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86800000011

第11章 萧何月下追韩信

伊夔事业扶千载,韩白机谋冠九州。

——《全唐诗·卷六五七·罗隐·钱尚父生日》

(一)

汉高祖元年仲夏,刘邦的人马全部开到了都城南郑。当时,南郑一带人烟稀少,城中居民不足一万,出城就是荒山野岭,数十里看不到人烟。刘邦的人马有10万之多,而南郑一带根本养活不了这么多人马。无奈之下,刘邦只好让各将领领兵到别地就食。

诸将领兵来到防区,顿时叫苦不迭。南郑虽然荒僻,但尚有数千居民,其他地区几乎全部是未经开发的原始森林,连个人影都没有。刘邦的士卒大多都是山东一带的居民,那里土地肥沃,市井繁华,如何能忍受这种苦楚?再说,暴秦已灭,人心思定,谁不想回到家乡和家人团聚呢?

不久,汉军士卒便纷纷逃离汉中,往山东而去。诸将赶忙向刘邦汇报,企图阻止逃亡的发生。苦闷不已的刘邦闻知这一讯息,顿时大怒,下令道:

“凡是逃亡者,一律处死!”

诸将依令而行,然而士卒逃亡之风非但没有丝毫减轻的迹象,反而愈演愈烈。刘邦无奈,只好再次严令:

“营中有人逃亡,所有官兵须连坐受罚!”

此令一下,士卒议论纷纷,颇感不满:

“当初跟随大王,不过是想推翻暴秦的统治。如今暴秦已灭,我等却落了个背井离乡的下场。兄弟们思念家人,想返回家乡,这是人之常情,没想到大王竟然这样不通情理。与此连坐受罚而死,不如一起逃亡算了。”

一些下级军官也纷纷附和道:

“说得有理。不过,这事一定保密,要逃就一起逃!”

当夜,数营汉军在下级军官的带领下悄悄离开了营地,往东而去。待将军们发现空空如也的军营时,士卒们早已逃远,再也追不上了。

刘邦得知这一情况后,顿时没了主意,只好撤消了原先的命令,对逃亡者从宽处理,对归来者既往不咎。

谁知过了几天后,一些高级军官,如将军、都尉等,也纷纷弃甲而逃。一时间,汉军军心涣散,眼看着就要瓦解了。刘邦万分焦虑,但又无可奈何。萧何等人建议关闭城门,派亲信把守,没有刘邦或萧何的手谕,任何人不得出城。

此时韩信的心情也十分低落。他知道,萧何等人肯定已多次向刘邦推荐自己了,但自己始终不被重用,这说明刘邦根本没把自己放在眼里。

韩信喝着闷酒,仰天长叹道:

“我韩信难道注定要默默无闻一生吗?罢了,罢了,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如今山东群雄并立,不愁找不到立足之地。何况,我韩信投靠谁,谁就能获得天下!”

计划已定,韩信便吩咐下属道:

“赶快备马,丞相命我出城办事。把我的行李捆上,多包点干粮。”

士卒领命而去,不一会儿就准备好了。

黄昏时分,韩信骑马直奔东门而去。守门的下级军官拦住韩信,大声问道:

“韩都尉哪里去?可有大王或丞相的手谕?”

韩信也不下马,只是欠欠身,朗声道:

“韩某奉丞相之命出门办事,事出紧急,未曾拿到手谕。”

“可是大王有令,未获得大王或丞相的手谕,任何人不得出城。”军官有些为难。

韩信扬鞭指了指守门的军官,厉声道:

“耽误了丞相的大事,你怎担当得起?快快打开城门,放我出城,否则的话……”

说到这里,韩信斜眼看了看那军官,“哼”了一声,不再说话。守门军官无奈,只好令士卒打开城门,放韩信出城去了。

韩信出东门后,纵马而去,不一会儿便消失在了暮色中。

(二)

韩信出城后,把守东门的军官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丞相既然派韩信出城办事,又怎么会不给他出城的手谕呢?想到这里,他急忙派士卒去相府向萧何禀告此事。

当时萧何正在吃晚饭,一听说韩信出城去了,气得直跺着脚:

“这小子是要逃走啊!怎么办是好?怎么办是好?”

