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5900000016

第16章 情境演练(2)

为了降低耗时并将评分程序标准化,人们正在进行一些通过电脑施测和评分的公文筐实验(Heine&Struth,1989)。使用这种方法,测评对象将在显示器上看到问题,并从几种行动中选择一种。每一种选择都被预先设定,在所测维度上对应好或差的表现。电脑接下来将所有回答进行计分并对指标给出得分。这种方法在时间上的优势毋庸置疑,但这种方法的准确性迄今尚未证明。允许测评对象从几个选项中选择一个和让测评对象用自己的语言做出和执行回答完全是两回事。这种选择式的公文筐也许能够预测管理上的成功,但在我看来它不足以被称为一个评鉴中心演练,因为它并不要求复杂、外显的行为。

商业游戏

游戏有多种不同的复杂程度。以下是几个典型的例子:

一个2小时的情境模拟,由六个部门领导组成的团队进行生产操作;

一个4小时的情境模拟,一个三人团队进行股票交易;

8小时的模拟电脑游戏,20名经理运作一个大型的集团组织.

这些游戏的共同的特质是:测评对象之间相对非结构化的人际交往以及各种可能被一个或所有测评对象采取的行动(Jones,1972)。当一个复杂的游戏展开时,它往往类似于一系列的情境演练:开始是一个无领导小组讨论,然后是一些一对一的互动练习,接下来某人做一个演讲,其他人则进行事实发现,然后整个团队再次集合在一起做决策,以此类推。

商业游戏的交互式特点提供了评估一些指标(如战略规划,团队协作和领导力等)的机会。游戏的内容能够调整为测量金融分析、市场意识或生产控制方面的能力。

商业游戏都比较复杂,即便是其中相对简单的,其复杂性也有利有弊。积极的一面是,游戏更接近组织中“真实的生活”。对于测评对象而言,商业游戏比一般的情境模拟看上去更为真实,并且它们能够帮助有经验的管理者学习技巧。游戏也能够使测评对象感到开心和兴奋。不利的一面是,当测评对象从这个房间到那个房间或呆在一个小组中时,他们的行为常常难于观察。当用商业游戏来培训时,有时其情境可能过于复杂,以至于没有人能表现得很好,造成测评对象很难学到什么东西(Thornton&Cleveland,1990)。有意思的是,根据Gaugler等(1990)的调查,复杂的商业游戏只在25%的评鉴中心中使用,这表明它们可能存在施测上的困难。

整合演练

至此,本章列举的这些演练似乎是独立且彼此泾渭分明的。另一种办法是把两个或更多的演练串联起来。有几种方法可以达到这一点,例如一系列关于模拟演练所处的公司、行业和环境的指示语。公文筐演练中的背景信息能够提供许多操作性程序和问题,而这些可以在一个小组讨论中进行更深入的探讨。类似的,一个演练的结果可以作为另一个演练的起始材料,例如:一个候选人在书面报告中的建议可以作为一个小组讨论的出发点。

不同的整合演练之间有许多共同特点:对组织的描述、操作的规则和规范、多个职位上的不同人物、岗位说明等等。测评对象在起初的演练中学到的东西将会在之后的演练中同样起作用。

Gaugler等(1990)曾调查了超过200个评鉴中心。他们发现,其中的20%使用整合演练——包括四个可定义的部分。整合演练在不同的工作级别上都使用得非常成功:Adams和Thornton(1988)发展了一套三个测验来筛选飞行指导员;Slivinski等(1977)开发了一整套演练用于测评加拿大公众服务委员会的一线管理层;Spangenberg等(1989)在南非的组织中使用了整合演练来测评中层管理者。

整合演练的支持者认为,这种安排更为真实(Slivinskietal,1977;Spangenbergetal,1989)。接近真实生活中的组织背景能使测评对象随着时间进程同环境不断契合,在一次互动演练中获取的信息将有助于他们的下一个演练。事实上,整合演练实际上可以测量对象利用这些集合信息的能力,而非整合演练无法做到这一点。如果测评对象在先前的演练中表现不佳,整合演练也可以测量测评对象返回原先测验的能力。

