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11100000050

第50章 明将叛明,投清反清(1)

南方叛乱的战火势头凶猛,越烧越烈,吴三桂打起叛乱大旗,各地汉人将领多为明朝旧臣,降清之后与朝廷、与上司有着各种各样的矛盾,纷纷响应。贵州提都李本森首先响应,巡抚曹吉森、总兵王永清降伏。接着四川巡抚罗森、提都郑蛟麟、总兵吴之茂、谭宏也都向吴三桂举起双手……接着耿精忠据福州作乱,尚之信挟父叛清,孙延龄乱起广西,四川朝廷命官从逆,陕、甘王辅臣附敌,在很短的时间内,叛乱的烽火烧到11个省,大有燎原之势,企图一举推翻清朝政权。

康熙皇帝全力以赴,调兵遣将不断调整、部署战略。为了加强前线,现在调任都统尼雅翰为镇南将军,率原驻沧州、顺义等十余地的满洲八旗兵齐聚运河边上的德州,又派兵急速奔赴武昌、安庆、江宁,对四川、荆州、襄阳和江西各地,再继续增派兵力。

三月十六日,耿继茂这位“和硕额驸”于福州发动兵变,囚禁了福建总督范承谟,剪掉辫子,改易汉装,自称“总统天下兵马上将军”,遣兵四出,攻城掠地。

四月初九,康熙皇帝派往吴三桂处进行撤藩的钦差大臣折尔肯、傅达礼,被吴三桂放回,随同他们还有西藏达赖喇嘛。

康熙皇帝见到折尔肯、傅达礼能够活着归来,心情十分高兴,为他们设宴压惊。

两位钦差所以能被放回,并不是吴三桂多么宽宏、仁爱,而是让他们俩带信,同时动员达赖喇嘛出面调停,吴三桂欲与皇帝平等的身份同朝廷对话,开出一个停止北进的方案:“裂土罢兵”的要求,迫使康熙承认既成事实。

康熙他根本不会答应吴三桂裂土称帝,不会允许分裂国家,在这个原则问题上,他是一步也不退让。他对这个背恩反叛之徒勃然大怒,把信摔在地上说:“枸衅残民,天人共愤,朕乃天下臣民之主,岂容裂土罢兵”。对吴三桂的叛乱,康熙皇帝态度十分坚决,或征剿或招降,必消灭为止,决不退让。

康熙十三年三月九日,兵部尚书王熙上书康熙皇帝,请求将吴三桂的“逆子”处以极刑,以断其幻想。

王熙的奏章,理所当然的得到议政王会议的支持,商讨结果,都同意处死吴应熊。

康熙从心里不想也不愿处死吴应熊,他认为他是一个称职的大臣,从人伦而言,吴应熊是外戚的直系亲属,是他的亲姑父,在吴应熊被拘禁之后,他的姑母几次哭得死去活来,康熙也是知道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康熙思想上开始十分矛盾,经过反复斗争,“乱臣贼子,孽由自取,刑章俱在,众论佥同”,他决定以江山社稷为重,从国家利益出发,对吴三桂“怙恶不悛,其子孙即宜弃市,义难宽缓”。

康熙大义灭亲,确实起到了“以寒老贼之胆,以绝群奸之望,以激励三军之心”,消除了京师的隐患,稳定了军心、民心。

吴三桂起兵之后,一路顺风,出师皆捷,从云南、贵州、四川而湖南,所向无敌,进入湖南后又连陷沅州、常德、辰州、长沙、衡州、岳州等战略重镇,前锋营正进入湖北境地,长江南岸的松滋,一江之隔,同清军大本营荆州相望。

在这种对吴三桂军事有利的形势下,如果渡江北上,清军是没有多少力量可与抵抗的,但吴三桂驻兵三个多月,不再前进,这是为什么?让人莫名其妙,对于后世也是一个谜,光是一句迷信,恐怕还解释不通。

吴三桂的谋士刘玄初分析了战争形势,让他乘胜渡江,同清军展开决战,届时吴军可以长驱直入北进。

吴三桂对于这位高参的意见,又一次不予采纳。那么,吴三桂在想什么呢?吴三桂长期以来所想的是割据云贵,因为这里他经营三十多年,殊略不及的是年轻的皇帝亲政后,竟敢下令撤藩,打破了他独霸一方的美梦。他想通过战争来实现他的政治目的。在他谋反时,他的侄儿、女婿们,就提出“分羹之计”,认为“戎衣一举,天下震动”,以他的兵力可同朝廷“画地讲和”,二来“可以索世子世孙于北方”。

