庸”的道德修养,甚至用“中庸”方法来解决问题,那么他一定就能处理好上下级之间的关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这样领导者也就会有很牢固的群众基础,简言之就是有很多群众支持他,他一定能成为一名圣贤治国人。

【国学小讲堂,人生大智慧】

《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孔子说:“治理千乘的国家:要严肃认真地处理政事,讲求信用;要节约用度,爱护老百姓;征集老百姓从事劳役,要不夺农时。”

这就是告诉领导者在行政决策的时候,一定要深谋远虑,反复思考,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要深入分析事情的眼前利益、长远利益,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做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并且要懂得节约,学会少花钱,多办事,办大事。

【品故事,明心志】

平和待人留余地

宋代有个叫韩琦的人,曾同范仲淹一道推行新政,北宋时长期担任宰相职位。韩琦在定武统帅部队时,夜间伏案办公,一名侍卫拿着蜡烛为他照明。那个侍卫不小心一走神,蜡烛烧了韩琦鬓角的头发,韩琦没说什么,只是急忙用袖子蹭了蹭,又低头写字。过了一会儿一回头,发现拿蜡烛的侍卫换人了,韩琦怕主管侍卫的长官鞭打那个侍卫,就赶快把他们召来,当着他们的面说:“不要替换他,因为他已经懂得怎样拿蜡烛了。”军中的将士们知道此事后,无不感动佩服。

按理说,侍卫拿蜡烛照明时不全神贯注,把统帅的头发烧了,本身就是失职,韩琦责备一句也是应该的,可他却极力替其开脱。他这种容忍比批评和责罚更能让士兵改正缺点、尽职尽责。

由此可见,“道有道法,行有行规”,做人也不例外,用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人和事,也是符合客观要求的,因为低调做人才是跨进成功之门的钥匙。

四、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孟子思想

时世变迁,斗转星移,我们已经进入了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处处都存在挑战的二十一世纪。而具有五千年悠久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其中深奥的儒家思想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告诉我们要树立严谨的人文科学态度,去除封建宗法和唯心主义,弘扬顺应自然、天人和谐的思想,服务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中以孟子为主要代表的“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思想,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德治思想,进而发展成为了仁政学说,这也成为孟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联系起来,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并且还极力追求一个政治清明、天下统一、君民同乐、道德高尚、风尚淳朴、民众亲睦的美好社会。这种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社会和谐思想,不仅促进了当时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和发展,而且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和价值取向,对经济社会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一、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孟子思想融会于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

(一)正确处理人与自我的关系

正确对待人与自我的关系,是一个人如何保持高尚道德品格、树立独立人格意志的立足点。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自己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为人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通过这些我们不难看出要正确对待自己,塑造崇高的人格,最关键的就是要正确对待生命和人格的关系。

一个人的人格尊严是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在生死的问题上,孟子也提出了许多深刻的见解。孟子继承、发展孔子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思想,认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在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时候,就应该为坚持仁义节操而献身。这表明,人的道德精神价值高于生命价值。这一思想对于我们党政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永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党政干部要具有浩然正气,坚定理想信念,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清正廉洁,勤政为民,自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自己的言行,规范执法行为,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正确处理人与他人的关系

古代的思想家,特别是儒家学者倡导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在孟子看来,人们只有基于仁义道德,才能形成一种真正友爱融洽的人际关系,才能形成一种彻底和谐的社会状态。否则,人们只知道一味的追求个人利益,这势必会导致每个人都不择手段的争名夺利,互相冲突,从而导致社会的不安定。

孟子的仁,就是要每个人对别人都充满仁慈友好,人人依据仁义,社会必然和谐有序。其典型的表述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同样“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做人者人恒敬之”。这样,整个社会就能和谐,就必然会呈现出一幅稳定有序的治景,就可“天下可运于掌”。

“大舜有大焉,善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这就是说,古圣的舜之所以为圣人、圣君,在他的治理下,国家呈现出和谐兴旺的景象,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就在于他善于人同,也就是说他高度重视并善于与人民同甘共苦、同心同德。

一个和谐的社会就意味着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和谐相处,而这种和谐相处必然是要建立在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自觉地把自己的痛苦和快乐与其他成员的痛苦和快乐统一起来,让感情达到一体化,这样社会就自然和谐了。

二、通过孟子思想来正确对待个人与民族、国家的关系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自古以来就有关心社稷民生,维护民族独立的爱国主义传统。孟子强调执政者要关心人民疾苦,培养人民热爱自己的国家,始终以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准则,来处理国家和个人的关系。

(一)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根本,这是孟子的基本思想之一。孟子强调治国要爱民、要与民同忧同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乎丘民而为天子”,这些都深刻地阐述了人民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二)有利于培养人民的爱国之情。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就是忠于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孟子等古代儒家提倡“忠”的原则是对别人要尽心尽责。在当代社会我们应大力提倡忠于民族、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这是每一个国民的崇高责任,不容推托。孟子的这一伟大思想被后世无数思想家、志士仁人继承与弘扬。南宋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就是对孟子“忠”的思想的最好诠释。