这种方法的另一个优点是表面效度很高。它非常近似于真实的工作和企业。这一特点意味着员工可能会更愿意投入到评鉴中心中,并且对于结果和反馈会更有自信。

那么,又有什么样的观点反对在管理评鉴中心里使用这种整合演练呢?一种观点是,管理者的职责非常的零碎,是由短暂、分离的交互过程构成的(Mintzberg,1975)。管理者可能在某一分钟的电话中谈论一个金融问题,在下一分钟回复一份关于生产问题的会议记录,几分钟后则就一个纪律问题向一个主管提出建议。一个任务涉及的背景信息、任务以及需要的技能可能完全不同于下一个任务。因此,一系列独立、无关的评鉴演练实际上可能更类似于管理者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第二个反对整合演练的观点和动机有关。当演练是非连续的、无关的活动时,测评对象将在每一个演练中获得一个“新奇的开始”。例如,如果某人在公文筐演练中表现差劲,那么他(她)将有机会在小组讨论中重新开始,这样在一个演练中不理解信息将不会影响对象在下一个演练中的表现。

和第二个观点相关的是如下观点:单独的演练能够给出对测评维度的独立测量。这是好事,因为测量的原则告诉我们:如果评估基于几种不同的,彼此并非虚假相关的观察之上,那么它会更稳定和准确(Nunnally,1978)。整合演练可能会导致一个演练中的表现“传染”到另一个演练中,如果一个测评对象在第一个演练中表现差劲,那么他或她可能不会获得下一个演练的正确信息,使用独立的演练则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我对于演练是否应当是整体性的这一问题的确有自己的观点。如果整个项目要求对于管理技巧有一个准确的测评,那么我倾向于让演练保持独立,这样我们能够获得若干个独立的测量;如果在项目中有必要让所有测评对象和企业中的其他人接受测评,那么我倾向于建立一整套类似于在企业中一天生活的演练。

评估演练的作用

我们有证据(Thornton&Byham)支持本章讨论过的每一种类型演练的价值。如前所述,演练的内容、难度以及和真实工作的相似性必须得到仔细的规定,从而使它们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评鉴中心。尽管不同的演练在不同的评鉴中心里得到了成功的应用,但很少有证据来评估它们的相对价值。我们似乎不太可能说某一个演练比其他“更好”或“更差”。

“哪一个更好”的问题很容易提出却很难回答。答案取决于研究所针对的岗位类型,评鉴中心的目的所在以及测评过程所能利用的资源。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工作分析得到部分的回答。工作分析不仅能给出测评的指标,也能够得出测评对象通常所需面对的情境。例如,一个一线主管可能在和下属一对一的讨论、解决工作问题中花了很多时间,但是他很少和其他主管开非结构化的团体会议,这样,在这种情境里,面试模拟是合适的,无领导小组讨论则不太合适;另一方面,专业人员(例如工程师和成本会计)可能常常需要在团队中工作,这些工作中的活动需要稳定的领导技巧,而这可以在无领导小组讨论中得到测量。

关于这一问题的回答也要看企业是否愿意开展某项演练。公文筐和商业游戏需要对测评师进行额外的训练,且需要较长时间来观察、回顾和评判复杂的行为。如果企业愿意采取这些复杂演练,这些演练就很有可能变得非常有用,如果不是这样,那么最好还是提供简单一些的演练。

决定演练的数量

关于评鉴中心恰当的演练数量的研究相对而言显得比较清晰和具有指导性。使用大量和多样的演练的评鉴中心准确性会更高(Gaugleretal,1988)。最近的一个对超过两百个评鉴中心的研究表明,一个典型的评鉴中心使用5项左右的演练,但有些则使用了多达10项或11项演练(Gaugleretal,1988)。这一发现必须和另一个似乎矛盾的发现结合起来看:评鉴中心的长度并不影响它的预测准确性(Gaugleretal,1988)。两个发现间并非难以调和:有理由认为使用多种演练是有必要的,但是并没有证据表明需要2个以上的同一种类型演练。例如,使用两组小组讨论、一组公文筐和一组面试模拟要比用四组小组讨论更好。