出于这种谋略,吴三桂才起兵反清的。现在,他已经控制了云贵湖南全境,所到之处,势如破竹,四方响应,军队在战争中逐步扩大,他有足够的力量同清朝分庭抗礼。

这样,他停止了北进,想通过和谈,得到他想得到的一切,让朝廷放回他的儿孙,“裂土罢兵”。还有,他认为刘玄初的继续北进,即可长驱直入北京的想法,是书呆子的想法,纸上谈兵,不知道满洲骑兵的厉害,因此他据江而守驻兵虎渡口。等待折尔肯,傅达礼带信,小皇帝能够采纳,达赖喇嘛的调停能够成功,他的儿孙们好早日回到他的身边。

这天,正临风把酒,突然护卫官进报,说朝廷把吴应熊、吴世霖父子处以绞刑。这样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吴三桂一惊一抖,酒盅落地而碎。

半天,吴三桂才从这突如其来的盖顶之灾中醒过来,他气得咬牙切齿,要对皇帝食肉侵皮,摔碎了酒壶、茶碗、推翻了几案,嚎叫着:“我真没想到一个小孩子当皇帝,敢这样做,要与我决斗到底!”

几十年以后,康熙皇帝在他晚年的时候,回忆祖国统一,平定三藩、不无自得地说:“三藩叛逆吴三桂,轻朕谓乳臭未退,及闻驿报神速,机谋远略乃仰天叹服曰:‘休矣’,未可与争也。”

吴三桂与康熙皇帝,正如康熙皇帝与吴三桂的叛乱,他们之间已别无选择:只有战场上一见高低了!

现在,春天又迈步来到了京城……

康熙皇帝并没感到春天的到来,他关心的是江南、西南那片热土,关心着的是出征的将士,同郑经的和谈,北方边疆的麻烦,关心的是治河和黎民百姓的生计……

几个月来,他不止一次地送走一个又一个出征的将军,京畿的部队大部分都先后调出了,可是从前方传来的消息并不令他振奋,被动的局面不但没能扭转,反而一步一步恶化。

这些胡服骑射、马上得天下的子孙们怎么了?他亲政后,不忘记祖训,一再强调满洲立国之本,可取得政权后,八旗养尊处优,这种异化是无法阻挡的。

他们渐习汉俗,热爱汉人的女色,贪恋汉人的美酒佳肴……骏马良弓,精骑善射,跃马扬刀,驰骋疆场的雄风哪里去了呢?一些身为将军的人,庸劣腐朽,害怕战争,畏首畏尾,甚至临阵闻风而逃……为了扭转这种危难的局面,他一反满洲贵族对汉人的狂忌,大力起用汉兵汉将,提高绿营官兵地位。

可是从平叛开始,康熙皇帝从部署、指挥这场战争中看到了八旗兵的弱点和绿营军的特点。八旗兵装备好,战斗力强,但人数少,只有二十万兵,一半在京,一半散在各地驻防。战争开始,几经征调,“余者皆系老弱”,再者,叛军盘踞的地方云贵、湖广等省,多为山地、沼泽地,八旗的骑兵行动不便,很难发挥其快速冲杀的作用,绿营兵人数多,全国有六十多万,而且以步兵为主,他们熟悉地理、民情,适合游击和山地作战。

同时、绿营兵也是吴三桂急夺的对象。吴三桂叛乱之后,派出许多“说客”,进行策反游说。康熙对绿营兵给予充分信任,组织满洲兵与绿营兵,以基本平等的地位,联合作战,据处险要,共同负责,对有战功人员,进行抚慰、嘉奖,这种政策上的调整,事实证明对于平叛三藩动乱,是极其有利的,起了重大作用。

吴三桂叛乱开始,他就致书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他认为三藩之间,同是一条绳上拴着的蚂蚱,荣辱得失,都是一致的,一荣俱荣。可是耿藩并没很快响应,行动起来,这倒不是不想跟着同朝廷叛乱,而是在静观一下局势发展。早在福建总督范承谟秉旨进行迁藩的同时,耿精忠就暗中已经行动起来,同他的亲密部将开密会,讨论计谋,同时差黄镛到台湾,给郑经一信,策动共同起事反清。信中说:(王)孤忠海外奉正述,奋威中原举大义如应天人,速整征帆,同正今日疆土,仰冀会师,共成万古勋业。