萧何围着餐桌转了两圈,大声吩咐道:

“赶快备马!”

下人不敢怠慢,立即准备了一匹快马。萧何顾不得多想,骑上马直奔东门而去。守门的下级军官见到萧何,忙问:

“丞相,韩都尉说奉你之命出城办事去了,可有此事?”

萧何顾不上和那人解释,厉声道:

“快开城门。”

丞相要出城,守门的军官不敢阻拦,立即打开城门,放萧何出城。当时,汉中一带尚未开发,往东只有一条小道可行。萧何料定韩信定会沿着小道一直向东,便扬鞭打马,全速追赶。

天色渐渐晚了,一轮明月从东方升起,月光洒在小道上,明晃晃的,像是一地水银。萧何思绪万千,他想起了跟随刘邦斩白蛇起义的岁月,想起了刘邦窝在汉中闷闷不乐的样子。如今,刘邦身边的猛将不少,如樊哙、曹参、灌婴、周勃等人,但自从张良走了之后,就没人为其出谋划策了。

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策千里之外”,当今天下配得上这个赞誉的人不多,恐怕只有韩王成身边的张良、项羽身边的范增和正在逃亡的韩信当得起了。如果刘邦想在汉中称王,凭借樊哙、曹参等人的辅佐,或许还能勉强应付。但如果东向争夺天下,就非要拜韩信为大将不可。因为樊哙、曹参等人不是出身市井的小民,就是出身不高的地方小吏,要他们披坚执锐,带领数万士卒冲锋陷阵,毫无问题;但如果汉军的实力再强大些,这些丝毫不懂行军布阵的将军根本无法指挥。想到这里,萧何不觉加快了追赶韩信的速度。

夜半时分,守门的军官突然惊叫道:

“不好,我们中了丞相和韩信之计,他们多半是一起逃走了!快去禀告大王!”

士卒闻言大惊,不敢怠慢,急忙来到刘邦的王宫,向刘邦汇报。

刘邦一听说萧何他走了,一下子跌坐在榻上,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张良和萧何是他的左膀右臂。如今张良走了,刘邦如失一臂;要是连萧何也走了,那他刘邦岂不成了无臂之人?

刘邦无力地挥挥手,示意左右退下去。众人离开之后,刘邦终于忍不住,趴在榻上痛哭起来。

(三)

离开南郑时,韩信的心里也很不是滋味。虽然他已决定弃刘邦而去,但还尚未拿定主意去投靠谁。他是从项羽那里逃出来的,彭城自然是不能去了;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和九江王英布都唯项羽马首是瞻,投不得;韩王成在反秦斗争中没有尺寸之功,被项羽置于军中,带回彭城,此时已经被贬为侯,性命岌岌可危,投不得;辽东王韩广因不满项羽封臧荼为燕王,与臧荼爆发冲突,被杀于无终,也投不得。

除此之外,山东诸侯中以齐王田荣、赵王歇和代王陈余最有实力。齐相田荣因不满项羽改封田市为胶东王,领兵击溃了齐王田都和济北王田安,继而又杀死胶东王田市,自立为齐王,领三齐之地,实力不比刘邦弱。他还暗中封彭越为将军,令其在梁地(今河南省东部)起兵攻打项羽。

成安君陈余因不满项羽改封赵王歇为代王,暗中派张同、夏说出使齐国,对田荣说:

“项羽分封天下极不公平。他将原先的诸侯全部改封到不好的地方,而将他的手下封到肥沃之地。赵王无罪,却被他改封为代王,臣为此深感不平。我听说大王为人仗义,请你助我攻打常山王张耳,恢复赵国。臣愿意为齐国的西部屏障。”

