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08300000003

第3章 前言(2)

个体心理学在问题儿童能否在学校取得进步的问题上还没有定论。可是,我们总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儿童在最初入学时遭遇失败,那一定会是个危险信号。从某种意义上看,与其说这是儿童学习上的失败,还不如说是儿童心理上的失败。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儿童逐渐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他们的气馁情绪逐渐扩大,他们开始尽可能地逃避一些有意义的行动和任务,他们总是想着去寻求自由自在的道路以及便捷的成功之路。他们不会去走社会普遍认同的大道,而是会选择一条能获得一定的优越感来补偿其自卑心理的一个人的小路。对于这些失去信心的儿童来说,选择最为便捷的成功之路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在这些儿童看来,远离社会和道德方面的责任本身就能让他们产生一种轻松的征服感,相较于走社会普遍认同的大道要容易很多。尽管他们外在的行为表现得相当勇敢和无畏,但他们选择便捷的成功之路依旧显示出了他们内心的怯懦和虚弱。这种人只愿意去做那些十拿九稳的事情,借此来炫耀自己的优越感。正如我们看到的那些作奸犯科的人,尽管他们表面上毫无畏惧,但他们骨子里却非常虚弱;与此相同,我们也常有机会看到一些表面上表现得勇敢无畏的儿童,在毫无危险的环境中却会通过一些微小的迹象暴露出一定的虚弱感。举个例子,我们会看到有的儿童(包括成年人)在站立时,不会挺直腰杆,而总是喜欢依靠着东西。传统的治疗方式以及对这种现象的理解一般只会针对他们表现出来的症状本身,而根本没有注意到最基本的环境问题。人们总是会重复向这样的孩子强调“站直了!”但事实是,这样的孩子选择去依靠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在寻求能得到帮助和支持的心理安慰。我们通过一定惩罚或奖励,固然能够在短时间内让这样的孩子改变这种软弱的表现,但孩子内心寻求帮助的强烈渴求并没有被满足。所以,孩子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源依然没有消失!只有好的教师才能真正看明白孩子的这些表现,并且用同情和理解去帮助孩子们走出这种阴影。

我们通常可以通过一种单一的迹象来推断孩子自身的心理素质及性格特征。如果一个孩子表现出对依傍某种东西的渴望时,我们就可以马上明白,目前孩子的心理一定表现得很是焦虑和依赖。将他的情况和相似的、我们完全了解情况的其他孩子进行比较后,我们就能够重新建立这种类型儿童的人格,而且根本不需要花费太大气力就可以确定,这类孩子应该是被娇宠过度了。

现在我们来讨论另一类型的从未感受到慈爱的孩子的性格特征。这类儿童的性格特征我们可以从那些罪大恶极的人的生平中去发现,因为这类儿童的性格特征在这些人身上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了。从这类人的成长史中,我们还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即他们在童年时期都遭遇过很恶劣的待遇。因此,他们会形成冷酷的性格,总是充满了嫉妒和恨意。他们无法接受别人过幸福的生活。这种满怀嫉妒的人不仅仅只是那些恶贯满盈者,很多看似正常的人中也不乏这样的人。他们一旦有了孩子,或者需要对某个孩子承担教育责任时,他们就觉得孩子不应该比他们的童年过得幸福。这种父母不仅会用这样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孩子,在他们成为别人家孩子的监护人时也会表现出这样的态度。

上述的观念和看法,并不是出于恶意。这一观念只是反映了那些在成长过程中遭受过恶劣对待和严厉教育的人的精神状态。这种人还会为自己的行为辩护,因为他们有很多自以为是的正当理由和人生格言,例如“收起鞭子,害了孩子”等。这种人为了证明自己的行为,总是会不停地出示无数的证据和案例,但这些都无法让我们认为他们的行为是正确的。模式化的、专横的教育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样的教育只会让孩子疏远自己的教育者。