郑经看了这样的信,心中十分欢喜,很快部署兵力,亲帅舟师到潮湖等待。

正在这时情势发生了大的变化,朝廷下令停止撤平南、靖南二王,“固东地方,不必搬家”。这样,只好转告郑经,先不要行动,等待机会。

范承谟遵照诏令所示,中止撤藩,并将收归总督府的藩府左右两翼七千官兵的文籍交回。

耿精忠对着朝廷的命官冷笑两声,表示轻蔑,同时对范承谟这个朝廷的大红人,也啧啧不满,他认为他是来监督他的。

“鸣剑之心,已非一日”。耿精忠要谋反,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耿精忠经常挑起事端,制造紧张空气,经常以洗炮、操练为名,进行军事演习,而作为军事行动,事前并不按照规矩通知督抚,晓谕居民。人们经常在夜间被炮声、杀声惊醒,弄得人心惶惶。

范承谟关注耿藩的动作,不断向朝廷进行报告,预感到这个心怀鬼胎的人,有一天也会像吴三桂那样,举起叛乱的旗,抽出他的刀剑,杀向朝廷,为了缓和矛盾,安定民心,他发布公告,要人们安居乐业,勿信谣言。

不过范承谟越来越感到耿精忠行动异常,一旦发生动乱,督抚只有三千标兵,是没法对付王府额兵万余,经过再三考虑,他以巡视海口为名,正欲带人出巡的时候,耿精忠对他先下手了。

一天,耿精忠派人到督府报告,诈称海寇来犯,邀请总督前往王府会商“护内防外”的策略。

当范承谟步入枪刀林立,杀气腾腾的藩府时,他知道走进了狼窝虎口,绝无生还的可能。他进得门来,痛斥耿精忠的背叛朝廷行为,结果被两边蜂拥而上的兵丁,擒拿捆绑起来。

范承谟被关进了监牢,耿精忠派巡抚刘秉政来劝降。还没等这个叛徒开口,范承谟运足了气力,冲着他的裆口冷不防飞起一脚,将他踢倒,刘秉政痛得在地上滚作一团,范承谟哈哈大笑地说:“贼就裆口不远,我先褫其魄!”

耿精忠的叛乱从此开始……

耿精忠反叛朝廷,他给自己找到的理由是:“其祖仲明入山海关时与三桂有成约……”

耿精忠反叛之后,积极配合吴三桂,他出主意要吴三桂进攻江西,他届时出兵协助。与此同时,耿精忠兵分三路,北路出击浙江,西路出击江西,一路在福建省内,攻占福宁诸州县,进兵来阳。北路很快占领浙江的天台、仙居、太平、黄岩,接着又攻下象山、嵊县、诸暨、严州、缙云、松阳、遂安,龙游,开始直指义乌、东出、汤溪、金华、衢州……清军南北运兵粮道被切断了。

西路进攻江西,耿军连下广信、玉山、永丰,挥师进击建昌,占新城,破石城,直向赣州、守郡,不久占领龙泉、万安、九江、湖州、彭泽、饶州、南康、吉安……兵锋所指,所向皆捷,“守兵或降或遁”,这就使得耿军更加肆无忌惮,气焰万丈。

耿精忠是耿藩的第三代王。他是耿仲明的长孙,耿继茂的长子。在顺治朝的时候,根据朝廷的规定,藩王的子孙,要留京入侍,后来又把肃亲王豪格的女儿嫁给了他,成为和硕额驸,成为清室的外戚。耿继茂在康熙十年去世了,耿精忠顺理成章地承爵靖南王爵。

康熙十二年,请撤藩是老谋深算的平南王尚可喜在功成名就之时,打算回辽东老家,颐养天年,上疏朝廷。耿精忠袭藩不到两年,刚刚过上“王”瘾,他怎么愿意撤藩,为形势所逼,他也被迫上疏请撤藩,可是内心对皇帝也十分不满。吴三桂挑起叛乱的旗帜,他从心眼里拥护,支持,蠢蠢欲动。

耿精忠的叛乱,杭州将军图喇很快上报朝廷,康熙皇帝获知以后非常震惊。在此之前,由于吴三桂叛乱,他已下令停止对尚、耿撤离,表示朝廷对他们仍是信任的,岂知这位藩王、王室的亲眷不买这个账。

康熙皇帝始终把斗争矛头直接对准吴三桂,采取征剿与招抚并用的策略,分化瓦解敌人,最大限度孤立吴三桂,集中力量消灭他。可是对于耿精忠的反叛,却不能置之不理,进行姑息,他当即下令削去耿精忠的王爵,并发出通告,指出,“自伊祖以及伊身,受恩三世四十余年”,不思图报,反而“包藏祸心,潜谋划不轨,乘吴逆之变,辄行反叛,煸乱地方,罪恶昭彰,国法难容,今削其王爵,遣发大兵进剿”。