齐王田荣闻讯大喜,立即派兵帮助陈余攻打常山王张耳。张耳不能敌,领兵四处逃窜。陈余趁机请代王赵歇返回赵国,复为赵王。赵王歇感激不尽,遂立陈余为代王,领原先的代国之地。

一时间,山东各地硝烟四起,战火纷飞,百姓苦不堪言。齐王田荣、赵王歇和代王陈余的实力虽然强劲,但他们又都距离项羽太近,随时有被消灭的危险,也不足投。

对身为军人的韩信来说,天下大乱正是他一显身手的大好时机。本来,他已为刘邦策划了一条东向争霸之路,但如今他只能离开了。可离开了刘邦,他又无处可去,这让韩信的内心又矛盾不已。

韩信走得不快,萧何又一路直追,终于在月亮西落之时在米仓山(今陕西省与四川省交界处)的一处山岭上追上了韩信。萧何见前面模模糊糊有个人影,便大声喊道:

“前行者可是韩信韩都尉?”

韩信听见背后有人喊自己,喝住马,大声问:

“来者何人?”

萧何听到韩信的声音,高兴极了,顾不得回答,急忙扬鞭策马来到韩信的面前,眉开眼笑地说:

“我终于追上你了!”

韩信看了看萧何,打趣道:

“难道丞相也在汉中呆腻了,要随韩信往山东另投明主吗?”

萧何哭笑不得地跳下马,一把拉住韩信,大声说道:

“先生不能走啊!大王可以没有萧何,但却不能没有先生。”

韩信苦笑道:

“丞相是在开玩笑吧?在大王眼中,恐怕一千个韩信也比不上一个丞相。”

萧何着急地说:

“不要再说这些了!大王没有及时拜先生为将,这其中也有我的过错啊!都怪我当初没有坚持己见,才令今天先生离开。请先生跟我回去,我保证让大王拜你为上将,请先生一定要相信我!如果大王不愿意的话,我萧何就和先生一起走,另投明主!”

韩信笑道:

“看来,丞相此行非得把韩信带回去咯?”

萧何一脸严肃地说:

“非带回去不可!除非你把我杀了。”

在整个汉军之中,萧何是最了解韩信的人,可以称得上是知己。面对这样一个不知疲倦、月夜追贤的知己,韩信还能说什么?他沉思了片晌,缓缓说道:

“在汉军之中,除了丞相,韩信还能相信谁呢?好吧,我这就随你回去。至于能不能登坛拜将,那就听天由命吧!”

萧何闻言大喜,急忙纵身上马,拨转马头,领着韩信往南郑而去。如今,米仓山的孤云岭上依然有一处地名叫截贤岭,据说就是当年萧何追上韩信的地方。

(四)

萧何和韩信并马而行,一路上讨论着东向争夺天下的大事。韩信侃侃而谈,萧何则频频点头,连声称赞。两人边走边谈,十分投机,一时竟然忘记了时间,速度也渐渐慢下来,直到第三天上午才回到南郑。

守门的军官见萧何和韩信来到城门前,急忙去向刘邦汇报。此时的刘邦正在伤心落泪,萧何的离去让他六神无主、坐卧不安。现在一听说萧何回来了,他顾不得整理衣服,急忙跑出内室,来到前厅。

萧何刚刚步入前厅,刘邦就跃上前拉住萧何,又喜又气地怒骂道:

“你这个家伙!我们一起在沛县起兵反秦,如今我当上了汉中王,你当丞相,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你为什么要弃我而去?”

看着气急败坏的刘邦,萧何有些莫名其妙。忽然明白,原来刘邦以为他逃走了。他忙笑着安慰刘邦:

“我怎么会弃大王而去呢?我没有逃跑,而是去为大王追逃跑的人啊!”