目前还没有关于“多少种类型和数量的演练相组合才是最理想的”方面的研究。对于多种类型的演练的理论支持来自于交互推断理论(Jones&Davis,1965)。这一理论认为我们通过寻找他人行为中固定的、跨情境的品质来解释行为。当我们看到个体在多个不同情境中表现出同样模式的行为时,我们推断该行为反映了个体一些稳定的特质而非外部情境。例如,假如我观察到Tom被弄糊涂了,在跟他人对话时,在小组讨论中以及对很多人说话时都难以解释他的决策,那么我有理由下结论:Tom在言语沟通技巧上有所欠缺。

在这一点上的启示是,我们应当使用若干个更短的不同类型的演练——有些是口头的,有些是书面的,有些是个体的、有些是团体的——而不是同一类型的几个演练。有了这些演练,我们对于人们的稳定特征的推断将使我们能够预测他们未来的行为。多样化的演练让测评师有机会来做出关于这些指标的解释并且预测对象未来的管理成就。

测评演练的模型

对于测评演练的回顾表明,有两种演练的特征能够决定它们的复杂性:1)呈现材料的标准化;2)测评对象被要求的反应的结构化。标准化指的是测验环境的正式程度和封闭性。在一个高度标准化的测验中,所有测评对象都应面对相同的指导语和问题,例如一个书面的多项选择测验就是高度标准化的。结构化则是指测评对象必须以非个人的方式进行反应。

而在一个非结构化的测验里,测评对象可以决定他或她怎么反应,例如,一个无领导小组讨论是非结构化的。

通常这两个因素是相互关联的,换言之,标准化的测验需要清除个人化的反应,而非标准化的测验很少对需要的反应提供结构模式(我们可以再次对比一下一个典型的多项选择测验和一个无领导小组讨论之间的区别)。需要指出的是,测验刺激的复杂性和要求反应的复杂性并不是直接相联系的。例如,一个简单的书面测验可能需要复杂的决策过程和书面反应,而一个复杂的组织游戏可能需要一个相对简单的选择或行动。

表5.4列出了大量现有演练的两个变量——标准化和结构化。空白的部分代表可以构建的测评程序。例如,表格的右上部分(例如,结构化反应,非标准化刺激)表明一个要求测评对象填一些复杂的社会交际问卷的演练,表格左下部分指的是一些对于录像影碟中的社会性刺激的言语反应。Frank(1990)描述了这种演练基本效果的一些例子,他开发了和下属以及客户之间交际的电脑模拟。另一个使用影像技术的新型演练是由Cascio(1989)开发的,它被用来模拟消防员的工作学习,这种演练可能适合于表格的左上角。这种演练呈现一个有经验的消防员在一系列设备上的训练,影带停止后,测评对象被要求在纸上就是否影带中的受训者采取了正确的行动作答。

对于评鉴中心里的电脑技术的评价

随着个人电脑的出现,在评鉴中心演练里出现了一些创造性的变革。

在一个典型的电脑化的演练里,电脑里出现某个员工谈论一个工作场景的电影画面。录像停止,然后一个提问者询问测评对象:电影里的人接下来会说些什么。此时电脑中呈现四个选项,测评对象按键选择其一。在一些演练中还会有分支出现,如选择A会导致该员工出现一系列反应,而选择B则会导致其出现另外一系列反应。随着该员工给出更多的叙述,测评对象也会面对更多的反应选择。这些选择被认为反应了与管理才能相关的有效或不太有效的行为。最后电脑会自动计算测评对象的得分。这种呈现方式是一个高度标准化和结构化的例子。录像化的员工反映杜绝了真实的角色扮演者可能造成的问题——角色扮演者不能同等地对待所有测评对象。

但是必须指出,测评对象对电脑反应的方式和典型的评鉴中心演练大为不同。评鉴中心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测评对象需要展现复杂和外显的行为,而在一个电脑化的演练中,反应仅仅是按一个键。电脑化的演练可能有很高的预测准确性,如果事实的确如此,那么它们可能会在人力资源管理者们能够得到的一整套评价技术中占有一席之地。但关于这一点,已有文献中基本没有能够证明它们预测准确性的经验性证据。