心理学家在通过对不同的、相互联系的病态症状进行考察,并将其进行实践后,就可以建构出个体的人格系统。借助这一人格系统,我们就能够揭示出个体隐蔽的心理过程。我们对个体人格某一方面的考察,能够揭示出他整体人格中某一方面的特征,但是,我们只有在每个方面的考察都表现出相同的特征后,才会感觉满意。所以,个体心理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在探讨个体心理时,有一点我们应该反复强调,我们无法将理论框架及概念系统刻板、机械地进行运用,每个个体才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我们绝不可以在总结一个人的几个表现后就得出影响深远的结论,我们必须考虑到所有能够支持我们结论的方面。我们只有在成功地证实我们最初的假设时,只有在我们能够从一个人行为的其他方面也发现同样的气馁和顽固时,我们才能够非常肯定地说,这个人的整体人格有气馁和顽固的特点。

这里,有一点我们必须记住:我们的研究对象自身并不理解他们的行为表现,所以,他们无法真正地隐藏自己。他们的人格是通过他们在环境中的行动表现出来的,而不是通过他们对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来表现的,所以我们要从行动上来认识他的人格。但这绝对不是说,他在故意对我们说谎,他们只是想要我们意识到,一个人的无意识的动机和有意识的思想间存在着遥远的距离。只有富有同情心,同时又能保持客观看法的旁观者才能跨过这个距离。这个旁观者或者是一位心理学家,或者是孩子的父母,或者是孩子的教师。他应该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对个体的人格进行解释,这种客观事实体现的是个体自身在一定程度上也不曾意识到的、有目的的追求。

所以,人们对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问题所表现出来的态度,要比对其他任何问题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更能表现出真正的自我。第一个问题涉及的是社会关系,我们探讨对现实的客观看法和主观看法的矛盾时,已经进行了相关的论述。不过,对于儿童来说,社会关系的问题还具体表现在他们能否完成这样的任务,即结交朋友、与人相处。个体是如何面对这个问题的?他对这一问题又是如何回应的?一个人如果对他自己是否有朋友,或者是否拥有社会关系,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并且认为通过自身的这一态度就可以回避社会关系问题时,那“无所谓”就是他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通过这个“无所谓”的态度,我们完全能够得出关于他人格的方向和结构的结论。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个人的社会关系不仅仅局限于如何去赢得朋友,如何与人交往,社会关系还应该包括与这些关系相关的一些抽象观念,例如友谊、同志关系、信任和忠诚等。而一个人对于社会关系问题的回答,同样是他对所有这些抽象观念所持的态度。

第二个基本问题涉及的是个体如何投入和运用自己的一生,也就是说,他希望自己在普遍的社会分工中发挥一个怎样的作用。我们可以这样来推断这个问题,我们都不否认社会问题是由一个以超越自我的你-我的关系来决定的,那么,我们同样也不能否定,第二个问题是由人-世界(即地球)的基本关系来决定的。如果我们将世界上所有的人都看成是一个人,那他总是与世界保持着联系。他对世界存在怎样的希冀呢?就好似我们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一样,第二个基本问题即个体的职业问题应该是一个涉及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而不是某一个体方面的问题,或者说是私人问题。这种关系并不是由个体的意志所决定的。我们的个人意愿无法决定能取得怎样的职业成就,职业成就的取得是源泉于对客观现实的关系。基于这一原因,个体对职业活动问题的回答及回答的方式高度地体现出这个人的人格及其对生活所持的态度。

第三个根本问题的产生是因为人类存在男女两种性别。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同样不是个体单方面和主观的事情所能做到的;这个问题的解决必须与两性关系的内在客观逻辑相一致。如何与异性相处?如果你认为这个问题是典型的个人问题,那就错了。只有在仔细权衡所有与两性关系有关的问题后,我们才能找到正确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很明显,我们对爱情和婚姻的正确的解决方式中所出现的任何偏离,都体现出了人格上的缺陷和缺失。所以说,很多因为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妥善处理而造成有害后果的,都可以从更加根本的人格缺陷和缺失的角度来进行解释。

总而言之,正像我们上面所说的那样,我们完全可以依照个体对这三个基本问题(社会关系问题、职业问题和两性问题)的回答,去找寻他生活风格的大致方向及其独特的目标。个体的生活目标能够决定一个人的生活风格,而且这一生活目标能够反映在这个人的日常行为中。因此,如果一个人的目标是合作进取的,是向着生活中有建设性的一面指去,那么,我们就能够在这个人对所有问题的解决方式上找到这样的一个印记:他对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法都存在建设性的一面。其个体也会因此而感受到幸福和快乐,并且在这种富有建设性,并且十分有益的活动中体验到价值和力量。与此截然不同的是,如果一个人的目标总是指向生活中消极的方面,那么,这个个体就无法解决这些基本问题,自然也无法获得妥善地解决问题后所能享受的欢乐。