刘邦半信半疑:

“追逃跑的人?哪个人值得寡人的丞相亲自去追?”

“韩信。”萧何平静地回答。

刘邦一听又是这个韩信,不禁骂道:

“韩信?就是那个在项羽帐下当了两年多郎中的韩信?就是那个刚刚被提拔为治粟都尉的韩信?就是你要寡人拜他为将的韩信?我才不信呢!韩信有什么才能,也值得你花几天的时间亲自去追?如今寡人的将军都逃走十几个了,你不去追,偏偏去追一个没什么本事的韩信?依寡人看,这其中一定有诈!你快实话实说,不要让寡人生气!”

萧何见状,诚恳地说:

“前面逃走的那些将领都算不得什么,不过是一些平庸之辈罢了!天下像那样的将军随处可见,逃了也无所谓。但像韩信这样拥有奇才大略的人才可不是什么时候都能遇到的啊!无论如何,我也要替大王把他追回来。”

刘邦无奈地摇摇头,说道:

“不说这些了。只要你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萧何见刘邦不愿继续讨论韩信,忙拉住刘邦的衣袖,低声说道:

“大王是想长期在汉中称王,还是想以汉中为基地,东向争夺天下?”

刘邦见萧何说出这样没头没脑的话,气愤地说:

“丞相这不是明知故问吗?”

萧何接过话茬,说道:“如果大王只打算做一个汉中王,那就不必重用韩信了;如果大王想要东向争夺天下,成就帝王伟业,就必须重用韩信。是否重用韩信,完全取决于大王的长远打算是什么。”

刘邦长叹一声,缓缓说道:

“寡人当然是想东向争夺天下了,无论如何,我也不能这样窝窝囊囊地呆在这里!”

萧何立即回答说:

“大王既然要东向争天下,就得重用韩信。如果大王能重用韩信,他必会会留下来为您效力;如果不能重用他,他就会逃到其他诸侯那里,为别人效力去了!像这样的千古奇才,他辅佐谁,谁就能成就千古霸业!”

刘邦被萧何的一席话说得哑口无言。过了好一会儿,刘邦才不情愿地说:

“好吧,看在丞相的面子上,我就拜韩信为将吧!”

萧何见刘邦终于松口了,又忙说道:

“大王万万不可只拜韩信为将。如果只给他一个将军的职位,他依然不会留下来。”

刘邦担心不满足萧何的愿望,萧何又会离开,就把心一横,说道:

“那么,就拜他为上将,这下总可以了吧?”

萧何这才心满意足地说:

“这样最好。”

既然要拜韩信为上将,就得先找他谈一谈。从韩信投靠汉军以来,刘邦还从未与他深谈过呢。于是,刘邦就对萧何说:

“麻烦丞相去把韩信叫来,寡人倒要看看他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

萧何见状,忙说道:

“大王素来不拘礼节,平时也就罢了。但如今要拜上将,怎么也不能像招呼一个孩子那么随便。就是因为大王不尊重人才,韩信才逃走的啊!如果大王真心要拜韩信为上将,就应该选择一个黄道吉日,斋戒沐浴,再专门搭建一座高坛,按照古时登坛拜将的正式礼节而行才可以。”

刘邦无奈地点点头,答应了萧何的要求,然后立即命人在南郑郊外筑起一座高坛,准备拜韩信为将。

同类推荐
  • 孟子慷慨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孟子慷慨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李自成第六卷:燕辽纪事

    李自成第六卷:燕辽纪事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千古圣君:李世民

    千古圣君: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本书介绍了千古圣君——李世民的传奇一生。
  • 星光: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施星灿的奉献人生