同类推荐
  • 乔布斯的秘密日记

    乔布斯的秘密日记

    美国《福布斯》杂志资深编辑丹尼尔·莱恩,假冒苹果计算机总裁史蒂夫·乔布斯,透过多年来对高科技业的深刻了解,以及风趣幽默的文笔,把近年来高科技业的酸甜苦辣,都融入了这本书中。在这本书中,莱恩以犀利讽刺的文笔以及惟妙惟肖的模仿,巧妙地揭露出美国科技产业中许多真实的故事与新闻事件,不仅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甚至还骗过了很多人!讽刺的文笔吸引了一群忠实读者,包括乔布斯本人和比尔·盖兹,都爱偷偷读他的文章。
  • 大自然里的商道:创业者必学的13种动植物

    大自然里的商道:创业者必学的13种动植物

    本书讲述了大千世界,虽看似纷繁芜杂,实则和谐而单一,任何事物的存在与发展皆遵于规律、循于法则,无论是四季轮回、日夜更替,还是物种繁衍、植物凋零统统归于“自然之道”。同样,沉浮商海间,免遭疾浪冲击、险流覆没的唯一方法便是深谙并依从“经商之道”。
  • 怎么惩罚,员工才合作 怎么奖励,员工才积极

    怎么惩罚,员工才合作 怎么奖励,员工才积极

    有效奖惩是管理工作的核心要求,管理正是通过物质和精神上的各种褒奖或惩斥,促使员工形成正向积极的心理状态和规范的职业行为。所以,脱离了有效奖惩也就谈不上有效管理。本书是一本系统阐释奖惩策略的实践指南。书中用鲜明的观点、大量的事实、案例以及全面的实践技巧,揭示了如何通过奖惩唤起员工积极的心理反应、如何通过奖惩强化员工的职业规则,如何平奖惩的当前意义和长远影响等共七个方面的内容。
  • 世界上最成功的销售方法

    世界上最成功的销售方法

    在“销售”我的个人服务、想法以及产品的过程中,我使用了一种独特的销售流程。而且,我已经了解到了最有效的销售原则和销售方法。这些能够确保销售取得成功的原则和方法不仅在我自己大量的亲身经历中获得了检验,而且还在我众多的实验中得到了证明——这些实验是在成千上万的销售人员中展开的,作为一个行政主管,我有进行这些实验的特权。我们福特汽车公司设计了自己独特的销售流程,利用这种销售流程,福特公司的许多销售人员都从平庸的失败者变成了必然的成功者。
  • 与官员谈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

    与官员谈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

    本书从领导工作的基本职能——决策、组织、指挥、协调、监督这五个方面出发,将领导艺术进一步细化为立德与立威、统筹与掌控、识人与用人、用权与授权、决策与指挥、造势与用势、协调与平衡、人际沟通、人际和谐等九个方面进行简明扼要的讲解。
热门推荐
  • 天下会

    天下会

    似乎自从有了人就有了神、就有了仙,就有了求仙访道的人.....那巫呢!还有与那“巫”谐音的“武”呢?还有那学巫或学武的人呢?上有燧人氏双脚丈量大荒,感悟大地山河;有巢氏筑巢于不周之上,摹上苍之纹理。下有屈原发《天问》撼天,张三丰《太极》强族.....为何他们都不见了踪迹,只剩下了仙的传说....师妃暄、寇仲、聂风、步惊云、无名....这些人难道都真的倒在了时光下了吗?少年持剑斩快意,舒尽心中不平气。何时乘风破云去?赢得天下第一人!
  • 都市之无双小片警

    都市之无双小片警

    世界和平,这就是小片警林奇的最大梦想,当然退而取其次,让他管辖的片区一直和平也好。可惜好像是老天爷特意为了折腾他,小小的一块片区里怎么住进了一大堆不得了的大人物!大集团董事长的继承人、逃婚的高官千金、被陷害的特工、被绑架的大明星……关键这些人怎么都是女的,这让我去哪儿住啊!抱着铺盖卷坐在自己宿舍门外的林奇泪如泉涌ing
  • 奴仆契约:我的恶魔男友