康熙皇帝果断作出决定,同时任命康亲王杰书为大将军率师南下,征讨耿精忠。

具体战略部署是:由“定南将军”希尔根,由江西“平南将军”赖塔,由浙江苏“平寇将军”根特巴鲁,由广东,三路同时进军,直向藩王的老巢福建。

康熙皇帝对待三藩,又一策略是,采取各个击破,同时把吴三桂与耿精忠区别对待,一个是用武力坚决扑灭,一个是征剿并用,在派兵的同时,也派使者周襄绪、陈喜猷去做其工作。而且对于他们“在京诸弟,照旧宽容,所属官兵并未加罪”。

这时的耿精忠搞叛乱,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的。他对于皇帝的招抚,派去的使者,全部扣留起来。他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约台湾的郑经进攻大陆,他许诺把福建南部沿海的郡邑,割给郑经。同时派人到福建与广东交界的潮州,对总兵刘进忠策反,让尚可喜首尾具受威胁,迫使他早日参加叛乱。

康熙皇帝在吴三桂叛乱后,曾对孙延龄寄予厚望,任命为“抚蛮将军”,“保固粤西,唯你们是赖”。

事过六天之后,这个颇得朝廷恩典的人叛变了。

康熙皇帝得知孙延龄叛变,既感到惊讶,但又觉得不奇怪。这个孙延龄原是孔有德的手下的一个未弁,孔有德降清后,他跟随南征北战,升为将官,并把自己的独生女儿,孔四小姐嫁给了他。孔有德死后,孙延龄的父亲亦死于阵前,朝廷给予恤典,遂令孙延龄袭二等爵,又加一等云骑尉。康熙五年五月,任命他为镇守广西将军,统辖孔有德旧部,驻桂林。

吴三桂、孙延龄、耿精忠一个接着一个先后反叛,藩王只剩下一个平南王尚可喜了。

现在,尚可喜的境况是夹在两个叛乱的藩王之中,成了馅饼,情势岌岌可危。

一天,平南府上来了一位说客,他是吴三桂派去对尚可喜劝降的,先是吹嘘了一下吴三桂的战绩,说:“王,起兵后,节节胜利,不日既可继续北上,直至北京。”

尚可喜如今已是七十有余的人了,他需要的是保持晚节,这与子、与孙,无疑都是一种福祉。他哼了吴三桂的来使一声,斥责说:“背恩于朝廷,涂炭于黎民,这是一种胜利吗?”

“是朝廷有负于我们啊!”

“这样吧,我老眼昏花,识不得文书了”,尚可喜说着叫道:“来人!”

侍从赶快近前。

“把吴三桂的文书,连同这个说客,给我押送朝廷!”尚可喜说。

在京城,皇帝看到了尚可喜解送来的人,以及吴三桂策反的书信,大为高兴,在三藩中,朝廷和皇上对他们厚恩有加,可吴三桂、耿精忠并不感恩,举旗叛乱,只有尚可喜一属,在保持晚节,这对康熙来说,确是一件足差可慰贴的一件事。

康熙皇帝览奏之后,挥笔优诏褒答,曰:“王累朝勋旧,惟笃忠贞,朕心久已洞悉。近复屡摅猷略,保国岩疆,厥功甚茂。览奏,披历悃忱,深为可嘉,着益殚心料理,想机剿御,以副朕倚任之意”。

尚可喜在朝廷危难之时,表示效忠于清室,令康熙皇帝十分激动,对他也就格外倚任,为了提高他的职权,令督抚提镇听其节制,文武官员听其选补,并晋封尚可喜为平南亲王。

在南国的这种严峻形势下,尚可喜对朝廷的表态,在外部使他陷入困境,在他自家的内部,进入更加危急之中。尚可喜的大儿子尚之信,是个“生而神勇,嗜酒不拘细行”的人,仗着他父亲的势力,在广东横行霸道,贪赃受贿、草菅人命,滥杀无辜,喝起酒来不要命,成为广东一大害。

尚可喜为有这样的儿子而气恼,厌恶,他不想把自己的藩王移给这样的人,让他去干更大坏事,损害他的名声。他的晚年为此常处在忧郁之中,一次他召来他的谋士金光,谈起了他对儿子尚之信的看法,不无忧烦地说:“金先生你对他,有什么样看法,不妨直言。”