    星光: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施星灿的奉献人生

    书中的主人公施星灿同志是湖北省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全国税务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先进典型、湖北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后简称恩施州)道德模范,被誉为“信念老人”。《人民日报》、《中国税务报》、《湖北日报》、《解放军报》、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等国内30多家媒体曾报道过他的事迹。本书通过许多真实、朴实和生动的故事及珍贵的图片反映了全国税务系统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先进个人、全国税务系统我身边的好税官、湖北省创先争优先进人个人、湖北省道德模范、湖北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恩施州老有所为先进个人、利川市优秀共产党员施星灿的一生。
  •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1)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总裁的独家秘书

    总裁的独家秘书

    一场意外,他将佣人的女儿睡了。过后,他将她娶了回家。她想继续回去上班,遭到了他的阻拦。她偷偷的出去找工作,却没有公司敢收留她。她知道是他在背后捣的鬼。过了两个月,她开了公司,自己当了老板,向别人分发自己的名片,才发现名片被换过了。原本的:董事长顾书瑶,变成了“马顾书瑶”。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血腥王国

    血腥王国

    宁天,穿越到异界,得到系统的帮助,一统大陆
  • 随身携带仙主系统

    随身携带仙主系统

    东洲、南洲、西洲、北洲共四大洲。其中,人族占东洲;妖族占西洲;蛮族占北洲;传说南洲更有巫族出没!远古时期,孔子达到至圣,立儒道!然,百家争鸣,五道共行。而今,东汉末世,林洛携仙主系统穿越而来,以“三国将分”为基,创建势力。然,天降九道神龙,隐没九州,从此九龙夺嫡!而林洛也从中窥得一丝天机,参与争龙之局!至此,大争之世已成矣!
  • 夏初梦

    夏初梦

    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好看
  • 海贼王之粉发波妮

    海贼王之粉发波妮

    一个名叫韩森的高中生,因回家被砍死而导致穿越到了海贼王超十一新星中唯一一个女性大胃王乔艾莉.波妮,本文男穿女,而主角接受能力极为强大,于是乎,乔艾莉.波妮开始了自己的海贼王生活。本人第一次写小说,文笔有限,写的可能有很多地方不太好,还是谢谢支持我的人和给我宝贵意见的人!
  • 腹黑魔尊:神族娘亲你站住

    腹黑魔尊:神族娘亲你站住

    顾惜唐人生三大爱好:美人、美食、修炼。卿白人生三大爱好:娘亲、娘亲、娘亲。满肚子坏水的卿白日日谋划着怎么把自家娘亲拐走。而满眼只有美人跟美人不可言说的事儿的顾惜唐只想着怎么把儿子嫁出去。于是,鸡飞狗跳,鸡犬不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美好生活开始了。[PS:甜文、治愈、架空世界、女主男主没有血缘关系。女主感情迟钝,男主后期黑化。会有小虐,但……还是甜掉渣信不信?]
  • 绝代佳人之杀手九重天

    绝代佳人之杀手九重天

    -“我从来都没有后悔过遇上你,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更易是未来。”十五岁天才少女,一夜之间家门动荡,高高在上的小姐变为杀手,遇上了他。是利用,还是动了真情?选择,就在一瞬之间。
  • 恶魔,姐姐看上你了

    恶魔,姐姐看上你了

    前世女主好事做尽,老天爷仁慈之心给女主机会让她再活一次。遇见生命中的他——恶魔,展开一场好笑故事
  • 护短老公

    护短老公

    初始,她与他相遇于昏黄路灯下的小区公园,便注定了她以后的生活与这个失忆的男子有着最亲密的联系。害怕,逃避,彷徨,最终,是温暖的渴望与感情的沦陷驱使着她坚定决心与他走在一起。纵然真心相爱,纵然曾说不会放开,无奈现实的手强硬的将他们隔开。带着锥心的痛,带着对他刻骨的爱,她逃离了那个让她绝望的地方。一逃离,便是三年。带着他与她之间亲密的牵连,再次回到那个城市。她虽怕找了他出现当年的结果,却依然是坚定的爱他。再次相遇,他们已经相爱得胜过对方生命。只是,这次命运之手是否还会伸向那个痛恨它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