三、孟子思想的根本还在于维护人与社会的和谐

同类推荐
  • 古代玻璃器

    古代玻璃器

    中国发现最早的玻璃器始于春秋末、战国初。这个时期的玻璃器数量少,品种单一,仅有套色的蜻蜓眼式玻璃珠和嵌在剑格上的小块玻璃。《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玻璃器》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玻璃器的有关内容。具体有:中国古代玻璃器的分类、中国古代玻璃器史、中国古代著名玻璃器、玻璃器的保养等。
  • 亲情满屋:孝敬父母应做的39件事

    亲情满屋:孝敬父母应做的39件事

    真的,“回报” 是幸福的。她让我们感到自我价值的丰富,人性光芒的闪烁,人生经历的厚重。我们生活得快乐健康或许是父母对我们的最大希望,他们或许没有想过要我们为他们做些什么,现在就让我们以自己和父母都能接受的方式和方法,去做这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 团结互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团结互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三天读懂国学

    三天读懂国学

    本书通过对诸子百家学说的介绍,儒学、经学、理学、心学的梳理,二十四史的展示.中国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曲艺建筑等的讲解,让读者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积淀,管窥国学的整体风貌。
  • 中华成语故事(第七卷)

    中华成语故事(第七卷)

    本书辑录古典文学语言的精华,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成语故事则让儿童在妙趣无穷的故事中熟知一定的成语。从而对学习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儿童丰富词汇、增长知识大有益处。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学龄前及小学低年级这一阶段是知识启蒙,道德启蒙的最佳时期,这些内容健康,浅易显懂的成语故事,必将会使儿童终身受益。
热门推荐
  • 逆世幻蝶

    逆世幻蝶

    那年的朝歌,是血染的地狱。你那年的身影我还记得……你的眼中是坚定,你手拉着我的手说,如果你带我出去,让我守在你身边好不好……
  • 牛撇捺文集·意识荒草(卷三)

    牛撇捺文集·意识荒草(卷三)

    现在的中国人,或者说部分的中国人,其精神的贫穷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至尊骨仙

    至尊骨仙

    在地球被人忘记的星系联盟之中,拥有着无数异能者。传说中的修真者们早已不知所踪!一个S星系的孤儿,靠着偶然得到的修炼功法,和那位小本本里的邪修,混迹于星盟之中。杨峰如何在星盟之中立足?白老口中一直说的地球为何在现在被称为祖星?修真的《炼骨》功法让杨峰伪装成一个异能者在星盟之中闯荡。与异能者之间的战斗即将开始!自然系、变身系、超人系的异能者又能如何?凭借修真的力量,看我神秘系的控骨异能,如何叱咤星盟!我乃至尊!亦是是骨仙!
  • 光明的归宿

    光明的归宿

    原来——我是这样的吗?渺茫的星海中,那里才是我的归宿!
  • TFBOYS:TF追星手记

    TFBOYS:TF追星手记

    四叶草看过来看过来,大家来看————的凯爷——的二源——的千总来看——的追星手记
  • 瑾上禾年

    瑾上禾年

    她本是隐藏在神秘第七界的神族公主,他本是敖冠九天的龙太子,一道远古传说,他领兵十万破开第七界强大结界,涂炭生灵,她的故乡被毁。她说“和我接近,就是为打开结界,是吗?”他回“是!”她说“灭了我全族,你就可以登上你天帝皇位了,是吗?”他道“是!”她又说“好,那我郑重的告诉你,从现在开始,我不在爱你,我收回曾经许你的海誓山盟,因为你不配!从此你我陌路,今日灭我族之仇,我将日后血洗天宫以示报答!”白骨淋淋,幽冥哀嚎,浮尸遍野,上古冥君骤现。她道“吾以神族凛雪城第七代公主之名义,献吾之身,吾之灵为君吸食享用,求吾君恩赐十万冥君,灭天地!”
  • 带着系统闯三国

    带着系统闯三国

    宅男带着系统混入乱世三国,且看如何争霸天下
  • 豪门挚爱:帝少的亿万萌妻

    豪门挚爱:帝少的亿万萌妻

    他是M市叱诧风云的商界大腕,一次偶然机会他们相遇,从此…“我的项链呢?”“被我扔了。”男人一脸无辜。好吧,她忍…“我的手表呢?”“我扔了。”“…”好吧,她继续翻找,找了许久,她终于忍不住…“你送我的戒指到底到哪里去了!!”“过来我就告诉你。”翻着手里的报纸,漫不经心。“我过来了,你快……唔…”话没说完就被他一把拉进怀里,男人独特的气味传进她的口鼻,随后,一个冰凉凉的东西被套入她的无名指……(真的不是很会写简介,但是相信我,文一定好看!~)
  • 晨暖若汐

    晨暖若汐

    阿咧,哥哥是男神大大的神秘室友,他居然不告诉我。得知真相的苏若汐两脸蒙蔽。她一个小小的pv师怎么也想不到她自己居然会和网配大神住在一起,完了完了,她傻了。新人摸摸大,网配文,请多多支持嘞!
  • 万界行善系统

    万界行善系统

    少年杀手,被挑选为万界行善系统的宿主后,被强行开启的积德行善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