这些基本问题之间都是密切联系着的。因为在社会生活中,这些基本问题还会滋生出一些特定的任务,一些必须在一种或总体的社会背景基础下才能恰当完成的特定任务,这种社会背景指的就是社会情感,这从反面再次强化了一些基本问题间的关系。其实,这些任务在儿童早期时就已经出现了:每个人的感官发展与看、听和说等社会生活方面的刺激是一致的;每个人都是在与兄弟、姐妹、父母、亲戚、熟人、伙伴、朋友及老师的多种关系下成长的。一个人一旦脱离了与其同伴的社会接触,就注定会遭遇失败,要知道,这些任务会以同样的方式伴随每个人的一生。

因此,个体心理学有足够的理由认为,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就是“正确的”事情。对社会规范的任何偏离都可以被看做是对“正确之道”的偏离,并会与客观法律及客观现实的必要性发生冲突。这种与客观现实间的冲突,能够导致行为人感觉到明显的无价值感;同时,这种冲突也能够引发受害者同样或更加强烈的报复行为;最后,我们必须记住,偏离社会规范违反了人们内在的社会理想,而社会理想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存在在我们每个人心中。

因为个体心理学积极强调要将儿童对社会情感的态度当做他们发展的检测器,所以,个体心理学能够轻松地确定和评价儿童的生活风格。因为一旦儿童遇到什么样的生活问题,他都会在这种考验情境中(就像被测试时)表现出他是否有充分的准备。换句话说,我们可以从这种考验情境中看出他是否怀有社会情感,他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和理解力,他是否在追求对社会有益的某种目标。然后,我们可以发现他向上努力的方式及其努力的节奏,我们能够看出他表现出来的自卑感的程度及其社会意识的发展强度。将所有的这些交织在一起,并将其相互关联,就足以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而且这个统一体在被发现有缺陷和新的统一体重建之前是不可分割的。

同类推荐
  • 生活中的行为心理学

    生活中的行为心理学

    《生活中的行为心理学》以大家常见的行为动作为例,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思维模式解读各种情境下行为的心理含义,让你通过行为掌握对方的心理。
  • 梁漱溟心理学思想研究

    梁漱溟心理学思想研究

    《梁漱溟心理学思想研究》包括梁漱溟生平及其心心理历程,梁漱溟人格特质研究,梁漱溟心理学思想的哲学基础,梁漱溟对心理科学学的理解,梁漱溟的分支心理学思想等八章内容。
  • 心理学对思想政治学习的启发

    心理学对思想政治学习的启发

    本书介绍了感觉、知觉规律对思想政治学习的启发、记忆规律对思想政治学习的启发、思维的理论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启发、概念的形成与掌握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启发等共9章。
  • 心理咨询师临床操作手册

    心理咨询师临床操作手册

    这是一部留学日本的临床心理学专家和国内心理临床专家共同打造的力作,以其全新的视野,引领您走进最新临床心理学领域,掀开了心理临床的奥秘与实务。本书在借鉴、整理日本临床心理学的大量理论研究和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用通俗的语言和具体的案例,详细阐述心理咨询师在临床操作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涵盖了心理咨询的一般步骤和基本原则,常见的困扰和挑战的突破技巧,心理测试的方法运用,促进心理咨询师自身成长的督导方法,与精神科医生及同行的紧密合作等临床实践中的各个方面。本书是心理咨询临床工作者的极其实用的操作手册,也是大学临床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生的实习指导手册。
  • 生活心理操控术: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策略

    生活心理操控术: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策略

    心理操控术与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日常生活中,每个人的行为都受到自己心理的支配。不同的心理会促使人们采取不同的活动,即使在相似或者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人们的心理不同,所选择的行动也会有所不同。
热门推荐
  • 总裁先生,离我远点