同类推荐
  • 重生三国之帝王路

    重生三国之帝王路

    从来到这个世界开始,我便知道我早已踏上了一条帝王路。隐忍十八,终可龙归大海,逆天而行,匡扶大汉,一统天下。收猛将,招谋杀,三千大将账下听令,五百谋士智谋天下。有尔等英豪何愁大业不成。
  • 我叫小强

    我叫小强

    一只蟑螂偶遇江南才子唐伯虎,因慕生爱,由此引发一段惊天地、泣鬼神的跨界奇缘,还原一个真实而不一样的唐伯虎。本文根据真实历史改编,虽为恶搞,皆出有源。
  • 荆尘枫语

    荆尘枫语

    《枫尘荆语》简介简介:一场血腥的宫廷政变,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也注定了今世与她的俗世尘缘。今生今世,注定相逢,注定纠葛,剪不断,理还乱。这一世,我愿随你一起流亡,沉寂,即使是还未嫁也甘之若饴;这一世,你愿随我征战沙场,看那秀美的如画江山,只愿你朝夕与我相伴。然而时光流转,物华方休,昔日的一切如今却已物是人非。殊不知,江山还是那个江山,依旧修理,而人,却已不再如当年。江山依旧,却俨然已少了那个婀娜的身影,红尘中再也寻不到你的足迹。繁华过处一场空,无情却似有还无。江山如画,而他们的一生,却也在这镜花水月之中,凋零飘落。。。。。。
  • 临安初雨

    临安初雨

    南宋之初,宋金之畔。洛阳临安,白衣青衫。抗金报国,还我河山。墨色纯净,白色内敛。两人从不相识到相知,从少年到中年,江湖义气,凌云之志,华发苍颜,袖手南山,也不过如此。只是十年生死,一生一代,草木百年新雨露,车书万里旧江山。曾说过一起看那场临安初春的冰雨,却不知是否还能实现。
  • 帝王无双

    帝王无双

    江山要有!美人要有!庙堂我最高!江湖我最大!基友成群,平乱治国。风流天子,帝王无双。
热门推荐
  • 三十三天仙路

    三十三天仙路

    上古混沌时期,仙魔争斗纷乱,”仙“战胜了“魔”,从而制定了天地规则。为保规则永恒,亿万生灵陷入无限的生死轮回之中,永生不得超脱,而其本身却超脱轮回,得享永生,成为天地传说。然,一名山间少年却因无名封印而亦然踏上了传说中的三十三天仙路,只为与天相争,搏得一命。
  • 倒计时说我爱你

    倒计时说我爱你

    那年,她说她爱他,他却走了四年。现在,他回来了,她却说不再爱了。她是有夫之妇,他却夜夜纠缠。再见重逢,他和她又会怎样?
  • 将登天

    将登天

    鸿蒙初开,天灵界始。一条登天路,无数修士前仆后继,为成仙长生而修道。一个旁出天才,另辟蹊径,开启唯一的强者之路。一生飘摇,何人伴我到云霄。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小小的我和这个世界

    小小的我和这个世界

    神啊!如果可以的话,请给我一具只属于我的身体,在一个平凡的世界,然后安静地过完我这一生!
  • TFBOYS有你的青春亦是童话

    TFBOYS有你的青春亦是童话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段无法忘怀的青春,或苦涩或或甜蜜,或惆怅。TFBOYS,与三个青春的女孩,用这段爱情,祭奠逝去的青春。高冷的学霸千和逗比学渣许曦,一个严肃高冷,一个逗比调皮。幽默帅气的阳光凯,和冰山美人蓝亦心,无法融化的冰山是怎样坍塌的。萌神吃货源,和胆小怯懦的顾惜,一个自卑的女孩是怎样变成星光熠熠的舞王。
  • 少爷的专属宝贝

    少爷的专属宝贝

    《失忆女孩》女孩和男孩在七年前定下来七年之约,女孩去了法国,可是途中出了事故。女孩被救但是却失忆了成了白氏集团的白曦凝。男孩是莫熙洋,二人再次相遇,却互相不认识,她不知道当初是多么的喜欢他,现在她却跟别人订婚。恢复记忆后,意外发现当年的事故是人故意造成的。这次的失忆之路会怎么样呢?
  • 五方便念佛门

    五方便念佛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都市之圣人高手

    都市之圣人高手

    身份成迷的他,被女友劈腿,得到奇遇,从而生活不再平凡,身份显赫、收美人、赚大钱、寻亲人、成为一名真真正正的大亨!二代?商业大亨?高官?只要惹到我就让你永无翻身之日!看君墨寒怎么梦戏花都,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一个时代!【QQ群号:285065487,欢迎你的到来!】
  • Green Mansions

    Green Mansio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