    奴仆契约:我的恶魔男友

    唐颖樱是一个双面女孩,网络的一面温柔体贴,现实的一面霸道却不失可爱。庄寒律是一个双面男孩,网络的一面温文儒雅,现实中的一面恶魔却不失风度。网络的一对‘夫妻’,现实的一对‘冤家’,会演绎怎样的一段爱情呢?
  • 恋上皇室冰公主

    恋上皇室冰公主

    她------冰凌皇室的公主,性格很冷,却与她性格天差地别的死党来到“落翼”。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她将面临着种种困境,最后,她是否能得到属于她的幸福?让我们进入文章了了解吧!!!!!
  • 英雄联盟之荣耀王者

    英雄联盟之荣耀王者

    我穿越到了全民电竞的水蓝星成为了一个学霸,手残本来就已经够苦逼的了,谁知道还有一个只会时不时让我做出“中二”事情的无良系统。为了自己跟家人生活得更好,我也拼了。不就是手残么?作为一个学霸,怎么可能连这么一点困难都克服不了。凭借着超人的冷静与过人的计算能力,我也是一步步的走向荣耀。
  • 魔法校园异能学校

    魔法校园异能学校

    人间十三州谁与针锋灵界高手,数不胜数,玄星河之下,多少奇葩,魔界之中,怪咖连绵,人域,魔域,妖域,佛域,儒域百家争鸣,看似天地之大,无奇不有,宇宙之间神马问题,尽在《魔法校园异能学校》之后改名《魔法大陆》望加QQ群!到达学员的等级之后等级是入法-初法-筑基-丹魔-元魔-化神-龙神每个阶段分十三层,到了十三层便是大圆满之境!天蚕水晶等级分为炼气--甴丹--传说--神灵,不仅可以吸收魔法灵气,还是货币单位。物品等级为金丹--洛神--魔域--魔神--逆鳞看似是校园魔法,其实是宇宙历险记!大型魔法异能长篇小说《魔法校园异能学校》,结果被我乱写一通,我觉得还是开阔其他的吧,本来我想写的是仙侠的,算了,我也懒得理这部破小说了!还是让大家看我的另一部小说,喜欢科幻的可以来看《重生之宇宙战舰》
  • 回眸一笑红颜倾天下

    回眸一笑红颜倾天下

    很久很久以前,黄土大地流传着这么一句话。百兽鸣,涅槃生。斩神首,四海臣。传说,会出现一个人,他/她会统一四分五裂的天下,还世间安稳。她,异世来的魂。前世今生,两世为人。活着,只为寻求简单的幸福和安稳。他,天生的将才。清心寡欲,无欲无求。他的一切都是个谜团。冰与冰的碰撞,火与火的摩擦,谁是谁是一生的追求?谁又是谁的魔怔?这一切或许生来就是注定,一切皆是宿命。————初遇他,身上淡淡的檀木香,让她心一颤,紧紧拥住了他。初遇她,她一脸俏皮模样,黑色的眸子在月色下亮如星子,她说,你身上的味真好闻。然后一头扎进他的怀里,不出来了。他本就是个清清淡淡,对自己都吝啬温柔的人,可是却把所剩不多的温柔都给了她。她是个背负着混乱记忆的人,俏皮聪明,古灵精怪,实际上也只是个渴望温暖的孩子。他们,是命里注定要相遇的。亲们,喜欢请收藏呦~
  • 今天您穿越了吗

    今天您穿越了吗

    无限穿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天上地下独一无二穿越老祖
  • 万古之城

    万古之城

    未来到什么程度?一些强大的学院,能用3d打印技术打印一个世界,给大一新生实习……我来自未来,也正前往地狱……(本书属于那种很慢的类型,不懂地球无限扩张也没关系,请书友耐着性子看完前面这部分,如果不是越来越精彩,欢迎到书评区来骂蜗牛!
  • 烟雨误

    烟雨误

    她叫铁春棠,是我见过最神奇的女子。她生得明眸皓齿,心思聪明伶俐。往常所见女子遇事皆作小家忸怩之态,唯独她,却有着男子般坚毅与应变之力。她是“春棠上府”的主人,在这里,一切有趣而奇怪的故事随着日升月落在发生。你一定跟我一样,想认识她。