    总裁先生,离我远点

    “帮老公挤牙膏!”“帮老公接水!”“帮老公张开嘴!”缪可琦真的无法了,这男人真难伺候!扒嘴也打不开,“怎么张开你嘴巴!”“只有你吻我才能张开嘴!”“滚——”“这还没结婚呢!老公老公的,自称上瘾了?”“没有!只有欺负你上瘾了!”“欧阳皓轩!”“老婆大人,我错了!”结婚来个约法三章,不准找小三,不准做夫妻任务!第三个备用。“对我是不是不太公平,我不找小三,只想做夫妻任务!”一直逼到缪可琦答应!“麻麻嘴巴很好吃吗?为什么爸爸老喜欢吃呢?”“这是你老子我的专属!”“哼!唔呜呜~麻麻,粑粑欺负我!”
  • 孤鸾

    孤鸾

    二十年前我给叶知秋算命,竟是“天煞孤星”的命格。父母宫为七杀,刑克父母,满门尽灭;夫妻宫为破军,至爱之人,死于非命;兄弟宫为贪狼,至交好友,必遭牵累。他全家灭门,唯一人独活,深爱的女人横死,他将配剑名为孤鸾,片刻不离。更是一人一剑,为兄弟而战。你算不到叶知秋如今是帝王州盟主,也算不到,总有一天这武林天下,亦是他囊中之物。
  • 约瑟传说异界召唤

    约瑟传说异界召唤

    一段可歌可泣,一段永不放弃,一段青春热血,一段兄弟如手足,一段追逐梦想的故事;不被嘲笑的梦想,不是梦想。从未跌倒,永远不会成长。即使摔得遍体鳞伤,但我还讲:我自平庸欲纵横!
  • 熙殇,本小姐要定你了

    熙殇,本小姐要定你了

    原来,我还是爱着你啊!韩熙殇,本小姐要定你了!
  • 孤独的蚂蚁

    孤独的蚂蚁

    我这年纪的孩子们都很迷惑,少有把前路看的通透的,多是前路被一片迷雾笼罩着,听信着年长些岁数便喜欢指指点点的家伙们迂腐的意见。我们已经被他们恐吓性的言语吓得迈不出探寻的脚步了,就算有时有孩子想往迷雾里与他们所指方向不同的地方走走看的时候。若没变故,我想我也是其中之一,像那些被恐吓住的孩子们一样,成为其中之一,往拥挤的道路上结伴同行,成为一只辨认不出的工蚁。突如其来的噩耗让我开始了思考,并开始追寻自己存在的意义,那些从未有过的想法接踵而至,纷涌而进。
  • VR革命

    VR革命

    你是否一直觉得日复一日的生活太过无聊,身边总有那么一些似乎很强的人在各方面压制着自己,你觉得青睐之神永远不会降临在你身上?但如果这里,就像你一直沉迷不已的精彩游戏世界一样,那么你必定会成为那个最优秀、最特殊、最万众瞩目的那一个,对吗?17岁的少年徐超杨一开始也是这样想的。可是在那一天事情真的发生的时候,他却不得不去面对自己的软弱与无能,不得不去快速成长时,他又该怎么办呢?且看一个懦弱少年如何战胜自我,成为真正的英雄!
  • 徒然爱上你

    徒然爱上你

    感情世界中最难以避免的三个字就是,我爱你!
  • 盛笃周诗词选

    盛笃周诗词选

    本书为作者在教学之余,长期从事业余诗词创作的选集。作品内容主要涉及对祖国名山大川的吟咏,对人生体验的盛怀,诗友、同事、故人之间的赠答,对国家盛世气象欣喜歌颂。作品具有相当的艺术水准,同时通俗易读,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有较好的融合。全书古体诗约200首。
  • 清泪无痕:爱情岁月

    清泪无痕:爱情岁月

    在爱情的岁月里,无助的身躯,娇小的岁月,只有两行清泪陪你度过...
  • 漩涡的漩涡

    漩涡的漩涡

    我们都知道人生是个不停打怪的游戏。你永远都不知道前方有多少美好和丑恶在等着你,尤其是职场。没有红地毯,没有闪光灯,没有镜头的娱乐圈是怎样的娱乐圈?碰到的他,是携手一时还是相守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